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庆妃捡漏攻略(清穿) > 100-120

100-120(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思凡 重生后先生成了恋爱脑孟承远林岁 金丝雀逃跑后摄政王他急了谢裕沈蔺 【快穿】成为恶毒花瓶后我万人迷了 霍总的天价娇妻:轻点宠 光明牧师死灵教徒 山里捡了个小福星 礼物 山神 GB清冷师尊说他都是自愿的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庆妃捡漏攻略(清穿)》 100-120(第1/27页)

第101章 第 101 章 按乾小四安排的路线,……

按乾小四安排的路线, 去五台山就一定要去泰陵,太后不想去泰陵,所以连五台山都不要去了。

在得知她本人不用亲自去泰陵祭拜后,她的身体就康复了, 五台山是肯定要去的。

真就是薛定谔的身子不适, 哈哈!

不过总算是解决了一桩小麻烦。

日后她升仙后, 肯定是不愿意与先帝合葬的, 这也是个问题,但这至少是二十年后的事了,留待以后再说。

皇帝过来探望老妈,

看着精神抖擞的太后,他似乎并没有为她康复而感到特别欣喜,非常平静的样子。

太后并不去猜测儿子怎么想,她的目的达到了就成。

她兴致勃勃问皇帝:“明日就出发是吧, 此去五台山路上多远呢, 章嘉国师会一同去吧?”

陆薇在一边哀叹, 太后呀太后,您老人家装个样子行不行呀, 不能去给亡夫扫墓, 好歹当着儿子面作出个遗憾的样子啊。

这乾小四还不得起疑心啊。

但太后就是太后,在她心里内耗是完全不存在, 有什么不爽的地方, 不管以什么方式, 她至少都能发泄出来。

心地宽舒, 长命百岁哇!

皇帝请过安后,陆薇送他出虚朗斋。

虽然事情是她与皇后两人合谋做的,但陆薇面对乾小四时, 还是挺心虚的。

乾小四是个聪明人,虽然他有着传统的封建大男子主义,但一次他可能看不出来,两次他未必不能发现端倪。

尤其是太后表现得除了她嘴巴上从来不说先帝的不好,但她身体力行,种种表现就是,我跟他不熟,关系不好,他的事别叫上我!

陆薇在她身边侍奉这些年,就从来没听她怀念过先帝一字半句。

当然,以他俩的关系,估计也没啥温情之初可以怀念的。

陆薇跟在皇帝身后走着走着,皇帝突然回头,她立刻刹住了脚步,保持微笑:“皇上有什么要吩咐的?”

弘历的一双眼睛幽深似海,像是要看进她心里,沉声问:“太后是真的生病了吗?”

天啊!

这话他为什么不去问富察皇后呢,他们俩是夫妻,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的。

但他既然这么问了,想必心里早有答案。

陆薇略作思考,答曰:“心病也是病。”

身体病了,还可以吃药;可心病呢,在古代可是连心理医生都没有呢。

弘历脸色变得很难看,怔怔无语,他作为人子,不管是对先帝,还是对太后,很多话没法说。

他半响才说道:“先帝给予太后的一切难道还不够吗?”

子嗣、地位、荣华,没有先帝,哪有今日的太后。

他说的没错,可是这些充满这不确定性啊。

当年像太后一样入宫的女子何其多,她们中绝大多数人的生命都早早就消逝在了压抑苦闷的后宫之中。

太后在宫里苦熬了大半辈子,最后完全是一不小心中了头等彩票!

那是她自己运气好,不能非逼着她感激彩票公司吧。

估计她感谢儿子,感谢父母,感谢老天爷,她都不会去感谢先帝……陆薇想了想,这么回答他,“太后现在所得的一切皆是因皇上您而来。”

所以,正确的逻辑顺序是,先帝给予皇帝,皇帝然后给予太后。

太后是最享福的太后,但不是最享福的皇后啊啊啊。

不知道乾小四听懂了没有。

男人的思维很直接,乾小四只觉得都是些无畏得纠结,“因谁而来又有什么要紧的?斯人已逝,还计较那些前尘往事做什么!”

陆薇在心里翻白眼,这位就是命好,但凡他像先帝一样经历过九子夺嫡的风浪,都不会轻轻松松说出这句话来。

算了,以后等着时间来给他打脸。

是以,陆薇道:“权势也好,地位也罢,但都不能真正控制人心。”

皇帝定定地看着她,“你是这样想得?”

陆薇点点头,“是,但不独我一个人这么想。”

皇帝神色难辨,“朕知道了。”

……

乾小四离开了。

陆薇回去向太后复命。

太后拍拍她的手,“辛苦你了。”

陆薇赶紧摇摇头,“我不辛苦。”

有太后撑腰啊,不然她哪敢跟皇帝说些有的没的。

太后揉揉自己的太阳穴,叹道:“我不愿再跟他兜圈子了,他也不必装不知道,大家心知肚明,省得日后再为这样的事折腾。”

翌日是九月初十,这对母子就跟没事人一样,从静宜园出发前往泰陵,在出发前,娴贵妃带着其他嫔妃们,由和亲王护送至静宜园,与皇帝汇合。

四日后就到达了泰陵附近的行宫。

皇太后因悲伤过度身子不适,只能在行宫卧床养病,无法亲自前去祭祀。

那一天,陆薇也待在行宫陪伴太后。

后来听宫人们说起来,皇帝当时可伤心了,像婴儿一样嗷嗷哭个不停。

他远远地一看到碑亭就开始哭,过了隆恩门依然在哭,等到了地宫宝城时,已经哭得快站不住了。

皇上至孝感天动地呀!

拜谒泰陵只用了一日的时间,御驾在行宫歇了一晚上,次日重新启程前往五台山。

临行前,皇帝来给太后请安,眼睛略有些肿,嗓子也有些嘶哑。

太后对老公没感情,却还是心疼儿子的,劝他“节哀,保重自身”。

弘历看着这样的母亲,心里不知是啥滋味,“您也是,保重自身。”

这句话他白叮嘱了,太后比谁都懂得保重自身。

这一趟出巡,从京城出发,接近进入房山县城,之后则是在保定府的地界内行走,保定府真不小啊,加上拜谒泰陵的那一日,足足在保定走了十日,总算是到达忻州。

五台山就位于忻州。

所以,乾小四说的去五台山顺路给先帝扫墓,确实是有那么一点顺路滴。

皇帝在忻州停驻一日,考察当地的世风民情,接见州府县官员以及乡绅,勉励教化百姓,敦行孝悌等等。

农历九月二十三日,御驾终于到达五台山灵鹫峰菩萨顶。

……

菩萨顶不是真正的行宫,而是五台山最大的喇嘛庙。说是庙,但红墙琉璃瓦,金碧辉煌,跟皇家园林一样的气派。

菩萨顶有山门,有大雄宝殿,还有钟楼与鼓楼,看起来与寻常的寺庙差不多,但陆薇没找到广大汉人老百姓们最喜欢的观音菩萨。

所以,观音菩萨应该是属于禅宗。

陆薇对佛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庆妃捡漏攻略(清穿)》 100-120(第2/27页)

没信仰,她更专注于休闲旅游。

但皇帝信佛呀,大家肯定都得跟着烧烧香,听听佛会。

陆薇第一次见到了传说中的(三世)章嘉国师,这位大师今年二十九岁,比皇帝还小六岁,很得清宫众人的尊敬。

这位国师深得皇帝宠信,他的作用不止在佛法上,更在于政治上协助皇帝,稳固蒙藏之地。

在五台山待了两日,陆薇这个完全的门外汉也了解了一点十分浅显的知识。

比如,五台山的寺庙分为青庙与黄庙,青庙是禅宗,修行者称和尚;黄庙是喇嘛教,修行者称喇嘛。

再深奥就没有了,对于佛,她不了解,但持有一个尊重的态度。

五台山的风景绝美,五台山的菌菇汤好喝。

众人在这里过得很愉快,乾小四遵循祖父康熙帝的脚步,重走康熙曾走过的路,诗兴大发,每天一首诗,追思怀念祖父。

在帝后二人侍奉太后进行更高深的佛学探讨时,陆薇便与令嫔结伴游览五台山风景区。

山上海拔高,九月末已经很冷了,两人都裹了大毛衣服,在佛乐与诵经声中,看着咸鸭蛋黄一样的夕阳缓缓下沉,很有一种庄严肃穆的意境。

太阳落山,气温更低了,两人回屋,路上令嫔突然道:“明日还会有一场盛大的法会,届时章嘉国师会给皇上,以及后妃们传法灌顶。”

传法?灌顶?

都是不明觉厉、高深莫测的词。

陆薇呆住了,“我没听太后提及过啊。”

令嫔笑道:“是皇后娘娘对我说的。我还遗憾呢,婉嫔姐姐信佛最是虔诚,要是她在就好了。”

老天爷,陆薇这一刻好想穿越成远在京城的婉嫔啊。

自她进宫以来,虽然说遇到了不少小危机,但比起现在这个严重的信仰危机,那都不算事。

她信仰的可是二十四字核心价值观

呀。

整个人都不好了。

陪太后用晚膳时,少吃了半碗饭。

太后问她是不是身子不舒服。

陆薇都不知道怎么回答她。

老太太很关心她,摸摸她的额头不烫,才放了心,又劝她山上太凉了,尤其是早晚,最好别出门,多穿衣服。

娴贵妃看着太后像关心小孩子一样叮嘱庆嫔,心里很有些不以为然。

太后正絮絮叨叨说着话,皇帝过来请安了。

母子俩说了些明天的法会,皇帝就要告辞。

陆薇立刻起身,非常积极地说:“我送皇上!”

娴贵妃也站起来,和陆薇一起送皇帝。

两人服侍太后,经常同送皇帝,但今日出了太后的寝屋,娴贵妃就看见庆嫔挽着皇帝的手臂,娇滴滴地请求皇上,到她屋里去说说话。

第102章 第 102 章 二更

弘历偶尔见陆薇对着太后撒娇, 但她面对自己时,要么一本正经,要么插诨打科,何曾见过她这样软软地同他说话, 请求他去她的屋子喝一杯茶。

当然, 即使心里稍微有些惊讶, 但他答应得很快。

“行!”

两人说话之间已经把娴贵妃给忘了。

娴贵妃不得不出声提醒他们, 喊了一声“皇上”。

弘历回头,道:“不用送了。”

陆薇此刻心里只想赶紧解决自己的信仰危机,哪里顾得上娴贵妃啊,她挽着皇帝就走。

娴贵妃心里有些愤然,忍不住跟了几步。

陆薇挑眉:“娴贵妃姐姐要一起去我屋里喝茶吗?”

娴贵妃语结。

陆薇真没想得罪她,但此刻也没办法了,只得道:“五台山是佛门重地, 清净得很, 娴贵妃姐姐实在不用担心些什么。”

所以请您思想健康些, 她请乾小四是真喝茶,纯聊天。

娴贵妃的脸疑似红了, 她冲着皇帝行了个蹲身礼, 一言不发,转身离开。

陆薇就听到了皇帝的闷笑声。

“您笑什么呀?”

弘历忍住笑, “朕没笑什么。”

他反客为主, 牵着陆薇的手, 去了她的屋子。

她的屋子里没有燃佛香, 只在窗前的大案上摆着几个新鲜的香橼。

弘历大马金刀坐在了床上。

没换衣服就直接坐在了床上,不干净,等会儿这床单得换……

陆薇的脑子里一边想着这些有的没的, 一边道:“我给皇上斟茶吧。”

弘历制止她,“朕晚上不喝茶。”

陆薇:“菊花茶,清肝明目的。”

“那行吧。”

两人各自捧着菊花茶,弘历坐床上,陆薇坐在床边的椅子上,李玉非常识趣地退了出去。

陆薇在思考怎么同皇帝谈信仰问题,皇帝突然开口了,“你刚才让娴贵妃不要担心什么?”

这种成人话题,越回避反而显得越暧昧,陆薇说:“我让她不要担心我会在佛门重地引得皇上犯戒。”

“犯戒?”

弘历在嘴里咀嚼这两个字,然后长臂一伸,将陆薇拉至身边坐下,在她耳边轻声说:“犯不了戒,朕修的是欢喜禅。”

耳鬓厮磨,陆薇浑身都要起鸡皮疙瘩了,心砰砰跳动,面上愈发镇定。

“皇上修禅总得找志同道合的人,您知道的,我不信佛,也不修禅!”

“哈哈哈!”

这皇帝大笑起来,边笑还边以掌击床,“看你紧张的,朕逗你玩而已。”

他自来于色欲上并不看重,佛门重地,他也不会把陆薇怎么样。

陆薇微笑:“我知道您是在逗我,我不紧张。”

“不,你不知道。”皇帝非常欠揍地说道。

陆薇坚决不承认,“我知道。”

弘历且笑且叹,“你嘴可真硬呀,但这里出卖了你。”

他举起陆薇的手腕,“你的脉搏跳得可真快!”

他极少在陆薇面前占上风,此刻就有些得意。

“好吧。”陆薇承认了。

……

有了这么一个小前奏,两人之间的气氛更好了些。

若是以前的怡嫔,倒真有可能拉着皇帝,高高兴兴修欢喜禅。但皇帝了解陆薇,她不是这样的性子,今日她请他过来,是真有话要说的。

弘历以为是与太后有关的事,于是收了戏谑之心,问道:“太后有什么不方便说的事,托你转达给朕?”

陆薇摇头,“不是关于太后,而是我想问您关于明日的法会,章嘉国师会给您,以及嫔妃们传法灌顶?”

弘历直言道:“是。”

陆薇不解道:“记得当初在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庆妃捡漏攻略(清穿)》 100-120(第3/27页)

多伦城时,因城中多喇嘛教的寺庙,皇上与我讨论过此事,大清重视喇嘛教是要用信仰来拉拢团结蒙古各部。”

皇帝颔首:“朕记得,你说得没错。你是想问为什么朕要接受灌顶?”

不好意思,陆薇还真不想知道他为什么突然打算“深度信佛”了。

她就是搞不明白,信仰自由嘛,他自己信就行了,带上后妃们算什么,他以为这个给大家伙儿发福利呀。

陆薇于是实话实说,“元世祖忽必烈为了统一吐蕃,主动接受密宗大师八思巴的灌顶,您接受灌顶的意义应该与忽必烈相同吧。”

毕竟不管是对统治阶级,还是对普通的平民百姓来说,能怀柔解决问题远远好过劳民伤财的武力军事手段。

弘历眼里露出激赏的目光,好聪慧的小女子!

他赞道:“你说得很不错,看来你确实有修佛的慧根。”

陆薇被他这句话吓得不轻,“我真没有。您让我拜拜观音大士还可以,其他的真不行。”

弘历这才搞明白她的真实目的,“你,不想接受明日的传法灌顶?”

陆薇“唉”了一声,“佛法太高深,我不懂。”

弘历循循劝说,“慢慢来,不用急。所谓灌顶,实乃赐予福祉,然后通过修行,净化身心。”

陆薇瞅了他一眼,他这话就跟搞传销似的,专门给人洗脑。

她不为所动,“在苏州时,我母亲从小带我拜过禅院,给庙里施香火钱,帮助附近的贫民,或者灾年给灾民施粥,这些都是福报。我当个普通的施主就可以了!”

弘历失笑,“多少人盼这个机会不得,你却毫不珍惜。”

陆薇拉着他的袖子摇晃,“我是汉人,在江南长大,从小跟着长辈们拜的就是如来佛,弥勒佛,观音大士这些,他们慈眉善目的,小孩子也不怕。在这里我害怕。”

她这是真心话,有些佛像看着凶神恶煞,虽然自有他的深意,但陆薇就是害怕呀。

她认真地恳求道:“□□人,我当真不是,求您了。”

弘历叹一口气,似乎在遗憾她不知惜福,最终还是道:“朕拿你没办法。”

她说得确实也有道理。

满人自来开始接触佛时,信的就是喇嘛教,她是纯正的江南汉人,从小根深蒂固的观念,无法改变,罢了。

“希望你日后别后悔。”

陆薇赶紧说:“我不后悔。”

虽然皇帝没有劝服陆薇加入佛教大家庭,但他对今晚两人的聊天很满意,陆薇言之有物,是懂他的人。

……

次日,陆薇自然没有参加那场盛大的法会。

但参加过的人都与有荣焉,连令嫔都遗憾陆薇没有参加,“听了章嘉国师的诵经,我心里有恍然大悟之感。”

陆薇:“那你回去后正好可以与婉嫔姐姐一起探讨佛理了。”

令嫔笑道:“我倒是想,可也没那么多功夫,能像现在这样跟随皇上修行,就已经足够了。”

瞧,这果然是皇帝在给后妃们发福利。

法事完毕,翌日就启程返京,一共在五台山待了五日。

正事已了,回去的路上,皇帝不急不慌,隔三差五给随性的王公大臣们赐个宴;遇到合适的地方行围打个猎;在保定府教场阅兵;路过顺天府时还行了乡饮酒礼;在正定府查阅河工等等,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的。

一直到了农历十月十六日,众人才回到京城,皇帝也不回紫禁城,直接带着老妈老

婆们去了圆明园。

出门旅游一个多月,但是几乎有一个月都在路上,估计这种在路上的感觉是乾小四最享受的。

陆薇觉得这一趟出门不划算,差点儿遭遇信仰危机,以后的五台山之行,她大概是不会再去了。

太后暂住长春仙馆,陆薇也继续住绿荫轩。

旅途奔波,她好好的修养了一天,在去给皇后请安时,当场吃到了自己的瓜。

跟着皇帝去五台山的所有后妃们,都接受了传法灌顶,陆薇是个例外。

但她为什么是个例外呢,没有一个官方的解释,大家伙儿众说纷纷。

嘉妃因坐月子,没能去五台山,最为大惊小怪,“章嘉国师亲自传法灌顶,庆嫔你真是没福气呀。”

陆薇:“是呀,我没这份福气,要是有的话,我就直接把它转赠给嘉妃娘娘你。”

嘉妃一副不受嗟来之物的神色,冷声说:“不必了。”

紧接着,就有人问陆薇:“为什么没有去参加法会?”

这种问题是没必要解释的。

陆薇淡然一笑,“缘分未到。”

再有人孜孜不倦的继续追问,她就盯着人家的眼睛,说:“佛说,执着易生业障,你说对吗?”

那人就不言语了。

这些都不算是重要的,陆薇在五台山时夜邀皇上去自己屋子里饮茶的事情不知道怎么传出去了。

有些个嫔妃就猜是因为她在佛前“不庄重”,所以才不能参加灌顶法会。

陆薇就直接看了一眼娴贵妃。

娴贵妃不避不让,直视她。

不用说了,陆薇的这件绯闻一定和她有关了。

她当着娴贵妃的面,把乾小四撬走,想必娴贵妃心里多有不爽快吧。

陆薇冲着她露出一个灿然的微笑,娴贵妃冷脸,移开了视线。

先前有一个作天作地的怡嫔,再加上前段时间陆薇与纯贵妃娘家事件,汉妃们在宫里的名声早就堪忧了。

无所谓,反正汉妃又当不了皇后,就是整天循规蹈矩,也会被别人另眼相看的,在乾隆后宫,汉人的名声就没好过。

陆薇把这一切都看作旁人对自己的嫉妒。

比不上才要嫉妒,她一个被嫉妒的人有什么好生气的。

行吧,以后乾小四每次来给太后请安时,陆薇就拉着他说话,一点机会都不给娴贵妃。

第103章 第 103 章 同在太后身边侍奉,只……

同在太后身边侍奉, 只要娴贵妃不太过分,陆薇基本上对她以退让为主。

先来后到,娴贵妃毕竟比她在太后身边多待了好几年,她多容忍娴贵妃几分, 两人和睦相处, 这也是太后更愿意看到的事。

但这一回陆薇真不想忍了。

是皇帝召了娴贵妃侍寝, 她陆薇把人截胡了么?

当时的情况是两人一同送皇帝出来, 谁有本事谁就能让皇帝跟着自己走,就这也能怪上她?还传得整个后宫风风雨雨。

陆薇简直无语。

其实在这件事之前,陆薇就已经隐隐察觉到了娴贵妃对她的异样态度。

陆薇猜测是与皇后有关。

她虽然与娴贵妃一同服侍太后,但两人的主方针不同。陆薇致力于和谐,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庆妃捡漏攻略(清穿)》 100-120(第4/27页)

巴不得太后与帝后母慈子孝,婆慈媳贤,无纠无纷, 大家都省事;娴贵妃总是抱有做渔翁的想法, 在有些事情上, 她不但不会协调,甚至还会暗中推波助澜……

帝后夫妻一体, 皇后很能看到别人的好, 借皇帝之手,没少给陆薇发奖励。

娴贵妃那么看重细节, 没可能不知道, 这一次不过是借故发作罢了。

陆薇越想越生气。

她服侍太后就算了, 又不来是来娴贵妃做马仔的。

娴贵妃估计这么想的, 她是太后身边的一号人物,陆薇是二号,那这个二号就要归一号管。

什么逻辑啊!

等到皇帝来长春仙馆给太后请安时, 母子俩说完话,娴贵妃有时候会趁这个机会多多与皇帝交流书画心得,

陆薇就道:“娴贵妃姐姐别是把这里当作内务府造办处的如意馆了吧?皇上平日已经够辛苦了,你就让皇上歇一歇吧。”

她举起一双颇具雏形的皮手套,要往弘历手上套,“我给您做的羊皮手套,您试一下大小如何?”

弘历有的是人谈论书画,不差娴贵妃,书画那也只是他与娴贵妃的一个说得上的话题而已,陆薇难得对他这么热络,他欣欣然试手套。

“手艺不错,大小很合适。”

陆薇笑道:“我问老佛爷要了一双您的旧手套,照着样子裁减的。”

弘历顺势就夸她,“你最聪明了!”

然后,娴贵妃就见他俩跟打情骂俏一样,凑在一起讨论手套上绣个什么花样子。

弘历说:“绣一头鹿吧。”

陆薇:“可是绣小红马也好着啊。”

于是决定一只手套绣鹿,一只绣小红马。

但陆薇的刺绣技术还没到那个水平,便与皇帝商量先做成布贴画怎么样。

弘历说好,没问题。

温柔又有耐心。

娴贵妃看着刺眼,忍不住转头,委屈地去看太后。

太后此时正在低头喝茶,啥也没看到。

……

农历进了十月就是冬日,下了几场雨,天气越发寒冷了,好不容易有一个艳阳高照日。

皇帝请过安后,就想陪太后在鸣玉溪附近散散步。

太后冬日怠于出门,自是拒绝了,通常这个时候她都指定娴贵妃作陪。

陆薇在她还没说话前,立刻毛遂自荐:“皇上,我陪您出去走走。”

太后无不可,点了点头。

陆薇挽着皇帝的膀子施施然出去了。

娴贵妃气得够呛,“太后您看她——”

人心是肉长的,相处这些年,自然有情分在,除此之外,陆薇聪慧乖巧,每次都能替太后化解一些难以诉诸于外的事。

上次的五台山之行,幸得陆薇,太后对于先帝的心病都解了一大半,再过些年,她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对皇帝儿子说,她不想与先帝合葬了。

是以,太后现在对陆薇愈发宽容。

她对娴贵妃道:“这里不是朝堂,更不是什么正式的场合,私下里倒不必那么拘礼。”

皇帝也是人,谁也不愿意一天十二个时辰,被繁琐的礼仪规矩围得密不通风啊。

娴贵妃委屈道:“我不是什么小心眼的人,只是您也看到了,庆嫔妹妹最近似乎在故意同我作对,我真不不知道自己到底哪里得罪了她。”

大家都是从嫔妃过来的,嫔妃之间争风吃醋再正常不过了。

以前陆薇确实不跟娴贵妃争什么,但凡皇帝过来请安,她该干啥干啥,从来不主动兜达。

这次从五台山回来,她与从前相比,好像是变了一些。

但这也无可厚非,太后对娴贵妃道:“你忒多心了,以往的大气去哪里了?庆嫔她以前年纪太小,现在只是长大了,开窍了。”

姑娘家都会经过这一遭的,过几年就好了。

那太后自己还在年少无知,情窦初开,含情脉脉的年纪,对先帝产生过情愫,虽然她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当时的自己傻里吧唧。

娴贵妃没想到太后竟然处处护着陆薇说话,心里酸酸的,脸上就带了一点可怜兮兮的样子。

太后见此叹了一口气,心软了。

她从没得到过先帝的宠爱,看着这样的娴贵妃难免感同身受。

这有些人天生不投皇帝的缘,太后是这样的,裕贵太妃也是这样的,现在娴贵妃同样是这样。

她付出了多少努力,直到现在才让皇上看到她一眼,可是庆嫔轻轻松松就能得到皇帝的青睐。

但,管天管地,管不到皇帝喜欢谁。

“你同她争什么呢,宫里这么多人,争得过来吗?你的处境比从前已然算好了。”太后只能这么劝她。

娴贵妃眼睛红红的,“我、我不想同庆嫔妹妹争,我只是想要一个孩子呀。”

皇后生了嫡子,地位愈发稳固,眼看着她就再也没有希望了,宫廷寂寞,至少有个孩

子承欢膝下也好啊。

哀兵必胜,太后一看她这样子就更能同情她了。

太后道:“你也不是没宠,但孩子的事看缘分,强求不得。”

娴贵妃含泪点头。

太后想了想,这么劝她:“在五台山时,章嘉国师为你等传授佛法,你可有心得?”

娴贵妃的心思根本就不在佛上头,愣了一秒,含含糊糊道:“我觉得颇为受益。”

太后颔首,“有受益就好,你若是闲来无事,多多读读佛经吧。”

以前太后是让她多读书,现在则让她读佛经……

这是让她出世吗?

但娴贵妃并不想在宫里当居士啊。

她都不知道话题怎么由庆嫔转到念佛上面来了。

最后又听着太后叮嘱她,道:“庆嫔比你小好几岁呢,你算是做姐姐的,别太跟她计较,稍微让着她些。”

娴贵妃现在要真哭了。

……

彩玉、彩娟偷偷把娴贵妃找太后哭诉的事情给陆薇说了。

陆薇毫不意外。

唯一让她欣慰的是太后是护着她的。

娴贵妃忒多事了,她找太后也不能实际解决问题啊。

太后是没法按着她皇帝儿子的头一定要他喜欢娴贵妃。

陆薇并不放更多的心思在娴贵妃身上,她更多的是过自己的日子。

进了农历十一月,天越发冷了,圆明园下了一场大雪,湖里结了厚厚的冰。

钓鱼是不成了,但可以滑冰呀。

清宫流行冰嬉,甚至还作为军事操练,陆薇在西苑瀛台观赏过一回,堪称清朝版的冰球运动。

这个冬天,陆薇克服了恐惧,开始学滑冰啦!

她裹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庆妃捡漏攻略(清穿)》 100-120(第5/27页)

上头巾,穿上冰刀鞋,由两个善冰嬉的宫女牵引着前进,好玩是好玩,但一旦没人扶了她立刻就站立不住。

陆薇后来把牙一咬,心一横,拿出学自行车的勇气,命令这两宫女放手,指望摔几回,找到那个平衡的感觉就会了,但还没找到感觉,她的膝盖撞破了,小腿也撞青了。

她拥有知难而退的保命准则,当机立断,从此放弃了学冰嬉,她更适合看别人冰嬉。

弘历过来给太后请安后,又待了一会儿,都没见着陆薇。

娴贵妃想着趁此机会,陪皇帝说说话。

谁知彩娟状似无意道:“皇上,庆嫔娘娘前些日子学冰嬉,摔伤了腿,看着好不可怜。”

弘历连忙问:“她没事吧?”

太后笑道:“不大要紧,只是她胆子也太大了,我早就告诉她冰嬉练得是童子功,她非要试试,摔得腿上青一块紫一块的。”

这下子皇帝还有什么好说的,他向太后告辞后就去绿荫轩看望陆薇了。

娴贵妃咬唇不语。

太后不管是对娴贵妃,还是对陆薇都有感情在,但有些事情可一不可二。

娴贵妃屡次在她面前作出这副样子,看多了她难免心烦,于是淡淡道:“你与庆嫔都在我跟前服侍,如果你总是这样,待着也没意思。回去吧。”

幸好米嬷嬷在场,笑着解了围,太后才没做更多计较。

事后,米嬷嬷偷偷提点娴贵妃:“让我说您什么好呢?您在太后面前露一次委屈就够,再多就招惹她老人家心烦了。这一点您学学庆嫔,她再怎么不满,从不露相,在太后面前一直都开开心心的。您与庆嫔私下有什么龃龉,那是你们自己的事,太后不会管。但是在她老人家面前,您至少得与庆嫔处得和睦热情些。”

娴贵妃问她:“您说我该怎么办?”

米嬷嬷道:“向庆嫔赔礼道歉。”

娴贵妃沉默不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和离后怀了仙尊的崽 当我追尾劳斯莱斯后 啾!老公你会说鹦语吗? 全民选夫 重生后改嫁前夫他爹 雄虫大人缺乏常识却过于上进 直男扮演限制文工具人有多惨[快穿] 哥哥是并盛大魔王 带着糊涂系统追权臣 全灵异圈都在赌我能活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