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出发深圳(2 / 2)
午餐时,芷琪边吃低脂沙拉边和唐钱婷讨论网课内容。“刘澍老师的《传播学概论》讲到‘体育符号传播’,”她调出手机笔记,“咱们的蛙泳动作其实也是一种符号,划水幅度、转身角度都在传递信息。”唐钱婷啃着全麦面包:“那你的解说就是把这些‘动作符号’翻译成观众能懂的语言?”
“没错!”芷琪眼睛一亮,“就像昨天模拟解说,我把转身技术比作‘赛事转场’,李老师说这个比喻很生动。”张雨霏端着餐盘路过:“你们这是把食堂开成研讨会了?下次解说我们队比赛,可得把这些理论用上。”
14:00 线上课堂的专注时刻
因设备维护调整训练计划,芷琪抓紧时间登录《网络与新媒体概论》直播课。郑航讲师正在分析“体育赛事融媒体报道”:“好的解说既要懂技术,又要会讲故事。”芷琪立刻在弹幕提问:“游泳赛事解说如何平衡专业术语与通俗表达?”
讲师特意点她回答,芷琪结合上午的训练说:“就像练转身要找角度平衡点,解说也要在‘划水频率’这类术语后,加‘每秒划臂次数’这样的通俗解释。”课后郑航老师发来消息:“这个比喻很精彩,下次课请你做案例分享。”
16:30 恢复训练的灵感迸发
游泳馆重新开放后,芷琪在水下进行恢复训练。漂浮时她突然掏出防水记事本,写下:“解说词像泳池水线,既要清晰划分段落,又要随赛事节奏起伏。”程玉洁游过来探头看:“又在创作解说金句?这句能当你下次模拟解说的开场白!”
“真的吗?”芷琪认真修改,“那得再润色下,就像打磨转身动作一样。”郑导的哨声适时响起:“恢复训练别聊天啦,小芷,再来两组放松游,保持技术感觉。”
晚餐后视频连线家人,哥哥林祈安正在排练古典舞。“这支舞融入了《体育概论》里讲的‘身体表达’理论,”哥哥边调整动作边说,“就像你们游泳,每个动作都是情感表达。”芷琪看着屏幕里旋转的身影:“太有启发了!我比赛时也要像你跳舞这样,把技术和情感融合起来,解说时更要传递这种力量。”
台灯下,芷琪的桌面铺满训练日志和课程笔记。她把转身角度数据与《播音主持创作基础》里的“节奏控制”章节做对比,忽然发现相通之处:“转身角度偏差就像语速过快,都会破坏整体流畅度。”
整理完资料已是凌晨,她在日历上圈出全国冠军赛日期,旁边写道:“用训练打磨技术精度,用课堂滋养解说深度。”关窗前,手机弹出陈璇老师的消息:“明天的绕口令语音记得发我,睡前别练太晚。”她笑着回复“收到”,轻轻按下台灯开关,房间里只留窗外月光,映照着墙上“水上诗篇”的书法贴。
喜欢游泳队的小海豹请大家收藏:游泳队的小海豹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