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2 / 2)
赵燕如同耳贯惊雷,触电般收回被王氏拉着的手,难以置信地问:“你又要将我嫁人!?”
方才的温情如同泡沫,风稍一吹就破了,如同一场美妙的幻境。
是她错了,她不该相信她,为了一点点记忆中的温情,相信一个曾经抛弃自己的人。
那些温情都是自己的臆想,或者说是姑姑投射在赵溪音身上的影子,她把姑姑对溪音的好,想成阿娘对自己的好,可阿娘本就不是姑姑这样慈祥的人。
王氏曾经就能为了聘礼把自己卖给康家,现在寻回自己,还是为了换取聘礼!
王氏见赵燕甩开自己的手,脸上瞬间挂不住了,这死妮子在赵氏和赵溪音面前这般忤逆,让她特别没面子。
她换上惯常刻薄的神情:“你个小妮子翅膀硬了是吧?姑娘家长大不嫁人想干嘛?谁家好姑娘到了你这个岁数还不嫁人?”
赵燕咬着嘴唇,心里想的是赵溪音只比自己小一岁,姑姑从没催过她嫁人,反而很舍不得,真心爱女儿的人家,只会嫌和女儿待在一起的时间短,不舍得女儿出嫁到夫家受苦。
在姑姑和赵溪音面前,王氏让她很难看,她倔强道:“我不嫁!为什么姑娘到了岁数就要嫁人?连朝廷律法都没写这个。”
“少跟我扯有的没的,还那朝廷律法糊弄我。”王氏说得理直气壮,“不嫁人你吃什么喝什么?跟谁姓?下半辈子怎么过?”
她一连串的问题,赵燕皱着眉头答:“我有氏无姓不行吗?我现在已经进宫当御厨了,每个月都有月钱,能养活自己的下半辈子。”
赵氏从年轻时就看不上御厨,赵老爷子和赵溪音都是御厨,她一个都瞧不上。
“御厨?算了吧,都是破烂货。”
果然又是这种看不上御厨的轻蔑语气,赵燕就知道会是这样,从前她不觉得有什么不对,现在真正经历过,就知道王氏有多么站着说话不腰疼。
王氏还在喋喋不休:“御厨是下三流,地位和商贾差不多,当初你爷爷是,现在赵溪音也是,不仅地位低,也挣不到什么银钱,没用……”
赵溪音无辜躺枪,表情没有一丝变化,她懒得跟这样的人解释什么,最好的方式就是无视。
赵燕听得整张脸都涨红了,王氏这样的话让她觉得很丢人:“娘你别说了!御厨不是下三流,是正儿八经的皇家公差,一般人相当还当不成呢,你知道我花了多大力气才当上御厨的吗?就是这样还是侥幸当上的。”
她亲眼见了司膳司的生活,才知道御厨的含金量有多高,其中不乏凉依那样的江南名厨,赵溪音就更厉害了,凉依都是赵溪音的手下败将。
她这些天没日没夜的学习、练习厨艺,才勉强靠一道最拿手的菜擢选上御厨,她娘还张口闭口就讽刺。
以前她也觉得御厨赚钱少,真正到了司膳司才知道,厨娘也就月钱低些,额外拿的赏赐可不少,赵溪音的就更多了,根本就不像阿娘想的那样。
阿娘从前在嘲笑姑姑穷酸时,殊不知人家早就闷声发大财了,她们就跟跳梁小丑一样。
王氏仍旧不在意:“你说你当上御厨了,那月钱呢?”
赵燕窘迫,小声说:“我是刚当上,月钱……还很少。”
当杂役时的钱也没攒下来,除去给自己添置的东西,都用来孝敬收留自己的赵氏姑姑了。
王氏手心朝上:“你暂时不想嫁人也可以,但每个月的月钱要交给爹娘,家里养了你这么多年,到你回报爹娘了,钱呢?”
她多精明,女儿当御厨,甭管赚多赚少,起码有个营收,现在嫁人确实不划算,那不相当于把钱都带到夫家去啦?还不如多留两年再卖。
赵燕难以置信,她以为自己能赚钱养活自己,爹娘会为自己高兴、自豪,谁知阿娘一句夸赞和辛苦都没提,张口就要钱。
那是她的活命钱!
她心里存着气,负气说:“我没钱!”
不可能没钱,赵溪音当御厨都往家里拿挺多好东西呢,王氏觑了眼赵溪音和赵氏,见她们衣着上佳,脸色红润,精神头十足,不由更气了。
她指着赵氏和赵溪音,厉声问:“你的钱都给她们了是吗?她们像收破烂一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御膳厨娘有读心术(美食)》 60-70(第6/21页)
样把你收了,你就把本该孝敬我和你爹的钱,孝敬给她们了是吗?”
赵燕知道阿娘说话难听,却不想能把自己比作破烂,她彻底崩溃了,突然大叫起来:“什么叫收破烂一样把我收了?当初是你们抛弃了我,头也不回地走了,若不是姑姑收留我、溪音帮我,我早就成乞丐了!”
“还不是你自己先离家出走的?”
“你要是不逼我嫁人我会离家出走吗?”
“康家是门多好的亲事?”
“可那男人是个跛子!”
王氏语塞,关注点又回到钱上:“所以说,你还是拿钱孝敬赵氏母女了?”
赵燕情绪激动:“是又怎么样?我的月钱全部花给姑姑了,我就是要孝敬姑姑,就是不给你!”
啪!
一声清脆响亮的巴掌甩在赵燕脸上,仿佛给一切嘈杂按下暂停键,暮色四合下,隐藏在墙角里的虫鸣显得尤为清晰。
赵氏愣住了,赵溪音走上前,查看赵燕的伤势,妇人厚实的手掌力道浑厚,脸颊上立刻出现清晰的巴掌印。
若是旁的什么事,她和赵氏不会袖手旁观,可现在是王氏和赵燕,亲母女,她们做什么都显得多余,只能让赵燕自己处理。
赵燕眼睛沁出泪水,目光冰冷地看向王氏,像一只忍着巨大情绪的猛兽。
赵氏认得这样的目光,当初杨志维头也不回抛妻弃子时,她看向他也是这个眼神,从那以后,杨志维在她这里是个死人。
那是舍断和诀别的眼神。
赵燕忍着哭腔轻声问:“溪音,宫门落锁了吗?”
赵溪音说:“西直门肯定锁了,角门那里有侍卫值守,天黑前还能放行。 ”
赵燕点点头,给赵溪音投入感谢的眼神,又看向赵氏:“姑姑,我现在身上是非多,这段日子都不能出宫来看您了。”
说完,她松开赵溪音的手,转身跑进夜色中。
王氏原本还有些后悔扇了赵燕,现在看赵燕这架势,分明是又要逃跑啊!
她顾不得寻赵氏母女的麻烦,情急着扭动身子去追赵燕,那是她的生钱鸡啊,可得逮回来!
赵溪音母女看了一场令人唏嘘的闹剧,皆是感叹不已,赵溪音安慰赵氏:“阿娘别担心,赵燕表姐年轻,腿脚伶俐,王氏追不上,只要跑回皇宫就安全了。”
翌日,赵溪音回到司膳司。
一进厨房,就看到赵燕在准备早膳,她通过了御厨考核,如今要正式给嫔妃侍膳了,同时也成了徐棠的正式徒弟,正在徐棠的指导下捏馄饨。
她的眼珠还有些红,右脸颊还没完全消肿,沉默着一个个捏着馄饨。
赵溪音走过去,把一盒消肿药膏放在灶台上:“有空时自己擦点药。”
赵燕又想哭,得不到母爱后,得到任何一点关心都会委屈,她也不知道为什么,哽咽着说了声“谢谢”,又问:“她还在那吗?”
问的是王氏,王氏昨晚没追上,在西直门下被侍卫拦下,便一直不肯走,骂骂咧咧想要进去找赵燕。
皇宫哪是她想进就能进的地方?侍卫当即就把她撵开了。
王氏不死心,一直守在西直门外,口中还骂骂咧咧,翻来覆去骂赵燕是个没良心的,十分影响秩序。
“在,八成是想等你出去。”
赵燕皱眉,等到地老天荒她也不会再出去了。
恰在此时,西直门的侍卫来了,找赵司膳。
见到赵溪音在,拱手说:“赵司膳,西直门一直有个泼妇扰乱秩序,我们本想把她赶走,可她说是御厨的家眷,兄弟们也不好动手,怕真是哪位御厨的家眷再误伤了,还得请你去处置一下。”
赵溪音还没说话,赵燕先冷冷说:“不用麻烦了,直接赶走。”
侍卫不认识赵燕,不知道新晋御厨中有个叫赵燕的,疑惑地看向赵溪音。
赵溪音解释说:“司膳司的姑娘们没有这号家眷,你们按规矩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她没法替赵燕决定这件事,既然赵燕这么说,她能做的就是尽量维护赵燕的名声,不至于在司膳司传起闲言碎语,让赵燕连司膳司都待不下去。
侍卫点点头:“行,有您这句话,兄弟们就好办事了。”
赵溪音将人送至院中:“劳烦你走这一趟,孙御厨,包一包点心给侍卫大哥带回去。”
等侍卫走后,赵燕还是不放心,问赵溪音:“她找不到我,会不会到姑姑的铺子里找麻烦?”
“不会,放心。”赵溪音说,“上次她在铺子里寻麻烦,已经被官府教训,不会这么不长记性,何况有济世堂的商老板在,阿娘不会有事。”
赵燕点点头。
赵溪音拍拍她的肩膀:“侍膳时别拉着脸,嫔妃看了要生气的,既然已经做出了选择,就要努力走好自己的路。”
赵燕点点头,使劲搓搓脸,努力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丧。
第64章 朝鲜冷面
大暑天, 到了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趁着早晨凉快的空档,宣妃传了赵溪音来。
桌上搁着几匹颜色艳丽的月影纱,宣妃笑说:“天儿热, 用这月影纱做衣裳最是凉快,本宫穿不了这么艳丽的颜色,你都拿去吧。”
“娘娘这么年轻,什么颜色衣裳驾驭不来?”赵溪音翻了翻布料, 指着灰粉、烟紫和黛绿几种颜色, “这几种颜色温婉且有质感, 您听我的,穿上身绝对温柔极了。”
宣妃笑了笑:“好, 那就听你的试试,剩下的都给你。”
赵溪音笑着道谢,月影纱确实是好料子,穿在身上既轻快、又凉快,特别适合夏日里穿,缺点便是只有宫中有,宫外有钱都买不着。
她顺便问:“娘娘中午想用什么膳食?我做了送来长春宫。”
宣妃苦笑:“不麻烦了,天儿热, 本宫什么都吃不下。”
天一热,别说嫔妃,连厨娘们用膳都少了。
赵溪音曾挨个询问厨娘,嫔妃们的饮食情况, 虽有减少, 大部分还算能吃的下, 她便让厨娘送膳时加了一份冰镇汽水,情况倒是能好上不少。
宣妃属于情况比较严重的, 一到大暑天几乎什么都吃不下,盖因当年怀三皇子时伤了身子,吃什么都觉得腻味,每年夏天都能瘦个好几斤,等到冬日再慢慢滋补回来。
赵溪音细细看去,果然宣妃已经瘦了一圈,身材都没那么丰腴了。
胖瘦倒是其次,关键是人难受啊,用不好膳,吃什么都反胃,这样的日子确实不好过。
“这哪行啊,一点想吃的都没有吗?”她不禁担忧地问。
宣妃仍旧苦笑着摇摇头。
朱遇原本正在作画,听到赵溪音和母妃在谈论膳食,赶忙凑过来,扬起小脸说:“赵司膳,我想吃海菜包子。”
赵溪音和宣妃同时被逗笑,果然是小馋猫,寻着味儿就来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御膳厨娘有读心术(美食)》 60-70(第7/21页)
宣妃笑骂:“小厨房知道你爱吃海鲜,日日采买海鲜食材,想吃让小厨房做,这么热的天儿别劳烦赵司膳了。”
长春宫小厨房的厨子生怕自己失业,日日研究三皇子吃了什么,知道朱遇喜欢吃海鲜,便立刻开始做清蒸海鲜,以表示自己还有用。
至于其他的海肠捞饭啊蟹黄面啊这些膳食,就亲自去司膳司请教赵溪音,甚至还带着礼品上门,态度倒比先前玉嫔小厨房的厨子谦和得多,因此赵溪音也愿意指点。
宣妃解释说:“小厨房的厨艺不如你,但经过你的点拨,味道也能入口,昨日做的蛎子海鲜汤,三皇子喝了两碗呢。”
朱遇却说:“可还是不如赵司膳做的好,若赵司膳能亲手做给遇儿,就好了。”
这些日子接触下来,赵溪音对朱遇也有一些了解,这个小朋友,乖巧是很乖巧,现在也逐渐变得开朗起来,却也是个很有目的性的孩子,比如这句话,便是想央求她做海菜包子呢。
她蹲下身,拉着朱遇耐心说:“天气热,宣妃娘娘吃不下饭,我想给她做些能入口的膳食,三皇子是孝子,应该体谅母妃对不对?”
朱遇还在犹豫,宣妃听到后连连推诿:“不必麻烦,赵司膳若是有时间,给遇儿做包子吧,我吃不吃都行。”
赵溪音眯起眼:“娘娘,您又这样。”
这话朱遇不懂,宣妃却懂得,她又打算牺牲自己,成全孩子了。
她苦笑一下:“我只是、觉得没必要。”
赵溪音正色:“有必要,娘娘自己的喜好,什么时候都是最重要的。”
朱遇也犹豫好了,仰头说:“遇儿先不吃包子了,跟着吃母妃喜欢的食物!”
赵溪音笑道:“三皇子真乖。”
“那好吧。”宣妃有些羞涩地笑了笑,生了儿子这些年,她早已不是生活的主角,现在被两个人捧在中间,还真有些不好意思,但心里确实非常动容,“那就有劳赵司膳了。”
赵溪音回到司膳司,就开始着手准备午膳,她要做的膳食是清凉爽口的朝鲜冷面,面汤中可以加冰块或者冰沙的那种。
凉依第一个围上来,只要赵溪音出现在灶台旁,她一定第一个上前学习。
“师父,你要做什么?需要我帮忙吗?”
“做冷面。”赵溪音也没客气:“牛上脑肉一斤,焯水去浮末。”
冷面,又是一种没听过的食物,凉依立刻净手挽袖,开始照做。
凉依的手艺赵溪音丝毫不怀疑,让她牛肉焯水去浮末,她就一定能挑出最好的牛上脑,浮末去得干干净净。
有这个徒弟在,赵溪音做什么都很省心。
她自己则切了萝卜、葱段、生姜……一股脑放进煮肉的水中,顺道和凉依闲聊:“徒儿,在司膳司的日子比起在江南,是不是乏味了许多?”
锅中煮肉的水咕咕冒着热气,随着料汁的加入,清水变成褐色,牛肉开始上色。
凉依摇摇头:“我觉得司膳司更有意思,新晋御厨才来月余,就经历了好几桩惊心动魄的事,比江南有意思多了。”
她说的是和尚膳监抢端午御粽子、做东瀛美食给洋使团下马威,和雪糕收回年中赏银事件……每件事她都以为要认栽了,而后司膳司力挽狂澜,赢得很漂亮。
虽然波折横生,但确实比在江南时更有趣味。
赵溪音笑说:“你倒是个爱折腾的。”
凉依要不是个爱折腾的,就不会大老远从江南跑来京城,连李国相都是用“京城御厨厨艺高超”的幌子才把人骗过来的。
“但我在这里确实跟师父学到了很多菜式。”她开始掰着指头数,“东瀛菜肴、海鲜菜肴、还有雪糕和今日的凉面,我都是第一次见,若是被我传到江南,我肯定名声大噪,到时候就是江南的第一名厨了。”
凉依只是暂住京城,迟早要走,要回到自己的江南老家,她小心翼翼地问赵溪音:“师父,如果我将来离开了司膳司,你会不会觉得我是白眼狼啊,偷学您那么多厨艺,然后去江南收揽名声。”
这也是很多正式师徒之间的矛盾,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有的甚至还反咬一口。
“你想传就传呗,我不介意名声是谁的。”赵溪音说得很随意,她是真不介意,这些菜式本身也不是她首创的,不过也是站在巨人肩膀上摘苹果,她会做的菜还多着呢,凉依学这几道菜对她来说几乎没有影响。
这就是绝对实力下的从容。
“到时候咱们也像武侠话本中一样,来个‘南凉北赵’的名头,听起来多豪气干云。”
凉依心中微暖,心中的谨慎消了大半,是啊,她师父可是赵溪音,岂会在乎这点小事。
她虽然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走,却已经开始留恋司膳司了。
“上压锅石。”赵溪音说。
锅中煮的牛肉冒出热气,为了让牛肉更好入味,御厨们都会在锅盖上压上重重的压锅石,原理和后世的高压锅一样。
赵燕是第二个来的,她如今也是厨娘中狂热的学习者,和凉依的好学程度不相上下。
只不过凉依是天赋派,过目就能领略精髓,赵燕是努力派,手中时常带着笔头和书卷,记笔记记得很详细。
孟御厨、徐棠和孙宜是第三波。
紧接着,好多厨娘都围上来学习,冷面嘛,一听就特别适合夏天侍膳,当然要好好学。
司膳司有这么浓厚的学习氛围,比最开始的摆烂模式不知道好了多少,赵溪音很欣慰。
牛肉出锅,凉依把煮好的牛肉捞出来,放在一边晾着,煮肉的汤汁也过滤出来。
赵溪音则开始切苹果、梨、柠檬,圆白菜和黄瓜,浸泡在煮肉汁中,让水果和蔬菜清香的味道尽可能的融入汁水中。
以水果汁入菜的方式很少见,厨娘们纷纷称奇。
等水果和蔬菜的味道浸入汁水,就把果肉捞出来,捣成泥,和料汁一起做成冷面酱。
最后便是煮荞麦面,冷面用的面是荞麦面,这种面很好煮,在开水中稍微抄一下就熟了,而后要过冷水,洗去表面的淀粉。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间快到正午。
此刻碗中,晶莹的荞麦面盛在碗底,上面铺着一层浸泡过料汁的圆白菜丝和黄瓜丝,撒上一层零星的干辣椒碎和蒜泥,最上层码上牛肉片、煮鸡蛋和酸萝卜片。
最后浇上浸入水果汁水的牛肉汤汁,就是一碗美味的朝鲜冷面。
汤汁早已放凉,荞麦面也过了冷水,冷面酱也是凉的,摸起来,连碗壁都是凉的,尤为适合夏日食用。
厨娘们纷纷感慨,还得是赵御厨啊,总能做出最适宜的膳食,这碗凉爽清香的冷面,哪个嫔妃会不喜欢?
考虑到女子的身体不易贪凉,赵溪音没有在碗中加入额外的冰块,就这样给宣妃送了过去。
长春宫的膳桌上已经摆上了几样菜,鸡鸭鱼肉俱全,都是小厨房做的,还有给三皇子做的海菜包子。
朱遇慢吞吞地吃着海菜包子,宣妃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御膳厨娘有读心术(美食)》 60-70(第8/21页)
则一口都没用,面前的小碟子还空着。
“加菜喽。”赵溪音拎着食盒进来。
宣妃连忙招招手:“快过来,做了什么好吃的?”
赵溪音打开食盒,把大海碗捧在膳桌上,抽出一双公筷把面、酱、菜拌均:“冷面,酸辣开胃,娘娘尝尝。”
宣妃原本没什么胃口,可见这面请清爽爽,碗中不见荤腥油腻,多是解腻的白菜黄瓜,闻着有股淡淡的酸香,不禁用了食欲。
赵溪音帮宣妃和朱遇各盛了一小碗。
宣妃犹豫着拿起筷子,抄起一筷子面吸进口中,而后眼睛瞬间睁大了。
荞麦面又凉又滑,刚一接触,就如同置身于清凉的溪水边,周身的暑期都消散了,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面的表面挂着一层味道独特的汤汁,十分水润,酸酸的很解腻,也很开胃,能很好得压住胃中翻腾的腻味。
蒜泥的味道也十分解腻,加上辣椒面微微的辣味,只一口,就让她食指大动,胃口大增。
宣妃惊喜道:“清清爽爽、冰冰凉凉,竟是十分好吃。”
朱遇不喜欢吃面,原本不打算品尝这道冷面,却惊奇地发现这几日胃口一直不好的母妃竟然开始用膳了,还破天荒地夸赞好吃。
要知道,自打他记事,母妃夏日里就没好好用过膳,此刻竟然捧起碗,大口吃起来。
出于好奇,朱遇搁下海菜包子,也尝了一口面,而后就理解了母妃为何能吃的下这碗冷面。
这酸酸凉凉的味道,应该没有人能拒绝吧?
小孩子对凉凉的食物更没有抵抗力,十分新奇,当即就抱着碗大吃起来,炖牛肉劲道入味,黄瓜丝和圆白菜丝清新爽脆,仿佛一整个夏日的凉爽尽在这碗面中了。
宣妃和朱遇吃的心满意足,尤其是前者,她很久没吃得这么舒坦了,吃饱食物的胃就是舒服,不饿也不腻了。
恰在此时,汤岱过来了,说是西域进贡了一批玉石,让娘娘前去挑选。
每年七八月份,西域王国都会有玉石进贡来,或是和田玉,或是彩宝石,皇上除了赏赐王公大臣的,其他便全赏给嫔妃,妃位的位份能分到不少好东西,镶嵌在冠上做首饰,也是极为好看。
但宣妃这些年从来没要过,一应玉石全换成了三皇子的东西,软缎啊长命锁啊,或是干脆折扣成现银,也都贴补给了朱遇。
宣妃正想说还是往年的规矩,换成三皇子能用上的物件,可转念想到赵溪音说的话,又止住了话头。
她其实还挺喜欢和田玉,颜色温婉,连光色都是柔和的。
“有劳汤总管告知,本宫即刻就去挑选。”
赵溪音低头笑了笑,看来宣妃是把她的话听进去了。
宣妃的突然改变,连汤岱都挺意外,还以为这位宣妃要继续当苦行僧了呢,竟还知道拾掇自己,连忙笑道:“好嘞。”
赵溪音也趁机问:“娘娘明日想吃什么?我照旧给您做。”
宣妃又想下意识去叫朱遇,反应过来自己都笑了,自嘲道:“我也是到现在才意识到,儿子占据了我心里那么大地方,连自己都快容不下了。”
她没叫朱遇,而是自己想了想:“赵司膳,你会做凉皮吗?”
赵溪音点头:“当然会,明日就给娘娘安排凉皮!”
宣妃满足地笑了笑,随后更衣梳妆,出门挑选玉石珠宝去。
第65章 凉皮牛筋面
赵溪音做了麻酱凉皮, 还有麻酱牛筋面,去长春宫送膳。
一见到宣妃,她就感觉出了宣妃的变化。
从前松松垮垮挽着的长发今日盘起来了, 梳成高且圆润的发髻,倒不显得凌厉,反而显得人温婉中不失精神,颇有韵味。
发间叠插着一大一小两支金镶玉簪, 足金框包裹着圆润的水滴形和田玉, 玉质温和, 日光下仿佛如波光。
“宣妃娘娘,今日这般好看?”她忍不住夸赞。
宣妃脸颊瞬间红了, 不自然地摸了摸发上的簪子,羞涩的问:“真的好看吗?这还是六七年前常梳的发式,梳头姑姑只改了些细节。”
赵溪音使劲点点头:“真的好看,尤其这两支簪子,衬得娘娘……嗯,佛性十足。”
她找了个不太恰当又十分准确的形容词。
宣妃“噗嗤”一声笑了:“这是昨日新挑出来的玉石,直接拿去给内务府嵌在首饰上,今儿一早就拿来了, 还做了一些彩宝钗,还没送来,等送来了,你挑两支去戴。”
赵溪音连连摆手:“谢娘娘, 不过太贵重了, 我不能收。”
两人一同进殿, 赵溪音把膳食摆出来,不是一盘而是两盘, 一盘凉皮,一盘牛筋面。
宣妃是吃过牛筋面的,当即惊喜道:“还有牛筋面?”
“是啊。”赵溪音摆好碗筷,“我做凉皮时,司膳司的徐御厨刚好做了牛筋面,便干脆做了两份。”
宣妃迫不及待地坐下,拿起筷子犹豫着先吃哪个,直到听见赵溪音喊了声“三皇子”,她才意识道,吃饭竟没喊亲儿子。
“你瞧瞧,本宫竟然把他给忘了。”
赵溪音笑着,小声说:“三皇子有嬷嬷、有宫女,娘娘首先需要照顾好自己。”
果不其然,里间传来宫女的声音:“三皇子,先别画了,赵司膳来送膳啦。”
“赵司膳来啦?”朱遇奶声奶气的声音还是那么激动,“吃饭饭!”
朱遇出来时,丝毫没意识到他母妃已经开吃了。
从前这孩子都是宣妃亲自上手喂饭,等孩子吃饱了、去玩了,宣妃才能吃上饭。
其实对孩子来说,区别不大,就像此刻,宣妃已经把凉皮夹在碗中了,朱遇也没觉得和往常有什么区别,高高兴兴地让宫女帮忙夹菜。
凉皮有二指宽,色泽莹白,表面挂满了调和麻酱汁,麻酱汁中除了麻酱,还有蒜泥、辣酱油、香醋和少量砂糖,一口下口,麻酱的香浓和蒜泥的辛香齐齐刺激味蕾,再加上陈醋的微酸和砂糖的微甜,实乃味道丰富立体。
凉皮吃起来也是凉丝丝的,一口下去,解暑消乏,比起冷面也不遑多让,黄瓜丝和胡萝卜丝也是消暑神器,麻酱那一点子腻瞬间被中和得荡然无存。
宣妃几口吃完一小碗凉皮,连碗底的汤都仰头喝了,而后又去夹牛筋面。
牛筋面不如凉皮表面光滑,分布着许多小气孔,正是由于这些小孔的存在,让每一根牛筋面都吸满了麻酱汁,吃进口中,一口爆汁,满口都是清新浓郁的香味。
故而味道比起凉皮也不遑多让。
朱遇腮帮子吃得鼓鼓囊囊,速度不比宣妃慢多少,刚吃完一小碗凉皮,又开始吃牛筋面了。
宣妃看朱遇吃那么香,忍不住说:“这孩子刚从山东回来时还哭哭唧唧不肯吃饭,后来又只吃海边的小精怪,现在好了,赵司膳做什么他都吃这么香。”
朱遇含糊不清说:“赵司膳做的膳食太好吃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御膳厨娘有读心术(美食)》 60-70(第9/21页)
吃完饭,朱遇歪在椅子上打盹,小孩子吃撑了就容易犯困,宣妃让嬷嬷把他抱回屋去睡觉了。
她转而对赵溪音说:“说真的,本宫有些担心。”
赵溪音问:“娘娘担心什么?”
宣妃在宫中沉寂多年,没什么知心好友,这些天和赵溪音相处下来倒是颇为投机,便把心中忧虑全盘托出。
原来昨日她去内务府的库房挑选玉石时,碰到了贵妃身边的宫女也在挑选玉石。
往年宣妃不要,内务府的人都会把多出来的玉石孝敬给最得宠的贵妃,每年贵妃得到的玉石数量都比份例多得多,可今年宣妃拿走了属于自己的东西,贵妃那里自然就少了。
贵妃的宫女不敢明着和宣妃抢,可宣妃带着玉石离开时,那宫女还是阴阳怪气讽刺了几句。
贵妃得宠多年,家世也好,又有已经封王的皇子,一直是个厉害的人,连中宫皇后都得暂避锋芒。
那玉石虽说原本就是宣妃的,可以贵妃的性子,早已看作是自己的囊中之物,绝对不会吃这个亏。
“本宫担心,贵妃会找皇上做主。”宣妃愁眉苦脸,“皇上这才刚喜欢遇儿一些,若是被贵妃挑拨,厌弃了我,继而厌弃遇儿,他将来可要怎么办啊?”
赵溪音从没有给承乾宫送过膳,却知道贵妃此人,乃是当今宫中最受宠爱的嫔妃,没有之一,连文、丽、鲁等嫔妃先后得宠,也没能分走她多少宠爱。
“娘娘莫急,那玉石本来就该是您的,贵妃再厉害,也不能不讲理吧?”
赵溪音还真是低谷了贵妃的不讲理程度,刚说完没过多久,长春宫门外就响起汤岱的声音:“皇上驾到—— ”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宣妃立刻起身,迎上前去。
朱明哲果然是和贵妃一起来的。
赵溪音随宣妃一起行礼,而后悄悄打量贵妃,她其实在筵席上见过贵妃,特别风情万种的女人,说话声音也是娇滴滴的,让她想起苏妲己那样的宠妃,这样的女人很容易虏获男人的心。
朱明哲乍一见到宣妃今日的梳妆打扮,微微愣了一下,眼中有惊艳掠过,而后才走进正殿,在主位上坐下,招呼两位爱妃都坐。
宣妃有些不安地问:“皇上,不知此时过来可是有什么吩咐?”
朱明哲尚未说话,贵妃先摸了摸满头珠翠笑说:“宣妃不常见到皇上,都生疏了,皇上到哪个宫中坐坐不是应该的?哪谈得上‘吩咐’。”
赵溪音默默听着,觉得这位贵妃的确是个厉害的,几句话就把宣妃和皇上的距离拉远了,显得自己尤其了解皇上。
朱明哲点点头:“贵妃说的对,宣妃啊,朕就是来看看你。”
宣妃称“是”,而后让人上茶。
贵妃趁宣妃不注意时,看向朱明哲露出一个撒娇的表情,微微晃动肩膀。
【皇上,说好的给臣妾做主,要回玉石,您怎么不说话?】
赵溪音在心中暗暗惊讶,好家伙,还真是来找宣妃要回玉石的。
朱明哲虽然宠爱贵妃,可为了她找另一位嫔妃要回到手的东西,还是有些尴尬,一时也不知道怎么开口,在心里暗自吐槽。
【这个刁蛮的贵妃,朕说另外补给她一些玉石都不要,就非要宣妃手里的,害的朕难做人。】
赵溪音明白了,玉石是个幌子,重要的是向整个后宫展示皇上有多宠爱自己,皇上带着自己亲自上门要东西,跟小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爹娘亲自带着找上门一样,说出去多有面子啊。
这都不是宠爱的程度了,是“极尽宠爱”。
宣妃还懵然不知,等着朱明哲发话,皇上带着贵妃一起来,绝不是“坐坐”那么简单。
朱明哲不好上来就开口讨要,先是东拉西扯拉家常,问三皇子的书撵得怎么样?问三皇子最近进食香不香?又问三皇子的画儿画好了没有……
也怪宣妃先前总忽视自己,她自己都忽视自己,旁人自然也不会在意,闲聊的话题总在三皇子身上。
最后朱明哲话锋一转,问:“朕听说你昨日挑了些玉石来?”
宣妃心里一沉,果然是冲着这件事来的,点点头:“是,是汤公公亲自来请的臣妾。”
朱明哲呷口茶,装作漫不经心地问:“往年没见你去挑过玉石,今年竟出乎意料地去了内务府,朕听贵妃说起时还挺惊讶。”
宣妃垂着眼皮:“是啊,多谢年没给自己添置过新首饰了,再不添置,臣妾这里都没能出门见人的首饰了。”
朱明哲不料宣妃这样答,让他不禁生出一丝愧疚之情,宣妃自从产子后,宠爱大不如前,几乎没添置过新首饰,这些年他也没怎么赏过。
再看看贵妃的满头珠翠,还要向宣妃讨要珠宝,怎么都说不过去。
他心里打起退堂鼓,看向贵妃,微微摇摇头。
贵妃被宠惯了,怎么可能会同意,当即撅起嘴。
朱明哲轻轻叹了口气:“宣妃啊,今年西域进献的玉石数量不多,往年你不要,玉石都给了贵妃打首饰,贵妃的性子嘛,你知道的,爱臭美,想要的首饰多,玉石将将够用,今年你挑走了一些,她那就不够了,你看……”
他知道宣妃是个不争不抢的,这么些年他说什么就是什么,从来都是委屈自己,所以他这才敢张这个口。
要是换做丽美人或是文才人,哪怕位份,也不敢轻易上门讨要,后者会干脆利落地来一句“不给”,后者怕是会娇嗔地说一句“哼,皇上可真偏心”。
他理所当然地等宣妃点头,然后交出玉石,玉石还给贵妃,他再赏赐宣妃一些别的首饰,这件事就万事大吉了。
谁知宣妃不卑不亢得说:“皇上,臣妾想问,妃位是否能领玉石?”
朱明哲不明就里,“啊”了声:“能啊。”
“那臣妾领取自己份内的玉石,有何不妥?”宣妃徐徐道,“臣妾很喜欢和田玉和彩宝,赎不能匀出一些给贵妃姐姐了。”
说完,她还看向赵溪音,微微笑了一下,这就是赵溪音让她明白的道理,越是牺牲自己退让,旁人就越得寸进尺。
贵妃被当场拒绝,几乎要从椅子上站起来,看向朱明哲,嘴巴撅得能挂油壶。
朱明哲轻咳一声:“朕以为你一心都在遇儿身上,不在意那些身外之物呢。”
宣妃默默片刻,才说:“臣妾得先是自己,才是三皇子的母妃,臣妾自己恰好很喜欢和田玉,皇上您瞧,和田玉做成的簪子,臣妾戴在头上好看吗?”
朱明哲刚才就注意到了,宣妃不打扮则已,一打扮还是当年那个温婉多情的女子,六七年前的记忆涌上心头,竟让他心头一阵悸动。
“好看。”朱明哲脱口而出,“真好看。”
宣妃低头笑了笑,贵妃却不依了,撒娇弄痴道:“皇上,臣妾想要玉石嘛,你上次还说臣妾戴翡翠耳坠好看呢。”
朱明哲的目光时不时扫过宣妃,答得心不在焉:“贵妃又耍小性子了,你喜欢玉石,份例内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