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1 / 2)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70-80(第1/16页)
第71章
一转眼就是新年, 除夕夜慈宁宫举办了一场盛大晚宴。
皇帝仅存的两个兄弟也领着福晋、侧福晋进了宫。
男人开一桌,女眷自然是凑在一起。
冬日里宴席上菜凉掉的居多,好不容易上个热锅子上来, 也只有点温乎劲儿。
宫女们帮着添了木炭,本来奄奄一息小泥炉重新燃烧起来。
宝音和钮祜禄贵妃一左一右坐在皇太后身边,这时候太皇太后还未出场。
皇贵妃因未出小月子, 今日倒是没露面。
当然新年里不许提起这些糟心事儿,宜妃和裕亲王府的侧妃一捧一和将皇太后逗得开怀大笑,倒是承托的宝音和钮祜禄氏傻呆呆的。
宝音抿嘴, 加了些热锅子里的鸡蛋吃。
这次接触了内务府的事务她才知道外面的王公大臣进宫吃席不是空着手来的, 需要自备食材,通常是几只羊。
这倒是出乎宝音的意料, 她是第一次知道在清朝来皇宫赴宴还要带羊的。
一想到未来几位阿哥们成年开了府, 再进宫赴宴一个个赶着几头羊就觉得这画面有几分可笑。
[当然皇子阿哥肯定不会赶羊, 这些羊都是在赴宴前交给内务府手里作为赴宴的食材。]
[这个规定倒是挺好, 宫里支出少了不少, 也不用担心铺张浪费,反正客人食材都是自带的, 就是有些好玩, 不知道这规矩是怎么传下来的。]
皇帝在保和殿请的客, 跟两位兄弟喝了两杯后, 又看老五很不顺眼, 大过年也不想训斥他,便让太子和一群阿哥们陪着两位叔伯。
他借着更衣的借口绕到了慈宁宫这边,刚一进门就听见那醒目的心声。
赴宴带食材怎么了?
这可是发扬老祖宗的节俭风格,宫里的一切都是供宫里所需,宴请的食材自然要客人自带, 这可是荣誉,不是谁都有资格进宫赴宴。
皇帝心里反驳了一句,先给坐在上首的皇太后请安,又转去后殿给太皇太后请安。
太皇太后难得做了蒙古女人打扮,新年来临她穿上了自己民族的服饰。
皇帝见了夸赞了几句,说她气色好上不少。
太皇太后也觉得身体好了很多,笑着问孙子:“皇帝这般早就过来了?”
皇帝回道:“喝了几杯酒出来透透气。”
太皇太后走出来,皇帝伸手搀扶着,两人一前一后往前殿走去。
等正式入座,太皇太后和和气气道:“今日是家宴,大家都不要拘谨。”
说着举起酒杯,众人皆举杯。
宝音举杯只沾了沾嘴唇,她不敢喝太多,这具身体的体质就是容易醉,自打知道后,她便很少喝酒了。
太皇太后说了自便后,宝音便低头吃了几口热锅子,已经凉了的炒菜她是不碰的,凉了的菜上凝固了一层白色猪油。
她扫了一群,几位福晋、侧福晋也只动了杯子,一看是在外面填过肚子。
菜不合口味,她吃了几块就放下筷子了,心思放在了何时散宴这件事上。
皇帝扫了她一眼,便没有再看他了。
没多久,一位陌生脸的小太监过来添酒,也不知道是路滑还是其他原因不小心洒在她袖子上。
她猛然抬起了手臂,小太监吓得跪地。
啪的一声酒壶落地,殿内瞬间变得安静起来。
“求贵妃主子饶命!”
“求贵妃主子饶命!”
宝音正拿着帕子吸袖子上的湿漉漉液体,然后就被人跪着求饶的太监整无语了。
殿内所有人目光看过来,皇帝给梁九功递了个眼神。
梁九功飞快安排人将那太监给拉了下去。
宝音起身跟太皇太后请罪。
太皇太后不在意道:“去带贵妃去后殿更衣。”
宝音来赴宴自然没有带换洗衣服,再说只是袖子上沾了点酒而已。
跟随慈宁宫的嬷嬷走去了后殿刚想说湿的地方烤一烤就见嬷嬷捧着一套新衣服过来。
“慈宁宫里没有合身的旗妆,倒是有几身干净衣裳,是早年慧妃娘娘留下的,娘娘若是不嫌弃,可以先换上。”
宝音还在想惠妃怎么留了衣服在慈宁宫,等看了是蒙古服饰,突然想起宫里还有一位慧妃,只是早早便没了。
她眉头一凝,身边的兰儿更是大怒,“嬷嬷还没道理,怎么能拿死人的衣服给娘娘用?大过年不是诅咒我们主子……”
嬷嬷吓了一跳,忙道:“误会,是误会!”
她忙解释:“这是慧妃娘娘还在慈宁宫住时留下的。”
宝音拦住了兰儿,对嬷嬷道:“不用了,也就袖子沾湿了,本来就没多大事,给个暖炉烘一烘也就干了。”
那嬷嬷哆哆嗦嗦退下。
兰儿还在生闷气,宝音倒是不生气了,只能说人家马屁拍在了马腿上。
冬日子不缺取暖的物件,很快有宫女送来一个暖炉。
暖炉外面是柳编的南瓜造型,南瓜梗的盖子揭开是里面黑陶做的宽口小炉子,小炉子里燃着两块火正旺的木炭,上面的盖子是网洞形状,隐隐能看到里面的炭火。
宝音将暖炉揣在手里,袖子贴着暖炉,很快湿的部分被烘热乎了。
她给兰儿递了个眼神,“走吧。”
一行人出了门往前殿走去,正好碰见正要离开的皇帝。
皇帝停下脚步冲她招手。
[怎么跟召唤小狗似的?]
她还是走了过去,皇帝伸手摸了摸她的袖子,低声问,“怎么没换一身衣服?”
宝音也压低声音回道:“没有合适的。”
庭院内的灯笼光映在两人脸上,带着些朦胧的橘色光影。
就在这时天空出现一道亮光,然后是高空爆炸的烟花。
两人不约而同看了过去,是皇宫东面谁家放的烟花。
烟花很绚烂,跟后世比也差不到哪里去。
[也对,宋朝就有烟花了,这么多年下来,现在烟花品种跟后世也差不到哪里去。]
“不会出事吗?”她突然想到后世城市禁止燃放烟花。
皇帝看着东边快要照亮半边天的烟花道:“无妨,是在城外放的,那边无人居住。”
宝音一听就放心了,现在的北京可都是木头房子,真要起火大冬天可很难灭掉。
毕竟放在外面灭火的水都被冻住了,冬天风还大,一旦烧起来那是一烧就是一大片。
突然身后传来说话声,宝音一回头就看见一众妃子说说笑笑出来,显然也是来观赏烟花。
看到皇帝和宝音携手站着,一时间不少嫔妃声音都小了下来。
宝音试图抽出手,皇帝却没有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70-80(第2/16页)
放开。
他跟着回头平静地扫了众人一眼,然后拉着宝音走了。
等看不见两人身影,庭院里一下子炸开了锅,几坛子老醋一下子摔碎了。
“今日除夕,万岁爷莫非要破例和贵妃娘娘一起过?”
“这可是皇后主子才能享有的资格!”
有人不服气,也有人挑拨道:“我们能跟人家比,人家一进宫就封了贵妃,皇上不舍得委屈她,现在看来前程远大着呢。”
都贵妃了还有什么前程?前面还堵着皇贵妃这座大山。
“皇上这是准备立叶赫那拉贵妃做皇后吗?”
有人心里揣测。
裕亲王侧福晋瓜尔佳氏眼神闪躲了一下,没想到宫里这位贵妃这般受宠,这份宠爱跟先帝时的董鄂妃也差不到哪里去了吧?
正殿内太皇太后听闻宫女的禀报,没好气地跟皇太后说:“悄悄,遇见个上心的,跟护食一样扒拉在怀里,父子俩一个德性。”
皇太后抿嘴笑了笑。
太皇太后想到了先帝,轻轻叹了口气,跟玄烨相比,福临还是太过幼稚。
不懂深宫中帝王的宠爱有时是一份裹着蜜糖的毒药。
至于现在这个,且再看看吧。
宝音知道出了慈宁门才抽回自己的手,她瞪了他的背影一眼。
[这下好了,我该成为后宫所有女人的眼中钉了,你是嫌弃我日子太过平静,想给我制造一些难度吗?]
皇帝见她停下,跟着停下看她,眼里透着疑问,似乎在问她怎么不走了。
[装!跟我装什么装?你刚才要不是故意的,我把头拧下来给你当球踢!]
那倒是不必。
皇帝心中回答。
“过完年,我准备让四妃协助你管理后宫。”
他似是给之前行为作解释,这解释还不如没有。
“我不干。”
凭空给她增加工作她才不干。
皇帝幽幽叹了口气,“合作换了,想要那道圣旨不收回,你不该表示一下?”
宝音忘了这一出,皇贵妃的孩子没了,她先前答应皇帝帮着养孩子的承诺自然不算数了。
那圣旨都拿出去找投资了,怎么能收回去?
“行吧,我手里事情多,不能管太长时间。”
皇帝表示不用太长,等明年避暑回来就行了。
[这是他要出巡?]
[也对,他就不怎么爱待在京城,一年里一半时间都爱在外面。]
很快她反应过来,不对呀。
“你要把我留在宫里?”
[好呀,不仅白干活,还要帮他管宫里,让他带着小老婆们出去度假,呸,渣男!]
皇帝立刻邀请道,“木兰围场修得差不多了,皇玛嬷受不了暑气,明年我准备去承德避暑,你也跟着去。”
啊,好狡猾的男人!
是出去旅游还是趁皇帝不在,偷偷干点大事?
宝音陷入了选择困难。
[算了,他不在京城也有好处,我可以狐假虎威。]
他都把那群八旗子弟打包带走了,京城这边想怎么发展还不是随她?
[到时给他一个大的震撼!]
第72章
宝音婉拒了皇帝的邀请, 两人进了乾清门后分道扬镳,她从往东六宫方向走。
路过景仁宫时里面倒是一片安静,宝音侧头看着高大的宫墙, 心里堵得慌,总有种心虚心理,好似对方的孩子没了跟自己有关。
若是她没有入宫, 皇贵妃的孩子应该好好地能挺到出生。
她叹了口气,不管怎么样,最难过的应该是皇贵妃, 她也
更加确定自己的想法, 那就是不育保平安。
皇帝儿女众多,也不缺她为他生孩子。
她来这个世界走一遭, 给这个时代留点什么就足够了, 没必要生个孩子出来受罪。
给皇帝生孩子绝对是一件糟心事, 生儿子说不定要陷入夺嫡之争, 生女儿很大几率抚蒙。
康熙的女儿长命的还真没几个。
延祺宫要比隔壁热闹许多, 她出发去赴宴时吩咐她宫里的人准备一桌菜庆祝一下,这会儿十多个宫女太监都聚集在东配殿的正殿中, 围着圆桌子吃席。
她走到门口, 就有人发现了她, 忙有人过来打招呼。
“拜见主子。”
宝音还未等所有人都行礼, 便笑着叫了起。
“你们吃你们的。”她扫了一眼没看到后殿的人, 便问了一下。
“姚姑娘在后殿自己开了一桌席,主子放心,奴婢没有忘记姚姑娘。”
马必应小步过来,笑呵呵道。
他口中的姚姑娘正是安排在后殿的那位假怀孕的官女子,平时只待在后殿不怎么爱出门。
这位姚姑娘本来是乾清宫茶水房的一名宫女, 是汉军旗包衣。
宝音点了点头,让马必应他们继续吃,她转身回了正殿。
回暖阁后,兰儿紧随而来,宝音道:“不用在跟前伺候,你们也去吃去。”
兰儿笑了笑道:“厨房还有一桌,等他们吃完,我们再轮换着吃。”
一听这话,宝音顿时有点饿了,宴会上的菜不怎么合胃口,只吃了一点,走了这么长时间路早消化完了。
她看向兰儿,“那让厨房给我下一碗面,再取三四碟子菜过来,晚上不能吃太多。”
兰儿一听忙下去了。
用了迟来的晚膳,宝音和宫女太监们聚集在正殿守夜。
她不由回忆起去年,去年还在老家,她在盛京城内跟家人一起守夜,那时候一家平平淡淡,哪里像今年这般人心都变了。
望着一众陌生的面孔,她不由挂念起宫外的蓝玉几个,也不知道她们新年是怎么过的。
除夕夜,城里很安静,吃完了晚饭,一家人聚在一起等待凌晨后吃饺子。
内城东边的一栋二进宅院里一群女人热热闹闹地凑在一起说话。
蓝玉正在跟人搓麻将,临近新年实在是太忙碌了,忙到今天下午才抽出时间坐下吃个团圆饭。
二进宅子里住满了人,除了蓝玉四人还有一些无家可归的妇人,都是之前在庄子上做工的。
大家凑在一起,没有谁比谁身份低,都争先忙着帮忙,整出了几桌好菜。
吃完年夜饭,相熟的凑在一起说话,青珞拎着一副牛骨麻将过来,新年怎么能少了这个娱乐?
四人凑一桌搓麻将,旁边挤满了对麻将规则不了解的妇人。
看着看着大致也就看会了。
蓝玉输掉了十多个铜板,将牌一推,嚷嚷了起来,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70-80(第3/16页)
”不干了,怎么老是输?”
“我来!我来!”旁边蠢蠢欲动的妇人举起手。
麻将的魅力在此刻展露无遗,越来越多人被吸引过来,连旁边玩叶子戏都不玩了,跑来看新鲜玩意。
见蓝玉起身,紫翡也扭头问身后,“我去解个手,你们谁来帮我打一把?”
一位年轻的妇人笑嘻嘻道:”我看会了,我试试。”
“好啊,听说新手的手气非常好,说不定能胡牌,这些铜钱留给你了,赢了算你的,输了算我的。”
紫翡起身让了位,那年轻妇人喜滋滋坐在位置上,生疏地洗起了牌。
紫翡给蓝玉使了眼色。
蓝玉领先往外间走去。
“新铺子准备得怎么样了?”紫翡问道。
蓝玉骄傲回答:“筹备了几个月,早准备妥当了。”
她们这几个月工厂的货都挤压着,只在滑冰大赛拿出一部分宣传。
剩下的货物都是为了新铺子准备。
这可是大清唯一一家百货商店,吃的喝用,一个家庭所需要的货物在百货商店里都能找到。
“供应货物的商家也找好了吗?”
她们自己的工厂只生产市面上没有的产品,一些日常用品是找作坊供货。
因为要押货款,不少人听了就婉拒,最后还是报上商行的名头,给了三分之一定金才同意,不过一些紧缺货,比如二锅头这种好酒属于供不应求,都是出多少钱拿多少货。
“暖棚里的菜年前卖了一批,年后就不卖了,等元宵节全供应百货商店。”
实际上这种气温,只玻璃房是没用的,暖棚里需要烧火才能让暖棚热起来。
还有一发现下月所有守着暖棚的人都得警惕起来,要及时铲掉玻璃上的雪,不然会将暖棚压塌。
京城跟盛京气候相差不大,冬日里一场雪,一下就是好几天,等雪停都有一人多高,仿佛进入世界末日一般。
好在天气越恶劣,蔬菜价就能卖上去。
刚入冬时的菜,普通人咬咬牙还能吃一回,到后来是眼看着菜价一日高过一日,一把韭菜涨到一两银子一斤,这谁吃得起?
有那眼红的准备明年在屋里种上几盆韭菜,若是能卖出去也能贴补家用。
两人携手去了旁边靠墙搭建的洗手间,上完又回到屋子里。
麻将桌上青珞可赤珠也起身了,四人凑在一起便吃瓜子便喝茶,聊聊过年后的安排。
等外面锣声响起,立刻拍拍手准备吃饺子。
煮好的饺子端上来,一人吃了六七个,吃完后漱口打了个哈欠去睡觉了。
延祺宫中,宝音也吃了饺子。
她吃的饺子是素馅的饺子,不怎么好吃,宫里过年吃素饺子是传统。
吃了两个,她不动了,见小狗凑过来,直接倒进了狗碗里。
这小狗倒是不挑食,埋头苦吃起来。
“杏儿,你说你的小主人是不是有其它狗了,把你给忘了?”
她蹲下身摸了摸狗尾巴。
狗抬头汪汪叫了两声,又埋头吃起来。
长毛后吃饭容易沾到食物,头上的长毛被梳起来扎了小辫子,身上穿着红色的小坎肩,堪堪遮住肚子,小坎肩上还有福字暗纹,看起来很是喜庆。
这衣服还是宝音从宫外带回来的一套旧衣服改的,她画了图,量了狗三围尺寸,心灵手巧的针线房宫女很快将衣服盖好送来。
给狗做衣服倒是不难,她现在手里几分多,宫外有持续不断的论文送到她手里,这已经是她的点数来源,再过几日,她累积的点数有望突破一百。
一百点数,是她去年不敢想的数字。
门口的光突然暗下来。
宝音抬头就看见马必应指挥小太监架着梯子要吹灭灯笼。
她起身走了过去,“是要换蜡烛吗?”
马必应忙回道:“主子,是要灭了,晚间无人,宫里的灯都要灭掉。”
宝音不解,她印象里除夕夜的红灯不是都亮到年初三吗?
就算是白天也不熄灭的。
“继续亮吧,蜡烛不够就换新的。”
没有工业化的古代,蜡烛价格也不算低廉,对了,蜡烛是怎么做来着?
“是。”他连忙应下。
这点小事没必要逆了主子的意,大不了让守夜的太监警醒点。
远处传来钟声,听着像寺庙传来的钟声。
已经深夜了,宝音打了个哈欠吩咐道:“不用留太多人守着,早点休息了。”
她说完便进了暖阁,脱掉衣服躺在热乎乎的炕上 ,没多久便进入熟睡。
此时的乾清宫却是一片灯火通明,钟声响起后,本来在看书的皇帝起身换了一身衣服,开始准备开笔仪式和祭神的仪式。
开笔仪式在乾清宫就能举行,忙完和早候在宫外的宗室和满人一品大臣举行祭天仪式。
祭天后,吃了一碗素饺子,他独自一人又去坤宁宫祭神。
祭神其实是要跟皇后一起去的,没有皇后,皇帝一般是独自去祭拜神灵,祈求明年是个丰收年。
这一套流程完成已经五更天,东边比西边要亮少许。
皇帝穿着一身吉服再去乾清宫接受百官朝拜。
然后是太子的朝拜,太子拜完百官再拜太子,接着是安排百官去保和殿用宴,整套流程才算是结束。
忙完天色已经大亮,皇帝喝了几杯浓茶才撑到现在,吩咐太子招待百官后,他便回到东暖阁,闻着一股熟悉的清香,裹着被子进入梦乡。
跟忙了一夜的皇帝不同,宝音是一觉到天亮,早上起来,廊檐下的灯笼还是亮着的。
宝音先吃了饺子。
这回的饺子总算不是素的了。
吃了一碗后,她换上了一身新衣服,然后被抬着去慈宁宫给太皇太后拜年。
年初五都没有歇息过,慈宁宫花园开了戏台子,从大年初一唱到大年初,除了唱戏还有说书,还有杂耍,非常热闹。
宝音年初一凑了一回热闹,回来后就感慨皇帝在做丈夫这一点上要比他的子孙合格。
雍正那个性子拧巴把老婆憋屈死的狗东西先不提,乾隆对他老娘倒是孝顺得不行,对于后妃就寻寻常常。
[也难怪皇帝死后,他那么多妃子都恨不得随他而去。]
第73章
皇帝踏进来的脚步顿了顿, 他脸上露出无奈神情,她又在瞎想些什么?
他加重了脚步声,宝音抬起头见是他, 眼神有点惊讶。
她目光放在皇帝手上的一本书上。
皇帝贴着她坐下,将书本递到她手边。
“已经完本的《律例》,刑部刚送过来。”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70-80(第4/16页)
宝音忙接过去, 她等这东西已经等了几个月了!
只是连续翻了好几页才在一些不起眼的位置看到她希望看到的。
很好,允许女户设立。
关于嫁妆权利,是男女双方和离后, 在官府留过文档的嫁妆可以由女方带走。
再多就没有了。
宝音以为自己看错了, 又翻了两遍还是这样。
她有些困惑,“吃绝户相关的条例呢?”
皇帝拿过她手里的书, “那个案子已经让顺天府审讯了, 被抢占的财产归还了回去, 地方官员也被令押解回京。”
宝音沉默片刻。
[是我想太多了, 一下子步子怎么可能跨越这么大。]
[看来还得加把劲!]
皇帝闻言眉头不由挑起, 总觉得又有头疼的事情要发生了。
……
帽儿胡同张氏最近找了个新的活计,外城正阳门大街新开了一家商铺, 主家非常豪气, 一出手就拿下了临街五个商铺。
商铺休整打通用了一个月, 过年也就休息了三日, 张氏找的活是给工地的匠人做饭, 一个月扣掉买菜的钱,能余小两千钱,对于张氏来说是笔不小的报酬。
五年前她未能给前夫生下儿子,前夫家以无子罪名休了她。
为了迎娶新妇,前夫竟然狠心将女儿一块赶了出来。
可怜她母女二人无家可归, 后来还是姨母见她无落脚之地,帮她租了个房子落脚。
这几年张氏靠着刺绣勉强度日,绣得多了眼睛都快熬坏了。
谁知去年运气好认识了一位方娘子,从她那里弄了票,买粮食少花不少钱。
腊月里方娘子找上门,问有个做饭的活她愿不愿意做。
她起先是不愿意,怕粗了手没法再绣。
还是女儿劝了她,等眼睛熬坏了得不偿失。
张氏只好答应了,来了后才知道来做工的不只是她一个人,个个都是家里有困难的妇人。
三个妇人忙一日三餐,还能自己也跟着吃甭提这活有多好了。
方娘子还特意过来看过她们几回,就怕她们受委屈。
还应了她们等铺子开,请她们来铺子里工作,也不是什么紧要的活就是整理一下货物,引导一下客人去哪里结账。
张氏想着也不难,一月有一千钱收入,虽然比不上绣活,可旱涝保收,方娘子还应承成了店员可以自己和家属可以免费看病,就连吃药东家也会帮着贴补一半。
张氏三人一下心动了,一千钱是不多,可后面这一条就太吸引人了,这念头去瞧个病得多难。
家里没有个底,谁敢去看大夫?
张氏利索地炒菜,旁边的一大桶已经做好的菜在热水盆里坐着,这是保证菜不会凉得太快。
馒头煮好,外面稀稀拉拉的工匠过来洗手。
她们做饭的地方就在临街,大庭广众之下,偶尔还有人问她们的饭菜卖不卖。
工匠端着空碗过来,一人舀了两勺菜还有两个馒头就蹲到墙边的长板凳旁吃了。
今天的菜有菜干炒油渣,还有炒土豆丝,都是下饭的好菜。
一众工匠吃得心满意足,可惜东家不允许干活的时间喝酒,这两样油水大的菜配上小酒才美滋滋。
正喝着,方娘子找了过来,方娘子先里里外外检查了一遍,又问工头。
“今日能完工吗?”
工头忙拍胸保证可以。
商铺改造主要是打通两间铺子之间的隔墙,还有将中间三个铺子门都封一半,上半边改成玻璃大窗。
因为要考虑墙壁承重问题,打掉前需要用高柱子撑起横梁。
这是急活,工匠们忙活了好些日子才做完,今日主要是给屋子刷上白石灰,明日还有玻璃窗户送到。
后日是货架,大后日还要急着给货物上架,时间紧迫。
方娘子得到保证后,又来跟张氏三人打招呼。
“明日不用你们做饭了,知道冰房子吗?去哪里做培训,辰时正要到,培训内容是教你们怎么接待客人,遇见突发情况该怎么解决。”
张氏三人忙开口,说保证会到。
见方娘子要走,张氏忙叫住她。
“这剩下的粮油米面该怎么处理?”
虽然不多,可还是有剩余。
方娘子又转回来,看了一眼张氏指的地方,米面也就剩两斤左右,油还剩下小半罐,盐倒是不多了。
她道:“剩下多少做个账,回头有人接收。”
她丝毫没有说让她们分了的意思。
这些东西也不是她的,她不能为主家做主。
方娘子假装没有看到其中一个女人遗憾的神色,很快便离开了。
方娘子一离开,张氏便发现那个叫梅娘的妇人冲她甩了个脸色。
“就你会充当好人!”
她脸色平静,当作没看见。
另一位凌婶子的还好,就是这个叫梅娘的有点贪小便宜的毛病。
之前她总是嘀咕炒菜油没必要放那么多,后来又想将馒头往家里拿。
她自己省下来的就随她了,其他张氏看得紧绝对不允许。
梅娘很不满意她,还试图拉凌婶子孤立她。
凌婶子则是老好人模样,谁也不得罪。
张氏无奈扫了梅娘一眼,真是什么人都有。
傍晚天还未黑,最后一顿饭结束,三人收拾了东西,将余下料记好账交给管理工地的管事。
管事冲三人点了点头,又交代了一句,“明天记得按时到,可是很难遇见这么好的东家。”
张氏配合着点头,她是知道方娘子是为泰山商行做事,这泰山商行不是贵妃娘娘的产业吗?
贵妃娘娘这样的好东家可是很难遇到,听说给泰山商行做事,第一个好处就是免费种痘。
不愧是牛痘娘娘,一心想着将牛痘事业发扬光大。
隔日一早张氏抱着头出了门,等赶到菜市口的冰房子那边还未到辰时。
她看到了凌婶子,也看到了梅娘,梅娘旁边站着一位小娘子,两人挨得很近。
见到张氏和凌娘子,梅娘眼神躲躲闪闪,倒是她身边的小娘子不耐烦喊了一声,“嫂子,这地方什么时候开门?我都快冻死了。”
张氏看看梅娘再看看她身边的小娘子,心里叹息一声,人要作死谁都无法阻拦。
没一会儿方娘子和两位严肃的妇人走了过来。
其中一位妇人开了门,方娘子面色不悦看向梅娘,“怎么回事?”
没等梅娘开口,方氏示意张氏二人先进去。
张氏掀开帘子进去,就听见梅娘苦苦哀求,“方管事您通融一下,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70-80(第5/16页)
就收下我小姑子吧,不然我回去后跟我婆婆交不了差!”
张氏想再听,前面带路的妇人冲外面吼了一声,“闹什么?招什么人是你能做主的吗?要是不想做,就滚!”
梅娘见哀求不成,便威胁道:“方管事要是不收下我小姑,我也不干了。”
这下把方娘子都给气笑了,“爱干不干,是给你一个活计,不是求你来干活,行了不愿干就走!”
说着不等梅娘反悔便使唤人将人赶走了。
方娘子走进来,冲着两位妇人道:“之前找她是看她在婆家日子难熬,大冬天还要帮一家人洗衣服,吃睡在厨房,本来找她是想给她一个立起来的机会,结果还蹬鼻子上脸了,真是一坨扶不起来的烂泥。”
“唉,世道如此,婆家发话她也不能不听,可惜了没有把握好这个机会,有了挣钱的活计,每月定时给家里交钱,婆家也能高看她一眼,起码日子能好过一些。”
“可不是吗?”
三人唏嘘一声,方娘子见张氏和凌婶子不出声,便道:“你们找个空座位坐下,还有人没到,等人到齐了再开始上课。”
凌婶子惊讶,“还有其他人呢?”
方娘子解释,“是一个货架配一个店员,你们的工作是整理货架,货物少了要及时上报,还要打扫货架周围的卫生,记住货架货物的价格,再引导客人怎么结账,一开始不熟会忙,以后客人熟悉流程了就简单很多。”
说着又小声道:“跟你们透露个好消息,你们的月薪虽然不多,可是卖出去货物是有提成,卖出去的越多,你们拿到的也就越多!”
张氏听了有些迷糊,再问方娘子她又不肯说了,只说等人到齐了一块说。
过了约莫一刻钟,突然来了一大群妇人和年轻小伙,应该是一起坐车过来的,她听见外面传来的马叫声。
张氏瞅着夹杂在妇人中间的三个小伙,愣了一下,这商铺阴盛阳衰呐!
“好了,都找个座位坐好。”方娘子拍了拍手。
很快挤进来的一群人找空位坐下。
方娘子看向另外两个妇人,“你们先来,还是我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