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100(2 / 2)
不愧是阿木古朗汗!
热热闹闹的集市到了,夏日并未减少人们来集市的热情。
已经连开了多日的集市越来越热闹,本来只有百步长的集市也被扩大到千步。
城内不少商人出城来摆摊,这里热闹得仿如庙会。
最前头官道旁被圈了好大一块地,这块地被修成了大大的羊圈,羊圈开了一道门,此时门口树荫下摆放了一张桌子。
一条有十几个人的长队正排在桌子前。
十多个赶着羊过来的少年一下子将队伍拉长。
少年个个是天之骄子,自然不愿意跟一群百姓排队,赶着羊大摇大摆来到桌前。
“我们要参赛!”
坐在桌后的林子清皱眉,“先排队。”
大阿哥扫了一群身后,看着队伍里一个个避让的人,询问,“你们谁要排在我们前面?”
任谁都能看出这群公子哥身份不同,没见身后有一群侍卫跟随吗?
队伍里不少人往后退,有人大着胆子道:“小公子先请,我们不急!”
大阿哥冲林子清耸肩,“你看,不是我插队,是他们主动避让。”
林子清无言,递过去两块牌子,“这是你的牌号,小的挂在羊脖上,大的你自己留着。丢了可没办法证明羊是你的。”
大阿哥接了往身边哈哈珠子手里一丢,哈哈珠子忙将小的给羊脖子上套上。
一群少年拿到牌子兴高采烈抱着自己的羊去参加初赛。
有专人负责给羊量体长、体重、头形、角形、四肢等。
负责打分的评委们还没走到这,大阿哥一脸自负道:“我的羊肯定能拿冠军,这可是我在内务府羊圈里一万只羊里挑出来最好的一只!”
第94章
张阿松走高昂着头进了院子, 这里是行宫附近的村庄,住着不少匠人。
因着建造行宫,内务府调集了一半的匠人过来, 许多还是临时从民间征集。
院子里堆积了不少木头,中间空地木屑散落,有几个人正坐在小马扎上认真干手里的活。
张阿松重重咳嗽了一声, 然后院子里的人都纷纷站起来。
“张公公,敢问您有何吩咐?”
最靠近张阿松的一个木匠心里叫了一声晦气,然后不情不愿开口。
张阿松双手交叉背在身后, 一脸高傲开口, “贵妃主子很满意你们做的风扇,现在要求改成铁制, 风扇无需用木板封死, 后面不用手遥, 自行车可看过, 最好改成脚踩。”
说着口气又带出点恩赏的意思, “完工后零件让行宫工匠分一分,赶赶工, 最好凑个两百份, 这边急要, 十日内要看到两百个成品!”
张阿松完全没有将什么零件订单扔到民间的意思, 民间的匠人哪有内务府的好管?
至于将上面要求的风扇数量翻倍, 那就更没问题了,内务府备着的肯定要比上面要得多,万一上面主子要,内务府拿不出来怎么办?
就算主子们不用,上面人也可以分一分, 他其实就很想要个享受一下。
张阿松这话顿时让院子里的人傻了。
“十日之内,两百台?”
刚才回话的那名匠人忙道:“这,杀了我等也办不到啊!”
张阿松皱眉,“又没让你们做,就是让你们将风扇改改,然后零件发下去,行宫一千多名匠人还完不成吗?”
“每人做一两配件,这样收回来组成两百个完整的还办不到吗?”
“啊?”
匠人顿时明白了,可是他们手里还有其他活,行宫的宫殿大部分还未完工,这些都是有工期的。
张阿松一听眉头舒展,这个他是做不了主,“我去请示一下。”
他立刻去找内务府总管太监去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90-100(第6/18页)
内务府总管太监只管皇帝后妃吃喝拉撒还有宫里的太监宫女,像工匠这类涉及宫外的事都归内务府大臣管。
内务府大臣这边一听,便挥了挥手,“修行宫不急,先忙贵妃主子的事。”
他还是知道自己的顶头上司从皇帝变成了贵妃。
男主子不管,女主子可是盯着内务府。
“让工匠们将手里的活分一分,不急地往后挪挪,先凑一些人忙贵妃主子吩咐下来的事。”
内务府太监可不敢隐瞒,忙说了贵妃的吩咐。
“给民间匠人下订单?”
内务府大臣摸了摸下巴,“那就捡一些民间能办到的安排下去。”
***
傍晚凉爽不少,早早吃了饭,她被皇帝挖着出门去溜达。
两人换上了棉布衣服,领着一群侍卫出门。
说什么鱼龙白服不过是骗骗自己,皮肤白皙,脸色红润,一看就不像平民。
官道上有不少三两个结队骑马的人,不少都是蒙古旗人。
全都是兴高采烈的模样,说着她听不懂的蒙语。
宝音坐在马车上,透过窗户就看见皇帝放慢了马的速度,像是认真听着什么。
[啊啊啊,说了什么?好想知道!]
皇帝侧过头就看见她一脸好奇便道:“说羊比美赛后还有一场狗赛,有人准备带自家犬来参赛。”
[狗赛?对呀,我怎么没想到,牧羊犬帮着主人牧羊再正常不过了,不管是马蒙古还是旗人都爱狗,办这个赛可比羊选美吸引人多了。]
皇帝甩了一下鞭子,马瞬间加快了速度,宝音被迫跟着跑。
才跑没多久就看见热闹的集市,还有两边围起来的地方。
拉停了马,宝音被皇帝抱着下了马,马立刻被赵昌和梁九功牵走。
宝音前不久才来过,这回发现这里规模更大了,多了不少驮着羊皮来卖的蒙古人,也不知来自哪个部落。
“上好的羊皮,半斤盐换一张!”
“好吃的牛肉干,一斤茶叶换两斤!”
这些叫卖声都很生疏,汉语也说得磕磕巴巴,有招呼到客人的,都是靠指手画□□流。
[蒙古这边怎么还以物换物?这怎么能行?]
[这样不好抽税啊!]
[不行,得找个会翻译的中介,收不了税,收点中介费也成呐!]
眼看蒙古人把这边当成互市了,宝音可不想错过这个机会。
她眼巴巴看向皇帝,“我方便一下,等一会儿回来。”
皇帝伸出手指在她额头弹了一下,“回马车去。”
[好痛,这家伙是故意的吗?还是说知道我在打什么主意?]
[有点恐怖,总觉得心思被他看穿了。]
皇帝恍然当没听见,宝音悻悻道:“知道了。”
她飞快回了马车,招呼兰儿一块上去。
在马车上磨磨蹭蹭了好大一会儿,她才下车。
“快点走。”她挽住他的手臂一脸热情拉住他往前走。
见她身边的大宫女没有跟上,他嘴角勾了勾当作没发现。
这里最热闹的莫过羊圈,竹篱笆外面围了不少人,她拉着皇帝走了大半圈才找到人少的,刚站稳就看见了几张熟悉的脸。
“那……是大阿哥?”
皇帝顺着她指的方向看了过去,然后他嘴角一抽搐,只见他那个大儿子正牵着一只眼昂首挺胸站在一群人中间。
这一排人手里都各牵着一头羊。
“那个我们来得晚,能问一下比赛到哪了吗?”
皇帝侧头就看见她热情询问旁边站着的一群少年,少年们此刻浑身冒冷汗,脸上是惊恐万分。
“见、见……”
皇帝轻咳一声,然后就有人腿软跪下,“无须多礼,都站着回话。”
宝音打量几个少年一眼,然后回头看皇帝。
皇帝:“他们是胤禔的同伴。”
她立刻了然了,原来是王公子弟。
[都还带着清澈愚蠢的目光,可比被政治污染过的死鱼珠子可爱多了!]
皇帝嘴角又是一抽,再扫了一眼这些少年,果然清澈。
自从知道未来皇帝是四阿哥后,皇帝对大阿哥的教育放松了一些,在行宫这段时间疯玩他也没有管,只打算回宫后再行敲打。
皇帝扫了一眼快抱成一团的少年们,漫不经心开口,“你们在等胤禔?”
“……是。”
宝音没理会气氛不对,笑着询问,“大阿哥初选可是过了?”
“是。”有少年小声回答,“不只是初选,参赛是二十组,每组只有一只羊胜出,二十组胜利在一起比,再选出今日唯一胜出的羊。”
“没错,大阿哥可是胜了两场!”有少年得意道。
旁边有少年露出一言难尽的表情,大概是没想到自己这群人里还混着个傻子。
宝音很配合惊讶,“真的吗?好厉害。”
皇帝按住她的头,“倒也不需要这般配合。”
她哈哈一笑,另一边大阿哥已经注意到这边情况。
“汗阿玛?”他顿时惊慌了,慌忙拉着旁边的人挡在身前,企图将他人给遮挡。
等了很长时间,他悄悄伸头去看,见已经没了汗阿玛身影他顿时松了一口气。
“没发现吧?”
“肯定没发现,要是发现汗阿玛肯定派人将我抓回去了。”
他自言自语。
过了片刻又忍不住伸头去看,看了一圈没发现人终于松了一口气。
***
皇帝可没时间耽误在傻儿子身上,很快领着宝音离开了。
“这位爷,要给您夫人买根簪子吗?今日七夕,买根簪子送给夫人能长长久久。”路边卖木簪子的小贩热情招呼。
宝音本来没有注意,像这样说吉祥话的商贩太多了,然而皇帝却停下了脚步。
她正被一个一个涅泥人摊子吸引了眼神,被他拉走了才反应过来。
皇帝挑了挑,选中了一根雕着含苞待放桃花的簪子,然后插在她头上,笑着询问小贩。
“价值几何?”
小贩笑呵呵道:“这位爷眼光真好,这根四十文。”
皇帝示意身后的梁九功付账,赵昌挤了过来就要付钱。
梁九功白了他一眼。
宝音抽出簪子,嘴角抽了抽,“被宰了?”
她转头看向小贩,“最多十文钱。”
小贩笑呵呵道:“夫人您既然开口了,那就收您十文。”
[可恶,还高了!]
皇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90-100(第7/18页)
帝嘴角带笑,见她鼓起脸,抽出她手中的簪子给她戴了回去,示意赵昌给钱。
宝音还在耿耿于怀砍价没有砍到位。
皇帝拉着她站在泥人摊位前,“想要吗?”
宝音点头,然后热情打招呼,“老板,麻烦给我捏一只小狗……”
她形容了一下“杏儿”狗的模样,老板掰了一块泥快速捏了起来。
皇帝若无其事问,“你盯着看了半天就是想涅一只狗?”
[手办!这可是手办!]
狗很快有了初步形状,宝音蹲在摊位前跟老板描述细节,说到兴高采烈时还从地上捡起一根木棒在地上画了起来。
老板也厉害,扫了一眼图案就将手里的狗样子改了,越来越接近“杏儿”狗了。
捏出一只狗并没有用很长时间,最后老板用木棍插上递了过来。
“十文钱。”
[拿回去阴干再上色,跟杏儿差不多了。]
皇帝耷拉着脸,吩咐老板,“劳驾,再照我们二人的样子捏一对出来。”
宝音惊讶他还挺有童心,然后兴致勃勃问老板,“我可以学吗?”
老板不觉得她能学会,捏泥人可是他从小学到大的手艺,见两人身后还带着侍卫,明白肯定是富贵人家的人,只当是一时兴起,便道:“当然可以。”
他找了细竹棍绑成十字形,开始往上面堆砌细泥。
两个手牵着手的泥塑小娃娃做了一个小时,天都快暗了才完工。
或许是精挑细琢磨,小人脸跟本人有九分相似。
精致到发丝都雕刻出来了。
[牛掰了,蜡像都没这么像!]
见老板想要插细棍,她连忙阻止了,小心地将泥人捧在手里。
“梁九功,给钱!”
梁九功清脆地应了一声,得意地看了赵昌一眼。
皇帝似是也很满意,正要拿过她那个泥人,被她给躲开了。
“不能碰,等风干我要上色。”
皇帝收回手,“梁九功,看赏。”
本来要付钱的梁九功直接取出二两碎银子塞了过去。
老板起身连忙道谢。
集市晚间更加热闹,眼里树上挂满了油灯,都是带玻璃罩的。
烧烤的香味也传了出来。
“主子,还是命人送回去吧。”梁九功忙道。
宝音一听便递过去,带着这个确实没法逛夜市。
梁九功也不知从哪弄来一个木盒子,里面叠着厚厚的锦缎,两人一狗装进去,梁九功交给身边一个太监,“速速送回行宫。”
宝音补充了一句,“放我屋子,让其他人不要动。”
第95章
正阳大街经过半个多月的翻修已经面貌大变, 路两边都被挖了深深的水渠,水渠边上百人用独轮车运送山石。
皇帝不在的这期间,京郊的一座石头山不断传出轰隆声, 肉眼可见山头少了一截。
这些碎石被拉到了正阳街,铺在水渠底部,铺完一截便有人将掺了沙子的水泥倒在碎石上, 三日过去水泥硬了变成平整的一条道。
这条道才出现两天已经不少人来参观了。
百货铺门口今日多了不少人,张月娥抬头就被吓了一跳,窗户外不知何时站了许多人。
“找我?”百货铺的管事赵西被请了出来。
他踱步走出去, 就被人给包围起来了。
“赵爷, 挖水渠我们都交钱了,这什么水泥看着不错, 能卖我们点不, 门口那点地, 一下雨就烂得要命, 我们准备买些水泥修一修。”
赵西闻言有些为难, “这水泥产量有限,这样我将水泥坊地址告诉你们, 你们找人自己去问。”
“行, 多谢您了, 回头一起喝茶。”
小汤山经过一个春日的扩建, 要比去年大了一半。
山上被圈进行宫的那一片还在修整地皮中, 山下属于温泉庄子的已经大变模样。
庄子二里地外修了一个工厂,高高大大的烟囱冒着青烟,只从外面看怕是以为这里是个砖厂。
徐光大骑着一只小毛驴和三五个活计来到了小汤山,跟人打听后才找到这个湖边孤零零的工厂。
他们才到门口刚下马威就看见门旁边开着的小窗户冒出一个脑袋来。
“你们是谁?干什么的?”
徐光大抬头,忙回道:“我们是来买水泥的, 百货铺赵西赵管事介绍来的。”
“不认识!”那人又补充了一句,“等一下,我去开门。”
大门旁的小铁门被从里面拉开,一个光着脑袋的青年上下打量他们一眼,才道:“进来吧。”
徐光大领着人走进去,一眼就看见门内那光洁整齐的地面。
起先还不明白东家为何让他来买的水泥铺路,现在看到这平整地面立马明白了,这东西怕是比三合土还要好?
“买水泥去那边门上挂着红巾的屋子,我这边就不送你们了,得守着大门。”
徐光大冲对方拱拱手道谢后才领着人往一排平房走去。
走了十多步他回头就看见光头青年还在看着他们,顿时明白这是防备他们乱跑。
“来买水泥,现货没有,交定金后三日后再过来拉。”明显账房模样的人站起来道。
这徐光大做不了主,他被东家安排了任务过来打听,身后跟随的人也不是东家的家丁,而是其他商铺派来打听消息的人。
“怎么卖?”
账房熟练报价道:“一袋八十斤,四百文一袋。”
然后询问了他们需要铺设的地面有多大。
除了徐大,其他人心里都没有数。
“我们铺子是正三间大门面,差不多二十步,到街道也有五六步距离。”
账房拨动算盘给算了一笔账,告诉徐大要多少袋水泥才能铺满这块地面。
算下来没有十两银子是修不成。
“当然这只是在上面平铺一层,要是想修厚一点需要的水泥更多。”
徐光大表示理解,然后主动告知,“究竟订多少我这边做不了主还得请示东家。”
账房也没有为难他,抽出一张纸递过去。
“这是我们的价目表。”
徐光大双手接过,道了谢领着人离开。
隔天,他抬首挺胸再次来到了这里,“我订一百袋,这些是定金。”
账房收了钱,给他开了收据,签上自己名字盖上印章。
“三日后拿着收据来取货,要自己安排车,没有可以交些钱我这边帮你找车。”
徐光大忙道:“我们东家有自己的商队,大后日我们安排车自己过来拉。”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90-100(第8/18页)
徐光大小心收起收据,出去的时候碰到了不少熟人,都是正阳街各铺子的小二。
大家虽然说不上话,可都在一条街上混,多少能混个眼熟。
张月娥咳嗽了一声,近来正阳街到处翻修,灰尘也大到惊人。
因为修水渠,路都被挖断了,百货铺的生意也不大好,听说要在德胜门那边再开一家,她们这些老店的人会调一批过去带新人,新店的管事也很有可能是从老店里挑选。
张月娥有点心动,做了管事工钱可比店员多不少,提成也是按店里总营业额算,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看她辛苦卖出去多少。
最近几日因修路问题来百货铺的客人越来越少了,这样一来她只能拿到底薪。
要知道上个月底薪只占了她薪资的三分之一!
七月凭空少了一大半薪资她肯定不乐意。
赵西从办公室出来,走了一圈叫住了一个叫苏培荣的青年。
“小苏,来我办公室一趟。”
苏培荣在发现赵管事出来巡视时低着头假装忙碌,被点名时更是吓了一跳。
他让隔壁姓周的青年帮着看一下,然后磨磨蹭蹭往管事办公室走去。
敲了门,听见里面传来的“进来”声音,苏培荣这才小心翼翼推门进去。
“赵管事,我来了。”
赵管事正拿着笔在写什么,随手指着靠墙的椅子道:“先坐。”
没多久他就写完了,将笔放在笔架上,揭起那张纸放到一旁,才开口。
“小苏,你守的皮货生意是不是从上个月开始就没开几单?”
苏培荣慌张道:“赵管事,您别开除我,这皮货生意夏日本就是淡季,等秋日旺季来了,我会加倍努力干活!”
苏培荣是顺天府大兴县人,家境贫寒,一家五六个兄弟,只有大哥娶上了媳妇。
他排行老三,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个,好在他们苏家在庄子也算大户,十多年前族里多了一位大官,大官在族里办了族学,只要苏家子弟都能进。
苏家几个兄弟虽然读了几年私塾,认了字可依然没有摆脱穷困的命运。
家里只开了半亩荒地,租了地主十亩田,忙忙碌碌一年连温饱都无法满足。
苏培荣运气好赶上了有人下乡招工。
苏家族里有些家底的都看不上为商人工作,只苏培荣和几个跟他家差不多家徒四壁的族人一块报了名。
跟几个被分配去商队的族人相比,他运气好被分到百货店来。
春日时卖了不少皮货,光是月薪就还清了家里的外债。
苏培荣盘算着存些钱买几亩良田,身为农民家里没田不免没有底气。
上个月天气炎热,皮料生意便每日下滑,他心急如焚可也没有办法,这不是人力可以抵挡。
他假日也去了京城卖皮货的铺子,人家都促销或搭着别的货物卖。
一日复一日,他就担心上面觉得他没用将他开除了。
赵西奇怪道:“谁说要开除你?”
或许是安他的心,赵西说了找他过来的来意。
“菜市口那块有我们一块地你可知道?”
苏培荣点头,“是那片废水坑吗?”
“没错,冬日的时候清理出来一部分,春日又清理了一遍,地基已经打了,上面准备建立一个大型交易所,我看就你一个人空闲,想将你派过去盯着。”
赵西双手合十搭在桌上。
“放心只是临时调遣,回头你要是想回来,位置还给你留着。”
苏培荣有点舍不得自己的货架,相依为命近五个月,他对自己货架上的每一件皮货都了如指掌。
管事虽然是寻求他意见,但是他知道没有他拒绝的余地。
苏培荣想明白了点头,“我愿意过去。”
“好。”
赵西微笑道:“你的主要任务是盯着那些人做工,还有负责各种材料验收,凡是不符合标准的材料都可以拒收。”
“另外还得盯着匠人不要偷工减料,不要随意乱改图纸,按照自己的想法建房子,一定要盯紧了。”
苏培荣有些紧张,“管事,我不知道该怎么做,我也不懂建房屋。”
他怕发现不了匠人做的手脚,听说某些匠人在给东家建房时因为讨厌东家会卖些什么,让主家家宅不宁。
赵西淡定道:“建房的事我会安排懂的人过去,你只要盯着我让你做的,薪资按照你的底薪两倍给你。”
苏培荣立马改了口,“我有一位叔伯是盖房子的好手,四周庄子建房都会找他,我会请教他。”
赵西才不过问这些小事,“至于你现在的活,你看让谁接手合适?”
苏培荣试探性询问,“我能请我二哥来帮忙吗?等我忙完再换回来?”
家中父母偏心老大,给他娶媳妇,指望他养老,他和二哥都是被家里忽视的一个。
“外面的人来要培训。”
苏培荣忙道:“这个我二哥知道,我曾经教过他,他过来我带一天,正好也没什么人买皮货。”
赵西点头,“行吧,不过外面的人薪资只有正式工的一半,能接受吗?”
一听还能拿钱,苏培荣忙点头。
二哥拿的是不多,可他这里有两倍呢,加在一起没有旺季时多,可也少不了多少。
苏培荣满心欢喜,下了班,也没回租的大杂院,而是坐车回了庄子。
深夜他敲响家门,家里人都已经睡了,开门见是他大为惊喜。
苏培荣帮家里还清了外债,对家里有大功劳,近几个月家里对他态度都捧着。
他连夜回家,他娘爬起来给他煮面疙瘩吃。
“老三,可是出事了?怎么大晚上赶回来?”
苏培荣脸上的笑容遮掩不住,“爹甭担心,是好事。”
他将事情说了。
然而他忽略了这件事对家中的影响,差点没让家里打起来。
第96章
“让二弟去?不行, 爹,您可不能偏心,这个家里最困难的可是我相公!”
大儿媳妇猛地拉开门跑出来, 一看就知道偷听许久。
苏培荣皱眉,“大嫂,是我找二哥帮我代班。”
大儿媳不理会还在念着自己小家的不易, 这时二哥领着两个弟弟也出来了。
“没错,大嫂你也别太过分,之前仗着没分家使唤我也就算了, 凭什么还抢走我的工作?”苏家老二苏培繁一脸不满道。
苏老头为难死了, 看向慢吞吞走出来的老大。
“培根,你什么打算?”
苏培根犹豫了一下道:“爹, 族里学堂夫子只是个老童生, 学不到什么, 我想送狗蛋去城里学堂。”
苏培根提起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90-100(第9/18页)
了自己的长子, 这可是老苏家的独苗。
苏老头态度倾斜到老大那边, 看向二儿子道:“老二,这次就让让你大哥……”
苏老二蹲下身, 抓紧了头发, 满身都是怒火。
苏家最小的弟弟苏培盛跑过来小声对苏培荣道:“二哥跟庄上的李寡妇好上了, 帮她干了不少活, 李寡妇说要一身新衣服就嫁过来……”
苏培荣立刻明白了小弟的意思, 他拍了拍小弟的头道:“知道了,小小年纪不要瞎操心。”
他看向苏老爹,“爹,还是让二哥去吧,大哥去了就得跟大嫂分开, 夫妻长期分开也不是一回事,以后再有合适的工作就安排大哥去。”
苏大嫂忙道:“我可以和你大哥一起去,说不定也能找到活做,找不到帮人洗衣服也行,三弟你不是在城里租房子了吗?我和你大哥就暂时跟你挤一挤。”
苏培荣无语,这是赖上他了?
“大嫂,我就租了一间屋子,不合适。”
苏老爹一听大儿媳也想进京,顿时警惕起来,那可不行,大儿媳跑了,谁来伺候夫妻俩?
老大本来就是要继承家业给他们夫妻养老的,这样一想还是老二更合适。
老二一光棍,进京后兄弟俩挤一挤还能省些房租钱,总比老大去强,老大两口子要是进京,被繁华世界迷花了眼,不回来了可怎么办?
“还是让老二去。”苏老爹敲定了人选。
苏老娘躲在厨房避开儿子们的纷争,这会儿见分出个结果便笑呵呵端了一碗疙瘩汤出来递给老三。
苏培荣见还有鸡蛋花,迫不及待喝起来。
老小苏培盛见有吃的已经钻进厨房去了。
甭管苏家大嫂摔摔打打如何闹腾,苏老爹打定主意就不准备改。
招呼苏培荣兄弟俩赶紧睡,半夜还得启程进京。
半夜,第一次鸡鸣,苏培荣兄弟就被叫起来。
揉着干涩的双眼,二人借着月光深一脚浅一脚埋头赶路。
走了将近五里路才碰到十来辆进城的牛车,苏培荣拉着二哥坐上了这辆塞满了鸡鸭鹅的牛车。
牛车在城门口停下,呼啦啦下车后苏培荣领着头一回进京的二哥去站台等车。
苏培繁这一路是一句话都不敢问,三弟让他上车他就上车,让他下车就下车,换了两次马车终于到了破旧的南城。
苏培繁又跟着三弟钻入胡同里,也不知道转了几个口,终于来到一个破旧大杂院。
大杂院门开了一扇,苏培荣往里走,见到一个人就打一声招呼。
这大杂院有一半多是在街上玩杂耍,一早就有不大的孩子在院子里顶着碗练功。
苏培荣租的房子是一进大门,面朝北的倒座房,西边靠里的一间。
推开门,里面黑黢黢的,这大杂院乱,他也敢放些贵重东西,只一张床两床被子还有张桌子,桌上摆放了一个空茶壶。
他不回来吃饭,只回来睡个觉,对于别人来说算是家徒四壁,对于苏培荣来说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已经很不错了。
苏培荣见自己二哥还傻愣站着,便道:“先补个觉,我请了半天假,下午再领你去百货铺。”
两人睡了个囫囵觉,中午听见院子里的炒菜声才醒来。
苏培荣领着二哥出门,见到在廊檐下炉子上炒菜的邻居还打了一声招呼。
“苏小哥今日没去百货铺?”
大杂院住的人很复杂,有杂耍的野班子,有唱戏的小角,还有沿街收破烂的。
在百货铺工作的苏培荣,毫无疑问是这座大杂院里工作最好的。
一般住户见到他都乐意跟他交好。
“是,请了假,带我兄长出去逛逛。”
苏培荣笑眯眯道,然后领着苏培繁出了大杂院。
出了胡同,在街边吃了阳春面,苏培荣二人才慢悠悠往百货铺方向走。
边走他边介绍。
“这个站台是公共马车,去哪看哪个方向是红色字。”
“咱们胡同离百货铺不算远,走路过去就行,每日辰时就要到,我负责的柜台是卖皮货,现在是淡季,一般没什么客人,二哥可以慢慢学。”
“不会就问旁边的周生,他是我好哥们。”
苏培繁拘谨点头。
然后就看到被挖断的路边。
“这是在做什么?”
苏培荣道:“在修水渠,这不是前些日子这里被淹了吗?我们百货铺领头自建了一个修水渠社团,跟这条街上的商铺东家收了钱,然后修了这两条水渠。”
水渠很深,约有大半丈深,人下去都看不见人头。
路边还堆放着圆形的水泥管,苏培繁站在一旁比划了一下到他胸口了。
“这么大怎么放水渠里?”
苏培繁荣一脸惊诧问,他也看明白了这圆形的管子是水管,只是这么大放下去可不容易。
这边的水泥管都是现场做的,现在拆了木板等待晒干。
再前面是有被浇透水的,还有已经做好的。
快到百货铺时,两人终于看到路两边的滑轮吊车。
十多个匠人将立着的水泥管小心放倒,将手臂粗的双钢丝索拴住管腰间,然后十来个人用力拉动钢丝索另一头,水泥管便被提起来,边上有人操作的钢丝索调转方向慢慢往下放。
洞口两边各站了四人,见洞口对准再用力一推,那边纤夫立刻松手,一根管子便这样接好了。
苏培荣领着二哥继续走,前面一段已经有人陆陆续续往管上面铲土,每走十步便有个涵洞,上方洞口还未封死,隐约能看到粗钢铁做的简陋梯子钉在水泥墙壁上。
到了百货铺,看着气派的商铺苏培繁已经紧张到说不出话来。
苏培荣安抚了两句。
“不用担心,等晚上回去我教你怎么开胆子,不会问周生。”
他带头走进商铺往里面走。
百货铺扩充过,后面的院子上面被搭高了一截,加了顶,比之前要大一倍,这还不是极限,最后面是一间间安放货物的仓库,还有一间屋子是赵管事的办公室。
他敲响了门。
“这是你兄长?”
赵西见苏培荣领着一个跟他有几分像的青年走进来就猜测到对方身份。
“赵管事,这是我二哥苏培繁,以后还请赵管事多多关照。”
赵西点了点头,然后抽出一张纸递过去。
“入职表,自己填。”
弄完了入职手续,赵西将纸收起来道:“你先带你哥去你负责的柜台,安排好后明日来上班,不要迟到早退,纪律表回头领一份要背下来。”
“是。”
“至于你,等会儿再过来,我领你去交接,那边催得急,需要你尽快去接手。”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