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 140-150

140-150(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凤鸣朝 原神:美露莘的我不想当抱枕 和魔法师男友成功奔现后 艾米的农场[种田] 小茶野月白果戈里 林竹生大师兄 恋爱时一个降谷更比三个强! 我每一任宿主都黑化了 5:20亲了琴酒13:14复活了 [综英美]蝙蝠真香警告!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140-150(第1/36页)

第141章

长崎居住着许多从中原迁移过来的人, 其中福建两江比较多。

就拿长崎本地的寺庙来说就有不少东渡过来的和尚,许多都是无法接受江山落入鞑子之手的人。

郑道周混在这些人里毫无违和感,关键是大部分人都以为他是迁徙而来的商户, 也只有少数人知道他是那个大名鼎鼎的郑氏子孙。

毕竟郑芝龙还有个儿子留在日本知道的人不多。

不过当他肆无忌惮混在商人群体里站在水师驻扎的酒屋外听着周围人议论的时候,发现事情似乎有些不妙。

他父亲的身份似乎暴露了。

关于他爹是他爷爷儿子这件事只有郑氏老人才知道,毕竟这么多年过去, 那些人早死干净了。

他爹在他大伯死后也跟台/湾的郑氏子孙断了联系,按理说知道这件事的人都没了,他就有些搞不明白清廷是从哪里知道这件事的。

总不能是台/湾的郑氏说的吧?

台湾那边也只有堂兄郑经或许知道, 毕竟他是大伯的长子, 日本还有一支大伯的同胞弟弟,总不能不告诉长子郑经。

可堂兄郑经早两年也去世了, 就算没去世也因为日本这边海禁原因断开了联系, 哪怕郑氏有人知道也不会说出来才对。

所以清廷到底是怎么知道这件事的?

郑道周倒是不担心自己的安全, 这里毕竟是日本, 不是中原, 就算清廷水师打过来他们也可以撤离日本去南洋去西洋。

郑氏本就是海盗起家,原本就该驰骋大海才对。

郑道周听了一会儿, 确定没有新消息后回了住处。

他这住宅就在港口, 本来是方便贸易才跟汉人混居。

现在倒是方便他洗清自己的嫌疑, 起码他从没在松浦家暴露过身份。

回到住处, 妻子小声告诉他, “父亲在屋内等候了。”

郑道周意外,吩咐妻子领着女仆去做饭,他大步往屋内走去 ,拉开门一看,果然是自己的父亲。

“父亲可是为大清水师而来?”

郑道周行了跪拜礼后, 双手放在地面上问。

田川家主面色严肃道:“没错,你这边打听出什么消息?”

“是,大清水师这次过来带了一百艘船,其中有大多半都是陈旧的商船,看着不像是攻□□时的战舰,当然也有可能那些战舰进入船坞修复了。”

“这次来的士兵也不多,为首的是没什么名气的宗室,连郡王都不是,看样子没有把幕府放在眼里。”

“依儿子看,这次不像是来发动战争,更像是从我们这边弄些赔偿。用的理由也是大伯抗清时人力物力是日本这边提供。”

田川家主脸色凝重,“昨日有人跟着松浦家的人找到了我,是海那边的人。”

郑道周试探性问:“可是那边的郑氏?”

“不知道是什么身份。”田川家主严肃道:“对方像是知道我跟你大伯的关系,开门见山要跟我合作,以保住郑氏性命还有郑氏的荣华富贵为筹码,想要我们为他们效力。”

郑道周惊讶,“这口气好大,父亲没问对方身份?”

田川家主道:“对方只说了出自德胜洋行。”

“或许对方真能办到也说不定。”郑道周沉吟一声,将最新情报跟自己父亲分享了。

“这德胜洋行背后还站着一个泰山商行,别看其他商人名气大,德胜洋行的主子就一个,虽然外面卖内务府的名头,实际上内务府只投了钱,并不插手德胜洋行的经营。”

“近来一段时间这家洋行在南洋跟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斗得有来有往。”

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是个大型私人公司,有超过一百五十艘商船、四十艘战舰、五万员工和一万军队。

在南洋肆意横行,拥有多个殖民地。

比较著名的是印度、南洋群岛以及台/湾。

台/湾就是被郑道周大伯从荷兰人手里收复回来。

在郑道周看来,一家才成立没两年的公司竟然能跟庞然大物东印度公司斗得有来有往,足以证明其背后实力。

田川家主:“斗得过荷兰人,莫不是背后有清廷水师支持?”

郑道周摇头:“没有,听说是武器先进,无论海船还是火炮都比清廷水师用得还要好,据说海船还是钢铁船,回头您瞧瞧大清水师的船,都是破烂甲板,跟这德胜洋行没得比。”

“不是水师,难道是鞑子皇帝?”

“不太像,内务府只挂名,要是鞑子皇帝,先进的武器应该给水师装备上才对。”

他小声道:“孩儿听泉州来的商人说,这泰山商户在中原名气很大,各个省都有其产业,几乎赚钱的都涉及了,不仅开了很多甘蔗园、棉花园,听说还在南洋建设了许多坞堡。”

“近两个月来长崎的船少了不少,听说是这家商行出手,在马六甲那边设立了一个自由港,允许所有商船靠港,在港口开设工厂,不收任何关税!”

田川家主深吸了一口气,“这是掘荷兰人的根!”

荷兰人怎么控制南洋的,先设立港口,再通过港口控制贸易,然后借租地,等时机成熟攻打该国家,大规模建设庄园,将这个国家变成殖民地。

当然这是对个别国家的玩法,对于一些小岛国家的做法就是比较血腥,直接占领岛屿,屠杀或驱赶当地土著。

荷兰人在南洋甚至亚洲都臭名昭著,近十年来南洋各国更是起义不断。

虽然都被荷兰人强势镇压了下去,荷兰人的东印度公司还是焦头烂额。

郑道周道:“何止是掘荷兰人的根,真让这个自由港做大,长崎这边也得受到影响。”

他又说起另一件事来,“孩儿还听说,这泰山商行最近跟施琅杠上了。”

施琅是谁,别的日本人或许不会关心,郑家父子却心知肚明。

施琅原来就是郑芝龙的部将,郑芝龙投清后他也从了,后来郑成功抗清,他又投了郑成功,之后两人闹翻他又投清,投清后就积极请求□□,在郑氏父子眼里这人可以说比三姓家奴还要可恶。

偏偏他们父子拿这等小人无可奈何。

“施琅似乎有想要控制台/湾迁移人口的想法,这泰山商行是一点面子都不给,已经陆陆续续迁移过去上万人,听说施琅上报了清廷,不过清廷那边没理会他。”

郑道周语气里似乎有些幸灾乐祸。

田川家主若有所思道:“也就是说这些人真有可能保住郑家剩下的人?”

郑道周迟疑了一下,“儿子这边听到的消息是这商行挺神通广大,似乎在清廷那边可以手眼通天。”

他有些奇怪道:“这些人找父亲大人您难道只要武士护卫队?”

武士护卫队虽然是一把好用的刀,也仅限于在日本岛上。

田川家主摇了摇头,“不,听你这么一说,我怀疑对方的目标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140-150(第2/36页)

不是武士护卫队,而是你爷爷留下的船队。”

郑芝龙最鼎盛时可是拥有七百艘船,这些船和佣兵队后来大半被长子郑成功收拢,还有一部分落入田川家主手中。

若不在他手里,他哪来的本事为兄长出人出物资。

这些人养到现在虽然损失了一部分,还有留下来的,这些人对于日本海域南洋都十分了解,若是能够吞并,相比能够填补德胜洋行的不足。

毕竟资历深的船员不是短时间就能够培养出来的。

郑道周廷听自己父亲这么一分析,也觉得像。

“父亲大人要合作吗?”

“与清廷合作可是与虎谋皮。”他提醒了一句。

田川家主道:“我不会像你爷爷那样天真,我与清廷有杀父之仇,死也不会与他们合作。”

“先弄清楚那德胜洋货和泰山商行的底细,若是跟清廷关系不大,倒是可以合作,只是光这点筹码我肯定是不满意的。”

台/湾那一支,必要时他可以放弃,毕竟他都有一个儿子给改姓郑了,大不了到时过继给兄长,定然不会让兄长断了香火。

……

苏舜被请去了松浦大名府,他也没有想到他一个普普通通的船员,会成为两国沟通的使者。

堀田正俊是德川幕府少有正直的臣子,当然面对苏舜他可没有在清廷使者面前那样低声下气。

或许这是小日子的老传统,面临比自己强的人,小日子总是表现得老老实实,跟个矢心不二的狗腿子一样,一旦看到主子有虚弱的一面,二话不说翻脸咬人。

后世某国家对付小日子的手段就一招,隔三岔五抽一顿,见有起来的趋势再放血削弱一下。

苏舜对于这位幕府大老的倨傲也是见怪不怪,不论是中原还是日本他都是属于最底层的小船员。

“上使既然找你翻译,你必然知道上使的来意。”

堀田正俊紧盯着他的双眼问:“你是否知道?”

苏舜点了点头,“因为日本不听话,要打你们的意思。”

他纯属看这老头不爽,故意吓唬他。

他可不是日本的平民,会对武士和贵族顺从,身为大国人,哪怕是一个平民,惹他不高兴了,他也要对方尝试一下刁民的厉害。

堀田正俊还未说什么,一旁的松浦大名倒抽一口气,一副天塌下来的模样。

“什么条件,上使愿意出什么条件退出日本?”

堀田正俊盯着苏舜问。

苏舜心想他只是一翻译,这事他怎么会知道?

“是看中了金银岛,上使找我问过石见的银山还有佐渡岛的金银山!”

堀田正俊跟着站不稳了,石见银山的矿产枯竭成为幕府所不能接受的事实,早在家康公时期,便派人四处在九州岛本岛寻找新的金银矿。

佐渡岛的金银矿被发现后就被家康公指定为幕府的领地,同时也是幕府的财政支柱。

清廷水师若是奔着左渡金银矿而来,幕府势必不会忍让,也就是说一场大战无法避免。

“什么金银矿?”堀田正俊矢口否认。

“左渡岛上都是浅矿,早被挖干净了。”

那里是幕府领地,除了幕府的人谁都无法靠近,还不是他说什么就是什么。

苏舜耸肩:“你说没有就没有,我只是翻译,要水师相信才行。”

堀田正俊深深看了他一眼,然后看向一旁的松浦大名。

松浦大名会意,拍了拍手,一貌美身姿窈窕的少女走进来,少女手里还抱着一个木头箱子。

她垂头将箱子放在苏舜面前,眼眸未抬,在触碰到苏舜目光时跟烫了一下一样迅速收回。

那小鹿一般的羞怯模样直接撞进了苏舜心里。

松浦大名大声道:“美美子是我的养女,这箱子里有一百两金子,你若是能劝清廷水师相信日本没什么金银矿,美美子和这一百两金子我都送给你!”

“以后你回中原也好,留在日本也好,想必都能过上好日子!”

苏舜差点被说心动了,也只是差点。

他点了点头,先应承下来,有便宜不占是王八蛋。

话又说回来,他要是不答应,这些死倭寇为了不走漏风声怕是不会让他走出大名府的大门。

美人和金子先留在了大名府,得事成之后才能带走。

苏舜没能占到便宜,心里很不高兴。

等回去后,稍微露了口音,几个翻译一对应,原来都被这两狗/日的拿美人金钱收买过。

最让苏舜生气的是,他一描述美美子长相,竟然有两人表示大名将这名女子许配给了他们。

只是在他们面前叫的名字不同。

“跟我说的时候叫小香纪。”

“我面前喊优姬。”

好呀,换了名字是他们说漏嘴露馅吗?

“苏舜你有什么打算?真听他们的为他们办事?”

有人见他气势汹汹开口问。

苏舜低头想了一下,道:“我之前有听士兵说水师来这里是敲竹杠,没有要攻打的意思。”

“要不我们两不得罪,在大老那边就说水师允许他们出钱赎罪,在水师那边就说有金银矿,只是一时半会想要挖空很难,若是移民过来挖矿,怕是会受到日本本土武士骚扰,不如徐徐图之,先敲诈一笔,其他等挖出来再说。”

有人眼睛一亮,“苏舜这主意好,倭人看样子也想花钱消灾,我们答应了帮忙劝说水师退兵,到时承诺的报酬就该给我们,我们可以跟水师一起走,这样也不怕大名耍赖。”

几人商议好后一同去酒屋求见。

正巧赶上姚仪上岸跟三位宗室谈话。

得知几个翻译过来,他避让到旁边屋子,没多久就听见隔壁传出动静。

苏努知道了几人来意,眉毛扬起,嘴角勾出一丝浅笑。

“你们说长崎的大名请你们过去,想问我们什么条件才愿意离开?”

他唇畔的微笑更深了。

“竟然主动开口,看来是迫不及待想要打发我们,真是不礼貌呐!”

苏舜等人浑身汗毛直立,哪里敢回话。

一旁看着很好说话的安鲐淡笑道:“我们不是那种不讲道理的人,郑氏背后有日本支持是我们查出来的,日本这边必须要给我们一个交代。”

“这个答应下来,我们才能继续谈退兵的条件。”

苏舜深吸一口气,弱弱问:“不知这交代是什么交代?”

安鲐怔了一下,微笑道:“当然是将经手人交出来,谁给了郑氏人手,谁送他武器和钱财,这人当然要交出来。”

“什么交人?”

大名府,松浦大名听完条件后,立刻吓了一跳。

交谁?他敢交出田川家吗?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140-150(第3/36页)

要知道田川家就是松浦家照着,郑成功还是松浦家保护下长大。

松浦家本就是倭寇起身,后来跟汪直关系交好,汪直之后,又看中了郑芝龙,还将松浦家养女田川松嫁给了他。

他敢在堀田正俊面前撇清跟田川家的关系,他敢在清军水师面前暴露跟田川家的关系吗?

将田川家交出去,说不定后脚就得面临清军水师的攻打了。

松浦大名一扫之前的软弱,强势道:“打吧,这些清人欺人太甚!”

堀田正俊没有理会他,而是对苏舜等人道:“上使要我们交人,我们到时可以答应,只是这需要时间调查,毕竟已经过去三十多年,参与这些往事的人,或许已经离世,调查结果会让上使失望。”

……

“没关系,我们听说郑氏在日本还留下了一支血脉,将这些郑氏余孽交出来即可。”安鲐一副网开一面的模样道。

……

“从未听闻郑氏有血脉留在日本!”松浦大名断然否定道。

……

“那就交出背后支持郑氏的人。”安鲐也不退让。

……

“没有这个人!上使莫要为难我们,我们做不到无中生有。”松浦大名坚持道。

来回跑累得跟狗一样的苏舜在心里痛骂一句,这群不把人当人看的混蛋!

德尔金不等苏舜开口,打断道:“去问问那个大名,是不是要打过一场才肯老实?我们打过耿精忠,打过郑氏,还没打过倭寇呢!”

松浦大名眉头紧皱:“确实没这么一个人,当年郑芝龙将妻儿全带走了,郑芝龙妻子自尽后就跟这边断开了联系,后面提供人力物力是郑氏留有生意在这边。”

德尔金回头看向安鲐,“好像真问不出什么了。”

姚仪拉开纸门道:“我只知道郑芝龙留了一个儿子在日本,不知道现在还活没活着,有没有留下子嗣。”

苏努道:“这个有机会调查清楚,先要赔偿,皇上等着钱用。”

德尔金自然是同意,郑氏有余孽也没关系,台/湾还有一大堆呢。

以后总能搞清楚,当前还是将钱带回去更重要。

一群人开始商议要多少钱。

“不要个百千万两银子,回去有什么脸面见人?”

“也不能说太多,把人吓着,要细水长流从这边弄银子。”

“要不,先要个一千万两,不是挖了金银矿吗?没银子,金子也行,鹿皮也能拿来抵账。”

“还有鹿港,鹿港得弄到手,之前琉球是不是说萨摩藩欺负他们?琉球可是我们的属国,怎么能任由倭人欺负?到时候让琉球打回去!”

苏舜听着他们有瓜分日本的趋势,惊得瞠目结舌。

堀田正俊见清军还要地盘立刻给惊着了,他可以做主赔偿些银钱,银子没了多抽人采矿就是,这土地让出去他可没有这权利。

跟惊骇的堀田正俊不同,松浦大名一听清军要求立刻笑了,因为要的领土不是平户藩。

萨摩藩倒霉,跟他有毛关系?

江户幕府的实际统治者是德川家族,但是江户幕府是大大小小近三百个藩组成,高峰期藩甚至高达五百个。

战国时期藩与藩也是征战的,也就现在在德川家族掌控,彼此才稳定下来,对于松浦大名来说,萨摩藩是邻居还是恶邻,恶邻倒霉他怎能不高兴?

堀田正俊眉头紧蹙道:“此事得上报给纲吉公。”

他对苏舜道:“我需要赶回江户汇报消息,大清水师那边希望你能帮我稳住。”

他看向松浦大名,”将你那养女和提前应承的金子交给他。”

松浦大名点头应下。

苏舜有些惊喜,没想到能提前拿到报酬。

……

姚仪在屋内踱步,“从今日起回到船上,以防止岸上人突袭。”

苏努等人一想到又要过上那脚不沾地的日子,又有了晕船的错觉。

偏偏他们又不能拒绝,这也是为他们的小命着想,万一倭人想要拿下他们威胁水师退兵,是退还是不退呢?

这差事要是被他们给办砸了,回去怕是没好果子吃。

想到临来前皇帝的威胁,两人老实回了船上。

这倒是让某些人感到意外。

苏舜得了美人过上了得意生活,半个月后一个消息将他给打懵了。

他连美人都顾不上,飞快地去找水师。

经过层层同胞,终于见到了那几位大人。

“说吧,有什么事记着见我们?”苏努闲着在甲板上钓鱼。

苏舜深吸一口气,说了一句让所有人都色变的话。

“堀田正俊大老遇刺身亡!”

安鲐神色不复之前的从容,“怎么死在这个时候,过于巧合了。”

苏努可不管一个倭国权臣死不死,他满心怒火道:“换个人,谈判岂不是得重新开始?”

第142章

安鲐瞥了他一眼, 这叫什么话,人死了连点同情心都没有,只想着谈判的事, 他们是这么冷血的人吗?

当然……是。

倭人死不死跟他们有一个铜子关系吗?

“唉,没想到才几日不见,就已经阴阳两隔, 对于这位田什么的大老,我们送个花圈表示一下悼念之情。”

苏舜默默提醒,“大老叫堀田正俊。”

“大人, 在日本这边结婚才送花圈。”

“啥玩意?”德尔金以为自己听错了?

“谁家结婚送花圈?”

这要是在国内, 非得将人打出去不可。

苏舜忙道:“这是这边的习俗,不仅结婚送花圈, 新娘还要穿白色的礼服。”

“这……”就连安鲐都不知道该怎么评价了, 总觉得日本这个小国学习中原文化学歪了的感觉。

苏努懒得管这些乱七八糟的事, 提醒了一句将话题带回来。

“重新谈判不可能, 让日本赶紧处理, 我们可没有时间在这边耽搁,要不就答应我们的请求, 要不我们派兵过来亲自拿回赔偿。”

苏舜缩着脖子没敢吭声, 他能做的也就是向日本人转达这些话而已。

……

刺杀堀田正俊的人是谁?

围绕堀田正俊的死亡迷云成为江户最近的热门话题, 所有人都在猜测堀田正俊死了谁受益。

有怀疑将军, 也有怀疑老中大久保忠朝。

甚至已经死掉的酒井忠清身后被排挤出权力中心的酒井家也成了怀疑对象。

将军府内, 德川纲吉看起来很难过,他招来老中以及家臣们。

“堀田大老突然离去,我们都恨死悲伤,不过近祸就在眼前,清廷的水师还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140-150(第4/36页)

没有打发走, 堀田大老临终前的意思是给清廷一笔钱将人打发走,至于萨摩藩的土地是不能交给清廷。”

德川纲吉问:“在座是什么想法,都说说看。”

有人坚持打一场。

“我们继承了祖先的坚韧不拔武士道精神,遇见危机应该迎难而上,在战场上体现勇武和献身精神,岂能被人一恐吓,未战先退却?”

“武士不能丢弃刀,堀田大老不战退让无疑是让我们武士不战而败,连给我们出刀的机会都没有。”

“此等做法又违武士道精神,请恕在下无法接受!”

此时日本武士之风昌盛,整个社会都嗜好武力。

武士也保留了残暴嗜杀一面,武士自小便是经历了魔鬼训练,将武士精神看得比什么都重。

德川纲吉听完嘴角一抽,他倒是希望对方的武士道精神能够战无不胜,但问题是清廷的火炮不允许啊。

汪直厉害吧?

自称海外皇帝,最后被大明给灭了,

大明厉害吧,被清廷给灭了。

现在他们直面清廷,还是屡打胜仗的庞大帝国,德川纲吉心中的压力可想而知。

他也知道跟这群满脑子都是武士道精神的武夫讲不清。

便问其他人。

“萨摩藩的鹿港肯定不能交给清廷,谁愿意出使长崎平了此事?”

鹿港的鹿皮出口本来在幕府财政收入中占很大比例,后来台/湾鹿皮出口量逐年攀升,挤压了鹿港的出口量。

鹿港是个优质港口,这里被荷兰人用心经营过,不到最后时刻,他并不想放弃鹿港。

德川纲吉的近侍柳泽保明见没人开口,挪动膝盖出来。

“在下愿意为将军效犬马之劳。”

柳泽保明是德川纲吉身边的近臣,早年德川纲吉还是大名时就追随他了。

两人关系很好,好到就差穿一条裤子了。

德川纲吉不久前将侧室染子送给柳泽保明做侧室。

老中户田忠昌冷声开口道:“柳泽君不过是区区一近侍,去代替幕府跟清廷谈判怕是资格不够,大老走得突然,此事交给老中才妥当。”

老中的反对直接让屋内气氛变冷。

老中相当于中原的内阁,老中有架空幕府将军的趋势,前任将军德川家纲虽然将老中权力分散,但是老中已经形成尾大不掉的现状。

德川纲吉目前面对的就是除去大老后怎么将老中会议的权力夺回。

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德川纲吉选择在老中和将军之间设立一个侧用人。

未来的雍正面对内阁选择立军机处。

侧用人和军机处设定差不多,都是选用身份低微的人担任,所有信息需要经过侧用人和军机处传达给将军和皇帝,这样变相架空了权臣。

德川纲吉看向户田忠昌,“不如由户田卿组建谈判队伍前往长崎?”

户田忠昌当仁不让应下,当前大老死亡,正是几个老中激烈夺取大老位置的时候,户田忠昌深知自己比不上大久保忠朝,有了想从外立功的机会。

……

北京城西北面的清华园周边散落着不少庄子,这些庄子建设说来还得感谢清华园的免费赞助,清华园丢失的石砖和木梁子总能在这些庄户人家找到。

近日清华园附近庄户陷入了忧愁。

皇帝看中了旁边的破园子,想要修缮后作为皇家的园林。

他们这些住在园子旁边的人得迁走,不迁走都不行。

房起元一家正在收拾家当,不收拾不行,回头就有衙门人上门来赶了,到时不知道家里得少些什么。

他满目茫然,自己家在这边落户三十年,他可以说从小在这里长大,没想到有朝一日自己会被人从家里驱赶出来。

林庄是个流民庄,早年流浪到这里抱团生存,庄子渐渐变大,谁也没有预料到有一天庄子没了,他们也要被驱赶出家门。

“老房?老房在吗?”

房起元一听是庄头的声音,忙去开门:“王叔,我爹不在,跟我娘去收红薯了。”

清华园虽然破了,但是里面的地是好的,空着怪可惜了,近年逐渐被开荒,成为了附近庄子的菜园子。

眼下他们这住在旁边庄子的人都得被赶走,就不要说修在园子里的菜园子了。

跟许多庄户一样,大家都想着赶快将菜园子的菜收回来,若是能换些钱使使也是好事。

庄头看起来很高兴,恨不得仰天大笑一声。

“好事,找你爹有好事,既然你爹不在,你代你爹去开会,就在我家院子,一家得出一个人,记得去,我得通知别户人家。”

庄头说完头也不回往隔壁走去房起元有些纳闷,他不明白庄头怎么高兴得起来,他们被赶出来家园,以后说不定会居无定所!

房起元放下捆绑起来的锄头斧头,带上门往庄头家走去。

他们这个庄房子建设得都差不多,旁边有免费的砖石可以用,家家户户都是青砖房,恨不得猪圈都是砖垒的。

庄头家的院子格外的大,围墙有一个人高,刚进门就看见院里已经蹲着不少人,都是各家户主。

见是房起元过来,有一位年轻人好奇地问了两句。

“你家怎么是你过来?”

年轻人已经分家另过,他被喊过来还算正常,房起元是独苗,想分家都分不成。

房起元回答:“我爹娘去收拾菜园子了,王叔让我过来。“

那人点点头,然后神神秘秘道:“你可知道庄主叫咱们过来是因为什么事?”

房起元自然是摇头,“王叔说是好事。”

那人一拍大腿,激动道:“可不就是好事,隔壁的金海那边几个庄子拆迁消息都传出来了,你不知道?”

金海被纳入皇家园林修建范围内,周围的住户是肯定要被迁走的。

“拆迁是何意?”

那人不敢置信上下打量他,然后摇摇头,“你这不出来走动,只苦读圣贤书有何用?”

然后在一群热烈讨论中,他靠近他道:“这皇家园林被确定下来,方圆百里都不能再买卖,其他地方还没有动静,我们这边离得近的要第一批迁走。”

“这迁走不是白占用咱们的房子和土地,前些日子金海那边入驻了一群内务府的人,说是主持拆迁工作,贴了告示,给咱们这些要迁走的人两个拆迁方案。”

“一是迁到大兴县去,占了多少地,就在那边给咱们置换同样亩数的地,都是靠近河的好地,虽然说容易受涝灾,比咱们这盐碱地好上不少。”

要不是大兴这边盐碱地多,他们也不至于潜入园子去种菜种粮。

“房子呢按照市价算,补咱们钱,再去大兴县给咱们分地基,拿着钱自己再盖房子。”

“二就是地和房子都转手卖给他们,拿银子走人,地基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140-150(第5/36页)

没有地也没有,不过给的钱多,能去城里买两间屋子,好处就是给安排一份城里的活做。”

“这段时间内务府都在金海那边,大概是快轮到我们了,王庄头才喊咱们过来商议。”

房起元很意外,“朝廷这次还补搬迁费?”

“不是朝廷,是内务府,听说内务府将园子三十里外的地卖出去不少,那边的拆迁跟咱们差不多用时,内务府现在不差钱,所以出手大方,你家准备怎么选?要我说还得选地,手里有地,心里就踏实。”

房起元听明白了,心里还是冒出了疑问,“三十里外是怎么一回事?”

他不明白这得卖出去多少地,才能让内务府这么财大气粗,

那人笑嘻嘻道:“你要是问别人肯定不知道,问我到时能说出个一二来。”

“听说皇上下令要修园子后,园子周围百里地都禁止私下交易。”

“百姓要卖只能卖给内务府,一些人想要离皇家园子近一点,从私人手里买不到,只能高价从内务府手里买。”

“这一来二去,内务府不就有钱了。”

“咳咳。”

不知何时庄头回来了,他满脸菊花笑容道:“大家过来应该是猜到什么事了,没错马上轮到我们庄子拆迁了,在那些大人没来以前,大家先回家商议好要怎么选择,等大人们过来就报上去,不要耽误大人们的时间。”

“还有不要磨磨蹭蹭拖延时间,早报上去,咱们就能早点选一块好地,别最后拖拖拉拉只剩下边角地给你,都是后悔也晚了。”

有人郁闷问:”庄头,咱能不搬吗?”

庄头脸色一板,“怎么?你是想跟皇帝老爷做邻居不成?”

那人连忙摆手,“我就随口说说。”

庄头再次重复了上面给的置换条件,又说了另一件事。

“修园子要招工,这次用工人听说,说是愿意就地招人,一日供两餐,每天三十文钱,有愿意的也可以报名。”

“除了修园子用人,三十里外一些人修庄子也缺人,私人给的钱更多,有愿意去的可以考虑。不过给私人干活需要签订契书,这次衙门交代了,契书已经找人拟好,私人招工也得经过衙门审核,到时这契书东家一份、咱们一份,再交衙门一份,要是东家克扣咱们的钱,就去衙门,衙门出面帮咱们要回来……”

房起元听见身边有人吐槽道:“衙门倒是干点人干的事了。”

“都听明白没有?听明白了散会!”

房起元起身就看见庄头被围了起来,他摸了摸鼻子,想自己也没什么想问的便往家走去。

回到家正碰见爹推着独轮车卸土豆。

房爹一脸高兴,“回头要是来得及能切片,晒干了吃一年不成问题。”

土豆也是近两年在京郊区扩散开,以前虽然种,但都是当菜来种,没有大规模种植,知道这玩意产量高的人不多。

后来朝廷宣传,他们知道了,又有人传出来不少处理土豆的办法,比如磨浆泡水晒干成粉,切片晒干,都能保存很久。

大兴这边种地指望不上,他们主要生活来源是卖菜。

土豆丰产导致价格一路下跌,跌得太多卖不掉留着自己吃,起码不用担心饿肚子。

房爹这样的菜农对于种土豆可是非常积极。

房起元跟着他爹身后说了庄头说的事。

房爹愣了一下道:“鞑子朝廷收咱们房子还给钱,地也给换成好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你不见我 四福晋养男外室日常(清穿) 北宋生活日常 郡主的旧情人回来了 宅女也有修罗场吗?[系统] 穿越后救下病弱权臣 老实beta从审讯室开始[gb] 惊蛰东方晔闻斓 清穿之四爷养成记 星际留子渡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