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310(1 / 2)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300-310(第1/15页)
第301章
福全正在翻看前段时间常宁留在他这里的家族办公室文件。
琢磨之后, 关于聘请懂投资赚钱的专业人士他很心动,可对于将钱财存放在银行内他态度就变得暧昧了。
谁会将全部身家放在别人那里,真信了那句帮不会理财的人理财?
万一钱拿不回来了该怎么办?
现在可以保证拿回来, 万一到子孙哪儿不认账了呢?
府里的管事太监悄声走进来。
“王爷,这是门房那边今日收到的拜帖。”
福全瞧了他一眼,然后接过。
若是普通的拜帖, 门房不会专门送上来。
他翻看一看,面露难色。
“这位也入京了?”
“是,到底是皇后娘娘的娘家, 那边递上来拜帖, 门房也不敢耽误。”
京城里有点名望的人家谁不知道皇后娘娘的娘家上不了台面,唯一能够支撑排面的人物还是已经被迫退了的明珠。
明珠是个会给别人搭台子的人吗?
没有人会觉得, 这位可是和索额图斗的凶狠, 大皇子党最中心的人。
虽然现在已经退居二线, 也不过是将台面上的争斗拉到台下。
如今皇后新封, 明珠府邸转眼快被人给踏平了, 反而皇后真正的娘家并未得到什么恩惠,从这里就能看出问题了。
福全很不解, 这位国丈怎么来王府, 不过看在皇后的面子上, 还是将那天留在府里接待对方。
一番寒暄过后, 福全得知对方的来意有些惊讶。
“你找本王是想要参加粮草招标?”
纳兰佟桂眼巴巴望着他, “没错,在下收到消息已经迟了,从老家紧急赶来,这边招标时间已经截止了,在下手里有一大批优质牧草, 全都是从科尔沁采购而来,保证能将马儿喂的膘肥体壮!”
福全有些哭笑不得,绝大部分上门的人都是来自荐当门人,对方是皇后的生父,倒是不至于做他门人,说不定是来拉拉关系,说到底有皇后的关系在,大家都是亲戚。
他没想到对方竟然是奔着军中补给来的。
不过想到北边的优质牧草,他还是心动了一下。
“马草没必要,开春草已经长出来了,粮草以豆类为主,倒是今年雪下得早,九月就下了一场雪,京城这边的草料不怎么供应得上,你这边要是能想办法调集一批牧草进京,我这边倒是可以做主让军中采购了。”
纳兰佟桂眼睛一亮,连忙点头,“可以,有,秋日那会儿就往这边运了百万斤饲料,都堆放在草厂内的库房,要是需要随时能提。”
他现在生意做得可大了,不只是跟各部买草料再青贮加工后卖给对方,还会将多余的草料在冬日来临前运往各地去。
主要市场还是北方一带,这边一场雪下来,土动得棒硬,牲畜都得关起来保暖,这草料不就成了紧缺货。
他的牧草跟那枯黄秸秆不同,在草最嫩的时候割下来青贮,冬日里吃了保证牛羊不会瘦。
一些养殖户和大户人家自然是不吝啬购买,至于底层百姓家肯定是吃不起的。
因草料价格高,纳兰佟桂的主要交易对象就是军中,可军中不是打仗,也不愿意花费那么多钱买草料,冬天又不打仗,瘦就瘦点,等春天多吃点新鲜草料不就养回来了?
所以,纳兰佟桂这生意只攒了几个大客户,赚到钱了,又没发财,这回又碰上打仗了,开春兵马就要出征,肯定不会让马在冬天饿着。
这不,他就跟嗅到腥味摸上来了。
为何找福全,还不是因为他明年是主将,也管着一部分后勤。
得了福全的允诺,纳兰佟桂牙花子都快露出来了,然后神神秘秘跟对方比划了一个收拾。
福全最初不解,随后反应过来,有些哭笑不得。
竟然还给他一百两好处费……
“要是百万斤全部拿下,给您一千两……”
福全笑容定格。
多少?
一千两?
这生意这么赚钱?
人走后,福全看着那本文件,脸上满是迷茫。
他找了人,“去打探一下皇后娘娘的娘家人,近几年都做什么行当,有多少家产。”
一千两能随随便便扔出来说明什么?
说明这买卖对方赚大钱了,别看满人圈地圈的厉害,实际上赚钱的手段单一,在某位赚钱能手入宫之前,他们主要收入来源是庄子的产出,其次是将地租出去收租子。
还有一些见不得人的收入,比如放印子、收贿赂等等。
后来虽然学着投资,但是赚的大钱不多,一千两对于王府来说不算多,可也不算少,在几年前,一千两都是庄子大半年的收益了。
记忆里皇后娘家上不了台面,听说当年入京都是租房子住,后来还弄出了受贿这样的蠢事。
如今看着,似乎家底不算小。
***
冬日里,京城很是热闹,虽然每年一度的溜冰赛才结束,可新年近在眼前,从早到晚,街面上都摆着长长的摊位。
从去年开始,北京这边就出现了不少南方的东西,这里得感谢火车的通行,极大地加快了南北的交流。
北方的东西流往南边,南边的特产通往北边,生意不就是这样,将一个地方的东西运到另一个没有的地方吗?
要说京城这边变化最明显的还是粮价,在铁路开通之后的半个月里粮价是持续下跌,之后又因为持续不断的运粮,京城的粮价竟然已经跌到了开朝以来的最低价。
粮价格低可不是什么好事,卖出的价格低,买的价格也就更低了,谷贱伤农,过低的粮价,还有沉重的赋税会出现大量抛荒。
皇帝选择这个时候出征也是看准了时机,一来是靠着大军出征消耗大批粮食,为明年的杂交水稻做准备。
水稻亩产高,就算不用肥料,比不上试验田的高产,也比自留的粮种产量高。
可以预见,江南一旦丰收,粮价必然贱到谷底,为了拉高粮价格,就势必要让市面上的粮食消失一部分,这样粮价才能稳定。
如此一来也是一箭双雕。
除去粮价有变化,最大的变化就是原本该出现在百货店的不少商品出现在了街边摊位上。
百货店那种地方没有家底,哪个敢去?
那上千两银子一盏华丽的水晶灯,放到普通人面前连碰都不敢碰,他们别说灯,连蜡烛都点不起,又哪里敢进百货店?
明知道百货店里好东西不少也没有人敢踏进那明亮的大门。
不过,这片土地上不缺聪明人,百货店的商品一直被人仿造,就说一开始的自行车,只是几根铁管加两个轮子,卖一百多两银子,要是卖个一百辆就是一万两!
真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300-310(第2/15页)
金白银的一万两,这谁能忍得住诱惑?
自行车是最开始被仿造,后来的香皂、玻璃,都不再是百货店独有的产品。
到后来,百货店上了狠货,就是照相机。
八音盒之类的玩意,拆解后一看原理,一点都难不住人,可这照相机就不一样了,拆开也不懂原理。
怎么办?
自家的工匠不懂没关系,这世间有的是人懂。
于是某些商人开始挥着纸钞从学院挖人,只要破解了秘密,教会了自家的匠人这钱是大把的给。
这些事宝音也不是不知晓,偶尔她自己还卖些看不上眼的工艺。
说实话,这事她还巴不得越来越多参与进来。
社会上参与的人越多,工业化进度就越快。
适应了工业化的便利,哪怕某日朝廷一道圣旨去除工业化恐怕也办不到。
习惯了自行车,你让他再走,坐轿子他嫌弃慢。
习惯了机械耕种,再变回人工,谁愿意吃这个苦?
发明本就是为了人类偷懒,好的发明不用,要开倒车回去,这是反人类的行为。
一旦上了那条道,哪怕她人没了,某些人想要开历史倒车,全天下都不会允许。
她没有阻止,也没有拿身份压人命令别人不准做,更没有使用什么商业手段,她只是催促底下人创新,不要落后。
对于江南一夜之间如野草一样冒出来的小作坊她也视而不见,甚至还将消息压了下去。
开春皇上就要御驾出征了,没有必要拿这点小事让他烦心,不就是江南出现了用工荒吗?
不就是大量地主招不到短工和长工吗?
地荒着不算事,明年吉林开荒百万亩,完全可以补上这一部分少种的粮食。
总产量不减反增,至于某些因为招不到人的地主跟她有什么关系?
宝音晃动了一下手腕上的玉镯,清脆的玉声在耳边回荡。
门外进来一个人走到她面前小声地说着些什么。
宝音听完若有所思。
“裕亲王派人调查纳兰家?”
“是老爷主动上门,说是看中了军中粮草生意,上门自荐军马饲料。”
宝音无语,这是何等的蠢货,军马饲料有专门的衙门负责,内务府早就摸清楚了青贮这个法子,有自己的草原,这笔生意怎么可能白白让出去?
也不打听清楚,跟内务府抢生意,这不就是从皇帝口袋掏钱吗?
那人又继续道:“王爷答应了,说百万饲料都可以拿下,老爷一高兴出了一千两的红包……”
宝音扶额。
一千两?
他怎么拿得出手?
不对,他怎么敢自己上门去推销?
第302章
一千两少吗?
这得看情况。
例如安亲王府的女婿, 因赌博骗了人家一千两银子,结果是丢掉来临一条小命。
放在普通人家,一千两是几代人都不敢想的数目。
这个社会仿佛被制定好了一样, 绝大多数人勤奋努力,获得的收获也只堪堪温饱,多余的钱也攒不住, 娶媳妇养孩子,钱攒不起来。
但是一千两放在皇室却又显得少,生辰, 娶亲, 每次随礼不是千两以上,拿一千两来收买一位亲王, 未免太可笑了。
只能说干出这件事的人认知在那。
宝音气笑过之后, 只觉得荒唐。
这钱还不如不给, 给了是小家子气, 不给反而是亲戚之间的走动。
下面的人低着头等着她回应。
宝音只觉得丢脸, 她沉吟一声,“去请恭亲王过来一趟。”
***
常宁正拉着猎犬在街头溜达, 冬日里他喜欢上了一项活动, 就是在京城里四处溜达, 捡一些没有家的小动物。
有长相好看的, 他还会养一养偷渡进紫禁城, 让猫儿吃上皇粮。
余下的他会送去绝育了,放在宠物店里卖。
这几年养宠物之风盛行,总有人养了之后没多久烦了丢弃了。
北京的冬天太过寒冷,很少有流浪猫狗活过冬天。
常宁自己是个爱犬的,还有专门养犬的庄子, 自然是看不得猫猫狗狗死在寒冬腊月里。
何况满人的传统就是爱护猫狗如同爱护家人一样。
这天他晌午回府里吃饭,就听说宫里传唤他。
得嘞,顺便去宫里蹭饭去。
熟门熟路地进了养心殿,常宁嬉皮笑脸道:“皇嫂叫我?可供膳?臣弟可是饿着肚子来,这会儿都饿得贴肚皮了。”
宝音莞尔,“还能少你一顿饭吃。”
“倒是我这边有桩事想请你帮忙。”
常宁意外,“您还有什么事摆不平,需要臣弟出马?”
宝音无奈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她将事情大致说了,“我想托你给裕亲王道个歉,往后我阿玛的事甭搭理他,我给他寻到活计只是让他不愁吃喝,不是让他发什么大财。”
人不能赚到超过自己认知的钱,她给纳兰府找的财路只要做下去,几辈子都不缺钱。
不是大富大贵那种,却是最稳妥。
一旦人赚取超越认知的财富,他的眼界还跟不上,失财是小事,怕就怕在他自不量力,把自己给坑进去。
常宁略微一惊,竟然有这么一件事,他都不知道欸。
“这事小事,二哥也未必放在心上。”常宁拍着胸脯向她保证。
“这事就包在臣弟身上!”
常宁这顿饭没有吃成,中途被皇帝派人叫去了乾清宫。
“去乾清宫吃也成,皇嫂膳好了,派人送去乾清宫,臣弟跟皇兄一块吃。”
宝音纳闷,“吃御膳不好吗?怎么惦记着养心殿的饭菜。”
常宁吐槽道:“皇兄吃饭爱讲究,我又养身,谁爱吃那些清淡的膳食?”
还是养心殿这边的菜色更合他口味,没办法在外面吃席养叼了嘴,就喜欢口味重的。
……
乾清宫东暖阁,皇帝坐在炕上,面前全是折子。
听见脚步声,他眼皮抬了一下,“去养心殿都做什么了?”
常宁甩了甩袖子请安。
“皇嫂托我找二哥道个歉,本来还想混一顿饭吃,就被三哥您给叫过来了。”
皇帝放下朱笔没好气道:“怎么,御膳房的御膳不能吃,非得在养心殿吃?”
谁家小叔子跑到嫂子的住处混饭吃?
常宁老老实实挨训,也没还嘴,谁都知道他三哥又因为什么看他不爽?
“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300-310(第3/15页)
因为什么?”
皇帝端起茶碗慢条斯理开口。
“啊?”常宁正想着养心殿的膳食呢,被亲哥这么一问才回过神来。
他回忆了一下,说出了纳兰佟桂干的蠢事,皇帝听完后嘴唇动了动,有些后悔自己好奇心为何那般重。
他这边老丈人还真是难办,也幸好皇后治得住,也没打算给自己娘家恩典,别说官了,连爵位都拦住了,说要看表现。
别看皇帝不说什么,其实心里还是挺开心,皇后跟娘家生疏,能依靠的不就只有他了吗?
“多大点事,行了,陪朕用膳,吃完了,再去找二哥,也不用那么着急忙慌。”
常宁很无语,到底谁急?他是答应了,可没说今日就去呀,怎么皇兄还把他下午的行程安排好了?
***
“……咱们的人绕了几道弯子请了纳兰府的下人喝酒。”
“那下人说纳兰府回盛京后落魄了一段时日,还跟盛京将军哭过穷,盛京将军实在是没法子,托泰山商行的人给上面带信。”
后来百货铺开到盛京去,有人专门去了纳兰府一趟,给了些银子,又领着对方做了收集牧草做饲料的生意。
最开始只跟草原上做,草原上是用茶叶来换牧草,入秋后再用青贮过的牧草换羊毛奶制品。
这些拉到边关一卖就是一大笔收入,一来二去纳兰府的日子自然就好过起来。
管事太监在福全面前一一说了,还说了纳兰府闹出的笑话。
“府里的大爷二爷吵着闹分家,国丈不愿意,这才冒着严寒进京。”
福全点头,让对方下去。
跟其他后族比,纳兰府实在是不上台面,唯一的好处就是富贵人家,不沾政治。
在大清不沾政治的后族很罕见,没有谁家里出了皇后,还眼界低到只盯着眼前那一亩三分地。
福全想着,当今皇后也才三十出头,后宫不缺三十产子的嫔妃,说不定某日就冒出个嫡皇子出来。
也不知道倒是纳兰家还能不能坐得住。
当然这些也只是福全的个人想法,他目光都放在明年的战事上,这些念头在脑海里闪过后,便散去了。
午后,寒风凛冽,天色阴沉,看起来又像是要下雪的情形。
忙完了手中的事,福全正准备去看看读书的儿子,就听见有人来报,恭亲王过来了。
福全奇怪,过完年纯禧就出嫁了,他不忙着嫁妆,怎么跑来他府邸了?
“二哥,弟弟来找你有事!”
常宁一进门就大声喊。
福全懒得让下人看笑话,吩咐人退下去。
常宁见他哥连茶都不给他上,他自己吩咐了一句,“茶,送茶上来!”
“二哥,你这不讲究,客人上门,也不请喝茶。”
“不请自来算哪门子客人?”
常宁是一点也不客气指指点点,令福全头疼不已,“你来我这究竟干什么?”
他忍不住打断。
茶上来,常宁喝了一口,暖了肠胃后,才整了整衣服,冲他一鞠躬。
鞠完后,他猛然抬头,“哈哈,是不是吓了一跳?”
福全正要点头,突然狐疑问他,“你做了什么事让我帮你擦屁股?”
“二哥,我是替皇后娘娘向你道歉。”
他将进宫的事说了,然后感叹一声,“咱们这位皇后娘娘可真是敞亮人。”
他觉得不是因为对方给他女儿换了河北的地才这么夸她。
实际上这位在贵妃这位置上时对他就很不错,不是那种心眼多的人,生怕别人占她家便宜。
他就很烦前头那位皇后,还不是皇后的时候就以一副嫂子的态度教训他不务正业,真是不知所谓。
现在的嫂子多好,皇兄眼睛总算是睁开了。
福全愣了一下,“因为这事?”
“是,皇嫂说以后她阿玛再上门,甭搭理他,还说要是那位提出了什么荒唐的要求,直接派人进宫传话。”
福全有些奇怪,“倒不是多大的事,这两年草原上的羊多了,牧草本来就不够,这些牧草吃下也不是多大问题。”
牧草能值几个钱,百万斤不也还不到十万两银子。
说实话,那一千两他绝对没嫌弃少,本来利润也没有多少。
只是他没有想到皇后还请了常宁来道歉。
“说来皇后对她娘家是不是过于苛责了?”
连他都察觉到不对,他后院不论是福晋还是侧福晋,庶福晋只要是找到机会都会试图让他帮着提拔娘家兄弟,最好铺好路的那种。
哪里像皇后这样,连个承恩公的爵位都不给。
常宁抓了抓脸蛋,“这我哪里知道,只听说皇嫂对娘家管得挺紧,不允许他们踏入仕途,至于爵位,不是三哥没赏吗?”
这福全知道得更详细,皇上跟他感叹过。
“皇上提了,被皇后拒了,说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不如让他们留在盛京做一方富户。”
常宁和福全都有过提拔大舅子小舅子的经历,不由竖起大拇指。
“还是皇嫂清醒。”
京城这摊浑水谁卷进来都不得好,更别说宫里那群阿哥们长大后,以目前看来,那一个个阿哥都不是省油的灯。
也别管是太子压制了下面的兄弟登基,还是哪位皇子推翻了太子上位,总之大风大浪还在后头。
不想要误入京城这风暴中,最好还是留在老家。
万一纳兰府卷入了夺嫡中,皇后不想站队怕也会被逼站队。
到底是皇室出身,常宁转眼间就想明白了这中间缘由。
“对了,二哥,上回我那什么文件是不是忘在你府上了?”
福全自然知道是什么,他抽出一个牛皮纸袋,“你说的可是这样?”
第303章
纯禧公主在二月初六成亲。
公主府早就建成, 成了亲的小两口住在公主府,也算是出宫过自己的日子。
成亲后第二天,小两口一起进宫, 皇帝抽出空喝了一杯茶,将两人打发到养心殿。
宝音见了二人,她是头一次见了大公主的额驸, 这位额驸早年就被送进京,典型嘛蒙古人长相,因读书多年, 气质不算那么凶悍。
说到底是联姻, 草原上的各部会将继承人送到京城养在内庭,皇帝从中挑选合适的人选做女婿。
说到底就算是女婿也是童养婿。
这是宝音第一次喝小辈的孝敬茶, 大阿哥成亲那会儿, 她还不是皇后, 众皇子公主的嫡母, 大阿哥和大福晋敬茶也是敬生母。
走了一道流程, 宝音给了新人礼物,夫妻一人一箱然后将人打发去皇太后那儿了。
过完年, 大公主的婚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300-310(第4/15页)
事不算大事, 跟出征比, 只是点缀上面的喜事。
出征大事影响带动民间也跟着紧张起来, 南北的火车已经恢复通行, 北京这边的刊登的报纸,隔个两三天就出现在江南,两地不像是之前那样消息闭塞。
就在全民关注战争的时刻,渤海湾靠近盛京的海岸出现了庞大的货船。
那货船花费了三天时间卸下来一辆辆大型机器,这些机器每个都有房子大, 正是江南制造局生产的大型农耕机。
机器上岸后就有专业的人上来开走,烧的是油,一响起来一里内都能听见声音,开起来速度也不算快。
然后一辆接着一辆沿着还未化冻的土地往北而去。
吉林某片地方去年划给了某位贵人,早前内务府就派人通知到了,因为面积过于大,多多少少将有主的地也划了进去。
正月里,盛京内务府就派人找这些地的主人,话里话外就一句话,这地内务府这边急着要,给他们置换地。
有些人不愿意,置换地不是得去别的地方,好好的地就在屯子附近种起来多方便,谁愿意去百八十里外去种地,这不是为难人吗?
可内务府是谁?吃皇粮的,不愿意那就整个屯子一起迁走。
这事办得急躁,不知闹出了多少官司,盛京内务府就接到了不少状子,有民人告旗人也有旗人告民人。
官司正拖着,那长队伍一般的庞大钢铁巨兽就开进了吉林。
也幸好是天寒地冻时开过来,要是化冻,那大铁疙瘩非得陷在泥土里不可。
二月里,厚厚的江面上传来爆炸声,一声连着一声,长达百里。
是炸冰层的声音,近五六年每年开春都要来一回,主要是在天气变暖前将冰层炸开,这样可以让江面先排掉一部分水,省得暖和的时候冰一起化了,导致沿岸出现洪涝。
属于宝音的那百万亩地就在黑龙江下游支流,
有林有坡中间还有河流经过,总体看是平原,无论放在什么时候都是一片好地方。
车子开过来被放牧的人发现,消息传开有人不畏惧严寒,大冬天骑着马跑来围观。
大型器械还算是前置队伍,到了月下旬又来了四五千人,这些人全都是拖家带口包裹得严严实实,一问才知道是从关内进来。
那不就是民人?民人跑到关外种地,这事在附近迅速传开,也幸好吉林地广人稀,消息只限于一小片范围内。
迁移过来的人被安排到了屯子里借住,屯户肯定不乐意,可扛不住来商量的管事说拿粮食糖和盐来支付。
这谁能扛得住?
要是说拿钱还得想想,大冷天拿到钱也没处花,可这送到手的是罕见物,这本来要拒绝的话怎么也说不出口了。
很快,原本人烟稀少的屯子热闹起来,偶有摩擦,也很快解决。
到了三月化冻,屯户还跟看稀奇一样跟着移民一起去野地里看大车子怎么耕地。
这一看可不得了,一下子给惊住了,一人高的一排犁子下地,大机器带着一走,刷刷地就翻起来了。
翻起来的地少数有半人高,别说草根,藏在深处过冬的虫子都给翻出来了!
关键是这速度太快了,他们一户要干半个月的活,这机器唰唰两下就干完了。
屯户们本来对大钢铁机器有些恐惧,这会儿眼睛全放起了光。
“有了这铁牛,不是想翻多少地就翻多少地?”
还有人送窝窝头打探机器的价钱,一听五六万两一台,所有人都闭上了嘴。
长生天,这得种多少地才能回本?
耕地后垒田埂,然后引河水入田地,这样放置了半个月天气变暖,大铁牛再次下水这次是将泡水的土用铁耙子给耙平了。
屯户是眼花缭乱,他们这边多是放牧,偶尔种些旱粮,哪里看过这么多整货?
又过去两人,有大量牛马拉着秧苗过来,屯户才恍然大悟。
不对,怎么是种稻米?
他们这疙瘩可以种稻米吗?
就不怕没等到收获先冻死在田间吗?
插秧就不是机器下去了,五六千个移民一起出动,就跟行军打仗一样排着队站在田里,说是插秧,不如说是抛秧,这地太多了,今年紧赶慢赶也只修整出了两万亩地。
其中水田是两千亩,其他的旱地种上了玉米、棉花、黄豆等农作物。
不提这边采用机器耕作给当地屯户带来的震撼,京城那边御驾已经离开了京城。
御驾离开后不久,太子就遇见了一桩棘手的事。
这事得从去年罗刹人想要派留学生来大清学习说起,皇帝答应后,今年开春罗刹人就启程回国了。
这事被理藩院的各国使臣知晓,纷纷送信回国,于是到了三月,周边属国进京贺寿。
皇帝在二月中旬就已经离京,属国的使臣带着破烂贺礼过来时已经晚了。
晚了也没关系,贺万寿节是附带的,主要目的还是请求大清接受属国的留学生。
皇上不在京城,这不是还有位监国储君吗?
太子允许也是一样。
理藩院的官员将各属国使臣的请求向上一报,太子最开始没有多想,正准备答应时觉得不对。
大学城那边他说了不算,就算罗刹人想要送人来留学,皇上那边也是先跟养心殿通气。
太子已经长大了,可不是当年那个一不小心就中计的生瓜蛋了。
***
养心殿,宝音听完后好奇地问。
“都有哪些属国?”
大清周边的属国很多,不过大部分都是上供点破烂换点宗主爸爸给的赏赐。
不过有不少属国都心向着大明,明朝对于属国太好了,不像大清并不惯着他们。
就像朝鲜,没了大明,他们便不要脸的自称明朝正统在他们那儿,自己国家的书上也是各种诋毁大清。
太子提到了几个名。
明朝已经没了,属国再不情愿也没用,现在的宗主爸爸是满人当家。
宝音听到琉球国,不由笑笑,几个属国中全都是白眼狼,唯独琉球勉强入她的眼。
“可以答应,但是有名额限制。”
她沉吟一声,“每个属国给三个名额,琉球给五个。至于贡榜一个都不给。”
贡榜王朝就是后世的缅甸,不管是清时的贡榜王朝还是后世的缅甸,对云南是贼心不死。
宝音对于这个地方的人那是一万个不顺眼,白眼狼一个。
太子听完后离去,宝音看着已经变成青年的太子,不由叹口气。
她沉吟一声,对身边的太监吩咐,“去将四、不,八阿哥请过来。”
没多久八阿哥就过来了,八阿哥样貌在几位阿哥里比较出众,毕竟他生母貌美,他又多遗传了生母那边的容貌。
“儿臣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300-310(第5/15页)
给皇额娘请安。”
宝音笑着招呼他坐下。
“可吃了?”
八阿哥挨着椅子边道:“儿臣下学后用了一些。”
宝音点头,“这次喊你过来是问问你的婚事,听说你额娘打探今年的选秀……可有看中的人选?”
见八阿哥不自在,宝音笑笑,“有看中的人选尽管说,回头报给皇上,说不定能成就一番好事。”
八阿哥腼腆道:“儿臣没有想法,任由皇额娘做主便是。”
宝音笑了笑,“要是没定下来也不着急,回头我将你额娘喊过来,问问她想要谁做媳妇,到底是跟你过一辈子的事,还要问问你的想法。”
这次选秀皇帝交给了她,其实指婚的已经定下,只是走个过场。
这次太子也被指婚,只不过是侧福晋,还有三阿哥四阿哥等几位阿哥的婚事。
皇帝不在京,几位阿哥婚事定下也能稳定臣心。
八阿哥支支吾吾,显然是有了人选。
宝音回想了一下这次选秀的人选,目光变得复杂。
八阿哥原本的福晋就在这次选秀中,难不成是天注定的姻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