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 350-360

350-360(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凤鸣朝 原神:美露莘的我不想当抱枕 和魔法师男友成功奔现后 艾米的农场[种田] 小茶野月白果戈里 林竹生大师兄 恋爱时一个降谷更比三个强! 我每一任宿主都黑化了 5:20亲了琴酒13:14复活了 [综英美]蝙蝠真香警告!

第三次发纸,拿到纸的人都是身心疲惫,只希望这次皇帝说话算话,真是最后一次。

过了一会儿皇帝再次收到一叠折叠好的纸,他拿着那一叠纸往里间走。

“你们且去休息,上书房那边准备了垫肚子的饼和茶。”

太监们引导众人离去。

众人对于皇帝这次的和善还有些不适应。

约莫一个小时后,吃饱喝足解决完生理需求的一众人又被请回来了。

皇帝拿着一纸诏书出来。

众人一看皇帝这回来真的,都伸头往他手里看。

不过诏书两头被皇帝捏在手里,无人能看清上面写了什么。

皇帝像是普通大爷一样跟人打招呼,“都回来了。”

众人忙应下。

皇帝甩了一下空着的手,“那就走吧。”

走吧?

去哪里?

一众人满头雾水跟上皇帝的脚步,看他是往乾清宫门外走,立刻惊讶了。

皇帝就手拿着诏书,怕被雪沾湿,折叠好就这么揣到氅里。

后面一伙人跟上,就这么往南走,走进了金銮殿。

金銮殿龙椅边上放置了一个扶梯,梯子另一头就挨着正大光明牌匾。

皇帝进来后观看了一会儿牌匾才回头看向众人。

“朕知道诸位爱卿说得有理,太子一日未立,国本就一日不稳。”

“历史上诸多朝代都是因储君未立引起党争,致使国政混乱,国力衰弱。”

皇帝掏出了诏书,“朕已经将继位圣旨写在了诏书上,今日就放在正大光明牌匾上,等朕百年之后众人再上去取下来,当然朕还会留一个副本在宗正手中,到那时尔等可取出相互印证。”

一众人哑口无言。

九皇子不敢置信看向八皇子。

“汗阿玛这是何意?”

八皇子深吸一口气,“就是不立太子,只立下继位人选。”

他目光看向皇帝,皇帝神色平静将诏书放进盒子里,再封好交给一旁的太监。

太监爬上梯子将盒子送到正大光明牌匾后。

从他们这边是可以看到牌匾后露出一角的盒子。

若是日日看,盒子稍微移动一下位置怕是都能立马被发现。

九皇子咬牙,“这是好事?”

八皇子扫了一眼看不清神色的四皇子一眼,“看来汗阿玛也不那么信任四哥,我们希望还有,那上面的诏书又不是不可以换,说不定上面的名字是空白。”

诏书被送上去,皇帝满意看向下面,“众位爱卿觉得此办法可好?”

众人面面相觑,这都送上去了再问他们?

陆陆续续有人跪下。

“吾皇圣明。”

***

“汗阿玛到底是怎么想的来来回回出尔反尔!”

八皇子府邸,一众兄弟过来喝酒,下雪天围在一起吃锅子,虽然热闹也提起要商议的事也糟心。

十四皇子率先出口。

本来还觉得自己有时间,这继位诏书一放好家伙很大几率不是他。

怎么可能是他,他还没立过什么功劳。

上个月皇后扔了他一些事情做,这些也被他扔给了门人,大冬日谁愿意大老远跑外地一趟,还是在这种关键时期。

九皇子借着酒意拍了拍十四皇子的肩膀,“你吵什么?咱们这些兄弟里,说到底就你和六哥最不需要担心。”

“若是最后胜的是八哥,八哥人好,无论如何也不会亏待你们,若胜利的是老四,你们同母所出,更加不会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350-360(第6/19页)

亏待你们……”

九皇子带着阴阳怪气道:“而我们就没有这样的运气了,别无选择!”

十四皇子眉头挑起来,“九哥,你什么意思?怀疑我?”

“哪敢呀!”

八皇子连忙阻止,“九弟,你喝多了!”

“谁喝多了?我就是看他不爽,老四不是他亲哥吗?赖在这边做什么?怎么不去捧着老四去?”

十四愤怒地看向八皇子,“八哥你也是这样想的?我和六哥对你可是没的说,你就这样任由九哥这样怀疑我们?”

“老四他已经不是额娘的儿子了,何时给我和六哥好脸色看过,没想到就因为这一点就遭遇九哥的怀疑……”

八皇子打断道:“十四,老九这是喝多了,你不要多想,我这边可是把你当亲兄弟,从来没有怀疑过你。”

“老九,说过多少次了,不要动摇军心,现在不是闹起来的时候!”

九阿哥摸了一把脸,端起酒杯冲十四皇子和六皇子道:“是我的不对,十四弟、六哥哥请原谅我的失言!”

六皇子举起果汁,“你是知道的,我不能饮酒,就以果汁代酒,十四他心里也憋着气,都是兄弟,都为了八弟,不要这时候吵。”

十四皇子冷笑一声,举起了酒杯,“弟弟哪敢接受九哥的酒,回头不得又将怒气撒弟弟头上。”

说着将酒杯一放,冲八皇子一拱手,“八哥,今日这酒就不喝了,弟弟告辞了!”

十四皇子一走,六皇子露出歉意笑跟着走了。

这对兄弟一走,九皇子就气地一摔杯子。

“我看十四这是想借此机会跳船!”

十皇子开口说了一句公道话,“不是九哥你先开的口吗?”

九皇子瞪了他一眼,“你懂什么?我这是再探口风!”

说着他又对八皇子道:“八哥,可不能让六哥和十四站到老四那边去。”

八皇子坐下一杯杯灌酒,许久后才道:“不会,十四对那个位置有心,不可能去帮四哥。”

***

出了八皇子府,十四皇子上了汽车。

车子很快到了十四皇子的府邸,六皇子追了上去,一进书房他就追问。

“十四,你跟六哥说,是不是对那个位置有想法?”

十四皇子心虚,“六哥你在说什么?”

六皇子见他往外走,拦住了他,“十四弟,你在隐瞒我什么?”

“这些年我因为你忽视了四哥,兄弟关系冷漠,你还要瞒着我,让我像个傻子一样吗?”

“我有眼睛,能看出你想要什么,在你和四哥之中我选择了你,结果你连我都不信任。”

六皇子摇摇头,声音里满是挫败。

十四皇子将帽子耳捂取下来,压低声音,“我想要那个位置有什么错?凭什么都是皇上的儿子,都是龙子,我就得让着他们?”

“大哥、二哥也就罢了,四哥凭什么?以前爱摆着一张死人脸教训我们,难道以后半辈还得看他脸色行事?”

“你能受那窝囊气,我可不行,不争一争谁能说就争不到?”

六皇子脸色一变,“你的争就是站在八弟那边跟四哥对着干?”

十四小声道:“那有什么?八哥以前不还是大哥那边的,大哥倒下,他不也顺理成章继承了大哥的势力,先让八哥和四哥斗着,八哥母家没人,就靠着妻族,汗阿玛绝对不允许外戚坐大,等八哥倒下,只要不想认输倒是肯定支持我!”

六皇子像是才看清楚这个弟弟,他指着他,“你这是在玩火!额娘知道吗?”

“额娘当然知道。”说到这个十四皇子就有些得意,“额娘亲口说了,往后只有你和我才是她的儿子。”

六皇子不敢置信,“额娘真这么说了?”

“还能有假?”十四皇子给自己倒茶,茶壶里空空如也,他将头伸到门外喊一声,“人呢?死哪去了?没眼力见的,怎么不知道送茶?”

门外传来慌慌张张的声音,很快茶被送进来了。

六皇子坐下,还是有些无法相信,“你跟我重复一下,额娘都说了什么?”

十四皇子笑嘻嘻将茶递到他面前,“额娘原话说,今后只有小六和小十四了。也不能怪额娘这样说,六哥你是不知道,额娘那是真伤心了……”

“……四哥将带着儿女跟皇后请安,后来人被送进西花园去,从头到尾都没说送来给额娘看看,要我说他就是养不熟,心里头一直惦记着先皇后,眼下成了皇后的儿子,也算是如来他的意……”

第354章

六皇子眼神里充满怀疑, “额娘原话真这样说?”

十四皇子给自己灌了一杯水,“怎么?六哥你怀疑我?弟弟何时骗过你?”

六皇子白了他一眼,“你几时老实过?”

十四皇子气得跳脚, “六哥,你这样说我可就生气了!”

***

跟围绕在八皇子身边的庞大势力相比,四皇子身边围绕的人屈指可数少得有些可怜。

不过这一切在他成为嫡子后成了过去, 越来越多的人向他示好。

而四皇子也顾不上拉拢人,年过三十的他又重新开启了上课生涯,密密麻麻的课见缝插针占据了他所有的休闲时光。

他本身也不是什么过目不忘的天才, 这些课都需要他投入全部精力, 学得头昏脑胀,学的根本没时间去顾及别的事。

立储一事勉强算是过去了, 所有人目光都盯上了正大光明牌匾后的诏书。

本来被推到台前的废太子也因为诏书一事再次隐身。

可是有人不甘心, 不是所有人都能眼睁睁看着到手的储君之位再次溜走。

宝音在养病, 前些天称病, 将手中的事全都分出去。

别说盯着的人都说没出什么差错。

这些皇子们都等着在她面前办好差事长脸, 当然不会允许出错。

宝音只派人盯着,甭管是不是本人做的, 这事只要有人办就行。

这闲暇时光还没过上几日, 就被太子妃给惦记上。

没错太子妃的名头还在, 太子被废是太子的事, 太子妃仍然好好地当她的太子妃。

这事其实也简单, 皇帝对这个儿媳妇是真看重,也觉得她是合格的太子妃没出过错。

也就是儿子做错事,没有波及儿媳妇。

太子妃连续来了好几日,宝音也总算是回过味了。

“弘晳这孩子是长大了,我跟皇上提提。”

宝音笑呵呵对太子妃道, 等人离开才收起笑容。

太子的长子早产出生不久就夭折了,弘晳是次子也是名义上的皇长孙。

弘晳也是养在宫里,宝音从小看到大,如今已经近二十岁的大小伙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350-360(第7/19页)

她和皇帝都知道弘晳盼着什么,想着越过皇子立他这位长孙。

只是不行,他的那些叔叔们没一个是好招惹的,弘晳做皇长孙,是大忌,皇子们也不会允许。

皇帝投注在弘晳身上的慈爱那是看大孙子,绝对不是看继承人!

宝音没想到秘密立储后第一个动起来的是弘晳。

跟皇帝说起这件事的时候,他陷入了沉默。

“也不知道胤礽现在是什么状况。”

宝音扫了他一眼。

[总不会饿着冷着他,你要是想知道过些年让他回来你偷偷见见?]

他思量之后婉拒了,“算了,就这样吧,过些年等一切都成定局再说,弘晳还有点遐想,回头安排他办差,等我百年后一个亲王之位是少不了他。”

为何是百年之后,还不是要留着给下一任帝王施恩,为何不是现在,没见多少皇子都还是光头阿哥,连四皇子至今都是郡王。

说到这件事,宝音顺便提了提皇子爵位的事。

皇帝陷入沉思,“过完年再说,让我这个老头子过个安稳年再提这事。”

他放下茶杯,又提起了十四,“这小子有点心思,跟胤禩玩得好,以为真支持他,没想到锄头已经准备好了。”

这话一听就知道他在皇子身边安插了人,她不意外,毕竟她也干了。

捧着热茶,她开口,“再说了都是皇子,胤礽被拉下,其他人都有希望,十四虽然晚生几年,一直被宠着长大,想让他放弃那是不可能。”

“逼迫他放弃也不公平。”

“西南那边不平静,不如让十四过去历练一番?”

这个西南指的是藏南地区,这几年也不太平,准格尔部一部分人跑去了中亚,也有一部分被追跑到了印度。

这些人被清军打得屁滚尿流,到印度那奇葩地方却能够称王称霸,一转眼又拉起了一批人。

至于为何将十四支出去,还不是他最年轻,十四出生后可是有好些年宫里再没有皇子出生,他当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小皇子。

皇帝对幼子宠爱,哪怕过去这么多年仍然有滤镜在。

不过这份宠爱还不足以让他越过前面十几个儿子现十四,为了避免他跟着瞎掺和,才有将他打发出去的心思。

宝音也是顺着他心意说。

总之大孙子小儿子,这会儿都成了他头疼的存在。

宝音才不心疼他,心疼男人她脑子才有病,她当初要是也生个孩子,这会儿头疼的该是她了。

王朝总会完的,她死了一了百了,可不想为后世子孙操心。

瞧瞧他,这几年有多劳神。

一大把年纪了操心的事没完没了。

“过完年再说,藏区不适应可是会出大问题。”

说的是藏区的士兵,常年生活在薄氧地区,下高原后会不适应,这一点在西藏喇嘛身上也很明显。

需要在四川海拔高的地方待一段时间过渡一下。

一转眼就过了年,立储的风波渐渐平息。

但到底是真平息,还是一切都隐藏起来谁也不知道。

这个年宫里一片和和气气,和去年一样少了太子和大皇子,皇帝满脸笑容的和宝音一起接受了皇子皇孙们的贺岁。

宝音看了已经成人的长孙弘晳,已经是成婚的年纪,太子倒台看似对他没什么影响,其实影响大着呢,那条通天路已经断了。

[这孩子跟他父亲一样,年轻时享受了荣华富贵,年老全都还了回去。]

又是个中年被圈禁的命。

宝音叹口气,权势迷人眼,这都是命。

***

金山。

躲在屋里烤火的胤礽有些后悔了,他选择了金山,却没有料到这地方只有矿,其他什么都没有,放在中原守着金矿可以招兵买马,换到这里守着金矿却无法变现。

关键是这边的冬日比北京还要冷,秋日那会儿还遇见过大风,能将房子一块儿刮走的大风。

来这地方胤礽认为自己缺的人,缺的是能工巧匠!

“以前还不理解皇额娘为何优待工匠,现在才知道工匠难得。”

来这边半年他只守着金矿收税了,这边人口还不足一万,其中一半是从中土迁徙过来的百姓,剩下的是不知哪里跑过来的洋人和从南边逃窜过来的黑奴。

守着这点人,这半年他什么都没干成,唯一做的就是盖了房子,打捞海鱼过冬。

吃着火锅,喝着陈茶,胤礽只觉得这日子过得真糟心,一切豪情都败在了现实上。

“希望明年多送些人和屋子过来。”

谁家打江山是从种地和挖矿开始?不应该抢就行了吗?

他学的兵法都是围绕攻城,谁能想到竟然是开荒填饱手下百姓的肚子?

“哟,这是吃上了?”抱着保温杯,穿着皮袄的中年男人弹了弹雪走过来。

大半年时间过去,胤禔的将军肚消去了大半,这会儿看着健硕许多。

要说也奇怪,在京城的时候两人闹得恨不得杀了对方,到这边又不得不抱团取暖。

这事还得说到胤禔占的那个海港,很不幸遇见了海啸,家底被冲走后,胤禔直接收拾收拾来投奔胤礽了。

主打一个吃他喝他,等明年开春再南下重新开始。

半点没带半点客气地坐下拿起筷子,胤禔对稀缺的豆芽动手。

没办法第一年准备得不齐全,冬日里蔬菜稀缺,连这发的豆芽都不是每日能吃到。

胤礽嫌弃地放下筷子,哪怕到这境地,他还是没办法接受跟别人吃同一锅菜。

“瞧你那样,不吃我吃!”

他可是实打实在军中爬摸打滚过来的,哪像他这个太子这么多年养尊处优,怕是连这搁了一段时间的茶叶都喝不惯吧?

吃饱喝足后,胤禔又抱起了自己的保温杯,搁哪里感叹,“今日可是除夕,往年嫌弃宫里的饭菜老一套没花样,如今一想还有些怀念。”

他感叹过后也没有放心上,这些虽然好可要是用自由来换,那他是不情愿的,出来后才知道天大地大。

“老二,咱兄弟俩算是斗了小半辈子,今日哥哥跟你说说心里话,你我兄弟看来是回不去了,往后得在这落根了,当然死后肯定是能埋回去,咱们正值壮年,正是打拼的时候……”

胤礽掰开他的手,“叫谁老二呢?”

“二弟,二弟总行了吧?”

“你跟哥哥透个底,你这边有多少士兵?回头借给哥哥,哥哥拿地跟你换!”

太子喝了口茶,听到他这空手套白狼的话忍不住瞪他。

还借他?

别不是有借无还!

他现在缺的是地吗?

这周围方圆百里都是无人之地,他缺的不是地,也是人!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350-360(第8/19页)

他这会儿就盼望着明年船能多送些人来,这样洋人和黑鬼简直就是软脚虾,语言不通也就算了,连人话都听不懂,尽是浪费口粮。

“你那地盘不是被海水冲了吗?你暂时也用不上,不如将你的人给我,我用黄金来跟你换。”

胤礽不紧不慢开口。

“那可不行!”胤禔张口拒绝,“我拿黄金有什么用,不能吃不能喝,船不来我也花不出去,人给你,我可就成孤家寡人了!”

胤礽回了他一个冷笑,“你也知道自己提的是馊主意,我要你的地做什么?这边上不是现成荒地吗?”

“怎么能一样了?我那是平原,你这是山地,能一样吗?”胤禔狡辩道。

第355章

胤礽懒得听他瞎扯, 就那一小块平地也算平原?

真正的平原在东岸!

要不是洋人都聚集在平缓的东岸,他们也不至于屈居在了西海岸,当然也有西海岸离大清更近, 补给更方便的原因。

这个年过去,他就盼着能多送点人过来,手下没人什么都干不成, 守着这块地又有何用?

金子挖出来能买什么?没有丝绸,没有粮食,连蜡烛都得靠船运过来。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胤禔吃饱喝足后又给胤礽画饼了, “你这守着金矿没有用, 好不如人先借给我,我去抓些人回来种地, 光咱俩能玩什么?”

自立皇帝吗?手下人加在一起也才一万人, 其中还有不少老弱妇孺, 有什么用?

“你守着你的金矿, 我呢练兵顺便种地, 等商船过来,再看送了多少人过来, 沿海看得紧, 大不了从倭国和朝鲜弄人, 我看了倭国的百姓那日子过得狗都不如, 也幸亏被老爷子给揍了一顿, 现在服服帖帖,让他们多生孩子,送到咱们这来。”

“跟中原比,倭国的百姓那才叫服服帖帖,驯化得比狗还要听话。”

胤礽动了心思, 这话确实有道理,他也在倭国暂时停留过,跟中原比,倭国确实少了血性,倭王被架空没反应,幕府被架空依然没反应,一点反抗心思都没有。

起码大清暗地里的反清活动就没断过。

两人突然想到自己这会儿好像有汉名,名义上皇长子和废太子还被圈禁在京城。

皇额娘好像说过,会将牢里除死刑犯以外的人清空全都送流放到这边来,应该多是汉人,让他们最好以汉人身份出面。

“金什么来着?”胤礽看向胤禔,老大的汉名叫什么来着?”

胤禔翻了个白眼,“金什么金?叫艾爷!”

“艾大头!”

胤礽叫了一声。

胤禔喷了口水,“是艾先森!”

他愤愤不平道:“什么艾大头?艾先生,懂吗?先生!”

两人一个选择了金姓一个选择了艾姓,若真在这个地方落根,往后也是两个家族。

“吃饱了吧,吃饱了将钱付一下,还有这段时间你和你手下那些人的伙食费一块付了!”

“欠着!”胤禔理直气壮道,“皇额娘可是说了让我们俩出来后相互照应着,账先记着……”

***

一转眼春暖花开,皇帝蠢蠢欲动又想出门了。

这人是真闲不住。

宝音将补课补得昏天暗地的四皇子给提留出来塞皇帝北巡队伍里。

同时十四皇子也得到了他阿玛画的饼,意气风发赶往南疆了。

宝音忙着今年嘉赏名单,赶在他去北边之前定下来。

现在无论是铁路还是水泥路都通往北边,坐火车还是坐汽车当天就能到达热河行宫,倒不需要像二十多年前那样长途奔波。

舒舒服服赶路这事,虽然好,不过皇家还是不忘自己是马背上的民族,狩猎还是老传统。

嘉奖名单定下,宝音又问起了另一件大事,就是满汉通婚。

这事到如今两族矛盾越来越重了,若是再不改善后果只有两个,一是汉人屠尽满人,二是满人屠尽汉人。

后者明显做不到,现在不搞定这件事,到清末民族矛盾更大。

比如太平天国可是将南边的满族给屠戮干净了。

满族为什么愿意给洋人赔款?

还不是满族眼里的大敌是那边的汉人,洋人只要钱,汉人可是要革他们的命!

清末可就只有京城和东北满人,后来清朝没了京城的满人也有大部分跑东北去了。

再说新式的枪炮,汽车的出现,原来的马上骑兵可以陆续淘汰了。

满汉通婚这事办成了,八旗制度基本上也差不多崩溃了,这是个缓慢过程,需要温水煮青蛙。

“早前不是有人建议扩建城池吗?内城墙看着扒了,允许一部分旗人转民人。”

旗人虽然享受的福利比民人多,但制约也多。

这几年宝音连续砍了不少福利,主要是内务府养不起,一部分旗人谋不到差事,也有一部分吃空饷,生活贫困的也不少。

吃空饷的事宝音心里有数,这个在哪个时代都杜绝不了。

还有些人拿到的钱只有六七成,满人是铁饭碗,铁饭碗可有砸的时候,后世的工人铁饭碗也没见有端稳过的。

后世的国营企业破产,合同工清退,都证明了这一点。

前些年满人死命地生,这几年人口涨不上去也有这个原因,生出来国家不养不就觉得亏了。

倒是汉人噗噗往外生。

穷人生、富人生,中间有点家底又不多的反而生不了几个,生了也养不活。

还是婴儿存活率上涨的原因。

她默认吃空饷,也是逼一批旗转民。

“这样,给个税收政策,鼓励满汉通婚,每年收入有一定免税额度,如何?”

这个时候的免税政策是跟土地挂钩,国家主要财政收入是地税,现在在朝商税转变,商业税已经成为财政收入大头。

国库年入七千万两银子的商业税收,今年预计有过亿,皇帝表示国库账面上从未有过如此富裕的银子。

因为银子多,他出手也大方了,时不时免去几个省的欠银。

“免税?”

“这个要如何免?”

不跟土地挂钩,怎么免税?

宝音笑:“这还不简单,只要符合满汉通婚政策都可以免去人丁税,一对夫妻所生孩子均在免人丁税范围内。”

人丁税就是人头税,不是免了,而是定额了。

皇帝闻言看她,“你是想废掉人丁税吗?”

一对符合条件的夫妇生下的孩子免人丁税,那些孩子跟其他人成婚也在免税范围内,几代下来天下怕是很少有符合缴纳人丁税的人了。

[这不是民族矛盾迫在眉睫吗?]

都宣传了很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350-360(第9/19页)

久满汉一家亲,不管什么民族都是华夏人。

这效果一点也不明显。

还得出个大招了。

皇帝忽略过这个话题,说起去木兰围场的事,言语里都是将朝廷交给他。

他现在给皇子们画大饼,为了不暴露光明正大牌匾上的名字是谁,干脆一个不留都带走。

不,也还是留了五六七三位皇子。

满汉融合这事这些年一直是国策,只是之前讲究自愿,效果不太好,满人多是娶或纳汉人女人,皇帝自己带头了,满女嫁到汉人家的还真不多。

就算有那可是汉军旗。

上层和底层之间还是有鸿沟的,接下来当然是政策上引导。

商量完这个正常只限定夫妻,而不是妾后,宝音又说起了出海的事。

“今年有一艘大船从天津港出发,可有什么话要带过去的?”

皇帝沉默后道:“吃穿和用的都送过去,再将他二人身边用惯的奴才也一道送过去。”

长叹一口气后道:“让人给他们多拍些照片带回来。”

得嘞,这是默认让两人脱离立储风波。

大概也没人能想到夺嫡这事第一个出局的会是皇太子,也对,皇太子不出局也没有后来的九龙夺嫡。

宝音拍拍他的肩膀,算是安抚他了,等人一走就骂了一声“该!”

男人嘴里说着心疼儿子,说到底还是没想到放开手中的权力。

权力到死都不会放手。

不过也能明白,一放手那成别人手里任宰割的肉了,就算宝音自己也不会放弃。

留了三两只小猫,皇帝一拍屁股带着一大群人离京了。

说是将朝政交给了她,实际上政治中心早跟着他转移了。

她都快成了他手里的一把刀了,就看她这个刀先磨断,还是刀的主人先老死。

大部队开着汽车走,相关大部队分成了两批,一批早走先去承德,后一批随驾,这几年出的汽车都被皇家和一大批皇亲给包揽了。

大部队前脚离开京城,后脚宝音便喊了刑部的官员。

“水师打下了新占之地,未来发配宁古塔的人该发放这里,另外整理一批犯人,不准拿银子免除刑罚,牢中除死刑犯以外的犯人全部送去新占之地……”

刑部侍郎大惊,“这流放万里刑罚是否太过?”

宝音冷眼看他,“那些是罪犯,罪犯只是换个地方受罚,哪里算是发配?往后只要敢犯罪,除死刑以外都要送去海外受刑。”

“若其家人问起就说本地监狱放不下,转移外地监狱,待刑满释放自是可以坐船回来。”

刑部侍郎抹着汗说是。

实际上能被关进监狱的那都是刺头,真送走了对当地治安也好。

宝音可不想再来一次严打,还是让洋人去尝试一下农民起义的滋味。

她摸着下巴,距离美国建国不到百年,她多塞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进去,胤礽他们能分裂也就罢,不能也得占块地盘,这钉子她非得钉下不可。

一声令下,沿海的监狱先被清空,然后附近的县和府的监狱犯人往沿海这边押。

一车厢一车厢的犯人,和一船一船的犯人都聚集在沿海,三月份开始出海,前面大船开道,后面小船跟随,这样大批次迁徙到五月才抵达金山。

胤礽看到那密密麻麻的黑点,心里暗暗吃惊,吃惊皇后调动的船只,哪怕朝廷恐怕也做不到。

但是等船靠岸,他知道了,这些都是要付费的。

领头船长笑眯眯道:“金二爷,这人都运到了,一个壮力给十两银子,会手艺的二十两,这钱绝对不亏,您看我们是大老远运送过来……”

要不是守着一个金库,胤礽都想给他一巴掌,狮子大开口都宰他头上了。

第356章

唐皮子出监狱门口后喘了口气。

这两年江宁府变化很大, 因有个火车站在,直接成为江南中心。

整个江南的铁路都是从这边向周边辐射,因为这里是南北交接点。

唐皮子以前是织户, 后来改做了收蚕卖给商行的生意,这家境慢慢好起来。

长子没赶上好时候,不像次子长女进了新学。

谁能想到多了几年书, 一转眼朝廷就不收了,只考新学内容。

长子因这受挫,无论如何都学不进新学, 唐皮子叹气, 只能带在身边到乡下收蚕茧。

一转眼长子也成家立业了,可谁能想到被人引诱染上了赌, 之后是分家, 败光了家业。

唐皮子内心失望透顶, 前段时间某个作坊库房被盗, 长子也被抓了进去, 他特意托人打探情况。

回到家后老妻迎了上来,一脸忧愁, “衙门怎么说?”

“宣判了, 徒百里, 两年牢, 另外报案人的损失几家得凑一凑给人补上, 还有衙门的罚款。”唐皮子灌了一瓢水慢慢道。

老妻叹气,“老大怎么变成这样?”

唐皮子叹气,“世道乱了,早些年大家穷,哪有这样的心思, 反而富起来生乱了。”

他唯一开心的一点就是,“那伙子地下赌场也被端了,涉案的人全被抓了,听说有县太爷的小舅子,都没有放过,县太爷也被摘掉官职了!”

老妻开心了一些,合十道:“多亏了痘神娘娘保佑,果然拜了痘神娘娘有用。”

“老大家的还得多照顾点,两年时间一转眼就过。”

唐皮子也不知道该怎么管教长子,多好的孩子,怎么一转眼就学坏了。

百里也不算很远,从南京发配到合肥吧。

唐皮子只听了会发配百里,还不知道发到哪里。

衙门那边也不准打听,只能托人送了些吃食和换洗衣物。

转天一个个头戴枷锁铐子的犯人被送上了火车,唐大郎被推搡着上车,年幼时他也不是没看见过犯人,全都是走路,哪里像现在用火车送了。

他也就是脑子一热跟人跑去偷废铁,明明说好的是偷工地上的废铁,怎么一转眼变成了别人家的库房?

最后被人当场拿住扭送去了警察局。

等判刑下来是徒刑百里,他心情顿时放松下来,同伴也是。

只觉得这根本不算是什么大的惩罚。

唐大郎听见有人问守在这个车厢的警察,“警察大人,敢问是送我去何处,不是徒行百里吗?”

警察呵斥一声,“不准说话!”

“百里还是江宁府周边区域,不等于没有处罚,朝廷下达了新的通知,流放地换地方了,保证让你们徒行百里。”

唐大郎有点懵,怎么流放地还可以这样算,那他是不是要被拉去苦寒之地再流放百里?

一时间火车上多了啜泣声,都是胆小怕事,回味过来被吓哭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玻璃城的一场季风 听说你曾深爱我 [综英美]电子拳击可以拯救哥谭吗 相爷的乡野妻 冰山伯爷为我折腰 成为限制文男主的妻子 厄运食肆[全息] 绿茶穿成万人迷文女配后 用柯学马甲伪装文豪 离婚律师很难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