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0(2 / 2)
温珣仿佛看出了红玉的疑惑,“我们的东西,只能掌握在我们的手里,若是不小心被别人拿走了,很有可能会变成攻向我们的利器。”
红玉恍然大悟:“我懂了,琼琅你放心吧,出了这个院子,马鞍的事打死我也不说。”
温珣笑了笑:“对,是这个理。我们是王爷身边亲近之人,暗处不知有多少双眼睛正盯着我们,切不可大意了。”
说话间,一只雪白的鸽子穿过院墙飞向了王府后院。没一会部曲拿着封了蜡的竹管到了温珣面前:“王妃,有消息。”
温珣打开竹管抽出纸条一看,顿时笑开了花:“好!不愧是专家,这么快就有好消息传来了。”
“什么好消息?”秦阙的声音从院外传来,抬头看时,正见他神色凝重地进了院门。看到秦阙进门,红玉立刻缩手缩脚地退到了旁边,王爷这脸色不太好看哪……
温珣已经许久没见秦阙露出这样的神色了,难道是部曲大营建设遇到困难了。这么想着,他脱口而出问道:“王爷,遇到什么难事了吗?”
秦阙勉强地笑了笑:“先听你这边的消息,有什么好消息?”
温珣扬了扬手中的布条,笑道:“兄弟们找到了适合建盐田的沙滩了,王爷,我想亲眼去看一看。”
从进入幽州开始,温珣就没想着靠百姓那点可怜的赋税活着。他先后派出了好几支部曲队伍,让他们在幽州寻找矿脉和其他资源,快一个月过去了,终于传来了第一个好消息,他们找到适合建盐田的地方了。
盐是人体的必需品,长期不吃盐,牛马会无精打采,人也会虚软无力。正是因为如此,和盐有关的生意从不见赔本。温珣早就瞄准了幽州那一片大大的海湾,有海就意味着有盐,有盐就意味着有钱。
秦阙可是幽州之主,他要在海边建个盐田,谁敢说三道四?最妙的是,温珣还知晓将苦涩的海盐提纯为细致食用盐的办法,靠着这一手,他就不信他们打不开市场。
听到这个消息,秦阙双眸也亮了:“果然是个好消息!”
温珣眉眼弯弯:“王爷,你放宽心,这只是外出的兄弟们传回来的第一个好消息。你看好了,用不了多久,还会有更多的好消息传回来。”
笑闹一阵后,温珣看向了秦阙:“王爷,你遇到什么难事了吗?”
闻言,秦阙的笑容淡了几分:“倒也不是什么难事,长安传了三个消息来。第一个消息,秦睿被封成了睿王;第二个消息,秦璟成了圣上亲封的太子;第三个消息……皇姊精心照料的小皇侄夭折了。”
温珣怔了一下,缓过神后苦笑了一下:“这是预料之中的事。”
秦睿被他们二人连手废了,自然与皇位无缘了,如今适龄的皇子只剩一个秦璟,怎么算皇位也会落到秦璟头上。至于长公主想重点培养的小皇侄……怎么说呢,这年头的孩子太容易夭折了。
秦阙并不是为了秦睿和秦璟的消息伤怀,他只是心疼长公主:“也不知皇姊如今可还好,她很看重那个孩子,那孩子夭折了,皇姊要伤心了。”
长安远在千里之外,秦阙如今过得艰难,也没多余的心力去安慰长公主。
事关皇室机密,温珣本不该多问,可是看到秦阙唏嘘的模样,他还是忍不住问道:“长公主为什么不生一个自己的孩子呢?”
秦阙叹了一声:“皇姊年幼时有个青梅竹马,就在皇姊及笄的那一年,那竹马生了重病不治身亡。皇姊悲痛万分,立誓一生不嫁。”
“宫中有人说,皇姊是利用父皇的同情心,我原本也觉得皇姊不应该为了一个已逝之人耽误自己一生。可如今我渐渐有些明白皇姊了……”
说这话时,秦阙双眸紧紧盯着温珣。他的喉结上下滚动了两下,“琼琅,原来遇到了那个人,会满心满眼都是他。其他的人再也入不了眼,再也无法激起自己的情绪。”
“我原以为皇姊是不幸的,可现在我觉得她能认定一人,也是一种幸福的事。你说呢,琼琅?”
温珣直视着秦阙的眼睛,他怎会听不出秦阙的话音,一时间他的心中像是被秦阙丢入了一粒石子,原本平静的心中荡起了阵阵涟漪。
“嗯,是啊。”温珣唇角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被迫造反了》 40-50(第6/18页)
微微上扬,他想他好像抓住了什么,前几天那个让他困惑的问题,说不定很快就能有答案了。
第44章
在出发去看盐田之前,温珣还需要去一趟部曲大营。不止是去看看大营建设进度,也是因为十日之期已到,他得去看看他抓来的两个活宝消停了没。
刚到大营门口,温珣便惊讶地发现大营东侧立起了十栋已经完工的营房,还有十几栋营房眼看着就要封顶了。如此惊人的建设速度,比他预想得还要快很多。温珣站在已经建成的营房前,欣喜不已:“看来入秋之前,我们的大营就能建成了。”
秦阙眼神骄傲:“不出意外地话应当是没问题了。我原先还以为在等剩下的部曲到达之前,只能建出容纳两三千人入住的营房,现在看来等后面的人到来时,我们已经不用额外给他们找住处了。”
温珣感慨道:“人多力量大,幽州铁骑果然强悍。”
秦阙没说话,只是笑着瞅了温珣一眼。大营建设初期时,温珣让所有的部曲集中先建一栋营房。当时他没多想,现在他终于明白了,那一栋营房便是活生生的招牌,让部曲们看到了希望。
早在秦阙和温珣入营时,崔昊就得到了消息。崔将军小跑至二人身前,抱拳行礼后一言不发,光呲着个大牙傻笑:“嘿嘿嘿……”
一见他笑成这样,秦阙眉头一挑,揶揄道:“这几日玩痛快了吧?”
崔昊伸出粗糙的大手,摸了摸脸颊意犹未尽道:“还行?就是不敢太用力,万一折腾狠了,王爷和王妃要揍属下的。”
温珣好笑道:“崔将军御下有方,就算再多两个世家子也不是你对手。那两人人呢?”
崔昊指了指大营后方的一个小窝棚,“前两天闹绝食,我寻思着不能让他们影响我们的士气,索性就把他们捆起来了。饿了两天,现在给啥吃啥。”
温珣:……
怎么办,有点惨,但是又有点想笑。
等再看到范岭和萧奕二人时,温珣险些没认出他们来。这二人瘦了两圈不说,人还黑了不少。尤其是萧奕,原本让温珣惊艳的一个美人,现在灰头土脸的在啃窝窝头。窝窝头太干了,二人噎得直翻白眼,抻长脖子锤着胸口咽下去后,依然舍不得放开。
见到温珣,这两人也不像先前那样叫嚷怒骂了,而是讪讪地笑了笑。温珣静静等他们吃完窝窝头,也跟着笑了:“听说两位公子这段时间都没能跑出去?”
范岭畏惧地瞟了崔昊一眼,别说跑出大营了,他们就算接近大门三丈,就会有小石子从各个角落飞来。崔昊这人是有点本事在身上的,哪怕他们三更半夜分开逃走,崔昊也能揣着手将他们提回来。
没几天脑子活络的二人就摸出门道来了——原来崔昊舍不得伤他们啊。这就好办了。二人开始寻死觅活,什么上吊绝食通通来了一遍。
说起那个上吊,到底是谁想出来的这种死法?脖子上系着绳子,双脚一悬空,顿时就呼吸不畅痛苦不堪。要不是崔昊来得及时,范岭就真的翘辫子了。还有那绝食的法子,一顿不吃尚且能忍,三顿不吃,两人已经饿得想啃人了。
这死谁想寻谁寻吧,端王夫夫也没想着杀他们,好死不如赖活。再说了,十天都过了,他们的家族还没人出面赎人,想必真的畏惧了端王的势力,放弃他们了,以后他们得靠自己的能力活下来了。
听见温珣的问话,范岭抬起泛光的衣袖擦擦嘴,老实地跪了下来:“王妃,我错了。以后我再也不敢顶撞您,也不敢辱骂您,您让我向东,我绝不向西。”
萧奕也跪得端正:“王妃,我也错了,以后我再也不幸灾乐祸随意出口伤人了。求您大人不记小人过,将小人当成一个屁,轻轻放了吧。”
温珣:……
不愧是世家子,能屈能伸,一派大家风范。
秦阙看得想笑:“这不是挺聪明的么,之前怎么想到了逃跑的蠢办法?”果然是没见识过人间险恶的单纯孩子,稍稍一打压立刻乖顺了。
温珣慢条斯理地问道:“两位公子,对我们这部曲大营有什么看法吗?”
话音刚落,范岭和萧奕二人连忙摇头:“没有没有,王爷和王妃的部曲大营气势雄浑英武非凡。”“部曲们个个龙精虎猛,是一支凶悍的队伍。”
温珣满意地点点头:“你们觉得部曲大营很好?”
“对对对!”“好好好!”
“世上再也找不到比端王府的大营更加气派的军营了,您看这两层楼的营房,小人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哪。”说这话时,萧奕倒是有了几分真情实意在其中,“小人的族兄中有人入了行伍,小人也曾因机缘巧合随他们去过几座营房,那些营房根本无法和王爷的部曲大营相比。”
范岭紧跟着说道:“不仅如此,王爷的部曲和别处的部曲也不一样。”
范阳城中也有一些贵族门阀家中豢养部曲,那些部曲平日里只知道仗着世家的权势横行霸道。他到秦阙的部曲大营中也有十日了,这段时间只看到部曲们赤着膀子认真干活的模样,从没见谁偷懒过。就连奉命看守他们的崔昊,也要时刻撸起袖子出力气。
这样一样强悍,严谨,团结的部曲队伍,绝非乌合之众。
温珣笑容更深:“看来你们对部曲大营很满意,很好。如果我现在给你们一个机会,让你们留下,你们可愿意?当然,你们若是不愿意,我也不会强求,我会派人将你们送回家去。”
若是十天前听到这个消息,二人肯定二话不说选择回家。可现在,他们却迟疑了。
这两天他们饿肚子被困在窝棚里,窝棚就在膳食堂旁边,每当到了饭点,窝棚旁边总是会聚集一圈的部曲们。被人指指点点的日子不好过,尤其是当部曲们得知他们只是两个纨绔的世家弟子时,正在寻死觅活时,说出来的话更加难听。
当尊严被踩在地上被人随意践踏时,二人却冷静了下来。回想先前的所作所为,确实很上不得台面。在部曲们面前,他们引以为傲的那些东西被击碎。
家中固然好,风吹不到雨淋不湿,心情好了出门赏花会友,心情不好躺个一整日也无人说什么。若是回去,他们依然是养尊处优的小少爷,可以过先前的悠闲日子。
只是只有他们自己才清楚,他们已经回不去了。当他们赏花会友喝酒弹唱时,部曲们蔑视的眼神和笑声会贯穿他们的心脏和灵魂,让他们再也无法安然躺平。
见识过风浪的船,再也无法回到曾经的小池塘中了。身为男人,谁不想建功立业?
只是思考了片刻,萧奕就给出了自己的回答:“王妃,我想留在部曲大营,哪怕做一个最平凡的部曲也好。”
这时范岭也想明白了:“我要留在部曲大营,我不想继续给太爷爷丢脸了。我太爷是大景有名的大儒,我的爷爷,我的父亲,我的叔伯都是有才学有建树的人。我不能躺在家人的荣耀下,做个一事无成的纨绔。”
温珣眉头一挑:“嗯,好。”说着他从袖中摸出了两张纸,分辨后,他分别递给了二人。
范岭和萧奕接过纸看了看,二人瞳孔巨震难以置信:“任,任命书?!”
萧奕成了部曲大营对外交涉部的部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被迫造反了》 40-50(第7/18页)
长,而范岭成了文艺兵部的部长。二人面面相觑:“这……部长是什么职务?”
大景军营中的一些职务二人也有所了解,什么伍长、什长、督军、校尉……从没听说过部长!端王妃是不是又拿他们开玩笑了?
温珣见二人惊疑不定,便轻声解释道:“外交部和文艺兵部是最新成立的两个部门,顾名思义,一个负责对外交涉,一个负责文艺汇演。”接下来温珣以最简单的话语向二人说明了这两个部门的职责,以及他们接下来要做的事,同时还不忘给二人戴上高帽子。
“我第一眼见你们二人,就知晓你们不是池中之物。你二人应当是能独当一面的英才,这两个部门只有交给你们,我才能安心。”
范岭和萧奕被这大棍子加大枣的组合给打懵了,此刻看着温珣俊朗的脸差点哭出声来:“那您早说啊!您若是早说,我们也不用遭这几日的罪啊!”
天知道他们被崔昊收拾得有多惨,早说让他们来部曲大营做官儿,他们早就屁颠颠跟着来了。
温珣抿唇笑了:“我和王爷向来不强人所难,只有让你二人亲眼见到了,心甘情愿地留下来,我们才会说明来意。”
范岭和萧奕对视一眼,而后抱头嗷嗷大哭,哭着哭着又笑了起来。到底是谁说端王妃性情纯良最好相处了?
谣言,这都是谣言!
温珣不想见二人涕泪交加的模样,只笑着对崔昊说道:“崔将军,稍后领两位部长下去休息,他们有在部曲中选调人才的权利,他们看中的人,尽量给。”
崔昊抱拳行礼:“是!”
离开部曲大营后,秦阙一行直奔右北平郡而行。新盐厂的位置位于右北平郡的海滩上,那里是泥质滩涂,地势又平摊,就是荒了些,从蓟县出发得五六日才能到达。
温珣手中拿着部曲传来的舆图,同秦阙商量着接下来的事情:“若是确认盐厂可行,我们就要修出一条直奔盐厂的官道。”
秦阙想了想:“只怕没那么多部曲了……”一旦进入秋天,部曲们还要分出一批来去耕种,还要操练,若是再分出去修路,只怕人手和钱财都不足了。
闻言温珣抬头看了秦阙一眼,似笑非笑道:“王爷看来是真忘了,你是一州之主。官府的那些人若是现在还看不清状况,等秋收之后,可以换一批人了。”
秦阙恍然大悟:“是啊!不必非要部曲们去操劳,修路搭桥本就是官府职责。他韩靖要是再推三阻四,本王连他这个州牧都给撤了。”
温珣笑着点点头:“对,就是这个理。王爷您想一想,幽州之前把控在四大世家手中。现在四大世家,我们已经走了三家,卫家给了我们人,范家给了我书,萧家的小公子成了我们营中的官员,他家还给了钱。我们已经搞定了四分之三,等盐厂建成之后,最后一个刘家,也不成威胁了。”
秦阙的手指轻轻在身侧轻点着:“其他三家都有一个据点,唯独这刘家,人不在幽州,却在每个郡县都开了分号。”
温珣低头慢慢收拾手中的舆图,缓声道:“这不奇怪,刘氏家族是前朝传下来的大氏族,有从龙之功。他们本家在会稽郡掌管好几个大盐厂,大景的盐业有大半掌握在刘家手中,官府都得卖刘家一个面子。数百年下来,刘家的分号又岂止是在幽州随处可见?放眼整个大景,哪里看不到刘氏盐号?”
秦阙摸着下颚眼神柔和地看着温珣:“是啊,这么多年那么多诸侯想要从刘氏手中分一杯羹,都失败了。只有你另辟蹊径,直接和刘氏抢市场,我们算不算……虎口夺食?”
温珣同秦阙对视,神色从容道:“是呀,我们就是在虎口夺食,王爷,你怕吗?”
秦阙“哈”的一声笑了:“夺食当然要和猛虎夺,换成了软柿子,本王还看不上眼。”
这时又一只鸽子“扑簌簌”飞过来,停在了马车上方。秦甲摘了腊管收好鸽子,“王爷王妃,又有消息传来了!”
秦阙快速扫完了布条后笑着将布条递给了温珣:“看来这一趟,我们得多跑几处了。他们发现铁矿脉了。”
温珣接过布条扫了一眼,惊喜道:“真不错,我就说辽东郡是个好地方!正好看完盐田后我们要去辽西看看他们开荒情况,到时候也一并去辽东。”
秦阙应了一声:“对,前两日吴郡的种子也运来了,有长福亲自指导,总不会出错。”
*
长福前几日就已经出发赶往辽西郡了,他在辽西郡等了两日,吴郡来的那几十车种子也到达了。随着种子一起到达的还有五百部曲,部曲统领叫林邈。刚打了个照面,林邈就对着长福行了个礼:“温大人,王爷口谕,五百部曲听温大人号令。”
从没见过这么大场面的长福懵了,看着那一个个精壮的小伙子,讷讷半晌后,才小心翼翼地说道:“要不……先分十个人出来掰玉米?剩下的人交给……交给……”
长福眼睛一转,一眼看到了许氏兄弟,他双眼一亮连忙指着二人道:“交给他们!这两个郎君是王爷亲自指派的管事,他们能把人手分配得妥妥的。”昨天他亲眼见到这两个不大的小郎君解决了一场可能会流血的争端,许氏两兄弟在长福心中已经成了和范祁平起平坐的大人物了。
许湛清和许湛澈二人被林邈截住时,这两人都傻眼了:“啊?交给我们?这,这……”
长福搓着手,用带着吴语的官话说道:“小郎君不要客气,你们两个有才呢。阿珣对我说过,说遇到难事就找你们,你们是有才学有能力的英才。”
连日的暴晒让许氏两位公子晒得像泥鳅一样,黝黑的面容遮住了二人脸上的红晕:“王妃真这么说我们?”自从温珣在爷爷的剑下救了他们,这两人对温珣就有一种莫名的敬意。如今听到长福这么说,二人还挺不好意思的。
长福哪里知道这么多弯弯绕,他连连点头:“那当然,我怎会诓骗你们?我家阿珣可看重你们了,要不然也不会让你们出来找地方种地开荒啊。你要知道,民以食为天,种地是多么重要的事啊,他若是不信任你们,能将这么重要的事交到你们手里?”
许湛清同弟弟对视一眼,二人点了点头,然后对着林邈拱拱手:“林统领,一路辛苦了。我们现在正在开荒,有些缺人手。”
林邈大手一挥:“兄弟们,都来听许统领号令,开荒——”
等范祁安顿好新招来的流民匆匆赶来时,临时营地中只剩下了寥寥数人。他挠着脑袋在营地中转了一圈,最后目光落在了正在教部曲搓玉米棒子的长福身上:“温大人,这次来的部曲只有这几人?”
长福抬起头笑眯眯道:“啊?两位许统领带着部曲们开荒去啦。”
范祁一头雾水:“啊?!”许氏兄弟什么时候成统领了?这两人确实按照王妃的指示找到了一大片可以开荒的土地,可是他们哪里会开荒种地?昨日许氏部曲的几人还不满自己安排,和自己脸红脖子粗的,今日他们会主动下地?
等范祁在荒地中看到许氏兄弟时,他的眉头惊讶地挑了起来:许氏兄弟真的带着端王部曲在开荒!不仅如此,他们还非常认真地指导部曲开荒步骤。
范祁疑惑的看看天,又挠挠脸:“嗯?”
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被迫造反了》 40-50(第8/18页)
第45章
想要去右北平郡,就要先横穿过渔阳郡。渔阳算是幽州比较富裕的郡,可是走上十几里地也见不到一个村庄,等到了右北平郡之后,那就更荒凉了,偌大的一个郡只有四座城。官道也年久失修坑坑洼洼,有些路段的官道甚至被荒草给淹没了。
走上一段路,众人就要停下来辨明方向。好在先前探路的部曲们得知温珣他们要来的消息,已经提前派人等在了路上,有了他们带路,众人离目的地越来越近。
越靠近目的地,路越是难行。最初时众人弃了马车直接骑马,后来连路都没了了,众人只能将马拴在了路边,靠着一双腿穿过茂密的草丛。
滩涂周围的草丛密不透风,温珣跟着部曲们艰难穿过密实的草丛,那模样实在算不上优雅。一边走,温珣一边对秦阙说道:“王爷,您看到了没?想要富先修路。盐厂产出再多,没路就运不出来,运不出来就卖不出价钱,所以……”
不等温珣说完,秦阙伸手将围着温珣转悠的一只牛虻拍死,无比认同道:“对对,修路,一会儿看了之后要是可以,我就给韩靖发消息,让他派人开始修路。这该死的荒路,本王是再也不想走了。”
秦阙这等孔武有力的人走起来尚且觉得吃力,更别说温珣了。秦阙停下脚步关切地看向温珣:“你还行吗?能走得动吗?若是走不动的话我背你。”
温珣虽然热得满脸通红,汗如雨下,但是还没到需要秦阙背的地步:“暂时还不用,还有劲儿。王爷,部曲们找到的这地方晒盐挺好的,水份蒸发得快。”
秦阙随手擦去额头上的汗,应了一声:“对,不止晒盐快,晒人干也快。”
穿过密实的草丛后,一大片滩涂印入眼帘,准确一点说,这是一片荒芜的盐碱地。潮湿的灰黑色的泥土上,随处可见析出的白花花的盐碱,这里只能看到稀稀拉拉的蒿草,就连逐水而居的海鸟都不见几只。
但是这里却是一片极好的盐厂,这里背风向阳,海水干净又清澈,太阳还很热烈。部曲们已经在滩涂上挖出了第一块简易盐田,短短几日,盐田中已经有灰黄色的海盐析出。
温珣弯腰随手从盐田中捞了一把潮湿的海盐,放在口中尝了尝后吐了出来。咸苦的海盐自然比不上他们平时食用的精盐,可是质量却能和市面上随处可见的官盐媲美。这么一片天然盐厂,竟然被端王部曲找到了,这是老天爷在赏饭吃啊。
秦阙重赏了发现盐田的几个部曲和盐工,而后乐滋滋地折返到了温珣身边,眉飞色舞道:“他们说这里的海水质量很好,等盐田建成稳定之后,亩产能达千斤。若真是如此,这么大的一片盐田,产出的盐足够覆盖半个大景了。”
端王的部曲们并不是随意在探路,在他们出发之前,温珣就让部曲们去幽州各郡县寻找有经验的工匠。这些工匠有能认矿石的,有在刘氏盐田中干了大半辈子的,年迈的工匠们得知是端王爷要用他们,哪怕腿脚不利落的也坚持出发。
温珣随手丢了海盐,眉开眼笑:“老盐工既然这么说了,那一定有他的道理。那事不宜迟,我们可以调人来开工了。”
想了想后,温珣又补充道:“也给发现辽东郡的部曲传讯,让他们去附近的郡县招人开工。等我们到辽东郡已经是大半个月之后的事情了,大半个月能做太多事了。”
秦阙笑了:“我已经让秦甲分别传给了辽东郡的部曲们传消息了,让他们去找辽东郡守安排采矿事宜。”跟着温珣这么久,这点反应速度,他还是有的。
“对了,方才我也给右北平郡的郡守传了消息,这个盐田,我准备让我们的人和右北平的官员共同监管。盐矿铁矿还有接下来发现的一切矿脉,必须掌握在自己人手里。”
温珣笑着点点头:“好。”
右北平郡的官员赶来需要时间,等待的空隙中,温珣将目光放在了波光粼粼的海面上。他眼前的大海并不是蓝色的,而是绿色,像是上等的宝石一般。
温珣自言自语:“得有船。”
密切关注温珣动静的秦阙接话道:“你要船做什么?垂钓吗?馋鱼了?”想了想后,秦阙觉得还真有这种可能,幽州的渔业好像没有吴郡发达,入了幽州至今,琼琅还没吃过几顿鱼。
温珣笑道:“我在算,我们什么时候能开始组建自己的水师。”
秦阙:!!!
水师?是他想象中的那个水师吗?
吸了一口气后,秦阙听见自己的声音有些颤抖:“琼琅,并非是我怀疑你。只是,我们身在幽州,有必要组建水师吗?”
幽州铁骑天下闻名,有了铁骑,还需要水师做什么?对付鲜卑和夫余用不着水师,而且北方将士多半不会游泳。
温珣解释道:“王爷,组建水师并非是为了抵抗外族。”说完这话后,他笑吟吟看向了秦阙,“北方将士不善游泳,可是南方将士擅长游泳啊。扬州府的水师天下闻名,王爷难道没听说过他们的名号吗?”
扬州府?怎么突然提到了扬州府?
憨直的秦阙皱着眉,一时没明白温珣话中的深意。
温珣抬起手,指了指长安的方向:“天下大势,谁能说得准?还是得早做准备比较好。”
秦阙瞳孔猛地一缩:“你是说秦璟……”
秦璟如今成了太子,他和自己的关系本就一般,等自己掌握了幽州铁骑后,自己就是藩王中最有实权的那个。虽说自己并没有什么远大志向,不想卷入是非中,但是怀璧其罪的道理,秦阙还是懂的。
温珣竖起一根食指立在唇边,轻轻“嘘”了一声。而后轻声道:“咱幽州靠海,将来有了盐,可以用船走水路运盐。不运盐的时候还可以用来捕鱼,王爷,您觉得我们有没有必要组建水师呢?”
秦阙盯着浩渺的海水沉默了,幽州靠海,若是某一日秦璟看他不顺眼,发兵来攻打他,那些兵卒甚至不用经过并州冀州,他们可以从走水路从海上攻来。幽州铁骑确实厉害,但是幽州铁骑要对付的敌人是北方的外族。如果真出现他们想象的情况,等铁骑调转枪头时,幽州内部已经被掏空了。
思考许久后,秦阙认真点了点头:“王妃说得没错,要有船,要有水师。”顿了顿后,秦阙语气凝重道:“闲时运盐捕鱼,战时也要能扛。别人有的,我们要有;别人没有的,我们也要有。”
温珣缓声道:“方才我在计算,若是一切顺利,我们大约三年后可以开始组建水师了。那时候幽州局势初定,王爷也有时间和精力了解水师。”
“组建一支水师绝非一两年就能见到效果的,想要见效,至少得操练三五年。光是有了船还不行,还要有码头有港口,有配套的营房……这么一想,我们任重道远哪。”
秦阙目光沉沉地看着海面:“是啊。不过没关系,一步步来就是了。”
*
见过右北平郡的官员后,秦阙等人向着辽西郡出发。
过了山海关,就是辽西郡。很多人觉得过了山海关之后就是穷山恶水的荒僻之地,其实正好相反,辽西辽东两郡土地肥沃,很适合耕种。
之所以给世人造成这样的印象,是因为过了山海关之后就没有长城了。除了重要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被迫造反了》 40-50(第9/18页)
城池有驻军之外,其他的地方无人值守。就算百姓们在土地上种满了粮食,等到春收秋收之际,外族就从北方长驱直下烧杀抢掠。时间长了,谁都不愿意花这个心思来耕种。
温珣他们选择辽西种植东西,自然有他们的考虑。辽西郡除了北边有三个城池之外,南边大片的土地全年荒芜。除了自己人通风报信之外,敌人不会知晓这里有一片土地。
刚过山海关,温珣等人就看见了翘首以盼的长福和部曲们。远远的,大黄就快乐地向着小主人奔了过来,它利落地蹿上了马车,一头扎进了温珣怀里“嘤嘤嘤”求抚摸。
秦阙看得眼热:“先前我一直想在军中饲养军犬,可是一直没找到好品种。将来若是有机会,我要组建军犬营。”
温珣双手赞成:“这个主意很好,狗子的嗅觉和听觉敏锐,用来查探情况再合适不过了。”
来迎接端王一行的部曲一共有七八人,其中一半温珣都认识。他笑吟吟看向了腼腆的许氏两兄弟,客气地拱拱手:“你们的事情我和王爷都听说了,多亏有你们找到了那么好的地,我们的秋耕才没有耽误。”
许湛清和许湛澈呲着白牙,长了老茧的手傻乎乎地摸着自己的脑袋,哪里有先前伏击秦阙时的傲气和锐气。
许氏两兄弟找到的土地离山海关不远,温珣他们到达时,只见大片的平原已经被部曲们和招来的百姓开垦成了整齐的农田。景瑞帝赏赐的牛羊多半送到了这里,放眼看去,黑油油的土地上,部曲们正有条不紊地烧荒耕田。
耕地中央出现了一座正在建设的小村落,夕阳下,村中鸡鸣狗叫炊烟袅袅,一片世外桃源的景象。这些人在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将居住在此,认真照顾田中的植物。
温珣他们索性弃了马车,慢悠悠地走在了田埂上。整齐的田垄中能看到一个个撒了草木灰的窝窝,每一个窝中都窝着一小块长了芽点的土豆。
长福用吴语对温珣说道:“阿珣哪,你知道我们那两亩地的玉米种子种了多少亩地不?”
虽然早就知晓了具体数据,但是面对兄长时,温珣总是格外给面子:“多少呀?”
长福伸出了两根手指头,惊叹道:“两百四十亩呀!先前在吴郡时,我每次都只留几根玉米下来做种,其他的都被我喂鸡喂鸭了,现在看来好浪费啊。”
温珣笑眯眯的:“那不是因为我们庄子只有那么大么?多出来的种子没处种啊。”
每次听这对兄弟说吴语,秦阙就头大,他一句都听不懂。不过他本能地知道,这两人是在说耕地的事情。此刻范祁正在认真地汇报:“王爷,目前我们开垦了四百亩耕地,先有三十六亩土豆,还有两百四十亩玉米,剩下的是辣椒、南瓜……”
秦阙一愣:“玉米怎么种了那么多?”
先前他只听温珣重点同他说了土豆,这是一种亩产三百担好吃又饱腹的作物。那时候玉米没成熟,他也就没多问,只知道玉米叶片看起来和高粱差不多,每一根玉米上会结两到三穗的玉米棒。温珣当时说,等玉米成熟了就煮嫩玉米给他尝尝,可后来他们忙着出门,就忘了这事了。
话音落下,范祁从袖中摸出了一个完整的玉米:“王爷您看,这就是玉米!”
秦阙接过玉米,只见半尺长的玉米棒子上结满了橙黄色的玉米,阳光下每一粒玉米粒像是暖玉一样散发着柔和的光泽。先前他只见过完整的玉米棒子,这还是第一次见到剥了壳的玉米。
玉米确实像它的名字那样,玉石一般的大米。
范祁指着一粒粒整齐的玉米粒道:“王爷您看,这么一粒小小的种子,就能结出两个这么大的玉米棒子。属下称了一下,两个玉米棒就有一斤一两。”
秦阙:???
范祁激动得双目放光:“亩产一千多斤哪,玉米杆子还能喂牛羊!温大人说玉米特别好吃,比土豆还好吃,又香又甜。”
秦阙:!!!
亩产一千多斤?又香又甜?
阿珣竟然藏着这样的宝贝,是想给自己一个惊喜吗?
范祁已经开始期待了:“属下真的迫不及待等着秋收了。”
秦阙瞅着手中金灿灿的玉米棒子,回头看了看和兄长谈笑的温珣,眼中迸发出了惊人的神采。光是凭着土豆和玉米两种植物,他家阿珣就能高官厚禄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这样的一个人才,被他得到了!
第46章
温珣和秦阙在新开垦的农田附近呆了两日,这两天里,他们给未成形的村子取了辽西第一村的名字,还策马看了没来得及开垦的田野。走的时候,二人将刑武留了下来。
车队走出很远后,秦甲勒马回头看,还能看见刑武的大刀在阳光下折射的锋芒。他觉得不可思议:“王爷王妃,你们到底和刑兄弟说了什么?他不是打死都不愿意离开你们二人的吗?”
离开蓟县时,秦阙原本想要将刑武和崔昊二人留在部曲大营中,可是刑武不愿意,他觉得秦阙和温珣要去的地方更加危险,他要时刻守着二人。一路上刑武言出必行,有危险的地方他先上。正是因为有他在,秦甲才觉得肩头的担子轻了不少。
秦阙似笑非笑,扫了一眼马车的方向:“我可没那口才。是王妃同他说了几句,才让他改了主意。”
秦甲震惊:“啊?只说了几句,刑武就同意了?王妃,您到底对刑兄弟说了什么?”
温珣掀开帘子,慢条斯理道:“也没什么,我只是告诉他,第一村的种子很重要,可是村子还没建好,有很多未知风险。北边的鲜卑和夫余随时可能派探子来打探消息,四周出没的野兽也有可能给植被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我们需要留一个高手在这里坐镇,他的刀法很好,若是能传授给这里的部曲兄弟,那真是帮了大忙了。而且有他在这里,我和王爷都会安心。”
秦甲眼珠子都瞪出来了:“啊,原来如此!”
秦阙大笑:“都学着点吧,王妃说话就是这么让人心里舒坦。”
秦甲跟着傻笑了起来:“王爷您可别拿属下开玩笑了,属下是个大老粗,要是能学王妃千分之一的水平,属下睡着了都能笑醒。”想了想后,秦甲又问道:“王爷,先前属下听您和王妃说,你们想要重点发展辽东辽西两郡?这两个郡地方是挺大的,但是没有长城啊。属下听说北边的夫余这些年蠢蠢欲动,咱要不要修长城拦一拦?”
温珣闻言笑了笑:“没事,不用管,我还怕他们不来。”
秦甲懵了:“哎?不是啊王妃,你刚不是还对刑武说,怕夫余的探子来搞破坏吗?怎么现在又换了个说辞了?”
见秦甲一脸懵逼的模样,温珣和秦阙相视一笑。
自大景建立以来,夫余就是大景的属国,他们的国人擅长养殖和打猎,每年都会向大景皇室朝贡,有些年份他们的国王甚至会亲自去长安朝贡。就是这么一个看起来老实巴交的国家,这些年心也大了,前些年他们的新皇继位,直接率领了几千大军直捣玄菟郡。
大景这些年确实有些重文轻武,可是玄菟郡的守军依然抽得那些试图入侵的夫余人找不到北。被玄菟郡人抽了之后,夫余国贼心不死,又集结了几千大军向东滋扰高丽城镇,当然,也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