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1 / 2)
送走江英一行人,下午,东山村又热闹起来。
江齐和江顺将搬来的木头组装成一个框架,周边已被瞧热闹的人围住。
大家手里活计不停,脚边还放了七七八八的箩筐,江齐环视了一圈没找到人,干脆高声喊道:“江雁,江雁,东西拿来没?”
没听到回应,看热闹的村民们也帮着呼唤起来。
喊了好几声才听到江雁的声音模糊传来。
江雁手提两篮飞奔而至,又小心翼翼穿过身前的障碍挤了进去。
“太公说先试这篮麦子,麦子能行碎个崖果肯定能行。”
知道崖果果仁里有油花逼出来能做值大钱的灯油后,今年东山村人堪称全员出动,将已经走熟或走的半熟的山林全踩了遍,断断续续背回来的崖果在东山村库房里堆出三大堆。
等扒完壳、晾晒再炒制,一通流程下来最后能用的崖果果仁也上了三百斤。
三百斤的量全榨成油,像江雁此前那样小臼慢捶就得磨上好久好久。再要给郝三管事送去,不管分几次送,等外面天寒地冻了都是找罪受。
若是摊派给村里人,江雁才试探性问一句,许多爷奶就连连摆手,只说精细的活不敢插手,就做些下地、捡柴或烧火类的糙活。
但碾碎个东西而已,就跟寻常磨面一样,算什么精细活?
江雁想不明白,干脆寻江顺和江齐两位老爷子把早就想做出来的脚踏式石臼成型。
想当初她大病初愈,自告奋勇要求接回一些重担,没成想抱着沉重的木杵才砸几下就精疲力尽,推石磨更是纹丝不动。
村里担心江雁因此受到打击,才特意弄来小木臼和小磨盘,方便她“自食其力”。
尽管后来能抱着木杵砸上许久,石磨也能一口气推上许多圈,但她对这俩仍旧心怀怨念,更想着一定要找到好方法让大家减负。
拉磨的牲畜一下子买不来,便先进行木杵改造。
东山村中心的大石磨和大石臼,已经传了数代人,除了使用磨损,其它维护的就跟新的一样。
村里人差不多日日都用得上。
若不是江雁先前提出的几样农具做出来确实有用,长辈们根本不放心让她拿石臼去折腾,万一出问题,大家的口粮怎么办?
江雁将麦粒倒入臼中,退开两步,江顺轻轻踩动踏板,前方的木杵顺势抬起,然后砸落。
踏板踩了一下又一下,木杵也快速砸着臼内的麦粒。
估摸着时间,江顺停下,江齐抓了一把臼内的碎粒检查,其他人也好奇围上来。
“是碎的小欸。”
“你也不看江顺他杵了多少下,这么多遍砸下去也能行。”
“不过脚踩确实比手举着杵省力,我要是像他这样一口气弄完,明天就不用下地了。”
大家嘀咕了一会儿,然后对扶在木框上歇息的江顺道:“江顺,你下来换我踩踩。”
在场的长辈们只要不是腿脚实在不方便,全都轮番上去试用,将江雁拿来的麦粒还有后面从不知谁家挑来的两担麦粒碎成了渣。
崖果果仁没让放,因为碎出来后石臼不可避免会沾上油花,若不清洗干净,沾了油的东西就容易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