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0(1 / 2)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30-40(第1/16页)
第31章
幸好这次她不是一个人来吃。
林菲杏吃鱼的动作也与她一样同时放缓,两人默契地对视一眼。
林菲杏:“这个口味好像有点奇怪。”
禾嫒尺:“没有冬阴功炸鲈鱼好吃。”
林菲杏:“我也这么想。”
禾嫒尺:“也没有这家店的招牌鲜青椒烤鱼好吃。”
林菲杏声音提高两度:“你怎么知道我也这么想?”
火炉烤鱼已经在鹏城开了接近十年,最初在鹏城打开市场,就是靠的招牌鲜青椒口味。
直到现在,店里点单数量最高的烤鱼单品,依旧是鲜青椒烤鱼,所以现在整家店都弥漫着这道菜专属的麻辣鲜香气味。
和霸道的麻辣味相比,冬阴功的味道实在是太弱了,闻起来是这样,吃起来也是。
“鱼肉不太入味。”禾嫒尺纳闷地夹起鱼肉品尝。
“是没煮透吗?感觉冬阴功的味道没有被吸到鱼肉里。”她不信邪,又夹一筷子鱼,这次她还专门夹鱼边吃,这些地方的肉更薄,更吸味。
还是不入味。
“不是没有味道,而是吃不出来冬阴功的味。”不酸不辣不鲜,只咸。
“我尝一下这个虾。”林菲杏把锅里的虾子夹起来,用嘴去壳,再吃掉,“这个虾好像不是很新鲜。”然后又去夹鱼肉,“不过还是比外卖好吃多了。”
其实这条烤鱼原本绝对算不上难吃,最多只是不那么好吃。可惜,珠玉在前,前不久,她才吃了冬阴功炸鲈鱼。
那道菜对她的影响是在是太大,很难不在吃到类似口味的东西时进行对比。
“我好像知道为什么吃起来这么奇怪了!”
“你能吃出来这个烤鱼的腌渍用料,和这家店其他口味的烤鱼是一样的吗?”再次确认口中鱼肉那种给她怪异感觉的味道,禾嫒尺向林菲杏发问。
听了禾嫒尺的话,林菲杏细品口中鱼肉,摇摇头:“我吃不出来。”
这就是禾嫒尺厉害的地方,她嘴刁,味觉比常人更细,能吃出更细致的味道区别。
她思索着把自己得到的结论说出:“这家店的烤鱼应该是在烤制之前,统一腌渍的,不管是鲜椒味、重庆麻辣味、蒜香、酱香味等各种味道,用的都是同一味道的鱼进行烤制。”
“烤制之后,再浇上不同口味的酱汁,加上不一样的配料,得出不同的味道。”
林菲杏虽然没尝出来那么细的味,却也跟着赞同:“这样方便出餐嘛。”
火炉烤鱼用的是冷冻鱼,烤制前,必须要用多种复合香料腌渍才能掩盖冷冻鱼特有的腥味。
烤制过后,如果浇上味道比较浓厚的酱汁,比如火炉烤鱼的招牌鲜青椒,或是蒜香、麻辣味,都能把这股腌料味完全掩盖,但冬阴功不行。
冬阴功原来是泰国的海鲜酸辣汤。
泰国海产品丰富,做汤时用的海鲜都生猛得很,海虾贝壳哪怕直接白灼不加调料都不腥不臭,只显清甜。
因此泰国人在调制冬阴功配料时只需加少量姜片和柠檬用作去腥,其他香料主要专注酸辣香即可,而这个配方,就决定了它不太能掩盖住冷冻烤鱼的腌料味。
因为人家做出来就不是配冷冻鱼吃的。
而火炉烤鱼没有为了冬阴功烤鱼换一种腌渍方式,也没有把冬阴功汤的味道调得更浓厚,并且主要的冬阴功还只是用的预制汤料包,完全失去了冬阴功的鲜美特性。
导致这两种东西的组合很糟糕,和前些天的冬阴功炸鲈鱼比起来简直是降维打击。
好在不是一个人吃。
有饭搭子就是好,吃到味道一般的东西时,能用别的方式拉走集中在食物上的注意力。
“你今天早上不是去看房子吗?”作为优秀的饭搭子,林菲杏开始发挥她的实力:“看成怎么样啦?”
一说这事,禾嫒尺精神起来:“华红区现在也很贵呀,城中村的单间也要1100,我还以为会便宜很多,一千出头能租大一些的一房一厅呢。”
“怎么想着租那边呢?”林菲杏夹起娃娃菜往烤鱼锅里涮,“之前不是想着尽量住得距离公司近一些吗?你这份兼职的公司距离华红区更近吗?”
“兼职不需要到公司打卡,倒是还好。”禾嫒尺叹气道:“主要还是想要住一个交通方便,能方便进行美食取材,又不要太贵的地方。”
鹏城房租好高啊。
林菲杏现在住清田区,她跟禾嫒尺不一样,不是自己住,是跟公司朋友合租。三人租小区房,三房总价就八千多,小区也不新。
好在上班近,方便。
禾嫒尺之前也曾想过要不要和表姐合租,但是最初两人工作地点就不一样,不管租哪边,都是房租高,又有一人不方便。
现在这个情况合租也一样不合适。
表姐原本就有处得不错的合租朋友,再加上清田区租房巨贵,两房稍微好一些就奔着七千去,哪怕她有房租补贴也非常不划算。
吃过饭,禾嫒尺和表姐道别,独自坐上地铁回家。
这个点地铁挤得吓人,禾嫒尺愣是排队排了两趟车才挤上去。鹏城晚上八点依旧属于下班高峰期,也不知道打工人们到底几点才能下完班。
被人从众挤得快扁掉的禾嫒尺玩不了手机,只能继续回味晚上这顿不怎么好吃的饭。
有些事是真不能多想,容易越想越生气。
其实禾嫒尺原本挺喜欢火炉烤鱼这个连锁烤鱼品牌店,所以才这么郁闷,爱之深恨之切嘛。
或许会有人产生疑问,火炉烤鱼的烤鱼单点价格高达158一条,平时打折也少,放眼整个鹏城烤鱼界也算是中高等价位,贫穷的禾嫒尺怎么会喜欢呢?
别看禾嫒尺毕业之后瞧着穷,其实她以前也是富过的。
读大学那会儿,她一个月生活费高达2000,虽说她们学校地址在鹏城市中心,周边物价都高。但是学校食堂出了名的良心啊,一顿饭5~15丰俭由人,如果一天三顿都在食堂里吃,花费顶天也就一月1000左右,如果省一些,甚至800也是足够的。
剩下的1000能随她自己支配。
不需交房租,学校需要的杂费家里会另外出,这1000老值钱了,能可劲折腾。
和毕业之后的境况相比,大学时期的她可算是富婆一枚啦!
那会儿她没少和朋友们到处乱逛乱吃,火炉烤鱼也是她们喜爱约饭的地点之一。
作为一个喜爱水煮鱼的人,同样麻辣口的烤鱼当然也属于她偏爱的口味。
烤鱼这种东西,原本广东这边是没有的。因为广东人吃东西讲究新鲜,再好的海鲜也大多是清蒸了吃,生怕加入其他佐料坏了鱼的鲜美。
新鲜海鱼腥气没那么重,加点儿葱姜,用盐抹一抹,基本就能把腥味去掉,只剩鲜香。
调味是不可能加花椒辣椒的,最多加点酱油,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30-40(第2/16页)
对广东人来说已经相当足够。
禾嫒尺的妈妈做饭不好吃,她爸则是特别固执的广东人,饮食中不允许出现一点辣,总说自己胃受不了,所以她在离开老家之前,根本没吃过烤鱼。
直到她来到鹏城上学。
禾嫒尺至今还能回想起自己第一次在鹏城约舍友一起到火炉烤鱼吃的鲜青椒味烤鱼,对当时刚从老家解放出来的她来说,真是新奇极了。
她知道鱼能这么做,但不知道能这样好吃啊?
说起烤鱼,就会想起出名的万州烤鱼,来自重庆,属川菜系的美食。
火炉烤鱼的招牌烤鱼,恰好就从万州烤鱼改良而来。
万州烤鱼最开始用的鱼多是国内的草鱼、大头鱼、或是江团这类的河鱼。除了江团以外,草鱼、大头鱼,都是有小刺的鱼。
那会儿河鱼有个缺点,就是吃着容易有土腥味。但我国人民多厉害呀,别说是土腥味了,连有毒的东西都能去掉毒腺做来吃,不过是区区土腥,难不倒重庆人。
于是他们想出了把鱼处理干净,再腌渍烤制,最后加入大把花椒辣椒等香料烹制的方法,把鱼做出花样来。
对于以前物资匮乏时的人来说,有鱼吃就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谁管刺多不多呀,能吃上好吃的,就算卡刺也值得。
而且卡得多了,不就自然学会吐刺嘛。
但是现在物资丰富,不想吐刺可以直接选择吃肉,大口肉大口米饭,吃起来不比挑着刺吃鱼爽快吗?
所以某段时间,有相当一部分的年轻人不爱吃鱼,倒不是味不好,就是单纯不爱吐刺。
直到忽然有几个主打无小刺烤鱼的品牌横空出世。
那真是狠狠打到年轻人需求的痛点上。
虽说物资丰富,但是肉吃得多也会腻嘛,鸡肉猪肉牛肉根本不缺,可不就对鱼虾蟹感兴趣。
当时火炉烤鱼从邻国进口当地便宜的浅水养殖巴沙鱼,改个名为凌波鱼。名字变得好听,分不出来品种。
巴沙鱼肉多,全身只有一根大主刺,几乎没有小刺,再加上这种鱼的鱼皮厚,烤制之后会有粘糯的焦香口感。
用来做烤鱼竟然惊人合适。
于是巴沙鱼和烤鱼的新组合,把当时遍地48、68一份的万州烤鱼再一改良,卖出了138的高价。
那时经济好,全国各地蓬勃发展,没花多少功夫,大家就轻易接受了这个价格。
毕竟这样的烤鱼不光年轻人喜欢,携家带口的中年人也喜欢,带着家人小孩吃烤鱼,再不用帮孩子剔刺了。
大家接受度良好,于是随着物价上涨,烤鱼越来越贵,到禾嫒尺上大学那会儿,已经卖168一份。
最近两年各品牌都不好混了,才又降的价,从168回到158一份。
禾嫒尺第一次到火炉烤鱼吃鱼,就是吃的168一份巅峰价格的烤鱼。
她之前没吃过烤鱼,不知道以前万州烤鱼几十元就能买到一份。再加上那会儿她有钱着呢,和舍友们平摊餐费,三人吃一份烤鱼再加点儿配菜米饭,人均70左右。
她也吃得起,而且钱花得还怪高兴的。
口味挑剔的她甚至不在乎巴沙鱼是邻国运过来的冷冻鱼,只要处理得好,好吃就行。
后来渐渐地,火炉烤鱼变了。
最开始,是改变了鱼的前处理方式。
原本只是把鱼切开,去掉内脏黑膜等不能食用的部分,其他全部留下烤制。
后来不知怎么回事,连鱼鳍以及边上的鱼翅也一并去掉了,只把中间的大主刺留下来。
巧的是,禾嫒尺就爱吃鱼鳍和鱼翅,尤其是鱼边上带着油脂那块。
巴沙鱼是很容易养肥的鱼,这种鱼的特点不光只是刺少肉多,它的油脂也多,主要分布在鱼腩和鱼翅鱼鳍上。
带着皮和油脂的鱼翅经过烤制之后,口感会有鱼皮的焦糯、鱼油的香润,以及经过健康锻炼的鱼肉的嫩滑。
靠近鱼翅的那块肉,吃起来和鱼身上吃着有些死板的大块鱼肉不一样,软嫩又紧致。
烤得焦香的鱼翅浸在放足了香辛料的麻辣汤汁里一泡,吃起来能让她把烦恼瞬间全部忘掉。
以前,每次禾嫒尺到火炉烤鱼,就是盼着这口。
可惜,这些全被去掉了。
鱼脂和鱼刺都是很难处理的东西,尤其是不新鲜的鱼脂。
鱼刺很好理解,扎嘴嘛,很多人都不喜欢吃。尤其是小孩,不会吐刺容易卡刺,卡一根能闹腾好久,卡的位置不好还得去医院拔。
禾嫒尺小时候嗓子里就没少卡鱼刺。
鱼脂则是容易腥。
腥和鲜有时只是一线之隔,尤其是鱼这类东西。热的时候吃着鲜美得很,冷了,不新鲜的,吃着腥得人直想作呕。
冷冻鱼只要稍微处理不好,鱼翅那块吃起来就是又腥又怪又扎嘴,体验一个天一个地。
所以火炉烤鱼的处理方法就是,不考虑改良腌渍方法,不处理冷冻鱼的保鲜环节问题,而是直接去掉鱼翅鱼鳍这些吃着不好处理的部位。
这是禾嫒尺对火炉烤鱼的第一次失望。
有第一次,自然就有第二次。
第二次是因为鱼的烤制。
如果说把鱼刺鱼鳍去掉,是因为担心顾客卡着刺,还情有可原。那么鱼烤制出现问题,就完全是厨房管理的问题。
原本每条鱼都是烤得外皮刚刚好,鱼皮略焦又不至于发黑发苦,泡在不同调味的酱汁里煮开,能吃到烤制品特有的香气。
偶尔烤得过火,也只是吃着觉得增添风味,不会让人难受。
直到火炉烤鱼又专注开发外卖,给烤鱼弄了能外带的新包装。
鱼用锡纸盒包着,再配上架子和酒精炉,食客就能在自己家也能吃着烤鱼。
原本这是个很好的主意,毕竟鹏城人忙,不是所有人都能有时间到店里吃。虽说在家吃烤鱼,和店里肯定略微有些区别,毕竟烤鱼还是刚烤出来时最好吃。
外卖嘛,能做到尽量还原已经很不错了。
这项决定也给火炉烤鱼增加不少收益。
也是从这个时间段开始,火炉烤鱼的品质开始不稳定。
鱼不知怎么回事,烤得越来越不香。
有时候甚至明明看着鱼烤得刚刚好,但吃着像是放凉之后又放烤鱼盘里加上酱汁二次加热,根本吃不到烤鱼的口感。
禾嫒尺猜测,大概是因为出外卖之后,烤鱼的需求变多。所以每到饭点之前,店里都会提前烤制一批鱼。
导致到店吃烤鱼的客人,不一定能吃到完全现烤的鱼。
好在火炉烤鱼是一家比较注重大部分老客户体验的商家,这个问题在不少老会员反应过后得到改善。
没多久,火炉烤鱼又开始整新活。
他们租下大门面,开设新的连锁店,并取名为火炉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30-40(第3/16页)
烤鱼白金店,在店内提供专店服务。
白金店会出售一些限定小吃,并且启用白金店专门的圆盘,烤鱼单价比一般店便宜10元,店内还有其他门面没有的小吃自助,冰粉自助等服务。
一时之间,不少老客户会专程到白金店去探店。
大学时期的禾嫒尺倒是没这么做,因为白金店距离她学校有些远,而且提供的小服务还和小吃不足以让她跨区吃饭。
她懒。
只是虽然她没去吃,偶尔刷到别人发的探店笔记,还是挺好奇的。
直到白金店设置的服务,普及到所有普通店里。
对了,火炉烤鱼最开始的烤鱼盘是长方形烤盘,不是现在的圆烤盘。
长方形烤盘的容量更大,能装得下更大的鱼和更多涮菜。圆盘是后来火炉烤鱼专门定制的烤鱼盘,看起来很大,但实际容量其实比方盘更小一些。
禾嫒尺是怎么知道看起来更大的圆盘,实际容量比常规长方形烤鱼盘更小的呢?
因为她在圆形烤盘普及到每家普通连锁店之后,又约着朋友一块去吃了。
烤鱼价格每份便宜10元,鱼的分量少了三分之一。
原本一份168的烤鱼三人吃,加点涮菜,配上米饭,刚好吃完。两人吃的话,不单独点涮菜,只吃烤鱼配米饭,还会略剩一些。
现在两人一份不够吃,必须再加别的小吃,或者多点些涮菜。
而且烤鱼便宜的10元,加到了店内的自助小吃上。只要进店消费,不管吃不吃店家提供的自助冰粉,都要支付6元的自助冰粉费用。
这骚操作狗听完都想躺下装死。
当时禾嫒尺很不理解这个操作,于是她直接跑到火炉烤鱼公众号去问怎么回事。
自助冰粉她会吃,所以不在意那进店必花的6元,但是鱼小了那么多是为什么?
【商家:亲亲,我们以前用的是进口鱼,品质没那么好,现在用的是国产自有养殖基地的鱼,鱼身会更紧实嫩滑,品质更好哦。】
当时还没出社会历练的禾嫒尺直接愣住,不知怎么反驳。
虽然她没想出来怎么反驳,但是作为消费者,她决定用钱投票——不吃了!
哼!
结果没多久,她就在火炉烤鱼的公众号抽奖活动里抽到了3.8折烤鱼券……
一家店只抽一个幸运儿哦!
火炉烤鱼能把几十元一份的烤鱼卖到上百的高价,还能开起那么多连锁店,在经营方面真的有点手段。
而且很巧的是,尽管火炉烤鱼这么作,由于当时鹏城烤鱼界太拉,导致市面上没有其他能打的烤鱼品牌,所以想吃某些口味的烤鱼就只能到他家去吃。
再加上他们店独有的会员机制,以及公众号时不时的推文、抽奖等活动,能有效拉住一批老客户。
尽管如此,做得没以前好吃的烤鱼,终会有吃腻的一天,他们店的客户还是开始流失。
于是火炉烤鱼又想出一个新法子——研发新品。
不是研发了之后直接上市售卖,而是会提前预告,让会员猜测到底会出什么新品。
把期待值拉满之后,又告诉会员们,这是限定时期新品哦,每种新品烤鱼只卖一两个月。新品正式上架之后,又打广告,推文,再给老客户发代金券。
必须承认这个招数很好用。
人都有好奇心,铺天盖地的广告直接冲脸,很难不在获得<会员专享新品代金券>之后~
过去尝尝。
很明显,冬阴功烤鱼也属于这种新品。
想收割会员钱包的气息扑面而来,看不出半点诚意。
好不容易从拥挤的地铁上离开,回到出租屋里。
禾嫒尺把相机里的照片导出,准备给火炉烤鱼写测评评价。
或许是因为离开人群,她的心情好了些,准备打字时,又想起火炉烤鱼以前的好来。
文字不由地变得没有那么尖锐,她决定收着点儿写。
【今天来到火炉烤鱼品尝新品,享用了一份没有灵魂的烤鱼……】
然而就在禾嫒尺认真写评价的这日,遵义花记羊肉粉门口,久违地排起了长长队伍。
第32章
很突然。
虽然遵义花记羊肉粉在进入冬季后,到饭点时不时会排队,但排队的客人不多,哪怕是节假日,最多时也就五个。
而现在的队伍,长得连隔壁卖板栗的店员都从店里溜出来,边在路边啃店里试吃的瓜子,边看热闹。
“羊肉粉店怎么了,忽然排队排成这样?”
“不知道哇?”板栗店隔壁奶茶店的店员也把脑袋伸出来,“我平时也有去店里吃,好吃是好吃,但是至于这么夸张吗?”闹得她也想再点一份尝尝。
明天吧,明天上午趁人少的时候可以点一份。
转头,板栗店的店员还看准机会给自己店里拉点生意。
“来点儿现炒板栗吗?热乎乎的现炒板栗,可以一边吃板栗一边排队哦。”
“烤红薯要吗?现烤红薯哦,新鲜出炉!”
遵义花记羊肉粉门口已经很久没见过这样的盛况,毕竟鹏城火红的东西就是一阵一阵的。
哪怕这家店最后熬得同行接连倒闭,但是人们的热情早已在第二年转向了别的新兴店铺。
连着几年能维持饭点还能有人排队的热度,已经算是非常成功。
这条长队已经持续了接近三个小时,从18:00出头的时候开始有人排队,19:30左右队伍长度到达巅峰,期间还时不时有不明真相的路人加入队伍。
20:00之后,队伍才开始逐渐缩短,直到21:00,还有好几人排着。
店家不得不把外卖都关了,根本做不过来。
就连花记的老板都得从家里赶过来维持现场秩序。
花记的老板是一位瞧着接近五十岁的中年妇女,头上顶着刚烫好没几日的波浪头,抹了定型啫喱,瞧着油光锃亮的。
花老板平时不怎么露脸,只在花记开业第一年的时候在店里管过事。
后来花记赚钱上道,她也开始从店里退下来,把工作完全交给员工,每个月负责收钱发工资交租就完事。
“哎哟,怎么回事?”花老板见队伍变短,店里员工也能忙得过来,赶紧坐下休息会儿。
她店里没空位,还是跑街上24小时洋快餐店蹭位置才有地方坐。给她忙得,为过年回老家专门烫的波浪头瞧着都不整齐了。
刚才她忙活的时候也向排队的人打听过,客人们好像是看了公众号文章,或是P站探店视频才来的。
公众号她知道,“P站是什么站?”
还有几个瞧着学生模样的年轻人问她,是不是曾经靠开空调击败鹏城市面大半羊肉粉店,给她一下子问懵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30-40(第4/16页)
难道不是因为她家的羊肉粉物美价廉、味道正宗,才在鹏城站住脚的吗?
开空调?
他们店的厨房和堂食位置就隔一层玻璃,一开火就热得慌。
那会儿竞争对手多,给她急得每天待店里,店里多热啊,肯定得开空调。
而且厨房没装空调,想让厨房温度刚刚好,可不得把店里空调打猛了才起效嘛?不然给她员工热中暑了,谁给她干活啊?
不过无论如何,店里生意红火还是很值得高兴的。
她取出手机,把刚才趁着排队时拍的队伍视频转发到家族群,在群里发:“咱家店好像上电视了,有人看了电视过来排队咧。”
对她们这个年代的人来说,被拍成视频上传到网上,约等于上电视。
花老板略带兴奋地摸摸自己的波浪头,今年回老家又有炫耀资本囖!
……
火炉烤鱼的店经理每日闲时,都会检查店内的评价情况,包括通过公众号点餐的内部线上评价,以及小众点评上发布的评价。
这是他们企业的要求,务必要维护好品牌形象。
快下班时,她刷到了一条来自用户小迟没吃饱的中评,服务5星、环境4.5星、味道2.5星、总评分3.5星。
火炉烤鱼的评论数量多,3.5的评分其实对他们店造不成什么大影响。
毕竟火炉烤鱼客人多,通过各种平台得知他们店,来参加活动的客人也多,偶尔还会出现一个两个一星评价,不算大事。
再看,这位用户的等级不高,影响更是少。
但是这条评论真的好长啊……
“冬阴功味道的汤汁没有灵魂,完全吃不出来泰国酸辣海鲜汤的新鲜味,更像在网上随便买的冬阴功火锅块的味道……”
“加在烤鱼里的虾和贝类像是死了很久,神奇的是,贝类如果死了再煮是不开口的,不知道是怎么做到把贝类既煮开口,吃起来又像是不新鲜的样子……”
“烤鱼腌料的味道重得已经压过了冬阴功汤料,而且烤鱼的边角处理过于干净,没有店刚开时还留着鱼翅鱼鳍时好吃……”
奇怪的是,评论中除了说新品不好吃以外,还耗费不少文字称赞火炉烤鱼以前刚开时的烤鱼,以及店内服务不错。
还问,火炉烤鱼的研发部门到底是怎么花费数年,将好好的烤鱼变成现在这样的?
评论里还有好几张美图,看样子图片也不是随便拍的,配着她们店专门为菜品设置的灯光,拍得还特别好看。
这种评论会被平台选为精选评论,互动的人要是多了,还会进行全平台推送,还是处理一下吧。
味道不归她管,至少在她主管的服务方面不能出错。
于是店经理在评论底下回复:
【亲爱的鱼粉,您的评论我们已经收到,以后要是在店内对我们有什么不满意可以直接联系我处理哦,我是店经理,电话153*****,您可以直接联系我,竭诚为您服务。】
再通过后台联系小迟没吃饱,下次来店的时候,可以凭借她的这条消息,获得全单8折优惠。
仅仅只是给出诚意以及歉意,并未提出让禾嫒尺删除评价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客户就算有气也该消了,或是不好意思再发火。
再过段时间,这条评价被其他新评价压下去,造成的影响微乎其微。
确定万无一失,店经理吩咐店员们收拾好餐厅内的东西,检查消防安全到位,准备下班。
*
看见店经理的回复,禾嫒尺没当回事。
因为她知道分店经理也是打工人,烤鱼调味这种事情,大多是由所谓的中央厨房处理,分店决定不了什么。
【限时任务已完成,获得1000流量券,500影响力,100声望,100现金奖励,10经验值,幸运转盘抽奖一次。】
瞄一眼手机通知栏,禾嫒尺并未马上把流量券用在这篇关于火炉烤鱼的评论上,而是决定攒起来,日后一口气憋个大的。
奖倒是可以先抽。
我抽!
【恭喜您获得一个双头电动打蛋器】
“……”
人品用完了,这是她目前为止抽的最不值钱的东西。
好像还是个大牌子,官网卖169。
不理解,为什么这东西能卖这么贵。
丢二手网站挂129去。
上次挂二手网站卖的章丘铁锅至今无人问津,也不知道这个打蛋器啥时候能卖出去。
做完限时任务,给火炉烤鱼写完评价的禾嫒尺并未就此直接歇息。
她努力得就像打了鸡血,又下楼转一趟,完成把商家资料登记到小众点评的日常任务,获得230的任务奖励之后,才再次回屋。
任务做得多了,她才发现其实把商家资料登记到小众点评的日常任务,也不一定就那么好做。
比如说她不能直接问商家电话资料,人家会以为她是城管派来的卧底,警惕地不愿意给她。
她得先找商家买点什么,然后夸人家做的好吃,再跟对方说,怕以后联系不到商家,想要个联系方式。
但就这样也有人不愿意提供联系方式的。
也会碰到那种玩票性质,只摆一两天摊的摊主,这种商家在小众点评核实过后,很快又会下架商铺资料,所以美食网红打卡APP会默认任务未完成,无法发放奖励。
回到出租屋里的禾嫒尺还是没有休息,她在没多大的屋里来回踱步,开始思考下一个美食文章应该怎么写,下一个探店视频应该怎么拍。
她在纠结新文章的素材对象。
目前对她来说,比较值得写,而且很好取材的店是陈记臭豆腐。
毕竟陈老板自封网红,平时又爱叨叨,还有群。
联系他很简单,要拍摄也简单,直接带着相机下楼走几步就行。
可她现在真正想写的,其实是之前曾因抽奖获得奖券去尝过一次的泰国菜餐馆:冬阴功。
其实第一次去冬阴功时,她也在店内用手机拍过照片,曾诞生过要不要为这家店写些笔记之类的想法。
紧接着,她收到来自美食网红打卡APP赠送的微单,又觉得自己之前给冬阴功拍摄的照片显得有些丑,想拍些好看的照片,再为冬阴功餐馆写笔记。
如果要重拍照片,就要到店里去点餐。
但她之前抽奖所得餐券已经用完,想要再到店里拍摄,就得花自己的钱点菜。
有点贵的哦,当时连支付房租都快出现问题的禾嫒尺不是很舍得。
所以关于冬阴功的笔记就这么一拖一再拖,没写。
直到今晚吃到火炉烤鱼的冬阴功烤鱼。
在回家坐地铁的路上,她除了思考火炉烤鱼的评价怎么写之外,前些天吃过的冬阴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30-40(第5/16页)
功炸鲈鱼一直浮现在她脑中。
她搜了火炉烤鱼关于冬阴功烤鱼的评价,也搜过泰国菜餐馆冬阴功这家店关于冬阴功炸鲈鱼的评价。
火炉烤鱼的冬阴功烤鱼做成那样,还有不少人夸它好吃。
反而泰国菜餐馆冬阴功店的冬阴功炸鲈鱼没多少评价,而且这道菜在这家店的点单率极低,在小众点评中搜索,提到这道菜的评价寥寥无几。
但可以从过往评论中看出,这道菜已存在了很多年,几乎二十年前,冬阴功就有卖这道菜。
凭什么?
凭什么胡乱拼凑的烤鱼能获得称赞,而精心烹制的冬阴功炸鲈鱼无人问津?
她不服。
第33章
冷静下来,禾嫒尺其实还是有些纠结。
她的公众号文章和P站视频,主要方向是探店,如果只推荐这家店的冬阴功炸鲈鱼,最多再加一个炭烧猪颈肉,显得有些草率。
毕竟这家店的菜品是真的多。
她不推荐其他菜不是因为其他菜不好吃,而是因为她没吃过。
可这家店研发新菜的频率也太高了吧,为什么一家店能有超过一百个完全不一样的单品,就连鲈鱼的做法也有五种,餐牌厚厚一本,还在持续出新。
她很难全都尝一遍再给出相应评价啊。
进入工作状态的禾嫒尺很容易钻牛角尖,取材是她一个人做的,文章视频的拍摄思路也很混乱,没有其他前辈可以给建议。
她没发现其实就算只推荐一两个自己喜欢的菜也没关系。
总觉得自己既然决定探店,就得对自己的文章读者负责,提供她个人觉得中肯的评价建议。
就像她虽然给读者们推荐遵义花记羊肉粉这家店。
但同时她也会给出,店家在过年前几天备货不足,可能会出现配菜不够,导致没有平时好吃的小提示。
再加上私心作祟,她对这家店的好感度挺高,认为这家店肯定还有其他的优秀菜品。
所以,她居然真的在认真考虑,要不要把店里所有菜品全部尝一遍。
如果真的把所有菜品都尝一遍,投入和收入比就非常不划算,甚至有可能亏钱。
这么一对比,陈记臭豆腐的性价比显得更高。
而且陈记臭豆腐作为探店素材来说,根本不差什么,背后要故事有故事,要味道有味道。
陈老板还有梗。
显然,禾嫒尺在纠结的事情,其实并不是单单臭豆腐和泰国餐馆到底哪家店更适合成为探店素材的事。
而是她日后探店路线选择的问题。
鹏城这么大,便宜的小吃,单价划算,餐品种类少的小店到处都是。
餐品多,单价高,适合多人坐下好好吃饭聚餐的餐馆,也一样遍布鹏城八个城区。
将小店当作探店素材的优点简单可见,前期投入不需很多,甚至直接使用每日任务中的评价报销餐费这一项,就能覆盖探店花费。
就像遵义花记羊肉粉,她根本就没花钱,只是耗费些时间拍摄素材,并且撰写公众号文章,以及剪辑视频而已。
如果将选择多,菜品价位高一些的餐馆作为探店素材,则需要额外投入餐费。
因为按照她目前在美食网红打卡APP内的等级,每日评价任务只报销50元,且每家店每三天才能报销一次。
并且她在确定要把哪家店作为探店素材之前,还要先亲自尝过这家店的餐品,确定这家店是否值得推荐。
实在是不划算。
钻牛角尖的禾嫒尺脑瓜子显然灵活不起来。
其实她大可以先把陈记臭豆腐的内容做出来,等以后用户等级上去,每日评价报销的金额增加,再把泰国餐馆冬阴功的内容做出来。
但是年轻人嘛,总有任性的时候。
所以她在思考,是不是可以直接联系泰国餐馆冬阴功的老板,从他那里获得支持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