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美食网红打卡APP > 170-180

170-180(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权杖玫瑰[无限] 林想起陆琮 当哥儿身份被揭穿后 哥儿身份暴露后,他被迫成亲了 [红楼]首辅之妻 [综穿]从成为红楼薛宝钗开始 [综武侠]守刀待兔 [崩铁]在我的bgm里,我无敌 吃瓜心声泄露后成了瓜田之主 我不可能和反派HE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170-180(第1/15页)

第171章

过万的日收入,并不完全来自于这次贵州之旅发布的作品。

实际上禾嫒尺的贵州相关作品仅有几篇图文饮食日常笔记,三部长视频,一部排雷视频。

她来贵州总共也就两周多,作品发出的时间更是不算太长,浏览量虽多,短时间内也还真没让她能一口气日入过万。

这回新作品有用是有用,不过实际上主要还是老作品在持续发力。

她在4月左右发布的广西逛吃旅游系列作品,就在最近新增了不少浏览量。

好些之前看过作品,或是最近想去广西玩耍的学生们,这回终于找到机会,憋着劲去玩呢,让禾嫒尺某些已经不太能给她带来太多收入的作品,数据猛增。

再加上因为之前没拿捏好逗音用户的喜好,禾嫒尺在逗音的粉丝数量一直都不算特别多。

前些天《光天化日之下掉包肉串?》短视频在逗音登上过热度榜单后,新来的网友以及粉丝,相当全是新流量。

让她莫名其妙多出一个平台的粉丝数,而这些粉丝网友,全是以前不认识她的人,自然也没看过她的任何往期作品。

而她的作品已经有了些基础,像鹏城网友、准备去广西玩耍的网友、甚至想去鹏城玩耍,或是住在广东,想大热天踏青泡温泉的网友,都能在她的往期作品里找到些许灵感。

禾嫒尺算了算,光是往期旧作品的部分,就在昨天给她提供接近6000的日收入。

自从开始放暑假,她的旧作品收入就没一天能低于2千。

四舍五入,相当于她的睡后收入能达到一个月6万。

自从前些天她的贵州作品连续发出,这个数字已经逐步上升,从她去六盘水开始,就稳在3千左右,并一直继续往上涨,等她的排雷作品登上热度榜之后,更是飙升飞快。

不说别的,光是从化那家被她推荐的店就在一日内给她提供500收入,而广西的农庄、崖边鼎锅饭给她带来的收入,也分别有300和600多。

连带年初时被她推荐的泰国菜冬阴功也开始获得新流量。

开在鹏城的社区牛排屿田鲜肉铺更是做得风生水起,好些居民在店里整块整块的买牛排,据说最近还准备整新业务,热闹得很。

既然旧作品给她带来了接近6千的收入,那么剩下的部分,就确确实实是从贵州新作品里来的。

怎么会忽然快速赚这么多呢?

主要还是和大家去贵阳玩耍的目的重点,在吃上有关。

好些住在四川、湖南、重庆的游客都热得不行,就想就近找个凉快的地方歇。

大家跑贵阳也没想怎么玩,天天就是到处乱吃。

再加上她在贵阳写推荐时,基本都是一条街一条街的推。(只有她吃过的店被推荐才会有影响力收入)

量大出奇迹,积少成多,再加上前些天的作品有争议,获得了些热度,小小爆发一下,总收入便过万啦!

禾嫒尺高兴地在床上打了个滚。

“嘿嘿,保持一下,每天都这么多,我就是月入30万的富婆,四舍五入六盘水全款一套房!”

“要是持续一年,在鹏城获得我自己的房子也不是梦啦!”虽然她暂时不买,但想想也是可以的嘛!

抱着对未来的幸福幻想,禾嫒尺差点美美地睡了过去。

在完全睡着之前,她忽然惊醒:“今天洗的衣服好像还没晾!”

……

前一天折腾得有些晚,两人都醒得不太早,刷完牙洗完脸,已经10点多。

自由行就是这点好,想怎么睡就怎么睡,前提是旅游搭子的作息也和自己一致。

大圈圈显然是个夜猫子。

她醒得比禾嫒尺还晚一些,主要是因为——

“小迟,我们预约一下去黄果树瀑布和龙宫的门票吧?”

她研究玩的事去了。

安顺附近景区不少,龙宫漂流距离市区只有24公里,黄果树瀑布则是10公里不到,来都来了,不玩白不玩。

大圈圈虽然说要拍一期贵州漂流挑战,但她第一站并没选择去特别惊险的漂流景区,而是先挑了个平缓的地方先试试。

当然啦,去龙宫实际上也不是奔着漂流去的,就是她觉着网友们发的图好看。

顺带的,还用这些好看的美照把禾嫒尺也给忽悠住,来跟她一块漂。

因为游人多,所以贵州的旅游景点到了旺季时,基本都需要提前预约门票。

要是不在网上提前购买,到了现场排队买票都不一定能排进去。

这不,黄果树瀑布的门票今明两天都卖没了,最快也得后天才能去。

倒是龙宫漂流去的人少一些,明天还有票。

从安顺过去也方便,高铁站到景区之间都有直通车,再不然打个滴滴也行,五六十块就能到。

两人算着时间,也不管那么多,把门票、观光车票先买了,然后便下楼找早餐吃。

禾嫒尺还念着昨晚没吃明白的剪粉来着。

然而才刚下楼,两人还没找到目标剪粉,便被路边一家正在炸饼子的老店吸引住眼球。

早上十点多,不上不下的,实在算不上什么饭点时间。

路上不管是早餐店还是正餐店里,客人都不多。

这家炸饼子的店里刚进去一波客人,看样子是不知从哪儿来的游客。

操着一口禾嫒尺听不太清楚的口音,在店里点东西吃,瞧着就热闹。

人的注意力总是容易会被声响引走,不自觉地奔向热闹的地方。

禾嫒尺还在一旁观察,判断自己到底是要继续找剪粉吃,还是进店看看这儿的大饼子到底是啥。

大圈圈已经快走几步,跑店门口的油炸摊前问:“老板娘,你卖的这个炸饼是什么?”

店里说话的人多,油炸声也不小,两人来回说了好几次禾嫒尺才听明白。

“油炸粑稀饭!”

这家店卖的不是炸大饼,而是一种她以前听都没听过的食物。

不对,也不能说是完全没听过。

因为她之前曾经在自己的视频评论区底下见过网友给她推荐来着。

名字听着有些复杂,一时没想起来。

作为一名美食博主,禾嫒尺对于所有自己没吃过的东西都拥有一定好奇心,所以她决定点一份试试。

“一份4元,扫码支付。”

“那我俩一人一份,来两份吧。”

禾嫒尺仔细问过,才知道其实油炸粑和稀饭也可以分开买,稀饭2元,油炸粑也是2元。

她点过单后,没像一般客人那样,进店直接找桌椅坐下,而是取出她的设备开始拍摄。

店老板见她取出道具拍摄后,动作也没什么变化。

她先是将巴掌大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170-180(第2/15页)

圆饼状油炸粑放进油锅里炸。等火候差不多时,再将它从油锅里捞出,放至砧板上,按照井字切法给它来几刀。

刚炸好的油炸粑切起来“咔嚓”作响,光是听声音都觉着脆得很。

随后,老板又拿起手边的陶瓷敞口大碗,在盛放稀饭的大锅里打上一大勺稀饭,随后在稀饭上撒了一些黑色的瞧着像是芝麻碎的碎末,最后再往稀饭上淋一勺热猪油。

滚烫的猪油与稀饭接触时发出“滋啦”一声响,最后,再将切好的油炸粑盖在上头,一份安顺特色早餐油炸粑稀饭便快速完成。

禾嫒尺赶紧进店里坐下,把相机架好,准备调整角度。

而大圈圈则已经耐不住好奇,开始用一次性筷子搅盖在油炸粑底下的稀饭。

店里的稀饭和两人原本想象中的稀饭完全不一样,只见稀不见饭。

奶白色的米浆里看不见任何饭粒,黏稠得很,比起稀饭,或许跟禾嫒尺心中的米糊糊概念更相似,大概是将大米打碎了再熬的浓稠米汤。

油炸粑倒是跟禾嫒尺想象中比较相似,和平时吃的糍粑有些类似,大部分都是糯米做的。

里头裹了一层红豆沙,瞧着馅还挺多。

大圈圈见禾嫒尺在拍她研究油炸粑的样子,还主动地用筷子将它夹起,再用它拌上白稀饭,凑到镜头前让她拍个特写。

等确认禾嫒尺已经录下素材,她才试探着咬一口。!!!

“咸的?”大圈圈对嘴里的味道有些惊讶,于是又再咬下一口细品。

“确实是咸的,不对,好像还有一点点甜?”

“不愧为西南四小龙之一,南北甜咸之争来到这里会全部懵圈的地方。”说着,她又补上一句,“昨天的破酥三鲜包居然也是咸甜口。”

禾嫒尺乐:“你还惦记着昨天的破酥包呢?”

大圈圈把油炸粑啃得咔嚓响:“肯定啊,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很魔性。”

禾嫒尺被大圈圈说得好奇,不折腾相机了,先吃一口尝尝味再说。

她没像大圈圈那样,直接把油炸粑和稀饭混合了吃,而选择是先分别将不同的部分尝一遍。

刚出锅的油炸粑哪怕放在稀饭上好一会儿,也还是热得很,烫嘴得厉害。

咬一口,外壳酥脆,里头糯米的部分粘牙,还带着豆沙馅,一口下去层次相当丰富。

不过味道确实咸。

跟禾嫒尺印象中豆沙+糍粑的印象完全不同,还让她反应了好一会儿。

随后,她用筷子挑起少量稀饭尝。

稀饭的调味也属于咸口,味更轻,打碎的米浆喝起来有米香浓厚,而浇在稀饭上的那勺黑色碎末却带有一丝甜味。

这勺碎末被热猪油淋过之后,还带一股焦糖香,与浓稠的稀饭拌在一块,瞬间让这份只需2元的稀饭变得层次丰富起来。

于是禾嫒尺又用筷子将黑色的粉末挑起来一些品尝。

“这是什么?”似乎有些熟悉,却又没吃出来是啥?

第172章

酥脆的油炸粑裹上厚厚一层稀饭,咬上一口,专属于碳水化合物的满足感便直往上涌。

稀饭的油润绵香,与油炸粑的香酥粘牙一同在嘴里荡漾开来,虽然禾嫒尺暂时不太吃得惯,却又依旧被这种有些奇妙的口感吸引住。

将嘴里的食物咀嚼完后,下意识地又来上一口细品。

稀饭上那层黑色的粉末被搅拌过后,里头那层淡淡的粮食香气与少量甜味将咸口的油炸粑和稀饭衬得更魔性。

而且油炸粑是咸口的,所以尽管是炸物,吃起来却不那么容易腻,反而很适合当早餐。

要是能习惯这种吃法,一段时间不吃后,大概率会莫名想念这种神奇的口感和味道。

在这住的居民要是哪天离开家,估计会相当想念这一口。

给禾嫒尺的感觉和广东早餐时候常吃的肠粉、桂林的米粉有些相似。

适合当地人,且划算。

一份也才4元,单买更便宜,2元就行。

油炸粑和稀饭既然能分开卖,估计最早之前,就是两种分开卖的不同食物。

就像油条和豆浆。

也不知最初到底是谁先将这两种食物互相结合到一块吃。

总归不管在什么时候,人们都会想出能让自己吃得更好,过得更好的方法来。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能马上适应这种新口味,例如隔壁桌的游客,就有一半吃不惯。

“我还以为豆沙馅会是甜的,吃起来好奇怪啊。”

“越吃越想念红糖糍粑……”

大圈圈倒是适应得快:“我以前好像也吃过类似的咸口粑,不过这么拌着吃还是第一次。”

比起红糖糍粑,现在的禾嫒尺则有更在意的事,例如洒在稀饭上的那勺黑色粉末。

禾嫒尺没尝出来这到底是啥,便干脆直接问老板:“稀饭上面黑色的是什么呀,黑芝麻碎吗?”

“这是引子。”

“引子,是一种食物的名字吗?”禾嫒尺干脆从座椅上起来,跑盛放食材的油炸摊那看。

老板也没闲着,没人买东西的时候,她就坐店里搓油炸粑,见她好奇,便放下手里的活跟她解释,“是紫苏。”

“紫苏?”在禾嫒尺的印象中,紫苏就是紫绿的叶子,炒菜的时候加一点会很好吃。

其次就是蒸大闸蟹的时候放一些干紫苏,能去腥增香。

和老板来回聊过几句,禾嫒尺才弄明白,原来这里说的紫苏,其实是紫苏的种子,紫苏子。

老板还给她看了一下生的紫苏子长什么样。

紫苏子大概就跟麦子差不多大,颜色黑中带紫,看起来莫名让禾嫒尺想起决明子枕头里的内馅。

贵州人似乎会把它代替黑芝麻当配料使吃之前,大多会先将它炒熟,然后磨成粉备用。

除了在吃稀饭的时候撒一些用作增香,也有像芝麻一样,做成汤圆馅,甚至包子馅一样的吃法。

禾嫒尺都没尝过,还怪好奇的。

……

油炸粑是真撑肚子,一人一份下肚,接下来啥也不用吃都能饱到下午。

尽管后来禾嫒尺还路过心心念念的剪粉摊,也只好暂时将它忘到脑后,在路上溜达消食。

溜达路上看见美食也只能暂时光看不买。

安顺虽说与景点近,白天在路上走的游人却不多。

更多的,其实都是本地居民。

这儿的居民似乎都不太爱往其他城市外走,有小孩,有大人,青年中年人的分布也比较均匀。

不少商铺其实都是年轻人或中年人在操持,不像某些地方,已经只剩长者,也不像鹏城,几乎全是年轻人。

这么看来,或许安顺还是个挺适合生活的地方。

会这样想的,不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170-180(第3/15页)

光只有禾嫒尺,显然还有别人。所以其实在安顺,还开有不少民宿,甚至‘青年养老院’。

青年养老院这个概念,是禾嫒尺最近才知道的。

刚听说时,她还挺莫名其妙。

年纪轻轻去什么养老院?

不过很快她也得承认,自己确实被这个概念吸引到。并相当好奇年轻人养老到底算怎么回事。

想起这事,禾嫒尺便顺嘴把青年养老院的事情给大圈圈说。

果然,她感兴趣得连眼睫毛都都跟着颤,“青年养老院?怎么养?我也想养!”

开玩笑,现在谁不想早些退休养老呀?

两人在路上就青年养老院的事情讨论起来,一人一句,很快,两个一知半解的人便开始上网搜索相关资料。

搜着搜着,事情开始往预想不到的方向发展。

“我联系上这家养老院的管理人了,他说我们要是感兴趣,可以现在就去!”大圈圈把对话框展示给禾嫒尺看。

“啊?现在就去?”禾嫒尺只是随便说说而已,好奇归好奇,还真没想去养老院参观。

“对,我看了,距离市区二十公里不到,打车就能去。”说完,大圈圈还将打车软件的导航页面显示出来。

她是个行动派,看样子似乎只要禾嫒尺答应下来,就要直接准备出发。

*

大半小时后,禾嫒尺便被脑门一热的大圈圈拉到一家名为悠悠养老院的大院门前。

实际上就是到了一个村里。

这家伙已经把拍摄道具全都开起来,说是这回要弄些新素材。

她在打车前往养老院的路上,甚至给P站给粉丝们发预告,说自己要去青年养老院探险,让家人们多等着点。

还真有几个粉丝在线回复她,让她路上小心,多拍些视频。

连人在六盘水的小罗看了她的朋友圈,都好奇地问她俩到底要去搞啥。

就,买不到景区门票闲着没事干,只好瞎跑乱玩呗。

由于大圈圈在网上已经提前和养老人的管理员沟通过,所以两人刚到,便已经有人出来接她俩。

小哥外头套着一件短袖蓝衬衫,里头是一件打底白背心,个头挺高,听口音似乎不是贵州人,更像北边的,晒得黢黑。

说话时笑起来,便显得牙特别白。

“你们好,刚才就是你们在网上说想过来看看我们这儿是怎么养老对吗?”

“对,我就是那个关注我吧大圈圈。”

“来,我给你们介绍介绍。”说着,来接两人的小哥便把两人往院子里引。

说实话,这家‘悠悠养老院’实际上看起来根本不像养老院,更像一家民宿。

不对,应该说是民宿的集合体,因为一般民宿没这么大。

整家养老院坐落在群山之中,房子基本都是一到两层的平房,每栋房子都不大,但多。

房子建造的地方,其实地势与梯田还有些相似,算是健在山脚上。不同的房子之间高低位置不同,显得还挺有层次感。

悠悠养老院的露天区域更大,加起来约莫和球场相当,连着好几栋不同的建筑。

建筑本身其实看上去已经有些年同,只是后来又翻新过,属于新中有旧,瞧着倒是挺有意思。

“如果你们想入住,基本就是住在这些房子里面,要带你们看看房吗?……那边大的不住人,里面是食堂。”

“在我们这里住基本包三餐,因为附近没什么餐饮店,外卖不到,也没地方可以消费。”

除此之外院里还有专门的瑜伽室、茶室、影音室、会议室等。

就连篮球场露营区都应有尽有。

小哥说:“要是你们喜欢,还能自己下地种田试试。”

禾嫒尺听见饭在这吃,菜在这种,倒是挺好奇,“你们这里食堂里的青菜都是自己种的吗?”

“不一定,有时候也得在外面买,因为种类没那么多,自己种菜每天收菜的量也不好控制。”

不过虽说这里名为养老院,却不会有配套的医疗设施,不适合真正的老年人,所以还有规定,说是45岁以上不能入住。

好吧。

手举摄像道具的大圈圈实在没忍住,吐槽道:“有点过分了啊,现在企业不招35岁以上的员工,你们养老院还不招45以上的老人呀?”

小哥显然平时没少听人这么说,回得也很快:“年龄差不多好交流,不容易产生代沟啊。”

大圈圈想了会儿,“你们这个模式好熟悉啊,我想想……数字游民社区?你们是以前做数字游民社区做不下去了,才改个名字卷土重来吗?”

“严格来说还是不一样。”

“愿闻其详。”

“……”

实际上就是数字游民社区·改。

她俩在参观过程中,已经在里头看见不少用电脑工作的互联网工作者。

想想也是。

如果工作能远程完成,偶尔离开大城市跑到一个没人认识自己的地方歇歇也挺合适。

不过这种模式不适合禾嫒尺,毕竟她主业是探店。

大圈圈这种整活区up主适不适合就不知道了。

毕竟她能拍什么,全看她能整什么活。

目前看来她似乎已经有些什么想法,开始问小哥:“你们这里还请人吗,在这里工作工资多少呀?”

听说这里不请人,干活的管理人要么是老板,要么是用工作换取食宿的义工,她似乎兴趣变得更大些。

禾嫒尺悄悄在她耳边问:“你该不会想来一期什么,身无分文如何在安顺旁边的农村活一周这种视频吧?”

结果大圈圈眼睛一亮:“标题起得不错啊!”

禾嫒尺捂脸。

转头,大圈圈已经开始问在这养老什么价。

而禾嫒尺则东张西望,还想看看这家养老院种菜的地方在哪。

第173章

养老院的价格好像还行。

有分单人间和双床间,价格基本按房间算,均价一间房每日150~200左右。

周租7折,半月租6折,月租5折,算下来包月单人间是2250~3000还包饭,对于不想自己做饭,找个地方随便呆的人来说倒是可以接受。

就是房间条件瞧着一般,没她俩在安顺市区里的民宿好。

毕竟这里的地段虽说风景棒空气好,实际上已经算偏到不能再偏。

好些小城市如果自己租房,一千多一个月就能租着不错的一房一厅甚至两房三房,各种快递外卖都能顺利到家,加上吃饭钱也就两千多一个月。

好处就是这有院子,里头还时不时会组织活动,想玩就玩,不想玩也能在屋里躺平,没人会跟你急眼。

要是这里包的三餐够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170-180(第4/15页)

好吃倒是美。

这么想着,禾嫒尺便开始朝食堂的方向瞧。

听说安顺当地普通居民的厨艺也很好,不知这里的人今天午饭吃些啥呢?

虽然前不久才吃过扎实的早餐,但禾嫒尺的脑海里已经逐渐被吃的占据。

一旁的大圈圈却仍在认真思考养老的事,还在跟小哥掰扯。

“哎,想养老就是不想工作赚钱嘛,还要花钱就算不上完全养老啦。”

她不光说,还套近乎:“没事,这里没别人,你就老实跟我俩说,你们这里以前是不是做民宿,但是招不到足够客人所以转型啦?”

“开养老院真的赚钱吗,会不会亏钱呀?”

在禾嫒尺闻到空中似乎飘过饭菜香时,大圈圈还在语重心长地对小哥道:“现在赚钱不容易呀,各行各业都不好过,我们也这样,最近我还有好几个朋友被裁员来着,想退休也没得钱退。我看你也很累吧,一天天到处跑……”

等风中饭菜的味道变换,似乎已经在炒下一道菜时,大圈圈已经成功打动小哥,俩人真聊上了。

“你要说我们这里最开始是不是养老院,那肯定不是的,看摆设就知道,其实就是好几个民宿老板合伙搞的项目。”

禾嫒尺心不在焉地听着,还点点头。

确实,这里虽然占地大,房子多,实际上每栋房子内部的装修风格都有些微妙的不同,并不统一。

“现在全国各地其实都开有不少青年养老院,如果你仔细看,就会发现其实有不少项目不是拉散客,而是面向投资人的。”

“先用便宜的价格吸引年轻人入住,再向这些入住的人,或是来参观的客人推项目。”

“说是每人投资10万,5~10人就能开一家养老院,打着一边赚钱一边在里头躺平的名号发展下线。”?

这下禾嫒尺和大圈圈的注意力都被他拉住了。

长知识啊!

禾嫒尺还仔细琢磨。

这模式怎么听着这么熟悉呢?跟酸奶麻花的加盟路子好像啊?!

大圈圈听得津津有味,还问:“那你们呢,你们也是这样加盟的吗?”

“没有,我们是附近民宿主自己弄的,人家概念广告打得厉害,我们也好沾沾光,倒是没交加盟费。不过其实也不好赚,你看我们房费价格就知道了,住满还好,住不满够呛。”

“也不一定吧,你们这住满的话一年赚不少,对了一共几间房,每间多少钱来着?”说着,大圈圈拿出手机计算机开始算。

“哪有你这么算的,真能住满就不会这样了,业内为了赚钱你晓得得耍多少花招吗。”

似乎为了证明自家养老院很老实,接下来,小哥便开始给她俩讲各种业内小故事,甚至说着说着,还给她们科普新型诈骗。

“其实青年养老院还有另外一种盈利模式,你们之前可能没听说过。

你看像我们这种养老院有规定年龄要在45以下,是不是觉得有些夸张?

其实我们这种已经算宽松的,有些甚至还规定要在年龄35以下,并且未婚单身,要求住客不能离开养老院外出上班。

还强制要求住客参加所有活动,说是年轻人不能躺太平。

住进去之后就会开始让大家参加各种乱七八糟的保险活动,还说会带大家做兼职,其实这种养老院就是卖人头的,相当于半个中介贩子。

除此之外,其实主要还是靠薅保险的羊毛挣钱。

最近养老保险的概念很火,不少保险公司到处都在做活动,业务员会有人头提成,那些养老院就会组织住户去薅这些人头羊毛,养老院拿大头。”

禾嫒尺:“……还能这样?”

大圈圈的关注点则是在别的地方:“这种养老院总归不会再收费了吧?”

“收。”黢黑的小哥神秘一笑,露出他那排大白牙。

“想不到吧,一般是1500~2000一个月,没比我们便宜多少,因为这些养老院大多开在市区内,人家租金成本比我们高。”

“啊?付费打工?”

“对,所以我们这真的很划算。我们不限制工作、是否单身、进出随便,参加活动也很自由。”

见两人若有所思地连连点头,他还尝试继续推荐,说:“我们这里不光住的地方风景好,空气清新,平时吃到用的食材也好。菜是找菜农直接收的,鱼也是隔壁水塘里养的,连鸡都能在地里直接抓。”

“对了,现在正快到午饭时间,你们要不要去食堂试试?”

食堂?禾嫒尺一听马上精神起来,“你们吃的是安顺本地菜吗?我刚才就闻到味了,我们不在这住也可以吃吗?多少钱一顿呀?”

小哥大手一挥:“嗨,说钱多见外,跟我来就对了。”

没多会儿,他又补上:“20元一人哈。”

……

去食堂的路上,禾嫒尺已经将相机拿出来备好,并打定主意,要是这儿的饭菜不错,她可以试着写一篇青年养老院食堂探店笔记。

像这种类型的美食探店基本没几位博主会做,网友们估计也会感兴趣。

真到食堂去后,两人才发现悠悠养老院里头住客数量还挺多。

之前估计都不知跑哪儿窝着,饭点全出来了,乍一看,不算员工居然也有接近三十人。

食堂内部层高目测在四米以上,比一般房子更高些。

里头的桌子基本都是长条大木桌,一张桌子旁能坐二十几个人,看起来有点像日式食堂。

食堂内供应的饭菜种类不少,弄得与自助餐有些类似,全装在一个个带盖的大食盘里,大家都得自己打饭菜吃,想吃什么自己夹。

“20元一人的自助餐倒是划算,就是不知道味道怎么样。”禾嫒尺满怀期待地嗅了嗅漂浮在饭堂空气中的饭菜香。

“嗯,这个味,怪怪的,都炒了些啥菜啊?”该不会有臭豆腐吧?

“哦哦,这个炒肉看起来不错,来一点,贵州辣子鸡好吃啊,来一点。”

“哇还有汤!”

“这是烤豆腐吗?”有正餐有零嘴,伙食很不错的样子,拍一下。

禾嫒尺和大圈圈兴冲冲地带上餐盘便开始学其他住客的样子打菜吃,准备来上一顿丰盛的安顺本地特色菜。

禾嫒尺甚至已经在心里给这家养老院的饭堂起好探店标题名,琢磨等会儿再去拍一下这里的农田,回头给网友们展示一下新鲜食材。

然后,她便在这家距离家乡接近一千公里的养老院,久违地尝到了妈妈的味道。

没错,就是那个能把生土豆、苹果、胡萝卜搁一块榨汁给她吃的亲妈。

禾嫒尺和大圈圈对视一眼。

溜了溜了。

……

不好吃,很难过,她的探店素材飞了。

再加上尝到味道不好的东西,并且不能浪费,导致必须硬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170-180(第5/15页)

吃时,禾嫒尺的情绪波动更是容易放大。

来养老院的路上大圈圈话比较多,基本是她在说,禾嫒尺在听。

从养老院里出来后,便完全反过来。

她相当严肃:“有时广东人经常形容食物时,会说鸡有鸡味,鱼有鱼味,肉有肉味。意思是食材新鲜,能吃出各种专属于这种材料的鲜美味来。这家养老院倒是都做到了,结果全是怪味,你懂我的意思吗……”

“鸡骚,鱼腥,猪肉好像是没做好的冻肉,有股冰箱味,只有青菜水果好吃!”

“不过好在就收20块。”想到没花很多钱,倒是又把气顺下来一些。

随后便在网上找到刚才接待她俩的小哥账号,愤怒地给他留言:“做包餐的话建议换个厨子,生意会好很多。”

刚接待过两人的小哥还不知道他们养老院错过了些什么,在那头思考怎么回复她。

大圈圈第一次见禾嫒尺一口气说这么长的话,倒是觉得莫名有点意思,在一旁直乐。

“别笑啦,刚才录的素材能用上不,你之前不是说想在这做什么挑战来着,还做吗?”

“算了吧。”整活博主大圈圈也开始打退堂鼓,“在这里打工就要在这里吃饭,贵州那么多好吃的我都没吃完呢,还是吃点好的吧。”

午饭过后,也才中午一点多。

离开养老院的两人倒也没马上回安顺市区,而是直接打开地图导航,按照步行导航路线到附近玩去了。

说来也巧,悠悠养老院的前身原本是供游客居住的民宿,选址其实还挺讲究,位于当地较有名的屯堡附近,步行一公里就能到。

还没到达屯堡的两人暂时还不知道屯堡到底长什么样,只是对她们来说,道路两旁的风景便已是意外惊喜。

哪怕不在景区内,贵州的郊外也很美。

高低起伏的层叠山脉将道路和田地围在中间,一路瞧去,满眼绿意。

路边的水稻已经长得很高,瞧着葱葱郁郁,风一吹,便哗啦啦地响着,发出让人畅快凉爽的声音。

大中午的,不管是路上还是田里都没什么人,路上安静得让人舒坦。

太阳虽说有些晒,这层日光却又恰好让四周的颜色更为分明。

连带着,让两人刚吃完难吃午餐的心情也好上不少,甚至还放慢脚步,想再多走走。

不过很快,一阵轰隆声从远处传来,将这里的宁静打破。

“什么声?”

“快看,是火车!”

不远处,一辆绿皮火车从铁道上缓缓经过,颇有年代感的车身在轨道旁的稻田衬托下,仿佛一副旧时的挂历画。

像是从以前的世界向她们驶来,穿过现在,又往未来驶去。

在路上慢慢溜达的两人愣了会,随后也不知怎么想的,居然兴奋地冲火车招手。

火车上的乘客可能也是无聊,看见她们时,还真有人打开车窗探出头来打招呼。

完全陌生的过路人似乎在这一刻拥有了少许羁绊。

待火车离开,她俩才继续顺着导航线路继续往前走。

没过太久,坐落在稻田之间,建成至今已600多年的屯堡便出现在眼前。

第174章

屯堡虽拥有600多年历史,但围在景区附近的,却不一定都是600年前的建筑。

例如售票处,显然就挺新。

安顺附近大大小小的屯堡不少,有小一些的村屯堡,想进就进,不需买票,里头居住的基本都是当地居民。房子新旧参半,没什么管理,原生态感满满。

她俩这次来的是大屯堡,门票标准价是60一人,加上观光车和天台山门票则是89。

粤港澳、江苏居民可以免门票钱,如果想坐观光车,以及上天台山,再交29就行,买完票直接刷身份证就能进去。

不过禾嫒尺没想上天台山,大圈圈也不想坐观光车,所以禾嫒尺一毛钱没花,大圈圈则是花35元买了景区的折扣门票。

买票的时候大圈圈还嘀咕:“为啥广东江苏能免票啊?我也想弄个广东身份证。”

“促进粤黔两地深入交流啊。”售票处的大姐听了回她,“没身份证的话,用居住证也行。”

“……还挺方便哈。”也没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怪物但被阴湿男鬼盯上了 禅院小姐无下限 朕的贵妃能言善辩 温柔陷阱 她为明月 人外贵族学院也有F4 谁教你这样当宠妃的?[清穿] 普通牛马在诡异世界里打工[无限] 胡乱牵红线[先婚后爱] 和前男友的尸骨he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