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220(1 / 2)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210-220(第1/15页)
第211章
当天晚上,禾嫒尺几乎把剩下的所有时间都花费在笔记底下的评论区里为自己的行为辩解。
希望大家不要把关注点放在她的胡言乱语上,多关注一下她说的热卤。
因为真的很好吃!
在评论区上蹿下跳一整晚,多少肯定有些用处。
果不其然,开始有网友对这份好吃得让美食博主胡言论语的热卤产生了兴趣,并询问应该到哪家店里买才能买到它。
禾嫒尺又僵住了。
这种菜市场里的摊贩显然没有详细地址,在点评上更没有专门的商铺页面。
告诉网友们她是在湘潭某地下菜市场里买的,让大家自己找?不靠谱吧,这叫人咋找。
于是她只好在评论区放下豪言:“明天我必抄家伙去把那家店拍得清清楚楚,把资料传到点评给你们看!”
因为住的酒店距离菜市场很近,步行只要一百多米。
第二天一大早,禾嫒尺才刚从床上起来没多久,便带上所有拍摄道具直接出发。
结果到了菜市场,才发现这家卤味摊还没开门。
禾嫒尺:“……”
算了,等会儿再来,先去陈灵家找她玩去。
……
找朋友玩确实很开心。
禾嫒尺在陈灵家里又吃又喝,两人还一块打游戏,时间过得飞快。
九月底的太阳下山不算早,等她意识到自己该干活时,已经接近傍晚时分。
“啊!我得买热卤去,昨天的卤鸡爪我还没吃够呢!”
这才紧赶慢赶地又跑回菜市场里取材。
结果刚到菜市场,却发现市场里连卖菜的摊贩都剩得不多,而她心心念念的热卤摊老板正在收摊。
“老板,你的卤菜不卖啦?!”
收拾东西的老阿姨抽空抬头看她一眼,用带着浓重湘潭口音的普通话对她说:“对啊,卖完回家吃饭啦。”
啊?
不是吧?就卖完啦?
禾嫒尺站在已经空掉一半的菜市场里脑瓜子嗡嗡的。
她看一眼手机上显示的时间,17:58。
然后抬手对啥也没有的摊子拍了张照。
……
鹏城是个夜生活比较丰富的城市,哪怕凌晨半夜也能找到东西吃。
各种茶饮、卤菜店的营业时间也大多会营业至晚上十点多,在这个城市常住的禾嫒尺根本没想到湘潭的卤菜摊能收这么早。
17:58。
不对吧,这个时间绝大部分人不是应该还没下班吗?
懵圈的禾嫒尺艰难地从菜市场里走出来,没能买到昨天没吃够的卤鸡爪,她心中悲痛无比。
只好翻出手机向陈灵寻找安慰:“昨天我们去的卤菜摊收摊了,没买到卤鸡爪。”
陈灵在电话那头回:“东家不买买西家,摊子关门你就换一家买呗。”
禾嫒尺不太认同:“可是换一家味道肯定就不一样了呀,你会去那家店买,难道不是因为那家店特别好吃吗?”
“不啊,我昨天乱买的,平时去菜市场里买卤菜的都是我妈。”
“……那你运气挺好。”
禾嫒尺一边和陈灵说着话,一边拎着她的摄像器材包开始围绕菜市场打转。还打开小众点评搜索,想看看附近还有没有其他正在营业的卤菜店。
还真让她翻出来一家。
名字相当朴素。
——美味卤菜店。
开在距离菜市场入口二百米外的居民区小巷内。在小众点评上因为评价数量太少,所以没有分数。
“湘潭人民也不喜欢用小众点评啊。”禾嫒尺决定亲自去店里看。
结果绕着菜市场外围小巷找了两圈才找到它。
美味卤菜店是一家开在毛坯商铺里的卤菜店,光看招牌,会觉得这家店可能已经开了很多年。
旧得脱皮的招牌上能隐约看清上边写着卤菜字样。卤菜前面的美味两字早已掉了色,根本看不清楚。
店子门口不宽,也就三米左右,里头较深。装修是最简单的水泥地配水泥墙,连灯都是用的最简单的灯泡。往里一走便觉得昏暗得很,比起吃食店,更像个仓库。
仓库模样的店子里,摆着两个大冰柜,两个陈列柜。陈列柜后边站着一位穿着围裙的年轻女子。
她看起来比这家店还年轻。
看人时怯生生的,不像菜市场里的小贩一样招呼人,似乎胆子很小,给初次见面的人一种不太靠谱的感觉。
不过人不可貌相。
禾嫒尺决定把注意力转移到店里的食材上。
让她有点小失望的是,陈列柜里的食材看着也似乎不太靠谱。
柜里食材剩得不多,和菜市场里的卤菜瞧着不一样,颜色浅得和食材原来的颜色没什么区别。
说是卤菜,却瞧着像是没卤过一样,光看就觉得嘴里没味,跟禾嫒尺预想中想买的卤菜完全不是一个路数。
这让走进店里的禾嫒尺尬住了。
一般情况下,普通人会通过店铺人流量、食物看起来否诱人、路过时是否闻到很不错的香味等等,判断一家自己从未去过的店铺出品如何。
但这家店的东西看起来不好吃。
路过也闻不到味。
而且除禾嫒尺以外,店里没有任何一位客人。
所有的客观条件仿佛都在传递同一个信息。
——这家店的出品可能不太好。
将这个信息完全接收的禾嫒尺,只好尴尬地与店里的年轻女子对视一眼,找个借口说:“店里的卤菜只有这么几种吗?没有我想吃的,哎。”
然后跑了。
……
十五分钟后,禾嫒尺再次回到这家店里。
陈灵把她拖进去的。
没买到心心念念的卤鸡爪,禾嫒尺一直不停念叨。念叨的后果很严重,陈灵被她念馋了,穿着家居服便直接从家里跑了出来。
“哪就这么挑,非要吃昨天那家,人家关门了呀,我们就随便搞点吃呗。”
被拖进店里的禾嫒尺看着陈列柜里瞧着不咸不淡的食材有些嫌弃,又不好大声说。
只好悄悄靠到陈灵耳边:“我没有非要吃昨天那家,可是这家店看起来不太好吃啊。要是买了不好吃,丢掉多浪费呀。”
陈灵环顾四周,仔细瞧过环境,便在心里大概对禾嫒尺的担忧有了个底,提议道:“这样,我们少买些试试,让老板做了后现吃,觉得味道好再多买些怎么样?”
禾嫒尺听了眼睛一亮:“好主意!”
……
好个屁。
禾嫒尺恨不能回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210-220(第2/15页)
到十分钟前给自己一巴掌,然后跟老板说:“帮我把剩下所有的鸡爪包起来。”
人不可貌相。
卤菜也不可。
她哪里知道,这家所有食材都没啥颜色,瞧着淡不拉几的卤味店,成品居然也很妙!
而且是和前一天那家卤味摊子味道不一样的妙!
如果说前一天那家的卤味尝着卤水味和酱味更重,那么今天的这家则是红油香更浓烈。
也不知老板在调制红油时用的什么秘方,虽瞧着颜色便觉得辣,但实际吃起来时会觉得香气更重。
辣味更像是促进食欲的点缀,而不是主角。
而鸡爪的底味更淡一些,反倒让它更适合空口吃,多吃不腻也不易口渴。
但禾嫒尺察觉这一点的时候,店里最后的鸡爪已经卖没了。
因为就在她和陈灵一块尝味的时候,进来一个大摇大摆打电话的啤酒肚胖哥。
“老板,给我搞两斤鸡爪。”
一句话,禾嫒尺和陈灵的快乐没有了。
于是她只好走到店门前,捧起手上碗所剩无几的鸡爪子。
给鸡爪和店门拍了一张合照。
然后非常认真地问陈灵:“你觉得昨天那家卤味和今天这家哪家更好吃?”
……
吃完晚饭回到酒店的禾嫒尺很难形容现在的心情。
因为陈灵的回答是:“都差不多。”
而且告诉她,这两家卤菜的水平虽然都不错,但在湘潭,属于普通。
不是味道普通。
而是好吃的卤菜,在这里常见到只能用普通形容。
你很难在这堆好吃到普通的卤味店里挑选出一家最棒的,但所有店子均各有千秋,用的配方和特色都不相同。
这让前不久才以为自己挖到宝藏的禾嫒尺心情相当复杂。
而当这样的她打开昨天的笔记评论区,看着昨晚自己在评论区放下的豪言,心情的复杂程度便又往上提了提。
咋回复?
她抱着手机在床上纠结地翻滚,并开始想起以前的一些事来。
她每次看到卤味店的半成品都觉得不好看,并有点嫌弃,当然是有原因的。
禾嫒尺的老家饮食习惯,本来就以吃新鲜食材为主。卤味店有,但数量不算很多,而且出品一般。
将辣卤做得好的店子更是一家都没有。
连锁店的味道基本可以算那儿的上限,而超市或市场里好看卤菜摊通常出品都怪得惊人。
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禾嫒尺每次路过卤味店,兴趣自然不会太高。
还记得四年多前,禾嫒尺刚跟陈灵在鹏城认识那时开始,两人就没少结伴到处去逛。
逛的地方很多,包括学校附近的美食街,商圈里的商场。
每次在这些地方逛的时候,陈灵都会被各种看起来光鲜亮丽的卤味店吸引得挪不动步。
不管禾嫒尺怎么劝,告诉她这些店里的东西一看就不好吃,她都要买点儿试试。
然后踩坑。
这种坑踩一次、两次、三次总能长记性吧?
陈灵不。
只要碰见没去过的卤味店,她能一直踩。
以前禾嫒尺不懂这是为什么。
但现在她懂了。
从小就在湘潭长大的陈灵,吃的当然都是湘潭卤菜,所以在她的印象,甚至可以说是三观里,卤味就是好吃的东西。
而且不管在陈列柜里摆的原材料看起来多么埋汰,她都会认为最终成品肯定不错。
这种感觉在她的成长过程中已经深深地刻入了她的脑海里。
导致陈灵在买卤味的时候,会不挑品牌也不挑食材长相,只要听说卤味两个字,就觉得味道肯定差不了。
陈灵在鹏城屡屡在卤味上踩坑是因为从小到大的记忆。
而她在湘潭对卤味总有偏见也是同样。
不过这些暂时都不重要。
禾嫒尺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直接弹起。
她今天背着摄像器材出门准备大干一场,却因为种种原因只收获了几张看起来不怎么样的照片。
“我到底应该怎么应对昨天放下的豪言壮志呢?”
第212章
第二天,睡到日上三竿才睁开眼的禾嫒尺还没爬起来,便将手机摸到手里打开各大平台的账号后台看数据。
主要关注的,是她昨晚熬夜剪出来的新作品《重生之广东美食博主勇闯湖南》后台数据。
这是一部猫meme视频作品(各种不同表情包动态猫咪和bgm拼接在一起,再配上文字和音效的视频)。
确切来说,是个她恶搞自己的搞笑视频。
作品封面是一只拖着行李箱看起来相当潇洒的猫,以及一只惊讶得变成表情包的猫。
只要点击播放,网友们就能看见她如何从拎着行李箱相当潇洒的猫咪,因为湘潭美食变成一只不停惊讶的猫咪。
这就是她昨晚挠破头想出来的回复办法。
——剪个搞笑视频给关注她的粉丝们当乐子看。
目前看来似乎效果还不错。
才一晚过去,评论区已经变得很热闹,回复她的大多数以前常在评论区出没的熟面孔。
锦鲤:哈哈哈,这几天这么丰富吗?我还没吃过湖南热卤,现在开始感兴趣了,有没有人能告诉我是不是真的这么好吃啊?
momo:去贵州广西探店的小迟居然是广东人,难道你就是传说中的广东辣王?
酥皮卷:听说湖南炒菜的锅都是辣的,广东人去湖南会被锅辣飞吗?
舌尖上的信徒:只有我好奇博主在她朋友家吃的红烧羊排到底什么味吗?
不卡:爱看,多发。
威力巨大:湖南菜真的巨下饭!我每次吃都能干好几碗[偷笑]
摸鱼干:完蛋,你真的被盗号了,前几天还不是这个风格。[惊恐][狗头]
好吧,盗号嫌疑还是没洗脱。
禾嫒尺擦了把眼屎,继续在评论区瞎看,直到看见某个评论。
静默:[生气]所以你只吊胃口又不告诉我到底在哪里买好吃的热卤!
她只好放出狠话,说今天必把前两天吃的店都拍下来,又回复:听说湘潭所有卤菜店都很好吃,不知道真的假的,我要去试试!
然后饿了。
昨晚熬过夜,人就不太想动。
饥饿的禾嫒尺并没有马上起来下楼找东西吃,而是在床上翻了个身,摸着自己扁扁的肚子,决定给自己点份外卖。
“才刚醒来,吃饭是不是有点太刺激了,要不吃点清淡的吧。”
“听陈灵说湖南米粉也不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210-220(第3/15页)
错,要不来一份?”
认为自己这个主意靠谱的禾嫒尺决定打开外卖软件搜索米粉,却发现在外卖平台上架湖南本地米粉的店很少很少。
而且店名看起来都相当不靠谱。
酒店附近最近的一家店距离她813m,名为麦丽的小店,店铺头像是一个卡通人物,乍一看让人以为是卖蛋糕的。
点进店里,能发现这家店只卖瓶装饮料和米粉。
而店内的米粉只有两种口味,牛肉米粉和普通米粉。
普通米粉一份8元,里头好像有肉碎之类的码子,而牛肉米粉则是配的红烧牛肉,一份18。
禾嫒尺浏览了会儿商品页面,怎么看怎么觉得不靠谱,便退出去继续找。
五分钟后,她再次点进麦丽的小店。
因为除她以外,附近还做外卖米粉的店只有一家,名叫烧烤·烤鱼·小龙虾。
看起来还不如麦丽的小店。
……
也不知是不是因为湘潭人民外卖点得少,路上车也少。
骑手送起东西那真是速度飞快。
仅15分钟,禾嫒尺便成功在酒店拿到她的外卖。
一份18元的牛肉米粉,以及一瓶凑起送费点的农夫山泉,这俩加一起用上优惠券,总价15。
当禾嫒尺打开外卖盒那一刻,虽然没吃,却也要叹一句湘潭物价感人。
这份店里最贵的牛肉米粉,牛肉是真的多,而且形状还是相当精致的方形。
打包盒汤粉分离,米粉装在盒里之前已经提前用红烧牛肉的卤汤拌过,上面除了铺着满满一层方形牛肉以外,还配了好些腌得烂烂的酸菜碎碎和酸豆角。
禾嫒尺凑上去嗅了嗅:“闻起来好像还行。”
她掀开盛粉的小盒子,把米粉和牛肉一并往汤盒里倒。
或许是因为送得快,与米粉一块送过来的大骨汤还热得直冒烟,倒进汤里的米粉也没有丝毫粘黏,只要用筷子一搅,便轻松散开。
这时的禾嫒尺并未马上把这份早午餐送进肚,而是把自己的平板掏了出来放综艺,准备边看边吃。
吃之前她还看着节目哈哈大笑,等第一撮米粉入口,她的注意力便不由自主地从视频转回面前这份外卖米粉上。
之前曾在广西待过一个多月没少吃米粉的禾嫒尺一尝便知这是手工粉,而且是每天新鲜做的,绝不是粉干泡发的米粉。
这份湘潭米粉粉皮较薄,入口顺滑细腻,或许是因为米粉在外送之前已经提前与红烧牛肉的卤汤拌过,所以哪怕汤粉分离,尝着味道也很足。
刚与米粉一块拌进汤里的酸菜碎末沉入汤中,又伴着油星升起飘在汤面。
每次夹起一撮粉,它们都会零零散散地附着在粉条上,为入嘴的米粉增添一丝清爽微酸的口感。
而被店主精致地切正方形的牛肉则已炖至软烂,轻轻一咬,红烧卤制的汤头便会伴随一股牛油香在牛肉中散开,为简简单单的米粉增添一份奢侈感。
第一次吃湘潭米粉的禾嫒尺吃得上头,连沉在碗底的酸豆角都一个个全夹了吃。
最后还捧起汤碗将飘着酸菜末的大骨汤喝了大半,才意犹未尽地拿起纸巾擦嘴。
“好像不是很够。”
然后打了个嗝。
总感觉自己好像忘了什么。
……
禾嫒尺想起来了。
她是个美食博主,吃到好东西时要记得拍照,怎么完全忘了啊!
说来这事其实不能全怪她,毕竟她这回来湘潭不是为了取材,只是来探望陈灵而已。
因此,她来湘潭之前根本没做任何攻略,也没想自己在这找啥好吃的,毕竟她认识本地人,跟着陈灵玩就行。
在她的原定计划中,原本也就给这这安排了两三天。
不过话说回来,已经第三天了,她怎么还在这?
这句话是陈灵问的:“前两天你不是说你要去长沙吗?啥时候去,我开车送你?”
禾嫒尺含糊其辞:“再过两天吧。”
她俩说这话的时候正围坐在陈灵家的饭桌上边,禾嫒尺刚往嘴里夹了一坨被放在餐桌最边上,看起来乌漆嘛黑弄不清原型的东西。
然后问陈灵妈妈:“阿姨,这是啥好吃的?好香呀!”
陈灵妈妈沉吟片刻,说:“回锅扣肉。”
“回锅扣肉?没听过呢,这是啥做法?”说着,禾嫒尺又夹了一筷子看不清形状的回锅扣肉放到碗里,配着香喷喷的大米饭大吃一口。
见她吃得香,陈灵妈妈却没好意思再说话,倒是陈灵在一旁接着话回:“就是把隔夜没吃完的梅菜扣肉加上蒜、蒜苗、辣椒,再重炒一遍,这是我们家的隔夜菜!”
“哦?蒜苗不是绿的吗?”
陈灵:“因为回锅扣肉一顿没吃完,它又回锅了!”
吃得正高兴的禾嫒尺:“……”
她给自己再次默默夹一筷子回锅扣肉,问:“阿姨,我可以给这道菜拍张照吗?”
看起来像恶魔料理的美食素材,get!
……
来湘潭的第三天,吃完午饭的禾嫒尺终于想起了自己的本职工作。
她放下类似度假游客的心情,抄起摄像设备,决定一定要在今天拍下自己满意的大片。
为了弥补前两天自己没干好的事,她甚至对自己说:“专注事业的女人,可以把菜市场拍出花来!”
“第一站,卤菜摊两家,出发!”
禾嫒尺不知道的是,就在她决定专注事业的时候,昨天晚上发出来逗粉丝们玩的乐子视频正在网上慢慢发酵。
……
在湘潭这个城市做美食博主,其实有些吃力不讨好。
和其他某些需要看攻略,看推荐才能找到好吃的餐馆不一样,在湘潭想找好吃的馆子,简直轻而易举。
这个地方的餐饮业卷得惊人。
而且就卷味道。
拥有陈灵妈妈这样厨艺的湘潭人,其实数量不算很少,至少按照陈灵的话来说,她爸、她妈、她叔、她奶,做的菜虽说没她妈妈好,却也都不差。
她姥姥姥爷特别擅长烧大菜,手艺却在街坊邻居中也算不得稀罕。
那么这些在家里就能吃上好饭菜的人,平日要是下馆子,要求肯定低不了,出去花钱买东西吃,总不能比自己做的味道差吧?
再加上这个城市旅游业不丰富,就业机会也普通,所以人口数量绝对算不上多。
从基数不多的人嘴里挣饭钱,本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所以湘潭餐饮业的下线,是有限的。
这儿的饭馆只要在大街小巷上开上一些年头,且不倒,还时常有本地人光顾,味道就差不了。
美食博主对于这个城市的人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210-220(第4/15页)
来说,除了能介绍一些外来的,比较新颖的店子以外,几乎没有用处。
对于其他地区的人来说,湘潭这个城市的名字也仅是是陌生中带着一丝熟悉。
如果没有意外,或是特别吸引眼球的大新闻,其实不太会为这个城市的美食视频或是图文推荐流连太久。
人喜欢的,关注的东西总有一个安全的固定范围,所以大数据的猜你喜欢才会那么好用。
而禾嫒尺为了给粉丝们带乐子而乱剪的恶搞视频,则恰好带着湘潭这个城市的美食和名字,微妙地摸到了某些人愿意观看的熟悉范围。
第213章
近些年来,科技越来越发达,在基本每个人都有手机的情况下,各种娱乐项目越来越丰富。
大家想打发时间,进行些娱乐时,不再需要坐到客厅里看电视,也不一定需要一台电脑。
用手机就行。
如果时间多,可以看看小说,玩会儿游戏,若是时间少,像利用碎片化时间娱乐,则可以刷短视频看。
林潇是个平时喜欢刷短视频看的湖南人。
他什么内容都会看一些,例如搞笑视频、猫狗视频、逗音神剧等等,唯独对美食探店视频不感兴趣。
假。
直白的假。
那些所谓的美食博主能把随便什么东西都拍得很好吃,再配上千篇一律的文案、剪辑、bgm。
浓厚的恰饭广告气息总是扑面而来。
平时刷到这种内容的视频,林潇都会飞快划走,甚至偶尔还会标注个不喜欢,好让平台减少类似推送。
这样的他显然不会成为禾嫒尺的账号受众,平日里两人也绝不可能产生任何交集。
直到他刷到《重生之广东美食博主勇闯湖南》这部禾嫒尺恶搞自己的粉丝向短视频。
众所周知,广东人不能吃辣。
现实生活中的个体差异不好说,但至少关于饮食上的整体刻板印象是这样没错。
生活中根本不认识几个广东人的林潇当然也会这么想。
只要在脑子里大概闪过这个印象,再想到不能吃辣的广东人跑到他老家湖南来玩,肯定会被辣得飞起。
林潇兴趣就来了。
他要看看这个广东美食博主跑到湖南来玩会到底能有什么反应。
……
“哈哈哈哈哈!有这么吃惊吗?”
“你们那里的辣卤不长这样吗?哦不对,广东没有热吃辣卤,差点忘了。”
“而且菜市场收摊早不是常识嘛,又不是超市,菜贩子卖完菜还得回家吃晚饭啊!”
“说起来红烧羊排好像不是湘菜吧,不是只要湖南人做的菜都叫湘菜啊!”
这视频槽点好多,但总体来说看得他怪高兴的。
毕竟美食博主本人虽然在视频里提起过因为认知不同,而在旅途中出现的各种笑话。
但四舍五入,其实是在拐着弯地在夸湘菜好吃。
林潇是湖南人,在网上见有其他省份的人,尤其是据说以不吃辣著称的广东人夸湘菜,总归心里会有自豪感,短短不到两分钟的视频看得他身心舒爽。
甚至还点开评论区看其他网友如何评价,顺便跟大家聊两句。
看到符合自己心中想法的内容再点个赞。
*
像林潇一样,平时不看美食探店内容,却因为好奇广东人到底对家乡菜有什么看法而进入视频的湖南网友不在少数。
这就是标签的作用。
像《80后、90后、00后对待职场的区别》这种标题总能比较容易能吸引这三个年代的人。
《南方和北方到底哪里更冷》能引起全国观众参与话题。
笔记《重生之广东美食博主勇闯湖南》能吸引湖南人,也能吸引广东人。
平时也不怎么看探店美食视频的王君莉就被吸引了。
或许因为长大的环境,以及经历跟禾嫒尺更相似,她跟林潇对视频的关注点完全不一样,反而更能代入禾嫒尺的视角。
“菜市场18:00不到就开始收摊就算了,后面那家卤菜是门店啊,也那么早收工?!”
“这个卤菜……咦惹,我看到我也不买。”
“啊?切完之后还会拌一下?嘶……这图糊得根本看不清啊。”
“先买一点试一下是吧?不错,如果是我,我也会这么干。”
“被湘潭胖哥买走了最后的鸡爪?太惨了,哈哈哈哈,这个鸡爪到底什么魔力。”
对于更能代入禾嫒尺视角的王君莉来说,她的情绪会更容易紧跟禾嫒尺角度进行转变。
只要没去过湖南湘潭,没尝过当地美食,在这一块认知相对空白,更会自然地对当地美食产生好奇心。
“这个卤菜看起来好像凉拌菜,但是是热着吃的,到底什么味呢……”
“说是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鸡爪,到底多好吃嘛。”
好奇的她决定打开评论区,看看网友们到底都怎么说。
顺便留言问:有没有湘潭网友可以告诉我,泡椒鸡爪、柠檬鸡爪、X牌虎皮鸡爪、百香果鸡爪和这种热卤的比,哪个更好吃呀?
我们这里能买到吗?有的话滴滴我。
……
平时生活习惯,饮食习惯都完全不同的人通过网络平台聚到一起,或许会因为对大家的好奇进行友好交流。
像林潇和王君莉这样的网友就能隔空聊挺好。
当然,评论区也会出现一些不那么友好的声音。
但凡作品热度高,都会出现传说中的杠精。
杠精不分地区,不分国籍,哪里都有。张嘴就会说出一些神奇的话,而且极喜欢开地图炮,轻易便能得罪一个地图的人。
【怀疑博主是不是广东人,现在的美食博主真的什么人都能做啊,啥都夸得出口。湘菜馆又油又辣,这种做法不就是为了掩盖食材不新鲜的问题吗,有什么好吃的。】
好,这句话得罪一个省的湖南人。
【知道湘菜的厉害了吧?你们广东人平时吃东西就知道清蒸水煮,天天淡出鸟来,总算来这尝到点味了。】
好,这句话得罪一个省的广东人。
这样的留言,也不知从啥时候开始出现在评论区底下。
多说几句,再正常的人被惹急了也会下场跟他对线。
这不,刚还聊得好好的林潇和王君莉已经分别在不同的评论区楼中楼里跟人撕上了。
撕得作品热度一直涨个不停。
……
发现自己的恶搞视频数据在不停上涨的时候,禾嫒尺才刚从菜市场回到酒店,手里还拎着分别从两家卤菜店里买回来的热卤。???
“什么情况?”流量哪来的,我剪的不是粉丝向视频吗,这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210-220(第5/15页)
届网友爱看这个?
不懂。
禾嫒尺疑惑地打开刚打包好的热卤,夹起一块莲藕,啃了一口。
“唔!这个也不错!”
这是她今天刚发现的热卤素菜。
在禾嫒尺的印象里,她记忆中的卤菜都和荤菜有关,不是猪就是牛,要么是鸡。
前两天光晓得记着鸡爪,今天去店里拍素材时,才发现卤菜店里还卖卤青菜。
而且做法跟她想象中完全不一样,菜在点之前都是生的!
客人现点现卤,拿手里还热乎乎,就跟麻辣拌似的,但吃着不麻,主调依旧由蒜香和红油卤汁构成。
直接吃能当零嘴,拌的时候让老板多夹点粉皮,还能当正餐。
禾嫒尺吃掉嘴里的莲藕,又叼上一块卤干子,没再关注之前的视频热度,转而将刚带回来的摄像道具再次取出摆好,然后打上灯。
她要在酒店里补拍刚才在菜市场没拍好的特写镜头。
“把卤干撕开,然后挤压一下,让镜头把卤汁从孔洞里冒出来的特写拍进去……”
“把麦克风拿近一些,将莲藕的脆响录进去……”
“这是个啥东西,卤蒜苔?尝一口试试……”
一顿折腾,边吃边拍,接近傍晚时分,她才终于把素材全部补录完毕。
同时打了个嗝。
“饱了。”
然后直接坐下认真编辑她的新作品。
……
这回禾嫒尺没出图文笔记,而是直接剪的视频。
横屏、竖屏、各剪一份。
共耗时一天半。
因为两家卤味店代表的口味不同,她一并全剪了进去,随后赶紧在各大平台发出来。
……
或许是继半夜因为卤菜胡言乱语之后,又发了一部搞笑短视频。
网友们对湘式卤菜的好奇心已经被禾嫒尺彻底勾起。
她的新作品《在湘潭遇见好吃到胡言乱语的湘式卤菜》在各大平台刚发布,热度便蹭蹭上升。
前些天曾看过她其他作品的网友,纷纷在新视频底下打卡。好些在她老作品聊过天的网友,甚至在新视频的评论区底下又碰上面,又聊了起来。
局部下雨:为什么让在外打工的我刷到这个,吸溜,好想吃,但是我这里没得卖[大哭]。
菊花茶:今天看完视频才发现前两天你拍得是真的好糊啊……
不减十斤不换头像:麻辣干、麻辣丝、藕片、娃娃菜、蒜苔……
啊啊啊,这种卤菜我就爱吃素的谁懂啊!
三个大馒头:啊?你说的原来是这两家店,这两家确实没得黑。我从小吃到大。
市场外面招牌掉色那家已经开很多年了,以前是老板娘在做,现在她身体不好,把店子交给了女儿,但味道一直没变过!
这位明显来自湘潭网友的留言引起了其他网友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