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0(1 / 2)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古代种田摆摊开店日常》 30-40(第1/19页)
第31章 逛吃 果然还是时远归懂他,不亏是他江……
一桌子饭, 吃的干干净净,大家又满足又惬意。
林萍萍:“哥,你做的饭好好吃。你以后要教我, 我也要学做饭!”
林安安:“太好吃啦, 跟过年一样。”
林进宝:“真想天天吃。”
“行, 谁想学都教,只要你们喜欢做饭。要是不喜欢做饭, 就还是别学了。”江盼坐在凳子上, 跟没骨头一样靠着时远归。
时远归:“那我也学吧。”
江盼直起身子好奇道:“时大哥,你也喜欢做饭?”
其实不用学啊,他以后可以做给他吃啊,他挺喜欢做饭的。
“主要是每次都是你做饭,等我学会了, 你就可以休息。”时远归微微低头看着江盼。
江盼感动, 心里暖暖的。
虽然他是挺喜欢做饭, 但被人惦记着, 就觉得再辛苦也值得。
于是他说:“好,以后我教你做饭。”
对面的林进宝看着他两一笑一说, 明明也没说啥话,就觉得不太得劲儿,怎么有种黏黏糊糊的感觉?
林进宝搓了下胳膊。
林安安:“进宝哥,你冷吗?”
他觉得不冷啊, 这天不是还挺暖的嘛,怎么进宝哥看着像有点冷的样子?
林安安小小的脑瓜子想不明白。
江盼听林安安这样问, 见天也擦黑,就说:“那大家今天就散了吧,明天早上过来吃早饭, 然后再去县城。”
江盼送林进宝和时远归出门。
林进宝一个人回家,都下缓坡了,就看江盼和时远归还站着没走。
他有点搞不懂这两人,离得这么近,还要送?
而且明早不是就能见了吗?搞不懂。
搞不懂的林进宝开开心心的回家,心里想着果然还是肉好吃啊!
站着没走的时远归和江盼这会儿正说着话。
时远归:“明天县城我就不去了,你带他们好好玩。”
“为什么啊,你不想跟我们一起?”
“没有不想和你们一起,只是明天你带你弟弟妹妹好好玩玩,我在家研究你说的手推车,早点做出来,你早点用。”
江盼执拗地道:“可是我想跟你一起去,我想和你分享我的喜悦,和你一起庆祝。时大哥,难道你不想和我一起分享这份喜悦吗?”
时远归看到江盼在夜幕下发亮的双眼,神情是从未有过的认真和坚持。
面对这样的江盼,时远归说不出拒绝的话。
或者说,时远归从一开始就不会拒绝江盼任何事。
于是他听见自己说:“好。”
江盼就笑开了,他面对时远归,倒退着走了几步。
时远归怕他摔倒,连忙跟上。
江盼:“时大哥,我真的好开心。我来这儿后从来没有这么开心过。我没想到自己能挣到钱,也没想到能把弟弟妹妹们养好,更没想能遇上你。真的,我可开心了。”
时远归以为江盼说的“来这儿后”是指搬来这里后。
“你来这里后,我也挺开心的。你能跟我分享你的成功,你的喜悦,我更开心。”时远归肯定道:“江盼,你会越来越好的,也一定每天都会比现在开心,因为你本身就很好。“——
第二天,江盼一行五人吃过早饭,便一路向北,去逛县城!
一个时辰后,几人到了城门口。江盼给官兵交了了五文进城费,带着大家进去。
除了时远归和江盼,其他三人都是第一次来城安县。
从进了城门,就一路不停的“哇”“哇”“哇”!
江盼真是好笑又心酸。
所以他今天是无敌好哥哥,看上什么了,都买买买!
不过林进宝几个都是懂事的孩子,看到啥都说不要,明明有时候眼睛都移不开。
江盼便做主给他们买。
逛完东街早市,除了吃到不少平时没吃过的小吃,每人手里拿着一串糖葫芦,林安安手里还拿着一个小风车,脸上都是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看时间还早,又刚吃过东西不饿,江盼便带着他们去采购。
先去了百草堂,配了许多酸梅汤配料,又买了些硝石,大概能用一个月的量。江盼付了钱,时远归很自然的接过放在背篓里。
出了百草堂,再去布行。
江盼打算给家里每人都做一身衣服,贵的布买不起,就买便宜的麻布,再买一匹棉布,做里衣。
衣服时远归和林进宝死活不要,江盼也就不再坚持,只买了他们三兄妹的,他们身上可都是补丁啊!
挑完布,江盼喊住掌柜:“掌柜,这里有没有绢花卖?”
其他几人:“!!!”
林进宝立马尖叫:“江盼,你有情况,你要绢花干嘛?说,是打算偷偷送给谁?是不是有心上人了?不过你还小,还不到十七,现在说亲有点早了吧?”
时远归也看了过来,心里有点不是滋味。
江盼无语,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林进宝,你说这成天都想啥呢,难道我就不能送萍萍吗?”心上人就在旁边站着呢,可不要污他清白啊。
林萍萍听绢花是给自己的,有点不可思议:“哥,真的是给我的?”
她没想到她哥会给她买绢花,她以为她哥想不到这儿,她还打算用自己的钱买来着。
“咱们家就只有你能戴绢花,除了你还会是给谁的。”说着,看掌柜将装绢花的匣子拿了出来,就推了下林萍萍:“快去挑吧,喜欢什么样的自己挑,哥哥给你买。”
林萍萍红着脸看匣子里的绢花,每一样都好漂亮啊。
问了掌柜的价格,她挑了两对最便宜的,便不肯再挑。
江盼又给她拿了两对五文的,两对八文的。
林萍萍要拒绝,江盼就劝她:“多拿点,下次来县城不知道什么时候,你换着戴。”
说完,让掌柜算钱,三匹麻布一批棉布加八对绢花全部一千一百二十八文,江盼痛快付钱。
还行,能接受!
接着几人去杂货店,买糖。
杂货店老板认出江盼,还问了下上次买走的辣椒咋样了,有没有种出来?江盼回,长势喜人。
杂货店老板不太信,不过还是笑着说挺好。
买完糖,几人又去钱庄兑换银子。
这次出门的时候家里只留了二两原来的碎银,其他的铜钱都带着。
时下钱庄兑换银子是一千文铜钱兑一两银子,江盼兑换了整一个五两的银锭子,留几十文铜钱,剩下的都兑换成碎银,这样好携带。
从钱庄出来,时间不早了,早上吃的都差不多消化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古代种田摆摊开店日常》 30-40(第2/19页)
了,肚子都有点饿,就打算去吃大酒楼!——
城安县最大的酒楼有两家,一家是时远归之前卖野物的醉春楼,另外一家是香满楼,都开在十字街头,面对面。
江盼当然带他们去香满楼啦!
几人穿着格格不入的衣服走进大堂,引得一楼的客人都停下筷子观看。
时远归还好点,其他三人都一副手足无措的样子。林进宝甚至暗戳戳地扯扯江盼的衣袖:“我们就这么进来真的可以吗?会被赶出去不?”
林萍萍也小声问:“哥,会不会很贵啊,咱们银子够吗?要不不吃了吧。”
江盼无奈。
以后有机会还是得让几个小孩多见见世面。
他前世第一次跟大学同学去某巴克,身上揣着三百元,还怕不够买一杯咖啡,进了店里畏畏缩缩的。
虽然他爸妈有钱,可跟从小被放养在乡下的他有什么关系?
他都是上了高中才到县城的!
所以江盼很是懂林进宝几人的无措和担忧,他耐心安抚:“没事的,咱们花钱吃饭,不会被赶出去的,放心吧。”
像是应证江盼说的,店里伙计笑呵呵的过来招呼,一点也没有瞧不起的意思:“客官里面请,几位?一楼客满,给几位安排在二楼可好?”
江盼笑着回道:“你好,我们五位,就在二楼吧。”
“好嘞,客官请跟我上楼。”伙计让江盼几人先上楼梯,他紧随其后。
到了楼上后,人也不少,可见这家酒楼生意火爆。
伙计将江盼几人带到一处靠窗的位置:“几位坐这里吧,靠着窗户能看到外面的风景,吵是吵了点儿,可风吹进来凉快。”
江盼觉得这位伙计是个妙人,瞧这多会说话!
让林萍萍和林安安坐里面靠窗的位置,林进宝坐一边,时远归让江盼挨着林萍萍坐,他坐靠走道的位置。
坐下后,伙计周到的给每人倒了一杯茶水:“先喝点茶,我给几位介绍一下咱们酒楼的特色菜。”
见江盼点头,伙计开始唱菜名,一长串。
江盼问其他人有啥想吃的,其他人都摇头。
他就让伙计推荐,伙计也不客气:“咱们香满楼的鱼生那是一绝,您可得尝尝。还有香酥鸭子,东坡肉,糖醋鱼,板栗烧野鸡,都是不错的荤菜。”
江盼想了想,点菜:“就来一份鱼生,一份板栗烧野鸡,再要一份蒜泥白肉,一份冰糖百合马蹄羹,再来一笼包子。”
伙计听江盼点的菜,暗暗吃惊,觉得江盼有两把刷子。
记下菜名,让他们稍等,就下去了。
江盼点菜,林进宝几人听的咂舌,这会儿没有外人,林进宝就问:“点的都是肉菜,这得多少钱,会很贵吧?”
林安安:“要是钱不够咋办?”
江盼故意逗他:“钱不够就把安安留下来抵债,好不好呀?”
林安安瘪嘴:“不要,哥哥不要把安安留下抵债,我们别吃了,回去吧。”
众人哈哈大笑,气氛倒是松快了起来。
林安安见其他人笑,这才知道哥哥是故意逗他,于是也嘿嘿笑了。
没一会儿,菜端上桌。
江盼让大家吃,他自己挨个儿尝了一遍。
除了鱼生外,江盼觉得其他的都挺一般,主要也是受限于调味料和烹饪技术。不过鱼生倒是真不错,尝不出一点腥味儿,很甜美,也很鲜嫩,而且厨师刀功了得,鱼片片的薄薄的,晶莹剔透,吃进去都尝不到鱼骨。
吃了一会儿,一个厨师摸样的人端着一碟糕点过来,放到安安面前。
笑道:“几位客官吃的可好?我是咱们酒楼的厨师,味道有什么不满的,诸位可跟我提一下,以后我们会改进。”
江盼:“!!!”
嚯,这店不错啊,伙计服务态度周到,不照人下菜碟,又懂得推销产品,厨师还会询问顾客意见,怪不得人这么多。
安安和萍萍没吃过点心,这会儿看到桌上精美的糕点,有点馋,但哥哥没有发话也不敢动手,都望着江盼。
江盼点头让他们吃。
“多谢师傅送的糕点,大家吃的很满意,味道很好。尤其是鱼生,鲜嫩爽口,不见一丝腥味儿,不亏是贵店招牌。”
厨师被夸很是得意,便不再谦虚:“其他的菜我不敢说,单就这鱼生,整个城安县我说第二,没人敢认第一。”
“不过其他菜呢,诸位也可以提提意见,我们好改进一二。”厨师也是真心询问,只有满足顾客口味,生意才能做的长久。
江盼见厨师问的真诚,又吃了人家的糕点,就想着做个好事。
想了想道:“其他菜味道我不好评价,没有吃过其他酒楼也就没有对比。不过我曾有幸在一本食谱上看到烤鸭的另一种做法,光看描述,就让人垂涎三尺。”
“似是将鸭子从内腌制入味儿,在外表刷上蜂蜜或糖浆,用烤炉烤的表皮金黄酥脆,再用刀片成薄片,沾细糖,配上黄瓜丝,葱丝等,用薄饼卷食。师傅若有兴趣,可尝试一二。”
厨师朝江盼行了一礼:“多谢贵客,来日若能做出此等美食,必请贵客一尝,还请贵客留下姓名。”
“叫我江盼就行。”
吃完饭,几人先去外面等着,江盼在柜台结账。
掌柜推拒,并拿出一个食盒递给江盼:“我们大师傅交代了,贵客免单,这是一点小小心意,还望贵客不要推辞。”
江盼挑眉,这厨师真不错,没想到一道食谱能换个免单。
江盼不觉得亏,他只是借用别人的智慧,若这个厨师真能做出北京烤鸭,那也是他对这个时代的贡献嘛!
主要是他自己确实挺怀念那个味道,咳。
如果厨师真能做出来,对他们酒楼也好,顾客的口味也能得到丰富和满足,简直是多赢嘛!
希望厨师早日成功。
几人在外面等着,就见江盼拎着一个精致的食盒出来。
林萍萍:“哥,你又买啥了?咱吃饭花了多少钱?”
江盼:“吃饭没花钱,这食盒是厨师送的。”
打开一看,食盒里面装着几款糕点,精致可爱。
林进宝、林萍萍、林安安吃惊:“啊!!!为什么啊?”
时远归:“你们哥给的那张食方,可不止这一顿饭,行了,回吧。”
果然还是时远归懂他,不亏是他江盼看上的男人!
第32章 生意 很满意的江盼想抱一下时远归。……
当天晚上刚吃过饭, 孙巧巧和赵桂芳就来了。
江盼没有请他们进屋,堂屋有一半是他在睡觉,不合适让外人进去。
几人围着院子里石桌坐下, 寒暄几句后, 赵桂芳脸上挂着讨好的笑容对江盼道:“打小婶子就知道你是个出息, 听话又懂事,果不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古代种田摆摊开店日常》 30-40(第3/19页)
其然, 现在生意做起来了, 也知道帮衬家里人。”
江盼不理会赵桂芳的打算,他用林进宝和孙巧巧,只是单纯觉得这两个人好,可跟她赵桂芳没关系。
他可一直没有忘记赵桂芳想把萍萍和安安送出去,还占了他们家的地。十亩地加两间房只给了二两多银子。
当初没有办法, 形势比人强, 只能妥协。
现在不一样, 现在他求不到林家什么。如果赵桂芳不再作妖, 大家就进水不犯河水相安无事的过,如果赵桂芳还有其他图谋, 那他也是不怕的。
江盼没接赵桂芳说帮衬家里人的话,也不多绕弯子,直接道:“进宝跟我说了,让二嫂来帮我干活是没问题的, 可以来的晚一点,只要活干的好。”
“我先说一下我的要求, 听完能接受,咱们再谈后面的,要是不能接受, 就算了。”
“先说来这边要干的活,一个是洗菜串菜和清理肉,菜怎么串,萍萍会跟你说一遍;再一个就是检查收的菜和竹筒,要是收的菜不好,竹筒不干净有虫洞这些的都不要。我只有两个要求:一是做的东西一定要干净,不能马虎;二是要备足我第二天的用量,要是来的晚做不完,就不行。”
“萍萍到时候会有其他事情要忙,教会你串菜后,这些都只有你一个人做。二嫂你看看能接受不?”
萍萍已经学会做阿达子,以后这个就交给萍萍做。既然花钱找人,洗菜串菜的活萍萍就不再帮忙。
听完江盼说的,孙巧巧刚要答应,赵桂芳就抢先问:“盼哥儿你还收菜和竹筒啊,咱们自家院子里有菜,就直接用自家的算了。至于竹筒让你二叔和你爷爷帮你做,何必便宜外人。”
江盼笑着问赵桂芳:“二婶的意思是家里的菜我可以随便拿不给钱?那就先多谢二婶。”
赵桂芳一噎,讪讪道:“婶子不是那个意思,婶子的意思是你既然要花钱从外面收菜,就收自家的呗,自家的钱何必让外人挣。”
江盼好笑:“婶子也说了是自家,用自家的菜还花啥钱啊,对不对?”
那怎么行!哪能白用,不给钱肯定不行啊。
赵桂芳张嘴想急着解释,江盼不给她机会:“收菜和竹筒的事我已经交给张屠户娘子,要是婶子家菜有多的,可以问问张娘子收不收,我一概不管。”
赵桂芳张开的嘴巴又闭上,心里憋屈,觉得江盼不顾念亲情,这么好的事竟然让外人做。还有进宝,他肯定早知道这个事,也不知道给家里通个气,劝劝江盼。
狠狠瞪了一眼林进宝,都是白眼狼。
林进宝:瞪他干啥?
“那给你嫂的工钱呢?你给进宝一天十文,可不能亏待你嫂子啊。”赵桂芳又问。
江盼挑眉看向赵桂芳,似笑非笑:“婶子这话说的好笑,要是给二嫂的没有进宝多,倒像是我亏待了二嫂似的。进宝从天不亮就跟着我去县城,到晚上才回,忙碌一整天,要是给他的跟二嫂一样,婶子不觉得是亏待进宝么?”
孙巧巧连忙摆手:“不碍事的江盼,我只做半天,你少给我点就行,不用跟进宝一样。”
赵桂芳瞪了一眼孙巧巧,孙巧巧假装没看到。
“不过嘛,”江盼看着她两的眉眼官司,淡淡道:“只要二嫂将我说的活干好干完,工钱就按一天十文,算是感谢二嫂之前对我的照顾。”
孙巧巧有点感动,她觉得一天给她五文都行,村里人也没有天天拿工钱的。
“江盼,嫂子谢谢你,我会按你说的做的,你放心吧。”
赵桂芳眼睛转了转:“盼哥儿果然是记情的,巧巧啊,你可得好好做,知道吗?”
孙巧巧点点头:“知道了娘。”
“那这样,巧巧的工钱就直接给我,以后我帮她领。”
孙巧巧不可思议的抬头,嘴角蠕动。
江盼:“婶子,这可不行。帮我干活的是二嫂,工钱自然是结给二嫂,在我这儿干活没有代领工钱的说法。”
江盼就知道赵桂芳会来这一出。他之前本来想的是给孙巧巧一天十五文,对外就说是十文。结果看赵桂芳跟着,就不能再说十五文,不然林进宝的事会暴露。
算了,等月底一起给孙巧巧发奖金吧。
听江盼这么说,孙巧巧感激的看他一眼。
“那行吧。”赵桂芳不满道,不过想了下孙巧巧领了钱回家还是得上交,就没有再说什么。
事情谈好,江盼就不多留她两:“行了,这天也不早了,我就不留婶子你们。等过两天,我让进宝通知,二嫂你再过来。”——
如此,又过了几天,时远归送来江盼要的小吃车。
在江盼的要求上,时远归做了改进:车身加了扶手,推着方便;上面的挡板是用竹席做的,能拆卸,走路的时收起来,摆摊时候挂上去;车厢分了两部分,一半装酸梅汤,一半分了上下两层,上面放冷串,下面放杂物。
时远归还做了两把折叠小凳,就放在冷串的下面,平时站累了可以拿出来坐。
桌面也有改进,加了物品放置区和台面。这样,像勺子、细竹签等都有固定的位置。
将东西放进去试着推了下,里面的东西也不会晃,固定做的非常好,再也不怕走路上潵出来了。
小推车看完后江盼很满意。
很满意的江盼想抱一下时远归。
时远归被抱住的时候整个人都呆呆的,周身都被一种叫江盼的气息环绕。
情绪也被一个叫江盼的人左右。
他觉得自己有点病了。
不然怎么老是想到江盼,就连做梦也会梦到。
不过只抱了一下,江盼就松开了,后退两步。
摸着鼻子有点尴尬地道:“那个,我太激动了,时大哥,你做的这个太好了,我很喜欢。”
他太不矜持了啊啊啊啊,怎么能直接抱呢?不是说好了要含蓄,含蓄吗?
吓到时远归了怎么办?这些天的努力不白费了吗?
怎么就不知道克制呢?
时远归果然被吓到了吧?他都没反应了。
他轻轻拍了下时远归肩膀:“时大哥?”
时远归被江盼拍地一激灵,有点懊恼自己反应,脸上就崩地紧紧的:“哦,没事,你喜欢就好。”
江盼看时远归冷着脸,是从未对他有过的。
他心里有点忐忑,怕时远归这个保守的古代人接受不了他这么奔放的拥抱,内心惴惴不安,语气就透露着小心翼翼:“时大哥,你生气啦?我刚刚只是有点激动,情不自禁就抱了下你。”
说着,怕时远归不信,又胡乱解释:“就像对安安,对进宝,对,就是这样,对他们我有时候激动了也会抱一下,我这人就这样,不是故意对你不尊。”
“时大哥,你不要生我气,我以后再也不会了。”
时远归听江盼语无伦次的解释,心里又是喜悦又是酸涩。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古代种田摆摊开店日常》 30-40(第4/19页)
喜悦江盼这么在意他的感受,怕他不高兴就急忙解释;酸涩江盼的拥抱和亲密不单单是自己,就连林进宝都会被他这样对待。
又听他说以后不会这样对自己,嘴里发苦。
一时间五味陈杂,越发不知如何是好。
见江盼还小心翼翼地望着他,等他回答,好似只要他说声好,从此以后就会远着他,不会再亲近他。
看不得江盼这个样子,时远归只能将各种苦闷咽下,微微扯了下嘴角,哑着嗓子:“无碍,我不会森*晚*整*理对你生气的。”
半响又补充道:“你想做什么就做,你做什么我都不会生气。”
听时远归这么说,江盼提着的心就放下大半。
不过他心里想着以后还是得注意分寸,别人还没追到,就给吓走。
那就得不偿失了——
小吃车已经做好,其他东西都是做熟的,材料也有,江盼就准备带着林进宝去县城摆摊。
考虑到庙会几天人比较多,县城摆摊客流可能没那么大,而且他们还得赶路。第一天江盼就只准备了一桶酸梅汤,冷串就按三只鸡的荤菜量,搭配着素菜准备。
此时已过七月中旬,天气还是很热,熟食放不住,江盼就还是第二天早起烫菜,用来降温的硝石装在小吃车厢内,到了地方后找点冷水,再往里加。
如此,一切都准备妥当,江盼和林进宝天微微亮出发去往县城。
再来县城两人都已轻车熟路,交了四文钱进城,直奔东街。
到东街后又交了一文钱摊位费,便推着小吃车找空位。
他们来的不算早,好的位置都被占的差不多了,最后在快到街尾处找了个不大的地方安置。
东西摆出来后,江盼朝四周看了下,左手边是一家混沌摊,右手边是一家烧饼摊,正对面是个茶水店。
江盼想了下还是去了茶水摊,其他地方可能都没有冷水。
他过去后找到摊子老板,说拿两文钱换一盆冷水,茶水店老板二话不说就同意了,还帮着把水拎过去。
看江盼将水倒进车箱子里,便好奇问道:“你这推车倒是有趣,你是做什么生意的?”
江盼:“卖冷串和冰镇酸梅汤,老板要尝尝不?”
茶水店老板一听要卖酸梅汤,虽不知是何物,但直觉江盼是抢他生意的,拉着脸有点不高兴:“你这,要我水还抢我生意,有你这样的吗?”
江盼无奈:“老板,我这酸梅汤跟你卖的茶水都不是同一种,你三文钱一壶,我这一竹筒五文钱,种类都不同,怎么抢你生意?再说你那水也是我花钱买的啊。”
老板被噎住,又听那什么劳什子酸梅汤一竹筒就要五文钱,暗暗吃惊,又腆着脸问:“你说的这酸梅汤金子做的不成,卖那么贵,有人要?”
“不是金子胜似金子,老板你要不要买一杯尝尝?”
茶水店老板摆了摆手走了,卖那么贵,就等着卖不出去被打脸吧!
第33章 识字 十五六岁的人,笑的像个大傻子。……
江盼的小吃车造型独特, 还不等他开始叫卖,就有人围了上来。
“老板,你这推车真别致, 里面是卖什么的呀?”
江盼将冷串和珍珠圆子的盖子掀开, 客人立马被珍珠圆子吸引了, 好奇道:“这是何物,颜色怎如此漂亮?”
“此物名为珍珠圆子, 因形状晶莹剔透, 酷似珍珠而得名。这圆子做起来工序复杂,材料昂贵,说是珍珠倒也没错。”
这客人就喜欢这五颜六色的东西,被说的动容,便问道:“那这珍珠圆子如何食用, 卖价几何?”
江盼故意面露为难:“不是我不愿卖给您, 实在是这物难得, 量少, 我都是搭着酸梅汤一起卖的。酸梅汤也是好物,用昂贵药材熬制而成, 不仅能生津止渴,对身体也有好处。我这一直用冰镇着,天热喝正好解暑。”
客人很是心动:“那就来一份你说的这什么,酸梅汤, 多少钱?”
“五文钱一竹筒,加一份珍珠圆子六文钱。”
客人觉得有点贵, 不过到底眼馋这些五颜六色的圆子,咬牙说:“来一杯。”
林进宝不等吩咐就连忙打好酸梅汤,加了一勺圆子打算递给客人。
眼前客人看只有一勺圆子, 不太满意。江盼就笑着说:“今天第一单生意,给这位顾客再多加一份,好吃再来惠顾。”
看林进宝又多加了一勺,客人满意了。掏钱递给江盼,接过竹筒站着就喝。
“好喝!”说完一口气竟将一杯酸梅汤都喝完了,嫌签字扎的慢,竹筒底下的圆子都直接仰头倒嘴里吃。
“吧唧吧唧”嚼完后,竟还要来一杯:“再来一杯!”
林进宝嘴角抽动,喝的比他还豪放。
客人这次拿到酸梅汤倒是没急着喝,而是站在小吃车前问:“你们明天可还来,以后可还来?”
“正常情况下都来,只是不一定在这个位置。”
客人得到想要的答案,端着竹筒边喝边走了。
旁边的人早被吸引,这会儿也跟着买。你一杯,我一杯。有嫌价格高的,嘴上抱怨几句,也有让多加圆子的。
江盼都乐乐呵呵应对,做生意嘛,和气生财。
也有人问冷串的:“这是何物?看着红红的,还有芝麻。”
江盼就趁机推销:“这东西叫冷串,吃着凉凉的,不热。有荤有素,荤菜五文一签,素菜有两文的有一文的,看您要几签。”
“怎么那么贵哦,太贵了太贵了。”“就是,五文钱都可以买一斤菜自己做。”
江盼就笑着解释:“自己可做不了我这味道啊。先不说这底下都是鸡汤,就这芝麻,得不少钱吧?”
众人一看,是,芝麻不少,密密麻麻铺满一层。
江盼又说:“再看着上面飘的红油,可都是清油,这一斤清油也得一百文啊。”
当然这一斤清油能做好多料汁,这个就不用跟客人说了。
众人一听,确实,油贵,寻常人家哪里舍得放。这么一看,这东西也没有那么贵了,毕竟成本高。
江盼又继续加码:“其他如盐啊,糖啊等材料就不说了,众位也知道都不便宜。诸位可知这红油是何物?”
众人摇头,好奇的就问:“是何物?”
“这东西名叫辣椒,味辣而不辛,香而不干,用来代替茱萸再好不过。诸位还别不信,这东西只我这儿有,不说顺和府,反正整个城安县没有第二家有。”江盼笑眯眯道。
“真有这么神奇?”“如果真是这样,那倒也不贵。”“是啊,用的东西都精贵。”
“那我倒要尝尝看。”
于是你五串,他十串的要。
虽然之前早有经验,也早就知道生意应该不错,只是没想到卖的这么顺利。
江盼收钱,林进宝负责装东西,两人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古代种田摆摊开店日常》 30-40(第5/19页)
配合默契。
过了饭点不久,东西就都卖光了。
“还得再多准备点。”江盼和林进宝同时开口。
然后都笑了。
两人一起吃了午饭,要的肉丝面,还给林进宝多加了一个烧饼。吃完饭,江盼让林进宝看着车子,他去办点事儿。
江盼从东街出来,向路人打听了下铁匠铺,便循着位置寻了过去。
到了铁匠铺,师傅正坐在门口纳凉,看到江盼便问:“买什么,要成品还是定制?”
“要一把匕首,定制。”江盼描述了下想要的样式,约三寸长,刀身略弯,刀尖细而锐,问:“做这样一把,大概需要多少银子?”
铁匠师傅打着蒲扇思考了片刻:“含材料和刀削,一共六两三钱,十日后取,先付一两定金,剩下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这价格听的江盼咂舌,真贵。
不过他想着按照今天的生意火爆程度,再有十天也能挣来。
他老早就想给时远归送件礼物了,时远归实在帮他们太多,先不说之前用的蔬菜,就现在这个小吃车,自己做就得花不少钱。
更何况他想给时远归送个自己定制的礼物,匕首就很合适。时远归经常上山打猎,有个匕首多一份安全。在山里还可以用来处理野物,方便。
江盼掏出一两碎银给铁匠师傅,对方就给了他一个牌子,约好十天后来取。
离开铁匠铺,他又去了书坊。
他想买点纸和笔,有空了教三小的认几个字,纸笔平时自己也能用到。
只是一问,便险些劝退。纸真贵,好点的都得每刀一千文往上。
江盼没敢看宣纸,就只挑了能写字用的黄纸,一刀七百五十文,又挑了几支笔,一方墨,看还有炭笔,也要了几支,全部加一起差不多花了一千文。
付完钱拿上东西出来,江盼看外面微微西斜的太阳,内心感叹:赚钱难,存钱更难啊!
回家路上,林钱来看江盼买了纸笔,有些好奇:“你买这个做什么用?是打算送安安去读书吗?可是咱们村没有书塾,镇上的话安安年纪太小了,得有人跟着,你要照顾生意,萍萍能行不?”
“先不送书塾,我平时有空教几个字,认识字了再看他想不想读书。”
这下林进宝是真的吃惊了,他不知道江盼还认字啊,以为江盼就是比较聪明,毕竟以前也没见过江盼读书或写字。
他眼睛瞪的老大:“你自己教?你竟然认字,我都不知道,以前也没见你看书或者写字。”
“你可能不知道,我曾祖父是个老童生,教过我娘几个字,我娘又教我认字,所以我才认得几个字。”江盼说的漫不经心,他也没有说谎,原主确实认得几个字。
林进宝感叹:“真是没想到,大伯娘竟然也识字,能认字好厉害啊!”
林进宝是真的羡慕,家里只有林钱来能读书,他爹娘从没考虑过让他也认几个字,这方面他一直很羡慕林钱来。
他看着江盼,欲言又止,最后还是咬牙道:“那你教萍萍安安的时候,我能不能跟着听?纸笔我都自己买,我就跟着听就行,不会打扰你们。”
江盼:“就是你不说,我也打算要你一起学。最起码得会算账,才好帮我管摊子。”
林进宝就笑了,十五六岁的人,笑的像个大傻子。
回到家,跟萍萍和安安说了有时间教他们认字的事。
安安年纪小,没反应,也不意外他哥识字。林安安是他哥的头号迷弟,觉得他哥无所不能,他哥让他干嘛他就干嘛。
倒是萍萍很意外,激动的眼睛都红了:“哥,你竟然识字?你还打算教我们认字,我也可以学么?我们以后都能识字了么?”
江盼肯定道:“对,你们三个以后一起学,最起码要学会常用的字,要会算简单的账。”
江盼没打算把林萍萍教成才女,毕竟他自己学识也有限;也没打算逼着林安安走科举道路,凡事还得看是否合适与喜欢。
教他们识字,教他们明理,让他们自己选择。
林萍萍是女孩子,选择少,但他也会给她铺好路,尽量让她在这个世道走的不那么辛苦。
女孩子,活的总会比较艰难。
林萍萍是真的很激动。
整个林家村就没有一个女孩子是识字的,就是读书人也没几个。里正家的林爱强算一个,她二叔家的林钱来算一个。
林钱来读书已经好几年,之前还在镇里上书塾,后来眼见着快二十了还考不过童生,赵桂芳就逼着回来结婚。
不过想来明年还是会继续考的吧。
林萍萍是真的很羡慕林钱来,读书不仅可以不用干农活,而且还受人尊重。就是考不上童生,也能去镇上或者县城里找个账房的工作。
怎么都比在地里刨食好。
这朝听江盼说要教她们识字,她是真的很开心。
她想,哪怕她不能参加科举,不能考取功名,不能去当账房做掌柜,她也要好好认字。
她想知道读书到底有多难,也想看看书里到底有什么,更想知道林钱来为什么那么受尊重。
她想认字,想长见识,想像他哥一样去大酒楼不会胆怯,想游刃有余的跟人交谈不会畏畏缩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