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古代种田摆摊开店日常 > 50-60

50-60(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沙雕大学生在线养猪 徐写意林笙 月光予她温柔 黎渐川宁准 华夏复苏从老祖宗开始 乙女游戏摆烂守则 异世之鲛人惑 我爸爸才不是怪物! 大魔头靠玄学暴富又爆红 无人监视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古代种田摆摊开店日常》 50-60(第1/21页)

第51章 农忙 他这是脱衣有肉,穿衣显瘦!……

第二天早上刚吃过饭, 孙万军就找了过来。

“没打扰你们吧?”孙万军有些不好意思,脸上表情憨憨的,笑着问。

“没有。”江盼让他进屋, 等坐下后江盼直接问:“昨晚说的事可有结果?你爹娘可同意?”

孙万军忙道:“同意, 就是怕我做不好, 给你添麻烦。”

“没事,不会可以慢慢学。”江盼看出对方的局促, 宽慰道:“做的东西都不难, 只要勤快肯干,大家都是从不会到会,到时候你可以跟着进宝学,让他带带你。’

他打算雇孙万军,不是一时冲动, 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的。诚然是有报答之意, 但他也看上孙万军这个人。

能见义勇为的人, 人品不会坏到哪里去。

更何况孙万军虽然家贫, 人却不邋遢,反倒收拾的很齐整;再加上天生的笑脸, 很适合招呼客人。

做餐饮行业,没有好的服务意识怎么行?

林进宝对孙万军也很有好感,这会儿安抚道:“对,前期你就跟着我, 做的东西都不难,很快就能学会。”虽然他也不知道新店要做什么, 但江盼既然敢用他们,总归是信他们的吧?反正相信他哥总没错!

孙万军嗫嚅着应下。

江盼就说起他的工钱:“工钱我给你每月开五百文,上工期间店里管三餐, 只是要你们自己做。”

城安县普通工人工钱一个月差不多也才三百到五百文,还都是身强力壮的,他才十三岁,一个半大小孩,江盼就给他开这么多,孙万军知道这是江盼有意照顾自己,他有心推辞,却拗不过对方。

工钱的事就这么定下,想了想江盼又问:“要是你家里人跟我问起你的工钱,我说多少合适?”他怕工钱开的高于市价,说出去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可以对外统一说少点。

谁想孙万军给了他一个意料之外的回答:“按正常的说就可以。”

见江盼面露惊讶,知道对方是担心他被大嫂二嫂欺负,他不好意思地笑笑:“没关系,我的钱我自己收着,别人拿不走。而且……你本来就给的多,不能因为顾着我,让别人以为你给的少。”

江盼张了张口,一时无言。

他真不在意这些,就算对外说的少,也跟市场价差不了太多,只是没想到孙万军会考虑这么多。

事情谈好,说好铺子有着落后开始上工,孙万军就走了。

孙万军走后,林进宝犹犹豫豫想说话又憋着不啃声又欲言又止。

江盼见不得他这幅样子,好笑地问:“你干嘛?便秘啊?”

“不是!”林进宝结结巴巴道:“哥,要不我的工钱对外也如实说吧,我之前没想那么多,我……”

江盼没想到林进宝半天在琢磨这个,有些哭笑不得:“你乱想啥呢?你跟万军的情况又不一样,人家的钱能自己做主,你能吗?再说,给你的那一成分红还没影的事儿,要是生意不好有没有利润都不好说,反正给你的暂时也是一个月五百文,你想说就说呗。”

“嗯……那就不说分红的事,每月的工钱如实说。”林进宝最后决定。

“可以,你觉得没问题就行。”——

接下来,林家村的人都开始进入农忙阶段,种麦子,收稻子,上山砍柴,准备过冬。

江盼家地少。

两亩水田种的水稻还没收割,这时期种的是单季稻,六七月种植,十月中下旬收割,等种完麦子,刚好收割水稻。分家时说好的地里的稻子不用江盼他们管,收割后他们得两亩田和五石稻子,剩下的归林家。

江盼打算等村里水稻收完缴纳过赋税后他就去林家讨要水稻,到时候估计还得一番扯皮,不过当时写了字据,他也不怕,实在不行就找里正出面。

另外就是屋子后面的三亩旱田,江盼打算挨着后院的一亩地现在种辣椒,城安县靠近南方,气候温暖,辣椒冬天也能成活,等一月份就能收获,到来年春天试着种点春小麦,若是收成不错,其他几亩地也可以一年两种,轮作种植。

剩下两亩旱田,今年就还是老老实实种冬小麦吧,他们一家得吃饭。

就这,明年粮食估计不太够,得提前屯点麦子,到时候有钱了再买几亩地,粮食是根本。

江盼让时远归按着之前的方式做了好多个竹子方格种植盘做苗床,再去山里背了几次腐植土,先把辣椒种在种植盘里,等后面发芽了再移株定培。

接着就是给种辣椒的一亩地做地垄,地里的肥是麦子收完后就施过一遍的,前段时间江盼又买了些菜籽油枯饼二次施肥,现在地垄做好,等辣椒苗移栽过来定植后再施一次肥,就可以了。

收拾完辣椒地,便开始忙活种冬小麦。

两亩地,家里劳动力就他跟时远归,他本来打算花个三四天慢慢搞,结果这天一早,孙万军来了,林进宝来了,张屠户和张世忠扛着他家的犁也来了。

干活的人多,他们看江盼瘦不拉几的,就没让他去地里。

江盼:“……”他不瘦,他这是脱衣有肉,穿衣显瘦!

时远归看江盼一脸幽怨的眼神,觉得可爱,心里欢喜的很,温声哄劝:“就两亩地,这么多人估计今天一天能种完,要不你多准备点吃食?”

小麦种子前两天刚刚泡过,现在用刚好。

地是早早翻好的,他们之前在县城出摊,时远归就经常照看江盼家的地,要不是这次种辣椒挖地垄,江盼都不知道。

时远归果然是雷锋,偷偷做好事不留名。

江盼一想就没去地里凑热闹,在家跟林萍萍准备午饭。

在村子里收了只老母鸡,做一道板栗鸡;上次张屠户家送的排骨和肉没有吃完,做一道红烧排骨,一道尖椒回锅肉;家里两只鸡下蛋,他们平时吃的多,鸡蛋没剩几颗,用了四颗做一碗蒸蛋;前些日子收的豌豆磨成粉装了两布袋,做一道凉粉,用辣椒料汁拌了;汤是粉鱼汤,一小碗豌豆粉能做一大锅,用漏勺挤成小蝌蚪状,汤汁是江盼的独家秘方,再舀一勺辣椒油,红艳艳油浸浸香喷喷。

主食是杂粮饭,他们分家时的大米早就吃没了,这几个月都是买米吃,杂粮和大米混合。

江盼又熬了一大锅酸梅汤解腻,现在天冷,不用放凉,温着喝刚好。

饭做好,江盼让安安跑去喊人。

农忙时大家都是去地里送饭,中午不会回家。只是江盼家地少,离的近,就回来一起吃。

林安安去地里喊人,江盼又让萍萍去隔壁喊张娘子,让她带上张世忠妹妹张晓梅一起;饭多,管够。

张娘子和张晓梅来了后,林萍萍又去喊孙万军家里人,只是孙万军父母都不来,林萍萍只把孙万霞拖了过来。

江盼提前在洗脸盆准备了温水,等人来后直接洗手。

人多,堂屋坐不下,就都在院子里,刚好今天有太阳,不怎么冷。

院子里摆了两桌,张屠户,时远归,孙万军,林进宝,江盼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古代种田摆摊开店日常》 50-60(第2/21页)

和张世忠一桌;张娘子,林萍萍,林安安,张晓梅和孙万霞坐一桌。

江盼虽没有过多讲究,但林萍萍和孙万霞毕竟大了,还是得注意点,平时交流没什么,一起吃饭就不行。

两桌菜都一样,落座后都吃起来。

饭吃到嘴里,都不停夸好吃。男人们忙了一下午,这会儿美食入口,顾不上说话,只大口吞咽。

女人孩子们就悠闲多了,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边吃边聊天。

张娘子:“萍萍,你这做饭也太好吃了,年纪不大,上哪儿学的啊。”

村里人接触的都是君子远庖厨,没有那个男人会愿意上厨房灶头做饭,哪怕知道之前做生意是江盼负责,也没有人会觉得家里做饭的人还是江盼,就下意识以为是林萍萍做的。

林萍萍有些不好意思,不过想到他哥平时也不在意,就笑着道:“不是我做的,是我哥做的,我就只会煮个简单的饭菜。”

“呀!”张娘子很是吃惊,没想到江盼会进厨房,对江盼的好感度又多了不少;她男人张屠户就会进厨房,她一向觉得会做饭的男人顾家。

张娘子真心夸赞:“你哥真不错,也不知道以后哪家的姑娘有这服气,能嫁给你哥。”

两张桌子离的不远,江盼和时远归就坐在张娘子后面,他们这桌安静,张娘说话声音没压着,就传了过来。

张屠户接道:“是啊,能嫁给江盼真是要享福,江盼年纪也不小了吧?”

江盼还没来得及说什么,林进宝插嘴道:“嗯,我哥过完年就十七了。”

“十七,那确实可以说亲,村里有好多十七八岁成亲的,不算早。”中年人总有做媒的喜好,张屠户也不例外,“可有看上的女子,要不叔跟婶给你合计合计?”

江盼呛了下,咳了几声,时远归在旁边拍了拍他的背,把手边的杯子递过去让他喝,然后状似无意地跟着道:“是啊,可有看上的人家?”

江盼一脸无语地看着时远归,真是搞不懂这人,他有没有看上的人,他心里没数嘛!

时远归被江盼瞪了一眼,不再凑热闹,只是心里还忐忑地等着江盼的回答。

“多谢张叔好意,只是我没有这个打算。”江盼打算趁这个机会直接杜绝别人给他做媒的念头:“我就想把弟弟妹妹抚养长大,个人婚事不打算考虑,目前这样的状态挺好的,是不是,时大哥?”

第52章 二合一 选个黄道吉日,开张!……——

铺子——

时远归不妨江盼把话题转到自己身上, 侧头看江盼狡黠的眼神,就知道江盼故意报复他,宠溺的看了一眼, 无奈道:“是, 我也没考虑成婚, 这样是挺好的。”

林进宝在对面看着一问一答的两人,明明周围这么多人, 但他却总觉得有堵隐形的墙将两人与其他人隔开, 别人插不进去。

林进宝鸡皮疙瘩顿起,他还是赶紧吃饭。

当事人都拒绝了,张屠户也不再说什么,本就是闲聊而已。

张娘子在身后问江盼:“江盼,你做饭放的什么?这个辣味儿跟茱萸好像不一样, 还有这个粉鱼汤上的红油, 格外好吃。”

孙万霞也一个劲儿的点头, 好吃。

“这是我无意间所得, 名叫辣椒,专门买来种了点。”江盼有意往外推销辣椒:“我家另外那一亩地都要种辣椒, 过了正月估计就能收,到时候婶子拿去尝尝。”

江盼这样一说,张娘子就知道这恐怕是江盼用来做生意的,她就不好白拿:“你用来做生意的, 婶子不白拿,到时候花钱买。”

“那给你便宜点, 哈哈哈。”江盼笑呵呵道

张娘子:“那感情好。不过你家地本来就不多,你又拿出一亩地种辣椒,你们粮食够不?”

江盼:“到时候不够我们打算买点粮, 等以后有钱了再买点地,张叔张婶,你们粮食要有多的,到时候匀我点,按市价算。”

“行,你用的时候找我们。”张娘子一口应下:“我们也帮你留意着村里的地,要是有人卖地,我跟你说。”

“那先提前谢过婶子你们。”

午饭过后,大家又去地里忙活。

张娘子和孙万霞留下来收拾完锅碗才回去。

两亩地不多,又是提前翻好的良田,时远归一行五人忙活,天都没黑就全部种完,把辣椒地也重新垄好,回来又把后院翻了一遍。

晚饭做的臊子面,面条劲道,臊子用猪肉和香菇熬制,香味浓郁,让人垂涎欲滴,食指大动。

晚饭张娘子和孙万霞说什么都不再过来,就干活的几人和江盼三兄妹吃。

面和臊子还剩不少,江盼煮好后装了两大汤碗,让张屠户和孙万军分别带回去。

地里忙完,江盼就准备去县城看铺子,林进宝也想去,问好时间后先回了林家,虽然他很想住下,但这两天家里也忙,明天还得去自家地里忙。

其他人都走了,萍萍和安安出去玩耍,院子里就剩江盼和时远归两人。

江盼斜睨着时远归,一步一步逼近,翻旧账:“希望我成亲?嗯?希望我有看上的女子?”

时远归看着江盼一步步逼近,心里又甜蜜又慌乱,他笑的开怀,不住地讨饶:“没有,没有,怎么可能?你听错了。”

“真的没有吗?”江盼眉眼弯弯的笑着道:“我还以为你希望我有呢,我正准备去物色……“”不行,不要。”时远归强硬的打断,又可怜兮兮的求道:“别去好不好?求求你。”

“我还以为是你想我去呢!”

时远归:“我错了,我错了,我再也不逗你了。”

江盼鼓着腮帮子“哼”了下。

时远归心里火热,捏了捏江盼的耳朵。

江盼一下子泄了气,红了脸。

时远归也太会了!

他眨巴着眼睛控诉:“你犯规。”

“我怎么犯规?”夜幕四合,时远归低头凝视着江盼,声音微哑,他又重复了一句:“我怎么犯规?”

江盼咬着嘴唇不说话。

时远归喉结滑动,眸子深黑:“别咬了,咬破了。”

江盼一张脸变得通红。

时远归突然直直地将他抱起在原地转了一圈,仰头看他,眸子发亮:“江盼,你好可爱啊。我好,我好高兴。”

江盼整个人悬空着,心却前所未有的踏实;他身处高位,低头对上时远归目光,两手揪着时远归耳朵,忍着羞涩道:

“我也好高兴。”——

很快到了跟牙行约定看铺子的日子。

林进宝跟着一起去,到了城门口抢着交了入城费。江盼知道林进宝这些日子攒了钱,几文钱的进城费他没有争。

计掌柜这几天物色了好多店铺,他们跟着看过去,最后有意向的有三家。

第一套在东街紧挨着十字路口,上下两层门面加来起来有将近两百平,后面带个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古代种田摆摊开店日常》 50-60(第3/21页)

小院;屋子前头租户也是做吃食生意,若他们要租需要改动的地方很少。只是因为位置好,屋主只租不卖,月租金三两银子不二价。

第二套在南街离十字路口不远,进城的人不论去东西北哪条街都能经过;屋子原本是小三间被隔成了两大间,旁边一间已经出租,做茶水生意;后面带的院子有两间厨房杂物间,院子中间有一口井,两家共用;要出租的这间大概八十来平,比较好的是屋顶是平层,院子里有个通往楼顶的楼梯就挨着出租的门面,想是主人家想搭建二层被搁置了;这套屋子可租可卖,只是卖的话需要连旁边的门面一起买下,全部要价一百一十两;租金每月一两三钱银子。

第三套在西街富人区,离十字路口稍微有些距离,只是读书人有钱人居多,环境清幽,想来做个文艺范的营生挣富人的钱生意也不会错。屋子比较大,也是上下两层带院子,门面加起来超过三百平,二层上面还有个小阁楼,房子优先卖,一整套要价一百五十两,出租的话因为位置离十字路较远,要价二两八钱银子。

就个人审美来说,江盼还挺喜欢第三套的。

他问时远归和林进宝的意见。

林进宝属意第一套:“第一套好啊,咱们也是做吃食生意,里面桌椅都能用,不用怎么花钱改造;而且面积也大,最主要的是离十字路口最近,人流量大,生意肯定好。”

江盼又把头转向时远归,听听他的意见。

“第二套吧。”时远归想了想道:“咱们开始做生意摊子没必要铺那么大,而且你不是打算自己装修吗?你有想法,咱们自己动手,不怎么费事儿,桌椅我都能做;另外就是第一套虽然也好,但是只租不卖,将来咱们生意做大了,你想买铺子,还得重新换地方,麻烦不说,客户也会流失一部分,还不如第二套,到时候把旁边的买下来,面积也够用。”

江盼赞同的点点头,追求审美他喜欢第三套,追求短期利益和位置,显然第一套更好,但明显第二套更符合他们的规划。

时远归跟他有默契,两人会心一笑。

林进宝云里雾里,江盼笑着补充:“时大哥说的不错,如果觉得面积太小的,顶楼咱们还可以用起来,到时候装修一二,等天热了会有客人喜欢在室外用餐的,最主要的也是时大哥说的,等后面咱们铺子名气做出来,再换位置就会有客户流失,所以从一开始就选择能卖买的。”

林进宝受教。

三人统一了意见,跟计掌柜表明属意第二套,让帮着跟屋主谈谈租金。

经过几番相谈,屋主做了让步,租金每月一两二钱,押二付二,先签一年,房子优先卖给他们。

去衙门办完手续,江盼一下子付了四两八钱银子给屋主,又给计掌柜付了五百文中介费,铺子暂时就属于他们了。

计掌柜走后,江盼拿着钥匙又去店铺转了一圈,他站在不到一百平的屋子里,张开双手,很中二的来了句:“看,这就是我给你们打下的家业。”

他本来想说“看,这是朕给你们打下的江山。”话到嘴边,又改了。

这里毕竟是古代,有些话还是得收着点,时远归和林进宝虽然不会乱说,但保不齐隔墙有耳,到头来给他按个谋逆的罪名就不好了。

江盼刚说完,林进宝就哈哈大笑,指着江盼道:“全身上下不足一两银子的家业吗?”

江盼:“……”这破孩子,尽戳人肺管子!

一下子出去五两多银子,江盼立马变穷,之前好不容易攒了三十两银子,加上分家的二两,全部家底三十二两,安安看病花了二十六两,这五两多出去,他们家就只剩下一两不到。

接下来铺子还得装修,锅碗瓢盆都得置办,一两银子是怎么都不够的。

江盼眼巴巴地看向时远归。

时远归知道江盼故意露出这般模样,无奈道:“不是早就说了嘛,放我哪儿的钱你直接拿着用就行,不说咱们……就是之前做的那几单生意,都是你帮着才有的。我的就是你的,你直接用就行。”

“时大哥,你真好,来生我牛做马报答你。”江盼戏精上身,假假地道。

时远归知道江盼故意逗趣,林进宝不知道啊,“一脸你疯了吧”的表情看着江盼。

江盼戏隐过足,不管林进宝怎么脑补,大手一挥:“走,哥带你们吃香的喝辣的!”

辣的没有,香的管够。

只是江盼毕竟是浑身上下不到一两银子的穷光蛋,只能是十二文一碗的肉丝面管够!——

装修——

江盼对新铺子很有一番规划。

从时远归处拿了十两银子记好账,时远归不解,有些不高兴地道:“怎么跟我这么见外?不都说了我的就是你的吗?”

江盼摇了摇头,跟他解释:“不是跟你见外,是我想把账分开;以后咱们两个会再开一个木艺店,现在这个吃食店我打算以后留给萍萍安安。现在把账算清楚,等这边挣了钱,来年咱们就筹备木艺店,钱要分开算。”

江盼看时远归抿着嘴没说话。

“你看我现在身上都没有钱,”他戳了戳时远归脸上的酒窝,语气十分可怜:“你那儿不是还留了点银子,我接下来就指着你养了,可以嘛,哥哥?”

时远归被江盼一句“哥哥”喊的什么情绪都没了,也不管江盼是不是故意装委屈扮可怜,拉过在脸上作乱的手,快速亲了下。

江盼却不满意:“你这时候应该说句说话。”

“说什么?”

“你说:好啊,我养你啊。”

时远归听话:“好啊,我养你啊。”

“那你用什么养我?”

时远归:“?”

江盼一本正经道:“你说:我偷电瓶车养你啊!”

时远归:“……”

江盼看时远归一脸懵逼的样子,哈哈大笑。

时远归觉得江盼变了,以前虽然偶尔也会说些他听不懂的话,但不会像现在这样动不动调戏他。

想到江盼的这些变化是因为他,也只有在他面前江盼才这样,他就不由地开心。

他真的好喜欢江盼。

想跟江盼更加亲密,想有更多接触,又怕江盼反感,他不知道江盼对同性接触怎么看,他只能小心试探,在江盼可接受的范围内亲近他。

时远归看江盼笑的眼泪都出来了,有些无奈,就知道招惹他。

唉。

时远归心里叹气,轻轻捏了捏江盼的手——

店铺已经租下,就不好搁置太久,他们风风火火的开始装修。

江盼把店铺分成几部分,最里面靠近院子的墙面开了个大窗口,连着院子做个厨房,用作店铺后厨;墙上的大窗口外面修饰好,安置一块儿木板,用作出餐口。

进门左手边的墙面连着出餐口做成选菜区,主营生意做串串,麻辣烫和冷串混着来,天冷就多准备热的,天热就多准备冷串,选菜区必不可少。

中间空着的位置放几张桌椅,有四人位,双人位,靠墙打一排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古代种田摆摊开店日常》 50-60(第4/21页)

木板,是单人位。

门面进后院的门在右侧,出去就是上楼顶的楼梯,楼顶也运用起来,楼顶周围用竹子做了护栏,再固定几把遮挡伞,伞下面放桌椅。

进门右手边做收银台,连着收银台做自助小料区,旁边做个饮料酒水区,以后可以卖饮品,目前只有酸梅汤和果酒。

大门左侧有个外开窗户,把窗台延伸,上面摆上做的泡菜,辣椒酱之类,做个引流。

大门右侧位置不多,就把小车吃搁哪,搞试吃和营销用。

江盼还专门定制了餐具,客用碗碟全部做成双耳深底汤碗,分大中小,可多人或单人使用;碗是白色粗陶,但外面加了几串摸样生动的串串图案,边上刻字“江记串串”,倒是别有一番特色。

选菜区装菜的用浅底圆盆,串串图案和“江记串串”字样在盆地,看起来好看又新颖。

方向敲定,开始分工。

江盼找了店铺装修的工人,林进宝负责监工,时远归带着孙万军做桌椅,江盼负责把控细节。

店铺不大,需要改动的地方不多,装修很快搞定。

这次萍萍和安安也想去看看店铺的样子,张世忠不顾他娘劝阻,也要跟着去,于是这次去县城的人除了江盼时远归几人,又多了孙万军和张世忠。

一行七人带着桌椅浩浩汤汤地进城,进城费是时远归掏的,江盼现在穷!

进城后沿着主路往北,离着十字路口不远就是铺子。

他们到的早,街上人不是很多,几人站在大街上,仰头看着铺子。

林进宝看着大变样的铺子外面“哇”了一声。

林安安跟着“哇”了一声:“哥,这就是我们家的铺子?”

“对,是咱们家的铺子。”江盼也有些感叹。

来这个世界快五个月,终于有了自己的事业。

江盼在租这间铺子之前,找里正将自己的户籍单独迁了出来,他怕后面店铺做大,变成商籍。

大启朝虽不限制商人发展,商人也能科举当官,但到底士农工商等级分明。

江盼自己没有科考的想法,但保不住安安或者她们以后的孩子会科考,能留下农籍当然更好。

江盼跟他们两不是一个姓,迁户籍出来很方便。

“江记串串。”林萍萍一个字一个字读。

张世忠和孙万军都一脸吃惊:“萍萍,你还认字啊?”

林萍萍有些骄傲,微微扬了扬头,道:“我哥哥教我们的,进宝和安安也认识。”

两人又齐刷刷看向林安安和林进宝。

林安安年纪小森*晚*整*理,有什么说什么:“对,我哥教的。”

林进宝莫名有些虚荣,也骄傲道:“我哥可厉害了,算账也厉害,以后你们跟着我,我也可以教你们。”

“谢谢你啊,进宝。”孙万军和张世忠真诚感谢,又道:“江盼,你太厉害了。”

江盼被夸的很羞耻,转移话题,“咱们先看店铺吧。”

店铺整个是原木风格,门上方一个雕刻着“江记串串”的木板,木板左下角是两根串串图案,是江盼为店铺做的标志;大门左手边一扇外上开的窗户,窗户外面用木板做了延伸,此刻上面放着几个藤编小篮子。大门右手边挨着隔壁墙上又是一道竖着的木板,上面也刻着店名和标志。

推开门,众人眼前一亮:“哇。”

江盼也有些惊艳。

进门左手边连着墙做了一个半弯的收银台,收银台连着带柜子的岛台是自助区,连着自助区是酒水区,旁边立了一架木质屏风。屋子右边的一面墙全部放了半人高的木板,下面是高脚凳,能坐六个人,再往后是通往后院和二楼的门,挂了一张软席。

选菜区按着江盼的要求打造,下面是装碗碟的柜子,上面是三层斜架,用来摆放装菜的浅底盆,他个子不高都用着刚好;选菜区连着后墙改造的出餐口,改造的江盼在心里疯狂点赞,太完美了!

出餐口后面就是后厨,后厨不大,但对他们来说完全够用。

江盼看后厨的时候还遇到隔壁茶水店老板,阴阳怪气江盼多占了位置,江盼确实多占了位置,不过后院也是他花了钱租的,隔壁要是想用也可以用嘛。

他笑嘻嘻道:“没关系,这后院咱们两家共用,我们这厨房也没有占你们那边的位置,你们也可以在你们那边修,修多大都行,只要别过来我们这边就行,没有墙隔着咱们都自觉点。”

隔壁老板碰了个软钉子,不说话走了。

他们要能用上,早就去用了,还用别人说。他倒要看看新来的这家能卖出什么名堂,真以为生意好做!

江盼才不管隔壁老板心里的柠檬田,继续视察店铺。

桌椅全部都搬进来放置好,江盼细细数了下,加上靠墙的那一排单人位,全部有四十六个座位。

江盼很满意,毕竟收银台和选菜区还占了位置,现在能坐下四十六人,已经比他想的好,实在不够坐,楼上还可以嘛!

只是现在楼上还缺桌椅,后面再慢慢补咯。

墙上按江盼要求,装了挂画。自己用木头做的相框,看起来也很不错。

其实画都是江盼自己乱画的,什么野花野草啦,果子啦,蔬菜串串啦,反正什么可口好吃来什么。

就是颜料很贵,花了他不少钱!

还有一些前世很中二的标语,比如——

“串串配果酒,越吃越富有。”

“只要碗里满满的,人生就不会空虚。”

“有汤,有菜,有美味,朋友自己带。”

“吃自己的饭,让别人流口水去吧。”

“白天少食少加餐,留着肚子吃串串。”

“串串吃着好,生活没烦恼。”

“食一串人间烟火,饮几杯人生起落。”……(注①)

林进宝现在识字,边看边读,啧啧称奇:“哥,这些话你都咋想出来的?越品越有道理啊。”

江盼很羞耻,这不是他想的,是二十一世纪伟大的网友们想的,他尴尬道:“额,这不是我想的,借鉴,借鉴。”

林进宝不管借刀还是借剑的,他就觉得他哥厉害。

除了这些,其他细节也做的很好。

墙上还挂了几串红辣椒,跟店铺风格很搭,很有一番农趣,江盼也打算趁此机会宣传一波辣椒,他还打算卖辣椒酱!

桌子上摆上提前找村人收的竹编,当做筷子篓,另外还有个空着的篓子,有啥插啥,春天的树枝,夏天的野花,秋天的稻穗,冬天还有竹叶松叶呢,别让空着就行。

不要钱,还好看。

装修没问题,就等选个黄道吉日,开张!

第53章 二合一 他就是为了勾人啊!……

开张日期定在三日后。

趁这几天他们做一些准备工作。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古代种田摆摊开店日常》 50-60(第5/21页)

先是确定菜品!

串串生意当然是万物皆可涮, 但这个时代有局限性,那就是物资匮乏,冬天蔬菜种类非常少!

荤菜为主, 什么鸡鸭鱼肉猪, 能用的都用, 不好涮的全部做成肉丸子。

素菜就有啥算啥,稀有的就价格定高点, 这时间笋子木耳和部分菇类倒是比较多, 可以多准备点。

江盼这次打算按签子定价,荤菜一律串长签,一签五文;素菜短签,一签一文,分一/二/三/签每串菜, 三根签子的就是反季蔬菜。

再准备点小吃, 酒酿小圆子, 粉鱼汤, 凉粉,红糖冰凉粉。

饮品就酸梅汤, 米酒,果酒,分别定价每竹筒五文/八文/十文。

小料区有:葱蒜香菜碎;限量辣椒油,没办法, 必须得限量,油太贵;秘制泡菜等。

菜品定好, 就是材料问题。

江盼还是让张娘子收菜和竹筒,竹筒一天三百个,菜根据当天用量提前定, 另外多加一项收鸡和鸭,村里东西肯定比县城便宜,而且都是之前合作惯的,没什么大问题。

唯一不方便的就是送菜。

之前是东西做好,用小吃车拉着去县城,现在有了铺面,就不能按以前的来。

张娘子想了想提议:“世忠在家也没事儿,要不让世忠每天送一趟,主要是肉类不好存放,笋子和菇类可以多囤点。”

“行,那就按婶子说的来,世忠每天早上送一趟到铺子,每日工钱算五文如何?”

来回一趟县城,就两个时辰,一日五文,一个月就是一百五十文,抵得上镇上县里做工半月的收入,世忠在家闲着也是下河捉鱼上树摸鸟,人嫌狗憎的,这朝能给家里添进项,张娘子哪有不应的?

材料的事情解决好,接着是人员安排。

店铺江盼主要负责,培养林进宝做掌柜,目前林进宝兼顾收银,带新人,招呼客人,反正有活大家都一起干。

孙万军负责跑堂招呼客人。

时远归坚持要到店里帮忙,江盼想了想也行。后厨没啥技术含量,材料提前准备好,料汁也调好,要做的就是烫煮。他们可以一边接木制定制单子,一边忙活店里,等孙万军上手后,时远归再脱离出来。

串菜的人除了孙巧巧多了个孙万霞,孙巧巧工钱不变,每月六百文,要负责检查,监督,收菜,还要处理荤菜和后厨的工作;孙万霞跟着做,每月三百文。她们两个都是当天早上来,晚上城门关闭前回林家村。

晚上林进宝和孙万军轮流看店,后院的储物间改造一下能住人,吃饭就在店里自己做。

人员安排好,江盼又做了几个带店铺标志和店名的围裙,当工作服。

万事俱备,只等开张——

十月二十三,天气晴朗,诸事皆宜,宜开张。

东西是提前准备好的,江盼跟时远归昨夜没回林家村,直接宿在店里。

等孙巧巧等人到时,店里都准备的差不多了:两大锅鸡汤已经在锅里炖着,荤菜都处理好在一旁放着备用,各种调料整整齐齐放在案头,串好的各类菜干净整齐地码放在选菜区的盘子里,店里桌椅摆放的整齐妥当,万事俱备,只等人到齐开张。

开业第一天,张娘子和张世忠也过来帮忙,萍萍和安安都跟着来了。

江盼按照准备好的给众人安排任务:孙巧巧负责后厨,张娘子,孙万霞、林萍萍、林安安负责备菜,孙万军负责站试吃车旁推销,时远归负责收盘子端盘子,他负责招呼客人和收银。

见其他人都得了任务,林进宝着急道:“那我呢,我做什么?”

“江盼哥,还有我,我今天也来帮忙,给我也分点活。”张世忠跟着道。

“不急,不急,都有安排。”江盼说着从屋子里拿出一副铜锣和一个三尺长的大字招牌,递给林进宝:“你跟世忠走街串巷去招呼,口号嘛,就照着招牌上喊:南街江记串串新店开业酬宾,买十送一,先到先得,送完为止。”

林进宝:“……这,我行吗?”

“可以的,你肯定行,相信自己。”江盼鼓励道:“而且咱们在东街卖了那么长时间,口碑都攒起来了,你可以去那边多转转,多宣传一下,一定要宣传到位。”

“那好吧。”林进宝接过东西,让张世忠拿着铜锣出发。

江盼还请了舞狮队,这会儿人也到了。

锣鼓一敲,表演开始,江记串串正式开业啦!

店铺门口围着的人渐渐多起来,一舞结束,人群爆发热烈的掌声:“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综漫:我创建了基金会 废太子的格格日常(清穿) 我用术式玩坏时间线 满朝文武都想做我娇夫? [崩铁]第四天灾造神计划 重组家庭的随军日常[六零] 明月渡剑 他失忆了 被弹幕养大的翔阳 你知道的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