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30(2 / 2)
就是无奈明明自己也不是毛手毛脚的人,为什么这段时间的倒霉事都被他撞上的成世宇听到笑声更觉丢脸,干脆破罐子破摔架起胳膊把脸瞥到一旁不去看他。
“怎么啦?又疼了吗?不会是哭了吧?”明明知道她是在不好意思干脆回避,这种时候又故意表现得讨人嫌地反复追问,还伸手戳了戳她的手臂,好像真的已经默认她埋首哭泣似的,“不要哭啦。”
“才没有哭!”成世宇横了他一眼,“我感觉我们两个气场不合。”不然为什么她碰到他总会倒霉?
让李正宰都觉得明明已经是软塌塌的柔软,偏偏要表现出驱赶的强硬态度,不愿将柔软示人。
“干嘛这么说啦~”李正宰拖着长音说着,眼睛满是无辜目光灼灼注视着她,几乎是在撒娇的程度,“干嘛这么嫌弃我的样子?真的讨厌我了吗?我都没有嫌弃你嗳。”
本来想摆摆手表示什么讨不讨厌的成世宇手都举起来了,听到后面的话没忍住冲他翻了个白眼,坐实了‘讨厌’、‘嫌弃’。
等到代驾将汽车停好,李正宰扶着成世宇回到她的家中,挥手道别。
躺在沙发上的成世宇发着呆,或许是月色太美好,那一天的最后,她在课程界面犹豫片刻,选择购买了酒类鉴赏课程。
【长线投资任务1-2已完成。解锁奖励:20积分】
*
转天上午成世宇就接到了元彬的电话,这哥在好奇完他俩怎么认识之后,随口提了一嘴让成世宇小心点儿钱包,也就没再讲其他。
在寻常人不会留意到的消息板块,首尔大大小小的拍卖会实在不要太多。
成世宇的【突击消费任务】还远没有完成,这一次收到拍卖会邀请函时,见种类繁多的拍品图册中确实有她感兴趣的,便做好消费准备。
只是她的脚毕竟受伤了,虽然动作迟缓些也能走路,但成世宇也没在这方面硬要坚持为难自己。
她把自己想要的拍品和目前对应心理价位都跟会替代她出席的朴相元讲了,如果有变故再另外给自己打电话。
反正这种场合由代拍处理是再常见不过的事。
韩国实行土地私有制度,土地可以自由持有、买卖和流转。朴相元见她这就又要大手笔砸一块未开发的土地回来,因为不清楚自家老板的资金状况有些发愁。
但作为手下不方便多打听,老板的指令肯定还是要如实完成。
朴相元也是发现了,自己虽然一直发愁,但明显他发愁他的,老板兴头起来大手笔挥霍从未见手软。
很多人都唱衰这两年上涨的房价,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娱乐圈]天降横财》 28-30(第5/8页)
觉得疯涨成这个样子总该到峰值了、要回落了。
然而事实往往比人们想象的更加荒诞和夸张。
从这个角度看,投资过热的房地产的成世宇、与计划投资过热的互联网企业的李正宰,谁也别说谁,都是赌徒。
不过成世宇不承认自己属于盲目投资,在她看来,在这个昔日号称“工业、大企业、大城市为主”的国家,首尔作为这个‘中心’一直是在这种高度集中和不均衡发展的城市模式下运转。
工业为主,留下了一个严重依赖进口、脆弱到“吃不起”的农业壳子;大企业为主,留下了过于“著名”的财阀阶层。
那以大城市为主,自然也留下了一个吸血全国的首都首尔。
用一国养一城,成世宇不评价通过教育、医疗、科技、就业资源的高度集中造成如今局面对错与否,她又不是政客或者评论员,她甚至不强行把自己界定为‘好人’。
她是逐利之徒。
至少她知道,随着吸血全国一半以上劳动力涌入首尔,这座城市纵使房价飞涨但需求市场依旧极大。
为了提高入住人口数量、为就业人员提供更多住房机会,不论能不能如实解决问题,政府都会出台相关政策。
住房短缺供不应求,就只会涨幅更高,可想而知,土地开发一定是未来几年的巨额盈利点。
你瞅瞅,她这思路很顺且清晰吧,比纯纯想做美梦的某人靠谱多了吧?
成世宇原本该犹豫的是根据市政城市规划,她购买的三成洞这片土地未来究竟会作为开发重点还是始终是荒地片区。
但这点儿顾虑也在系统几乎明示的‘回馈率’指示下烟消云散。
从图册上看到‘产品介绍’时,系统打出的8.3的回馈比是整场拍卖会中最高的,同样也是成世宇截至目前见到的最高的。
不过与系统评估的超值相比,位于江南有些偏远位置的土地十分荒凉,那片的几个村子加起来最多最多也只有三五百人。
与其他土地或者房产的炙手可热形成鲜明衬托,拍卖顺位靠前,且并不是竞拍者们抢拍的重点。
最终朴相元是以低于成世宇心理价位上限不少的127亿拿下了这块土地。
折合起来,成世宇账户上减少约100亿,虽然消费任务金在此之前购买底商时已经花掉了一部分,但这笔账无论如何都很合适。
毕竟——
【突击消费任务已完成。解锁奖励:1、100亿*2 消费金;2、10积分】
【主线任务-有出(阶段二):累计消费200亿,状态已完成。
解锁奖励:1、40积分;2、免费消费*1/次,有上限金额。】
随着任务奖励领取、资金账户显示数字快速滚动,成世宇还是没忍住在床上疯狂翻滚了好几轮。
摩多摩多,我爱花钱呜呜呜呜!
C哥我不想努力了,好像只是完成任务就够了。
至于那点儿月色中的心动,比起又一笔巨款入账的心悸,早被成世宇干脆抛在了脑后。
第29章 年轻真好
成世宇那边在确认可以达成交易那刻就显示了任务完成, 不过朴相元并不是拍下就结束了安排,还得参加拍卖会后的宴会。
每场拍卖会时不时都会窜出几个生面孔,人们难免好奇这个男人是谁、又或者究竟代表着哪家公司。
作为演员的李禀宪出现在这种场合好像有些突兀, 但他陪同的气质雍容的老妇人是大宇集团、或者说破产前大宇集团掌权者夫人, 好像就能够解释了。
受金融危机影响,大宇集团宣告破产后,靠承接国外建设项目致富、跟国外一直关系密切的金俞中逃去了美国。
但他是跑了,他的亲眷家属都还在国内,包括其夫人郑禧子。
而李禀宪因为跟大宇掌权人夫妻俩已故的长子长得很像, 早几年前就被收为了义子。
正因如此, 很多人背地里叨咕, 说明明长相也没有多么拔群, 在娱乐圈中混迹多年却总比别人的路要顺的多。
金融危机时期李禀宪父亲在越南从事建筑行业盲目扩张、客死他乡, 结合一下大宇集团的主要事业线,普遍猜测对方的工程项目多多少少与大宇相关。
而随着主营出口市场的大宇破产, 政府、银行将大宇所抵押的优质子公司拆分出售,比如汽车线业务太庞大一家吃不下,就拆分售卖到不同工厂。
按理说大宇集团已经不存在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债务都背在金俞中和集团身上,这位夫人自己名下产业和生意其实也照旧经营风生水起。
有些神奇的是,当初成世宇花67亿购买了的合并出售的四栋写字楼是大宇的产业;而这次位于江南区三成洞的土地原本是老夫人的私产。
被一股全然陌生的势力拿下土地,虽然交易达成, 赚钱也是一样赚钱。但在正式签署合约前郑禧子还是让人好好调查了一番隐在代理人背后的主事人的情况。
情况有些出乎她的意料,虽然资料的难查程度并不像是无名之辈, 但实际生平履历说明名叫成世宇的年轻姑娘并不是谁家的小辈。
就是个在几个月前还是需要打两份工谋生、平凡的大学应届毕业生。
只不过别人大学毕业是走出象牙塔,她是直接一脚迈进了鲨鱼池。
彩票中奖可以模糊、大笔资金流水进账可以黑科技掩盖, 但属于成世羽的过去就显眼的摆在那里,没办法书写改变。
自金俞中逃跑美国后,被留在国内的郑禧子精神和身体状态恶化,担着‘义子’名头的李禀宪偶尔过来看望,很多次都会被脾气堪称火爆的郑禧子数落一顿。
而这一次十分难得见她翻看着册子,起码很有精神的样子。
“明天拍卖会出售的土地签署合同,你上次也在,跟着一起去吧。”毕竟是郑禧子个人的土地,律师团队在场,她也是这段时间难得有兴趣出席。
李禀宪接过对方递给自己的材料翻开,照片入目的第一印象,是一位眉眼英气十足的女孩子。
联系一下方才老夫人的话,猜到这位正是土地买家的李禀宪难掩诧异地挑眉继续阅读下去。
出生富裕家庭、家道中落又突然身负巨款,这个二十出头的小姑娘至今为止的人生经历还真是称得上波澜起伏。
“1%?”看到名字有些熟悉的咖啡馆是成世宇开的,李禀宪面露古怪。
“你听说过?”郑禧子不是什么老派人士,相反她在与金俞中邂逅并回国前,本来在哈佛大学攻读东方美术史。
咖啡对其他她这个年纪的老夫人来讲或许喝不惯,对她却并非如此。
不过年纪上来之后,也很少再通过这种方式提神了。
“也是我朋友推荐过,味道确实不错。”李禀宪可是难得从元彬那里得到‘礼物’,因此可以说是记忆犹新。
事实证明元彬同成世宇交流上嘴巴硬的很,但该帮的忙也都照样帮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娱乐圈]天降横财》 28-30(第6/8页)
当时元彬原话还说如果觉得不错可以多多照顾朋友生意,不过如今李禀宪看来,这姑娘的资金实力雄厚,咖啡馆应该也就是闲着开来玩的。
等到第二天签署合同时,成世宇有些意外出现的不只是之前一直同自己这边对接的代理人,还有作为当事人的郑禧子女士本人,以及、又一位男演员。 ???这些演员成天是除了拍戏什么都涉猎吗?
韩国娱乐圈还喊什么文艺救国啊,怕是要完。
成世宇内心腹诽着,实际签署合同过程中却是因为郑女士的突然出现紧绷着根弦,不知道会不会有什么盘根错节的意外发生。
不过庆幸的是直到正式签署完毕,对方好像就只是单纯有空一时兴起所以出现罢了。
“对了,我听这孩子说,你的咖啡做得很美味。”
正事处理完毕,郑禧子温和笑着开口说道,成世宇视线从坐在她身旁低眉敛目但好大一只的“这孩子”身上扫过,望向对方安排的秘密会所中闲置的咖啡机和豆子,似乎是已经做好了准备。
“是的,在这方面我还是很有信心的。”成世宇自信说着,并不觉得对方特意点出来这一点就是以长辈身份压人。
或许对方本来有这方面意思?但反正成世宇想得开,认为这明明就是对她技艺的好奇和认可,没什么不好,“我也很喜欢给朋友做咖啡品尝,您想要喝什么呢?”
“澳白吧,年纪大了,喜欢喝口感柔和一些的。”
听了成世宇的话李禀宪都下意识绷住心神,但郑禧子对于自己直接被小年轻归为‘朋友’类好似没有发现一样,并没有特别的反应。
澳白和拿铁在配方比例和口感上略有不同,将浓缩咖啡和牛奶以1:1比例调制,口感轻盈,既有咖啡的香醇、又有牛奶的甜柔。
对于头顶“咖啡大师”头衔(虽然除了她自己没人看到)的成世宇来讲实在不是难事。
郑禧子端着杯子品尝了两口并没有说什么,见这次会谈任务彻底完成,成世宇便起身告辞,拎着她的包离开了。
确实是哪怕只是爱好者而算不上内行的自己都认可的美味,郑禧子又抿了两口才将咖啡杯放回碟中。
年轻真好啊,充满生机和闯劲,就算是将勃勃野心和不安于现状光明正大写在脸上,也只让人觉得是想要施展一番拳脚,而不会惹人厌烦。
尤其还是这样年轻的姑娘。
不像自己,就算想要撑着一股劲将一盘散沙凝聚起来,也已经是有心无力。
这样想着,郑禧子同自方才起就一直观察没有出声的李禀宪道,“她买下的那块地总归不可能一直搁置,反正也是需要长期策划再开发的,她一个小孩子初涉这个领域哪有什么人手。”
比起这么个超大只‘孩子’,成世宇在老夫人眼里就是真真实实的小孩子了。
“是啊!”李禀宪附和着,却没有去猜测对方的意图打算,只是等待着老人家的指示。
被韩国经济界公认的“女中豪杰”的郑禧子曾担任大宇开发公司、大宇建设公司董事长,同时兼任韩国希尔顿饭店董事长,是真正意义上的女强人。
或许正因如此,对于自己手下得力干将们的未来生计——
“大宇开发和大宇建设拆分出来的骨干团队,管理、设计、运营,甚至还有外包工程公司资源,听上去配备齐全,但没有项目吃的话,一切都是白瞎。”
“大宇的破产给这帮人带来的影响绝不会小,偏偏搞土地开发、房地产经营的那帮老家伙们一个个都很忌讳这个,但毕竟是年轻人、那孩子看上去不会在意这些。”
郑禧子把任务交代给李禀宪,他到底会在这个牵线搭桥的过程中捞到什么好处,她并不在意,就看他自己的本事了。
老夫人把任务下达布置,不管有没有油水,李禀宪自然只能联系处理。
他同大宇开发的人不熟,同大宇建设之前倒是交集更多,也就把拆分出的技术团队领头人一并约在一起,交代一下老夫人是个什么态度,并谈谈他们各自又都是什么打算。
总不能强按头喝水,如果对方已经找好了下家,那自然就另说了。
幸好,不论是作为地产开发商还是建设团队,开工和休整期都是长阶段的,虽然也有两个中层已经找到了落脚点,但其下团队成员和其他负责人对于这一提议倒是感兴趣。
首先就是团队不散、还是合作习惯的老人,再来重要的是,就算不知道新老板究竟靠不靠谱,但她有一块待开发的土地,那起码这就是一个能坚持两年时间的大项目了。
他们手里有技术也有资源,全流程资质证件齐全,缺少的底气正需要一个稳定的、稳健的工程项目,来平复他们原以为的铁饭碗瞬间倾翻的巨大波动。
天晓得当初在地产开发方向大宇可是个比三星更好的选择,谁知道说破产就破产了?
同成世宇沟通就方便一些了。
如果对方有兴趣用大宇的旧人套一个新壳子成立焕然一新的公司再好不过,总比她从零开始再招兵买马强得多;
如果对方对开发建筑不感兴趣(不感兴趣买什么空地?),那也可以把土地开发工程外包给他们这些有经验的工作团队,一定会给出一个合适的价格。
不过比起直接约人去谈业务,李禀宪虽然有联系方式,还是觉得有熟人引荐更好一些,尤其是中间人跟双方关系都不错,便托元彬介绍两人认识一下。
冷不丁听到李禀宪的拜托的元彬反应了半分钟,才将对方口中的‘成世宇’和自己认识的‘成世宇’联系在一起。
于是在成世宇纳罕这帮子演员不务正业啥都伸伸手的同时,元彬也很是无奈,你说你每天不好好经营你的咖啡馆,满世界乱窜什么?
之前是李正宰,李禀宪又是怎么撞上的?
第30章 麻绳与铁链
元彬内心由衷感慨。
感觉还不如当初成世宇对着宇盛哥的杂志感慨‘长得真帅啊’的时候, 他给两个人引荐认识一下得了,满足一下小姑娘对演员的好奇心?
好歹后者圈内口碑是比她最近接触的双李好一些,长相上也是确实更加帅气。
元彬有些操心地想着, 同李禀宪询问究竟是什么事, 一贯大嘴巴的某人难得嘴严没有透露,只说肯定不是添麻烦的事,具体的就看到时候另一位当事人愿不愿意同他讲了。
元彬问不出什么,便打电话给成世宇表达李禀宪想通过他请她吃饭的事,见她对于‘李禀宪’这个名字的反应并不是只停留在电视层面的完全陌生, 状似随意问了一句, “说起来, 你们俩又是怎么认识的?”
“不算认识、只是见过?”成世宇倒是很坦白, 毕竟这事又不是保密, “他跟大宇集团是不是有些关系?”
“算是吧,他名义上算是金会长收的义子, 虽然大宇破产了,但他跟那边关系倒是也一直没有断了。”
“原来如此,那应该就是因为我从郑女士那里买了一块地了。”
“”元彬被她轻描淡写透露的消息给打蒙了,有一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娱乐圈]天降横财》 28-30(第7/8页)
种做梦的恍惚,“买了什么?”
“买了一块地。”成世宇吐字清晰重复说着。
大发!
已经许久没有这种仿佛刚从江原道来到首尔时、乡下小子进城冲击感的元彬都想给突兀抛了个炸弹的成世宇鼓掌了。
“买地是这么轻松的一件事吗?”连重复说着都让元彬觉得有些懵,总感觉是完全异世界发生的事,没有真实感。
“啊?没有很轻松吧?”
成世宇想着反正元彬去问李禀宪、李禀宪也会将产生交集的原因同他讲,便没想着瞒着他, 索性干脆利落同他讲就是了。
电话另一头的元彬沉默了得有半分钟的时间,在成世宇以为他还在整理情绪没有脱离时, 就听到他幽幽开口,“所以你之前去房子那里, 并不只是因为大学毕业,而是因为想把房子买回去?”
如果能随意买地,以那栋房子的价位她也能轻松掏出来吧?
他的思维跳度过快,成世宇顿住发出了嗯声,元彬反而好奇起来,“那为什么又放弃了?”
比起自己,她才应该是对这幢房子有更多的感情吧。
内心想着如果自己想要把房子买回来、他才应该觉得是麻烦事的成世宇有点儿头疼了。
她本来也是一时兴起去看看,认真解释的话反倒越发让她觉得自己矫情起来,“真的看到时,觉得也没什么必要了。”
“后院的实木秋千换了麻绳,倒是还能坐。”元彬站在二楼望向窗外院子里上一任房主遗留下的有些年头的手工秋千,突有所感便如此说了。
“当初好像是用进口的红雪松木请工匠专门打造的,据说这种木头本身就是防腐防潮还防虫,看着质量不错吧?”
成世宇低低笑了,那个秋千很重没法挪动,就只能任它经历风吹雨打日晒的重重侵蚀,但也妥当地留存到了今天。
“至于麻绳、我看现在哪怕是家用的秋千也更多选择铁链了,你可以升级一下。”铁链总比麻绳的质量要更好。
她那么洒脱,倒衬得用这个问题烦扰她的元彬自己有些矫揉造作了,他视线从院子里的秋千上挪开,干脆拉上窗帘物理方式阻隔视线。
“好吧,那明天晚上——”
“不过你知道、”
两个人的话恰恰好好撞在了一起又同时卡住,本想跟她讲明天见面的时间地点的元彬抿了抿唇,拽着窗帘布的手指顿了顿,故作轻松开口说道,“你说什么?”
“咳,没什么。”
“啊?你明明刚刚有在讲话的。”
想成为一个痛快将过去抛在脑后的潇洒女人,这样想着、努力做着,或许潜移默化自己就真的会成为一个这样干脆果断的人。
但面对他的追问,成世宇终归还是抬手摸了摸鼻子,不好意思开口说着,“但麻绳也有麻绳的好处。”
想想当初为什么没有选择铁链,并不是因为什么选择多少的问题,而是,“你知道吗,从院子里坐在秋千上,无论清晨还是傍晚,都能很好的看到天边的太阳和月亮。”
“而麻绳的话,秋千就能荡得更高,就好像人能离天边的日月更近一样。”
她的声音很轻但尾音上扬,是元彬与她相识以来难得的柔软,不再是早早要为生计奔命的早慧坚韧,或者因为两个人聊到的是很容易放下戒备的记忆中的童年,成世宇也被同化地显露了几分天真懵懂。
“所以为什么是清晨或者傍晚?”元彬有点儿不想打破这种少见的温情,就连声音也放的很轻。
“喔?”比起疑惑,这声更像是纳罕显而易见的事为什么还要问呢,“中午的话日头高悬,多热啊哥?”
*
李禀宪介绍的团队对于成世宇来讲自然是再好不过,那毕竟是经验丰富的、曾作为国家第二大财阀的大宇集团的核心开发建筑团队,以及手中丰富资源的工程队,成世宇根本没什么好挑剔的。
等到后面在李禀宪引荐下与对方团队碰面如果没什么问题,并不是一锅乱炖全盘接收,在剔除掉她、或者是系统判定不值得投资的人员后,将新组建属于她的明宇开发和明宇建设。
只不过这一次,明宇的‘宇’是成世宇的‘宇’。
一切按照她的路线来,可不是什么大宇的延续。
双方见面时间约的是五天后,不过成世宇在同对方碰面前,思索半晌还是解锁了课程页面工程类分支下面的建筑学课程,时间不够用、真的不够用。
虽然就是临时抱佛脚的行为,但起码能系统简要了解些皮毛,不至于以啥也不懂的形象作为新老板同未来员工们相遇。
本来她就很年轻了,再对方说不来,实在是大大降低双方的信任感,还容易被人看轻。
【奖金任务已触发,任务金奖励与积分奖励视任务完成情况和时间综合判定。
任务完成要求,名下企业员工人数总和突破100人,以社保缴纳人员计数,兼职人员并不计算在内。
当前任务完成进度:21/100】
新公司尚未成立,外送员作为兼职人员不计算在内,目前的人数指的就是食品公司、也就是咖啡馆的正式员工们了。
再接再励!
李禀宪作为牵线搭桥的主力,成世宇铁定不能让他白帮这个忙,只是对方没有直截了当要钱,反倒让成世宇有些不知如何应对。
对如今的她来讲,人情可比钱本身要更加值钱。
比起直接明码标价进行抽成或者结算,还不清楚成世宇行事风格的李禀宪不想交好不成反结仇,也没有拖沓地干脆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不算是利用人情的交易、可以说是另一场希望她施以援手的“投资”。
作为中间人出场、主要是陪同成世宇怕她被骗的元彬听到李禀宪提到“共同警备区”时眉头就微微皱了起来,不过倒没有发表反对意见。
如今由朴赞郁导演的《共同警备区》还在拍摄中,元彬是不清楚拍摄究竟如何的,但根据他了解到的圈内消息,电影本身质量如何暂且不提,烧钱是真的烧钱。
朴赞郁导演在拍摄时选择的是好莱坞式Super 35mm,算是在韩国电影史上的首次技术尝试。
运用这种格式能够加宽银幕的能见度,好处有很多,增加了景深,加上接近全银幕式的播放,影院观看时会感受到更为逼真的视觉影像。
但既然如此为什么算是国内首试呢?因为比传统拍摄手法要更加烧钱。
《共同警备区》的制作公司可是CJ娱乐,指望在文娱产业闯出名头的CJ已经算是很舍得出钱了,就这样朴赞郁都烧光了预算。
如今监制判断前置批复资金充足,不愿意另外给钱,朴赞郁不想将后续拍摄转回相对便宜的16mm,想要有始有终。
拍摄就僵持在这里了。
“所以目前项目还需要多少钱?”成世宇按住坐在身边想要打岔的元彬,抬眼看向李禀宪问着,李禀宪过于标准的笑容幅度浮上脸颊,“10、不、5亿就够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娱乐圈]天降横财》 28-30(第8/8页)
“真就烧钱啊?5亿都够热门地区买房了。”
元彬觉得怪不得CJ不乐意继续掏钱呢,他记得对方已经在《共同警备区》砸了40多亿了,完全算得上当前韩国电影界的大成本制作项目了。
李禀宪瞪了一眼臭弟弟,干嘛啊又不是他出钱,有他什么事?
元彬却觉得成世宇作为外行,起码得有个人帮她出谋划策才行。
不过5亿的投入,对于成世宇来讲并不算什么需要过多斟酌的事,估计李禀宪也是看出她确实有钱才有此提议。
但是吧——
“5亿、不管怎么说也不算是一笔小数目。”
降低预期的话刚说完,大喘气的某人紧接着说,“我出钱当然可以,但你也得确定导演想不想我一个外行人加入,而且要让导演想好怎么说服CJ让我中途加入。”
5亿的钱对成世宇不算什么,对CJ集团下属的CJ娱乐公司更是不算什么。
对方为什么卡资金,成世宇不清楚朴赞郁和CJ之间是哪种联系,但难免没有要拿捏朴赞郁的考量在。
那她这个上赶着送钱的人就不是雪中送炭,而是吸引仇恨了。
“总不能钱是我出的,干的却是费力不讨好的事,那我去哪里说理去?”成世宇慢悠悠开口,完全没有迫切,这件事本身就是对方求着她掏钱。
而随着她的话元彬已经自动进入安静状态,完全不需要他开口成世宇自己就能搞定,他就安分等着看结果就行。
李禀宪瞅着坐在自己对面这俩哭笑不得,俊男靓女倒是养眼,就是怎么突然间就开始站队了?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