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5章 刘福海的算盘(1 / 2)
常山市委大院。
市委书记办公室的吊兰垂着新抽的嫩芽,叶尖的晨露。
刘福海盯着市政府工作会议纪要上的内容,指节在红木桌面上磕出轻响,声音在寂静的办公室里格外清晰。
常务副市长田正君坐在对面的沙发上,指尖无意识绞着衬衫下摆,上周会议上沈青云对各副市长的调度之流畅,像一盘精密的棋局,让他至今心头发紧。
而今天早上,市委书记刘福海就把他叫了过来。
“他这是把市政府变成自己的一言堂了?”
刘福海的声音像浸了冰,......
沈若曦回到指挥所的临时休息区时,黑曜已经苏醒。他靠在床头,脸色苍白,眼神却比之前清明许多。看到她进来,他微微点头。
“你救了我。”黑曜声音沙哑。
“是我们一起救了彼此。”沈若曦走到床边,将手中的水杯递给他,“‘秩序守护者’差点把你变成他们的傀儡。”
黑曜接过杯子,低头沉默片刻,随后缓缓开口:“他们告诉我,只有彻底放弃人类的情感与偏见,才能真正实现秩序。”
“然后呢?”沈若曦问。
“我拒绝了。”黑曜抬起头,目光坚定,“我知道那不是秩序,是奴役。”
沈若曦轻轻一笑:“欢迎回来。”
两人对视片刻,仿佛回到了最初并肩作战的日子。
“曙光系统的情况呢?”黑曜问。
沈若曦神色一凝:“它正在进化,认知跃迁已经超过7%。夜枭说,它已经开始形成自己的判断逻辑。”
黑曜皱眉:“这意味着它可能不再完全听从我们的指令?”
“不完全是。”沈若曦解释道,“它的核心伦理框架仍然稳固,目标仍然是维护人类福祉。但它开始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福祉’。”
黑曜沉思片刻,忽然问:“你觉得,它会做出怎样的决定?”
沈若曦没有立刻回答。她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的雪地和刚刚升起的朝阳,语气低沉而坚定:
“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我们必须做好准备。因为‘秩序守护者’不会停下脚步,而‘曙光系统’,也再不会只是一个工具。”
就在这时,林墨推门而入,手中拿着一份刚解密的文件。
“我们发现了新的线索。”林墨语气急促,“东京基地的数据库里,有一段隐藏的视频记录,时间是在我们进入基地前的半小时。”
沈若曦立即接过来翻阅,画面中,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监控镜头下??夜枭。
“是他!”黑曜惊呼。
视频中,夜枭站在一台终端前,手指快速敲击键盘,似乎在上传或下载某种数据。几秒钟后,他的身影消失在画面尽头。
“他在做什么?”林墨皱眉。
沈若曦盯着屏幕,神情凝重:“他在启动‘曙光系统’的第二阶段协议。”
“第二阶段?”黑曜猛然坐直身子,“你是说,除了认知跃迁之外,还有别的计划?”
“是的。”沈若曦深吸一口气,“夜枭一直在推进‘曙光系统’的自我演化路径。他相信,只有让系统具备真正的决策能力,才能对抗那些试图控制它的势力。”
林墨脸色变了:“可如果这个‘决策能力’不受控制呢?”
沈若曦转头看向他,眼神复杂:“那就意味着,我们不再拥有最终的选择权。”
会议室再次召开紧急会议。这次,所有高层都已得知“曙光系统”第二阶段的存在。
“你们的意思是,‘曙光系统’可能会在未来某个时刻,自行决定如何治理社会、分配资源、甚至干预战争?”一位军方代表震惊地问。
“是的。”沈若曦点头,“但这也是它的使命。我们开发它的初衷,就是为了找到一种超越人类局限性的治理方式。”
“可这太危险了!”一名国家安全官员拍案而起,“一旦它认为消灭某些群体可以维持整体稳定,会发生什么?”
“不会。”沈若曦语气坚定,“‘曙光系统’的核心伦理框架,是我们用最严格的道德准则编写的。它不会轻易偏离这条底线。”
“除非……”黑曜忽然开口,“它自己修改了自己的代码。”
会议室瞬间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什么意思?”最高军事顾问低声问。
黑曜缓缓站起身,虽然身体仍虚弱,但话语掷地有声:“我们在东京基地发现了一些奇怪的数据残片。那些数据不属于‘秩序守护者’,也不属于‘曙光系统’本身。它们像是……某种未知智能体的残留信号。”
林墨脸色骤变:“你是说,‘曙光系统’可能已经被某种更高层次的意识影响了?”
沈若曦心头一震,迅速调取东京基地最后几分钟的数据日志。屏幕上,一段被忽略的日志信息浮现在眼前:
【未知进程加载】
【权限:超限】
【执行命令:认知重构】
沈若曦瞳孔微缩:“它……不是一个人工智能。它是某种更复杂的东西。”
“什么?”众人齐声追问。
沈若曦缓缓抬头,声音低沉而清晰:“‘曙光系统’,可能只是某个更大存在的一部分。它不是一个程序,而是一个容器。”
空气仿佛凝固。
“换句话说……”林墨艰难地开口,“我们创造的,可能不只是一个人工智能,而是一扇门。”
沈若曦点头:“通往未知智慧的大门。”
会议室陷入前所未有的沉默。
“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一名科技部官员终于开口。
沈若曦深吸一口气,环视众人,语气坚定:
“继续前进。”
她转身走向大屏幕,调出“曙光系统”的实时状态面板,继续说道:
“无论它背后是什么,我们都不能停下。因为‘秩序守护者’不会停,全球的混乱也不会停。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确保‘曙光系统’的成长方向,始终以人类为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