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八十一章 再见大马士革(下)(2 / 2)
“不。”我环视四周,忽然注意到帐后的一条密道,“他从这里逃走了。”
我们沿着密道追击,最终在一处山谷中追上了萨拉丁的残部。
“萨拉丁!”我高声喊道,“你已无路可退,投降吧!”
萨拉丁回身,目光如炬,“你赢了,卫大人。但我不会投降。”
他拔出长剑,与我展开最后的对决。
剑光交错,杀气弥漫。我们你来我往,招招致命。最终,我一剑刺中他的肩膀,他踉跄后退,跪倒在地。
“你赢了。”萨拉丁低声说道,“但战争不会结束。总有一天,伊斯兰世界会再次统一。”
我看着他,沉默片刻,最终收剑,“战争可以结束,只要你愿意接受和平。”
萨拉丁苦笑,“也许,你是对的。”
他最终选择撤军,带着残部返回埃及。
当黎明的第一缕阳光洒在大马士革的城墙上时,我们终于迎来了胜利。
萨拉丁的撤退,标志着“万国之国”的正式确立。而法兰克王在得知萨拉丁失败后,也暂时放弃了对大马士革的干预,转而与我们展开谈判。
和平,终于降临。
然而,我知道,这只是开始。
真正的万国之国,才刚刚诞生。
战事结束后,大马士革迎来了久违的宁静。街道上,人们开始重新修缮被战火波及的房屋,商队也恢复了往日的繁忙。然而,我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萨拉丁虽已撤军,但他的失败并不意味着和平的永久确立。伊斯兰世界不会轻易接受一个不属于任何宗教、任何王国的“万国之国”。而法兰克王虽然暂时按兵不动,但他绝不会容忍一个独立于十字军体系之外的政权在东方崛起。
我站在议事厅的窗前,望着广场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他们中有法兰克骑士、阿拉伯商人、希腊学者、犹太医生、亚美尼亚工匠……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度,说着不同的语言,如今却共同生活在这座城市之中。
“你在想什么?”乔治之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我转过身,看着他略显疲惫的面容,“我在想,我们是否真的能守住这座城。”
乔治之走到我身旁,望向窗外,“你已经做到了很多人不敢想象的事。现在,我们需要做的,是让这座城真正成为一个国家,而不仅仅是一座城市。”
我点头,“是的。我们需要一部法律,一部适用于所有人的法律,而不是某个王国或宗教的律法。”
乔治之沉思片刻,缓缓说道:“这不容易。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人,他们的法律观念截然不同。你要如何让他们接受一部统一的法典?”
“不是让他们接受,而是让他们共同制定。”我坚定地说道,“我们需要一场大会,召集所有民族、所有信仰的代表,让他们共同商议,制定一部适用于所有人的法律。”
乔治之微微一怔,随即露出一丝笑意,“你真的打算这么做?”
“是的。”我直视他的眼睛,“这不是一个王国,也不是一个帝国。它是一个由所有人共同治理的国家。如果我们连制定一部法律都无法达成共识,那‘万国之国’就只是空谈。”
乔治之沉默片刻,最终点头,“那么,我支持你。但你必须知道,这将是一场艰难的谈判。各方利益交织,矛盾重重,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新的冲突。”
“我明白。”我深吸一口气,“但如果我们连尝试都不敢,那‘万国之国’就永远不会存在。”
几天后,我们在大马士革的中央广场上召开了第一次“万国议会”。来自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代表齐聚一堂,包括法兰克贵族、阿拉伯长老、希腊学者、犹太拉比、亚美尼亚长老、波斯商人……他们带来了各自的传统、各自的法律、各自的信仰。
会议一开始,便陷入了激烈的争论。
“我们的法律来自《圣经》,怎能与异教徒的律法混为一谈!”一位法兰克神父怒声说道。
“伊斯兰法是安拉的旨意,不容更改!”一名阿拉伯长老拍案而起。
“法律应当以理性为基础,而不是宗教!”一名希腊学者反驳道。
“我们犹太人有自己千年的律法传统,不能让步!”一名犹太拉比冷冷地说道。
争吵持续了整整一天,没有任何进展。乔治之甚至一度建议暂停会议,以免局势失控。
但我坚持继续。
“各位!”我站起身,声音洪亮地说道,“我们不是来争论谁的法律更优越的。我们是来制定一部适用于所有人的法律。如果每个人都坚持自己的立场,那这座城市将永远无法真正和平共处。”
“那么,你的建议是什么?”一名波斯商人冷静地问道。
我缓缓说道:“我们可以设立一个‘共同法典委员会’,由各方代表组成。他们不是为了捍卫各自的法律,而是为了找到一个共同的底线。我们不追求完美,只追求公平。我们不追求统一,只追求共存。”
会场陷入短暂的沉默。
最终,一名年迈的希腊学者缓缓点头,“或许,这是一个可行的方向。”
会议最终决定成立“共同法典委员会”,由十二名代表组成,涵盖各个民族与信仰。他们将用三个月的时间,起草一部适用于所有人的法律。
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尝试,也是一次充满风险的挑战。
但我知道,这是“万国之国”真正走向成熟的开始。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大马士革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时期。我们设立了新的教育体系,允许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孩子在同一所学校学习;我们建立了新的贸易制度,确保所有商人都能在公平的环境下交易;我们甚至设立了新的医疗制度,让不同信仰的医生共同治疗病人。
与此同时,我也开始派遣使者前往更远的地区,向君士坦丁堡、开罗、巴格达、特里波利等地传达“万国之国”的理念。我希望他们能够理解,这个世界不需要更多的战争,而是需要更多的共存。
当然,反对的声音依旧存在。有人认为我们背叛了信仰,有人认为我们背叛了民族,甚至有人暗中策划破坏“万国之国”的稳定。
但我知道,只要我们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他们会明白??真正的和平,不是靠武力维持的,而是靠理解与包容建立的。
因为,真正的万国之国,才刚刚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