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刘备坐山车一般(1 / 2)
估摸着时候差不多了,刘贤便主动往回走,刘备的心里则泛起了风浪,久久无法平静。
野味的油脂在猛火炙烤下滋滋作响,焦香混合着某种野性生命最后的灼热芬芳,霸道地钻入鼻腔。
纵使这个时代调味粗朴,...
### 六十、蜀汉的改革
吕布深知,要想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中占据优势,仅靠军事胜利远远不够。他决定进一步推进内政改革,以增强国家的整体实力。为此,他召集了陈宫、诸葛亮以及一众谋士商议对策。
“主公,如今国库虽有改善,但仍未达到充盈的地步。”诸葛亮分析道,“我建议效仿秦国商鞅变法,推行一系列新政策,包括土地重新分配、奖励耕战和简化税制。”
吕布点头赞同:“不错,百姓安居乐业才是长治久安的根本。此外,我们还需加强教育,培养更多的人才为国效力。”
于是,吕布颁布了一系列新政:首先,将荒废的土地重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并减免三年赋税,鼓励他们开垦耕种;其次,设立专门的学堂,教授农耕技术、兵法策略等实用知识;最后,建立一套完善的考核制度,选拔贤能之人担任各级官职。
这些措施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社会风气逐渐向好,经济也逐步复苏。然而,也有部分既得利益者对新政感到不满,尤其是那些拥有大片田产的地主豪强。他们暗中串联,试图破坏改革进程。
“主公,有人散布谣言,说新政是欺压富户,导致民心浮动。”陈宫及时提醒吕布,“必须采取行动压制这种声音,否则会引发更大的混乱。”
吕布果断下令,派遣亲信前往各地巡查,严厉打击造谣生事之徒。同时,他亲自发表公开声明,阐明新政的目的与意义,安抚人心。经过一番努力,反对势力最终被瓦解,改革得以顺利推进。
---
### 六十一、外交的新局
随着国内局势趋于稳定,吕布开始将目光投向外部。他知道,仅凭蜀汉一己之力难以彻底统一全国,因此必须通过外交手段争取更多的盟友。
“陈公,你认为我们可以尝试拉拢哪些势力?”吕布问道。
陈宫沉思片刻后回答:“北方的乌桓部落一直与鲜卑不和,或许可以利用这一点策反他们。另外,江东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孙权与张昭等人之间存在矛盾,我们不妨派人潜入其中,寻找机会分化瓦解。”
吕布采纳了陈宫的建议,派遣使者携带丰厚礼物前往乌桓部落。经过多轮谈判,乌桓首领蹋顿终于同意与蜀汉结盟,共同对抗鲜卑。这一成果大大缓解了北方边境的压力。
与此同时,吕布又命庞统秘密潜入江东,接近张昭等老臣。庞统凭借出色的口才和智慧,成功说服张昭等人暗中支持蜀汉。从此,江东内部出现了一股亲蜀汉的力量,为日后可能的合作埋下了伏笔。
---
### 六十二、南方的隐患
正当吕布全力巩固北方和东部时,南方却传来了令人不安的消息。益州地区的少数民族部落因不堪忍受苛政,纷纷起兵反抗。他们的首领孟获自称南蛮王,率部攻占了数座城池,严重威胁到了蜀汉的统治。
“主公,孟获此人勇猛善战,且深得民心,若不及时平定,恐成大患。”赵云担忧地说道。
吕布听后眉头紧锁:“看来,我们必须亲自走一趟了。不过,此去路途遥远,需做好充分准备。”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吕布调集了精锐部队,并邀请诸葛亮随行参谋。临行前,他还特意嘱咐张飞留守冀州,防止鲜卑趁虚而入。
大军一路南下,沿途遭遇了无数次伏击和阻挠。然而,凭借着卓越的指挥能力和顽强的斗志,吕布的军队始终稳扎稳打,逐步逼近孟获的大本营。
在一次关键性的战役中,诸葛亮设计诱敌深入,将孟获的主力部队引入一片密林之中。随后,吕布亲率骑兵从侧翼突袭,一举击溃敌军。孟获见大势已去,只得投降。
吕布并未杀掉孟获,而是以礼相待,并承诺给予其一定的自治权。此举赢得了当地少数民族的信任,使得南方局势迅速安定下来。
---
### 六十三、未来的蓝图
经过一系列内外兼修的努力,蜀汉的实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吕布站在成都城楼上,眺望着远方连绵起伏的群山,心中充满了希望。
“主公,如今我们的基础已经打得足够牢固,接下来该考虑如何扩大疆域了。”陈宫兴奋地说道。
吕布微微一笑:“不错,但切记不可贪功冒进。天下大事,贵在持之以恒。我们要一步一个脚印,稳步向前。”
随后,吕布制定了新的战略目标:首先,继续巩固与乌桓的联盟,彻底消除北方隐患;其次,密切关注江东动态,伺机联合张昭等人发动政变;最后,集中力量攻打曹操控制的中原地区,逐步蚕食其领地。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吕布命令各部加紧训练士兵,储备粮草武器,并进一步完善情报网络。他相信,只要坚持下去,终有一天能够完成统一天下的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