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于禁归降(1 / 2)
过了一会,曹操嘴角轻轻扬起,对着身侧庞统、杜袭等人说道:“文则追随老夫三十年,忠心耿耿,他岂会背弃老夫,归降刘贤?”
曹操有这样的口气,也不奇怪,于禁追随他,已经三十年了。
人生能有几个三...
陈宫离开江陵后,一路快马加鞭,直奔成都。然而,他并未直接入城,而是在城外三十里处停驻,命亲信先行入城,打探宫中动向。他深知,此番归来,吕布必然对他有所戒备,若贸然入宫,恐怕会落入圈套。
亲信去后不久,便匆匆返回,神色凝重:“大人,宫中已有密令,命赵云派出密探,监视大人行踪。”
陈宫闻言,神色未变,只是缓缓点头:“看来,陛下已对我生疑。”
亲信低声道:“大人,是否暂缓入城?”
陈宫摇头:“不,正因陛下疑我,才更需我亲自入宫,以示忠诚。”
说罢,他整理衣冠,策马入城。城门下,果然已有赵云亲信守候,见他到来,只微微点头,并未多言。陈宫心中已有数,吕布虽未明言,但已将他视作潜在威胁。
入宫后,他未直接前往御书房,而是先去拜见高顺。高顺如今虽仍掌兵权,但已不再如昔日那般受重用。两人在府中密谈良久,陈宫将江陵之战的经过简要告知,并道:“荀攸已与郭嘉联手,张辽亦在其列,若不早作打算,陛下恐难自保。”
高顺皱眉:“你是说,陛下如今已孤立无援?”
陈宫沉吟片刻,低声道:“陛下若不自省,迟早会被逼入绝境。我此番回宫,便是要试探陛下心意,若他仍执迷不悟,或许……”他顿了顿,目光微沉,“我们该另作打算。”
高顺神色微变,沉默良久,终是缓缓点头:“我明白你的意思。”
翌日清晨,陈宫前往御书房面圣。赵云已率军在外,宫中气氛凝重,连侍从也格外谨慎。陈宫步入殿内,见吕布端坐于上,目光冷峻,似在等他开口。
“臣陈宫,参见陛下。”陈宫拱手行礼,语气恭敬。
吕布微微抬眼,缓缓道:“你此番回宫,想必已知朕之疑虑。”
陈宫点头:“臣此番前往江陵,已将陛下之意传达于荀攸,并与郭嘉、张辽达成协议。然江陵之战,荀攸竟提前动手,臣亦措手不及。”
吕布冷笑:“你倒是说得轻巧。朕派你前往江陵,是要你监视荀攸,可你却成了他的棋子。”
陈宫神色不变,缓缓道:“臣若真是荀攸之人,又岂会独自回宫?江陵之战,臣虽未能阻止,但亦从中窥见荀攸之野心。他早已不将陛下放在眼中,此战不过是他试探之举。”
吕布目光微动,沉默片刻,缓缓道:“你可愿,再为朕办一件事?”
陈宫心头一紧,面上却不露分毫:“陛下请讲。”
吕布缓缓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宫外的天空,低声道:“朕欲设一局,引荀攸入彀。你可愿,为朕再走一趟?”
陈宫心中一震,吕布果然不肯罢休,仍欲借他之手,除掉荀攸。然而,他早已不是昔日的陈宫,这一局,他必须掌控在自己手中。
“臣愿往。”陈宫沉声道。
吕布转身,目光如刀:“好。朕给你三日时间,前往江陵,设法接近荀攸,让他以为朕已彻底信任他。届时,朕会派人埋伏,一举将其铲除。”
陈宫点头:“臣遵命。”
……
三日后,陈宫再次离开成都,踏上前往江陵的路途。这一次,他心中已有决断。他不会再做吕布的棋子,而是要借这一局,彻底掌控局势。
行至江陵城外,陈宫并未直接入城,而是绕道前往山林,寻找郭嘉。他知道,若要掌控局势,必须与郭嘉达成共识。
夜色深沉,山林幽暗,陈宫一行人悄然前行,不多时,便已抵达郭嘉藏身的山洞外。洞口火光微弱,几名亲信守卫森严,见陈宫到来,立刻上前盘问。陈宫出示身份后,亲信入内通报,片刻后,郭嘉亲自迎出。
“陈宫兄,别来无恙。”郭嘉笑意盈盈,语气亲切。
“郭先生。”陈宫拱手行礼,神色平静。
郭嘉引陈宫入洞,火堆旁,两人对坐。
“陈宫兄此次前来,想必是有要事。”郭嘉微笑道。
陈宫缓缓道:“属下奉陛下之命,特来向郭先生传话。”
郭嘉目光微动:“哦?陛下有何吩咐?”
陈宫低声道:“陛下已知荀攸之忠,愿与先生联手,共除张辽。”
郭嘉微微一笑:“他终于想通了。”
陈宫点头:“不错。陛下已命属下转告先生,务必小心行事,以免打草惊蛇。”
郭嘉沉吟片刻,缓缓道:“陛下之意,我已明白。我会安排妥当,只待时机一动,便可动手。”
陈宫点头:“属下此番前来,便是要确认此事。若先生已有安排,属下便即刻返回成都,向陛下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