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九零年(2 / 2)
“你还记得我们最初的梦想吗?”艾丽莎靠在栏杆上,轻声问。
星瑶点点头:“那时候我们只想帮几个孩子找到出路。没想到现在,我们已经在影响成千上万的家庭了。”
艾丽莎笑了:“有时候我会觉得,这一切就像是命运安排好的。我们只是顺着它的方向走,但它却给了我们意想不到的风景。”
星瑶望着远方,目光坚定:“无论未来有多远,我们都不会停下脚步。”
夜风吹过,带来一丝凉意,也带来了新的希望。在这片土地上,每一个孩子的笑容,都是他们心中最美的星光。
几天后,星瑶和艾丽莎正坐在培训中心的会议室里,与来自东南亚各国的合作代表进行深入交流。窗外阳光明媚,微风轻拂着窗帘,带来一丝初夏的暖意。
“我们已经在泰国北部选定了三个试点村庄。”苏瓦特先生翻开手中的文件,“这些地方的孩子大多因家庭贫困而辍学,他们缺乏基本的生活技能和职业发展方向。”
星瑶认真地听着,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下关键信息。“我们需要确保课程内容符合当地文化背景,并且能够真正帮助孩子们找到出路。”
“这一点我们已经考虑到了。”另一位柬埔寨代表诺罗敦女士接过话头,“我们在设计课程时,特别加入了本地传统手工艺元素,比如使用当地特有的织布技术和染色方法。”
艾丽莎点头:“这样不仅能保留文化特色,还能让孩子们感受到自己工作的价值。”
会议持续了整整一天,直到傍晚才结束。送走代表们后,星瑶和艾丽莎回到办公室,继续整理项目计划书。
“你觉得这次合作能顺利推进吗?”艾丽莎一边翻阅资料,一边问道。
星瑶放下手中的笔,望向窗外那片熟悉的土地:“我觉得可以。虽然每个国家的情况不同,但只要我们保持开放的心态,愿意倾听他们的需求,并做出相应调整,就一定能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艾丽莎轻轻一笑:“你总是这么坚定。”
星瑶转过身,目光温柔地看着她:“因为我知道,我们做的是对的事情。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不能放弃。”
第二天清晨,阿曼达带着一群年轻的志愿者来到办公室汇报进展。她的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依旧坚定。
“我们已经完成了第一批教材的翻译工作。”她将一叠厚厚的资料放在桌上,“不过,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概念在某些语言中并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需要进一步解释。”
星瑶翻开资料,仔细阅读了几页后点头:“这是个好现象,说明我们在努力适应不同的文化背景。你们做得很好。”
阿曼达松了一口气,露出微笑:“谢谢。我们还在筹备亲子互动营的第一期活动,预计下周就可以启动。”
“太好了。”艾丽莎拍了拍她的肩膀,“亲子关系是整个项目中最重要的一环。只有当家庭真正支持孩子的发展,他们才能走得更远。”
谈话间,门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桑尼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份电报。
“刚刚收到的消息。”他语气急促,“联合国方面希望我们能在下个月的全球青年发展论坛上分享经验,并邀请我们作为主讲嘉宾之一。”
星瑶和艾丽莎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这对我们来说是个难得的机会。”星瑶说,“可以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项目,也能吸引更多资源支持。”
艾丽莎点头:“但我们必须准备好演讲内容,确保能够清晰传达我们的理念和实践经验。”
接下来的几天,整个团队都投入到紧张的准备工作中。志愿者们加班加点完善演讲稿,翻译团队则忙着将核心内容翻译成英文、法语和西班牙语版本。
某个夜晚,星瑶独自一人留在办公室修改演讲稿。窗外的月光洒进来,照亮了桌上的文件和电脑屏幕。她揉了揉酸痛的眼睛,忽然听到敲门声。
“还没睡?”艾丽莎走进来,手里端着两杯热茶。
“嗯。”星瑶接过茶杯,轻声道谢,“总觉得还有很多细节没处理好。”
艾丽莎坐到她旁边,轻轻握住她的手:“别太紧张,我们会成功的。毕竟,我们已经走过那么多风雨,不是吗?”
星瑶靠在椅背上,望着天花板出神:“有时候我会想,如果当初我没有选择来这里,现在的我是不是会完全不同?”
艾丽莎笑了:“也许你会成为一个成功的设计师,或者在大城市里过着安稳的生活。但无论如何,我相信你最终还是会回到这里,因为你的内心一直都在寻找意义。”
星瑶沉默了一会儿,然后低声说:“谢谢你一直陪在我身边。如果没有你,我可能早就放弃了。”
艾丽莎轻轻拥抱了她一下:“傻瓜,这不是早就说好的吗?我们一起创造属于我们的故事,不管未来有多远,都要一起走下去。”
夜色渐深,星光璀璨。培训中心的灯光依旧明亮,像是这片土地上永不熄灭的灯塔,照亮着无数孩子的梦想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