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往宫里打秋风的日子 > 120-130

120-130(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我成了太宰先生的斯托卡 我不做上神很久了 开局一个石头窝:金手指是位面仓鼠 鱼栖梧树下[先孕后爱] 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神器灾变 吞噬星空2起源大陆 心动难捱[先婚后爱] 豪门管家上岗指北 错发信息给前男友后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往宫里打秋风的日子》 120-130(第1/15页)

第121章 重逢再没有这样一对了

121章

崔戬拿了县试案首,少有才名的谭绍和洪佶都做不到的,他却做到了。

谭士显下衙就跑过来,直呼了不得,说崔家差点埋没了神童。

“后面戬哥儿就一鼓作气往下走,八月就下场秋闱,去攒个经验也很好。

洪佶附和道:“我和戬哥儿商量的也是这样。”

崔兰芝就问:“之前我问戬哥儿有没中县试的可能,你始终缄口不语,那会儿你是有数还是没数呢。”

洪佶笑着点了崔戬:“你来说,省得你大姐以为我是事后讲大话。”

崔戬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下鼻子,“姐夫说我只要稳住了,案首就是我囊中之物,他没给你们说……就是想这会儿给你们来个惊喜。”

这郎舅俩竟憋了这样大一个,崔兰芝嗔了洪佶一眼,“连我也瞒着,你可真能沉得住气。”

姜氏对洪佶满意得不行,听不得人说他一点不好,就是崔兰芝也不行,“你可不许怪他,廉方一边准备会试,一边还要带戬哥儿几个,没有他,戬哥儿哪能考得出案首。”

崔戬也是一心维护自己姐夫,“姐夫多好,大姐你要对他好些。”

“我不过问一嘴,你们就回我这么些句。”崔兰芝哭笑不得,“我怎么觉着他是咱家的儿子,我反是儿媳呢。”

姜氏还就承认了,“你没想错,我和你爹都当廉方是咱家大儿。”

因着崔兰婷和程圭的婚事已说定,婚期就定在十月里,要忙的事太多,不好意思都交给丁氏,崔冕允了常氏出来走动。

禁足了这么段日子,常氏比先前收敛许多,在姜氏和丁氏面前也不会拿大了。

第二日是大朝会,散朝时,皇帝突然喊住了崔晟,“岳父留步。”

崔晟忙出列上前,“陛下有吩咐?”

皇帝从丹陛上下来:“岳父同我去西阁。”

武将那列里,崔谡喊话道:“陛下,午间有好饭,别忘了带我一份儿。”

皇帝手朝后虚空弹了一指,朝臣们于皇帝常用的手势都认识了,认出是皇帝叫崔谡闭嘴呢,不由都善意地笑起来。

还是不言不肯慢待国舅爷,回头补了一句,“戬二爷中了县案首,陛下有东西给他,想请伯爷捎回去。”

“让我捎不是一样,你就说捎东西外,会不会来顿便饭吧?”崔谡却没全信,继续追着问,“不是我没眼色,实在是我这阵子都没得回家,我也馋呐!”

不言憋不住笑道:“崔同知要来,哪个还能拦么。”

崔谡这才满意了,摆手让不言去了。

朝臣们望着走远的翁婿俩,又来回打量着崔谡,有些回不了神。

陛下在崔家人面前竟不是一般的随和,也很有人情味儿,小舅子中了县案首,他还有贺仪。

听崔谡的意思,皇帝午间还会留崔晟在延华宫用膳,而崔谡还想跟着去蹭饭。

崔谡能这样,显然私下里皇帝和他是寻常郎舅相处的。

初九日辰时一刻,由燕城来应城的官船进了东水关码头。

三月的江南随时都笼罩在如烟似雾的细雨中,河岸垂柳,青石深巷,远山楼台,拣一处都可勾勒出一幅意境悠远的水墨山水来。

北人乍见江南春波,真是一眼惊艳。

徐真伸手朝外感受着,“这就是江南烟雨么,好美呢。”

徐宁笑着过来推她,“以后日日都能看到,不急在这会儿,过来我给你理一理,马上就要下船了。”

徐真这才转回舱内,徐宁帮她重新梳了头,又给她身上的衣裳理顺了。

徐真看着身上的棉衣,“再理也是这么一身,就这样吧。”

那边梁氏一直默默守着徐宪,徐宪往外望了多久,她就站那里陪了多久。

看到乘坐的这艘官船越来越靠近码头,没多会儿就该抛锚上岸了。

梁氏才轻声唤道:“该下船了。”

“我知。”徐宪应了声,他回身看向梁氏,“我无事,你不用守着我。”

藏了一路的话,梁氏还是忍不住问了,“我这样粗鄙愚笨,姐姐会不会嫌……”

徐宪握住她的手,“姐姐从没有高低眼,你放心。”

梁氏低下头,小声道:“我怕给姐姐丢脸。”

“若是住得不顺意,咱们就回北地。”

“陛下不是要用你?”

“我需得看看他是怎样的人。”

梁氏舒了口气,“我还以为……这样我就放心了。”

徐宪眼神淡漠下来,“徐家再经不起那样一回了。”

了解徐宪的想法后,梁氏语气也轻快起来,“咱们今天能见到姐姐么?”

徐宪摇头,“宫里可不是想进就能进的,得看陛下的意思。”

梁氏失望道:“你们姐弟都二十年没见了……”

宝船已停靠下来,徐宪和梁氏领着一家子下了船。

这一趟只拣了细软和换洗的衣物出来,并无多少行囊,自有一路护送来的丁百户带着手下抬出来,徐家人只顾好自己就够了。

那会儿梁氏以为徐宪是一刻都不想多耽搁,不想花时候收拾,现在才知徐宪做了随时回去的准备。

一行下了船,丁百户正扫探来接的人在哪儿,有位二十许的干练男子过来,同徐宪作揖道:“见过徐侯,在下耿大有,奉太后之命前来迎接。”

丁百户怀疑地看过来,“不该是兵部使人来接么?”

耿大有笑道:“来前我同兵部的人知会了,知道我要来,他们就没使人出来。”

他指着远处的一处茶铺子,对徐宪道,“那家茶铺子是我们皇后娘娘未出嫁前开的,里面做得好茶点,侯爷一家远道而来,去歇个脚品尝下茶点再走吧。”

丁百户仍是拦着,“你先是奉了太后的命,这会儿的意思你又是皇后娘娘的人,你可骗不了我。”

耿大有挺直了身板儿,傲然道:“你随意找个人问下,看都认不认得我。”

丁百户还真要找人问,徐宪喊住了他,“我信这位耿爷,走着吧。”

耿大有引着一行人往路边停靠的马车走去,见一溜儿停了六辆马车,足够徐家这些人坐,另又有给丁百户十人骑的马,再看着一色都是好马,一般人家可摆不出这等阵势,丁百户也开始信了。

上车后没多会儿就到了,茶铺子里出来人将丁百户迎进了大堂,耿大有却引

着马车进了茶铺子后院,他请了徐宪一家下车,笑道:“今日要避着些人,咱们从厨房这边上二楼。”

徐宪也不问因由,打头跟上他,一行人上了二楼。

才出了楼梯,却见一四十几许的妇人等在那里,笑中带泪道:“松卿,过来让姐姐看看。”

徐宪两步跨上去,一把将那人搂住,“姐,真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往宫里打秋风的日子》 120-130(第2/15页)

的是你……”

死人堆里杀进杀出眉都不皱一下的人,一下就红了眼眶。

耿大有也不打扰,让了梁氏等都上来,他又原路下了楼。

那边徐太后放开徐宪,朝梁氏几个招手,“是弟妹和我的侄子侄女们吧。”

知道眼前就是徐太后,梁氏和徐宁姐弟几个都惊呆了,也不会反应了。

徐太后身边余姑姑上前道,“太后,都别站外头了,咱们进去说话,等会儿热茶热点心上来,好给孩子们垫垫。”

“瞧我越发糊涂了。”徐太后赶紧推着梁氏几个往包房里进,“当自己家一样,都别拘束了。”

进了屋,她先拉了梁氏坐到身边,又挨个摸了徐家四姐弟的头脸,眼泪又止不住留下来,“都这样大了,姑母却是头一回见你们。”

见她一点没有高高在上的架子,就如寻常人家的姑姐和姑母一样,梁氏和徐家姐弟都收了紧绷,上前喊了人。

徐太后顾了这头,又想顾那头,觉着一个人都不够使了,她又转向徐宪,“爹和大哥大嫂的遗骸……”

徐宪四下望了一周,徐太后愣了下,随即意识到了,她摆手道:“这里不妨事,有话你尽管说。”

“才那是皇后的人?”徐宪问道。

“是皇后从娘家带出来的,皇后外头的事都交给他,很是能干。今儿我出来,他打点的明明白白的。”徐太后赞道。

徐宪端量着她,“姐姐和皇后相处得很好?”

“皇后很好,没有她帮着,我哪有如今的舒心日子,又哪有今日咱们一家重逢。”徐太后真心实意道,“就连我出来接你们,也是皇后提议的。”

“姐姐出来,陛下知道么?回头不会有麻烦吧?”

“皇后想做的事,陛下从不会为难。”

“帝后感情很好?”徐宪挑眉,“又一对高宗和陈后?”

“你可别拿高宗来比陛下,老太后都要骂你。”

徐宪又一个意外,“老太后,是陈老太后?姐姐和她走得很近?”

“都是皇后娘娘促成的……”徐太后给他讲了宣宁帝去后,她经的那些事。

徐宪去了些怀疑,“皇后倒是个性情中人,那陛下……”

徐太后思量了一下,“皇帝那里我说不大准,他有不测之智,登基没多会儿就掌握了大局,虽说李家还在暗中伺机而动,可我信陛下早晚能肃清一切。”

“听着是比先帝有作为。”徐宪直视着自己姐姐,“徐家存续下来不易,陛下那里我还要观望一阵,欠皇后的人情,我会想法子还上。”

“你才回来,咱们先安顿下来,这些都不急。”徐太后笑着摆手,“待见了陛下和皇后,你就知道,再没有这样一对了。”

门外有人叩门,余姑姑叫了进,是茶铺子的人送了热的茶点进来。

徐太后招呼梁氏几个,“赶紧趁热用,宫里都没这样好吃的点心,我早就想尝尝了。”

看着这样和乐的姐姐,徐宪不由在想,到底是如何不一样的帝后呢?

第122章 开门见山陛下不爱说话

122章

二十年的事哪是一时半会儿能说完的,一家子都安好,后面有的是时候说。

徐太后在外也不好停留过久,让着梁氏和几个侄子侄女就着热茶用了点心,她对徐宪道:“我该回了,明儿你们也不用赶早,巳正时赶到下马桥就行,到时皇后会使人迎你们。”

徐宪愣了下,“我们一家子都进宫?”

看着弟弟因饱经风霜更见棱角分明的脸上,愣怔时候却依稀可见少年时的模样,徐太后抬手在他脸上抚了下,“我弟弟回来了,这会儿才觉着不是梦。”

随即笑开,“哪能这样匆匆一见就没下回了,明儿在宫里咱们再好好说话。”

徐太后的马车出了茶铺子后院,耿大有喊出了丁百户,一行人往皇帝御赐的宅子去。

皇帝赐下的是位于西城的宅邸,后园引活水入湖,虽不是多阔大,却很精巧宜居,住徐家这么些人刚好。

这又是让徐宪意外的一点,他以为皇帝为了表现大度,会赐下豪阔大宅,做足表面文章。

经徐太后说,他才知这宅子是皇后选的。

给朝臣赐宅这些属于政事了,皇帝随意就交给了皇后来办,朝臣们也没人吱声,这在大郢前几代皇帝那里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徐宪是越来越好奇了。

一家人在北地小院子里住了那么些年,徐宪现在是住不得大宅子的,总觉着心里空旷,他都如此,更别提没经过富贵的梁氏和孩子们了。

流放那年,徐固和徐宁一个三岁,一个一岁,两人连父母的样子都不记得了,就更不会记得那段短暂的侯府日子了。

两人和徐真、徐毅一样,实实在在就是北地风霜里打滚出来的野孩子。

从进了这宅邸后,梁氏和徐固四个都是束手束脚地,生怕哪里不合时宜惹人笑话,想如厕都是憋着开不了口。

徐家在北地就用了两个长随和四个丫鬟婆子,每个都是一个顶几个用,干惯了粗活的,到了这里哪个是哪个都分辨不出来,干活就不用指望了。

徐宪让梁氏和徐固几个放松些,几个人嘴上应着,却都是木头桩子一样坐着不动,身板儿都是僵的,看着就累。

徐宪有些发愁,想着明儿得让徐太后派个姑姑来帮着理一理。

那个耿大有不是一般的心细,很快看出了不对,过来说道,“我们娘娘说过,一地有一地的风俗,一家有一家的过法,关起门来过日子,谁还管别人想什么,自己家里就要怎么自在怎么来。”

梁氏眼神一亮,“皇后娘娘真这样说过?”

耿大有笑着回道:“夫人才来不知道,我们府上原来在应城是顶顶落魄的一户,我们老爷夫人都是不爱往外应酬走动的,可我们府上却比哪一家都和美,娘娘姐弟几个都是不受拘束的性子。”

他召集了仆从过来,“这些都是我们夫人和大小姐帮着挑人教出来的,或者不比高门大户里那些知的多,礼节上也差些,却都是老实本分的,夫人和家里带来的一样用就是,若真有不听使唤的,遣了换人也不费什么事。”

说着话,他将一众仆从的身契交给梁氏,说还要回去交差,就离开了镇北侯府。

他这一番话如对症下药一样,随后梁氏和徐固四个就松快下来,开始指派起仆从做事。

崔家帮着挑的人很是能干,尤其掌厨的婆子做得一手好菜,问了才知道崔家大房的菜是应城人家里有名的好吃,应城里菜品一绝的云来酒楼就是他家开的,这个做饭的婆子是被崔家大房用心教出来的。

最贴

心的是,姜夫人和崔家大小姐还给徐家六口人都准备了两身新衣裳,怕不合身,衣裳都留了足够的余量。

梁氏正为一家子都是北地的棉衣,怕明日一身土鳖打扮被人笑话,这下真是长舒了一口气。

待看到每件衣裳都是用足了巧思,各有各的新颖好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往宫里打秋风的日子》 120-130(第3/15页)

看,南来经过济南府、徐州府、淮安府时,那会儿就觉着三地的衣着打扮很是讲究,北地的穿法只能说是胡乱穿了衣裳。

这会儿看了崔家帮准备的衣裳,那三府的又不能看了。

徐宁和徐真抱着新衣裳就撒不了手,用过晚膳就迫不及待地试穿去了。

耿大有又是那样坦诚相告,虽还没见到人,梁氏已对皇后和她的娘家感激不尽。

长途跋涉下,没什么比安稳地睡一觉更解乏了。

第二天起来,徐家人都恢复了好气色。

用了顿顺口的早膳,一家人收拾停当,坐上马车进了宫。

徐宪也没来过应城的皇宫,好在应城和燕城两处的皇宫都是一样的布局,进了宫门,于下马桥下了车。

才站定,一位十七八岁,眉清目秀的内侍过来行礼,“见过侯爷、夫人、诸位公子小姐,奴婢是皇后身边服侍的不语。”

徐宪拱手道:“内人和几个孩子都没见识过,不当之处,望内官照应一二。”

不语就知他想岔了,笑道:“侯爷也要随奴婢一起走着。”

“我先要去拜见皇后?”徐宪诧异道,哪有臣子跟着家眷见皇后的道理。

“侯爷才回来不知晓,陛下和娘娘同在延华殿,自然要一起过去。”

徐宪也没多想,以为皇后是在延华殿后殿等着会合梁氏几个,随后就往徐太后那里去。

这就是皇后的体贴之处,这位皇后真不是一般的玲珑心肝。

一行人跟着不语往里走,徐宪很快发现了,陛下起坐理政的延华殿竟不在居中处。

不语指给他看道,“那是本元殿,先帝时在那一处起居,如今陛下嫌那里不敞亮,就搬到了延华殿。”

徐宪可是知道,做了皇帝的最讲风水吉地,无论何时都讲居中守正,向世人彰显皇权的至高无上。

这位陛下竟是不在意这个,还真是有些不同。

很快到了延华殿,不语直接引着一家人就往延华宫正门进了。

内眷不得入前朝,等会儿不会有什么说法吧,徐宪迟疑地左右观察着。

果然,院子里经过的朝臣都投来诧异地眼神,但也只是如此了。

西阁里迎出来一位和不语差不多年岁的内侍,上前行礼道:“不言见过徐侯,请随奴婢来。”

徐宪回了礼,却没急着迈脚,看着不语引着梁氏几个往东阁进了。

那位不言很耐心地候在一边,待望到东阁的门关了,他对徐宪解释道:“皇后就在东阁理事,不过皇后从没在东阁见过命妇,因着是徐侯府上,她才破例了。”

徐宪面上仍是纹丝不露,心里所受的震动却不小。

南下途中他听了不少关于帝后的闲话,知道皇帝娶的是表侄女,为着娶皇后,皇帝罢免了不少跪端门劝谏的朝臣,又逼得李首辅回家养病,闹得不是一般的大动静。

在徐宪想来,老夫少妻,又是叔侄,又是破费一番周折得来的,皇帝稍过格宝爱些也是人之常情。

就算皇后帮着徐太后出宫来迎徐家人,徐宪觉着皇帝于情正浓时许了,只是偶尔为之,朝臣们一般也不会太顶撞着理论。

可这样将前朝正殿的东阁给皇后理事,真的是闻所未闻,这一件件加起来,徐宪对皇帝有了大概的判断。

进了西阁,徐宪拜道:“臣徐宪拜见陛下。”

“给徐卿看座。”一道淡然的声音叫了起,不言上来引着徐宪坐了。

徐宪这才抬眼看去,他设想了很多皇帝的样子,却都对不上。

可以说,这一位是最不像皇帝的皇帝。

皇帝盘腿坐在大座上,神色懒散随意,眼睛也是半睁不睁的,好似随时都会睡着一样。

然而徐宪却一点也不敢大意,纵横于千军万马中的将军对危险的感知最是敏锐,皇帝虽敛了身上的气势,可那夺人的威压却似无处不在,皇帝竟是练家子。

徐宪见识过不少功夫好手,练到炉火纯青之境的确实能给人以强大的压力,但都没有像皇帝这样于无形中就给人逼到下风。

“徐卿尚能战否?朕准备迁回燕城。”

徐宪没想到皇帝会如此开门见山。

没有寒暄,没有笼络,也没有对先帝亏欠徐家的解释,甚至没有许空头的好处,这样的皇帝,将徐宪的准备都打乱了。

徐宪最看不上宣宁帝的,并不是他于徐家的所作所为,而是他弃燕城迁都应城。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一国之君做不到这点,凭什么受天下万民的供养。

只凭皇帝这一句话,徐宪就对他少了抵触。

“臣尚能战,只……”

皇帝没容他讲下去,“朕不是先帝。”一点都没掩饰对宣宁帝的不屑。

再一次出乎徐宪意料,皇帝站起来道:“朕不想强人所难,徐卿考虑好再说罢。”

皇帝招呼徐宪往外走,却被不言喊住,指着他的鞋道:“陛下,您可穿好了鞋呀,不然娘娘又要看不顺眼。”

徐宪就见皇帝真就坐回大座上,将鞋子穿正了才又起身。

君臣两个一前一后出了西阁,徐宪眼角扫到,西配殿里好多朝臣扒着窗户往这边望着。

进了东阁里间,徐宪见梁氏和徐固四个都不见才进宫时的拘谨,就知皇后一点没同他们拿架子。

徐宪进来后一直低着头,正寻思皇后怎不起身迎皇帝,却听一管好听的声音问向皇帝,“你怎来了?”

皇帝径自走过去,仍是盘腿坐到罗汉榻上,虽还是懒散的语气,却带着明显的亲昵,“没话说了,你来吧。”

徐宪错愕抬头,对上皇后无可奈何的脸,皇后请他坐了,“陛下不爱说话,徐侯习惯就好了。”

第123章 留膳一切太过不可思议

123章

皇后不但不迎皇帝,还不用敬称,皇帝也一样,在皇后面前不称“朕”,直接就是你我称呼。

徐宪自觉和梁氏于称呼上就很随意,梁氏当着人还要称他声“爷”。

帝后是当着人都不做样子。

崔兰愔也在暗自观察徐宪夫妻的相处。

徐太后是中人之姿,她曾说过自己和徐宿肖父,三姐弟里最好看的是肖母的徐宪。

如今一看还真是,即便在北地苦寒中磨砺了二十年,徐宪仍是英挺如松,于人堆里还是很打眼的那个,南地男子的秀雅在他面前就显得单薄了。

当然比起皇帝来还是差着不少,崔兰愔觉着皇帝就是整日困顿的样子,也没哪个男子比他好看,比他有气势。

之前宋长史说起徐家事时,两人都想过,徐宪去了北地难得良配,事实却比想的要好。

当然,对于应城里高门人家来说,梁氏一个皮货贩子的女儿,只凭着一张绝色容颜,是连做妾都不够格的。

崔兰愔却不这样想,梁氏的美还是次要的,她身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往宫里打秋风的日子》 120-130(第4/15页)

上的那种如劲草一样勃勃向上的鲜活才是难得。

她同梁氏才说了这么一会儿话,都不由心生好感,对于当时陷于困顿中的徐宪来说,该是能疗慰的良药。

于那时的徐宪来说,梁氏就是适合他的良配。

才梁氏和徐家四兄妹进来,都是一副怕露怯缩手缩脚的样子,是崔兰愔围绕着北地话题来聊,几个人才好转了。

崔兰愔自己是觉着梁氏和徐家四兄妹很好,却保证不了别人也抱着这样的想法。

别人还好说,她是担心徐宪回归了旧日的生活,会嫌弃梁氏。

男子富贵了嫌弃糟糠之妻的比比皆是,徐宪这样见惯了富贵的,会觉着梁氏不够体面么。

崔兰愔真的很不想见到这样的情形。

徐宪进门先往梁氏和徐家四兄妹那儿打量,且第一道目光是往梁氏那里去的,他这一举动,让崔兰愔放心了些。

皇帝进来,梁氏和徐家四兄妹受惊不小,又拘谨起来。

待见到皇帝进来往罗汉榻上一盘腿儿,一句“没话说了……”后,真就没了话,才又去了紧绷。

徐宪也是寡言的,是从来不会主动起话题的。

梁氏很怕他要见罪于皇帝,只能自己顶上来。

她却又怕自己什么也不懂说错了话,瞄到皇后隆起的肚子,笑道:“娘娘这怀相同我那会儿怀毅哥儿时一样,该是小皇子呢。”

崔兰愔笑看向她,“夫人可说错啦,御医诊过了,是女孩儿。”

梁氏往皇帝那里偷瞄了一眼,见他没什么反应,她抱歉地看向皇后,“我口无遮拦惯了,娘娘别怪我。”

“这算什么口无遮拦,我就喜欢夫人这样有什么说什么的。”

“娘娘这样一说,我又该找不到北了。”

梁氏叹了声,“我很怕自己莽撞不知进退,给我们侯爷丢人,想着求太后派个姑姑指点下我。”

徐宪才要伸手拍她,记起这是宫里,他又状若无事地收回来。

崔兰愔恰好扫到了,这个徐宪很不错。

她俏皮地看向梁氏:“我同夫人很是投缘,我这就将我的崔氏道理倾囊相授吧。”

梁氏不疑有他,诚挚求道:“请娘娘教我。”

崔兰愔慢声细语地说道:“那夫人记好了,夫人身后站着太后,站着徐侯,我又同夫人交好,夫人实不必管别人如何看,但凡听到哪个指点你,你只管上前叫她闭嘴,一来二去的她们晓得了厉害,有什么话都要憋着。”

这不是比她在北地行事还要粗莽?梁氏傻在那里,却又不好质疑皇后,求助地看向徐宪。

“你问徐侯也一样,当你实力足够时,迂回不如直取。”崔兰愔就道,“能打就不要碎嘴,能骂就不要斗心眼,知道你是惹不得的,你听到的就都是好话,你说的做的就再没不对了。”

“娘娘说的很是。”徐宪对梁氏道,“你要如娘娘说的行事,我就没后顾之忧了。”

徐宪也这样说,梁氏再无怀疑,一下信心大增,要这样的话她可太会了,本色发挥就成了。

“崔二猛都收上徒弟了,可喜可贺呀。”半合着眼的皇帝忽然轻笑出声。

崔兰愔横了他一眼,“不是没话说让我来么,我说你又插嘴。”

徐宪和梁氏对视一眼,这情景何其相似,两人在家里拌嘴时也是这样,没想到帝后也是这样。

徐宪默默念着“我闭嘴”,几乎是同时,皇帝道:“我不是想捧你的场么?”

徐宪甘拜下风,皇帝真是非同常人,夫妻相处上也比人了得。

他只会讨饶,皇帝却会讨好。

淡漠到同人多一句话都没的皇帝,到了皇后面前却会开玩笑,会插话,换了个人一样。

皇后在皇帝面前更是无所禁忌,什么都敢说,一点没有伴君如伴虎一样的自觉。

这一对儿,完全打破了徐宪对帝王夫妻的认知。

只是“崔二猛”又是什么说法?

皇后很快给解了惑,她对梁氏道:“‘崔二猛’是我未嫁前应城人送我的诨号,你就当是夸我敢作敢当的吧。”

梁氏连连点头,她这会儿品出皇后不是个讲贤良淑德的,是只靠拳头硬说话的。

她一个北地风雪里历练出来的,还怕同南地小女子硬刚么?

转眼间,她就如脱胎换骨了一样,哪还见才进门时的怯意,说话也恢复了爽利:“那我往后就跟着娘娘行事了。”

崔兰愔打了个响指:“夫人这样天然去雕饰的最好……”话到一半,却被皇帝扯住袖子,“你这又是打哪儿学来的?”

崔兰愔呵呵笑着,眼神里带了小小得意:“前儿我看赤麟打着好玩儿,同他学的。”

皇帝扶额:“了不得了,再给你些时候,真就是地道的响马婆子作派了。”

徐宪憋笑附和道:“北地山匪婆……娘子可没娘娘这等气势。”

皇帝这才看向徐宪,“不怕给你家的带坏了?”

“赵四郎,你少抹黑我。”崔兰愔在皇帝胳膊上拧了一记。

看着面不改色的皇帝,显然他平日是挨惯了的,徐宪全当没看见,又拉了下看直眼的梁氏,他才不急不慌地回道:“娘娘愿意带着臣妻,是臣一家的荣幸。”

“娘娘还在接见?”外头传来说话声。

崔兰愔朝外道:“爹你进来就是。”

皇帝跟着穿鞋下榻,按住要起身的崔兰愔,“你身子不便,岳父又不是别个。”

说话的功夫,崔晟就进了里间,皇帝给他指道,“是镇北侯同他的家眷。”

“没想到能再领略到将军的风采。”崔晟激动上前,无比恭敬地见了礼,“燕城百姓还欠将军一礼,今儿终于叫我补上了。”再抬头时,眼里隐约有泪光闪过。

徐宪没想到国丈是这样的性情中人,也没想到他会当着皇帝的面就提起当年,而皇帝也是一点不介意。

徐宪赶紧拉着梁氏几个回礼,“我府里一切多亏伯夫人和府上大小姐帮忙,该是我们夫妇拜谢才是。”

重新入座后,崔晟问向女儿和女婿:“今儿这午膳怎么弄?”

皇帝又看向崔兰愔,“岳父都是白问我,好似我能做主似的。”

崔兰愔却不认,“你那是懒得做主,别说的我在家横行霸道一样。”

她同崔晟商量道,“爹你今儿要辛苦下,我想咱们都往福宁宫去,请太后和徐侯一家在那里用顿膳。”

“能给徐侯做饭,再多少顿都无需问。”崔晟的激动还未平复,“那咱这就走着?”

徐宪来回听着,每个字他都听得懂,可连起来他咋就不知啥意思呢?

崔兰愔就告诉道:“我爹喜好下厨,我孕中挑嘴,他就常来给我做几道菜解馋。”

崔晟这阵子总往延华殿来给她做饭,有些朝臣已有了猜测。

且崔晟也无意瞒着,用他的话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往宫里打秋风的日子》 120-130(第5/15页)

说就是,“我喜欢下厨,和那些喜欢金石字画的没什么区别,笑话我的才是没见识。”

皇帝很赞赏他这样的想法,“皇后就是随了岳父,很好。”

崔兰愔也觉着没什么大不了的,她和皇帝就不是正常路子,多一个爱下厨的爹也挺搭配的。

延华宫紧挨着福宁宫,没几步路就到了。

皇帝和崔兰愔跑到她这里请客,请的还是徐太后的弟弟,大郢的功臣良将,陈太后是发自内心的欢迎和喜欢。

待知道崔晟要亲自掌厨后,忙喊来齐安:“这么热闹的事怎么少得了亲家夫人,赶紧去接了过来,还有芝姐儿……”

高姑姑提醒道:“没两日就要会试了。”

陈老太后忙改了口:“这是大事,那就叫芝姐儿好生陪着她夫婿读书吧。”

这边不语已经请了徐太后过来,淑太妃和婉太嫔也都不见外地跟了来。

淑太妃进来就道:“我知道陛下和皇后最不讲那些破规矩,一家子亲戚就该多亲近,所以我们就不请自来了。”

崔兰愔笑道:“才我也是犹豫了,还是怕太妃和太嫔觉着不便,就没请你们,如此我知道了,下回定不会落下了。”

婉太嫔应道:“早想尝尝伯爷的手艺,今儿终于得了机会,我连消食克化的药丸子都装了来。”

“我真想当不认得你。”徐太后拉着梁氏躲开她老远,“你以前多婉约含蓄的。”

淑太妃笑得不行,替婉太嫔说道,“现在无需装了呗,我以前不也是么。”

玩笑后,淑太妃和婉太妃拉着徐家兄妹塞了好多见面礼,陈太后那里也是不少给。

徐宪做梦都想不到,陈徐李三家的两代后妃会如此和谐相处。

徐宪看着离老远盘腿坐着的皇帝,他守在边上陪坐了,眼前的一切太过不可思议,他要好好消化一下。

第124章 中兴之兆臣愿为陛下驱策

124章

姜氏到福宁宫的时候,崔晟在厨房也忙活好了。

这边才摆上膳,钱和伴着崔谡也赶了来。

齐安笑道,“我说钱领侍咋还不见人,原来是等着咱们崔同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豪门社畜不干了 当上弦壹转生宇智波 婚后生情 重生之摆烂相夫人 [娱乐圈]万人迷模拟器不太对劲 全星际唯一人类幼崽 诸朝直播周游世界[古穿今] 排球界最强幼驯染 上司为何这样对我 从签到开始的位面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