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 第228章 要与全天下为敌!陛下何故造反?

第228章 要与全天下为敌!陛下何故造反?(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神器灾变 吞噬星空2起源大陆 心动难捱[先婚后爱] 豪门管家上岗指北 错发信息给前男友后 世界转职为春和厨 甚尔的综漫生活 傻子怪才传奇人生 怎么都在觊觎万人嫌反派?! 恋爱脑omega被挖腺体后

第228章 要与全天下为敌!陛下何故造反?

除了商税改由税务司征收,地方官府本来就有追查田租税赋的权力。

对于不交税赋田租的,通常会进行锁拿,戴枷示众,严重的甚至会坐酱缸。

所谓的坐酱缸,即将人绑起来,塞进酿造酱油的缸里面。

在缸中放入大粪,再将人头按进满是大粪的酱缸里面,活活淹死。

这是非常严厉的处罚。

一般的处罚,主要还是戴枷示众。

几十斤重枷,戴几天几夜,其间不能吃饭不能喝水,活活戴枷而死的人,亦不在少数。

说起来,整个封建时代都讲究慎刑少刑。

一般犯了死刑的罪犯,都要等秋后处斩。

名义上还要由皇帝亲自审核批准才行。

虽然实际上皇帝可能根本不会看案卷,随手就批了,但程序上却是卡得很死,以此体现朝廷对死刑的慎重。

体现儒家的“仁义”治国!

但另一方面,由于医疗条件和生活环境,生活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生命是非常脆弱的。

犯人往往在牢中关几天,就因各种原因而死。

又或者只是用了一点刑,伤口感染,很快就死了。

类似于戴枷这样的刑,只要戴一天以上,死亡率还挺高的。

若是赶上大太阳,高温天气,犯人不能喝水,可能戴几个小时,便中暑而亡。

特别冷的冬天也一样。

反过来,若是天气状况好,不冷也不热,那戴一天再放掉,人可能一点事都没有。

看起来相同的刑罚,实际效果却大不一样。

当然,坐酱缸这是死刑,而且还是死刑中的重刑。

但它广泛用于惩罚不交田租赋税的百姓,征收税赋的官员,还不需要经过上堂审判,签字画押,报朝廷批准,便能当场对百姓进行直接处决。

地方官府正是运用这些刑罚威慑百姓。

官府每年用刑罚杀死的百姓,可比正式上报朝廷的秋后处决要多几十倍都不止。

报朝廷秋后处决犯人,更多的是儒家治国的牌坊,以此来标榜仁义。

官员们真正要杀某个百姓,根本不需要走到那一步。

只要人抓进了监狱,就有一万种方法将其弄死。

实际上,就以这个时代监狱的恶劣条件,都不用有心人去陷害,正常关进去几个月还不死,绝对是体质异于常人了。

苏州府特意上报,说明避税逃税的人,不是一个两个,而是大规模的。

苏州府的官员担心刑罚太重,处死的人太多,引发民间公愤,造成动荡,才禀报朝廷,想要朝廷授他们“尚方宝剑”。

如此,官员们才可无所顾忌的行事。

朱允熥皱眉道:“你对此事怎么看?”

杨士奇思索片刻,道:“将钱粮存入粮食署和大明银行,以此来避税逃税,委实可恨。但此事既已在苏州蔚然成风,若大肆追查,只恐牵连太广,朝廷给苏州府授权,还需谨慎。”

平时没有朝廷的命令,地方官胆大妄为,肆意欺压百姓的,尚且不在少数。

若真给他们随意行事的许可,恐怕苏州府又要掀起一场大狱了。

不知有多少人会家破人亡,多少人妻离子散!

官员的禀报中,直接要求朝廷先行调兵,以防有变,就足以说明问题。

夏原吉却道:“此事只在苏州地区盛行,说到底,还是苏州的税赋委实太重。”

“国朝初立时,苏杭乃是天下最繁华的地区,中原大地,则大多皆民生凋敝。”

“天下赋税,只能倚仗苏杭地区。”

“故而朝廷给苏州定下了极高的税赋。”

“当时确有其合理之处。”

“私以为时至今日,已成弊政。”

“而今国库充盈,可减去苏州税赋,使其经济重新繁荣。”

“否则,只恐苏杭之地,便始终难振了。”

“太孙殿下不妨革新旧制,给苏州降税减税,苏州百姓必感激不尽。”

“苏州亦可重现往日之风采。”

杨士奇摇头,道:“苏州确实应该减税降税,重新厘定税赋。”

“但却不是眼下这个当口。”

“如今苏州避税逃税之风,越刮越盛,若是朝廷在此时给苏州减税降税,则无异于向他们让步。”

“他们会以为,是自己的斗争,迫使朝廷退让,这将带来极不好的先例。”

“其他地方,也可能效仿苏州。”

“那时朝廷又该如何处置?”

“此风绝不可长!”

朱允熥笑道:“那依你的意思,既不能严厉追查,也不能退让,又该如何处理呢?”

杨士奇拱手道:“苏州府的欠税,以及避税逃税,并非今年才有,仍如往年一般处理即可。”

“官面上可由户部寄出公文,催促苏州府严厉追税查税。”

“这是显示朝廷绝不向避税逃税等行为让步。”

“我再以私人名义给苏州府知府写一封信,告诉他只要收取到与去年相当的田租税赋即可,适可而止,不必太大动干戈。”

“如此,今年便可平稳渡过。”

朱允熥端起书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茶,笑道:“你这是裱糊匠的做法,得过且过了。”

话虽这般说,语气却是十分和缓,并无生气之意。

朱允熥心里很清楚,治理国家,很多时候,还真就是裱糊,和百姓过日子一样,缝缝补补,得过且过。

很多事情,就不能太认真,太死板。

若不是他秉政以后,疯狂给大明点科技树,开银行,办报纸,改商税,使得朝廷的收入大增。

否则,朝廷每年的预算开支,都还是一个大问题。

过日子嘛,手头紧,没钱需要东挪西借才是大多数家庭的常态。

对国家而言,也是一样。

政府的财力,看起来很雄厚,真用起来,就不可能有什么剩余。

可即使这样,收不上来的赋税钱粮,也不能太过强求。

老朱是非常认死理的人,但苏州府的税赋拖欠问题,也不是一年两年了。

老朱虽然年年下旨要苏州府严厉追查欠税,加大征税力度,打击避税逃税,可苏州府的田租赋税,却还是一直欠着。

老朱清楚其中的原因,知道严厉也要适可而止。

差不多能过关,也就睁只眼闭只眼。

这才有了苏州府历年积欠赋税之事。

时至今日,这已经成了朝廷的老大难。

户部每年都对此头痛不已。

只不过,今年的情况,有点特殊。

一方面是因为朝廷开放经商后,苏州府靠此赚了不少钱的,大有人在。

再加上又是丰收的年景。

地方官吏本以为今年完成朝廷的税赋任务不难。

不料,却由于大明银行和粮食署的设立,让苏州府的人,找到了藏粮藏钱的办法,避税逃税之风,反而远超往年。

故而才有了苏州府官员上书朝廷之事,他们是非要严惩不可了!

杨士奇道:“根本之法,还是再量天下田地,重新厘定田租税赋。”

“从今年开始量,有七八个月时间,便可全部量好。到明年秋收,田租税赋即能重定,苏州的赋税问题,亦可迎刃而解。”

“至于历年的积欠,我的建议是在新的税赋实行后,直接免掉,不再追查,以此显示朝廷的恩德。”

夏原吉道:“重新量天下田地确有必要。但一地重新量过之后,若所得的结果是减免税赋则还好,若是要加税,只怕激起的事端,也会不少。”

田租赋税征收不均,就意味着有人交了重税,也有人长期只交很少的税。

少交税的既得利益群体肯定是不愿意大家都交一样的。

这就好比后世的高考,受益的地区,肯定不愿意按统一分数线或者相同的比率录取。

谁会愿意将到手的利益吐出来呢?

朱允熥沉吟道:“赋税田租怎么定,可以先不提,先丈量天下田地再说。”

“另外,这次量田地,不要向外透露朝廷要重定赋税田租的消息,只是做摸底。”

“不仅仅要统计田地,还要连同荒地,山地,林地,城镇,道路用地,建筑占地,乃至江河湖泊,都要统计。”

“此外,再让官员上报哪些荒地是可以开垦的,哪些是不能的,趁着丈量土地的功夫,都做好规划。”

“这件事你们两个一起负责。”

一锤定音。

杨士奇和夏原吉当即领命。

朱允熥又道:“没有其他事的话,你们就先下去吧。”

杨士奇和夏原吉对望了一眼,眼神似乎有些古怪。

最终,杨士奇站起身来,弯腰一拜,拱手道:“今年春天,方孝孺在白鹿书院讲圣人之道,时至今日,已有追随者无数。”

“但方孝孺所讲,多有离经叛道之语,故而朝野反对批评之声四起。”

“近日,先后有御史言官上奏朝廷,言方孝孺擅改圣人之学,布邪经,讲歪道,其罪当诛,请求朝廷对其严加惩处。”

“此份奏议,朝中官员,附议者不在少数。皆言方孝孺胡说八道,妖言惑众,持其才而邀名,挟其名而乱世,此子非杀不可。”

朱允熥的瞳孔微微一眯。

有关方孝孺讲学的事情,他此前已经在探听司上呈的密报中见到。

这是他亲手布的棋。

而今,终于生根发芽了。

“依你之见,该如何处理呢?”朱允熥笑问道。

杨士奇沉默不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鬼服兵团 爱情恋习题 幸福主旋律 湛蓝色自由 Blue freedom 瞒着一句我爱你 孽障 三心锁 双方攻略 我曾在时光里听过你 再说一次喜欢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