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正轨(3)(1 / 2)
忙碌之下,时间过的总是很快。
七月的尾巴已至眼前。
赵云重返雁门关后,镇北军士气再度高涨,然其心中却如压千钧之石。他虽已卸去兵部尚书之职,然军中威望犹存,韩飞虽表面宽厚,实则步步紧逼,削其权、夺其势,已显杀机。赵云深知,帝王之疑,不可久存,若再不早作打算,恐将错失良机。
雁门关大帐之中,赵云端坐主位,目光沉稳,副将与诸将皆列席两侧。赵云沉声道:“陛下命我出巡,实为调虎离山。雁门关乃边陲重地,若我等稍有疏忽,恐京城骤然发难,届时军心动摇,边患再起。”
副将拱手道:“将军所言极是。我等已按将军先前密令,于关内囤积粮草,加固城防,以防不测。”
赵云点头:“很好。然京城风向未定,我等仍需谨慎。即日起,雁门关加强戒备,凡有可疑之人,一律扣押审问。同时,命斥候日夜巡防,密切监视京城动向。”
诸将皆应命而去。赵云又命亲信密探即刻启程,潜入京城,打探韩飞行踪,并令其密切监视兵部尚书李文仲及各地节度使之动向。
与此同时,京城之中,韩飞得知赵云已抵雁门,并未如预期般束手就擒,反而整军备战,心中顿时警觉。他于御书房召见李文仲,沉声道:“赵云已抵雁门,不仅未遵朕命查军务,反而整军备战,其意何为?”
李文仲低声道:“陛下,赵云此举,恐已生异心。若不早作打算,恐雁门关将成其据点。”
韩飞冷哼一声:“朕知其忠,然亦不可放任。朕命你即刻传旨,命各地节度使,随时待命,以防赵云起兵。”
李文仲应命而去。
数日后,圣旨传至各地节度使手中,命其整军备战,以防雁门关有变。同时,韩飞亦命京畿禁军于京城外围布防,以防赵云旧部起兵响应。
雁门关内,赵云已察觉京城风向骤变,遂于大帐之中召集诸将,沉声道:“陛下已命各地节度使整军备战,京畿禁军亦已布防,可见其对我已生杀心。”
副将低声道:“将军,若陛下动手,我等是否应先发制人?”
赵云沉吟片刻,道:“我赵云一生忠君,岂能率先动兵?然若陛下执意动手,我亦不可坐以待毙。我意,命雁门关内诸将,于关内布防,以防京城骤然发兵。”
诸将皆应命而去。
当夜,赵云于帐中独坐,思索前路。他知韩飞虽曾与他共患难,然帝王心术,终难容功高盖主之臣。如今他虽未起兵,然已成韩飞眼中钉、肉中刺,若再不早作打算,恐将错失良机。
翌日,赵云召集亲信密探,命其潜入京城,打探韩飞行踪,并令其密切监视兵部尚书李文仲动向。同时,他又命副将率精锐士卒,于雁门关外设伏,以防京城骤然发兵。
数日后,密探自京城归来,禀报赵云:“陛下已命兵部尚书李文仲调集京畿禁军,于京城外围布防,同时命各地节度使整军备战,以防雁门关有变。”
赵云闻言,神色凝重,沉声道:“韩飞已下定决心,欲以兵制我。若我再不行动,恐将错失良机。”
副将低声道:“将军,是否应起兵勤王?”
赵云摇头:“我赵云一生忠君,岂能以兵逼宫?然若陛下执意动手,我亦不可坐以待毙。我意,遣使往京城,向陛下陈明心意,以观其动。”
副将拱手应命:“将军所言极是,我即刻遣人前往京城。”
赵云点头,又道:“此外,命密探继续打探宫中动向,凡有风吹草动,速报于我。”
诸将皆应命而去。
与此同时,京城之中,韩飞于御书房召见李文仲,沉声道:“赵云已遣使入京,意欲何为?”
李文仲低声道:“陛下,赵云此举,恐为缓兵之计,其真实意图,仍在于雁门关整军备战。”
韩飞冷哼一声:“朕知其意。朕命你即刻加强京畿布防,以防赵云旧部起兵响应。”
李文仲应命而去。
数日后,赵云所遣使者抵达京城,于兵部衙门求见韩飞。韩飞于御书房召见使者,沉声道:“赵云遣你前来,意欲何为?”
使者拱手道:“陛下,镇北军乃边疆屏障,若陛下执意削其兵权,恐军心不稳,边患再起。臣主赵云,愿入京谢罪,以明忠心。”
韩飞闻言,神色微动,沉吟片刻,道:“赵云既愿入京谢罪,朕亦可宽恕其过。然其军中旧部众多,若有人心怀不轨,恐牵连于他。”
使者低声道:“陛下,臣主赵云,愿交出兵权,以示忠心。唯望陛下念其昔日功勋,勿加责罚。”
韩飞点头:“好,朕便命赵云即刻入京,谢罪自省。”
使者应命而去。
赵云得知韩飞命其入京谢罪,知其仍欲削其兵权,遂于雁门关大帐之中召集诸将,沉声道:“陛下命我入京谢罪,实为削我兵权,使我远离军中。若我入京,雁门关恐生变故。”
副将低声道:“将军,若陛下执意削权,我等是否应据守雁门,以保军权?”
赵云沉吟片刻,道:“我赵云一生忠君,岂能因帝王疑心而生异心?然亦不可坐以待毙。我意,暂入京城,以观风向,若陛下执意削权,再作打算。”
诸将闻言,皆神色凝重,终是点头应命。
翌日,赵云辞别副将,启程前往京城。韩飞于御书房目送其离去,神色复杂,终是低声道:“赵云虽忠,然终难久居人下。若其真有异心,朕亦不可留他。”
陈德低声道:“陛下,不如命人沿途监视,若其有异动,即刻动手。”
韩飞点头:“好,朕便命人沿途布防,以防不测。”
赵云一行人踏上前往京城之路,沿途皆有兵部密探监视。然赵云神色自若,每日只在驿馆之中批阅公文,与随行将领议事,未露半分异色。
数日后,赵云抵达京城,于御书房拜见韩飞。赵云拱手道:“陛下,臣愿交出兵权,以示忠心。”
韩飞点头:“好,朕便命你即刻卸任兵部尚书,归府自省。”
赵云躬身应命:“臣遵旨。”
自此,赵云虽仍居高位,然已彻底交出兵权,实权尽失。而韩飞亦未放松警惕,命人暗中监视赵云一举一动,以防其生变。
雁门关内,副将领命暂代镇北军总帅之职,整军备战,以防京城有变。而赵云于京城之中,亦未松懈,暗中联络旧部,命其随时待命,以防不测。
朝中风向未变,然赵云心中已知,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