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十九世纪女作家 > 70-80

70-80(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娱乐圈]今天社死了吗 错号后 穿成山治的大嫂 万人嫌假少爷死遁之后 老板不能是哥哥 蜘蛛女侠和柯学世界的适配度 当直男穿到古代冲喜 海棠春信(重生) 堕欢 枭雄他步步沦陷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十九世纪女作家》 70-80(第1/16页)

第 71 章 七十一,一更

厚重的幕布遮盖了所有的光线,除了台上,台下一切万籁俱寂,漆黑一片。

玛格丽特盯着台上的剧情慢慢演绎,脑袋里不断分析台词的深意,剧情的起伏转折,叙事的技巧,又被演员的情绪所感染,十分专注。

看到一半,有侍者端来饮料点心,玛格丽特才回神,帮约翰取了一杯柠檬水。

约翰看不懂剧情,只觉得画面场景有趣儿,一心想着下午去看马赛,玛格丽特撇嘴,回过头来,目光从索伦脸上划过,挪到了舞台上。

他看的还挺认真。

接下来的剧情,大家多少都看过两边,已经很熟悉了,劳伦斯扭过头,不去招惹凯尔,倒与索伦低声闲聊起来。

毫无疑问地,劳伦斯与索伦谈起最近的流行故事,又毫无疑问的提到了帕特森爵士。

劳伦斯从对帕特森爵士关注已经很久了,起初他只是喜欢看这位爵士写的冒险小说。

后来发现这位爵士改变了风格,开始他并不为探案集的剧情所吸引,甚至还总能挑出刺来。

但随着剧情深入,起伏反复的剧情让劳伦斯变成了铁杆儿粉,几乎每一期都没落下过。

“依我看,帕特森爵士未来也能像伍尔诺先生一样出名,噢对了,我有个伦敦的朋友”

劳伦斯说,他有个朋友,与帕特森爵士是邻居。

他这朋友告诉他,貌似去年秋季帕特森爵士的未婚妻跟人私奔了,他是在去苏格兰追人的过程中写出来的这些案件。

“你说这个帕特森爵士,竟然在路上都能挤出时间写出这样的故事,看来还真是应了那句俗语,文章憎命达”

就像住大学宿舍那样,大家可以脱了鞋袜,烤着桌底的炉子,坐在床边或凳上,端着陶烧的盘子,一人装一大勺土豆和培根煮的糊糊,一边吃烤出来的面包片。

这种面包片,口感粗糙,没有气孔,有点像馒头一样敦实有韧劲儿,玛格丽特吃的时候,吐出来了一些烤熟的麦子麸壳儿。

不过还好,这些麦子产自曼岛周围的小型农场,运输路程不远,不至于中途混了石子儿。

窗外,街角的商店还没有关门,通透的灯火映着窗外筛糠一样的细雪,落在宽阔的石砖路面上。

玛格丽特填饱了肚子,她率先提着热水壶和一只木盆儿下二楼,走进了几家人公用的盥洗室。

穿越到十九世纪末的好处,在这时候就完美的体现了,像纽约和伦敦这样工业化前列的大城市,自来水,下水道,有轨电车,等等这样的设施已经出现许多年了,就连抽水马桶也是普及率很高的。

这座房屋原本的设计很齐全,但因为房东一家子在郊外买了一大块地,正在建房。

为了还银行贷款,他们不得不把屋子出租出去,也不挑挑租客,来者不拒。

故而,玛格丽特面临的盥洗室里卫生情况有些难堪,窗台上还挂着不知道哪户人家的女人落下的胸衣和衬裤,即使是在寒冬,也混杂着一股汗味儿。

原身的人种与上辈子不一样,天生就自带一些体味,她简单擦洗了脖子,耳后,以及腋窝,连衬裙也没脱,收拾完了,再小心翼翼地使用陶瓷马桶上了个厕所。

在盥洗室里的谨慎小心,使得玛格丽特又产生了新的物欲,如果她们一家人能搬进正儿八经的套房公寓里就好了。

打扫壁炉的时候,她走入过利兹酒店的小套房,那里几乎与二十一世纪的复古特色酒店差别不大,除了没有空调和电视之外,可以说是毫无违和感,睡在酒店套房里的妇人可以打着赤脚,躺在沙发上喝早茶,看闲书,泡在浴缸里吃挂露珠的葡萄。

富人比穷人过着至少超前四十年的生活,这很有科学依据。

这一夜,似乎比昨夜更冷了,炉子里烧着最后的炭渣,玛格丽特多穿了一条裙子,听鼾声,裹着被子入睡。

清晨,阳光穿透纱帘,又是被冻醒的一天,耳畔传来叮叮当当的忙碌噪音。

玛格丽特醒来时,舅妈已经与表姐收拾好了衣着,一人吃了一片面包,打算离开家门,托马斯和贝拉,也先一步出门去送《世界晨报》去了。

她没有赖床,想着今天的任务,迅速的起床穿衣,吃了给她留的烤面包片。

特莉舅妈临走时说,煤店的孩子会把这周的煤炭送过来,叫她记得烧炉子,不要冻着。于是,玛格丽特特地等着人上门,她拿了碳,奢侈地给自己点燃了炉子,烧上一壶水,并围着炉子完成了昨晚没有继续做的手套。

她的旧衣裳可以拆出来三双短手套的料子,做完了刚好给舅妈,表姐,和她自己一人一双,好在上班的时候,跟同事们宣传她的手艺。

这个时代是有缝纫机的,在纽约,最为著名的便是胜家牌儿手摇锁式线迹缝纫机,每分钟可以达到几百针的速度,但价格也十分高昂,每一家报社上都有刊登,最新式的机器价格在一百六十美元到二百美元左右。

如果让玛格丽特来买,就等于要花上一整年还多的薪水。

她花了三个小时将手套的大体缝好,此刻炉子上烧的水也沸腾了,一团团白色雾气从壶嘴里冒出来。

玛格丽特将热水倒在盆儿里,又将家里人换下来的毛线袜子全都扔进热水里,加一点点普通肥皂粉泡洗。

倒不是因为玛格丽特有多勤快,而是这个年代,人们对卫生没有那么高的追求,她已经受这种隐隐的汗臭味儿苦恼整整两天了。

转眼到了中午,托马斯与贝拉回来,玛格丽特叫他们俩把自己的袜子找地方晾起来。

三姊妹中午的饭很简单,由于玛格丽特上辈子的技能点并不在这一块,她只好将舅妈做的剩面包又热了热,艰难地掌握着炉子的火候。

在原身的记忆中,面包不就是这么热的吗?怎么效果不太一样呢?

玛格丽特看见锅里冒出糊味,尴尬地面对贝拉笑了笑,“没事,把糊的地方刮掉,泡泡热水,也是一样吃。”

在叠报纸的托马斯看不下去了,他见玛格丽特在翻动已经比石头还硬的面包,眉头一蹙,将手里的报纸扔下:“我出去一趟,很快就回来。”

话音刚落,玛格丽特还没反应过来,她扭头,托马斯就穿了外套往楼下跑去。

等玛格丽特艰难地将煎面包弄进盘子里,托马斯果然也飞快的回来了。

这次回来,他的怀里抱着一只长筒玻璃罐子,手里拿着一只小一些的玻璃梅森罐,像是去了一趟楼下街对面的食品商店。

玛格丽特好奇地问:“你是去买什么了?”

“牛奶,还有一罐蜂蜜酱,我只花了一角九分钱。”

托马斯不知道为何玛格丽特如今的厨艺每况愈下,但他想起来,自己口袋里还有一点钱,与其放在这里怕丢了,倒不如拿出来给大家改善生活。

贝拉闻言,蹭一下就从床上跳下来,围着托马斯去看他买的东西。

可真做了这个决定回来,托马斯却是迟迟站在门边不动,忽然有些怯生生地盯着玛格丽特看,生怕她脸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十九世纪女作家》 70-80(第2/16页)

上出现责怪的神色,要是在以往,玛格丽特肯定要告诫他,如今他们是住在舅妈家,一切都要听舅妈的话,任何事情都不能擅自做决定,即使是他自己赚的钱。

但眼下玛格丽特显然并不这么想,她只觉得很不好意思,作为一个全场年龄最大的姐姐,竟然还要托马斯这小屁孩儿来操心这些。

有些尴尬的挠了挠头,她清清嗓子,说道:“站在门边做什么?快进屋把东西放下。”

托马斯见玛格丽特不指责他,就放下心来,取了深盘,浑身轻松地准备倒牛奶泡面包片。

玛格丽特察觉到托马斯身上的情绪变化,若有所思起来。

在父母健在的时候,玛格丽特与托马斯住在一个有厕所的一室一厅公寓里,父母随着老板的船出海,有的时候会下水捕鱼和螃蟹,有的时候又会在岸上撬一些牡蛎,抓一些海参之类的东西,虽然辛苦危险,薪水也高。

他们二人的收入大概在每周三十块左右浮动,那个时候,姐弟俩还在私人的托儿学校上过两天学,隔三差五,就能喝上牛奶,吃上甜滋滋的果酱。

但随着风暴的降临,灾难毁了他们曾经的生活。

投靠舅妈的这两年里,记忆中的原身总是过分的谨慎,小心翼翼,总是时刻约束着托马斯,姐弟二人之间或许因此产生了一些轻微的隔阂。

玛格丽特想明白这一点,会心一笑,作为穿越来的便宜姐姐,她现在丝毫也不管束托马斯的选择,反而有可能解除这种隔阂。

托马斯取出来几只盘,用还温热的奶泡了面包,又加上点蜂蜜,分给贝拉和玛格丽特吃。

玛格丽特看的出来,托马斯是一个好孩子,这样好孩子不该埋没在毫无未来的苦活儿里。

她用木勺搅动牛奶,垂目说道:“托马斯,你有没有想过,未来要去做什么工作?你想学手艺吗?”

贝拉在一旁沉浸的喝香甜的牛奶,托马斯闻言愕然地抬起头,看向桌对面的玛格丽特。

他姐姐从来不会关心这种以后的问题。

托马斯摇了摇头,他双眼迷茫,似乎是玛格丽特提起,才开始了人生第一次对未来这一词的思考。

他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孩子,又没了父母,若不是舅妈好心收留,给了一片能报团取暖的地方,恐怕他就是那街上的乞儿,这大冬天里,就是受饥寒,被人欺负的份儿。

他这样的出身,除了送送报纸,做做苦工,又还能有别的不一样的未来吗?

玛格丽特指了指身后铺在床上的那些手套,她说道:“我也是最近才明白过来,我其实不太愿意一辈子只做一个扫炉子的,这才想学着成为一个裁缝。”

“我的计划,在眼下先做点小东西,赚一点钱,等有了一点积蓄,我就去找一家裁缝店打杂,想办法学到手艺,也瞧瞧正经儿的裁缝都是怎么做衣裳的。”

于是乎,玛格丽特这一周内忙的快起飞了,每天去索伦那里点个卯,就火急火燎的去仓库里查看清点物品的进度,与奈卡莉太太准备舞会的陈设。

将庄园南侧三四个大开间横厅和连带的一片花园都收拾了出来。

见玛格丽特办事利索,男管事也来找她帮忙,帮着拟邀请函,一写就是上百份,还帮着蒙斯坦夫人一起参谋给客人安排座次的事情。

这几天下来,玛格丽特算是把曼彻斯特大大小小的人物都摸透了,至少听见名号,就知道这人是谁,是做什么的。

在蒙斯坦夫人和奈卡莉太太跟前,也大致了解这些人的势力关系,将谁得罪过谁,谁与谁有过节,谁和谁关系好。

不必说,玛格丽特的脑子里已经迅速闪过了许多写文的好点子。

第 72 章 七十二,二更

距离庄园开门宴客的头一天晚上,玛格丽特与奈卡莉太太来到布置好的横厅里。

二人分别检查了装饰品与长桌上的布置,再一次与男仆确认了宾客的座次安排。

玛格丽特还不忘记提醒奈卡莉太太找专人看着火烛,上回在伦敦她就碰见过舞会失火。

奈卡莉太太也知道这回事,那次差点烧伤公爵的女儿,还上了报纸,这次她安排了四五个人盯着火源。

过后,玛格丽特又跟随她去厨房里像主厨确认食单。

从今晚开始,厨房就已经忙的乱成一锅粥了,玛格丽特可以看见,七八口烤箱都燃着火,在预制各种海鲜,肉类,甜点。

山风阵阵,玛格丽特背着涂了蜂蜡的背篓,头上围了披肩,与乔治结伴顺着山路蜿蜒进入森林。

这日清晨,上山的人少之又少。

玛格丽特不想多生事端,所以的事情打算做的隐蔽一点。

上次上山时,她并没有光顾着赶路,还仔细观察了树林里有没有蜂窝。

玛格丽特让乔治不要走远,就在路边附近耍弹弓,她自己背着背篓进了茂密的植被中。

涂了蜂蜡的筐子搁在树杈上,玛格丽特把披肩拉下来,举起湿润的草点燃,乌烟冒上树梢,原本居住在树冠蜂巢的蜜蜂纷纷飞出来。

它们闻到了篮子里的蜂蜡味,自然就成群结队的移居。

玛格丽特等了许久,烟雾都燃过了。

她蹲在一颗灌木旁,随着气温节节攀升,丛林里的野花都吐出花蕊,春景煞是好看。

玛格丽特专心等着蜜蜂入篓,耳畔忽然传来马蹄声。

她疑惑地朝更远的山坡看去,竟然见到两个骑着马匹的人影。

一个人身穿天鹅绒绣金线骑装马裤,有一头淡金色头发,穿长靴,配银剑,披锁子甲,骑毛光锃亮的白马,是个年轻人,显然是贵族。

一个穿红色长袍,黑白斑点毛镶边,骑黑马,胸前带着硕大的金色镶宝十字架项链,是个上年纪的胖子,像红衣主教。

他们在谈话。

“勋爵,我想领主大人的意思,是想让您的哥哥西蒙勋爵负监督责丁戈新码头和圣殿的建造,领主很信任他,这对您毫无好处。”

那年轻人不为所动,“他到底是我的哥哥,比我年长几岁,父亲更信任他不是很正常吗?”

“不!他的母亲只是海盗的女儿,而你母亲是索图特家族的女大公,即便现在你母亲不在了,你的出身也比他强得多,索伦,领主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了。”红衣主教怒吼道。

“你会想让他这种流淌着卑贱血脉的人承担赛巴斯蒂家族的未来吗?”

名叫索伦.赛巴斯蒂的青年人沉默不语,半晌后,寂静只剩鸟鸣的森林传来他淡淡的声音:“当然不。”

玛格丽特蹲在森林里,抬起手挠了挠头顶。

她完整的听完了墙角,但对对话的内容提不起丝毫兴趣,听起来,是什么王公贵族,在搞什么夺嫡的剧情。

这与玛格丽特这种无法世袭的骑士后代一点关系也沾不上。

玛格丽特更关心她的蜜蜂,等人走了,玛格丽特才站起身,看一看篓子里情况。

已经有一团蜜蜂围在涂了蜂蜡的地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十九世纪女作家》 70-80(第3/16页)

方,玛格丽特关上篓子,把她从树冠把篓子取下来,背在身后,顺着山坡走开。

找到乔治的时候,他正在刻苦地攻打丛林里乱窜的野兔,收获是没有的。

玛格丽特摇摇头:“你必须得提前预判猎物的走向。”

她接过弹弓,捡了大小合适的石头,先对准野兔的屁股打了一次,再通过它逃跑的姿势判断出方向,提前打出下一弹。

兔子的脑袋被命中,一命呜呼。

迅雷之速,利落的手法,让人咂舌。

“你不是玛格丽特,你被女巫附体了。”乔治捂着嘴抱怨。

“你总算是猜对了。”玛格丽特把兔子捡回来,拍了拍乔治圆溜溜的脑袋。

玛格丽特从没准备隐瞒自己的生存能力,她得先活下去,活的很好,再谈被不被接受。

玛格丽特让乔治把兔子带回去剥皮,她则是直接去了自家山坡上的羊圈。

把蜜蜂关进了屋子,玛格丽特回家取了乔治刚剥下来的兔子皮,她清洗一番,拎着就朝山坡下的村子里走去。

她准备去玛丽家,向她爸爸老詹姆换几块木板做蜂筒。

从玛格丽特家到詹姆家,会经过村里骑士大人的农庄。

她看见木栅栏里围着村中最肥沃,最平坦的一块土地。

里面有农奴在小麦地里劳作,这个时节,正该大麦播种。

木栅栏里,还有一幢石头垒成的高大房屋,比玛格丽特家的房子宽一些,高一层,两旁种植着花草和龙柏,看起来像极了童话故事里的田园别墅。

玛格丽特知道,这个时代最小的地主便是骑士。

而骑士的爵位不能继承,他们只能多置办田地,积攒钱财才能保住地位。

要么,就上战场去立功,让自己升级成男爵,获得国王赐予的食邑。

但村里的这位骑士已经老迈,不可能再上战场,他又没有儿子,只有一位十五六岁的小姐,养在农庄里,听说已经订下婚约,对方是隔壁村子的年轻骑士。

农庄很宽阔,骑士一家的住宅在西侧,东侧则都是麦田,和农奴的破木屋。

玛格丽特走了许久,才到玛丽的家。

玛丽.詹姆父母具在,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他们的家也建立在河岸边,是木头房子,只有一层,阁楼用来睡觉。

木屋外面,围了一圈木头做院墙,院子里种了菜,木匠正站在院子里,和两个儿子一起锯木料。

见到玛格丽特,老詹姆便停下手中的活儿。

“有什么事吗米勒小姐。”

“我想用这个跟你们换几块结实的木板,玛丽在家吗?”

她把兔子皮递给老詹姆。

“玛丽跟她妈妈去镇上卖菜了。这还是新鲜的兔子皮呢。木板我这里多的是,想要多少,我让安德鲁送过去。”

老詹姆没有多想,村里人很多都会在山上放陷阱捕猎,这里的山又险又陡,贵族老爷打猎都不往那去。

但只要爬上了山峰,便可以俯瞰很长一段的娜委河。

玛格丽特回家后不久,安德鲁就把木板送过去了。

傍晚,玛格丽特用铁钉把木箱钉好,背到山坡的蜂房里,将里面的蜜蜂赶进了木箱,只有厚实的木板才可以承受几十斤的蜂巢与蜜糖。

做完一切,玛格丽特在天色彻底黑透之前回了家。

她又累又疲倦,年轻的身体虽然精力十足,但也不能过分的折腾,明天在家休息一天吧,玛格丽特想着。

回家之后,玛利娅和伊莎贝拉还在织布,乔治在生火烧水,他已经把兔子肉腌上了。

柴火烧的噼啪作响,传出一股温暖又厚重的香味,织布机的声音节奏有规律,看着窄窄的一室温馨,叫人莫名心安。

玛格丽特上楼,从房梁取下一块风干肉,晾了几天,已经彻底干透,因为撒盐的原因,没有变臭,反而咸香扑鼻。

先把咸肉切成片,在烧干的铁锅里煎,再撒上香草碎末,一人一大块肥瘦相间的乳猪肉,再加上一碗麦粥,吞下肚去暖和又充饥。

乔治最近经常吃肉,他吞了一口麦粥,四下盼顾,有些不可思议:“咱们真的能这么天天吃肉吗?要不要把剩下的肉和兔子肉卖了换钱。”

“不用。”玛格丽特一口否决。

“筒已经弄好了,我们只需要等待它们成长。接下来,我会开始酿酒。”玛格丽特说。

“你什么时候会酿酒了?”玛利娅疑惑地问,大女儿一直长在她的跟前,并没有人教。

“妈妈,这些都是很简单的事情,听村里人说起过,我记住了而已。以前爸爸在,我可以只顾着贪玩,但现在家里的形势困难,当然需要把聪明才智都用上。”

“放心大胆的吃喝,人只有吃到肚子里的才是自己的。”

吃过晚饭,玛格丽特擦洗了一番,困倦地上床睡觉。

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仅得做烟熏防蚂蚁的处理,还得防着马蜂,玛格丽特这几日经常在蜂房一呆就是半天。

一夜过去,还未黎明,玛格丽特便起身梳头发,整理着装,跟随奈卡莉太太一起,领着一些女仆在庄园各处检查。

要玛格丽特来说,这份工作其实还挺有意思,可以看清这个阶级,像是自然地形成了一个生态,人人都提着神儿,朝一个规则屈身。

她们这些做仆人的,就像是帮助上层社会们搭台的,看似不重要,但又游走其中。

玛格丽特跟着确认布置的时候,总会莫名去想,这些上流人士,真就靠着一捧鲜花够不够水灵,挂出来的艺术品够不够价高,餐桌是不是按照王室礼仪,就来判断一个家族的底蕴吗?

她可真想写一本讽刺小说,专程来挑刺挖苦,用笔锋来触一触。

忙碌个把钟头,玛格丽特将餐具的数量核对好,在便条上打钩,扭头看向窗外,不知道什么时候天明了

第 73 章 七十三,一更

温菲尔德庄园,晨曦降临人间,微风掠过湖面,掀起一阵波澜。

玛格丽特觉得,自己或许是有种毛病,在越是身体忙碌,抽不开空闲的时候,或者越应该紧张和严肃对待的场合,就越容易犯一些游神的毛病,一不小心就会开始思考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

她只能依靠纸上一行行的待执行任务让自己稍微正经一点,挺胸抬头的去迎接奈卡莉太太的一些吩咐。

大多数宴会都在傍晚举行,但这次还连带一场拍卖,所以时间更早,关系好的朋友大多十点就来了,会与主人家一起在花园或者庄园附近谈心散步。

接近正午点,庄园里已经有许多人物到场,已婚男士们大多与蒙斯坦先生在湖畔边散步欣赏美景,已婚女士们大多与蒙斯坦夫人特雷西亚夫人在楼上茶话。

跟随父母或者长辈前来的未婚男女则是根据墨守成规的习俗,在花园里社交。

这个年代,无论参加什么聚会,总不过为三个目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十九世纪女作家》 70-80(第4/16页)

,钱,择偶,名声,无一例外。

现在食物暂时不愁了,也没有羊要放,只需要等着村里人把牧羊的钱送来,玛格丽特打算今天先把家里上下打扫一番。

这个房子有些年头了,砖木结构,楼板是老木料,楼上走动楼下就灰扑扑的,晚上还能听见老鼠在梯子上跑来跑去的动静。

伊莎贝拉还特别害怕老鼠,大呼小叫闹着要去跟妈妈睡。

玛格丽特很害怕生病,上辈子丧尸病毒爆发时,玛格丽特和员工躲在农场里,为了给员工找哮喘药,她开着车穿越了丧尸集中的居民区。

然而这辈子的情况也没好到哪里去,如果被老鼠咬了,或者得传染病,又没有药品,几乎就是一个死字。

玛格丽特吃了点昨晚剩下的麦粥,她先是把楼上一层的地都撒上水,用破抹布擦干,再从壁炉里铲出草木灰,抖在没有窗户的阴暗角落里。

接着,玛格丽特铲掉了潜伏在楼梯下的老鼠洞,并且用黄泥糊严实。

米勒家穷,没什么家具,木柜子倒也有几座,都摆在一楼的大厅里,玛格丽特把里面的东西清了一遍。

大多都是些针头线脑,玛利娅工作的工具,老米勒留下的牧羊工具,例如牛皮水囊,草帽,打火石什么的。

忙活了半晌,雨总算彻底停了,不久,几个请米勒家牧过羊的村里人就结伴上门,挨个把报酬交给了玛利娅。

米勒家虽然已经落魄,可再怎么说也是地主阶级,轻易就能翻身,村子里普通的农民不敢赖账。

有些人家里的钱不够,用等价的东西抵,玛格丽特怕自己不识货,特地把玛利娅喊出来瞧过。

玛利娅点头,玛格丽特才同意。

等人走后,玛格丽特把钱放进了袋子里,挂在床底下,又才把他们给的东西归置清楚,分别是一码细腻的亚麻布,抵了八个铜币。

一小袋粗盐,一袋鹰嘴豆,抵了十个铜币,玛丽的父亲还给玛格丽特留下了两颗自家种的卷心菜。

给鹰嘴豆的那人并没有把布袋也送给玛格丽特,所以她还得找个罐子把鹰嘴豆装好。

本地的气温常年维持在十多度,四季如春,也就意味着玛格丽特腌的肉不能放太久,简单地吃了点大麦粥,她让乔治把肉拎上楼,挂在房梁下风干。

玛利娅吃过粥之后又与伊莎贝拉坐在织机前纺布,乔治游手好闲地,想去村子里与其他小孩子一起玩,玛格丽特嫌他碍事,就让他去了。

家里的事拾掇好了,玛格丽特打算开始完成自己的养蜂计划。

首先,山坡距离村子有一定距离,蜜蜂不会伤到人,还能去山里采蜜。

第二,如今这个时代,一切有甜味的东西都十足珍贵,蜂蜜的经济价值很高,根据乔治的透露,在镇上的商店,一罐蜂蜜大约可以卖到四十个铜币,比羊毛什么的强的不是一星半点,可以以此求稳定的收入来源。

第三,玛格丽特上辈子干农场时是一边种果树一边养蜂的,很有经验,能保证产量。

上午,玛格丽特开始把昨天从树林里带回来的藤条剥皮,劈成片,像编织竹篾一样,做成正方形,侧面可以打开的编筐。

中午,玛格丽特去村子里把乔治叫了回来,乔治跟着一群孩子在河边玩水,被玛格丽特揪着耳朵拎回家,乔治狼狈地换了一件长袍,被赶去山坡上拾柴火回来。

玛格丽特煮了一锅鹰嘴豆,软烂后捞出来捣成泥,再配上卷心菜炒猪杂,一顿午饭又出来了。

乔治捡了一小堆柴火才敢回来,他午饭吃的格外狼吞虎咽。

“明天我想去一趟镇上,买点东西,乔治,你负责在家做饭。”

“我”乔治无辜地指了指自己,他什么时候学会做饭了?

在父亲去世之前,乔治一直都是被家里宠溺的那个角色,五谷都不分,什么时候干过活儿。

“煮点大麦粥就好,我去不了多久就会回来。”玛格丽特说罢,将只有盐味的鹰嘴豆泥吞进肚子。

眼下的玛格丽特在他眼中冷漠而强硬,一点也不像以前那个好说话的姐姐。

上午被揪的耳朵还在隐隐作痛,乔治不敢反驳。

村落在河边,次日清晨,是个阴天,舒适的春风吹在树梢,朝阳被云遮挡。

玛格丽特穿了一身轻薄的米色亚麻长裙,在衬裙里装了一小袋钱,手中拿着水囊,刚破晓,便沿着河边的大路往小镇的方向徒步。

河面,有几艘扬着白帆的船只掠过,它们似乎也是往小镇方向的港口去,玛格丽特早上吃的不多,不紧不慢的赶路。

从村子一直往南,路上经过了其他的两个村落,路上的人也多了起来。

大多数都穿着亚麻做的衣服,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往镇上去售卖土产。

玛格丽特忽然看见远处,一个穿着红色宽袖长裙的女人,戴着银花瓣耳环,她侧骑在马车上,与牵马的仆人说话,高声谈论镇上的事情。

她身上裙子的布料看上去很像绸缎,在阳光下反着光,鹤立鸡群,一看知就是哪个富商的妻子。

“领主大人已经到了丁戈,据说他要亲自去娜委河边选一个地方修建新的港口,听说还要在那修建神殿,还有角斗场。”

“咱们兰埔斯郡,也就丁戈占了这样的先机,领主大人从王都回来还不到三天吧?看来是下定了决心。”

“只要海上的战争彻底平定,其他王国的船能顺着娜委河入境,三五年之内,丁戈,乃至整个兰埔斯,必然会成为莫尔兰王国西部最繁华的地方。”

女人骑着马,马蹄“哒哒”声不断,她走远了,玛格丽特才抬起头仔细去看她的背影。

这还是玛格丽特第一次听人说这里的大地名,莫尔兰王国,兰埔斯郡,。

听这话的意思,丁戈未来的发展前景很不错嘛,象是要大兴土木搞开发区的意思,她心想着,步履加快。

快要中午时,玛格丽特终于走到了镇上,出门之前,伊莎贝拉拜托她帮忙买一点染料,乔治说想要一个新的弹弓,玛格丽特同意给他买牛皮筋做弹弓。

妈妈玛利娅则让她去布料店打听一下最近的毛呢布料的价格。

小镇的入口处有一道石头堆砌了一两米高的城楼与城墙。

进入城门,玛格丽特跟随人流涌入小镇的街道。

小城坐落在河畔,石子路中轴线的尽头,是在当地有百年历史的白色教堂,教堂附近是伯罗萨男爵的庄园。

丁戈一半的土地都属于伯罗萨家族私人的产业,男爵也负责丁戈以及邻近一二十个村落的治安管理。

除开神堂与贵族府邸,丁戈的建筑都不算华丽,古典而质朴,与玛格丽特家的石头房子没什么分别,只不过足够密集。

玛格丽特先去了主街道上最大的一家布料店。

她今天出门时带了二十个铜币,也不知道够不够花,并没有打算消费。

“您想买点儿什么?”柜台后站的店管家招呼她。

布料店的货架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十九世纪女作家》 70-80(第5/16页)

里码放着一码码的料子,混了羊毛的厚一些,纯亚麻,棉质的薄一些,还有天鹅绒,麂皮,皮草,还有丝绸,甚至有绢布和纱。

“你冷吗?把这个穿着吧。”他伸手,用衣角碰碰她。

玛格丽特只是等的有点犯困了,她闻言,抬头看着他,有点懵懵的“啊”了一声,还没反应过来。

月色稀薄,微风拂过,她的脸庞如同罩着一层薄纱,索伦陡然心头一松,干脆站起身,伸手把外套抖抖开,往后挪了一步,稳稳地披在她肩膀上。

这外套肩部很宽又长,顿时,玛格丽特感觉自己像是穿上了大人衣服,被紧紧的裹住,且还有余温,渗透棉裙,传递到了皮肤上。

她的脖颈带动脑袋仰头向后看又垂下,看着他收回双手又在身边坐下,莫名愣住了。

这人,好像神色不太对劲,她有种不太好的预感。

第 74 章 七十四,二更

顿时,玛格丽特感觉自己完全不困了,她眨眨眼,任由柔顺的外套顺着肩膀往下滑了一点。

这,是要干什么。

她低头看着垂到膝盖上的衣袖,又看向索伦。

“我我不冷啊。”

闻言,索伦在黑夜中凝视着她,忽然意识到自己似乎又关心过剩,他噎了一下,“那待会儿万一就会冷了呢?”

玛格丽特听着,勉强接受了这个理由,点点头,“噢。”

她捻着外套往上拉了拉,低头就能闻见一股淡香味,很熟

壁炉里放了几块干柴,点燃草绒引火,没一会儿,燃起的火苗烧干铁锅。

玛格丽特蹲在水井边,打水洗干净了熊葱,拿回屋子,切成碎末。

“玛格丽特,你是说他们都不愿意继续在我们家放羊了?”玛利娅还在消化玛格丽特带回来的坏消息。

她与米勒先生结婚多年,一直靠着畜牧养家,根本没想过有一天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如果没有了这样的生计,家里几口人还怎么存活呢?

难不成,把地卖了吗?

“妈妈,我们不会轮到当掉家产这一步的,不养牛羊,我们还可以养别的。”

也不知道为什么,玛利娅这个时刻惶恐的女人一碰到危险就想着卖东西,玛格丽特安抚了几次,玛利娅才冷静下来,继续坐在火边沉默地纺线。

说到玛利娅,她年轻时也是镇上磨坊主的女儿,虽然没有什么荣华富贵,但吃喝不愁,只有个姐姐,丧夫后做了修女,在镇上的白教堂里当嬷嬷。

玛格丽特朝窗外看去,太阳已经悬挂在树梢上,从村子到镇上一来一回要三四个小时,乔治和伊莎贝拉去找姨妈,应该也快回来了。

米勒家的面粉装在一个陶罐里,玛格丽特把陶罐搬出来,见里头还剩几两面,干脆用鬃毛刷子全扫进了碗里。

把青色壳拇指大的鸟蛋打在里面,混入切成碎末的熊葱,加粗盐。

壁炉里架起的平底锅已经烧热了,玛格丽特又从柜子深处找出来一块老米勒在世时在镇上买的黄油。

黄油擦锅,面糊摊进锅里薄薄的一层,煎到冒出气孔,熊葱浓烈的香味霎时弥漫着小屋。

玛格丽特摊了一小堆熊葱煎饼。

原主的爸爸在世时,家里的饭也是原主做的,但都是些卷心菜汤之类的东西,米勒家的小屋后,有一小块用来种蔬菜的地方,原主会种点儿应季蔬菜,但眼下地里空荡荡的。

“玛格丽特,我们回来了!”乔治的声音从屋外响起,伊莎贝拉推开门。

“什么东西这么香玛格丽特,你猜姨妈给了我们什么?”

乔治十岁,伊莎贝拉八岁,都是亚麻色头发,五官白而立体,身上穿着麻袍,穿牛皮鞋子,伊莎贝拉披着羊毛披肩。

二人跟随去镇上卖工具的铁匠出门,在教堂找到了姨妈,姨妈听说他们父亲的死讯,很担忧玛利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浸春潮 那影卫被朕叼走了 虫族特招组发老婆啦 颓丧家里蹲的衣柜和无限世界相连了 他们的心声是否哪里不对 只有烟花知道 重玩白月光模拟器后 恶犬见习期 保护我方病美人小竹马! 小师妹被魔尊夺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