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240(1 / 2)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明第一首辅》 230-240(第1/23页)
第二百三十一章
琼山县作为琼州最繁华的府城, 城内的粮商是琼州之最,按道理琼山县的粮价应该很低才是,但江芸芸这几日却发现琼山县的粮价一点也不低。
“吕芳行都死了,怎么粮价反而越来越高了啊?”
顾仕隆从周照临那边偷偷摸出一只蜂蜜烧鸡, 在厨娘骂骂咧咧声中飞快跑了, 拎着美味烤鸡准备去销赃, 碰到江芸芸就顺势蹲在她身边, 随口问道。
江芸芸摇头:“不清楚,也许……吕家也只是一块挡箭牌。”
顾仕隆看了过来, 嘴里咬着香喷喷的鸡肉, 突然说道:“吕家和程家的宅子被人买走了,但是没有人住,现在还空空荡荡的。”
吕芳行和程道成死后, 江芸芸就让他们的家人先一步离开了, 当日的收尸也是衙门自己出面的。
吕家得罪了不少人, 听说人刚到监牢没几日, 吕家就莫名发生过好几次大火, 吕家人出门甚至还有被人扔菜叶的。
江芸芸那个时候才清晰得明白邓廷瓒说的话。
——一个家族一荣俱荣, 一损俱损,没有牵不牵连的说法, 但你若是诚心要保他们,就让他们走吧,但他们不会感激的。
江芸芸想了很久还是让他们离开了。
两家人有老有少, 大都是一群老弱妇孺,偶有几个年轻男子大都是不成事的年纪, 江芸芸下不了这个狠心。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啊?”顾仕隆随口问道, “以前爹他们打仗的时候, 也有黑心的粮商会涨价的,爹爹都是自己亲自上门说话的,这次你也要去吗?”
用行政力去强制粮商下降价格的事情,将军可以去做,因为他们要去打仗,保家卫国前面,所有东西都能让道,但县令却是不能的,一旦粮商们破罐子破摔,团结一气,损害的是县令作为父母官的威严,而且很容易被御史们弹劾,得不偿失。
江芸芸端着一盏茶许久之后才喃喃说道:“我得再去找一个背锅的来。”
怎么再找一个背锅的,可是有讲究的。
邓廷瓒这种级别的就实在太大了,平白会闹出更大的风波,而且已经用过一次,再薅过来也不现实。
其他人和琼州的关系不大,随随便便搭上话,也很容易挨御史的弹劾。
江芸芸的眼珠子滴溜溜转了一圈,顺理成章地盯上了琼州最大的知府。
琼州知府好啊,而且听说之前和吕家关系也很不错,又是琼州这块离岸土地上最大的行政官员。
只是她左等右等,也不见人主动来,但若是自己主动去找他,就少了那点冲击力,所以江芸芸等的是抓耳挠心,谁知现在人好不容易盼来了,但万万没想到冲击力太大了,这人打算跑了!
江芸芸眼疾手快把人拦下。
菜株野和这个带刺的美人四目相对,莫名打了一个寒颤。
明明这个小美人的眼睛是这么热烈,他怎么突然觉得浑身发冷啊。
“放,放肆!”菜株野色厉内荏地呵斥道。
江芸芸笑得更和气了,眉眼弯弯,小脸充满笑意,好像在发光一样,瞧着更好看了。
菜株野想悄摸摸看他,又觉得心里瘆得慌,一双眼珠子来来回回忙个不停,大脸不受控制地垮了下来,整个人瞧着又慌张又犹豫,还有点不知死活的大胆。
“怎么好端端说这些啊。”他扛不住了,先一步软下口气说道,“粮价,粮价怎么了?不是很好嘛?”
江芸芸眨了眨眼,伸出手指比划了一个三的手势:“我在北京读书时,时常看到粮店里写的是三文一斤,大概就是三百文一石,最高也不过五百文,北京是皇城脚下,天下粮仓汇聚之处,粮价低不奇怪,我之前在江西读书,九江并非富庶之地,但粮价也不会超过七百文。”
菜株野听得一愣一愣的,眼睛跟着她变幻的手指来回闪烁着。
“每年的漕粮是七百文,但他们是漕粮,路上还有损耗,所以高一点,也是无可厚非。”江芸芸沉声说道。
漕粮是指东南地区通过水路送到京师的税粮,主要作用是供应官兵俸饷和宫廷、百官的需求,因为一路上要长途奔波,所以消耗不小,所以折合起来就是七百文一石的粮价。
“但琼山县竟然要八百文一石,也就是一斤米粮,竟然要八文。”
菜株野看着比划到自己眼前的手指。
手指又长又细又白,脆生生的,跟个小竹子一样。
他脑袋一片混沌,但色胆还是忍不住伸了出来,伸手想要去握江芸芸的手。
江芸芸暗暗龇了龇牙,飞快把一侧看热闹的符穹扯了过来,怼到菜株野面前。
菜株野扑了一口空,有点不高兴了,但是一抬头就看到符穹冷冷垂下来的眸光,心里哆嗦了一下,伸出去的手在空中尴尬又无辜地扑腾了一下,然后收了回去。
符穹想走,奈何被人紧紧抓着后背的衣服,半步也走不动。
“坐坐,让他坐坐休息一下。”
背后的小县令捅了捅他的后背,小声嘟囔着:“我还没说完呢,人怎么跑了。”
别看年纪小,力气倒是不小,瞧着能把他的衣服薅下来。
符穹沉默了,只好抬眸懒懒扫了一眼菜株野。
菜株野怂怂得不敢说话。
“知府大人还是坐下听听再说吧。”符穹和气地笑了笑。
菜株野为难:“不好吧。”
符穹反手把小县令抓出来,随口敷衍着:“听听吧,我们县令许是想了很久的。”
江芸芸被人抓出来,立马露出一个灿烂的笑来。
菜株野只觉得一会儿是刀子,一会儿是蜜糖,迷迷瞪瞪就坐了回去。
符穹这才抚开江芸芸的手,自己回到另外一侧坐下了,甚至坐得颇远,摆明了不想掺和这件事情。
江芸芸皱了皱鼻子,只好重新站在菜株野面前,严肃问道:“难道知府大人不觉得粮价稍微高了点吗?”
菜株野带着一脸清澈愚蠢的面容,和江芸芸四目相对,最后老实说道:“高了吗?又不是一两一斤,一顿饭也吃不了多少米,肉啊,菜啊,鱼啊,加起来吃吃,一斤米也能吃很久吧。”
要不是场景不对,江芸芸简直是气笑了。
乐山说知府是无能,现在看来简直是低估了。
这人简直是是非不分,神志混乱,昏聩之甚,泥团不足尽之也。
“可如今琼山县的肉价也是三十文一斤!京城也才二十文一斤!”江芸芸大声强调着。
许是声音有点大,菜株野懵了一下,脑子越来越迷糊了,最后忍不住质疑道:“又不贵,而且,你,你怎么知道的?”
他看着江芸芸年轻的面容,越发惊疑:“不会是哄我的吧。”
江芸芸皮笑肉不笑解释道:“下官之前在翰林院呆了几个月,当时整理了很多旧事文献,不巧,记性也不错,所以都记下了,便是知府问辽东,陕西的价格下官也是略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明第一首辅》 230-240(第2/23页)
知一二的,而且下官平日里最爱在街坊内走动,这些价格都是明面上的东西,一问就知。”
菜株野稀疏的眉毛忍不住皱了皱,盯着她半晌没说话。
是了,他突然想起来了,面前这个人不是普通的县令。
从京城传来的消息,这人是个刺头。
“你,你打算怎么整治粮价。”他好一会儿才小心翼翼问道。
江芸芸热情说道:“知府大人坐镇琼山县多年,想来和各家粮商人都是认识的,希望大人能为我引荐一二。”
菜株野犹犹豫豫:“就这个?”
江芸芸更为热忱了:“今年夏税完成在即,百姓的粮食都交了,还等着卖粮食呢,而且秋种也要开始了,我们可不是要先和他们打好关系,免得百姓没钱买卖粮。”
菜株野弄不明白江芸芸的意图,但听着这些话好像没有问题,和自己也没有关系,又想着动动嘴皮子就能和这位漂亮的小状元打好关系,这才磨磨唧唧说道:“这事好说。”
江芸芸对着他笑了笑:“还请知府大人尽快啊,大家都要秋种了。”
原本打算找个军师商量一下的菜株野,嘴皮子一溜:“就后日吧。”
“真是好人啊!”江芸芸一脸诚恳地夸道。
菜株野骄傲地挺了挺胸。
—— ——
等江芸芸亲自把人送出后门,期间避开不规矩的小肥手好几次,菜株野也莫名其妙一路上连踩了好几次石头,每次都瞧着要脸朝地摔下去,江芸芸和符穹手忙脚乱把人扶好。
“衙门的地怎么也不找人扫扫。”到最后,菜株野恼羞成怒。
江芸芸哎哎了好几声,敷衍道:“等忙好夏税的事情,立马就去打扫。”
菜株野骂骂咧咧爬上了轿子,离开了。
一直沉默跟在她身后的符穹见人走远了,看向小县令,沉声说道:“知府性格睚眦必报,若是等他回过神来……”
江芸芸扭头,看着他笑眯眯说道:“他能回过什么神,顶多是发现我想找个人背锅打前阵,就算他真的想明白了不愿意做这个东道主,但他今日主动来我这里,回头后头的人起了疑心,他怕是比我还着急,鱼饵扔下去了就不可能没有回报的。”
符穹安静地看着他,文人雅致的面容在此刻露出似笑非笑的揶揄:“县令很喜欢兵行险着。”
江芸芸对着他笑了笑,背着小手,溜溜达达走了:“我去看看税收得如何了?”
符穹也学着她的样子,背着手跟在她身后:“百分之十的税是不是太少了点,刚才你也说漕粮都是七百文一石的,按照折算,我们应该收三十才对。”
江芸芸惊讶扭头,打量着面前的文人:“你算数很厉害啊,那之前吴主簿说找你帮忙,你怎么都说不会啊。”
符穹懒洋洋说道:“千章笨死了,不愿意与他多说。”
江芸芸立马露出八卦的笑来,凑过去好奇问道:“怎么,他不是你好妹夫了。”
“是也不耽误他太笨了,说多了我头疼。”符穹微微一笑,“县令不是见了他也跑。”
江芸芸闻言直叹气,但还是非常体贴:“数学,学不会也很正常的。”
两人慢条斯理回了前院。
前院为了赶进度,开了三个队伍,每个队伍都排得很长,专门放粮食的瓮也越来越多,逐渐堆满了院子。
“你觉得白银纳税好吗?”江芸芸看着热火朝天的人群,冷不丁问道。
琼山县除了纳米粮,还有绢、棉和草料,如今堆在衙门里,显得格外凌乱,衙役们忙得脚不沾地,就连主簿们也涂涂写写,算的抓耳挠腮,哪怕被江芸芸临时抓起来恶狠狠补课了,但他们还是出了不少问题,里面吵得厉害。
“县令不是觉得很好嘛。”符穹避而不谈,声音却又是温柔。
江芸芸看了他一眼,嘴角一弯,锐意奋发:“本意肯定是好的,但能达成的条件却未必能在这一时间同时达成,我听说符县丞家里是做出海生意的,也该知道‘我想出海赚钱做生意’是一个结果,而不是一个过程,结果没有问题,但我想出海需要码头,船只,人员,甚至是过人的医术和海上的农业,这一个过程,可不是一句‘我也觉得很好’。”
符穹看着她温和笑着,依旧没有说话。
“哎,你们在这里啊!”吴萩捧着账本,一脸崩溃跑过来,“我算不来,我算不来!!帮帮我啊!!”
—— ——
菜株野再一次见了江芸芸时,就是粮商的宴会上。
他见了江芸芸就轻轻冷哼一声,满脸不高兴。
江芸芸一如既往地睁着无辜的大眼睛,装傻充愣。
知府衙门的宴一向是金贵的,燕窝鱼翅,熊掌鹿筋,鹌鹑天鹅,竹荪花菇。光是摆盘就看的人眼花缭乱。
来赴宴的人有八人,一个个绫罗绸缎,金玉翡翠,穿得花枝招展,富贵逼人,甚至时候一齐入门来赴宴的。
这十人当中,大概只有江芸芸穿着普通的衣服,连着配饰都没有,显得格外穷酸,所以她一出来就让众人打量着他们。
这些人可都是人精,因之前吕芳行的事情,早早就知道琼山县来了这么一号刺头,在初次打量后就移开视线,开始奉承了。
“江县令,久仰大名,今日一见,果真是少年才俊啊。”
“菜知府,多日不见,神采依旧啊。”
几人兜兜转转打着官腔,都没有先一步进入正题。
江芸芸也忙着吃饭,明明只是一碟普通的炒菜,怎么滋味这么好,鲜得人眉毛都要掉了。
“这菜可是用鸡汤煨过的,加了松茸粉,吃起来真是香甜啊。”有识货的人故作惊讶地拍着马屁,“果然是菜知府,这一道素菜可真是有福之人才能吃得到啊。”
正在吃这口菜的江芸芸顺势抬头看了一眼。
说话的是一个小老头,留着山羊胡子,哪怕是笑着,也掩不住脸上的精明之色。
菜株野得意极了:“余老板真会说话,你要是爱吃就多吃点,就知道你爱好这一口菜。”
几人又是一堆奉承,江芸芸充耳不闻,只是自顾自地吃饱了肚子,这才放下筷子,端起茶水准备先漱漱口。
巧的是,她一放下筷子,所有人的动作都有一瞬间的迟疑。
江芸芸的大眼珠子机灵地瞟了一眼菜株野。
菜株野猝不及防,心虚地移开视线。
——啧,不打自招了。
其余人开始各自说话,打算把刚才一瞬间的停顿遮掩过去,只当无事发生,没有一个人敢和江芸芸的视线对上。
江芸芸见状,微微一笑。
——要不说钓鱼的时候要挖个洞埋下饵,这样在鱼群聚集的时候才好一抓一个准呢。
第二百三十二章
不少人在听闻江芸芸的事迹后, 第一个反应就是他是一个直爽,仗义,但又不会拐弯抹角的莽撞人。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明第一首辅》 230-240(第3/23页)
毕竟她一介白身就敢在扬州挑战知府,在南京挑战太监, 在江西打脸郡王, 等好不容易考上状元了, 还没在金贵的翰林院当几天清贵的翰林, 就一头扎入京城的浑水中,直言上谏皇帝, 还敢写赋影射, 听说大晚上被人带走的,你看这桩桩件件,那一个不是要命的大事, 差一点都是要掉脑袋的啊。
但要不说江芸这人读书好, 运气也好呢, 就这么胡乱折腾, 脑袋还好好挂在脖子上, 甚至得罪了陛下还安安稳稳来到琼山县当了县令, 怎么不发配到崖州那个真正穷乡僻壤的地方去啊,可见这人的运气是真的好。
在座的不少人都是这么想的。
江芸芸自然不知道众人想法, 她放下筷子,突然感慨了一句:“白乐天有言:鱼香肥泼火,饭细滑流匙, 年轻时读只觉得夸张,今日一见才觉得原来是真的。”
众人见她开口说话, 也都跟着看了过来, 一时间惊疑不定, 没有人第一个开口说话。
还是那个被叫做余老板的山羊胡率先开口:“都说天下殷富,莫逾江浙;江省繁丽,莫盛苏扬,我们小小琼州哪里比得上李太白嘴里的三月扬州啊。”
江芸芸笑说着:“扬州自然盛,可琼州也不差啊,码头船只密布,街上人流往返,今年又是难得的丰收年,瞧着路上的百姓都是脸带笑意呢,就连那些黎人都显得和气了不少,可见生活也是很富裕的。”
她态度很是和蔼,不少粮商原本忐忑的心也跟着松懈下来。
山羊胡摸着胡子,有些得意:“我们琼州也算是风水不错,这些年都甚少有天灾,若是那些生黎能好好过日子,日子过的可不比广州差呢。”
江芸芸闻言,立刻唉声叹气:“说起黎人,我也是觉得棘手,听说那位杀害张县令的黎人的族人每年都会在吕家卖粮,因为那黎人和吕志的关系,吕志都是高价收的,也不知今年是卖到谁家了,诸位可要做好准备,要是把他们惹急了,他们瞧着很是凶悍,我们琼山县的衙役都是新人啊,可压不住他们。”
江芸芸目光温和地看向八位粮商,神色无奈。
那位余山羊胡在她的注视下,露出讪讪之色:“不巧,正在某家,但某也是正儿八经收的,可没有胡乱压价。”
“听说他们之前收的可都是十文一斤。”江芸芸试探问道,“若是差的太多……”
“哪有十文一斤的说法!”余山羊胡大声嚷嚷着,“买都买不到这个价格呢。”
江芸芸叹气:“可不是我胡说,都是千真万确的,吕志死后,我还杀了一个生黎,心里害怕死了,这几日夏税的时间又到了,为了防止这些黎人不高兴,我可是打听过的,要知道白沙山的黎民可不少呢,卖粮的人走之前脸色好不好?我前几日收税的时候也听到几个百姓在说起他们,说他们似乎颇有怨念,口气冲得很,我就怕他们来闹事呢。”
几位粮商脸色都有些不好看了。
江芸芸眸光微动,用手比划着:“我之前处决那个生黎时,远远见过他们一眼,腰间都带着刀呢,额头都皱出一道痕的,看上去很凶悍严肃,怪不得听说黎民一来闹事,大家都是束手无策啊。”
粮商们的表情更难看了,尤其是那个余山羊胡,脸沉得几乎能滴出水来。
江芸芸嗯了一声,话锋一转:“所以不知余老板是多少钱收的。”
她腼腆笑了笑:“若是有人来闹事,我也好心中有数,不然我们这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识一家人了啊。”
菜株野一脸惊讶地看着江芸芸,其余人也是一脸不可置信。
“我和诸位往日无冤近日无仇的,之前和那吕芳行过不去,还不是他先动的手,不然我何必闹这么一出呢。”江芸芸连连叹气,“我就想安安分分做好我这个小县令,回头努努力重新回京城去。”
菜株野一听,连连点头:“是,是这个道理的。”
粮商们至此算是彻底放心了,齐齐松了一口气。
余山羊胡闻言立马大声嚷嚷着:“我可没少收,但他们种的谷又不饱满,里面还搀着沙呢,我为了我们琼山县的安全,也不和他们这群野蛮人起争执了,可是都收了,三文一斤,真不算便宜,足足一百斤呢!足称给的!”
“江县令,你可要为我做主啊,我这做生意十多年了,可都是童叟无欺的。”
江芸芸看着他笑,余山羊胡越说越轻,到最后不吭声了。
小县令长得真好看,就是不知道是不是错觉,这个笑容看上去瘆得慌。
“是啊,我们都是这个价的的。”有一个白面大馒头捋了捋袖子,露出一颗圆润饱满的绿宝石戒指,挺着肚子傲慢地为余山羊胡敲边鼓,“张县令之前跟我们说要汉黎一视同仁的,我们可都听着的,一点也没有偏颇的。”
“可不是。”有一个瘦猴模样的人身子微微前倾,仔细打量着面前的小县令,皮笑肉不笑,“我们琼山县和扬州可不一样,四面环海的,大家来来回回做生意都不容易的,有时候东西高一点,那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我们对百姓可都是没的说,自家养的猪,杀的牛,种的田,我们可是来者不拒都收的,定要让百姓有好日子过得。”
“县令刚来,大概不知道我们琼山县的情况,我们这里东西比扬州京城这些富裕的地方虽然高了点,那也是情有可原的,毕竟我们孤悬海外,日常都要靠自己啊,但百姓是肯定买得起的,也没听说有人被饿死啊。”
几人连连点头,一脸赞同。
“我也觉得价格还行的。”菜株野悄悄看了江芸芸一眼,企图和稀泥说道,“这不是挺好的吗?你看你们今年收的粮食可不多,百姓手里余钱也不少的。”
江芸芸神色温和:“如此就好,琼山有你们这样的商人,可真是幸运啊。”
几人不经意对视一眼,皆露出得意之色。
“不过县令只收这么一点,这路上若是消耗不够,这可怎么办啊?”有个瞧着很年轻的花孔雀好奇问道。
江芸芸笑说着:“我自然是有用处的,不过我也算过,是够的。”
那人一脸不相信。
江芸芸没有多加解释,只是随口说道:“若是不信,你们给我看看你们的账本,我保证算的清清楚楚。”
八人瞬间闭嘴不说话了。
江芸芸也没有坚持问下去。
菜株野见状,笑说着:“能说开就好,总之我们肯定是没有太大的问题的。”
“是啊。”余山羊胡连忙说道,“我们都是老老实实做生意的。”
江芸芸含笑点头:“之前有一些不了解,现在知道了,倒也放心了,这样一来,我眼下这件事情就可以安心和诸位说了。”
她说完还眉心微微皱起,一脸愁容。
八人和菜株野立刻来了精神,好奇问道:“什么事情?”
江芸芸端起茶来,轻轻抿了一口:“前先日子我看了看预备仓,诸位想来也是知道预备仓的用途的,那可是高皇帝亲自设立,要求每当灾荒时,就要开仓救济灾民的,结果我之前去收夏税的时候,还打算借机把这里填满,以备不时之需的,谁知道啊……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明第一首辅》 230-240(第4/23页)
”
她一句三叹,愁眉苦脸:“之前邓巡抚还提过一嘴,我可是信誓旦旦保证过一定加满的,若是他回过神来想要看看,我这如何交差啊。”
菜株野有些心虚,下意识移开视线,避开江芸芸热忱的视线。
余山羊胡也是眼波微动,但还是坚持问道:“邓巡抚怎么好端端说起这事啊?”
“谁知道呢?”江芸芸突然压低声音说道,“诸位应该也是知道这位巡抚脾气的吧,我当日可是让符县丞去请了七八人了,你们看就只来了两人,也就金布政使愿意来,我是能猜出来的,听说他为人嫉恶如仇,又是负责刑狱一块的,来看看无可厚非,其余人不来也是事务繁忙,不想掺和此事,可我万万没想到,只是随意一请邓巡抚,想着几人都请了也不能厚此薄彼,但谁知道……”
江芸芸话锋一顿,她一向有说书的本事,一开口就是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口气循循善诱,把所有人都听得迷进去了。
“怎么了?”菜株野见她没继续说下去,忍不住追问道。
“邓巡抚一听说符县丞的来意就点头同意,甚至还催促快走呢。”江芸芸脸上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表情,“结果一来就问起我救济仓的事情,你们说……”
她又点到为止没有说下去。
但宴会上众人的神色又不太好看了,其中有几人脸色更难看了。
邓廷瓒的名声可不小,一上任就大刀阔斧斩了好几个人,杀鸡儆猴的风可是吹遍了整个广东,就连琼州也是略有耳闻的。
——他这么好端端这么一问?
众人心里立刻紧张起来。
江芸芸往后面一靠,双手一摊:“其实我今日来就是为了这个事情的。”
众人四目相对。
“县令打算如何是好?”余山羊胡忍不住追问道。
江芸芸意味深长说道:“今年我之所以只收了百姓百分之十的火耗,就是打算低价从他们手里收粮的,想着让你们都别收,让我先收,不过我想着估计还是不够呢,百姓哪里肯都卖啊,这么多的救济仓肯定填不满,但我也不知道他们手中的具体数额,我就想着到时候不够的话,就从你们这里再买一些来,到时你们可要卖我一个面子,给我便宜一些呢,咱们也好携手与共这场危机啊。”
江芸芸年轻稚嫩的脸上满是无奈,瞧着很是好说话。
年轻的小县令初来乍到,遇到巡抚的询问,可不是束手无策了吗。
八人沉默着,目光若有若无地对视着,半晌没说话。
“原来如此。”白面馒头突然笑了起来,“好说好说,只是县令打算如何收粮呢?那些百姓可不好唬弄,太低了可不行了,而且有些人固执,譬如我边上就有一个村每年都卖给我呢,我有一年不收了,让他们去找其他兄弟,他们都不同意呢。”
江芸芸苦恼地摸了摸脑袋:“本是想着跟着你们三文一斤的,不想坏了规矩的,但你也是知道的,我这任务紧,只好比你们稍微高一点了,打算四文一斤的,你们应该不会介意吧。”
白面馒头笑了,和众人打了一个眼色。
花孔雀无奈说道:“这事我们自然是答应的,哪里驳县令面子的,但就像陈兄说的,有些人就是固执呢,那我们也是没办法的,这事要先和县令说的。”
江芸芸有点不高兴了,看了几人一眼:“你们不收不就成了,与我说这些,可别是打算诓我。”
众人对视一眼,随后齐叹气,一脸无奈。
“真不是小人不愿意,有些百姓啊,他们就是固执。”瘦猴一样的人低声解释着。
“是啊,但我们肯定不拦住县令做事啊。”余山羊胡笑说着。
江芸芸勉为其难说道:“那这样也行,不过我可是官府!谁会不看在我的面子啊,肯定行的。”
众人看着她信誓旦旦的样子,齐齐笑了起来。
“一定行。”余山羊胡举杯说道,“那我们就庆祝县令能得偿所愿吧。”
江芸芸笑脸盈盈地看着他们,眼尾下垂,微微一笑:“自然。”
第二百三十三章
琼山县的百姓盯着官府门口新贴出来的公告半晌没说话。
“四文钱收我们的粮食啊。”有老汉叹气, 神色为难,但也勉强说道,“是高了一点的,也挺好的。”
“卖卖八文钱, 收收才四文钱。”有年轻人不高兴嘟囔着, “要不是粮食放着会坏, 我才不愿意卖呢。”
“比三分钱好一点的。”有个妇人仔细看着, “今年不是屯粮不少嘛,这也是一笔不少的钱呢, 秋种的粮种也有着落了, 我看这个小县令真的不错。”
“四文也挺好的。”年迈的老人连连叹气,但脸上还有一丝欣慰,“比外面高了一文钱, 我就说我们这个县令还是不错的, 瞧着就面相好, 我这就回去让人准备准备, 衙门这边说收一百石呢, 可不能耽误了。”
“是啊, 我也要早点回去准备了。”年纪大的人一向是随遇而安的性子,都慢慢出了人群, 回家准备担来粮食。
“禀丰粮商开了五文钱一斤呢。”人群中,有一个穿着短打的年轻人,大声吆喝着, “都去给禀丰粮商呢,还听说一次性卖到五百斤以上, 可以给六文呢。”
人群立刻哗然, 站在门口维持秩序的白惠眉头微微皱起。
“吕山羊怎么突然这么大方了。”
“是啊, 他不是最小气的嘛。”
“走走,我们去看看。”
百姓们议论纷纷,也都跟着去凑热闹了。
原本正在打听如何卖粮的人也都打个哈哈先走了,原本围在布告栏的人也都三三两两走了,很快就空空荡荡,只剩下稀稀拉拉的几个人。
“这可怎么办啊?”有衙役慌张问道,“这不会一点也收不来吧。”
白惠想了想,对着衙役嘱咐道:“你们在这里看着点,我去找县令。”
屋内,江芸芸正坐在书桌前涂涂写写,她在统计今年夏税的总数,看看还差多少,这一算不要紧,算了才知道有些富户真是拖后腿呢,他们不想足额交就一直找借口,到今日都没交起。
江芸芸列了一个表格,打算过几天亲自上门询问情况,友好协商。
那些表格都是她自己设计的,一眼看下去,一目了然,清清楚楚,所以她算得并不吃力,甚至还有闲心和白惠打趣。
“都去了啊,我们这边有人来卖也都收的,一定要按照我给你的表格来填。”她头也不抬地吩咐着。
白惠见状,以为她没听明白,只好委婉说道:“别看只差一文,加起来也是不少,百姓肯定是去价格更多的地方的。”
江芸芸抬头,咧嘴,灿烂一笑:“我知道啊,但一个粮商能收多少粮食啊,肯定吞不下全部的,我们肯定还能捡漏的,不慌的。”
白惠欲言又止,但又不好多说,只好忧心忡忡走了。
江芸芸笑眯眯看着他离开了,又开始低头涂涂写写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明第一首辅》 230-240(第5/23页)
“江芸。”张易穿着袍子,蹦蹦跳跳跑进来说道,“你今日说带我出门玩的。”
自从陛下圣旨说让她在衙门里生活了,这人就彻底黏上江芸芸了。
“等会啊,午饭吃了再出门,对了,周娘子说你最近不好好吃饭,为什么不吃饭啊。”江芸芸随口问道。
张易站在门口磨磨唧唧唬弄道:“没什么的。”
江芸芸抽空抬头看了她一眼。
小孩子没有不调皮的,但张易有点不一样,她有点太皮了。
顾仕隆自己武功不错,一个人出门溜达,江芸芸一向是很放心的,而且他一直在底线边缘徘徊,看似莽撞,但从来没有越过线。
江渝其实还是很乖的,从不给自己惹事,江芸芸带上滤镜想着。
太子殿下的话,再不听话也没关系的,毕竟他做任何事情都不叫闯祸,都是其他人的问题。
不过张易就有点大胆了,甚至有些桀骜不驯。
读书是不读的。
外面的兄弟姐妹倒是不少,已经是这条街的大姐大了。
江芸芸原本打算看看她有些天赋,打算重点培养一下,奈何这人根本坐不住,没一会儿就跑了,而且说话非常直爽,谁的话也不听。
“不吃饭的话,长不高了,过几日幺儿就要你老大的位置抢走了。”江芸芸恐吓着。
张易瘪嘴,大声嚷嚷:“我才不怕呢,顾幺儿就知道吃吃吃。”
江芸芸没说话了,继续低头做自己的事情。
张易磨磨唧唧蹭过来,脑袋从对面的书案凑过来:“你怎么也很忙啊,我爹以前也很忙,一天也跟我说不上一句话。”
“因为要干活啊。”江芸芸顺手用毛笔点了点小孩子的鼻尖,笑问道,“千字文都会了没?”
张易呆呆地看着她,突然惊讶说道:“你长得真好看啊,凑近看更好看了,比街头的张家小女儿还好看。”
江芸芸笑了笑:“少给我岔开话题。”
“我不会。”张易垂头丧气说道,“读书真没意思,我想出门玩,她们不是说女孩子不用读书吗。”
江芸芸惊讶抬眸:“谁说的啊。”
“周娘子。”张易语重心长说道,“她说我只要学会做饭和缝衣服就好了,不过这两样我也不喜欢。”
江芸芸有些错愕,半晌不知道如何开口。
“不对吗?”张易问道。
江芸芸抿了抿唇,想了想说道:“读书要是不好,就不会有这么多人选择去读书了,好东西大家才去抢,可没听说大家去抢烂叶子的。”
“可这是男人的事情啊。”张易不解说道,“我又不能考科举。”
江芸芸又沉默了,许久之后才长长叹了一口气,无奈说道:“读书总归是好的,先去读书吧,练好三页,中午吃好饭,我带你去逛街行不行。”
张易哦了一声,溜溜达达走了。
出门前,和武忠碰上了。
武忠看着她眉心紧皱,嘴角微动。
张易完全不觉得奇怪,反而嬉皮笑脸:“干嘛啊,心事重重的样子,我去读书了。”
“怎么了?”屋内的江芸芸也顺口问道,“是训练的事情又有问题吗?”
武忠只好匆匆入内:“那些健妇的训练……”
好大一个男儿愣是红了脸,眼神躲闪,小声说道:“县令还是找一个女子去教吧,这,这男女有别,传出去有闲话的,而且真有事情,我也不好意思开口”
江芸芸起身,请人坐下:“快坐下,仔细说说,有有哪些问题。”
之前江芸芸在码头巡视一圈后发现,琼山县妇女的劳动参与率还是很高的,不少男人都会出海打渔,甚至跟船去海外,一去就是大半年,所以不少女子就会编织渔网,种田晒雨,但码头鱼龙混杂,女子大都要成群结队才能出门,所以很不方便,而且这些人家中大都是老弱妇孺,寻常衙役上门都是壮汉,特别不方便。
之前丈量田亩的时候,就因为这些事情闹出一点风波,女子不好意思单独出面,若是家里有能主事的老人到也还好,就怕只有小孩的,小孩也做不了主,来来回回很是折腾人。
江芸芸就想着组建健妇队,就可以在这些时候派上用场了。
只是这事想得不错,问题却很多。
一开始就是招不到人,大都女子都不愿意来,但是后来江芸芸提出给钱后,有一些无儿无女的寡妇为了一口吃的,也都愿意来了,大都是瘦巴巴的,江芸芸见她们一脸期待的样子,也不好意思拒绝,只好咬牙收下来了,后来也有一些家庭不富裕的,也跟着过来了,这才凑上十人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