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0(1 / 2)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海之国漂流记》 50-60(第1/10页)
第51章
第二天醒来,晨光从窗户透进船舱,光线尚且柔和。这样柔和的光照只能是晨光。傍晚的光线虽不刺目,多少带着几分晦涩不明。
海贝清醒的时间比预料中要早很多,还以为又会一觉睡到大中午。连续的机械劳动让四肢都尚未恢复活力,不管是双腿还是双臂都还有明显的酸软感。这是持续劳作后的后遗症,比在海里长时间游泳还要累。这种疲惫更多地来自于精神。
海贝睁着眼睛躺在被窝里,只想懒散地继续躺着不想动弹。这一躺就又迷迷糊糊小憩了一会儿。再醒来时,室内光线格外明亮,这次是真的到了中午,气温明显升高,盖着被子的海贝出了一身汗。
汗液黏糊糊的感觉让海贝再也躺不下去,只能拖沓着脚步起床,爬起来洗簌。
洗了一个清爽的冷水澡,海贝掀开塑料桶查看了一下里面的海虾。运气不错,海虾还有一半生龙活虎,挂掉的那些也还没有臭掉,咽气的时间不长,凑活一下也能吃,不过要尽快吃掉。今早的饭食就决定是它们了!
心里定下早饭的菜单,先出门观察了一下今日路过的海域状况。
倚靠在护栏上低头望,海水清澈,下方怪石嶙峋千疮百孔。石缝间的水草长得并不繁茂。
少数岩石上贴着石头表面长着一层低矮的地衣。远看像是石头披了一件紧密的皮草衣服。
这些地衣密密麻麻簇拥在一起,颜色大多都为色彩黯淡的紫色,只有极少数的紫色浓郁到将近于黑色。
长着地衣的岩石只是少数,大部分岩石还是裸露着黑褐色的表层,石缝下被阴影笼罩看得并不分明。
岩石间看不到珊瑚的踪迹。或者这里的水质没有看起来那么好?
岩石间有壳类动物活动的痕迹,数量很少。
或许因为紫色地衣的缘故,下方能看到的鱼类和贝类也大多色彩绚丽。目所能及的地方,鱼类不仅少而且个头也不大。
海贝目前能看到的个头最大的海鱼应该也不超过半米。
今日的晃动感很强。
漂流船微微有些颠簸,浪花能拍打到船上。今天的海面上起了微风,海风掀起的海浪还威胁不到漂流船,浪花只能拍打到甲板最外围的地方。
希望风浪不会变大。
海贝倚着护栏站了这一会儿,脚下甲板上的水渍就没有断过。海上的生活并不太费鞋,因为海贝大部分时间都选择不穿。
确信又到达了一片全新的水域,远方也没有看到可能会降雨的云层,海贝选择先返回船舱里解决掉今天的早饭。
张牙舞爪的大虾和已经咽了气的同类一起过了一遍沸水。海虾的壳子被烫红后再也不会动弹。
海贝这才扒开虾壳去除虾线。雪白的虾肉被完整地脱出壳。虾头则是和虾膏一同被揪掉。
海贝并不急着处理这些已经半熟的虾肉,而是把虾头连同虾壳一同放进煎锅里。因为今日的海风海颇大,煎锅里的油仅仅是漫过这些壳而已。
酒精炉架设上,阀门开到最小。小火慢慢烹制。虾油很快弥漫出浓烈的香气。虾壳被捞出冷却后又重新投入油锅。微软的壳子在这个过程中变得硬挺酥脆油润诱人。
因为虾头里保留了完整的虾膏,烹制好的虾油颜色金黄透亮,虾的鲜香气味仿佛被浓缩了无数倍后又被释放出来,香到闻一下就满口生香唇齿生津。
反复炸过的虾壳更是浓缩了虾油香气的精华。干炸虾壳既能作为零食又能补钙,真是一举两得。
煎好的油混入另一个锅油里。虾油可以给食物提供另类的鲜美味道。作为调味料,即便是简单的拌面也非常美味。虾油和鱼油混合到一起之后更是鲜上加鲜。
小煎锅里只剩下一个油底,酒精炉的炉火稍微调大。虾油再次热锅,倒入虾仁简单地翻炒几下。
最后再拆开一直还没舍得用用的烧烤撒料。烧烤撒料的酱料瓶上自带无数细孔的撒孔。海贝转动瓶盖调出撒料口,珍之又珍地甩了几下酱料瓶撒上烧烤粉末。
一锅烧烤味爆炒虾仁就做好了。
虾肉的表面都裹着油亮的虾油,虾肉软嫩香滑,虾壳因为反复的煎炸咬起来咯嘣脆。吃完油量满满的一餐,海贝觉得浑身都充满力量。
有了油,生活有了质的飞跃!
吃完早饭,又用水壶烧了一壶热水冷上。充气水池里的雾鳞鱼可以再养两天,今天终于不用再加工储备粮。
闲下来就开始想念拆盲盒的快乐。想要盲盒,要么下海,要么等着天降淤泥雨。前者可以努努力,后者只能等机缘。
想要下海,最好是先确认一下海域的安全性。地笼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既能捕获小型猎物,也能诱使一些比较敏锐的危险生物尽快现身。
海贝到漂流船的后方挖了半袋子鱼饵,这些味道浓郁的东西都装进地笼的饵袋。
地笼重新绑好到护栏上,然后被整个扔下海。这并不单纯是为了重新获得鱼获。地笼放下去可以随时收取,可以当天放当天收,也可以放下去放置个十天半个月再说。
只要没有遇到大型鱼类的攻击,地笼完全可以一直挂在护栏上,哪怕放上个把月。海贝如今并不急于获取猎物充饥。
地笼沉在水里就相当于把鱼获养在海中。哪怕这些鱼获咽了气,也可以转为地笼里的新饵料。
放置好地笼,海贝又用空贝壳从塑料袋t里挖了一贝壳的饵料,然后端着坐到了船头的台阶上。正好一边消食,一边隔一段时间往海里扔一把饵料。
一贝壳的饵料扔完,海里也没有出现足以威胁海贝的生物。不过保险措施越多越好。海贝又回到船舱里,先给充气水池换了一池新鲜的海水,然后找了一条神态恹恹的雾鳞鱼拿到了台阶上。
断刃割出一道伤口。带着伤的雾鳞鱼被重新放归大海。雾鳞鱼游过的每一个地方都会释放出足够的血腥气。
这条重归大海的小鱼艰难地挥动着鱼鳍,一路摇摇摆摆从海面沉到海底,最后钻入岩石的缝隙中彻底消失不见。
海贝一直远远地遥望着雾鳞鱼的踪迹,小鱼安全地游了这么长时间,没有引来任何的捕食者。即使有海鱼游过雾鳞鱼身侧也没有发动攻击。这里的鱼虾贝类可能全部吃素吧。
这个海域看起来暂且是安全的。至少雾鳞鱼不能打动它们。
望着澄澈的海面,海贝有些心痒痒,想下海寻摸一圈。连着好几日未曾下海寻宝,海贝都有些不习惯了。
第52章
今天观察了这么久,海底一直没有出现大型的捕食者,海贝自然是动了下水寻宝的心思。不管是盲盒还是食物都是宝。
吃完了热量充足的一餐,此刻阳光正好,海水的温度也十分宜人,正是下水的最好时机,海贝果断跳进水里。
花了点时间潜到海底。海水清澈,让水位看起来很低,然而真正下潜后还是花费了一点时间。海贝约莫着这片海域的水深至少也有几百米。
海底大多是裸露的岩石,其余都覆盖着浓淡不一的紫色地衣,偶尔能看到游鱼划过。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海之国漂流记》 50-60(第2/10页)
海贝降落到一块裸露的地面,从空间拿出鱼叉,试探了一下底部的地质。
鱼叉只刺入了一个尖尖就再也下不去。底下的岩层十分坚硬。海贝放弃了继续试探,以免坚硬的石头损伤了鱼叉的尖端。
如果颜色相近的地底都是这样坚固的地面,那这里大概率是个大型岩层。
这个海域的鱼群比较少。海贝是随着漂流船的行进方向下潜,下落的这块地方正好没有游鱼。就连水草都在几十米开外才有一簇。
这个海域不仅底部是岩层,耸立的各种形状的石头也都比较巨大。这些与底部断裂开的岩石动辄就有几米、十几米大小,因为石头的形状不规则,彼此之间往往有大小不一的石缝。
大的石缝可以让海贝勉强爬进去,小的石缝却是连胳膊都伸不进去。
落地的位置一个相当大的岩石,和底部的地基之间形成了一个狭长的地缝。巨石遮住了从上方投过来的阳光,底下黑黢黢的一片什么都看不分明。
海贝把鱼叉延伸到最长,小心地探入地缝里。即使伸长了胳膊,鱼叉也没能探到底部。海贝的动静没有惊出鱼虾,只是让身前的海水浑浊了两分。
鱼叉没有感受到异物,也可能是地缝过深,这才一无所获。海贝果断放弃,一边追逐着漂流船的踪迹,一边物色新的位置停驻。
即使是海洋生物也需要食物。这片海域的鱼虾对血腥气都没有什么反应,那它们极有可能以海草和地衣为食。
游了一段时间后,海贝确认了这里的海草不管是数量还是种类都比较少,现有的海草叶片上都看不出啃食的痕迹。可按理说,没有生物吃的海草应该长得非常肆意,就算不像上一个海域那样铺满水底,也不该长得如此稀疏。
海草的数量太少,种类又多,海贝没有兴趣一一试毒,索性直接放弃了收割海草。
游了一阵后,海贝发现了一片异常肥美足,有两指高的地衣。
从下海之初到现在,海贝探查过的岩石上的地衣只有大小和颜色深浅之分,但看特性应该得是同一种类。
路过的地衣的叶片多有残缺,这种残缺的痕迹略有不同,像是有不同族群都以这些地衣为食。
从地衣的数量来说,这个可能性也非常大。毕竟以海草的数量和个头而言,一个大一点的鱼可能一顿就能啃食光一簇。
海贝这一路至少鱼十来条鱼擦肩而过。这些鱼最大的有海贝的胳膊长,最小的只有手指长短。不管是大鱼还是小鱼都没有什么攻击性,游过海贝身边的时候个个无动于衷。
有这么多的捕猎机会摆在海贝的面前,海贝都放弃了,实在是这些鱼都太过于五彩斑斓。在海贝的固有印象中,长得这么缤纷多彩的鱼,要么不好吃,要么有毒。
若是没有食物,海贝说不定还会以身试毒,可漂流船上有如此多的储备粮,海贝就懒得再作死了。
不过地衣还是勾起了海贝的兴趣。长丝水草干的储备量已经不多。水草晒干后总是要缩水不少,这也没有办法。
海贝面前的这簇地衣看起来就非常肥美。这簇地衣颜色艳丽,在路过的地衣群里属于中度紫色,既不会让人觉得紫色浅淡,也没有浓烈到接近黑紫。
地衣的叶片肥厚,像是长到旺盛的鲜木耳,叶片有着圆滑的弧度,底部的根凝结成团,深深扎根到岩石里。
海贝用短刃从平坦的岩石面上切下巴掌大小的一块地衣。地衣紧贴着岩石被齐根斩下。
岩石的表面凹凸不平,凹陷处还有纠结成团的块状根部残余,凸起初则可以看出,这种紫色地衣的细根已经深入岩石,岩石被钻出无数细如发丝的孔洞。
纠结成团的块状根不同于肥厚的圆润叶片,是浅淡几乎分辨不出的淡紫色,
海贝分别揪了一块叶片和根块品尝。
紫色地衣的叶片确实肥美,入口咀嚼时没有被牙齿榨出明显的汁液,但口感丰腴肥美,咀嚼起来像是被面衣包裹后锁住所有水分又吸了油脂的炸蘑菇。
但与炸蘑菇也有稍许不同,紫色地衣的叶片肥美鲜嫩,轻易被牙齿捣碎,没有任何纤维感。就像是细腻干燥的绿豆糕,不费吹灰之力就轻易化成渣然后成泥。
海贝细品了品这才全部咽下。就味道而言,有点像水煮的八爪鱼肉,没有加任何调味料的那种。
海贝又浅尝了一口块状的根部。根块被咬下一口后留下千丝万缕的断口。紫色地衣的根特别细,大概两、三根才能凑出海贝一根头发丝的粗细。这样纤细的根系团在一起却特别结实。
海贝咬了一口,恍若是咬了一口坚硬的木头,两颗门牙都被硌得有点疼。
东西一入口就是浓烈的泥腥味。这块状根明明看起来挺干净,一到口中才发现这里面有不少的淤泥。
海贝不得不赶紧把东西吐出来。好在是自己吃过的,连咀嚼都还没有,倒不用嫌弃自己。
海贝默默感受着自己的身体,没有感受到任何不适,大概率没毒。
既然无法当场品尝,海贝尝试掰下一小块用手指碾碎。无数细如发丝的断线在水中弥漫开。
选了一缕淡紫色的断线,用手指用力清洗几遍,嚼了嚼。
根部比叶片的味道要浓烈的多,没有什么水分,像是在吃玉米须。不过这东西没有辛辣麻苦的味道,大概率也无毒,就这含水量应该很容易晾干储存。
大不了吃的时候多泡几遍水清除泥沙。
海贝决定将地衣成块切下收割。主要还是因为紫色地衣的叶片都是单个圆润生长,单个叶片个头太小,质地又嫩容易摘碎,若是只收叶片就会从小网兜的网眼里漏出去。
整块割下,肥美的叶片都拥挤地固定在块状根上,囫囵放在小网兜里,因为是在水中,再加上叶片也没有那么脆弱,不用担心这些收获在小网兜里挤到稀碎。
海贝抬头看了一眼漂流船的距离,挥舞着短刃加快收割的速度。
第53章
这簇紫色地衣虽然是只长在一块岩石上,可这块岩石有十多米长,将近三米高,除了贴地的一面,其它地方都长满了紫色地衣。
偌大一块岩石上生长的地衣收割了大半,仅这些让海贝装满两个网兜绰绰有余。
丰收之后就是拖着两大网兜的地衣去追赶漂流船。网兜沉甸甸的重量让人心安又喜悦。
海水此时的温度适宜,海贝游在其中非常恣意t。饱餐一顿后正是浑身有力气的时候,拖着两个大网兜都游得很是轻灵。
带着满身海水踏上沉在水中的台阶。路过的地方一串湿漉漉的水渍。两个网兜被拖上船,然后系在二层甲板垂下的绳索上。海贝快步踏上二楼,路过的地方踩出一个个湿脚印,通过绳索把两袋收获拖拽上二层甲板。
解开网兜封口的绳子,紫色地衣成堆倒在甲板上,然后一个个摊平晾晒。甲板上很快聚集起水珠,“嘀嗒嘀嗒”从排水口流向海洋。
海贝把湿漉漉的头发都捋到脑后,看了一眼天色又下了楼,路过一层船舱的时候擦干净双手摸了一把鱼松肉补充体力,这才又跳进海里继续下潜。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海之国漂流记》 50-60(第3/10页)
漂流船上已经有了两网兜紫色地衣的存货,现在已然算是有肉有菜。海贝这次下海将重点转移到岩石孔洞方面,希望能发现点不一样的东西。
海底巨石之间的孔洞大多幽暗深邃。没有可以防水的照明设施,海贝不敢轻易探入,深怕再遇到上次大八爪鱼那样的大海怪。
上次那个八爪鱼虽然大,但肢体柔软,努力一把还能勉强塞到随身空间里消灭。
万一黑暗出钻出一条又大又有硬骨还吃肉的大鱼,海贝可没法把大鱼的某部分单独放进空间,到时候怕就要交代在这里。随身空间并不万能,不仅小还有诸多限制。至少无法把一件完整的物品分出一部分放入空间。
所以即使是探究洞穴,海贝也十分谨慎地挑选一些直径在一米以内的洞穴探寻,避开那些大到可以通行成人的地缝。
遇到想要一探究竟的地缝的时候,海贝先使用延长到最长的鱼叉小心探入。若是鱼叉的尖端能碰到坚硬的岩块,就说明这个地缝并不深危险性比较小,就可以停下来用鱼叉从头到尾扫一遍。若是地洞比较大,甚至可以探头进去看一看。
鱼叉在这个时候很方便。这片海域的泥沙还没有一根手指头粗,鱼叉从头到尾搅和一遍,若是没有碰到什么硬物,石缝里大抵就是空的。
鱼叉扫荡用不了多长时间。海贝很快就能扫荡完落脚的地方,然后继续追寻着漂流船的方向向前。然后随手检视路过的合适的洞穴。
就这样游了半个多小时,除了浑浊的海水和五彩斑斓的虾蟹,鱼叉再没有惊出其它东西。
海贝从最初的兴高采烈到逐渐失去耐心。头顶的日光已经开始由盛转衰,等到傍晚时分,不仅光线会急剧转弱,就连海水也会很快降温。留给海贝的探宝时间不多了。海贝顶多还能在水里呆上两个小时的样子。
难得安稳的一天,若是今日的收获仅有那两兜紫色地衣,那收获实为可惜。
海贝很快做出决断,又采集了两兜长得肥硕的紫色地衣运到了漂流船上晾晒。
漂流船的二层甲板被四大兜的收获铺满,看起来一派丰收的喜悦。
再次下水时,海贝下了决心。这次下水一定要带点不一样的收获回来。若是真寻不到其它可用的东西,大不了找堆坚硬的小石块带上来。可用又合适的石子同样可遇而不可求。
海贝在海底兜兜转转。天色真正开始暗下来的时候,海贝发现一个比人还高的大洞穴。一个长满了锈迹的小轿车屁股朝外卡在洞穴中。
这个小轿车已经完全看不出原本的颜色,车身除了红色锈迹就是颜色更为诡异的地衣。
小轿车一半卡进洞穴里,小半露在洞穴外。车子的后车门和后轮胎全部被卸走。
海贝猜测这个地方曾有过路者探寻过,只不过这辆车卡得太紧,过路者才会卸走所有能卸走的东西。
因为没有了车门,车内灌满了海水。车子卡在洞穴里并没有把洞穴完全堵住,车子顶部有一拳高的空隙直通里面,地下的缝隙更是有三拳高。故而这里的海水虽然被车子阻断一部分,味道却并不腐朽。
海贝只犹豫了一瞬间,就从空旷的车门游入车子里。车内只有稀微光亮,比一盏豆灯强不到哪里去,倒也勉强让海贝了解了里面的情况。
车内的车座全部被暴力拆走,连方向盘都被卸走了。
车辆的两个前门正卡在洞穴的墙壁内没有被卸走,大概前一个探索者怕动作太大震塌了上头的石层,车辆前方的挡风玻璃也依旧还在,不像是后面的挡风玻璃被整块撬走。
挡风玻璃前方黑压压的,只能看出前方并不是岩石。
车内被拆解得过于干净,海贝快速巡视一遍,没有找到任何漏网之鱼。
爬出车身。海贝转向已经看不出原色的后备箱。后备箱依旧紧紧闭合着。可能当初路过的探险者没有找到合适的工具打开它。希望内部没有被搬空。
海贝从空间里取出工具,打算暴力砸开后备箱。原以为这会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情。没想到长久的水泡已经让锁扣腐朽。海贝没花多少力气就砸开锁撬起了车盖。
撬起后车盖比砸毁锁扣要更艰难一些。海贝不得不把车后盖敲下来一块。海水从缺口处倒灌。砸坏车盖之前,后备箱里面竟然还是没有进水的状态。
这是件格外让人惊喜的发现。这说明后备箱一直还未曾被人打开过。
既然后备箱已然进水,海贝干脆花了点力气把整个后车盖都敲了下来。车盖对比车子要轻得多,也是很难得的成品金属。
车盖敲下来后,后备箱里面的东西就清楚陈列在眼前。这是一个装满东西的后备箱。
这个车子原本的主人大概不喜欢杂乱,后备箱的东西收纳得非常板正整洁。
后备箱的最左边是摞在一起的两个长方形塑料箱。上面的箱子小一点,下面的箱子大一点,都是深色不透明的密封箱,明显是卡着车厢的尺寸买的。
如今两个塑料箱上方的扣盖扣紧封实,两个箱子和车厢之间还有大块折叠好的布料,可能是用来清洁车子的布料。
塑料箱子的右边,后备箱的中央,是一个侧着竖躺的防水行李箱。这个行李箱是漂亮的奶油白色,如今完全泡在海水里。
第54章
这个行李箱的质量很好,密封性很强,看起来一时半会儿泡不进水。
那海贝就不必急着上浮了。
后备箱的右侧则是一个密封的金色手提箱压在底部,一个备用轮胎放在上面,一个车用灭火器塞在空隙里,轮胎与车子的空隙里还塞了几包全新的抽纸。
一个不算大的后备箱满满当当,尽可能利用了每一寸空间。
海贝把后备箱里能转移都转移到随身空间和网兜里,剩下的东西用绳子捆好,连拖带拽地去追赶漂流船。
这些东西很沉重,海贝游了几步就不得不放弃了好不容易撬下来的汽车后盖,任其被水流带走。
剩下的东西却是哪一样都不舍得放弃。好在如今海贝的力气比以前大了不少,在海中更是如鱼得水,之前又补充了足够的油水,勉强拖着这一长串。
最主要的大概是丰收的喜悦支撑着海贝一直向前。这些东西成功被带上水面。
浮出水面之后,情况就好了许多。不管是密封的箱子还是完好崭新的备用轮胎都有一定的浮力,这为海贝节省了不少力气。
都已经浮上水面,海贝更是舍不得放弃任何一个。黑暗降临。即使是如此,海贝也借着月光追逐着漂流船的方向,祈祷着千万不要有大型生物出现。
千辛万苦爬上漂流船,甚至顾不上休息,赶紧找了干净毛巾把这些密封箱全部擦干净水,深怕因为在水里泡久了出现渗水现象。
擦干净箱子,顺手又把灭火器和全新的轮胎擦干净。所有的东西全部搬进了船舱。侵透的布料则是暂时留在了甲板上控去水分。
久违的开盲盒的激动的心情。这些东西个顶个的沉重,想来里面会有很多好东西!
海贝先打开了最大的那个塑料箱。这个塑料箱整体都是不透明的灰绿色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海之国漂流记》 50-60(第4/10页)
。同色的塑料盖上是线条光滑圆润的波浪纹。长方形箱子的四个方向的正中央各有一个弹性扣条。
海贝把四t个锁扣依次掰开。可能因为这件东西一直被密封在海底,这些塑料不仅没有褪色,还完全没有老化。
但塑料密封箱也有一点旧的痕迹。这点痕迹更多的可能来自于原主人的使用。
灰绿色的箱子虽然看起来干净整洁宛若全新,实则近看能看到轻微的划痕和清洗使用过的痕迹。看起来崭新不过是因为原主人使用得十分爱惜。
四个锁扣依次打开,扣锁依旧好用。箱子盖拿开时没有任何磕碰的声响。箱子内侧有一层厚厚的磨砂软胶贴层,不知道是为了防震还是为了保温。
四个锁扣很好地保持了箱子的密封性,内部没有渗入海水的迹象。海贝依次捡出里面的东西。
首先是一套太阳能折叠包发电板。这个太阳能发电板折叠起来就是一个黑色手提包的样子,最边上还有特意做出来的手提包样式的提手。全部合起来的厚度大概有四指宽,外貌神似一个板板正正的黑色手提箱。
这个手提包展开后是六片太阳能光板,光板都嵌在黑色结实布料上。光板比海贝印象中的更轻薄一些,还能像纸张一样掰弯。
黑色布料的另一面印刷着一些文字和图片的提醒,白色的字样还非常光鲜。
海贝大体浏览了一遍。上面写着太阳能光板的弯曲角度不要超过一百二十度,这个光板可以防水,型号属于300瓦类别。
绘画方面表示,手提包上自带的储电器的接口可以直接给手机、平板、相机、无人机一类的设备充电,想要给笔记本电脑、摄像机、风扇、小冰柜一类的设备充电则需要另外的储电箱。
海贝找了找,果然在把守位置找到一个小型储电器,不过只有插孔没有线。
拿出太阳能板手提包,紧挨着光板的就是一个多功能储电箱。这个储电箱也非常小巧,黑色为底,金色纹饰,整体只有三十厘米长,二十厘米高,十厘米厚,最上面有个一体的把手。
储电箱的一侧有液晶屏和按钮控制器。储电箱个头不大,最大功率却有5000瓦,可以储存15度电。
储电箱的旁边是一个皮质化妆箱,里面装着用固线器整理好的各种型号的线头。看大小,这些插线应该分别属于太阳能板和储电箱。
皮质化妆箱的容量很大,除了各种各样十多条插线,还有不小零零碎碎的其它东西。
海贝先把扎成捆包着塑料袋的插线都取出来,又从里面拿出两个一模一样的白色充电宝。两个充电宝都是不认识的牌子,充电口有防水开关,充电显示灯显示两个充宝都满电。
海贝给充电宝又装回防震塑料套和绒布袋,把充电宝暂且放到一边。
化妆包里还有一个乳白色的圆柱形物品,整个只有手掌大小。
海贝最初还以为这是镜头一类的东西,把这东西的机关都打开,才发现这是一个防水充电提灯。
这个提灯的最上面可以从两边的边缘抠出一对乳白色的提手。提手中央的圆片是个小型的太阳能充电板。
圆柱又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是不透明的乳白色防水塑料,下半部分是带着全封闭灯罩的LED灯。
提灯的上半部分又有左右开关,一个推开是强力探照灯,一个推开是开关、电量显示屏和充电口。
除了这个手提灯,化妆包里还有一个只有手指头大小的防水可充电手电筒,再就是一套迷你工具。大概是用来维修这套设备的工具。
箱子的剩余空间里则是塞着一件超薄的汽车防晒布,同样也是用专门的绒布袋收纳好。
大箱子里拿出来的东西暂且堆放在地板上。海贝又打开了稍小一点的塑料箱。
这个小塑料箱的材质和颜色都和大的塑料箱一模一样,只是个头上小了两圈,大概是为了配合后备箱上凹的形状。
小的灰绿色塑料箱打开,里面只有一样东西,是个玫瑰金色的压缩机制冰机。这个制冰机是上开盖样式,容量只有12升,液晶屏上的调节器显示,这个制冰机的调节范围在20摄氏度和零下20摄氏度之间。
这个制冰机只有65瓦,想来也是使用太阳能板提供电源。
海贝把制冰机从塑料箱里扣了出来。制冰机若是使用就需要散热,那这个装它的箱子就可以腾出来另做它用。
这一大一小两个塑料箱都有很厚的防震保温层,完全可以把里面的东西都清出来。把这两个塑料箱当做保温箱使用。
船舱最底层的底仓温度偏低。若是把这个两个塑料箱搬进底仓,底部再铺上一层碎冰,也算是简陋版的冰箱了!
第55章
海贝先从这些东西里拿出太阳能提灯和太阳能手电筒。
这两件照明工具都因放置的时间太长而没能启动。
海贝拆开检视了一番,这两个照明工具都不像之前的手电筒那样内部被腐蚀坏,只要能充上电,大概率还能继续使用。
这些东西的完好主要得益于后备箱的密封非常完美,就连制冰机上都看不出任何岁月老化的痕迹。
海贝相信,只要明天太阳能充电包可以正常工作,这些电器就可以重新发挥它们的作用。
两箱东西在地板上铺开,海贝绕开几步继续去开下一个箱子。
在行李箱和手提箱之间,海贝选择了体积更大的行李箱。
这个奶油白色的行李箱是个非常规整的长方形,折角处都做了圆润的钝化处理,底部安装有四个小型的万向轮,开合处都有厚厚的密封胶圈做了防水处理,外部还用扣带加了一层锁扣。
行李箱的拉杆可以调节长度,有三种不同的档位。因为这个行李箱本就就比较大,最低的拉杆就很合用。
行李箱最外侧锁扣把行李箱紧紧闭合在一起。扣带被绷得很紧,不过这层锁很容易打开。打开伸缩锁扣后,还有一层停在“666”上的密码锁。
这个行李箱使用的虽然是密码锁,但已经调试在正好可以打开的状态。想来“666”就是这个行李箱的密码。
打开行李箱。可以看出这是一位女性所使用的行李箱。因为衣服里有裙子和内衣。箱子的最边上是两团卷成长筒的布料。
海贝把这两条布卷都抖开。这两条布卷儿都是1.5米×2米的单层小毯子。一条是双面毛绒布料,一条是轻若无物几乎透光的羽绒被。
这两条小毯子都是淡褐色,质地单薄,仅仅是进行了简单的锁边。上手摸一摸就能感受到这两条毯子的质量都很好。卷好后只有一个成年人的拳头粗。单薄到这个程度应该只是为了追求轻便好携带。
虽然这两条小毯子都很干净整洁,但明显也都有着使用过的痕迹。海贝丝毫不嫌弃地把这两条小毯子都直接扔到了自己的床铺上。
要是放到以前,海贝怎么样都要先把这两条小毯子清洗一遍。然而海水洗过的衣服并不柔软舒适,还经常会有一种特有的腻滑感。每使用海水清洗一次,都是一次对布料的严重伤害。
海贝非常随遇而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海之国漂流记》 50-60(第5/10页)
安地放弃了自己的讲究,接受了这两条小毯子成为自己日常使用的寝具。最主要的还是因为这两套毯子看起来真的很干净,还带着一种清洗过后洗洁剂的清香味。
除了这两个比较大的布料卷,行李箱剩下的空间里都塞满了换洗的衣服。
海贝收获了一件薄外套,一套白色运动服,三件T恤,三件吊带衫,两条牛仔裤,一条牛仔短裤,两身连衣裙,一副墨镜,一个遮阳帽,一包全新的袜子和一包全新的内衣。
看得出来这里面全部都是夏天的衣服,就连唯一的一套运动服的布料也十分单薄。
海贝试了试看起来最宽松的运动服。穿在身上有点紧绷,只是勉强套进去。其它衣服只会更小。这一行李箱衣服除了有弹性的吊带衫、袜子和内衣,其它都需要重新缝制才能穿。
不管怎么说都是一箱漂亮的布料,可喜可贺。
收拾完衣服,最后只剩下稍小一些的手提箱。
这个手提箱看起来和行李箱出自同一品牌,涂料的颜色是一模一样的奶白色,就连形状都十分相似。四周则是一圈金色金属色涂料,显得犹为漂亮。这个手提箱的底下同样有四个万向轮,把手方向也能抽出一个拉杆。
同样都是“666”的密码,这个t手提箱里的东西更加的丰富多彩。
首先是一板三瓶未层拆开的精包装的纯净水。每一瓶的容量只有350毫升。
然后是一罐半斤装的金属罐子的巧克力,一罐薄荷味的水果硬糖,一罐盐味奶糖。这三个金属罐子都是长方形,装在长方形的手提箱里显得特别板正。
手提箱里还有一个特别醒目的黑色便携医用急救包。这个急救包只有20厘米长,10多厘米宽。
海贝打开医用急救包,细数里面的东西。
里面有一包创可贴,一包医用纱布片,一包医用弹性绷带,一卷医用自粘胶带,一盒消毒棉片,一把剪刀,一个金属口哨,一把金属镊子,一包三角绑巾,一卷止血带,一瓶碘伏消毒液,一包医用消毒棉球,一个可以手摇发电的应急小手电。
这是一个还算齐全的应急急救包。可能因为放置的时间太久。瓶子里的碘伏消毒液已经只剩下半瓶。虽然已经过期,这里面的大部分东西都还可以再使用。
当手头什么东西都没有的时候,海贝已经开始渐渐习惯不去在意保质期。
急救包里的自摇发电手电筒十分有趣。海贝拿起来拼命一顿操作。
手摇充电10分钟以后,手电被成功点亮。整个船舱都被这束光照亮。应急手电筒的光亮虽然比较微弱,但比油灯强了不知道多少倍。
有了这个手动发电的手电,海贝就可以在夜里自由出入底仓。不过给手电手摇充电也需要一点时间,现在还是继续使用油灯查看剩余的东西。
拿出水糖果和急救包之后,手提箱里剩下的东西就不多了。
这个手提箱里面同样有一个小型的化妆手提包。这个化妆包比上一个要小得多,是暗金色不透明皮质,
这个化妆箱里有旅行用的小瓶装的洗发水、沐浴露、牙膏。这三样都是开封使用过的,不过里面尚一大半,依旧可以使用。里面的牛角梳也可以使用,不过别人用过的牙刷就只能当做刷洗东西的工具了。
除了这些基本的洗漱工具。里面还有一些开封使用过的化妆品和洁面用品。不过这些东西同样也开封使用过。
因为不确定这些是否会因为放置太久产生毒性,海贝完全不敢往自己的脸上使用。
乳液之类的东西也就罢了。像是粉底,口红,眼影之类的东西都有比较明艳的色彩,海贝准备把这些东西留下当颜料用。
衣料放在行李箱里可以有效地避免受潮。海贝把自己收集的十字线的丝线放进行李箱里挤出来的空隙。行李箱重新闭合放进夹层的仓库。
准备废物利用的化妆品全部收拾出来,另外收进一个密封袋放置。
小手提箱里只留下吃的东西。这个手提箱就留在一层船舱。
为了防止遇到大的风浪碰坏这个手提箱,海贝使用胶带对这个手提箱进行了加固。
第56章
海贝暂且只固定好了手提箱。
现在室内的光线比较昏暗。海贝是使用油灯照亮,燃烧的是雾鳞鱼的鱼油。因为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次收获的究竟是什么,海贝很奢侈地点起了油灯。
虽然新得到的物品里有两个太阳能灯和一个手摇发电灯,然而入手的时候就已经入夜,完全没有太阳可以利用,太阳能灯暂时只能是个摆设。
好奇心让海贝能顶着油灯的昏暗和黑烟查看收获的东西。
如今已经知道了自己具体收获了这什么,东西都已经运上了船,剩下的就不用心急。摆在地上的这些东西,等明天天亮以后再梳理也无妨。看傍晚时的天色,至少海贝是没看出什么风浪的苗头。
兴奋的劲头下去,肚子“咕噜咕噜”抗议。在水下游了那么长的时间,现在的海贝需要一顿丰盛的晚宴补充消耗掉的体力。
海贝一眼就看见了厨房里的充气水池。水池里的鱼都还没有咽气。剩下的这些鱼意外的顽强。
海贝没有动它们。还活着的鱼能多养活一天算一天。这些活着的雾鳞鱼即使不能成为食物,也是很好的探测环境危险与否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