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菟丝花女配(快穿) > 300-320

300-320(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两小有猜 荣国府申请退出![红楼] 我被无限流boss缠上了 假死的白月光非说我爱他[快穿] 蜕生之日 捡来的小孩是仇家卧底 临死前亲了宿敌一口怎么办 脉脉gl 炮灰他娘的修仙之路[穿书] 师尊,说好的克制呢!

若说同辉城还在大家可以想象的距离内,那更远的地方是哪里,他们就真的不大知道了。

同样是往前,知道目的地的旅程,和毫无目的地的流浪,到底有所区别。

阮老根便继续闷不吭声,如同过往很多年一样。

阮老黑简直恨铁不成钢,直接道,“就这么定了,等会散了你们回去先说一声,准备好,过两天咱们就出发。”

等两人应下,阮老黑回来便干脆宣布,“我和你们叔爷都商量好了,准备准备,启程吧。”

“啊?”阮家众人没预料到,决定下得那么快,皆有些吃惊,好在城墙前蹲守也不是多么好的差事,对于离开没什么不舍。

阮老黑说完,再次想着苏村长而去,两人凑在一起说着什么,时有争论,但看着又不像真吵架,倒让人有些看不明白。

阮家这边,阮李氏并三个妯娌看着自家下面的孩子有些发愁,“我倒是能走,月娘和二娘年纪不小,都不用太担心,可小的这个才几岁,。怎么能走得动。”

阮二家的阮孙氏方才因为当家的被训斥一通,此刻不敢再冒头,安静搂着一双儿女。

倒是三房的阮田氏,很是焦急,夫妻俩就一个女儿,平日里疼爱得紧,半点累不叫沾到,如今翻山越岭的,可如何是好,小夫妻凑到一起自顾商量不提。

唯独阮柔,很是平静地接受了这个决定,唯独有点疑惑,为什么阮老黑这一世这么快就下定决心,明明原主那一辈子是拖到拖无可拖的地步才决定转道的。

她不知道的,若人人拒绝,阮老黑或许很难下决定,但只要有一个人支持,让他觉得自己做的是对的,那一切就顺理成章了。

当夜,惦记后面的艰难,阮家一个个再次失眠。

事实上,实际出发比阮老黑预料还要晚上两天,期间阮家人终于做好了心理准备。

尽管苏村长从中说和,但卢苏村人愣是有一半不愿意跟他们一起走,理由就是要等城门大开,他们不相信官府能置这么多灾民于不顾,只能说,高估了城内当官的狠心。

第三天,清晨,以苏德清村长为首,阮老黑在他身旁,阮家依旧在中后位置,开启艰难的登山路。

半日功夫,到达山脚,仰望高耸的山峰,众人尽皆沉默,远处尚且觉得巍峨,走近一看更觉非人力可跨越之力,不少人当即打了退堂鼓。

就在众人停下之际,阮柔眼尖瞥到一群略有些熟悉的人影,她拽拽阮李氏的袖子,好奇问,“娘,那是不是村里的孟大伯。”

跟阮家一样,她口中的孟大伯,属于村里的外来户,当初并未跟随村里的大队伍一起出发,但现在出现在这里,显然,后来居上了。

阮李氏一瞧,还真是,异地他乡,再是不熟悉的村人也生出三分欢喜,不自觉朝对面招手,“孟石头、孟石头,过来这边。”

孟石头疑惑转头,看见卢苏村中人不由得欢喜,三两步凑上来,高兴问道,“你们也在啊,不对,你们早出发那么久,怎么还在这儿。”

一句话问的大家沉默,很难解释他们足足在城墙下等了这么久,结果与后一波的孟石头等人撞上,简直白走了那么长时间。

没等说两句,苏村长和阮老黑走过来,其实正面对上,多看几眼就能看出,孟石头这一路受了不少罪,整个人瘦了一大圈,脸上干瘦的都能看见突出的颧骨,那是饿太久了的人才会呈现出的面貌,相较而言,卢苏村的人一路虽然也吃不饱,但没受什么罪,此刻精神尚佳。

孟石头一行只有几个是本村人,其他人都不认识,约莫是跟外人同行的,苏村长少不得多问几句。

比起半路结伴的外村人,当然是本村的更为可信,孟石头几家没太多犹豫,告别同伴就收拾包裹跟在了苏村长身后,不时交换些消息,阮柔与孟石头家的闺女走在一起,也得知了后面的事情。

且说他们打卢苏村出发,余下的村人担忧忐忑自是不提,但他们没有坚持太久,因为不止卢苏村,方圆十里村子中日日都有人离开,天上不下雨,地里没有粮食,继续等就是等死,只能往外走,起码还能寻个生计。

孟石头一家大概是在阮家人离开半个月后动身的,只是一路前行太过艰难,似阮家一行路上偶尔还能找到水源,如孟家这般晚出发的,别说水源,就连树根树皮都被扒去不少,真真可谓赤地千里、寸草不生。

但好在半路遇到合适的人同行,几个高大汉子抗住外人觊觎的目光,护着家人来到山脚,见到一眼望不到头的城墙以及等待的村民孟石头没多考虑就决定登山,这不,又跟阮家一行碰上,也是缘分。

与此同时,前方苏村长得知消息,深深叹息,为决定留下的村人们担心,但路都是自己选择的,他一个村长总不为所有人安排好一切。

队伍继续前行,随着孟石头的到来,不少人暗中庆幸,看来登山的决定不算错,还是早走早好。

至于阮家,更没人多说什么,本来离开的决定就是阮老黑做下的,自家如何争执,也不会传到外人耳中,叫人笑话。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菟丝花女配(快穿)》 300-320(第6/24页)

什么都没做的阮柔则深藏功与名,深一脚浅一脚,跨过一个枯草树干导致的小坑。

然而,路程远比所有人一开始预料的更为艰难,按一开始的预计,走上一个月,就该出了这座山,有正经的道路,但并没有。

半个月过去,他们就不得不在山中略作停留,大人们尚且还能坚持,但有许多家都有几岁的孩子倒下,整个队伍因此停滞。

第306章 阮家,气氛焦灼,概因大房和二房的男孙都病倒了。 作为……

阮家,气氛焦灼,概因大房和二房的男孙都病倒了。

作为阮家唯二的男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一向沉稳的阮老黑蹲坐在一处树墩,浑身上下散发着难以抑制的焦躁。

深山老林,没有大夫诊治,没有草药治疗,只能靠人硬抗,好在同行人中不止阮家如此,因此大队伍才一起停下来。

阮苏氏看着两个儿媳怀中的乖孙,向来有成算的人,此刻急得眼泪险些出来,一个劲问,“当家的,这可怎么是好?”

阮老黑同样没有办法,只能叮嘱,“好好照看着,煮一些大米粥吧。”

阮苏氏点头,从牛车上为数不多的粮食袋中取出一小布袋,看着里面小把的小米唉声叹气,“可就只有这么点了。”

“娘,我来吧。”见阮苏氏状似不舍,阮李氏顾不得许多,动作飞快将布袋拽过来,利索放进瓮中。

阮李氏倒没计较,取出更为珍惜的水,倒入一小碗的份量,随后收起。

“月娘,去拾些柴火过来。”阮苏氏瞧了一圈,儿媳都在照顾孩子,儿子养精蓄锐以备后面赶路,就一个大孙女可以使唤。

阮柔近些日子,吃不饱还得赶路,人也累得够呛,闻言呆愣了会儿,方才起身,好在身处林子里,干柴枯叶最多,随手就有。

捡了一小把干柴,阮柔就地生活,将小瓮架在火上,不知怎的,身子一阵晕眩,手就那么晃了下,小瓮“啪嗒”一下,掉在地上,细细的水流出,惹红了在场所有人的眼。

阮苏氏抿抿干涩的唇瓣,见其虚弱的样子,又是想骂,却又不知道怎么骂。

熟料,她还没开口,就见怀里抱着孙子的大儿媳,一个健步冲上来,眼睛猩红,头发散乱,已然有些疯魔。

“啪。”一个响亮的巴掌,伴随歇斯底里的怒骂,你是不是要害死你弟才甘心。“”

周围四面八方的视线皆被吸引过来,众人明里暗里偷瞧这边情形,好奇心满满,毕竟枯燥艰难的行程,多一点八卦也能多一点趣味。

阮家没有人说话,原本准备起身的阮二家的假装不经意挪了挪屁股,又坐了回去。

其实她方才也生气来着,准备教训教训毛手毛脚的大侄女,架不住大房自己先出手,啧啧,瞧大侄女脸上肿的老高,大嫂下手肯定下了十成力气,她也就不掺和了。

阮柔垂眸,感受着脸上火辣辣的痛,心里油然生气一股愤怒。

垂下的拳头攥紧又松开、松开又攥紧,最终到底无力地垂下,她蹲身,将倒下的小瓮捡起来,重新放回架子上,嗓音有些沙哑,“奶,能再加点水吗?”

是的,小瓮倒下了,但因为圆鼓鼓的肚子,只撒了大概四分之一的水,珍贵的小米安然躺在瓮底,一粒未撒。

阮苏氏都愣住了,不知此时该说些什么,木木道,“哦,行。”

水重新加满,阮柔点火,煮粥,随后退回到原先的位置,左手捂着被打肿的脸,眼神飘忽,不知想些什么。

“月娘,别想那么多,就是孩子生病,你娘急了些。”阮老黑宽慰几句。

好半晌没人说话,又过了会儿,沉寂的气氛恢复如常,众人各自做着自己的事情,却都默契略过阮柔的位置。

无人理会,阮柔便一直呆愣着,也没想着为自己争辩什么,毕竟她确实不小心打翻了水,在水源如此珍贵的现在,挨一巴掌好像也说得过去。

忽而,她耳朵动了动,就听见身边阮二妹的声音,“哼,现在知道了吧,咱爹娘眼里就只有小弟,平时给你几分好脸色,不过因为好使唤你干活,就你还傻呵呵的凑上去。”

这一回,阮柔没有如原主般,说些什么“爹娘都是为了她们好”之类的鬼话,五指尚有长短,她们姐妹俩加一起都不如宝贝儿子,何必自欺欺人。

她笑了笑,配上青肿的左脸,很是有些诡异,但阮柔却忽然想通了。

自从来到这个世界,她以为自己能改变阮家的结局,如此原主的困局自然而然不存在,但其实,并不是,阮家人有自己的生存智慧,有自己的一套上下尊卑体系,甚至于,就连原主在与家人失散后,心甘情愿养着一群弟妹,除去自己的选择外,家庭教育在其中的作用更大。

或许,她想,阮家人其实并不需要她来拯救,只要顾好自己就行,乱世生存,谁还能要求更多呢。

“你说的挺对的,但你如果一直表现出来,难道能占得了便宜吗?”不知出于某种心理,大概是看在对方有点良心,又大概纯属想要看好戏的心理,阮柔好心提醒道。

阮二妹诧异看过来,第一反应是觉得这个大姐有些不一样了,但以她的眼光来看,又瞧不出什么不同,但还是讪讪接话道,“我不闹,更没存在感,不如闹腾下,他们反而不会对我怎么样。”

世界通用的道理,会哭的孩子有糖吃,阮父阮母不想名声太差,就不会对她做什么。

阮柔没想到一个十岁的小丫头,想的还挺多,但人家活了十年的生存智慧自然有其道理,她就不多嘴了。

队伍只短暂停留了三天,毕竟生病不能继续走的人家到底是少数,绝大多数人还是无比焦急往前赶的。

随着前面的人群启程,卢苏村也不得不紧跟上,阮苏氏骂骂咧咧着收拾好行李,肉眼可见板车上的东西少了一大半有余,剩下大半都是被子等衣物,跟上前方队伍,一众人再次前行。

阮柔走在板车后面,脸上青肿消下去不少,行程依旧枯燥而无聊,于她而言最大的区别大概在于,阮李氏再也没将儿子交给她照看。

或许是不大放心,甚至揣度自己有意害她宝贝儿子,又或许只是碍不下面子,但阮柔还颇为乐意呢,自己累得够呛,还要照顾一个几岁的弟弟,那种疲惫,如今省去,挺好。

但倒霉的就变成了阮二妹,她年纪小,常常照顾不了多久,就喊累喊饿,扰得阮家所有人不厌其烦。

“娘,你背一会弟弟吧,我拉不动了。”阮二妹吐着舌头,一副马上要没命了的架势。

不知是这几天的第多少次,阮苏氏看着实在不像样,训斥道,“老大家的,你自己看着点孩子。”

阮李氏讪讪接手了孩子,只感觉那叫一个累,还是先前大女儿帮着照顾轻松,偏这孩子气量小,不过打了一巴掌,印子都看不见了,还记仇呢,弄得她想让人照顾孩子都不好开口。

第307章 漫无边际的前行,脚下草鞋都换了几双,历时两个月,从一处小山坡,……

漫无边际的前行,脚下草鞋都换了几双,历时两个月,从一处小山坡,终于能看见山脚下的景象。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菟丝花女配(快穿)》 300-320(第7/24页)

“有野草。”有人惊呼,带着无尽的喜悦,几乎脚下生风,飞奔往下,如沙漠中的旅者见到绿洲般惊喜。

僵持的人群一个个冲上前去,阮柔等人到的时候,地面已经见不到多少绿色,也或许本来就没有多少,但总归看见了希望。

阮老黑满意地巡视一圈,甚至找了处空地往下挖,尝了尝土壤,经年的老农,嘴角裂开一个笑,露出一口大黄牙,“不错不错,再往南走走,到同辉城就找个地方安家。”

闻言,卢苏村的人尽皆大送一口气,走了两个多月,终于看见了希望。

从山坡处往前方,同样是一面高大的城墙,庆幸的是,这里的人比之山的另一侧,可谓少之又少,故而城门依旧大开,只要有户籍、路引,交十文钱就可以进城,当然,没有固定落脚地的不得在城内停留,否则会被巡夜的衙役扣留。

再是便宜,阮家人多,拢共交了一百四十文,也把阮苏氏心疼得够呛,还是阮老黑安慰,“等到了地方,安顿下来,就能有办法挣钱了。”

阮苏氏也只能这么安慰自己。

进了城,所有人身心一振,不为旁的,而是那种久违的秩序,让脱离正常人生活许久的他们莫名鼻头一酸。

人群拥挤在一块儿,前面的脚步慢了,后面的就得跟着慢,偏一群逃荒似的灾民,脏污不堪,惹得城内百姓纷纷躲避不及,厌恶之情溢于言表。

阮柔讪讪摸了摸自己已经拧成块的油腻头发,以及深一块浅一块的衣裳,还有黑漆漆的手脚,不难想象自己面上有多少污垢,莫名的自惭形愧呢。

好在前后左右都是如此,她身处其中,起码不那么显眼。

阮老黑显然心态良好,对上城中百姓害怕的眼神,他就憨厚笑笑,减轻几分威胁感。

苏村长还是第一次经历这样打量嫌弃的眼神,想当初在卢苏村,作为村长,即便去镇上也是体体面面,还真没这么丢脸过。

他压低声音,悄悄问一旁的阮老黑,“老黑啊,你说咱们要不要找个地方修整几天。”

阮老黑反问,“你看城中会有地方安置我们吗?”

苏村长默然,他甚至在左边巷子处看到身管衙差制服的小吏,显然,官府的人对他们不放心,他遂打消了停留的打算,哪怕那很诱人。

“那就留半日,该添置的添置,洗漱的洗漱,不拘做什么,下午太阳落山前,我们就得出城门。”苏德清思忖片刻,终究做下最合适的机会。

“行。”他应下,转身去安排自家的事情。

三个儿子高大的身形立在跟前,阮老黑满意颔首,开口吩咐,“老大老二,你们去问问城中的粮价,若有合适的买些回来,老三,你去城内打听下消息,城中近来情况如何,可有如我们一般逃荒的人,以及往同辉城的路怎么走,老伴,你去买些干粮和水”

一连串吩咐,各人领了任务,转头分散开来,在城中四处打听寻觅,至于阮老黑,壮了壮胆子,掂量着手中的十几个铜板,往一处巷子走去。

余下的人则依旧停留在原地,一来女眷这边安全期期见不好分开,二来还有孩子需要照顾,只能寻了个安静不打搅人的地方暂时休整。

阮柔不自在扯了扯身上的衣服,想要在周围寻到一个合适的地方洗漱一番,恰在这时,阮二妹扯扯她的衣裳,“大姐,咱们去那家借个水吧。”

两人对视一眼,都是一样的心思,十来岁的小姑娘,已经是懂事爱美的年纪,遇到能清洗的机会当然要抓住。、

“咚咚。”两人就近敲开一户人家的门,一顿好说,最后讲价二十个铜板,自己生火烧水,主家则负责提供灶房、木桶等。

两人也不是傻的,一人在里面洗漱、另一人就在外面看守,轮换着来,不一会,两个崭新的小姑娘新鲜出炉。

身上的衣服是从家中带来的,事实上,从她们出门至今一直都还是穿的一套衣服,压根没换过。

如今一番洗漱,只觉浑身上下轻了十斤,整个人都活了过来。

“大姐,你变白了哎。”阮二妹看着大姐,笑嘻嘻道。

阮柔心想,虽然一路赶路,可照脸上那污垢的厚度,太阳都照不穿,可不就变白了嘛。

洗干净后,两人又找主家借了皂角,顺手将脏衣服洗了,晾晒在院子里,艳阳当空,指不定离开前就能晒干。

她们借用的屋子,主家是一对小夫妻以及一位老人,男人早上出门干活,留下婆媳两人,若不然她们不一定敢进来。

一切收拾好,两人再三道谢,悄摸出了门,结果转头就挨了阮奶奶一个爆栗。

“让你们好好待着,结果给我到处跑,胆子肥了啊,人生地不熟的。”阮苏氏说着说着察觉不对劲了,话音一转,问,“你们这是让人家洗澡去了?”

阮二妹连连点头,欢喜道,“奶,我们可算洗干净了,可真舒坦啊,桑姐姐也是个好人,一点没嫌弃我们。”

看着孙女的傻样,阮苏氏原本一肚子恼怒的话都说不出来了。

天晓得她方才回来见少了两个人,惊出一身冷汗,结果问老大家的得到的回应却是不知道,真真又气又急,好在两人安然无事。

起码人没事就好,阮苏氏只能这么安慰自己,转瞬不由得心动。

她也是个爱洁的人,没有条件洗漱还好,如今有了条件,哪里能不行动。

她瞪了两个孙女一眼,让其老实点,随后问,“你们是问哪家借的地儿,给了多少钱?”

阮二妹心虚,蚊子讷讷般回,“二十个铜板。”

阮苏氏刚灭下的火立即死灰复燃,恨不得把两个不知柴米油盐贵的死丫头狠狠凑一顿。

阮柔急忙解释,“奶,我们身上太脏了,一般人家不一定愿意,十个铜板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我们还借皂角洗了衣服呢。”

阮苏氏心疼钱,却也不是不知事的,明白时局不同,十个铜板当真不贵。

一咬牙,一狠心,她从板车上取出自己的一套衣裳,想想,问问三个儿媳,干脆一起进去洗个干净。

这户人家的媳妇姓桑,阮苏氏便称呼一声小桑氏,付了钱,排队进去洗漱。

阮家的动静不小,其他人见了,有动心的,有样学样,皆拿着铜板四处借地儿。

第308章 半日功夫眨眼而过,很快,到了规定集合的时间。 ……

半日功夫眨眼而过,很快,到了规定集合的时间。

此时一眼看去,人群中的场景与先前已大有不同。

尽管仍是枯瘦,但大部分人的身上已经洗得干干净净,一个个穿着发旧但整洁的衣裳,便格外多了股精气神。

苏村长虽然不满村民乱花钱,但见此清静还是欣慰的,至于阮老黑,碍于带头的是自家俩孙女,自是一个字不多说。

要说最不满意的,当属阮李氏了,对两个女儿的抛费,她表示的深深的不满,并表示要将先前给的钱收回去,理由嘛,很简单,如今已经看见了到达目的地的希望,不会发生意外,那鸡蛋自然没必要分篮子放。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菟丝花女配(快穿)》 300-320(第8/24页)

对此,阮柔与阮二妹的选择出奇地统一,那就是不给,进了自己兜中的东西,怎么可能往外掏,对此,阮李氏虽无奈,却也不想闹大,只能徐徐图之。

而阮柔,倒不是贪图这么点银子,但不拘逃荒还是将来到了新地方安家,手头有点银子总要安心许多。

“一二三”苏村长不放心,趁着村人们出城的功夫,硬是在城门将所有人点了一遍,确认没少人,才敢出发。

而阮家这边,团成一圈,打量新采购来的粮食。

为免接下来的路途条件困难,阮老黑还是狠狠心多买了些粮食,估摸够一大家子吃上三个月,当然,最多吃上五成饱的那种。

阮苏氏有些舍不得,埋怨道,“其实可以少买点的,这里的粮食比卢苏村要便宜不少,往南肯定会更便宜。”

阮老黑只得解释,“多花点钱,买个安心。”

也的确如此,事实上,大部分村人买的都是粮食,只有极少数人舍得买了些日用品之类的,实在是一路走来被吓怕了。

出了城,首要的便是寻找晚间休息的地方,所幸城内不能留宿,但城墙周边还算安全,更远处还有些村子,但听说那些村子都禁止流民入内,所以借宿是不可能的了。

熟练的将被席铺在地上,众人枕着粮食,难得睡了个安心觉。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城门眼看就要开了,守卫便开始赶人,显然不容人久待的模样。

“唉。”发出一声被嫌弃的叹息,苏村长再次带领族人踏上了逃荒路。

此次出发,便真的肉眼可见能到达他们此行逃荒的目的地同辉城了。

按行商卢泰的说法,同辉城地处平原,以一道石溪河贯穿其中,河道发达,既不愁干旱、也不怕洪涝,堪称天下粮仓,可以说,全天下哪儿缺了粮食,都不可能缺了同辉城的。

如此,对于种了一辈子地的卢苏村民来说,自然是再好不过的去处,只不知落户是否容易。

有了奔头,众人脚下行程更快,恨不得眨眼就能到同辉城,好赶上一年的春耕,其中尤以苏村长等将亲人托付卢泰一行的人更为焦急。

但人的脚力有限,再着急,依旧在行程中迎来了初冬。

有道是一场秋雨一场凉,不知下了多少场春雨,阮柔某一日夜中,突觉一阵寒意,瑟瑟发抖中醒来,才发现气温陡降,带着冬日特有的凌冽。

周围被冻醒的人显然不少,一个个唉声叹气,憧憬着何时才能到地方,住上正经的房子,哪怕是有片瓦遮身的茅草屋呢。

再是如何埋怨,距离依旧在那,苏村长担心寒冬到来,届时人赶路受不了,被冻病抑或伤寒问题就大了,只得督促加快脚程,每日赶路时间比之先前多上一个半时辰,晚间睡觉则必须一家子点一个火堆,对此,村人默默接受,只是更加沉默。

匆忙间,时间进入十二月,在所有人的倍日并行下,远远的,终于隔着迷蒙的空气能看见一座比一路所有城墙都要高。耸、巍峨的城墙。

日光照射下,城墙仿佛被镀上一层金边,耀眼夺目,而在逃荒人的眼中,那金光仿佛秋日稻田里硕硕累果,满是未来丰收的美景。

“呼。”不知是谁,常常吁出一口气,似是将胸腔中所有的疲惫、不干、埋怨以及恐慌一扫而尽。

而后,接二连三,或吐气、或感慨、或叹息,声音如同波浪般涌在人群中散开,这一路来的艰辛,好似都不再重要。

阮柔听着,心头感慨万千,都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无论何时,这天下,到底不是底层农人的天下。

感慨只是一时,继而是兴冲冲的步伐,如同勇敢无畏的战士,大踏步前行。

————-

这一天,村人们干劲满满,可惜,望山跑死马,到了月上中田,方才终于赶到城门前,而早在日落时分,城门就早早关上。

尽管如此,面对冰冷的城墙,村人们还是迸发出了无比的热情,围着城墙安顿下来,只等明日一早进城,届时就有个落脚地。

人群中,唯独两家,愁眉依旧不得展。

其中之一便是苏村长,于他这个村长而言,将人带到地方只是第一步,之后的安顿更为艰难。

另一处则是阮家阮老黑发出的,阮李氏不解,“都到地方了,大家都在高兴,怎么你还在叹气。”

阮老黑便将自己的担忧小声说与阮家人听,“我是担心到了地方,大家还要被分开。”

“啊,这怎么行?”第一个不愿意的就是阮苏氏,原先在卢苏村,可以说,几近有二分之一的人都是她的亲族,那可都是她的底气。

若离了族人,融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她不敢想象会是如何情景。

然阮老黑的分析有理有据,“咱们人这么多,就是同辉城愿意安顿,但也没有卢苏村那么大的地盘,且一个村子的人,若是聚众闹事,恐也难以镇压。”

总的来说,客观上位置不源于,主观上,危险性过大也不会这么安排。

时下,聚族而居,有好处自然也有坏处。

好处嘛,自然是人多力量大,不怕轻易被人欺负了去,且村长族长自治,极大节省了官衙的人力物力,但坏处同样显而易见。

以血缘亲族为纽扣的村庄,利益一致,一旦有人犯事,很大可能互相包庇,尤其若聚众闹事,官府的人都不够镇压的,毕竟总不能把一个村子的人全关押了。

平和的村庄尚好,似他们这般逃荒而来的村子,村民间彼此团结,更是容易与原住民产生利益冲突。

对此,阮老黑早已做好心理准备,毕竟他当初融入卢苏村,便是娶了苏家的女人,阮苏氏,算是半个苏家人,这才能安安稳稳定居下来,不受人欺负,只是到了新的地方,该如何安家,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毕竟,下面的孙子孙女年纪尚小,联姻不大可能。

这一夜,有人安心酣眠,有人辗转难眠,但太阳总会升起。

翌日,是个太阳高照的好日子,和煦的冬日暖阳照在人身上,似在昭示今日是个好日子。

以苏村长为首,卢苏村中人依次排队进城。

庆幸的是,同辉城暂时并未禁止逃荒队伍进城,且对此人群有着十分严谨的规制,入城、县衙核实户籍路引无误,必须有五户互相作保,确保彼此身份真实,且承诺到了新地方不会闹事,如此才会进行下一步——安顿灾民。

至于不同意甚至抗议的,官府可不会理会那么多,哪来的回哪去。

卢苏村的村人,不说腰是弯的,但起码没胆子跟官府作对,十分顺从接受了安排。

此次逃荒的,若按大家来算,其实不过三十几家,但原先好多下面有孙辈的都分了家,户数便显得格外多,足有六十七户,六十七户。

但因着初来乍到,不少人心中不安,硬是和成一户,如此,便有五十五户,按五户为一组,分为十一组,依次被分到下面五个村中。

阮老黑有经验,愣是从为数不多的存银中,心痛地拿了二两贿赂衙差,由此被分到距离同辉城更近的周水村。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菟丝花女配(快穿)》 300-320(第9/24页)

与阮家一般的,还有苏村长家,事实上,苏村长来到官府的第一件事便是查询自家孙子是否顺利安家,结果一查,卢泰同样落户在周水村,至于他家孙子,因为没有足够的安家银,如今在城中租了个小院先住着。

苏村长塞了二两贿赂银后,第一时间将孙子接到身边,一起落户周水村。

眼见事已成定局,阮家人却无多少欢喜,无他,实在存银不多了。

不提一路花销,光是为了落户,就足足花了二两加五两,另外五两是安家银,等于落户的银子,这五两中有三两归衙门,另外归安顿他们的村子,毕竟多两户人家几十号人,总归会分薄资源,勉强算是一个补偿。

如此,没了七两,这还仅仅只是起点,之后,盖房、买地、开荒、过冬,桩桩件件都是钱,阮柔不知阮家二老手中有多少银钱,但总归不会太多,将来一段日子,肉眼可见的拮据。

但总归一家子安然无恙,叹息之余,阮老黑这般安慰一家子。他们出发的早,一路挨饿受冻、露宿荒野,但总归没有少一个人,若再晚些,灾荒人群过多,且寒冬到来,都不敢想象逃荒路会是如何的惨烈。

衙差们手续办完,分户分银子,随后便似赶苍蝇般,将一群人从衙门内赶走。

五个村子以环绕同辉城之势,分别在不同方位,出了城,众人依依惜别,阮苏氏更是跟娘家兄嫂们泪眼盈盈,不知道的,还以为生离死别呢,事实上,不过相隔七八公里,当然,比起同在一个村子,以后的见面次数必然大幅度减少。

第309章 “到了。”周水村的村长姓计,是村中经年的姓氏大户,据说……

“到了。”周水村的村长姓计,是村中经年的姓氏大户,据说祖辈在此居住已达几百年,如今四十来岁,很是老成能干。

只是苏德清见了难免有几分伤怀,毕竟当了大半辈子的村长,眼瞅着能子承父业,结果却因为一场灾荒就这么丢了,如今还要看旁人的眼色过活,那种失落难以向外人言述。

阮家人倒是适应良好,尤其对于阮老黑来说,不过重新开始,只要一家人齐齐全全在一起,就比什么都要好。

然而摆在眼前的现实也是格外的残酷,建房和买地更是迫在眉睫,少不得跟计村长打听一二。

“如今村中没有空屋,你们只能跟村内有空闲屋子的人借一借,暂住一下阵了。”计村长将人带到家中,好生上了茶水,这才开口。

“那是自然,还望村长帮着引荐一二,当然需要的伙食和其他开销我们都一力承担,绝不会给村民们惹麻烦。”

计村长听了心下满意,这五户看着都不是那种会闹事的,他管理起来也省事。

“你们人口都不少,这样吧,我给你们介绍几家,你们愿意的话,再上门跟人家详谈。”

众人自然连连应是。

“村口的周寡妇家如今只母子俩人,倒是可以接纳几个人,但她只收女眷”计村长一连串说了好一通,最后总结,“总之,就是这些人家了。”

听完介绍,五户人家在一旁商议起来。

此番来到周水村的,除去阮家外,都是苏村长的本家族人,关系十分亲近那种,这才舍得花钱分到好位置,如今依旧唯苏村长马首是瞻,至于阮家,此等小事更不会作对,商议的结果很快出来,各家都有了暂居的场所。

虽是寄居,可到底许久都露宿荒野,有片瓦遮身,不必担心风霜雨雪,对于当下的众人来说,已是最好的选择。

十分有眼色地拒绝了计村长留饭的好意,五户人家由计村长家几个儿孙领着,分别去往不同人家。

阮家人被分成两波,女眷和七岁以下的孩童前往村尾周寡妇家,另一波则借住隔壁的计家,相距不远,彼此也不担心。

“笃笃。”敲门声起,很快有一二十上下妇人前来开门,她脸带笑容,不过面上始终带有一丝愁苦之色,不过思及其寡妇身份,倒也可以理解了。

“小栗子,可是来借住的人家。”寡妇生存不易,她要靠一个人养大儿子,日子过得万般节省,如今有可以赚外快的机会,自然要积极些。

“周婶子,正是。这是阮家奶奶和几位婶子弟妹,爷说安排在婶子您这儿,若费用没问题,今日就可以安置下来了。”

“知道了,你可要进来喝杯茶。”周寡妇开口邀请。

“好。”小栗子想了想应下,爷交代给他的任务是将人安置妥当,他自然要待到商量结束。

其实借住的费用早已商量好,二钱银子一个月,当然,若要一起吃饭,则伙食上的花销另付。

时下一两银为十钱,而十钱可以兑一百五十铜板,算下来一天五文钱,比起镇上客栈不知便宜了多少,算是合理,阮家人再是不舍,也知这钱不算贵,当即应下。

两家商量既定,小栗子收获一筐感谢,顺利功成身退。

等小栗子走后,周寡妇便安排客人们休整,“屋子都是收拾好的,只被子都是家中旧有的,放心,都洗晒过,干净的。”

阮家人哪里有嫌弃的份,从家中只带来三床被子,一路走来,沾染了不少污垢,还得彻底清洗之后才能重新使用,眼下有能用的,只有感激的份。

阮苏氏并三房女眷孩童分别入了屋,而后便一屋子人凑在一起,商量接下来该怎么办。

“我和你们爹已经商量过,明日就在村中寻访合适的地方建房,家中银钱是紧张,但怎么都要在雪落下来前把房子建好,少不得花些银钱请人,顺带与村人交际好关系。”顿了顿,她继续,“还有买地的事情不能耽误,明年春分再寻摸恐怕就晚了,其中需要的银子也不老少,还得早做准备才是。”

这话说的三妯娌莫名其妙有一种不好的预感,彼此对视一眼后,由阮李氏这个长房儿媳妇先开口询问,“娘,可是公中的银钱不凑手?”

阮李氏目光扫过几个儿媳,其中带有的威压不言而喻。

沉默良久,她方才道,“这个家到底是你们的,我和你们爹都已经老了,活不了几年,只可惜努力了一辈子,就因这一场灾荒,把那些家业都舍弃了,但你们都还有儿孙,总要为他们的以后着想。”

“娘,有什么话就直说吧,一家子何必拐弯抹角。”阮三家的语气不大好,她急着想回去休整,偏婆婆说个没完。

“那我就长话短说了。公中的银子确实不多,你们也知道原先家里的地都没能卖出去,只能等情况好点再回去,恐怕卖不出什么钱。但眼下买地却迟不得,你们手头应该都有一些私房银子,我和你们爹的意思是,这钱先拿出来买地。”

此言一出,阮李氏三妯娌面色都不大好看,任谁手里的银钱被惦记,恐怕心情都好不了,偏婆婆说的情真意切,背后还有公爹撑腰,想要拒绝怕是也难。

正在左右为难之际,阮苏氏再次开口,“考虑得如何,你们都能拿出多少银子,这田地总归以后也是你们的,总不能光占好处不愿意付出吧。”

阮李氏苦巴着一张脸,“娘,你也知道我没多少嫁妆,当家的又是个老实性子,只知道一亩三分地的事儿,哪有什么私房银子,若家中实在紧张,我,我从我嫁妆里挪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和离后怀了仙尊的崽 当我追尾劳斯莱斯后 啾!老公你会说鹦语吗? 全民选夫 重生后改嫁前夫他爹 雄虫大人缺乏常识却过于上进 直男扮演限制文工具人有多惨[快穿] 哥哥是并盛大魔王 带着糊涂系统追权臣 全灵异圈都在赌我能活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