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荣国府申请退出![红楼] > 110-120

110-120(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我被无限流boss缠上了 假死的白月光非说我爱他[快穿] 蜕生之日 捡来的小孩是仇家卧底 临死前亲了宿敌一口怎么办 脉脉gl 炮灰他娘的修仙之路[穿书] 师尊,说好的克制呢! 刑侦:逐日 太子殿下C位出道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荣国府申请退出![红楼]》 110-120(第1/17页)

第111章

扇雕刻着精致花纹的木门上是松鹤延年的图样,这是苏家老夫人住的地方。

苏家的宅子花园好大一面临水,就算苏家老太太住了最避风的地方,当下阴仄仄的风吹着,有一种透骨的寒。

庭院中央放了一口大石头缸,里面还有一只石头雕刻的老龟。

院里的小丫头和婆子皆挨着墙根站着,谁都不敢说话,抬眼悄悄往里屋看。

虽然事情没听全乎。

但是苏老太太那个外孙女,惹事了。

说到底这个小姐也算不上正儿八经的外孙女。

她姓赵,外祖母和苏老太太是亲姐妹,因去岁父亲没了,家中已是父母双亡,苏老太太的姊妹不放心,临终前就求了姐姐这件事。

苏老太太和妹妹感情极好,怎么忍心姐姐黄泉路上不安心?

便将这个外孙女接到家中来。

原本也是个懂事识趣的,每每在老太太跟前很会讨欢心。

不想惹了谁不是惹,偏生冲撞了荣国府出来的那一位。

也不

瞧瞧自己什么根基?

自不量力。

外院丫鬟们如是想着,支起耳朵,不放过里屋任何一点细小的动静。

苏家老太太亲自起身,有两个丫头扶着,走到贾敏跟前,一副要行礼的姿态。

“我们家中待客不周,老身给你赔罪。”

贾敏怎么敢受这老太太的礼?

真受了这一拜,有错的就是她了!

可惜贾敏也不吃倚老卖老那一套,谁犯错谁该认,谁惹了她,谁该低头认错。

贾敏避之不及,往旁边挪了两步,虚虚扶起来老太太。

“使不得,使不得,此事本就与您不相干。”

贾敏可不会心软,说一句就这么罢了。

苏家老太太已经做足了姿态,又对赵姑娘道:“过来赔罪。”

老太太口气不怎么好,听着更像是命令。

正好这时候有丫鬟进来禀报:

“老太太,四爷带着林家大爷求见。”

老太太说了一句请,然后对旁边苏家大太太使一个眼色。

苏家大太太回身和一个穿紫色衣裳丫鬟说了什么。

就有两个婆子从另一道门进来,想要把赵家姑娘带走。

不想赵家姑娘十分警惕,动作又灵便,马上躲了几步,绕到贾敏旁边的位置。

就如刚刚哭嚎时候一样,大声嚷嚷道:“谁敢拿我,我肚子里有你们四爷的种,还是个哥儿!”

那两个婆子还要拿她,赵家姑娘又是一闪身,直接冲着苏家老太太去。

“老太太,你们家四爷说的话,厌了那生孩子破烂丫头的奶奶,将来只等着我,你们苏家书香门第,哄了我身子,不能说话不算话!”

那赵家姑娘噼里啪啦说出来。

林海和苏家四爷进来时,已经听了个清清楚楚。

苏家四爷恨不得当场转头跑出去。

贾敏只看见那位四爷满脸惊恐,果然连和老太太请安都不说,捂着脸就跑了。

一个婆子逮住了赵家姑娘的一只手臂,另一个马上把人按住。

赵姑娘挣扎着,对拉着自己的那只手转头就是一口,凶悍的像是一只猛兽,仿佛在做垂死的挣扎。

赵姑娘凄厉笑出声来:“我知道,到头来定然要给我安一个疯了傻了的罪名,我不会投井,也不会上吊,我要看苏家一群道貌岸然狼心狗肺的东西,下十八层地狱!”

“我恨……”

赵姑娘恶狠狠瞪着苏家老太太,最后被几个婆子一拥而上,堵住了嘴。

贾敏看着她披头散发,犹如困兽,十分悲壮,心里已经不记恨她俩,反而没来由生出想帮她一把的念头。

可惜事情发生得太快,赵姑娘已经被人拖下去了。

堂内的人脸色十分精彩,估计十样颜料都画不出当下的颜色。

林海的脸色是铁青的,上前硬邦邦对苏老夫人行了一个礼:

“老夫人,学生听闻我家奶奶身子不适,特来接她回去。”

也不等应与不应,送客与否,林海直接拉着贾敏就出了苏老太太的院子。

半晌,两个小丫头才匆匆来领路。

小雅忽然上前来:“奶奶,刚刚那个小丫头悄悄塞给我的东西。”

原来是个纸条子。

小雅又补充:“就是跟在那个姑娘身边的小丫头。”

贾敏皱着眉头,叹了一口气,展开纸条,上面蝇头小楷写得十分工整。

却道是:‘吾虽不端,却因少不经事为人所惑,不求辩解,望卿广而告之,以为后人所戒,冒犯之处,叩首谢罪。’

林海没看清楚,贾敏就将纸条撕了,扔到一旁水池中去,墨迹化成一团。

两人一路无话,出了苏家的门,共乘一辆马车。

路程走了将近一半,沉默许久的贾敏这才开口:

“唉……想不到,我自诩聪明,来这一回,是被人做了笺子。”

林海今日又怎能料到会如此,他们林家人,平白无故卷入苏家的丑事。

尤其苏家四公子掉头就跑的场景,着实叫林海觉得震惊又荒诞。

须知前一刻,还是在那边煮茶谈天,好一个宁静致远的优雅派头。

林海叹息:“非要如此,却落不得一个体面。”

贾敏瞥了一眼林海,随即怅然道:“谁不想要体体面面的,许是走投无路了。”

但凡能体面,她会如此吗?

贾敏又道:“她连旁人会让她疯、让她傻、让她死都想到了,她难道不想体面,这苏家在姑苏,名望如此之大……”

说起名望二字,贾敏特意加重了语气,尽是讽刺之意。

贾敏说来虽然无心,林海想到父亲那几个姨娘。

让她们死……

母亲求了情,父亲却执意让她们死了。

一时间,林海也说不出话来。

夫妻二人安静回了家中,也无法去问苏家最后如何处置那件事。

贾敏肉眼可见变得沉默了。

小雅和邶风两个丫头,得了贾敏的警告,半点不敢提苏家的事。

林海了解贾敏,贾敏并不是为了给苏家老太太体面,而是为了给冒犯她的赵家姑娘体面。

可惜林海终归不够心宽,那个什么姑娘,凭什么嘲讽贾敏没命生也没命养。

这样的诅咒,林海受不了。

私下托人打听,只听说苏家人把那个姑娘送走了,再多就打听不到。

林海也知那人估计落不得好,却高兴不起来。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荣国府申请退出![红楼]》 110-120(第2/17页)

那天找来小雅一问:“你们奶奶,近来还在料理嫁妆庄子吗?”

小雅点点头,之前大爷已经问过一遍了。

大爷怎么不直接去问奶奶?

和小雅想的一样,林海坐不住了,最后还是去问贾敏。

林海不好直接问,只能陪着笑脸:“近来的账目,是不是很繁琐。”

贾敏放下账本,把算盘推到一边:“只是突然想起来,我自己的东西,当然要好好料理。”

林海还没说话,贾敏就继续说道:

“倘若将来我生了个姑娘,也能好好养她,倘若没有,那就好好养我自个儿。”

林海听得出来,贾敏话里有气,从那件事以后,她就一直气着。

林海有些无奈:“素来你最会劝我,莫要管他人口舌,如今怎么反落得想不开。”

倘若能有,无论男女,肯定要事事上心的养着。

倘若没有,那就没有吧!

命中如此。

尤其林海想到先前父亲犯下的孽……

报应不爽,也是应当。

贾敏笑着看他,这笑一点都不真:“我没有想不开,只是不知……不知旁人会不会变。”

林海如何听不出来,举着手就要赌咒发誓。

奈何贾敏也极为了解他,伸手捂着他的手,阻止了林海。

“你不必赌咒发誓,苍天也不是时时有眼。”

说吧背过身去,垂着眼:“我伤心难过,也不是因你而起。”

此事说来也与林海无关。

比起那什么苏家四公子,林海是一个很好的人了。

贾敏一直记得母亲说的话,要以自己身家性命为先,尤其女子,断然不可为了几句贤惠名声,做出妨害自己的事。

早前贾敏决定母亲过于武断。

如今见苏家事,再看姜瑶的结局,唏嘘之时,也觉得母亲说得有理。

虽然说开了,贾敏仍旧闷闷不乐,林海无法,只能看着干着急。

……

这年春暖的时候,有个林家远宗来姑苏赶考,投了帖子进来。

林海都不认识这个人,还是管家提醒他:“这是老爷在世时,早前连了宗的。”

都是读书人,林海愿意资助一点,但又仅限于资助。

其余的他也不想多做,毕竟多做多错,升米恩,斗米仇。

旁的宗族见林家无人,沾了一点林字的,心思都多得很。

以前林嬷嬷就成日担心,会不会有人害了林海,谋求家私。

林海自然也不是傻白甜,叮嘱下面人:“瞧瞧要作什么,打发他点东西,就说我病了,不见人。”

管事的将这人安置在林家招待人的客院。

他有三十来岁数,上来就以林海叔叔辈分自居,灌了两口黄汤竟然还说起什么宗族过继的事。

管事的一五一十报给林海,林海拧着眉头:“只当没听见,别给他由头。”

然后这人偷了一个鎏金手炉去卖,林家毫不客气报了官,直接就断了什么宗族之说。

贾敏知道这件事的时候,那人都下了狱。

聪明人怎么瞧不出问题。

“那香炉何等贵重,上面又是红宝石又是绿松石,满家里怕都没有第二个,姑苏城里也未必找得出来,天又不冷,好巧不巧,非要摆到外院客房去,这不是故意引人来偷?”

贾敏轻而易举,就看出来林海做的局。

林海无所谓的笑道:“是他心思不正,我用好

东西招待,反而成了错?”

贾敏无奈:“母亲说过,这叫钓鱼执法,上面祖辈连的宗,瞧着不好看。”

林海拉过贾敏纤细的手腕冷笑:“愿者上钩,我管他好看不好看!”

第112章

贾敏一直觉得,林海面上温和,实则是有些腹黑的。

腹黑这个词,还是母亲提出来的。

就像芝麻包,瞧着软软白白一个包子,咬开一看,满口全是黑馅儿。

他这回可不就是一个白白嫩嫩的芝麻包?

瞧着林海使坏的样子,这等神气,像回到了少年时。

贾敏觉得岁月对他们格外的好,林海如今的样子和成亲时也无甚差别。

“你这样一来,旁人岂不是心里不痛快,还会怕了你?”

下回姓林的再有人来,就要掂量着会不会被下大狱了。

林海笑道:“倘若他是真才士,管他姓不姓林,都改帮一把。”

可惜很多人都有劣根性,经不起考验。

前世的林海,看贾雨村也只看对了一半。

贾雨村是个可造之材,可惜造错了方向。

这档子事一出,果然林家清净了许多,再没人敢上门来打秋风。

林海除了偶尔出门去和先生讨论文章,闲来不是在家画地图就是忙着修书裱画。

几番下来,手艺堪比古董街的老师傅。

日子慢悠悠耗着,等林海和贾敏收到金陵那边编撰的第一稿计算通用手册,方才觉得汗颜。

想不到金陵那边动作竟然这样快。

这本书是在史苗的全程指导下编撰的,比之前拿出试水的计算手册,详实仔细,最重要的是引入了西洋文字记号。

完全自创了一个体系。

史苗不敢当什么自创,不过全凭回忆,勉强按照自己脑袋瓜里仅有的东西,拼凑出的简单数学教材罢了。

徐慧走了以后,史苗看见她的书稿就觉得遗憾。

早知如此,她就该拉着徐慧住在一起,好好钻研,这本教材早就能拿出来了。

史苗头一回无比讨厌古时候车马慢。

而今遗憾也只能成为了遗憾。

史苗的推广力度有限,把这本计算通用手册献上做圣上寿礼。

事与愿违,这种天书一样的东西,比不上一份词章华美的请安折。

现下皇帝陛下不需要立什么典型了,算术书比不上早前和百姓饭碗息息相关的粮食。

京城里嘴上说让贾赦回京,实则贾赦磨磨蹭蹭了许久,京城里也没催促的意思。

从贾敬灰溜溜回金陵过了大半年,贾赦才慢吞吞往京城去当他的一品将军。

敕造荣国府的匾额没带走,史苗还住在金陵呢!

宫里唯一做的一件妙事,就是特意下了圣旨,让京城的荣国府照样挂上敕造荣国府的匾额。

贾赦觉得挺没意思的。

挂个匾额,又不能调兵遣将,又没个实权,甚至连银子都不赏,反而叫他要请客吃席花钱。

贾赦学了算学的好处,账目算得愈来愈清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荣国府申请退出![红楼]》 110-120(第3/17页)

贾赦旁的没上心,专程上国子监打探,听说国子监的经学科参照了母亲编的册子,马上就派人回金陵报信,只图让母亲高兴高兴。

史苗仍然觉得不足,国子监才能教几个人啊?

由此看来,九年义务教育,多么伟大。

贾敏也认真学起来,不懂的地方就直接带着林海回金陵去问。

家里贾政为了让母亲开心,也跟着系统学算术,学西文符号。

几年间贾敏精力倒是不放在诗词上,反而对初版的计算通用手册进行了几次增删修订。

贾敏古文底子好,典故也用得明白,措辞比史苗更贴合当下的习惯。

史苗修订一回,除了往京城国子监送,还有各处书院也会免费赠送一套。

她们还开了女子算学坛,专门教女子算术。

史苗在金陵开,讲师是白湘湘。

贾敏在姑苏开,讲师就是她自己。

报名者很积极,可惜好姑娘学到能算加减乘除的账目,就渐渐不来了,大约都定下亲事预备嫁人,坚持能学下整本的人,寥寥无几。

史苗无奈一笑:“古往今来皆如此,倘若算学是科举必考科目,就会有人削尖脑袋钻研了。”

和现代高考科目一样。

不过就算纳入高考也救不了的,还有中国男足!

这几年间还太平,年年有灾,都不算大。

当然这种‘太平’,仅限于没有发生易子而食和灾民动乱的‘太平’。

总有不走运的,水灾、饥荒或是瘟疫,一家老小就没了性命。

贾政下场,堪堪吊尾的位置,考中了一个举人,只等着再学几年,再谋参加会试。

史苗看得出来,贾敬的事情,着实给了贾政不小的打击。

他如今也渐渐成熟,愈发能体会到,他们这样的人家,就是想读书,读了是不是能进官场,都要看上面人的脸色。

于是贾政对于科举一事,反而淡了心思。

林如海出了孝期的第二年,京城会试,林家和贾家结伴进京赶考。

这回进京声势浩大。

史苗给宫里递折子请示想回京城,老皇帝马山就应下来,还慷慨的赏赐了东西,权当是贾府进京的车马费。

贾赦回京这几年的表现,皇帝陛下很满意。

吃吃席,应应卯,就是一个无功无过不惹事的勋贵子弟。

说纨绔也算不上纨绔,比起真纨绔来说,不够骄奢淫逸。

京城里四王八公,荣国府现在最不刺头。

史苗回到京城前,贾赦早就收拾好了荣禧堂,让史苗安置。

先前嫁在京城的贾姝、贾媃、贾娴三姊妹都来了,带着各自的儿女在二门内等候。

史苗一进二门,众人簇拥而上,哭天抹泪的,弄得史苗看见人群都发憷。

瞧瞧贾姝三姐妹,离家时候还是小姑娘,现在都长大了。

史苗也渐渐老了。

贾姝带了两个儿子,贾媃带了两个儿子还有一个通房生的姑娘,贾娴也带了两个儿子。

史苗才在屋里坐定,几个孩子挨个上前请安,问姓名年岁,然后又有赏钱。

贾瑚和贾琏两兄弟在京城,和这几个表亲倒是熟悉,下去以后又给贾珠两兄弟引荐。

贾珠他弟,也是原著里不存在的一个人物,按着族谱取名贾琮。

史苗记着原本红楼里贾琮是贾赦那边的儿子,偶尔带过几笔。

经过几次蝴蝶效应,贾琮这个名字,落在了贾政家老二身上。

贾姝家老大全哥儿年纪最大,而今也有十来岁,姊妹们还好,当下最好奇的还是小姨母贾敏。

反正他听先生说,国子监的算经就是这个姨母编写的。

先生还可惜姨母把心思放在算学上,近年来文章辞赋上,反而太少了,虚耗光阴和才华。

全哥儿也知道,小姨母哪儿都好,就是没孩子。

私下里早他听母亲和祖母婶娘们议论过好几次了。

今日一见,小姨母果然是天人之姿。

全哥儿可惜的心里暗自叹气。

莫不是今后就没人承袭小姨母的衣钵?

再看姨夫林如海,和姨母

确实是一对璧人,若是姨父能高中,这个样貌,当探花最合适不过了。

全哥这么想着,却被打发带着弟弟妹妹们玩,大人们还有话说。

他只能不甘心的先和贾瑚一起招待几位在大人跟前装模作样的混世魔星。

姊妹们多年不见,虽然亲热,史苗也看出来,都是来回车轱辘话,贾敏和几个姐姐能聊的话题,已经不多了。

贾姝她们,重心免不得要是家长里短,围着孩子转。

贾敏没那么多分享的,诗词歌赋,贾姝等人已是有些生疏,至于种植、算术、天文、地理、医药等等。

贾敏知道几位姐姐就算想聊也是有心无力,倒也不提出来冷场了。

等这一回散了,荣国府给林海和贾政腾出来院子专门读书。

贾敏和丈夫兄长讨论文章考试,倒还更自在一点。

史苗留了贾敏和林如海在荣国府上住。

荣国府好歹挂着一块匾额,能挡很多不必要的应酬。

高墙大院的,安保工作也比林家在京城的宅子好。

林如海没拒绝,一来长者赐不敢辞,再者贾敏多年未归,也该叫她多多住几日。

况且,林如海还想看看,妻子小时候长大的地方。

贾敏笑道:“掐指一算,我离开京城,竟然将近二十年了。”

贾政想起昨个儿去见国子监和博士的情形,隐晦道:“这一科,说是圣上主考,实则应是那一位。”

贾赦瞥了他一眼,老二掉科举里了,动不动就提。

谁都不提,就他提。

贾赦道:“忘了母亲如何说的?东揣摩,西揣摩,揣摩到驴蹄子上,阴差阳错,弄巧成拙!世事无常,瞧瞧如今是谁住咱们旁边!”

贾政被怼的没话说。

谁又想得到,旁边的宁国府,被摘了匾,改了院子,现在竟然变成了甄家的地盘?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都不用三十年,三年之中一个京城就能翻出多少风云来。

京城会试,结果在史苗预料之中,放榜那日一家齐齐整整的等着。

敲锣打鼓的声音远远传来。

小厮气喘吁吁跑进来:“姑爷中了第三,二爷中了二十二!”

林如海的成绩在意料之中,贾政让人惊喜,众人欢欣鼓舞,荣国府外锣鼓喧天。

“给老太太道喜,给姑奶奶道喜。”

“有赏,有赏!”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荣国府申请退出![红楼]》 110-120(第4/17页)

贾姝、贾媃、贾娴各家都来道喜,甄家离得最近,更是早早的到了。

三日后殿试,林如海和原著发展差不多,因为样貌年轻,长得一个花美男模样,被当场点了探花,贾政下落了两名次。

史苗还有些遗憾,要是手上有录影设备,也该把这种热闹景象记录下来。

殿试后的鹿鸣宴,林如海和贾政一起去的,晕乎乎手脚无着的被送回来。

进了家门,贾敏忧心忡忡让人把半婚不昏的林海移到屋里。

哪有人鹿鸣宴上喝成这样的?

林如海一轱辘爬起来,就着贾敏凑过来的脸颊亲了一口。

狡黠一笑:“无事,我装的。”

贾敏恨恨拧了他的腰一把:“你又做什么,也不怕被参一个醉酒失仪!!”

第113章

林如海今日兴致很高,盘着腿坐在塌上,摇头晃脑,还想再亲一口芳泽。

却被贾敏侧身避过。

林如海赶紧去扶贾敏的肩膀,哄着道:

“我有分寸,以前岳母大人不是说,要会立人设吗?如今我就是一杯倒的人设。”

林如海长得嫩,圣上看吃了酒不知事昏昏欲睡,只会觉得这孩子不胜酒力。

多来几回,旁人就知道林如海喝不了酒了,林如海历来如此。

以前朋友之间不会有人劝酒,现在到了官场上有些时候喝的不是酒,而是服从。

反正喝多了伤心伤身甚至还会伤和气。

贾敏听他这份歪理有理,且随他去。

林如海和贾政一起入了翰林。

林如海在三甲之列,故而捞到一个编修,贾政就是寻常的庶吉士。

先前的贾敬身上有爵位,还,得了进士就像是一个荣誉称号,没有进来当庶吉士的机会。

翰林院里除了学习宫廷政务处理,还要学习其他科目,除了经典、文书、断案有一门就是算经。

很多进士老爷,从开蒙就是之乎者也,精力大部分都花在文章上,算学一项甚是薄弱。

唯有林如海和贾政在这一项上出类拔萃,其中林如海更甚。

国子监算经科的何博士有些问题还要来请教林如海,自愧不如。

林如海也不敢拿大,谦虚道:“都说术业有专攻,家母钻研此道,故而我学得几分,而今还是不如内子。”

何博士点头,也不吝对贾敏的夸奖:“那是自然,现下国子监里的样题,都是从尊夫人编的书籍里挑拣的。”

何博士主教算经科,虽然朝廷大小税务、军费、赈灾、修缮的开销都需要算。

这账目算不清楚不行,算清楚了,多半是圣上震怒,大人们记恨。

非算不可,还处处讨不了好。

何博士早就听说林翰林的妻子除了编书,还开坛教算学。

何博士是羡慕又惭愧,羡慕的是旁人可以把算学也当做孔孟经典来讲。

惭愧的是,他自诩一辈子钻研算学,最后没有编出一本像样的算学书。

且看国公府哪位老封君,才是真的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林如海家去,天天都不忘和贾敏讲,外面又有谁夸她。

好一副与有荣焉:“下回我就说,举荐你去国子监给他们讲一讲。”

林如海说的是真话,国子监里算学讲的不如贾敏。

那些算法要是贾敏去,肯定早就教会了,同科的几位老大爷,也不必如此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也不是林海不尊重,这一科就有四个老进士。

有两个都在五十五岁上,还有两个过了花甲之年,用东北那边的话说,就该叫做老大爷。

贾敏笑了一声,摇头不敢:“这可算了,那些老学究拉不下脸,你当人人都是不耻下问呢!”

来京城有一点不好,贾敏不好继续开坛讲课了。

京城人多口杂,就在皇城根儿下,不像江南,在史苗和一干出书作集的才女带领下,对各类教习之事都很推崇。

离着皇帝近了,就是不好!

林如海突然想起来一件事,今日贾敏好像没出门:“明儿你还去府那边吗?”

贾敏摇头:“不去了。”

林如海既入朝为官,也不好继续在荣国府中住,当下住的地方是很早之前,林家祖辈在京城置办的宅院,只得三进,也没什么花园。

林家祖上为了表现自家急流勇退的决心,没在京城留像样的房产。

左右都是其他大人家的院子,再想置办扩出去,却是不能了。

这一头的好处,大约就是上朝近一点,好些不上不下的大人们,都住在附近。

林如海还以为贾敏担心她与荣国府走动太密,会影响他和其他大人交好,刚想开口劝。

见贾敏揪着帕子,沉着脸,有些严肃:“我和你说个事。”

林如海醒了神,看贾敏表情不对:“怎么了?”

贾敏又道:“你别害怕。”

林如海就更忐忑了。

“我……”贾敏顿了顿,神色仍旧不好:

“好像有孕了。”

有东西在脑内炸开,林如海脑袋嗡了一声,懵懵的差点没坐稳从塌上栽下来。

林如海眼神都还是呆滞的,嘴巴却先动起来:

“几个月没来月事了?”

贾敏瞥了他一眼,含笑含嗔。

有些人嘴上没说,背里倒是把妇人孕产各种书籍都看得七七八八。

她伸出手指晃了晃:“两个,白天请王娘子来号过脉。”

林如海仿佛自己就是圣手郎中,极为有经验似的,笃定道:

“那就准了,你惯常月事一直很准。”

林如海甚至有些懊恼:“若不是忙着备考,我早该发现的……”

然后严谨如他,已经开始复盘:“也不知是哪一次有的……”

贾敏脸色微红,又掐他一把:“你够了,出去不能这么说。”

林如海点头,想把贾敏揽在怀中,又不敢动:“我知道,我知道,前三个月不能说,我肯定守口如瓶。”

林如海果然太高兴了,没有大嚷大叫,话又多又密,絮絮叨叨起来:“也该请个太医。”

贾敏无奈:“再等几天。”

一直到半夜安寝,还是叽叽咕咕没停下。

“肚子难受吗?会不会想吐,想吃酸的吗?”

贾敏无奈:“你问过好几次,快睡了。”

林如海:“书上说怀孕的人会嗜睡……”

林如海高兴的一夜未眠,第二日仍旧精神抖

擞去宫里当值。

一连过了三四日,他夜间话才稍微少点。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荣国府申请退出![红楼]》 110-120(第5/17页)

林如海催的不行,贾敏才让人带信,要荣国府那边帮忙请个太医。

给林如海上点哑巴药,她怀孕没觉得累,反而要被林如海天天追着念叨,烦死了。

史苗看见贾敏给她写的笺子,从脑门和眼皮都在颤。

“卧槽!不对啊!”

史苗爆发了穿到这个世界的第一个草文学。

要不是老胳膊老腿,怕要当场蹦起来。

贾敏怀孕了!

这不是惊喜,这是惊吓啊?!

史苗一颗心七上八下的。

虽然红楼梦里贾敏生下黛玉的年纪没有明确,但大致的范围可以圈出来。

黛玉六岁时,林如海就有四十多了,少说这两口子也是三十多岁添的黛玉。

现在贾敏和林如海才摸到三十岁的边……

史苗把可能性都过了一遍。

最好的可能是蝴蝶效应,让林如海和贾敏多了一个孩子,将来黛玉能有个手足。

最坏的可能是绛珠仙子提前历劫,整个剧情被强行加快,贾敏和林如海见阎王的时间提前。

大丫鬟一脸忧心看向史苗。

今儿老太太真太古怪了,自大看了姑奶奶的信,已经在屋里走了十来个圈。

史苗深深呼吸,冷静!

她来这边积德行善,肯定不会是最坏那一种。

贾政都平白多一个儿子,林如海和贾敏怎么就不能多一个?

史苗沉住气,说自己身子不痛快,让人去请太医。

另一边,要人去把贾敏接到荣国府:“快安排人接来,不许乱说。”

大丫鬟会意:“小的知道,惊了胎神就不好了。”

史苗瞥了大丫鬟一眼,肯定是和林家人接头的时候,私底下通过气儿了。

这丫头也怪沉得住气。

也不是谁都沉得住气。

贾敏接到荣国府,太医早就等着了,一把脉息,稳妥的喜脉,脉象还挺好。

史苗当然要表现的高兴,荣国府上下都高兴。

贾赦回府一进二门消息传到他耳朵里,那还了得。

他先是去母亲那里想道喜,扑空了人不在。

然后无头苍蝇似的撞到自己院子里,问妻子:“妹妹呢!?我刚给母亲请安不见她们。”

周氏淡淡笑道:“老太太就怕闹得沸反盈天不好呢!又把人送回去养着了。老太太马上就说要去庙里拜一拜,爷没回来的时候就出门了。”

贾赦点头,他也知道妹妹这孩子来得不易:“是要悠着点,你们怎么不同母亲一起去?”

周氏又道:“母亲非要自己去,就连四妹妹也不许跟着,让好生送回去。”

贾赦心想,贾敏肯定不能出门乱走必然是要送回去的。

他放心不下母亲,又要出门。

周氏叮嘱他:“大爷出去不要一高兴说漏了嘴。”

满家都知道,该漏的早就漏了,但这话她说了,旁人就不能怪她。

周氏又将礼单子拿给贾赦看:“这些东西,大爷瞧瞧要添补什么?”

贾赦一时间看不明白,又记挂着出去的事,只说自己回来再看,要人牵马,赶着出去。

贾政傍晚才从宫里回来,听见这消息,反而唉了一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斗罗:武魂圣子,骗麻众女 让你宣传环保,车诺比什么鬼 说好摆烂拍电影,年度游戏什么鬼 和景光结婚之后 我上交了时空穿梭卡 我的生活变成了游戏 苏格兰水仙观察日志 十八线退圈开殡葬店后 师尊是美强惨男二 冉老师别请我妈妈吃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