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0(2 / 2)
无论是乔云忻还是季沧溟,和他们都没有定位上的冲突, 尤其季沧溟虽然是个上位者, 但很擅长把控局面, 几句话递出去, 他们的专业形象就稳了,因此他们并不介意两人的估值比他们更精准的事实。
“毕竟我们没机会日夜接触大师的作品。”方姓评委玩笑道。
其他评委听着, 也露出了善意的微笑,除了尤湘。
季沧溟没有针对对方, 却也没有给对方递话, 仿佛现场并不存在这么一个人。
但他的忽视又不是刻意回避, 而是确实没有什么需要从尤湘那里了解的, 毕竟他的身边有更为熟悉,小提琴水平也更为出众的人。
“之前还没感觉,现在觉得,尤湘的水平好像是比较一般?”
“好像404的低配版啊!小提琴水平像、知识储备像、长相气质也像。”
“但他家世好点。”
“这都什么年代了, 还谈家世呢?而且他家世那么好,也没见他对之前那把昂贵的小提琴多几分了解。”
“可能他不在意小提琴是否昂贵这种事情?”
“那他在意什么?在意那么多年不进反退的小提琴水平吗?”
……
身后的议论声虽然低,但很是犀利。
乔云忻再一次看向身边的人,赞叹之情。
细究起来,季沧溟和之前在台上的时候一样,没有对尤湘流露出丝毫的恶意,可偏偏就是这样自然忽视的行为,让尤湘小半天的积累被摧毁得丝毫不剩,甚至有反噬的迹象——正如某个围观人士所说,自己和尤湘的定位冲突太大了。
他们井水不犯河水还好,他们一旦发生冲突,哪怕不是常规意义上的冲突,都会让人忍不住拿他们来对比。
而今天“对小提琴的了解”的冲突,实在是太触及他们人设核心的一件事,所有对舆论敏锐一点的人都清楚,今天的事处理不好,绝对会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
这也是为什么他和季沧溟被邀请坐到评委席后,尤湘的估值比之前还要急迫。
这人需要证明自己比他强,否则他精心准备的这场活动,全部都会为自己做嫁衣。
但很多时候,越心急越无法冷静判断,何况尤湘在这方面确实没有太大的天赋,因此第三项活动结束,尤湘直接站了起来,脸色黑如锅底地走了,临走前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乔云忻挂着无辜的笑容,仿佛不明白他为什么生气——他们的估值完全独立,他给出的估值和品牌方给出的估值差距太大……好像也不能怪自己吧?
“我觉得我有点茶。”等到避开人群沿着安全通道往外走,乔云忻终于对自己刚才的表情做出了点评。
季沧溟点头,却不是承认他说自己茶的那部分:“大众天然同情弱者,在没找到反击方式之前,和那种人赛装弱者就好。”
乔云忻听着,郑重点头,假装之前自己没有挑衅过对方。
季沧溟不用猜都知道他在想什么,补充道:“当然,只是有些时候,;另外的一些时候还是要反击的。”
乔云忻瞬间眉开眼笑了起来,那骄傲的表情,写满了“没错,我就是这么干的”。
季沧溟很想伸手碰一碰那张笑脸,但动手之前,身后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他靠山死了[娱乐圈]》 40-50(第6/12页)
快速靠近的脚步声直接打消了他的念头,一直没什么存在感的保镖也瞬间出现,拦在了来人面前。
出乎两人意料的是,来人并不是去而复返试图捅他们或者雇人捅他们的尤湘,而是一个陌生的中年男人。
乔云忻觉得这人身上的气质有点眼熟,下一秒,对方就证明了乔云忻确实见过这种人:“季董好,乔先生好,我是和安交响乐团的副团长,有些事情想和两位谈谈,不知道两位方不方便?”.
相似的对象,相似的谈话内容,但对乔云忻而言,却好像什么都不同了。
和上次相比,这回的谈话对象诚恳而真挚,神色里并无虚假与算计;和上次相比,他精神放松,不需要绷紧神经生怕一个不留神就让自己和季沧溟陷入万劫不复。
真好。乔云忻在心里感叹着。他喜欢这种生活。
坐在他们对面的赵闻似乎察觉到了他的态度,也放松了一些:“再次向两位介绍一下,我是和安交响乐团的副团长,姓赵,名闻,冒昧打扰两位,主要是想邀请乔先生加入我们的交响乐团。”
乔云忻虽然猜到他应该是冲着自己来的,但怎么也没想到他会那么直白,开口就是这么一句。
他有些好奇,也没掩饰自己这份好奇:“为什么呢?有沧溟在,我以为不会有人觉得我是可以拉拢的对象。”
《盲盒游戏》落下帷幕后,除了鲲鹏给他发出了独家直播邀请,并没有其他娱乐公司找上门。
这不是因为他知名度不够,正相反,他知名度太够了,尤其对于娱乐圈而言,他的开局完全可以称得上天胡开局,能给签约公司带来巨大的利益。
但反过来,这件事并不成立。
作为季沧溟的救命恩人兼挚友,并没有哪家公司能带给他足够的利益,所有人都默认季沧溟会给乔云忻安排足够完美耀眼的未来,这当中没有他们插手的余地。
乔云忻不觉得眼前的这位副团长不清楚这一点,那他来的原因……
“我们当然明白两位的关系,”就像开场白一样,赵闻的回答也很坦诚,“我们也大概能猜到季董原本的计划。说实话,如果我的亲人有您这样的天赋,而我又能给他提供足够好的教育,我也可能做出那样的选择,因为那个开场真的很梦幻。但是——”
赵闻说着,稍稍停顿了一下:“乔先生已经出现在了大众的视野里,没有办法再来一次神秘天才以独奏横空出世惊艳世间的传说。”
乔云忻没想到他真的能猜到季沧溟的计划,眼神里难掩意外。
季沧溟原本确实是这个计划,现在也确实苦恼于怎么给自己安排一个正式的出场。
毕竟惊喜只有一次,再来一次和故弄玄虚也没什么区别。
季沧溟倒没有太大的意外,只是说道:“所以你们有解决的办法。”
赵闻听着他的陈述句,露出了笑脸:“是。我们乐团从乔先生刚发布第一个匿名视频就留意到了他,因为他身份未明,所以我们做了各种预案,力求不管他什么身份,我们都能打动他。虽然最终乔先生和您的关系实在令人意外,但我们还是整合各种预案,研究出了新的有可能打动两位的方案。”
赵闻并没有卖关子,直接说道:“我们的方案就是,既然乔先生因为知名度没办法再按原计划惊喜亮相,不如反其道而行之,充分利用知名度,让乔先生在万众瞩目千呼万唤中登场。我们相信,以乔先生的能力,即使外界期望再高,他也不会让外界失望。”
“但是怎么实现万众瞩目呢?”乔云忻并没有被最后的一句高帽唬住,依然好奇地问道,“这个方案也在沧溟的备用里,可我们一致认为,无论怎样铺天盖地的宣传,作为一场小提琴表演的前奏,都太俗了。”
更严格地说,是季沧溟觉得太俗了,但在外人面前他还是想给季沧溟留点面子,以免别人觉得季沧溟是个狂热分子。
季沧溟发现了他措辞的微妙区别,眼神里露出了些许笑意。
赵闻倒是没听懂这段话里暗藏的玄机,只是深吸一口气,说道:“我们准备制作一部纪录片,一部分期播放、展示我们乐团的纪录片,而贯穿于这个纪录片的,就是乔先生您的练习,以及您作为小提琴手的正式出场。”
第46章
和安交响乐团不是国内最大的交响乐团, 但是国内最活跃、也是国内在国际上最知名的交响乐团。
和其他乐团相比,它的商业化推进工作非常成功,可也仅此而已——如果对比对象加入其他音乐领域,那交响乐团的商业化和没有也没什么区别。
因此赵闻的建议一出, 两个人都明白了他的意思。
赵闻希望以乔云忻带动整个乐团的商业化进程, 作为回报, 他们愿意为乔云忻在音乐界的出场铺路。
赵闻的建议乍听起来和乔云忻之前说的“我们觉得用铺天盖地的宣传作为一场小提琴表演的前奏太俗了”完全相悖, 但赵闻的判断并没有出错,乔云忻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抵触商业化的意思。
他和季沧溟从来就不是那种觉得古典音乐沾染了商业就要完了的老顽固, 在他们看来, 只要乐团的音乐水平没有下降, 商业化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
他们纯粹是觉得铺天盖地的广告未必能达到万众瞩目的效果,反而容易弄巧成拙, 让人觉得他和尤湘除了音乐水平外并没有太大区别。而且打广告然后出场什么的真的太普通了, 普通到两个人觉得没有什么美感。
但是纪录片的话……
“赵团长可以继续说服我们。”季沧溟并没有掩饰自己对这个提议的兴趣, 从容说道。
乔云忻在一旁点头, 表示了相同的意思。
赵闻没有因为他们的松动放松,反而更认真了:“纪录片市场的关注度总体来说不如综艺, 即使是最受欢迎的纪录片,它的热度最多也就小热门综艺, 不能更高, 但纪录片有纪录片的优势——它给人的印象比较好, 即使热度不行, 也不会影响出镜人的社会评价。我们会请一流的纪录片团队操刀,尝试着往大众可能喜欢的方向制作。”
赵闻的语速不快,但声音很清晰:“我们并不否认,我们准备借乔先生的东风打造一部有可能成为爆款的、将我们乐团在大众层面的知名度打出来的纪录片, 但我们允诺,这部纪录片会以乔先生为主线,我们乐团也会以最高的称赞、最好的礼遇迎接乔先生的到来。”
最后一句话说完,车里安静了好一会。
赵闻在耐心等待他们的回复,乔云忻和季沧溟也在认真思索他的提议。
终于,乔云忻看向了季沧溟,后者点了点头,乔云忻便把自己的想法如实说了:“我们对这个提议很感兴趣,但具体细节我们希望再商讨,而不是立刻答复。”
赵闻并不失望,反而长舒了一口气,笑道:“这是自然,我的目标也不是今天就把事情谈完,而是想先下手为强,给两位留一个深刻的好印象。”
赵闻说完,非常有分寸地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然后道别离开。
乔云忻看着他的背影,想到他整个过程几乎没有一句废话的交谈,语气里都是赞叹:“如果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他靠山死了[娱乐圈]》 40-50(第7/12页)
我有这种能力……我也不用直播赚钱,打乱我们早年定好的计划了。”
季沧溟听着,不置可否:“你真的没有这种能力吗?”
乔云忻回头看他,季沧溟神色认真,却很温和:“如果你没有这种能力,我早就死了;如果你表现出这种能力,我也早就死了。”
被这么认真地夸着,热度又悄悄、悄悄爬上了乔云忻的耳根。
他迅速转移了视线,虚张声势道:“不要转移话题啊!我们现在应该讨论的不是赵团长的建议吗?”.
最终,两人并没有继续讨论这件事。
就像他们回复赵闻的那样,他们对这个提议其实没什么意见,差的只是细节的商定,所以季沧溟非常干脆地把赵闻发来的方案转发给了自己早就给身边人找好的律师和职业经纪人,让他们细致研究后再报告自己。
乔云忻也只是想转移话题,并不是真的有什么想和身边的人探讨,因此见季沧溟拨通电话和其他人交代工作,他就当做转移话题已经完成,非常愉快地……刷起了手机。
他们和赵闻交谈的时间不算短,加上从他们亮相到活动结束又隔了很长一段时间,因此乔云忻点开社交平台的时候,他、季沧溟乃至于尤湘的事,已经完成了初步发酵。
对于他的评价基本都是好评,尤其是长相、小提琴水平和知识储备方面,他就没看到任何负面评价。
对于季沧溟的评价也基本都是好评,除去季沧溟基本不存在的小提琴水平,其他内容和他的差不多。
但之所以说是基本,是因为差评确实存在,也不少,而且“恰好”和尤湘有关。
他和季沧溟没有在现场对尤湘流露恶意,但也没有流露丝毫的善意。
这件事现场看不出来,可一发上网,关注的人一多,必然有人看得出来。
他曾经乔家少爷的身份、季沧溟的身份和尤湘的身份,三个人不太可能完全不认识,但当时的架势……
【他们之间肯定有矛盾。】有人斩钉截铁地写道。
有了这个开头,后面就顺理成章了。
网络上看不惯尤湘的人不少,但尤湘粉丝也不少,结合更不在少数的看不惯自己的人,话题很快歪到了他和季沧溟仗势欺人上。
【有靠山就是好,季沧溟这是想用尤湘给乔云忻立威吧!】
【看尤湘一个人孤零零地被排挤,感觉还挺可怜的。】
【这种准确度……乔云忻他们事先从品牌方那里拿到数据了吧!最烦这种作弊的人了。】
……
乔云忻看着那些人颠倒黑白,由衷感慨钱真的是个好东西——这些人的评论有一部分确实出自自我意志,可也有一部分明显是尤湘工作室的背后操纵。
这件事只直播了两个月的他看得分明,常年混迹在社交平台的一些人自然也看得分明。
【笑死,404立威还要踩尤湘?他们两个在小提琴方面是一个水平吗?】
【需要我提醒一下尤湘粉丝最早吹嘘这个活动的人是谁吗?】
【猜得准的可不止乔云忻他们两个,另外三个评委猜得也挺准的,某些人的意思是大家都作弊但只有尤湘清清白白吗?】
【退一万步,就算乔云忻和季沧溟针对尤湘吧,他们为什么要针对尤湘?如果我记得没错,在乔云忻还没和404关联之前,乔云忻被人黑,404也被人黑吧?这是谁干的呢?】
……
乔云忻看着一如既往犀利的网友,想起了那些年差点掉马的悲惨经历。
不过嘛,现在自己的马甲已经掉完了,也没什么好掉了,再看网友犀利就很愉快了。
乔云忻看得很是欢乐,甚至从小冰箱里拿出饮料喝了起来。
季沧溟知道他在看什么,神色温和。
虽然谢迁铎在他醒来后没少和他感慨他和乔云忻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两个都不是简单人物,但他并不觉得谢迁铎说得有道理。
乔云忻的能力是很强没错,但他的内里自始至终都充满了真正艺术家的特质,干净而纯粹。
他觉得事情过去就是过去了,反正尤湘当初的计划没有成功,那拉黑割席完事,最多见到的时候膈应膈应对方,但自己做不到。
自己醒来的那个夜晚、自己努力保护希望对方一生顺遂的人差点受到伤害的那个夜晚……
季沧溟想起自己前两天刚收到的反馈,上面写着【资料正在收集中,完成后可以达到预期效果】,神色更温和了一点。
无害的人坐不到他这个位置,当初敢动手……就得有这个觉悟才行。
乔云忻没从季沧溟身上感觉到什么异样气息,他分外放松地喝着饮料刷着手机,并在回到季沧溟那已经被他“征用”的房子后,分外自然地把注意力从杂事中收回,回归到了他的小提琴上。
不管接不接受赵闻递来的橄榄枝,他都要正式走上小提琴手的道路了。
那么多年的努力,那么深重的期待……他不能接受自己在小提琴上表现得不够完美,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
第47章
自从《盲盒游戏》结束, 就有人猜测乔云忻要进娱乐圈,等到乐器展的事件发生,抱有这个猜测的人就更多了。
他们的理由无非是如果乔云忻不准备进娱乐圈,把季沧溟救回来后必然会急流勇退, 但乔云忻没有, 反而时不时上个热搜, 说明还是想进娱乐圈的。
【你们以为人人都是你, 前脚利用观众筹钱,后脚把人救回来了就对观众翻脸仿佛抛掉什么包袱似的?他的态度很明显, 善始就要善终, 观众帮他救了人, 他回报一个完美结局,合情合理。】
这是又喜欢乔云忻, 又不认同他准备进娱乐圈的人的观点。
【骗骗别人就好, 别把自己也骗了。他要真那么与世无争, 还会针对别人?他要真那么道德高尚, 会最开始一个替他说话的人都没有?不就是烂、但没那么烂的一个富二代吗?哦不对,前富二代。】
这是又不喜欢乔云忻, 又认同他准备进娱乐圈的人的观点。
【你们在这里吵什么呢?等等看不就知道了。不管乔云忻下一步是什么打算,很快就会出后续吧!】
这是中立人士的观点。
前两派人士虽然依然争执, 但他们也认同第三派人士的观点, 做足了等后续一出嘲讽对方的准备, 然而他们谁都没想到, 乔云忻根本没有后续。
自乐器展之后,他又销声匿迹了足足半个月,一直到半个月后,他才开直播和粉丝聊了聊天, 然后聊完……
他又下线了。
中立人士大受震撼,黑子大受震撼,但粉丝的接受度却很良好。
用她们私底下的话说,【如果活跃的代价是变成尤湘那样,那乔乔还不如不活跃呢,反正他偶尔会上来和我们聊天】。
也是在这种诡异的安静里,和安交响乐团的官方账号发布了一则没有多少人关注的文字预告。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他靠山死了[娱乐圈]》 40-50(第8/12页)
预告写着他们正在制作一部纪录片,一部以年轻的小提琴手为引,介绍他们乐团、介绍音乐的纪录片。
预告同时公布了纪录片制作团队的名单,有懂行的一看,咋舌不已:对于一个交响乐团而言,这是下了血本啊!也不知道哪来的那么多钱。
有同行敏锐地察觉到了“年轻的小提琴手”几个字,询问他们是不是有什么新人加入,接电话的赵闻笑呵呵的,没有否认,却也没有承认:“任何地方,都是需要年轻人的。”
同行好奇,内部更好奇。
他们的首席小提琴手一直想退休离开乐团,但因为他们之前准备的继任者因病退出这个行业,其他人又接替不了这个位置,这个离开一拖再拖,已经快到了拖不下去的地步。
之前乐团的团长副团长没少焦虑,结果从前段时间起,他们的情绪突然稳定了下来,即将卸任的首席心情更是相当的好,他们都猜测乐团找到了合适的人选。
“会是那位吗?”
“他的小提琴水平确实无可指摘,独奏应该也不成问题,但许哥的位置……会不会有点勉强?”
“真的会是他?虽然我们乐团和其他乐团相比,无论背景结构还是模式都大不相同,收入也比其他乐团高,但也是和其他乐团相比啊!他来我们这,他图什么?”
“他开个人独奏会也开得起来吧?没必要加入乐团?”
……
谢迁铎也是一样的看法,虽然一应费用季沧溟已经支付完成了,乔云忻不需要再负担什么,但是……
“你这样怎么赚钱呢?”谢迁铎发出了灵魂拷问。
乔云忻也发出了灵魂回复:“我有赞助啊!我们很早以前就说好了,等我正式上台,由某人负责我的全部赞助,费用很高的。”
谢迁铎一句“靠”字脱口而出,乔云忻乐了一会,到底没再刺激这个爱财如命的人:“怎么说呢,其实沧溟出事之前,我们想的就是完成亮相后,找个乐团磨练的,之后根据实际情况,考虑是一边留在乐团一边开个人的独奏会,还是离开乐团。但不管后面怎么选择,乐团体验都是必要的,不能浪费任何可能获得感悟与提升的机会。”
乔云忻说的时候,眼睛里纯粹的期待与热爱。
客厅里的另外两个人,一个乔安念脸上是明显的崇拜,一个季沧溟脸上是隐晦的着迷,看得谢迁铎有些牙疼。
不想和执着追求艺术的人以及他的狂热粉丝说话。谢迁铎想着。感觉自己的灵魂都要被净化了。
“所以你们不是看重纪录片可能带来的宣传效应?太可怕了,我身边怎么会有这种人。”
“这个纪录片未必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回回答的是季沧溟,“但我们有心理准备。”
乔云忻在一旁点头:“嗯,只要不起副作用就好,大不了沧溟补我一个盛大的个人独奏会,问题不大。”
这话一出,谢迁铎终于忍无可忍,上前勾住当事人的脖子,锤了对方一顿——指乔安念。
他一边锤一边制住挣扎的乔安念,声音里充满了控诉:“你就是在炫耀!”
乔云忻被他的举动搞得懵了一下。
说起来,这种时候不是应该锤自己吗?锤他弟弟干嘛?他们感情那么好的吗?
嗯?也许真的挺好的?只是自己不知道?
乔云忻暗自思索了一会,感觉这个关系实在了太复杂了。
秉承着要尊重亲人的择友或者择偶观念的原则,乔云忻体贴地没有多问,只是回道:“嗯!”
虽然他只是在骄傲没有在炫耀,但说他炫耀也不是不行!他不挑!.
谢迁铎的悲愤无人得知,乔云忻的骄傲也无人得知。
时间过得很快,和安交响乐团纪录片的先导片完成了录制,也完成了后期制作,即将在鲲鹏平□□家发布。
得知这件事的时候和安交响乐团的众人一脑袋问号,什么录制?什么时候完成了录制?他们怎么不知道?
“要给大家一些惊喜嘛!”赵闻笑眯眯地说道。
“是啊,要给大家一些惊喜嘛!”即将退休的首席小提琴手许秋思也笑眯眯地说道。
众人虽然又好奇又费解,但也无可奈何,只能和充满好奇心的同行、他们官方账号下寥寥无几的粉丝一同,耐心等待纪录片的上线。
也许是因为制作团队足够有名,他们乐团的纪录片比以前其他乐团的尝试多了一点关注的路人,但也只是一点而已。
没有铺天盖地的宣传,没有足够吸引人的噱头,这个先导片的上线很是安静,就像它只是一部普普通通的纪录片。
这个阵势让乐团众人放低了期待,甚至因为上线时间刚好是他们的休息日,好些人压根没起来,想着中午吃饭的时候慢慢看也不迟。
然后……他们当中没关手机的许多人,就被夺命连环cll叫醒了。
“你们乐团猛啊!直接把乔云忻签下来了?”
“我说你们哪来的钱请这种级别的制作团队呢!敢情拉到了季氏集团的赞助?”
“你们真准备让他接首席啊?我倒不是质疑他的小提琴水平,但首席不光看小提琴水平吧?”
……
接到电话的人有被一嗓子喊清醒的,也有迷迷糊糊的,可电话那头的情绪激昂,绝大部分人听着听着都清醒了,然后陷入了比来电之人更严重的震惊里。
他们乐团真签了乔云忻?怎么说服对方的啊?
还有什么季氏集团的赞助?他们这部纪录片不是乐团自己出钱吗?还是赵闻好不容易筹集到的款项……
【因为季董坚持赞助,原定支付给制作团队的款项省了下来,部分改为外出录制的开销。三天后集体出发前往清水山,可自行携带非工作乐器,可携带两位以下的家属,费用乐团承担。@所有人】
第48章
正常来说, 出差并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但如果出差不占用休息时间,目的地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还能携带家属, 那出差也不是不行。
以上是和安交响乐团的众人看到工作群提醒的第一个想法。
他们乐团居然真的签下了乔云忻!
以上是和安交响乐团的众人看到工作群提醒的第二个想法。
现在看到工作群消息的人, 要么看完了先导片, 要么接到了轰炸电话, 或者两者皆有。他们虽然都知道了乔云忻加入他们乐团的事,但知道是一回事, 对方出现在他们的工作群, 真切地成为了他们的同事是另一回事——哦不对, 他没出现在工作群,是季沧溟出现在了工作群。
众人心生感慨, 没看先导片的跑去看了先导片, 看了先导片的回忆之前看到的画面。
先导片的开头是散场后的剧院, 剧院里没有人, 只有还没熄灭的灯光。但随着镜头推移,一个人出现在了空荡荡的剧院里。
这个人看起来很年轻, 身姿挺拔,但随着他转过身露出真容, 种种关于他的分析都消失殆尽,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他靠山死了[娱乐圈]》 40-50(第9/12页)
剩下的只有“这也太好看了”的感慨。
如果是其他视频, 在这样的画面之后, 接的可能是更近、更多角度的镜头,然而这个先导片并没有。
这一幕画面之后,镜头里出现了第二个人。
这个人年纪大上许多,也没有出众的面容, 他看到那个年轻人站在剧院里,问了一句:“你喜欢音乐?”
“应该是喜欢的,”年轻人并没有给出完全肯定的答复,“说实话,我没太想过这个问题,我感觉那是我人生的一部分,我已经习惯了和它共生,没有考虑过其他,因为痛苦的时候也有。”
年长者笑了一下,又问道:“你在剧院演奏过吗?”
年轻人摇了摇头:“没有,事实上,一直到几个月前,听过我演奏的都只有寥寥数人。我们想着一鸣惊人,别说剧院,我甚至没有正式上过舞台。”
年长者的笑容更深了:“那你想登上舞台吗?”
年轻人没有回答,他只是看着舞台,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之后场景变换,出现在画面里的是一个存放乐器的地方。
那些乐器样式各异,有些裸露在外,有些收在盒子里。这段镜头的最后出现的是一把小提琴,以及小提琴主人不复年轻的手。
视频里有小提琴曲同时响起,它悠扬辽远,带着镜头走过一个乐团从诞生到变迁,从变迁到现在。画面走过了无数岁月,曲子也带着岁月的沉稳。
终于,这段曲子临近尾声,另一段曲子响起,它年轻、热烈,配合着画面里闪过的乐团里一张张年轻的笑脸,定格在了另一把小提琴上。
那把小提琴的主人有着一双年轻而完美的手,他的面容没有再出镜,但所有人都知道他是谁。
先导片的画面到此为止,看完的人没觉得终于结束了,反而满脑子的怎么这就结束了?
有人不死心点了一下进度条,想看看是不是故弄玄虚,但事实证明,这个先导片并没有故弄玄虚。
它就是那么短,起的作用只是单纯的预告而已。
【虽然我知道这是纪录片但是那么一张脸放在那居然只给了一秒的镜头这真的合理吗?】
【这是乔云忻第一个正式镜头吧?我是说除了直播、非官方拍摄外的第一个正式镜头。该说不说,这张脸真的能打,完全能让人念念不忘的那种能打。】
【我第一次觉得404的小提琴天赋是他发挥颜值优势路上的绊脚石……如果他没有小提琴天赋,他是不是就会进娱乐圈演戏了?】
【根据和安交响乐团的文案,乔云忻真去那个乐团当小提琴手了?他真准备一条路走到黑不考虑其他选择吗?】
【为什么要考虑其他选择?他那种程度的小提琴水平,需要天赋、需要努力、也需要热爱,做其他选择……这不是完全不尊重他本人的意愿吗?】
……
因为乔云忻的知名度足够大,加上领域重合,哪怕最开始看纪录片的人并不多,但只要有人看,就有人认得出他,于是纪录片上线不过十分钟的功夫,这件事就在娱乐论坛传开了,两个小时后,这个纪录片一举成为鲲鹏平台近七日纪录片播放量的榜首,关注度不可谓不高。
关注度一高,这个短短几分钟的先导片最重要的讯息便被众人发现了。
在这个先导片中,除了乔云忻,唯一出场的人是许秋思,他是国内最负盛名的小提琴家之一,也是和安交响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因为年纪大了精力不济没办法兼顾太多,他几年前就准备卸任,然而原定的接任者出事,他离开和安的时间便一拖再拖。
如今他和乔云忻共同出现不说,更是接替演奏了两段曲子,当中的意味太过明显,甚至不需要分析。
【我以前一直觉得我足够高看乔云忻了,现在感觉还是低估了他,在同等音质下,他的小提琴水平居然并不比许先生逊色。】
【我们乐团的小提琴手看完先导片直接自闭了,用她的话说,因为客观条件限制,乔云忻有些方面是比许先生逊色,但他的一些优点却是许先生都比不上的,想想她从小就被人称为天才,结果连比他小那么多岁的乔云忻都比不上。】
【不愧是天才,还会把自己和乔云忻对比,我就不同了,人神之别过于巨大,我除了感叹就是感叹。】
【如果乔云忻能够适应演出,那他成为国内最年轻的首席小提琴手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和安这眼光魄力是真没话说,我们乐团也想过要不要邀请他,最后还是因为觉得他不会答应放弃了,现在肠子都悔青了。】
……
一个名为《专业人士怎么看和安交响乐团的纪录片》的贴子里,一些有相关知识的人正在热火朝天地讨论着。
他们的讨论和普通网友的讨论不同,自始至终都主题明确,并且没有出现任何的差评。
他们从和安的意图聊起,聊到乔云忻的小提琴水平,又聊到他的那把小提琴。
【这就是之前匿名视频里出现的那把小提琴吧?之前各种揣测都有,现在有高清大图了,应该能有个定论了?】
虽然参与讨论的基本都是专业人士,但围观这个帖子的人里还是有很多非专业人士的。
他们看到这个话题眼睛一下亮了起来,点刷新的频率都高了许多。
【从各方面的细节看,这把小提琴就是他的常用琴,他和这把小提琴的契合度不逊于许先生和他的琴的契合度,所谓“失窃”“赃物”说完全是无稽之谈。】
【我问了我们乐团那个自闭的小提琴手,她觉得乔云忻的小提琴绝对不是普通琴,保底价百万,上不封顶。】
【我的老师是做这方面研究的,那段画面他已经循环播放了无数遍,电话也打了好几个。他的判断和最开始那位教授的判断一样,这把小提琴绝对不简单,具体怎么不简单……他说他的很多朋友都有同一个猜测,但谁都不敢下判断[笑cry]因为过于惊人。】
【难道这把琴比季董去年拍下来的那把还贵?】
……
难道这把琴把季沧溟去年拍下来的那把还贵?
自从乔云忻上了大巴,若有若无的视线就一直围绕着他随身带着的那把小提琴,视线的主人脑海中萦绕的也是同一个念头。
乔云忻感觉到了,他无意识地抚摸着小提琴最外面的袋子,扭头问身边的人:“你说如果我没带这把,而是带你那把出门,等到了目的地一看,他们会不会很失望?”
季沧溟想了想,摇了摇头:“不至于吧,我那把也挺好的。”
乔云忻一想也是,那把琴确实挺好的,只是自己和那把琴的契合度到底不如这把,他思来想去,还是带了这把出门。
想到一会可能会有的交流与配合,他有点紧张,但更多的还是期待,那么多年以来,这还是他第一次同时和那么多同行交流。
“沧溟,我的直觉告诉我,这几天后,我一定能给你惊喜。”乔云忻想着,突然眼睛亮亮地说道。
季沧溟迎着他的视线,很温和但很认真地应了声:“我知道,你永远都会给我惊喜。”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