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0(1 / 2)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继承的森林有山灵》 30-40(第1/14页)
第31章 招聘会残疾人就业帮扶。
陈杰在鸡笼岭时的表现较之从前大有改善,家人询问他在公园都干些什么,他都能回答出来:“给花和树浇水,帮它们把枝叶修剪得整整齐齐的,还有跟动物们说话……”
因陈杰的智力情况,同事们发现跟他没法愉快地交流后,除非是交代工作,否则不会跟他凑一起说话。
他无聊的时候就跟出现在他跟前的动物说话,虽说在别人看来他那是在自言自语,但时间久了,他的语言能力和思维逻辑却得到了训练。
他从前在乡镇,都没人愿意跟他说话,因为他无法真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大家在他这儿自讨了个没趣就不再搭理他,他因此也失去说话的欲望,哪怕有时候表达欲实在是旺盛,絮絮叨叨地说许多,思维逻辑也得不到半点改善。
但是,鸡笼岭不一样,他说话时感觉自己的脑子愈发清晰,以往记不住的因果关系、那些晦涩难懂的词句,只要重复几遍,他就能记住,并表达出来了。
正好休息日的时候,李艳领陈杰去理发,他们就遇到了陈杰以前就读的特殊学校的老师。
对方跟他们寒暄时,顺口问了句陈杰的情况,李艳像是找到了一个引以为豪的机会,逮着老师说陈杰在鸡笼岭上班,他的情况也好了很多。
老师有些讶异,跟陈杰对话后,发现陈杰的情况果然较之几年前大为改善。更为关键的是,她发现鸡笼岭森林公园竟然愿意招聘残疾人。
六七月是毕业季,学校正愁这群特殊学生找不到工作,如果能说服鸡笼岭森林公园跟他们学校合作,还担心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吗?
于是几乎两个月没休息过的路引正准备休息一天时,就接到了罗市特殊教育学校副校长的电话。对方本来是打算亲自上门方显诚意,但考虑到路引可能是个大忙人,还是先打个电话预约一下比较稳妥。
路引后面的行程都排的挺满的,闻言干脆约对方今天见面。
副校长要跟路引谈合作自然不会只听信那老师的一面之词,也不会为了学生的就业率就随随便便给他们安排一家企业,他事先调查过鸡笼岭森林公园,通过政府公开的信息得知那儿后续还会有开发更多功能区,对用人的需求是比较高的。
确定洽谈成功的概率比较大后,他才打出了这一通电话来。
罗市的特殊教育学校目前有残疾青少年、儿童563人,但经过训练,可以“毕业”的只有五十余学生。
副校长自然不指望鸡笼岭森林公园能将这五十余人都接纳下来,但能多招几个,对那些学生和学生背后的家庭而言都能减轻一份负担。
路引说:“副校长应该知晓我们森林公园是旅游景区,也属于服务行业,因此对形象的要求比较高,所以我能提供的岗位有限。”
副校长沉稳地点点头,说:“我明白。”
他还邀请路引去参观特殊教育学校,看看那儿的学生都学了什么、掌握了什么样的技能。
路引应了下来。
没几天,人社局联系了她,说局里要循例开展一次罗市残疾人就业帮扶招聘会,这次的招聘会邀请了十几家企业,鸡笼岭森林公园也在受邀之列。
不用说,这肯定跟特殊教育学校的副校长有关系。
想到税费上的优惠,路引自然不会错过这次的招聘会。
招聘会会进行直播,流程是企业拿出招聘岗位,然后通过直播面向整个罗市的残疾人群体,等有人投递了简历,双方再进行面试,谈妥就能签劳动合同了。
当然,这都是明面上的,实际为了能有一个好的数据,这些企业大部分都会跟特殊教育学校提前交涉过,会暗箱一些名额。
这不,路引去学校参观时,就先定下了几个学生,等招聘会开始,再按流程走一趟。
临走前,副校长又说:“路园长,听说森林公园还没有广播员,不知道我能不能推荐一个人选?”
他现在才提,只怕这个人选的问题不简单。
果不其然,副校长继续说:“这个学生已经毕业很多年了,但是因为一些原因她又回到了这里。”
路引侧耳倾听,才知副校长所说的是一个视力二级残疾的学生,也就是俗称的“盲人”。如果只是三四级残疾,还不至于被称为“盲”,只能说是低视力,到一二级,几乎就看不见东西了。
而这个盲人学生原本只是三级残疾,且有一副好嗓子,平常在街头卖唱,自给自足养活了自己。但是她二十岁那年,亲戚给她介绍了个相亲对象,她的父母还以为她这辈子都不会有人看得上她,如今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愿意接纳她的人,就劝她接受了对方。
只是婚后,她不仅没有得到对方的善待,反而被对方当成卖惨的工具,对方利用她在网上卖惨获取网友的同情,同时营造自己的深情爱妻人设,从而勾搭身体更为健全的女粉丝。
才三个月,对方就找到了新欢,然后在镜头之外的地方找各种理由折辱她,后来更是稍不如意就动手打她。
她本来就因为眼盲而感到自卑,被对方的pu,还有父母的各种劝她忍耐,她就这么忍了四年多。直到今年,她被打流产,体检的时候还发现她从三级残疾被打成二级残疾。
情绪崩溃的她不愿意再配合那个狗男人卖惨,而对方连私生子都生出来了,也捞够了本,就跟她离了婚,让她父母把她带回了家。
她父母觉得丢人,把她塞到了学校这里来。
路引听得青筋暴起,气死她了,她的乳-腺就不是乳-腺吗?
不过她还是见了一下对方。
这个学生名张庆兰,今年才二十五岁,但是面容沧桑,整个人看起来灰扑扑的,略显颓唐。
路引在她面前招了招手,她扯起嘴角,露出一个僵硬的微笑说:“路园长,你好。”
路引应了声,对她进行了一轮面试。
如副校长所言,森林公园的确还缺一名广播员,虽说平常负责广播的是水灵,可现在办公楼人多眼杂,所以明面上的广播工作是由路引和兼职文员的服务前台小姐姐兼任的。
但随着森林公园的游客越来越多,事务也繁忙起来,她们都分身乏术,亟需一个专门负责广播的工作人员。
不过播音员的工作并不算繁重,每天定时播放轻松舒缓的BGM,然后念一念寻人启事或播报紧急通知,再就是按有关部门的要求开展消防安全等各种广播宣传。
张庆兰的声音倒是符合条件,而且就算让她跟风灵、水灵共事,也不担心她会发现异常。
路引委婉地说:“我们鸡笼岭是个景区,我所希望的是,不管是这儿的风景还是服务都能让游客发自真心地感到愉快轻松。”
张庆兰一愣,也听明白了她的意思。
她的内心又不可避免地生出一丝悲哀的情绪,然而很快就被一扫而空。
现在的她已经没有退路了,如果不能再把握住机会,她靠什么来立足?
难道还像从前那样,听了父母和三姑六婆的话,以为找到一个男人就有了依靠?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继承的森林有山灵》 30-40(第2/14页)
这几年的遭遇、那些人的嘴脸还不足以让她认清现状,让她明白这世上谁都靠不住,只有靠自己才是最牢靠的吗?
想到这里,她鼓足了勇气,说:“谢谢路园长的提醒,但我不会把任何的负面情绪带到工作上,我会将这次的工作机会当成是一次重生的机会,我会砥砺前行,和森林公园共同进步!”
路引点点头,能振作起来也算一件好事,她可不想把一个充满了颓废气息的人招回去,到时候播出来的广播不是充斥着灰暗的情绪,就是散发着悲情的气息,那游客来鸡笼岭还是奔着放松心情来的吗?别是来奔丧扫墓的吧!
路引说要试用,张庆兰肉眼可见地松了口气。
回到鸡笼岭,路引跟水灵说给她找了个帮手,对方是盲人,虽然不是完全不能视物,但它以后在广播室活动的限制可以相对放松些了。
水灵吐了几个粉红泡泡,表达了它的欣喜和害羞之情。
……
招聘会后,路引之前让人开辟出来做露营地的区域也清理出来了。
自从失眠群的人第一次来这里采风,进入这个区域野餐后,这个区域就被默认为“露营区”了,慢慢地,也有别的游客开始到这边来露营。
不过这里的环境相对太原始太荒凉了点,而且保不准草地里会有蛇虫鼠蚁钻出来,于是路引也花钱让人给它“整容”了。先是将露营地的区域给明确了,然后做好杀虫的工作,再把上面的石头给清理掉——这些石头最终成了露营地的围墙石料。
把那些长得太高的杂草剃成草皮的长度,至于那些寸草不生的地方,则用人造草坪给铺上了。
没办法,露营地就好比一个人,虽然顶上有真头发,但已经贫瘠成地中海了,要想提高颜值,除了植发也就只有戴假发一条路可走。
经过这番清理,到营地野餐、露营的游客果然猛涨,它不仅受到周末出来亲子游的家庭游客青睐,还成了登山客们的免费住宿点。
没办法,他们要想在日出前爬到山顶,就得凌晨三四点开始爬山,如果住在镇上的酒店里,那么这个时间段他们是打不到车过来的。
而森林公园里没有旅馆、酒店,那最好的办法是在这边扎营过夜。
如果不想带帐篷,那可以跟森林公园租,那种大一点能供三四个人睡下的帐篷200元一天,小点的帐篷也要150元。
虽说靠着露营地吸引了一部分喜欢露营的游客,但别的问题也接踵而至——露营的游客需要有能提供食品饮料的便利店,及公共厕所不足了。
第32章 授权风生水起正式出道!(不是)……
露营地在开辟之前只是一块荒地,最近的水源是附近的那条小溪,溪水清澈又甘甜,可游客们不敢轻易饮用,露营的时候就不得不自带可饮用水来,一旦喝完用完,他们想再取水就得去到办公楼,极其不便。
其次,露营地离公共厕所也不近,步行得十分钟,要是遇上拉肚子的,去到那里都拉**了。
最后,游客半夜饿了,想买点东西吃都得跑附近的村口便利店去。游客们真心希望园方能开便利店,就算被挣走钱的是他们也甘之如饴。
关于这个,早就在路引的规划当中了,只是她没想到游客人次会增加得如此快,于是也加快进度,把铺设自来水管道和加建公共厕所的事提上日程。
至于便利店,她原打算将便利店开在生态餐厅,这样一来就能节约成本,可东门的服务站令她改变了主意,她决定搭建一个木屋做便利店,既不破坏森林公园的整体形象,也能给游客提供便利。
现如今木屋的造价也不便宜,如果不想跟南门的售票小木屋一样才几年就腐朽破败了,在建筑材料方面还是别抠抠搜搜的,能挑好的木材就不挑次品。
结合树灵提供的专业意见,木屋建材最终选择了橡木,因为鸡笼岭的环境相对来说还是偏潮湿的,橡木耐潮耐腐耐老化,唯一的问题可能是相对松木会贵一些。
路引已经在鸡笼岭森林公园这儿砸了太多钱了,也就不在乎多花这一点钱。
一个50平方米左右的木屋造价大约16万,这里边包含了设计费与门窗。
路引看了眼设计图,这50平方米里包含了一个8平方米的休息间,与一个10平方米的小仓库。
作为便利店,32平方米的商品陈列区已经足够了,因此她没有再扩大木屋的打算。
得知森林公园要开便利店,有人找上门希望路引能把便利店外包出去,毕竟现在鸡笼岭的名气已经传了出去,看到这么多游客,总有人忍不住想来分一杯羹的。
路引没有立马拒绝,而是开出了一个令人难以接受的价格:“租金十万。”
对方内心窃喜:“一年?”
路引微微一笑:“一个月,以后会视景区的游客人次调整涨幅。”
对方脸色一变,当即明白路引是不打算让别人沾手森林公园的所有项目了——她说的是调整涨幅而不是调整租金,意思是每年都会涨幅,只是幅度会根据游客人次而定。就算在这里开便利店有赚,利润空间也不会太大了。
他们倒不是没想过用别的手段逼迫路引,毕竟路引只是一个孤儿,无权无势,还不是随他们揉搓?
结果还没来得及施展手段,就被上头警告了,让他们少把主意打到鸡笼岭上面去。
“莫非这孤女还有别的靠山不成?”这些人心中暗惊。
没办法把手伸进森林公园内部,那在外面喝口汤总可以吧?
……
路引并不知晓有人在觊觎鸡笼岭森林公园,就算知道了,她所能做的也只有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在她张罗着铺设水管和建木屋做便利店时,提供给游客避雨遮阳的遮阳伞、廊道也搭建好了。
森林广场的遮阳伞覆盖了整个广场三分之一的区域,上面有喷绘,只要仰头就能看到活灵活现的山灵化形,遮阳伞下也有座椅供游客歇脚,不远处就是办公楼,服务厅里摆了饮水机,游客渴了可以自己拿一次性纸杯接水喝。
与此同时,森林公园也新增了一处网红打卡点——绿道长廊。
这条截取了一段路修成的长廊是用木架搭成的仿古中式廊架,这条路原本两边的树木都是向内倾斜的,修了廊架后,藤蔓缠绕成幕墙,将廊架层层包裹,乍看之下,这条长廊就像是一条与森林植被融为一体的隧道。
更准确地说,像是茂密的森林被拨开了一道四四方方的口子。
走进一看,里面开满了各种爬藤花卉,有蝴蝶在花蕊上飞舞,微风从长廊中穿过,游客们感受到了清冽的凉意,浑身舒爽通透。甚至连平日听着心头最是烦躁的蝉声此时响起,他们也感觉不到丝毫的躁闷。
一位胖乎乎的中年妇女说:“这要是酒店得多舒服,以后不愁天气热没地方避暑了。”
因体质原因,她夏天怕热冬天畏寒,一到炎炎夏日就恨不得躲在空调房里不出门,然而她又是个坐不住的,去逛街太累且无聊,左思右想觉得出门旅游避暑才是最好的选择。
她去年的这个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继承的森林有山灵》 30-40(第3/14页)
时候去了行舟岛,今年想去个新鲜的地方,正好看到很多网红推荐鸡笼岭,她就过来了。
还真别说,原以为这山里会潮湿闷热,没想到意外解暑。
这里唯一的缺点大概是没有酒店。
正坐着发呆,忽然听到了不远处的喇叭里传出了舒缓的音乐,蝉鸣声渐渐停下,鸟儿也安静下来,动物们停止了上蹿下跳的行为,跟人类一样静心享受乐曲。
一分钟后,音乐声消去,传出了非常悦耳的播音腔:“现在是2023年7月3日15时整……”
众人回过神,发现他们不知不觉中已经游玩到下午三点了。
每到整点,广播站都会通过音乐的形式报时,提醒大家又到了整点。
这个报时一般会从早晨六点到晚上十点,而且为了避免惊扰到山林中的动物,音量都是淡入淡出的,就连广播员的声音都很非常轻柔舒缓,丝毫没有突兀的感觉。
广播室内,路引对坐在广播系统控制台前的张庆兰说:“看来你已经适应这份工作了。”
张庆兰用浑浊几近发白的眼睛“看”向路引的身侧,有些许高兴,但又刻意抑制地回答:“谢谢路园长给我这个机会。”
她来上班两周了,也经过了两周的培训才熟练这里的设备,今天是她初次独立上岗,不会有人在旁边提醒她是否按错了按键、放错了音乐,因此心里还是颇为忐忑没底的。
好在,这些日子的培训没有白费,也不枉费路引给她开后门,允许她晚上也留在这里摸索设备。
因行动不便,她是住在办公楼二楼的宿舍里的,跟路引就是邻居——说实话,她其实不是很理解路引一个园长,为什么会住员工宿舍,但她不是喜欢多管闲事的人,并没有打听过。
路引欣慰地笑了笑,准备离开。
张庆兰却突然叫住了她,面色有些犹豫。
“还有什么事吗?”路引问。
张庆兰最终还是摇了摇头:“没什么事了,路园长先去忙吧!”
她原本是想问路引,那些个一直围绕在路引身旁的光团是什么,但想到兴许是自己的眼睛出现了更严重的问题,便没有多问。
其实她刚来上班那会儿就注意到了那些光团,有时候它们会跟在路引的身旁,有时候会有一两个光团来到广播室,它们偶尔落在控制台上,偶尔飞来飞去,如果有具体的形象,她想,它们应该非常像忙碌的小蜜蜂。
张庆兰一方面觉得很奇妙,另一方面又认为是眼睛的问题。
发了会儿呆,她回过神,摸到了盲人电脑开始处理剩余的工作。
路引刚离开办公楼没一会儿,服务厅前台的电话就打了进来,说是有一位游客想见她。
一分钟后,路引回到了园长办公室,见到了一位十分显富态的中年妇女。
对方开门见山地说想买森林公园刚才播放的背景音乐的版权。
原来这名游客是从事制作有声小说、广播剧、短剧及仿真互动恋爱游戏行业的制作人,有自己的小公司和制作团队,她听了广播里的音乐,非常确定这不是随便从网上下载回来的轻音乐,极有可能是森林公园这边原创的曲子。
没想到来旅游散心还能捡到宝,如果能买下这些音乐的版权用在她制作的有声书、广播剧及恋爱游戏里,再把广播员挖去当CV,还怕作品留不住听众吗?
“说实话,这音乐让我梦回初恋,回想起了那时的美好时光。”制作人一脸怀旧地说。
对方夸的是音乐,路引却十分自豪:这可是水灵和风灵的作品,夸它们就是夸她。
路引说:“原曲作者不是我,是一个叫‘风生水起’的组合,我也不能代替它们进行授权,不过你可以跟它们联系。”
制作人高兴地拿到了风灵和水灵微信的二维码,添加了它们。
等她一走,风灵和水灵立马捧着手机过来:“路引、路引,有人类添加了我们,她是不是发现我们的身份了?!”
看到它们慌了神的模样,路引忍俊不禁,说:“这是来找你们买音乐版权的制作人。”
风灵和水灵面面相觑,异口同声地说:“可我们没卖过版权,版权要怎么卖?”
别说水灵了,就连平常一副懒得跟人类为伍的风灵也罕见地有些茫然无措。
路引也不懂,但是没关系,她有律师团队——无良律师吴佳希。
“我帮你们找律师,让律师帮你们争取最大的利益。”
路引费劲口舌,最终花了一千多,从吴律师那儿拿到了几份电子版合同,让风灵和水灵发给制作人。
第33章 生态餐厅室内设计师——山灵!……
制作人既想要音乐授权,也想挖人。
她找了个机会溜进广播室里,但看到张*庆兰的眼睛那一刻,她立马意识到对方可能不是个身体健全的人。
不过张庆兰的声音非常合适吃配音这碗饭,制作人忽略了她身体的残缺,热情地抛出了橄榄枝。
孰料张庆兰摇了摇头,说:“谢谢你的好意,我很喜欢现在的这份工作。”
这份工作的工资不算高,但工作简单易上手,且这里的工作环境非常好,她不用担心哪天会突然被人拽住头发暴打一顿,也不用被人当着面指指点点,更不用自卑拖累父母兄弟。
曾经她以为嫁人是归属,那么现在,这里就是她的家,她的归属。
制作人见她态度坚决,哪怕给出颇为优厚的待遇也不肯跳槽,只好熄了挖人的心思。
幸亏她没有成功,否则以风灵的性子,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手下被撬走?音乐授权什么的想都不要想了。
制作人第二天就收到了合同,虽然她打算再压一压价格,但无论她怎么说,这微信名为“立志成为台风”和“烟火”的人都没有回应,摆明了拒绝沟通,她要么答应合同的条件,要么别再提音乐授权的事。
制作人权衡了利弊,最终还是决定购买版权。
卖了十首曲子,风灵和水灵一下子成了山灵中做副业最挣钱的山灵,让其余山灵都羡慕了一把。
树灵的直播其实也是有收入的,一些观众会给它送灯牌、刷礼物,一天下来到手也有几十块钱。
不过它们都没有银行账户。当初注册也是用路引的身份证、手机副卡,因此绑定的也是路引的银行卡。
路引虽然在给山灵的薪酬上比较抠门,但还不至于会私吞它们兼职挣的钱,这些钱都被存进了她闲置的银行卡里。
山灵需要花钱的地方不多,平常也就是流量用超了,会向路引预支薪水,购买流量包。
树灵自觉地说:“小路引,这些钱你拿去花吧,经营鸡笼岭要花钱的地方还有很多呢,老身也想出一份力。”
风灵和水灵对视了一眼,也默默地将钱上交。
路引笑眯眯地说:“既然你们有这个觉悟和这份心,那我就收下了。”
……
随着七月的到来,岭南的气温日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继承的森林有山灵》 30-40(第4/14页)
趋攀升,各中小学迎来了为期五十多天的暑假,各旅游景区的旺季也随之而来。
同为旅游景区的鸡笼岭森林公园自然也不例外,到这里避暑的游客也越来越多。
在钞能力的加持下,森林公园的基础设施又迎来了大升级:
露营地的自来水管道已经铺好了,露营的游客只要走三五分钟就能接上自来水。
他们也不用担心上厕所麻烦,在离营地一百多米的地方就新增了一个公共厕所,女厕的坑位是男厕的两倍,确保了女性游客不用排长队。
另外还设了一个特殊卫生间,为残疾人及只身带着异性孩子的成年人提供便利。
其次是便利店开张了。
便利店木屋平面呈凹字型,中间是大大敞开的门,左右突出部分则分别是休息间与小仓库,从正门进去后,就是收银台和四四方方的陈列区。
陈列区摆着几个货架,三个货架靠墙,中间还有三个纵向摆放的货架。
货架的每一面都是不同类型的商品,放在最显眼地方的是零食和饮料,其次是玩具。这些都是成本低利润高的商品。
另外路引还放了一台雪糕柜放雪糕和速冻食品。
原本考虑到露营的游客或许需要一份加热就能吃的盒饭,她还打算买一台冷藏柜放预制食品的,可想到生态餐厅即将开业,她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说到生态餐厅,其实整体的框架已经搭建好,只剩内部的装修。
而装修决定了餐厅的档次,如果没有足够的美学基础,很容易把生态餐厅装修成大排档。
山灵们毛遂自荐,说它们能把生态餐厅装修好,路引就将这项艰巨的任务交给了它们,她则负责招厨师、帮厨和服务员。
用较高的工资从市里的一家酒店挖走了一个厨师长,又从几家饭店、餐馆挖了三个厨师,剩余的勤杂工、切配工、洗碗工等,也在人社局的招聘会上招到了合适的人。
临近开业,路引去生态餐厅转了圈。
里面的装修已经接近尾声。
占地两亩的生态餐厅同样使用了大量的木材,除了支柱部分为钢结构外,地砖、屋顶皆铺了木块,不过屋顶上还额外铺了仿古树脂瓦。
它的主体建筑呈八角形,中间镂空,为餐厅大堂,可放置五十多张十人大桌和一百多张四人小桌。
除了正门方位和后厨方位外,另外的六个方位皆有一条廊道通往四个大小不一的小厅。这些是包间,里面除了吃饭的桌椅,还有单独卫生间、茶几等。
餐厅的桌椅也是木质的,每张桌子的上方吊着一盏花灯,桌与桌之间垂挂着一张芦苇帘,根据食客的需求决定是否放下。
餐厅大堂的中间是一座英石假山,山顶有源源不断的泉水涌出,形成瀑布,顺着山涧倾泻而下。底下是圆润的鹅卵石,泉水中有几尾十分漂亮,辨不出品种的鱼在游走。
假山后有一棵拔地而起的樟树,它的树冠从中空的屋顶穿出,沿着屋顶向四周蔓延,远远看去,好像一座小阁楼。
樟树还有一部分树枝抵着周围的屋顶,好似这座生态餐厅是由它撑起来的。
忽然,樟树的四周有云雾弥漫开来,它顺着樟树的树干下沉,不一会儿就在地上覆上了一层薄雾,这层薄雾不至于让人看不清脚下的路,却叫人好似走进了仙境,正要去参加那蟠桃盛会。
路引从这些装饰就能看出哪些山灵出了力,正当她琢磨风灵是不是没参与时,她敏锐地察觉到了这生态餐厅没有安装风扇和空调,但里面却非常凉爽舒适。
她弯了弯眉眼,风灵平常总嚷嚷偷懒,实际对工作还是很上心的嘛!
至于菇灵,樟树底下长了好几朵蘑菇呢,怎么就不算出力了呢?
第34章 餐厅开业(含游客)开业大吉!……
生态餐厅还没开张,就引来了不少游客探寻的目光。
树灵、雾灵配合着在各平台的官方账号上宣传,先打响知名度,路引则去找能长期供应食材的商家谈合作。
餐厅主打生态美食,光靠蘑菇、笋自然是不够的,在厨师长的建议下,路引决定把当地的三黄胡须鸡、蓝塘猪、白鸭和水产等列入食材单中。
罗市山多,很难发展工业,地价也便宜,因此很多养殖户都会承包那些山来散养鸡、鸭和土猪。
坑仔镇邻镇就有一个占地二十亩的禽畜养殖场,该养殖户一共养了三千只三黄胡须鸡、一千多只白鸭,都是散养的。
在路引找过去之前,他们的鸡鸭都是宰杀后冷冻销往莞城、鹏城的,三黄胡须鸡的活鸡批发价相对较低,12.5元一斤。白鸭的活鸭价格更低,7元一斤。
路引要的就是活鸡,跟养殖场的老板签好合同,每周送来的鸡不少于450只,鸭不少于150只,餐厅消化不完的,路引自己养着。
鸡笼岭的地盘大,路引专门辟出一个远离景点的地方来散养养殖场送过来的鸡鸭,负责照看投喂它们的就是山灵们。
至于蓝塘猪要到蓝塘镇去预订,那儿有全国最大的蓝塘猪养殖场,且这个品种就是以该镇命名的。那儿还有一个由镇政府牵头规划建设的中心屠宰场,养殖、检验、屠宰一条龙。
整边猪最近的批发价是11元一斤。
所谓“整边猪”就是一整个已经屠宰好,摊开成两边,但是还没有将各部位细分的猪。
市场上的猪都是不同部位不同价格,整边猪只取一个整价。
路引暂时不确定生态餐厅对猪肉的需求量,因此她跟其中一个小型养猪户商量,她将这里即将出栏的蓝塘猪都包圆了,然后由她来提供饲料,等屠宰好后,每天再给她送到餐厅来。
路引给的是整边猪的价格(活猪出栏价7.26元一斤),屠宰费她这边出,约每头猪37元,因此对养猪户来说并不吃亏。
水产中,按菜单的需求有桂花鱼、草鱼、银鱼和河虾,对应的菜肴分别是上汤桂花鱼、清煲草鱼、银鱼烧豆腐及娘酒醉河虾。
水灵说这些水产,旁边的丹竹水库都有,于是路引找到了承包该水库养殖水产的老板,跟他约好每天各送一些过来。
除了这些荤菜食材外,素菜相关的食材,路引也都找好了供应商。
随着餐厅的灯饰、空调、监控、广播等设施投入使用,生态餐厅的内部装修正式宣告完工。
7月14日,农历五月廿七,宜开业。
清晨,本该是气温最低的时段,室外温度计的水银却悄然地爬到了27℃。
外面的天空被厚厚的云层笼罩,只有微弱的风从南边拂来,微风不解暑,罗市热得像一个大蒸笼。
坑仔镇的村庄里,有不少舍不得开空调的村民一大早就爬起来,准备去鸡笼岭森林公园纳凉。
他们不仅自己去,还要把放假在家的孩子们一并带去。
每逢寒暑假,只有中老年人的村子就显得热闹了许多,因为不少住在市区或在外地务工的家长没空照顾放假的孩子,就会把他们送回老家,让老人帮忙照看。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继承的森林有山灵》 30-40(第5/14页)
而没有父母在身边盯着,这些孩子就跟摘了紧箍咒的孙猴子似的,上蹿下跳,爬树摸鱼,每天不是在母鸡的眼皮子底下摸鸡蛋、偷鸡仔,就是被大鹅、土狗撵着跑。
为了让他们的精力得到更好的消耗,村里人自然而然地想到了森林公园——那么大座山岭,多合适散养孩子呀!
才七八点,两个门的停车场就已经停了不少车辆,“家长+学生”的组合就占了游客的一半,剩下一半几乎都是远道而来的外地游客。
“家长+学生”的组合中,有一家四口就颇为引人注目,因为这两个孩子无论是外貌还是穿着打扮都一模一样。
有人瞧着他们眼熟,绞尽脑汁回想,才记起他们似乎是一对网红双胞胎兄弟。
老大叫张策,老二叫张籍,今年十七岁,九月份将升高二。
因颜值高,又会跳街舞,一次偶然效仿动漫樱兰高校的双胞胎兄弟拍了一个麦麸短视频,然后就涨了25万粉丝。
不过和视频里兄弟俩关系和谐又默契十足不同,此时的两兄弟一个板着脸,一副谁欠了他百八十万的感觉,另一个则举着手机到处拍照,一脸兴奋。
跟在他们后面的夫妻见状,对视了一眼,皆从对方的眼里看到了一丝无奈。
兄弟俩的态度如此泾渭分明,其实得从上周说起。
上周,兄弟俩刚结束高一的期末考,开始放暑假。
夫妻俩曾答应过要带他们去旅游,但是关于旅游目的地,兄弟俩却出现了分歧。
老大张策想去行舟岛,哪怕去不成行舟岛也可以到附近的海域度假;老二张籍则嫌弃海边的太阳毒辣,他不想被晒黑,而且他也怕热,就想去一个能避暑的地方,比如最近名声渐显的鸡笼岭森林公园。
虽说夫妻俩也想去行舟岛,可担心选择行舟岛会被老二认为他们偏心老大,无奈之下,他们就进行了抽签。
而抽签结果显而易见,抽到了鸡笼岭森林公园。
张策不甘地拆穿了张籍的目的:“你暗恋的女孩是这个镇上的人,所以你才想到这里来的。”
张籍恼羞成怒:“你胡说八道。”
未成年儿子疑似早恋的事自然让父母忧心,可他们也不会因此而否定抽签结果,于是就抱着旅游散心与家庭教育共同开展的心态来了这里。
正当夫妻俩琢磨着怎么缓和兄弟俩的关系时,老大张策终于不再摆着一张臭脸,他已经接受了现实,也明白鸡笼岭森林公园的确是避暑的好去处,虽说当初张籍提议来这里的目的傻缺了点,但他来了也不觉得后悔就是了。
兄弟俩都还记得自己还有一个网红的身份,和解之后,就决定好好地将这三天的旅程给记录下来。
一家四口是做好了攻略的,张籍想在这边露营,因此带了帐篷过来。走到露营地扎好帐篷后,就已经十一点多了,他们带了零食,但都不想吃。
恰逢他们从东门进来时看到了一个写着“生态餐厅”的指引牌,知晓这里有餐厅,于是把帐篷的拉链拉好,带上贵重物品,就踩着租来的自行车去了生态餐厅。
现在是用餐时段,又正值开业大酬宾打折期间,不管路过的游客原本是否打算来这里就餐,在新店开张及打折的诱惑下,他们都走进了里面。
一进去,他们就被里面的装修给镇住了。
本以为在外面看到的那隐天蔽日的树冠就已经够震撼的了,没想到里面更让人拍案叫绝。
餐厅的屋顶是从内到外逐渐向下倾斜的,最外围的屋檐就有四米高,最里边的高度达七八米。大樟树的枝干盘虬在屋檐之下,将屋顶托起。
枝干上挂着一些装饰用的花灯,在云雾的遮掩下,好似花期里,缀满枝头的繁花。
成年人合抱的粗壮树干前是一个15平方米大小的人造水池,里面的假山两米多高,有泉水从里面涌出,向下泄出一条小瀑布。
云雾也顺着樟树、假山池子铺满了地板。
让游客感到意外的是,这些云雾并没有潮湿、黏糊之感,反而非常清凉舒适。
“哇,这些是干冰吗?不像呀。”游客们像好奇宝宝一样,到处摸到处看。
也有一部分饥肠辘辘的游客已经坐下,打开菜单。
生态餐厅的菜品并不多,以鸡为主料的菜肴有三道,分别是盐焗鸡、水晶鸡和毛桃香水蒸鸡,鸭则是咸香鸭,以猪为主料的菜肴有五六道,加上水产和蔬菜,菜单里一共有20来道菜。汤则有6例。
价格比外面的饭店贵了五成,比如外面十元一份的菜,这里卖十五元。
虽然贵,但游客们竟然接受良好,毕竟去别的景区餐厅用餐,价格翻了一两倍不说,还可能是预制菜。
对岭南人而言,价格可以贵,但你弄预制菜就不能忍了。
生态餐厅这里的菜肴一吃进口里,就能明显地吃出不同来,这都是用新鲜的食材烹煮出来的,不仅不是预制菜,甚至这些食材都没有冰冻过。
“爸妈,你们快试试这红焖肉,不腥不膻,真的比咱们自家弄的好吃。”张策和张籍兄弟俩仿佛恢复了双胞胎间特有的默契,异口同声地对父母说。
夫妻俩十分欣慰,顺着他们的话夹了一筷子红焖肉,这一吃,他们就再也不好意思拿自己的厨艺跟这餐厅的大厨比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