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60(1 / 2)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古代幼崽种田日常》 150-160(第1/25页)
第151章 第 151 章 哥哥变了【红包雨】……
魏家兄弟回到家中时天色已晚, 两处宅院却灯火通明。
吴师娘陈爷爷等人早就翘首以盼,这厢见着魏渝囫囵站着,她边顺心口边道:“你这顽皮货, 出去怎地不带着云风几个, 树大招风,多少人盯着你们兄弟, 你啊……”
“师娘, 爷爷, 阿嚏……”
一听着魏渝打喷嚏, 吴师娘也顾不上数落了:“云风,快让人熬些姜汤水。”
两碗温热的姜汤水下肚, 魏渝顿觉浑身暖洋洋,可用过晚膳后胸腔有些火烧火燎的闷热,他溜达一圈又与在梧桐树下打滚的灰崽和黑狼分食半个冰在井里的寒瓜。
不料事情就坏在这寒瓜上。
是夜, 万籁俱寂。
魏承从书房回到屋子就听到小声啜泣,他神色一凛,快步来到床边,就见着魏渝双目紧闭,脸蛋通红, 鬓边湿发紧紧贴在脸侧,轻薄的被子被他踢到床下, 雪白的里衣早已被汗水浸透了。
“罐罐!”
魏承忙捡起被子把陷入高热的人抱起来, 厉声喊道:“云天,快去新院请涣哥儿来。”
院子忽然乱了起来。
“哥,哥哥。”魏渝模模糊糊的睁开眼睛,哭道,“你抱抱我。”
“抱呢, 哥哥抱你。”
魏承紧紧将他抱在怀里,又用额头贴了贴罐罐滚烫的额头,轻声哄道:“不怕,不怕,药来了病就好了。”
魏渝眼泪顺着烧红的脸颊流淌,啜泣道:“生病好,长大不好,哥哥很多年没有抱罐罐了……”
他小声哭着好似有满腹委屈。
魏承眸子一颤,抿唇不语,只是将怀里小小软软的人抱得更紧。
在等待涣哥儿来的间隙,他想到什么,轻轻按动床边的暗格,发现罐罐的钱罐子没有变化。
还是银罐子。
记得有一年铜罐变成银罐的时候罐罐也生了高热。
想来这次只是淋雨受了凉。
没一会儿,涣哥儿就带着药箱来了,见着魏承将罐罐抱在怀里时还愣了一下,他从来没在向来寡言冷清的承哥脸上,见过这般隐忍愧疚又带着极浓烈情绪的神色,他看了眼欲跟进来的云风云天,忙道:“你们一个去煎药,一个去打盆井水来。”
“承哥,我来了。”
魏承没有将罐罐放下来的意思,从被子从摸出他单薄瘦削的手腕:“涣哥儿,给罐罐探探脉。”
涣哥儿探过脉后,又看一眼将脸蛋依赖埋在承哥怀里的魏渝,他道:“他淋雨后本就凉气入体,我听云风说他又吃了寒瓜,如此就引来了高热,我已安排云风云天去煎药,眼下再用湿帕子敷在额上,勤换着,明儿就能退热。”
“好,有劳你跑一趟,时辰不早了,快回去歇着吧。”
涣哥儿临走又回头多看一眼,觉得自个儿许是没睡清醒,乱想了些什么。
整整一夜,魏承就这样抱着魏渝,好在两碗药下肚,鸡鸣之前终于退了热。
梧桐树影晃进屋子里时,魏渝才迷迷糊糊的睁开眼睛,入目就是线条利落的下颌,他懵懵地伸手碰了碰兄长脖颈上凸显的喉结。
“醒了?”
魏渝忙将手抽回来,脑瓜深深埋在兄长胸前:“没醒呀。”
魏承轻笑一声,顺了顺他凌乱的头发:“身子可还有不舒坦?”
“嗓子有些痛。”
“嗯,还要喝两天药。”
魏渝眨眨眼:“好像好了呢。”
“那寻些黑乎乎的药丸来吃?”
魏渝犹豫一会儿:“还是喝药吧。”
窗外的梧桐树又引来一群小鸟,叽叽喳喳个不停,魏承坐靠在床头,魏渝就这样懒洋洋趴躺在他怀里,一如小时候那般。
“哥哥。”
“嗯?”
“你怎么抱我了呢?不是说……”
他偷偷抿了抿嘴:“长大就不能抱了?”
“以后你累了乏了,欢欣喜悦,或是难过不安,哥哥都会抱抱你,我们是一同长大的兄弟,不是亲兄弟却胜似亲兄弟。”魏承偏脸看向他处,寒冽眸中没有哪一刻比现在清醒。
可魏渝听到兄长的话却没有太高兴,他缓缓从兄长身上把自己揭下来,安静道:“哥哥,你怎么了?”
魏承笑了下,轻轻摸了摸他脑瓜:“我让人给你打水洗漱。”
又过两日,魏渝身上的风寒消失得无影无踪,他也隐隐约约察觉兄长好像变了,变得像小时候那般与他说笑亲近,但是他总觉得这种“说笑亲近”好像蒙了一层薄纱,让他与兄长离得越来越远,可是商行和晒场的繁忙活计又让他没有多少功夫去深挖这些。
马桥晒场。
魏夏捧着账本道:“算上甘九大哥和猎户队前两日到库的山货还有这些年额外攒下来的货,如今榛蘑囤货六千袋,黑耳等普通山蘑八千六百袋,天麻四千袋,林蛙油三千七百罐,保肝防风跌打止血等药材共计六十五种,总三万六千袋,褐鹿鹿茸切片一千斤,银鼠皮子……银鼠皮子咱们不留,要作人情全囤卖给锦绣布行,剩下一部分野山参和山货以及活羊羊种要留着供应商行。”
这人是当初他们在幽州建宅从牙行买来的四人之一,因着家里仆从越来越多,这四人又跟着魏渝和豆苗学到不少本事,现在都成了魏家商行的中流砥柱。
魏春是马桥晒场的大管事,魏冬是魏庄和新院的管家,魏秋帮着豆苗打理生意应酬繁多的魏家商行,魏夏平日多是与凤阳的猎户队和羊庄粮庄对接账目。
“晒场现银还剩多少?”
魏春看眼账本,道:“还剩下一千二百三十两。”
魏渝又看向坐在另一处的豆苗:“商行账上可取用现银多少?”
马忠沉思一会儿,道:“有两笔大账还没收回来,今年粮庄的种子钱从我这出去一笔,再者猎户队这两月的工钱也得结了,现在只剩下不到一千两了。”
商行和晒场怎么说也得有五百两现银流通,剩下这几个月赚来的银子也动不得,一部分留作应急,还有一部分要留作魏庄和新院的家用,再者哥哥今年八月秋闱,京城遥远,天寒又不便出行,遂乡试红榜一出就要出发去京城准备来年二月份的春闱,这笔路费和置办宅子的钱怎么也得给哥哥提前备齐。
苦谁都不能苦他哥哥。
孔老爷用运银抵的三千两银子还要拿去打点南面的漕运部院和“船料税”以及“商货税”,他小银罐子里还剩下兄长今年农书印刷结的八百两票子,如此算来满打满算能挪用的也只有一千八百两……要想个法子从别处再弄些银子。
“没事,不用愁,银子事交给我。”
魏渝翻着账目,笑道:“咱们这些年能攒下一艘大商船,还能攒下这些货实属不易,三郎哥,你这次回去告诉猎户队要等到六月中旬才能去茂溪山参园采摘山参,对了,家里可好?”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古代幼崽种田日常》 150-160(第2/25页)
李三郎脸上晒得黝黑,露出一口白牙:“一切都好,粮庄和羊庄被云夫郎打理得极好,他今年又给参园多添了六只食肉的狼犬,平日里没人敢随意围着参园打探,还有个好事要说与你听!”
魏渝将账目合上,笑道:“什么好事?”
“溪哥儿有了身孕。”
“真的?”
魏渝大喜:“这可真是天大的喜事,里正伯伯和婶子肯定很高兴。”
“你婶子和秋哥儿早收拾行囊去了李家小住,李行谦那小子本来想此次与我同来,一是他家中生意也有幽州生意二是想来看看你与承小子,可一听说溪哥儿有了身孕,他是哪里也不敢去了,连自家生意都顾不上了,整日缠在溪哥儿身边,溪哥儿偷偷和你阿秋哥说他都被缠得头疼!”
魏渝笑道:“这像是行谦师兄能做出来的事!”
又感慨一句:“时间过得可真快,一转眼小溪哥都要做爹亲了。”
李三郎揶揄他:“你今年十六,按咱茂溪村的说法,现在应该都定了亲,眼下你忙着生意,可过两年也要议亲事了。”
“我议亲事?”
魏渝指了指自己,耸肩笑道:“我可议不来亲事。”
李三郎哈哈笑道:“你这两年的个子都快赶上我了,人高马大的小汉子怎么议不来亲?”
魏渝想说自个儿从来没想过这等事,可到底不能在三郎哥面前说,不然传到里正伯伯耳朵里,老人家又要唉声叹气了。
他又道:“再过十来日我师父就要成亲了,三郎哥和弟兄们吃过喜酒再走吧。”
李三郎算了算往返时间,点头道:“也成,这次带来的猎户队一半都是镖局的小汉子,他们理应留下来喝佟镖头的喜酒。”
“如此甚好,我也能抽空去打把小金锁给溪哥儿腹中小孩。”
李三郎忙摆手:“莫要破费,眼下你正是用钱的时候,随便打个几两的小银锁就成。”
“那可不行,我与溪哥儿一同长大,他成亲我没空回去已然不对,这厢他有了身孕,我怎么也得打个小金锁给他!”
李三郎拗不过他,也只得笑道:“也是多亏有你帮衬,那李行谦家在镇上是数一数二的富户,我们家因着这些年替你经营猎户队,也在镇上攒下不输于李家的家财,溪哥儿当初嫁过去很是风光!”
“那咱以后赚更多的银子,让溪哥儿在李家横着走!”
“走,去去看看能给咱们赚大银子的商船。”
几人说说笑笑就来到晒场中央,眼下木匠正在忙碌着给商船做收尾活计。
“东家。”
杨泰与魏渝打招呼,他与除晒场以外的人不熟,也只对李三郎和马忠点了点头。
饶是李三郎这几日看过这艘商船数遍,可每一次看到都要感叹句:“巧夺天工,杨师傅真是太厉害了!”
杨泰磕磕绊绊道:“李,李师傅也很厉害,能把数百人的猎户队管得井井有条,造船耗银如水,也是你带来的山货也供应不绝,造船一事才得以顺利进行。”
“我厉害什么,要说厉害……”
李三郎笑道:“也是魏小东家厉害,他虽不在凤阳,可家里种种安排都是他指点我的,不然我哪里治得过来这些皮小子。”
杨泰一听,忙道:“对,魏小东家厉害,他慧眼识珠……”
“哎?你们两个互夸,怎么拐到我头上了?”
魏渝拍拍船身一角,看向落在后头的魏春:“你从邺城回来了,那招募娴熟梢工师傅一事进展如何?”
魏春道:“回东家,因着宋家的事,邺城许多老船手眼下找不到活计,掌舵的大工招揽到两人,一人做过二十年的大工,另一人是副手出身;管测航道的老师傅寻到两人,做风帆樯栀升降转向的师傅一人,年轻力壮的水手寻到五十人。”
“人都来了?”
“都来了。”
魏渝正色道:“城中招募碇手船手的告示这两日也要张贴起来,十日之内定要招齐二百人,利用这几个月时间让邺城的师傅传授他们行船知识,学习期间管饭还有工钱可以拿,不过每隔三日都要严苛考核前几日学过的内容,不过关者赶走不留,学优者可大方奖励,你和晒场的人要时时监督,不得徇私放水。”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宁可多花些银子,咱们也一定要养出自己的大工水手。”
魏春严肃点头:“东家,我明白了!”
账目的事情问过,马忠带着李三郎回了新院,魏春几个也各自去忙了。
杨泰见着小东家一直蹲在地上看着商船底部,走过去好奇道:“东家,您可是对商船有疑?”
魏渝若有所思道:“我记得你对我说过,船底用了闽地从不外传的水密隔舱之术?”
杨泰点头道:“正是。”
“若是遇上风暴,船舱商货最少能有几成伤损?”
杨泰沉默一会儿,半晌才道:“三成。”
魏渝听后笑了笑,心中有了来快钱的成算,拍拍他的肩膀:“希望我的好运气和你的工艺能让我们此次海运顺顺利利。”
他根本不得闲,从晒场理清货源又坐着马车去到城中福人居,他晌午约定要与孔老爷和幽州商户商讨借船运货之事。
他一到那些商户都站起来热情道:“魏小东家来了。”
“魏小东家,上座上座。”
“这真是折煞小子,在座的都是魏渝的长辈,我哪里能上座?”
他寻觅一圈,拍拍眼前的凳子笑道:“这靠窗,凉快,我坐这儿就成。”
这些商户见此都笑呵呵应好,被魏家商行压一头的不舒坦的心情也渐渐缓和。
落座后不久,小二就陆续上了菜。
孔老爷瞧他一眼,和蔼笑道:“从晒场过来的?”
魏渝端着茶盏给孔老爷倒茶,“对,凤阳的猎户队前两日过来了,我今儿抽空去凑凑热闹。”
“这几月收获如何?”
魏渝道:“还成吧,今年雨水多,山蘑药材一片片烂在山里,还真是一年不如一年了,不过靠山吃饭就是看老天爷脸色,给多少咱们就吃多少。”
孔老爷哼笑两声:“你倒是洒脱。”
魏渝笑道:“那银鼠彩狸皮子等到理清数目马掌柜会亲自给您送去。”
“你们家现在事情多,莫要让马掌柜亲自来了,过两日我让孔言带些人过去取。”
魏渝扬声笑道:“那多谢孔爷照顾,您喝茶。”
旁边人你看我我看你,那曾经效仿魏家养参的王二爷忽然拍桌道:“魏小东家,有个事我可得说道说道你。”
魏渝转过头看他,嘴角挂着笑意:“王二爷有何赐教?”
“赐教可说不上,只是你造船一事,怎么瞒得严严实实,若不是邺城那传来消息,我们怕是还不知道咱幽州多了一艘大商船了!”
当时建船一事魏家和孔家是偷着来的,就连选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古代幼崽种田日常》 150-160(第3/25页)
地都选了偏僻靠河的马桥晒场,平常运送木材和桐油也是能遮挡就遮挡,一个参园子就让人如此眼红,更何况一艘价值千两黄金的商船!
魏渝喝一口茶,笑眯眯道:“我若是真想瞒你,我船都开出兰江了,你还在家里瞎琢磨呢。”
“你!”王二爷气得胡子直跳。
“二爷,二爷,有话好好说,这事咱们现在知道也不晚啊!”
说话的人是幽州最大胭脂行的掌柜,他拍拍王二爷肩膀:“和气生财,和气生财!”
王二爷臭着脸色,哼了声:“邺城替咱们运一石货,脚价有十二两五钱,你能给我们便宜多少!”
魏渝笑着道:“二爷以为多钱合适?”
王二爷吹胡子瞪眼:“十两!”
魏渝扬声道:“好!就十两!”
“啊?就十两……”
“十两银子?那可比邺城省下二两五钱呢!”
有些粮商眼睛都亮了:“若是一石十粮,那咱们若是运一百石粮可就省下二百两银子了。”
王二爷看魏渝应承得这么痛快,有些觉得自个儿嘴快了,他清清嗓子:“那九两……”
“王二爷,这做人得知足不是?”
魏渝将众人神色一一掠过,含笑道:“一石货可以给你们便宜二两,但脚价我要提前预支八成。”
邺城宋家也只是预支四成……
“预支八成!?”
“这,这邺城都不敢预支八成啊!”
胭脂行掌柜也犹豫道:“这数千里的江海可不比陆路,不说沿途还有海盗骚扰,就说海上气候变化,若是货物没了,我们还搭进去八成脚价……”
王二爷气得直拍手:“你这滑头小子,嘴上说是给我们便宜二两,里外里还是你占了便宜!你莫不是想带着八成脚价跑了吧!”
“我占了便宜?我占了什么便宜?”
魏渝也不惯着这些老东西,直接拍桌而起:“王二爷,那咱们今儿就算算清楚,一石货便宜二两,一千石就便宜足足两千两,这省下的银子进了谁的口袋?是你的口袋!你们不过是提前给我商行预支八成脚价,这钱还是个死数目,也就是早些和晚些落在我手里,我又出力又出钱,提前收八成脚价怎么了!”
粮行掌柜是个人精:“孔老爷,这里您最有底气,您怎么看?”
“这事关系大家利益,孔老爷您可不能和稀泥向着魏小东家!”
孔老爷慢悠悠喝茶:“关系到银子的事,我谁也不向着,你们谁有理,我听谁的。”
魏渝听到这话皱起眉:“孔老爷,咱们共事这些年,我魏渝的人品和能力您是知道的,您这话是信不过我?”
孔老爷呵笑一声:“一码归一码,海上经商到底是有些风险的……”
“好好好,都害怕海上有风险不是?”
魏渝冷笑道:“那我现在运一石货也要十二两五钱,脚价我也像邺城那般只要四成,你们哪个人想要用我的商船运货,那咱们就签字画押,做个保!”
胭脂行掌柜疑惑道:“做什么保?”
魏渝手指点水在桌上写写画画:“譬如张掌柜的胭脂行此次要一百石的货,那你给每石货投保一两,只要是商货有损或是有差,一石货我补你三倍!”
胭脂行掌柜迟疑:“那若是我这百石胭脂囫囵运回来呢?我这一百两保钱你退我吗?”
魏渝看他一眼:“那自然是不退的,好事还能让你全占了不成?我这一路保证你的百石胭脂不被偷不被淹,再完好无损送到你手里,这点保钱就算作辛苦费又如何?”
几人对视一眼,心里都有了成算。
先前的法子,虽说一百石的货能省下两百两的脚价,可是魏渝还要他们八成脚价,也就是八百两。
既然都走海运,肯定不能只运一百石的货,仔细算起来八成脚价那就是几千两了,虽说他们都有不少家财,可货银和千两脚价一起掏出来怎么也得伤筋动骨一番,若是真的在海上“全军覆没”,怕是要遭受重创啊!
可后面这个“保银”,一石的货只需要拿一两保银和四成脚价,若是有损有差还三倍补偿,这怎么说也是他们占了便宜!
王二爷听不太明白这些弯弯绕绕,见着旁人频频点头,他心思也活了,只想着有便宜不占王八蛋。
胭脂行掌柜又问道:“孔老爷,这事你怎么看?”
孔老爷好像还真好好想了想:“这个法子倒是可行,脚价和邺城一样又比邺城多了三倍保银,咱们这两年都在邺城运过几次货,有些货破损得厉害,他们向来是不认账的。”
“对对对,邺城宋家仗着是北地独一份的商船,我八十袋细粮受潮发霉,他们竟然还问我要剩下的脚价!”
“旁的不说,最起码魏小东家是幽州人,就算有了差错在家门口就能解决的事情,何必要跑去邺城呢?”
魏渝抱着肩膀冷道:“我魏渝向来是讲道理的,若是谁的粮谁的布造了淹,我肯定是要赔的!你们谁想要运货三日内就来魏家商行寻我签契,不然蒙州的商户提前到幽州,一艘商船就那么多地方,到时可别说我向着外乡人。”
“什么,蒙州的商户也想运货?”
“哎呦,这事事不宜迟,不如咱们今日确定商货数量,明日就签契?”
魏渝看他们一眼,道:“也成。”
如此,几位商户饭都没吃,连忙跑回铺子点货去了。
魏渝见着人走光了才坐下,对孔老爷拱手道:“多谢孔爷陪着小子唱双簧了。”
孔老爷摇头笑笑:“好一个损一赔三,你就不怕赔光了家底?”
魏渝没将杨泰独擅的“隔之以板,水不能入”的水密隔舱之术说出来,只道,“孔老爷有所不知,我这木匠是个妙人,他所造商船用得是失传数多年的造船之术,我有信心能将商货的损失降低到三成往下,再者仔细算起来,就是弥补三倍损失也只占了所得保银的三到四成,如此我还是赚了的。”
孔老爷佩服点头:“当初我说了,若是你能将船造起来,我会帮你,你放心,若是日后有事,尽管来找我拿银子。”
魏渝爽快笑道:“有孔爷这句话,那我就大胆往前冲了。”
他想到什么,又道:“我本意也不是想赚他们的银子,我想通过此次海运,能将北地的各大商户联结起来。”
孔老爷微愣:“你的意思是?”
“五湖四海的肉太多了,单凭我魏家就是吃到撑也是吃不尽的。”
魏渝眸光闪烁,笑容里有淡淡的狂妄:“若是我们幽州邺城蒙州邯州等地的商户能团结起来,想来也能成就一番惊天事业,这靠天吃饭终究是来钱太慢,难道孔爷不想体验盐商矿商那金如流水的日子?”
孔老爷听着心惊,笑着叹气道:“你这小子当真非池中之物!”
第152章 第 152 章 萌芽疯长
次日, 幽州想要往返运货捎货的几大商户,都亲自上门与魏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古代幼崽种田日常》 150-160(第4/25页)
家商行签契画押。
孔老爷一人就定五百石的粮货,这没算上先前用运银抵的那三百石商货;胭脂行掌柜昨儿比谁都积极, 可真到了拿真金白银的时候却只定下二百石商货, 倒是那骂骂咧咧,沾火就着的王二爷也定下五百石商货, 剩下的商户就是粮商和种子商运货最多, 这是因着北地多出糙粮高粱, 细粮稻谷还是要从江南湖广运过来, 官府听到消息为了充裕当地粮库也定下来不少粮食。
这年头粮食怎么都不嫌多,只怕供应不上。
最后一算下来, 幽州商户统共要带三千石左右的商货,算上保银和预支四成脚价,这一日魏渝就得来一万八千两白银!
这艘商船能运载货物约一万石, 魏渝怎么也要给自己留下三分之二,抛去他的货物不谈,这船上还要一定数量的船员水手镖师以及各大商行派来采买的管事仆从,还有数十艘应急小船,故而他让魏秋派人快马加鞭去给蒙州商户传消息, 说眼下商船也只有一千石左右粮货的地方,让他们先到先得。
这一万八千两白银到账, 魏渝心情大好, 对着商行忙活一天的管事仆从道:“今儿咱下馆子!云风,你腿脚快,回去给师父爷爷还有涣哥儿接过来!魏春,你派人去请佟镖头和甘九。”
二人喜笑道:“我这就去!”
豆苗见着魏渝要走:“诶?你这是要去哪儿?”
“我哥哥今日去了官学,我去接他到福人居吃午食。”
魏渝翻身骑上打着响鼻催促的羊奶羹, 笑道:“你们先吃着,不用等我们!”
幽州官学。
商教谕正点评完一位学子的文章,他身侧坐着的人也将圈过朱红的宣纸交给那位被训斥到面红耳赤的学子。
那学子诚惶诚恐道:“多谢教谕指点,谢谢魏训导批注。”
按照规矩,府学的训导要有举子身份方能胜任,而魏承先是一等廪生又创农书三本,学问颇深,如此被学正破格提为训导,如今不仅能够随意出入藏书馆,每月还有十两月银和三石细米、四斤鲜肉可以拿。
魏承轻轻颔首:“无事。”
待学子走光,商教谕摇摇头:“真是一届不如一届了。”
魏承整理书册,轻笑道:“教谕每年都说这句话。”
师徒二人走出校舍,就听着一嘱托道:“魏廪生,有人找你。”
魏承脚步一顿:“是个少年人?”
那嘱托好好想了想,点头:“对,是个眉清目秀的少年人。”
魏承脸上多了几分自己都不知道的笑意,如此他便向商教谕告辞,拿上书箱快步跟着那嘱托走了出去。
商教谕摸摸下巴:“稀罕事,这小子这么急是去见谁啊?”
然而魏承来到府学门前时脸色倏地淡了下来,他微微皱眉:“闻少爷?”
闻青哥儿正作男子打扮,头发高高束起,身着深色衣裳。
他看一眼周围,低声道:“魏学子,我有话想对你说,能不能随我去个地方……”
“就在这说。”
魏承淡声道。
闻青哥儿深吸一口气:“我爹在京城还未回来,我娘,我娘这两日便给我说亲了,说这事我爹的意思,可是我还想问问你……”
“闻少爷,魏承对任何人都没有成亲的想法。”
闻青哥儿瞪大眼睛,又急又气道:“我爹再过两年就能调任京都,旁人求之不得的好事你都不稀罕?”
魏承稍稍偏脸,面无表情:“闻少爷,我已经说过了,请回吧。”
闻青哥儿还想说什么,他身后的仆从连忙扶着他:“少爷,少爷,咱们还是快回去,莫要被人认出来!”
没准少爷以后的夫婿还要从官学里挑呢!
闻青哥儿被仆从硬扯上马车,魏承转身欲走却在门前石狮子后头看见一个鬼鬼祟祟的脑袋。
“哥哥。”
被发现的魏渝牵着羊奶羹走出来,他挠挠脸:“那是闻大人家的青哥儿?”
魏承看一眼石狮子,不经意皱眉道:“你从背影都能认出来是闻家少爷?”
魏渝蹭蹭鼻子,笑道:“倒也没有,就是这脂粉香气实在是太好辨认了。”
魏承声音缓和不少,“嗯,此事关系个人清誉,不要和孔言提及。”
魏渝鼓着脸颊:“在哥哥眼里我是那种乱嚼舌根的人吗?”
魏承一愣:“我不是这个意思,我……”
“闻少爷身上香,你就喜欢就护着他,是不是?”
魏渝气得眼眶都红了,骑着羊奶羹就跑出老远。
魏承追了两步:“罐罐!”
他有些懊恼,这两日他们一个人在府学准备秋闱,一个在商行晒场忙碌签契,好不容易凑在一处竟然因着不相干的人就吵了起来。
他知晓闻青哥儿和汤白碧愿意说孔言的是非,也是怕罐罐想替孔言出气将此事告知了孔言,他们兄弟倒是不会在幽州久留,但孔家的锦绣布行却是要在幽州扎根一辈子,闻家家世不一般,哥儿姐儿之间旁的小打小闹也就算了,这种关系个人清誉的事还是要谨慎些,不能因着一时意气给孔家上下招来祸端。
没一会儿,前方又传来哒哒马蹄声。
是去而复返的魏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