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100(1 / 2)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年代文炮灰在七零吃瓜养女儿》 90-100(第1/14页)
第91章 第91章沈丽和赵聪的心……
沈丽和赵聪的心声无人知道。
大家都在嘲笑议论他们小题大做,被饭盒砸了一下都要着急叫医生。又不是三岁小孩,都这么大个人了,还像个娇宝宝似的。
詹大妈表现得尤为明显,脸上那嘲讽的意思都快溢出来了。
李大夫简单问了几句病情,很快伸手轻轻按压石膏边缘。他一边仔细看赵聪受伤那条腿的状态,一边还看赵聪是否有疼痛的反应。
赵聪眼神一阵乱飘,也不知道时机对不对,只能凭借直觉喊疼。
李大夫很快换了一种方式,又开始敲击石膏的另一边。这种行为不像是按压那么明显,赵聪实在不知道该给出什么样的反应,只好保持眉头紧皱的样子。
“有什么感觉吗?”
“……额,有点不舒服,震动的感觉……”赵聪硬着头皮回应,一颗心悬到了嗓子眼。
李大夫心里有点奇怪,不过看赵聪一脸紧张,以为是担心病情,就安慰他,“没事啊,你这边没啥问题,要不是你说疼,我都看不出来你骨折过。要不还得是年轻人呢,恢复就是快。”
“没事啊,要是可以的话,你们回家养着也行,回家还能休息得好一点。”
赵聪和沈丽心里有鬼,只能挤出一个笑脸回应他。
詹大妈一听这话就眼珠子乱转。
要不是你说疼,我都看不出来你骨折过?
这啥意思,是说他骨折恢复得快?
还是说,他有可能真的作假了,骨折是假的?
要是这件事她能举报出来,那可就不是大伯哥能不受赵主任管的事,而是他们自己家能举报有功,在厂里说话都有人听呢!
李大夫安慰了一句就往外走,沈丽站起身送他。
詹大妈眼看着有机会,一个错身从沈丽旁边擦过去,像炮弹一样,把赵聪狠狠从病床上往地下撞。甚至看到他腿落地还推了一把,让他又往踉跄了两步!
看到赵聪自己走了两步还没喊疼,趁众人都楞住的时候,詹大妈立刻兴奋地指着赵聪的脚,“好哇!你腿根本没骨折!你这病,都是假的!”
赵聪这才反应过来,发出一阵断断续续的痛呼。李大夫和冯小琴两个立刻冲上去把詹大妈拉开,让赵聪躺回床上。
沈丽见儿子有人管,自己径直冲向詹大妈,把她整个人怼到墙上,恨不得捶死她。
“你干什么?!你干什么我就问你!你是想废了我儿子的腿,才能如了你的意是吗?!你到底想要我们娘俩怎么样?!”
沈丽说着说着,眼泪直接从眼眶里溢出来。一个愤怒又心酸的母亲,实在让围观者怜惜,也让詹大妈那死缠烂打的样子格外恶心。
但詹大妈不管这些。她只想着近在眼前的好处,还有自家在乡下回不来的孩子。
“哭个屁哭!你可别演了,你们赵家多会演啊,皮都没破就知道叫医生,骨折都能演出来!有本事你就把那个石膏拆了给大家看看,看你们这骨折没几天的到底恢复成什么样了?!”
“你要是不敢,那就是你们心虚,弄虚作假破坏下乡政策,作为厂领导跟工人阶级搞特殊化!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还以为靠哭,就能骗得了大家吗?!”
沈丽当然不敢拆,但这时候这么多双眼睛,她要是表现出一点心虚,那不是找死吗?
她当即就开始撕扯詹大妈的头发,一边撕一边破口大骂。
“放你爹的罗圈儿屁!你嘴上说那么多,一条证据都没有,我们家凭什么耽误养病时间陪你玩这套?!”
她一动手,詹大妈立刻开始暴风反击。一只手把人往外推,另一只手冲着鼻孔和嘴就去了,让沈丽只能使劲把头往后仰,还有其他要骂的话都说不出来。
“你不敢就是心虚!从男到女从大到小都是祸害!到处挖社会主义墙角!”
沈丽躲不开詹大妈那乱挥的手指,故技重施又把头顶往詹大妈鼻子上撞,终于能还口,“你破坏群众团结!黑心烂肝!”
“你!你个吃屎的!”詹大妈被顶得直往上窜,双脚都要离地了,使出吃奶的劲把沈丽往外扒拉。
“你才吃屎!”
“你不仅吃,你还吃喝稀的!你全家都喝!”
“你生孩子烂**!”
“你断子绝孙!”
两个人打得不可开交,全身能用来攻击的部位都用上,搞得两个人打到最后,简直是缠在一起,衣服头发都一团乱麻。
也是幸好已经到了秋天,大家衣服都穿得不少。不然这场面,可真够难看。
那边李大夫一个五大三粗的人也拦不住发疯的大妈,只能跟冯小琴两个勉强护住受伤的赵聪。外面围观的人虽然多,但这小小的病房里已经挤了五六个人,还有两个人一边打一边转圈,其他人根本插不进脚。
赵聪又看不得自己亲妈吃亏,但能当武器的饭盒早就不知所踪,病床上只有被子和枕头能用来打人,于是他毅然决然扔出枕头。
“你不要打我妈!”
随着话音落下,詹大妈猛地转身,于是枕头顺利地砸中了……沈丽本人。
詹大妈趁机翻身把沈丽压住,双手双脚正好死死制住沈丽的四肢,正要再给沈丽一记头槌的时候,人群后面传来一句怒吼。
“够了!像什么样子!别打了!”
原来,是不知道谁喊来了赵主任和厂工会的副主席,医院的领导也来了一位。
赵主任看到打完架脸上青青紫紫,头发衣服都乱七八糟的沈丽,又看看被医生护士牢牢保护好的断腿儿子,心里又是屈辱又是难受。
“主席,我不知道这位同志跟我们家有什么不对付的地方,为什么要这样打我媳妇。”
詹大妈脸上虽然没什么伤,但身上被沈丽掐得青一块紫一块,头发还被拽掉了好几撮。
这个姓沈的,下手真是黑!净往别人看不到的地方下死手,又疼得不行!
副主席简直没眼看,真不敢相信这几个人都是他们机械厂的。
“好了,赶紧起来!谁跟我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大夫和冯小琴赶紧把事情的来龙去脉给三位解释清楚。这事毕竟发生在医院里,他们两个还在现场,那就脱不开身。
李大夫这会儿恨不得抽死之前答应冯小琴过来看一眼的自己。让他当好人!人家骨科的医生都不知道跑哪儿去了,他到底是为啥要过来?
这下好了,来了就全是麻烦事。
医院领导狠狠瞪了李大夫一眼,就这小子乱说话。什么“看不出来骨折”,什么“来晚点都不疼了”,讲话注意一点会死吗?但凡他少说两句,哪有那么多屁事?
“所以,你确定他是骨折了,但恢复得好一些而已,是吗?”
李医生擦擦头上的汗,“这个,我不是他的大夫,就是今天午休的时候,临时听说有病人腿被砸了,被叫过来的。这个病人的具体情况,还是需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年代文炮灰在七零吃瓜养女儿》 90-100(第2/14页)
要对应的医生来看看。”
不是,大哥。该委婉的时候你说那么多屁话,这会儿你又知道明哲保身啦?
医院领导简直要被他气死,都没脸面对机械厂的两个人,一闭眼,让冯小琴赶紧把人找来。
围观
的人群看领导来了反而更兴奋,一点都没有散去的迹象。这会儿等人也不着急,就陪着他们静静等了好几分钟,才把骨科大夫盼来。
这大夫被冯小琴着急忙慌找上的时候就知道不好。或者说,最开始赵主任找他疏通关系的时候,他就料到了有这么一天,因此早早做好心理准备,镇定地来到领导面前答话。
“是的,赵聪之前骨折,但伤处规整,病人家属照顾仔细,病人也年轻,所以恢复会快一些。”
工会副主席得了肯定的答复,终于可以轻松地向詹大妈讲,“你看,今天这件事是你误会他们了。”
“詹大妈,谁家都有孩子下乡的,但我们不能因为自己孩子没回来,就随便怀疑回来治病的人。你今天这个行为,实在是不好,得批评。”
“这事,你得给赵主任家赔偿,还得写一封认错信,我们要贴到厂里公告栏才行。”
大妈心服口服……个鬼!
这个副主席虽然跟赵主任表面上不怎么对付,但谁知道这帮心眼一大堆的人,背地里到底有什么勾当。
詹大妈不依不饶,“凭啥啊?!还给他赔偿,他不给我赔偿就算了!那个赵聪,那可是想从背后打我脑袋的!那可是想要杀人!”
“大家伙儿就说说,都是能下手杀人的动静了,装个腿瘸算啥?甚至狠一点,没准他这个腿,就是他自己摔断的呢!”
魏同心想要猛猛给詹大妈鼓掌。就是说呢!证明自己干啥,就得直接冲对方开火,攻击才是最好的防御。
沈丽正在拿手指梳自己的头发,闻言不干了,“你到这时候都不认错?你还有理了!领导,我们不用他补偿,但我要求詹大妈写道歉信和检讨书,贴到厂里公告栏贴一个月!还要让广播站给大伙儿都说说詹大妈的错!”
詹大妈又要回骂,副主席赶紧叫停,“好了!你们俩再骂起来还没个完了!詹大妈、沈丽、还有赵聪,你们一人一篇检讨书,我都给你们贴到公告栏一个月!这回你们满意吗?!”
“还有,詹大妈你和沈丽在医院里打架,给医院添这么多麻烦,每人写一封道歉信给医院!”
“每篇不能少于八百字,下周一交,就这么定了!”
第92章 第92章好不容易处理好……
好不容易处理好这一堆麻烦事,副主席和赵主任才得以回到厂里继续上班。
“主席,对不住,我媳妇今天给您添麻烦了,也给厂里丢脸了。但她也是为了孩子着急,也是因为孩子受伤一直没好,她每天都睡不好觉,又遇到有人找麻烦,实在是没忍住。”
赵主任趁这会儿人少,赶紧给领导赔不是。到时候升职不升职的,还得看他们投票呢,可不能疏忽了。
副主席本来懒得搭理他,但这人话里话外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这是把谁当傻子呢?
“老赵啊,你也是当了这么多年干部了,家里的事情可不仅仅是家里人的问题,你这个一家之主要是连四口之家都管不好,厂里可不放心让你管这么多人呐。”
副主席提醒赵主任,“你那个大儿子,虽然不是这个媳妇生的,但也不能太厚此薄彼。堂堂车间主任的儿子都去当赘婿,听说你们家还上门去拜访,都被人打出来了。这可都是有其他人帮你们压着,不然,你的位置可不稳呐。”
赵主任冷汗一下子就渗了出来。
领导但凡跟你挑明了讲,而不仅仅是暗示的话,那就说明这事他很有点不满了。
“领导,你放心,我这家里的事情一定处理好,绝对不给厂里丢脸。”
副主席在心里无语了一下。不是,这多大岁数的人了,说得这么明显都还抓不住重点?
副主席也不是脾气多好的人。这年头的领导,想要能够服众,都必须要有几分狠劲才行。机械厂上上下下这么多人,从来都不是光靠讲道理,就能当稳领导的。必要的时候,除了要敢跟上级拍桌子,也要能把下级镇压住。
他说话又直白了一些,甚至直戳赵主任命门。
“你这个小儿子……是真的骨折了吗?”
赵主任一抬眼就能看到副主席审视的目光,早就编好背熟的话愣是卡在嘴边,一个字都吐不出来。冷汗一层一层地渗透他的衬衫,整个人浸在冷飕飕的秋风里,不知所措。
幸好副主席也不需要他回答,只是冷哼一声,“你这两个儿子要是都一碗水端不平,车间,你还是早点让给其他有能力的人吧!”
说完,背着手直接走人,也不管赵主任如何作想。
副主席不是没有想过拉拢这个姓赵的当自己人。毕竟赵主任又不像那个姓唐的,仗着手里有个八级工,对厂里哪个领导都敢勾肩搭背。这姓赵的有点野心,背后门路又不深,弱点也很明显,好掌控得很。
没想到啊,人到中年还是没抵住娇妻幼子的诱惑,以前那点谨慎全没了。这种人放到手里有啥用?又不是用一次就能扔出去,只会惹祸。
也不对,可以先留着,直接扔出去当炸弹好了,能炸死一个是一个。
副主席想着想着,就开始轻松地哼起小曲儿。
——
詹大妈大闹一通,结果最想要的结果没要到,自己还被罚一篇检讨一篇道歉信,真是晦气得很。
还好打架最终还是打赢了,而且对手还是被她同伙误伤的,简直大快人心。
因此,就算她因为不怎么识字,只能对着白纸挠头,也心里舒坦。
家里男人倒是对她的行为表达了赞赏,但几个孩子每一个理解她的,都嫌弃她打架丢人。
詹大妈想来想去,不知道该找谁请教这两篇东西怎么写,还是找上了隔壁院的刘淑英。
“老刘,这东西我实在是不知道从哪开始。我记得你是拿到过什么毕业证的吧?你教教我行不?”
刘淑英看到她可没什么好脸色,“你可得了吧。说好了只是拿我孙女随便当个借口,结果一去医院,你竟然直接把她往前推!现在还来找我帮忙,你可真是脸皮厚得很!”
詹大妈一脸赔笑。
个拐老刘,你以为我想啊,要不是我院里找不到人,我能跑你这儿来?
“这个这个,也不白帮,两个鸡蛋,行不行?”
刘淑英听她这话,直接坐着转了个身,宁愿自己面对阳光直射,也懒得看她,“切!你要出也得给点实诚的,这点够干啥?”
今天魏同心出门排队买供应去了,只有个乔红霞,眨巴着眼睛看刘奶奶跟隔壁院大妈吵架。
刘淑英虽然自己不想动手,但都是邻里邻居的,也不想跟詹大妈撕破脸。人家好声好气求上来,也不能硬不搭理。看到乔红霞,她灵机一动。
“你要是想找人帮你写,等文红和朝阳放学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年代文炮灰在七零吃瓜养女儿》 90-100(第3/14页)
你找她俩正好。我也没写过你说的那玩意儿,但她俩是学生,学校里肯定见过,可比我厉害。”
刘淑英不放心地瞥一眼詹大妈,“你可又为了我这建议多心,我这都是实在话。”
詹大妈心里再怎么把刘淑英骂个臭死,面上也只能笑着说好。
那咋办呢?家里男人孩子都不乐意帮忙,那不还是只能找刘淑英这个稍微有点文化的?
詹大妈这会儿才开始后悔当年没好好上扫盲班。但那时候又是照顾孩子又是照顾家里,还要管
两边的老人,她怎么看都没多余的时间去。
于是这天晚上,魏文红这个小姨妈就带着俩侄女一起给詹大妈打工。
哦,乔红霞倒是没这个本事,但她看不得两个玩伴抛下自己,死缠烂打必须要一起。另外两个人没有办法,只能带上她了。
“……真cheng地想要道……道qin,朝阳,这个qin字怎么写?”
魏文红今年才刚上小学二年级,乔朝阳也才三年级,两个人认得的字也都不多,只能一个写,一个狂翻字典。
詹大妈给出的帮忙费用可是二十颗水果糖。本来只愿意给十颗的,还是刘淑英帮她俩还了价才多给了些。
乔朝阳虽然有零花钱,但这还是她头一次靠自己的劳动挣来东西。魏文红没有零花钱,但也不缺吃不缺喝,接下这个活儿,也是新奇占了多半。
两个人翻字典翻了好久,脑子里看到过的检讨书和道歉信都挖干净了,距离八百字还有一大半。
“可是,詹大妈也不认识字呀。”乔红霞看两人烦躁地写了好半天,好奇地问,“她肯定也不会写!”
“嘶,对啊!一大半都是拼音,甚至有错别字,才更像是詹大妈自己写的呀!”乔朝阳先领悟到自家妹妹的意思,激动地一拍手。
太好了,这麻烦的活儿终于有解决方法了。
魏文红也一阵激动,“那我们给她编到八百字就可以了,管这字写得对不对呢!”
三个人轮流击掌庆祝了一下自己的聪明,魏同心在隔壁屋跟刘淑英蛐蛐三个孩子。
“奶奶,她们这么干合适吗?”
刘淑英抬起眼皮子看她,手里织毛衣的动作不停,“有啥不合适的,红霞说的很对啊。”
难道还真要接了活儿就一丝不苟的干?美好的品行也不是这么培养的吧?这个孙女是不是天天带孩子把脑袋搞坏了,还真事无巨细地当妈啊?
魏同心倒不是说这个,“主要她们一共就拿二十颗水果糖,还不到四个鸡蛋的钱呢。干得这么起劲,也不知道啥时候能反应过来亏大发了。”
刘淑英无语。好家伙,本来以为你是中邪了想当严母,没想到你纯纯等着看乐子。
“那咋整,我可帮着还过一次价了,傻孩子们自己乐意,咱们等着看就行呗。”
那是,这奶奶当得确实是够厚道了,要是她在场,那就随便几个孩子怎么弄,反正吃亏在前头,都是小亏。
三个小孩磨了两个晚上才把这两篇写完。交到詹大妈手里的时候,她果然一看就要叫,“那不对啊,这里怎么都没写好,这都拼音呐!你们可不能糊弄我,拼音我还是认识的,就是字儿写不全而已。”
“詹大妈,要全是字儿,人家领导一看就知道不是你亲自写的,那不就露馅了吗?”
“就是就是,我们这都是特意帮你想好的,这样领导才觉得你心诚,肯定把跟你一起道歉的那个比下去!”
詹大妈被三个孩子细声细气哄好了,临走还被哄得多给了三颗糖。
“嗯……这主要内容都是我俩写的,那我们要一大半平分。但是那个建议是红霞提的,得给红霞分一点。”魏文红知道自己肯定抢不过这姐妹两人,还不如早早做个好人。”
乔朝阳果然很高兴魏文红主动提出这件事,本来打算帮妹妹争取五颗糖的,也直接退让一步变成三颗。“可以可以,那原本的二十颗我们一人一半,剩下三颗给红霞,怎么样?”
魏文红没啥意见,三个人愉快分赃。
詹大妈、沈丽和赵聪三人的检讨书,很快就挂到了厂里公告栏。
詹大妈那错漏百出的检讨书在一开始就引来嘲笑,让她觉得十分丢人。
但很快,沈丽和赵聪检讨书中相似的用词细节,很快就被闲着没事干的大爷们发现。他们自觉是第一个发现这惊天大秘密的人,把事情传得谁都晓得,只为彰显自己的能耐。
“你看到了没,要我说啊,那个赵主任媳妇和他儿子的检讨书,多半是同一个人写的!尤其他媳妇,我还专门找人翻了她之前交的资料,字迹虽然一样,但根本不是那么说话的。她一点都没认识到错误,连检讨都要找儿子帮忙写!”
“你这是哪儿来的假消息?你看的不对!要我说,她们母子俩都是找人代笔的,我儿子都告诉我了,那个赵聪,以前写作文都不是那个样儿!”
第93章 第93章干儿子怎么比她想的还要……
检讨本来就是一件让人丢脸至极的事情。
检讨书都要找人代笔就算了,关键是竟然还被别人发现。
赵主任本来摇摆不定的心,在有人满含恶意把这个消息传到他面前的时候,立刻偏向了自己的前程。
“……老赵,你家这到底是不是自己写的呀。你干了这么多年,可别因为家里一点小事,反而丢了多的……”
赵主任看着这个满脸褶子的“好心人”,开始后悔自己为啥非得出来抽这一根烟。
他长叹一口气,把烟屁股按灭,一把揽过来人的肩膀,“哎,老伙计,这种时候,也就你还会好心来提醒我了。我领你的情。你放心,哪儿轻哪儿重我还是分得清的。孩子到了年纪,做家长的管不了他们一辈子,自己犯的错,责任也得他自己背起来。”
来人梗得一口老痰卡死在喉咙里。
这姓赵的也忒不要脸了吧?谁劝了,谁要劝他啊?
赵聪明面上的腿伤还没好,赵主任就赶在革委会和知青办找上门之前,亲自把儿子送回生产队。
其中沈丽和赵聪的种种委屈都不提,单说那个当着赵主任的面奚落他的人,厂里其他人竟然真以为是在他的劝导下赵主任才幡然醒悟,让他气得半夜烙饼似的翻身。
赵主任随手坑了一个路人甲,也没当回事。
他更在意的是厂里对他的处分。
厂领导小会被点名了三四次,厂大会和广播分别被点名批评一次,沈丽背了一个警告处分,他自己被其他人排挤,被其他车间的人为难。
这都是小事,忍一段时间,都会过去的。
他最害怕的,就是厂里会不会真为这事给他降职,但还好没有。
“所以都这样了为什么还没有处罚我爸?”赵安邦在大妈们面前装委屈都装累了,最近那说来就来的眼泪都有点不好使。
刘淑英对厂里的脉把得一清二楚。
“不给他降职,这石头就一直压他胸口,厂里稍微风声严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年代文炮灰在七零吃瓜养女儿》 90-100(第4/14页)
一点他就要担惊受怕的。好歹他这个车间主任也干了好几年,真换个新的,还没他这一惊一乍的好使唤呢。”
“再说了,这会儿就把人处理了,革委会万一上门要求厂里处罚,他们哪还有惩罚的余地啊?一不小心下手就狠了,白白涨了他人志气,灭了自己威风。”
机械厂虽然直属省里管,但能在闹得最厉害的时候都不给县里革委会面子,那都是平时就铺垫好了的。不然,光靠省里那点八竿子远的面子,远水也救不了近火啊。
魏渡江听懂了刘淑英的言下之意,不过还是心疼自家小丈夫。这回都闹到这种程度了,只是把赵聪送回去而已,根本没能把赵主任怎么样。人家还是这么个不大不小的官,随时都能找自家麻烦。
“这……难道我们只能防着赵主任对咱家下手?那也太被动了吧?”赵安邦又何尝不是对魏渡江满心愧疚呢?明明这件事跟魏家没什么关系的,就因为自己,把他们全家都扯进来了。
他这回连爸都不想叫了,反正也没能占到他什么好处,真不如没换一个爹。
魏渡江想到了詹大妈。出那么多力气,结果赵主任什么事都没有,她不能就这么甘心的。
“那个赵聪能直接到隔壁县插队,肯定是赵主任出了力气的。大家以前没在意,现在,应该会有人反应过来吧?”
就算反应不过来,
她们还不能帮着提醒提醒吗?也算是做好事了。
刘淑英一边给毛衣袖子收口一边说,“等你想起来,黄花菜都凉了。早就跟老詹暗示过了,看她行动吧。”
不愧是咱家奶奶,就是谋划在先,永远抢占先机。
魏渡江和赵安邦面露崇拜,刘淑英则格外享受此刻。
还是被聪明人崇拜感觉更好。被笨的崇拜,感觉还不如被他们骂呢。
刘淑英说的就是……额,很多人。
魏同心左看看右看看,发现大家好像真把某个人忘得一干二净,只能开口提醒,“奶,大姐,四弟也在隔壁县插队呢……”
如果詹大妈的举报真见效了,岂不是去那边插队的都要被查?
魏同心自己辛辛苦苦打听几个月,终于从那个黑市小弟那里挖出来魏爱军认人家当干妈的事。而且那位还就是知青办的,到时候岂不是要一起被一锅端?
难道魏爱军就要这么莫名其妙地栽了吗?她可还没使什么劲呢!
刘淑英还真把这个老四忘到脑后了。
哦,也不是,现在住得离隔壁魏成河两口子就隔一面墙,她人虽然老,但是耳朵还是很尖的,早就偷听到他俩不会把工作给老四的事了。
本来还以为这黑心孙子能跟黑心儿子掰扯两局,结果一个不小心,可能要把老四的后路给断干净。
“他要是啥都没干还怕啥?要是干了什么不合规矩的,那当然是认罚。”刘淑英磕巴都不打一个,“反正咱家没那个本事,没那个能量。我一个老太太,你们几个小萝卜头,都啥也不知道。咱们怕啥?”
至于魏成河两口子会不会出事嘛……害,相信他俩的实力,他们自己一定可以的。
三个年轻人面面相觑。
既然魏爱军自己都不是啥好东西,那万一被一起查到了……也没啥的,吧?
怎么他们这又想偷笑又有点尴尬呢?
——
“我当然没有做过这种事了。”郑海萍面对前来找她调查情况的人,很有底气地说道。
这种时候才庆幸魏爱军那会儿没找她给魏爱国报名。这不,说话腰杆子都挺得直一些。
至于帮魏爱军把下乡的地方定到隔壁县,这倒不算什么大事。她大小也算个小组长,把其他人手里的资料汇总上来,交的时候改一下就好了,没多麻烦。
不像那些组员,想要改动还得互相通气。
郑海萍和郑海标姐弟俩私下有更来钱的生意要做,因此明面上的正式工作,反而比其他人更注意防范。魏爱军认她当干娘的事情,也就只有两边家里人知道,还有个别郑海标的小弟知道,其他认都不知情。
对面的人相信才怪。
但反复询问好几天,其他人或多或少有些小动作,就这么一个看上去最老道的,反而最干净。
那封举报信还联合了好几位知青家长的签名,直接塞到县里头头的跟前,就差怼他脸上了,不得不仔仔细细来查。
为了防止这些负责报名的知青办人员互相串供,还是给他们分开审的,甚至用了一点点不太地道的小手段,结果,就郑海萍啥事都不沾。
而郑海萍闯荡江湖这么多年,还从来没莫名其妙吃过这么大的亏。
出来之后跟弟弟和弟媳好一通查,结果查到机械厂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车间主任头上。
更让郑海萍恶心的是,那个破车间主任的儿子,竟然就是之前断了腿回城治疗的知青!
“好哇!小的挡了我干儿子的路,大的还直接坑了我一把!这一家子,可真是好样的!”
郑海萍气得牙痒,吩咐弟弟找人去套麻袋揍赵主任,心里盘算着怎么把他这个小官帽子给撸下来才行。
“他不是机械厂的车间主任吗?哼,那车间里的生产线我们不敢动,都是上面牢牢关注的,不能乱来,但那原材料总是可以碰的吧?”
她很快有了点子,让郑海标附耳过来。
“……咱们自己的人可不能去。这种公家的厂子要出了事,那就是引起公愤,比下乡知青出事情更严重。”
郑海标点点头,表示自己牢牢记住了,很快安排下去。
郑海萍站在一片阴影里看着自家弟弟走远,心里浮现出些许旧日回忆,只是这回忆很快就被她驱散。
以前发生的事情还是不要想了,想也没用,只会惹祸。
姓郑的姐弟俩在这边小动作不断,那边调查情况的人收获也不小。
一个知青办工作人员把自己的小九九倒干净了都没出去,反而因为之前说出来了一些徇私行为,而让对面觉得他身上又更多信息可挖。耗到最后,他实在受不了这黑漆漆的房间,只好绞尽脑汁,把稍微有些异常的人都给爆出来。
“……对了,还有一个人,通知刚下来还没一个星期的时候,就给他亲哥来报名,结果过一段时间又来找我确认他报上名了没有……我想想……他,他哥姓魏!”
调查人员对视一眼,这群众内部的矛盾,他们就没必要揪着不放了,又没有什么利益纠葛。
看来,这人身上的料是已经挖干净,可以放出去了。
知青办工作人员终于能呼吸到新鲜空气,面对来接自己的家人热泪盈眶,回到家又好一通诉苦。
郑家姐弟之前没有给小弟们撤回调查这事的指令,收到这条消息的时候,人都还是懵的。
郑海标摸摸自己后脑勺,“这姓魏的……不会就是爱军吧?”
郑海萍脸色铁青。她可以接受干儿子有心眼、有算计,甚至乐意看到这人为了利益扔下亲妈向她靠拢。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年代文炮灰在七零吃瓜养女儿》 90-100(第5/14页)
但,她接受不了被他愚弄。
小弟们都知道,郑家姐弟感情亲厚,所以也格外可怜那些被同胞兄弟姐妹排挤的人。魏爱军能够入了她郑海萍的眼,被魏爱国算计这件事,不说占了七八成,至少也占个两三成。
不然,郑海标一早就看好这个小弟,为什么她早不接受,晚不接受,偏偏那个时候要接受干儿子?
结果呢?这事可能一开始就是魏爱军算计他二哥?!
知青怎么多,资料可不是一批就能汇总完的。那都是手上攒一批,就要汇总往上交一批。
郑海萍打算豁出去了,不把这事查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她可不会算了。
“魏爱军他二哥去了哪里下乡?!我倒要查查,这个地方下乡的人,到底是什么时候报的名!”
第94章 第94章赵聪伤还没好就……
赵聪伤还没好就被原样送回,本来就让心里有小九九的那帮人吓了一跳。
知青办那轰轰烈烈的大手笔调查,更让他们死心。
现在都有人开始怀疑,当初说是管控放松,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区别,那会儿正是农忙,就算离得近的知青有心请假回家,大队也根本不批假。
反倒是这个消息传出来之后,县里甚至市里的清算行为一波接着一波。没准这消息就是有人故意放出来钓鱼的。
这第一批强制下乡的知青,下乡之前就闹得各种撕吧事儿满天飞,下乡之后上面肯定还是不放心,这才故意放了个假消息。
有第一个“聪明人”提出这个想法后,其他一切细节都可以由众人的联想来补足。
就像八卦传到第四个人耳朵里就会面目全非一样,最近这些事也是,什么说法都有。
有说上面钓鱼的,有说是别地儿的知青集体逃跑,还有的说赵主任想讨上面欢心,故意把亲儿子腿砸断,然后原样送回,帮领导杀鸡儆猴。
嗯,没错,最后一条是魏同心去供销社回来的路上,路过一堆不认识的大妈时,藏在人群里说的。
这条猜想看似荒诞,实则非常符合围观群众的阴谋论思维。于是这条八卦从县里的另一边慢慢扩散,传到机械厂家属区,传到魏同心耳边。
“……那个姓赵的还真下得了手。别人不知道,咱们可是看得清清楚楚的,那天那个赵聪的腿其实根本就没啥事。”詹大妈说八卦说得上头,绘声绘色地演了起来。
“结果呢?听说那个赵聪啊,哎哟,可怜的来,被送回去的时候人都站不起来嘞!都是横着回的。你说这大儿子他不爱,小儿子平时是宠,这关键时刻随随便便就能废了,他难道还有其他孩子吗?”
詹大妈百思不得其解,“就这么个领导,他都不想想自家工作传给谁的事?要早这么着,还不如让沈丽把工作给他小儿子接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