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我们医院又穿了 > 40-50

40-50(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未婚夫失踪三年后 我媳妇拿了反派剧本 我是反派他妈 最强二人组想要达成HE 我想你,很久了[暗恋成真] 七零骄棠绽西洋 我在七零年代嫁糙汉 和mafia干部表白以后! 心动过境[先婚后爱] 执政官死遁后他们都碎了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们医院又穿了》 40-50(第1/17页)

第41章

大雨滂沱时, 国都城通往方沙城之间的小山坡,驶出一辆又一辆马车,足足有三个马车队, 另有牛车队三个,还有一队装备精良的黑衣蒙面人骑马护送, 在一盏又一盏灯笼的光亮里行进。

无论是马车的规制,还是良马的数量,甚至随行的护送黑衣人,都能看得出车主有权有势,只是让人不明白,为何要连夜赶路?

天黑路滑, 官道泥泞,即使马车前后都挂了灯笼, 亮度也实在有效, 偏偏车夫们的水准相当惊人, 车队行进得又快又稳。

如果有百姓或农户看到,一定以为是国都城哪个高门大户出远门, 或者某位高官离京上任赶时间, 可车队行驶了两个时辰后进入了残破的方沙城,并且直奔城西。

最先发现这列反常车队进方沙城的,是医院巡夜的保安老李,站在外面的柏油路上,这么大规模的车队不用望远镜都能看清,啊这……手机显示时间凌晨三点半。

因为方沙城的路况特别糟糕,坑坑洼洼不说,沙土湿滑,而且被刺配的龙卫们还在城里设了不少机关和陷阱。

按保安老李的估计, 车队进城以后十有八九不是侧翻就是陷坑,天亮前到医院西边,基本不可能。

偏偏车队进城后的速度虽然减了,但行进得却很流畅,好像一个机关都没碰到,一个陷坑都没经过……

保安老李摸着下巴,百思不得其解,这么多辆马车牛车,到底暗藏了多少高手?

大雨下到早晨六点才停,保安老李就盯到六点,万万没想到,七点半时,车队已经进入宁家的临时营地,一眼望过去,场面很是壮观。

七点半,不仅是医护们的交接班时间,也是保安的交接班时间。

王强睡了个好觉,走到门卫小屋一看,老李不在,立刻拿起对讲机:“喂,老李,你在哪儿?”

对讲机里立刻传出老李激动的大嗓门:“强哥,方沙城来了三十九辆马车和四十辆牛车,都在医院西门的下面,快来看!”

“马上来!”王强又用对讲机通知邵院长和金老,边走边说,“不知道什么来头,老李说是凌晨进方沙城的,现在宁家临进营地附近休整,看样子是要到医院来的。”

十分钟后,王强和魏璋站在移动梯旁向下张望,整齐的车队阵列,强壮的良马,以及训练有素的黑衣护卫。

王强看完下面,又看着魏璋:“按你大郢的经验,都是什么官儿?”

魏璋轻轻摇头:“不好说,每个朝代,同一个朝代初期中期和晚期,规制一直在变。就眼前的看,怎么都要是一品大员这种。”

王强先是惊讶,瞬间平静下来,在大郢的时候,连皇帝、皇后和太子都上山了,一品大员也不会怎么样的,都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不慌。

魏璋看了一眼运动手表:“不慌,等他们上来送名刺。”

“明刺?名赐?”王强不明白。

“哎呀,强哥,你该多看点书了,名刺,相当于名片,上面有姓名、姓氏、官衔这些的。”魏璋有点嫌弃,“你这一问三不知的怎么教两个儿子?”

王强不以为然:“学校师会教他们,我负责陪他们吃喝玩乐。”

魏璋一时竟无语以对。

正在这时,宁家管事在移动梯下面打了约定手势,表示要上去。

医院西门的移动梯,经过供应科的改造,现在已经方便到一个人就能操作的程度,于是,王强将移动梯架到合适位置固定好,然后向下放梯子。

趁着放梯子的间隙,魏璋用对讲机通知急诊,让宁侍郎身旁的礼部官员到医院西门来。

很快,陆淳就匆匆赶到医院西门,向魏璋点头示意,看到移动梯下方声势浩大的车队,整个人都惊呆了,这……

魏璋问:“认识?”

陆淳明显震惊过度,有些懵地点头:“没亲眼见过,但听说过。”

时间不早不晚,宁家管事已经从移动梯爬上来,怀里抱着半人高的东西,难怪爬得这么慢。

宁家管事先向陆淳行了简单的礼,然后郑重其事地将半人高、包着布巾的物品,呈送到魏璋跟前。

“这是……”魏璋话还没问完。

宁家管事恭敬回禀:“陆文书,魏国公、前太子太傅晏敦、前刑部尚书梅敬竹和前参知政事戚修明,携米面粮油、名刺与拜贴,向飞来医馆求医。”

王强被这一长串名字给绕晕了。

陆淳立刻捧着拜贴和半人高的名刺,看向魏璋:“是不是请邵馆长与金老过目?”

魏璋却听出了宁家管事禀报的蹊跷,看向陆淳:“他们第一次到这儿来,怎么会预先带米面粮油?”

陆淳带上招牌假笑:“魏国公消息灵通,他们四人皆是隐世好友,互通有无也是人之常情。”

不仅如此,陆淳还简单向魏璋讲述了他们因病告老的事情——

魏国公年轻时战功显赫,有“天降神兵”的美誉,但沙场上刀箭无眼,数次有性命之危又奇迹般地醒来,每次死里逃生,先帝就给他加官进爵,一直到四十九岁那年,实在封无可封。

魏国公当时还是神勇大将军和一等公,参加围猎时摔下马背,当时就动弹不得。

先帝立刻找当时还是太医院医师的郑津精心诊治,结论是旧伤老伤一起发作,先保命然后才能想办法慢慢康复,但不管以后能痊愈到哪种程度,以后再也不能骑马、负重和习武操练。

谁都知道,大郸第一将军就此折损,几人欢喜几人悲。

郑津向来有话就说,把自己的判断如实上报,先帝听了既痛心又婉惜,当即加封至魏国公,同时向各州府郡县征集擅长骨伤科的名医,包括驻守军医。

谁能让魏国公不再瘫在床榻上,立刻召入太医院;若不愿意进太医院,立刻颁“名医牌”送回原地;若是军医,立刻官升三级。

虽然“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但谁轻易敢接魏国公这样位高权重的危重病人?

最后,还是郑津踏踏实实诊脉用药,之后一年,魏国公勉强可以坐起;两年后,魏国公终于可以下地行走,但也只是如此。

两年时间,物是人非,朝堂官员更叠了不知多少,魏国公再也没上过朝会,也不再参加任何议政问事……淡出朝野,整日养花草、看书习字,闭门不出。

简单来说,魏国公一身是伤,但权势似乎并未受影响。

另外三人也是如此,都是因为身体原因,不得不辞官隐退。

他们三人先是文人相轻,互看不顺眼,之后就是三人一致对待功高盖主的魏国公,也不知道怎么的,生病以后个个心平气和,无官一身轻后反而成了好友。

魏璋听完陆淳的简介,又一字不落地告诉了邵院长和金老,嗯,毫无预兆的,在第四项任务公布,连“120抢人团”和急诊都愁没病人的时候,大郸这些老臣们求医来了。

不愧是位高权重的老臣们,虽然退了,消息始终是最灵通的,只怕他们手里连飞来医馆的收费目录都有一份。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们医院又穿了》 40-50(第2/17页)

话说出来,现代人可能不信,但魏璋很清楚,绝对有这种可能性。

于是,陆淳捧着名刺和拜贴,送到在急诊大厅的邵院长和金老面前,去掉包裹在外面的布,是四块半人高的名牌,上面有姓名、年龄、籍贯、从官经历等等,因为笔迹比较粗,所以写了这么大的“名刺”。

邵院长一脸懵,啊这……

经过金老的介绍,邵院长终于知道这四块闪闪发光的是大郸高官重臣的“名片”,想到现代人用的薄薄一张小纸片,简直是天壤之别。

病人忽然就有了,当然值得高兴,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他们四位病人的随从肯定比宁侍郎多得多,怎么安排这么随从,又怎么让随从变成病人,都需要好好安排。

正在这时,暂时得空的赵鸿正准备去门诊,路过急诊大厅,看到高门大户的名牌,忍不住过来看了一眼,顿时激动起来:“邵馆长,金老,魏国公在哪里?”

这下换邵院长和金老惊讶了,赵鸿和魏国公很熟吗?

陆淳赶紧恭敬回答:“禀十三皇子,魏国公一行在移动梯下方的方沙城。”

“邵馆长,金老,我现在就下去瞧瞧。”赵鸿说完就大步走出急诊大厅,脚步前所未有的轻快。

还在医院西门的魏璋,就这么看着赵鸿熟练地从移动梯下去,像快乐的小鸟一样走进宁家的临时营地,走向最大最宽敞豪华的马车。

大马车动了动,一位年迈的老者撑着拐杖,在随从的搀扶下,踩在马凳上,看到赵鸿明显僵住,但很快就握紧了他的双手。

特别明显的“久别重逢”情节,魏璋和王强看得都难掩嘴角的笑意。

忽然,魏璋脑海里浮出一个念头,难道说,赵鸿离开国都城以后,老师是隐退的魏国公?

但听陆淳说的,魏国公连马车都没法坐很久,只能躺着,带着赵鸿东奔西跑的可能性不大,应该不是他。

如果不是魏国公,赵鸿又为什么会这么高兴?

魏璋很快把继续探寻的念头给掐了,自己早就远离了这些阴谋诡计,像现在这样愉快地当个旁观者多好,有医院,有金老,一切都那么美好。

过了不短的时间,赵鸿兴冲冲地上来,眉眼俱笑:“魏璋,麻烦转告邵馆长,牛车上的米面粮油是某借来的药费诊费,暂时先这么多,多退少补。”

魏璋嘴角上扬的弧度更明显,拿起对讲机通知:“邵院长,下面牛车上的米面粮油是十三皇子借来的药费诊费,让食堂到医院西门来领。”

“不是,”赵鸿赶紧阻止,却没能阻止成,“魏国公说,如果我的失禁没好,这些米面粮油就不送上来。”

啊这……魏璋有些挠头。

第42章

陆淳的脸色有细微的微妙变化,即使在国都城,也是看诊抓药付诊费药费,银钱两讫,毕竟没哪位正经医师会拍着胸脯保证药到病除、包治百病。

魏国公此举放在国都城是要被人垢病的,这是为了……刁难飞来医馆?

魏璋直视赵鸿的双眼:“你们大郸的医师们, 治不好就不收钱?”

赵鸿不假思索地回答:“不是。”说完才意识到不对劲。

魏璋冷哼一声, 拿起对讲机:“邵院长,大郸那几个老不死的家伙, 给飞来医馆下马威呢, 说治不好十三皇子就不给米面粮油。”

邵院长听楞了, 郑院长口述的时候提过, 大郢富户尤其是高门大户送米面粮油可迅速了,不仅如此还各种送礼物, 要不是医护们再三强调不要再送了, 全医院的库房都放不下。

大郸老臣们上来就给下马威, 无非就是眼高于顶、还想控制医院。

邵院长以前是医生,行政工作做了这么多年,还搞不清楚这帮老家伙的心思?

先是意外在方沙城救了十三皇子赵鸿和龙卫们,他们对医护们十分尊敬;之后,宁侍郎带着晋王秦王的书信来拜访,一样恭敬有嘉;这几位老人家就这么摆上谱了?

邵院长做行政这么些年,不可能忽视这种倨傲无理的外交态度,毕竟他们现在能提出“不治好不付钱” ,之后进入医院,搞不好会要求医护行大郸礼。

这只是试探和控制的第一步而已,医院确实缺病人,但这种嚣张跋扈的病人拒之惟恐不及。

思索片刻,邵院长举起对讲机问:“十三皇子,你怎么说?”

赵鸿听完就楞住,不知为何,就下意识看向魏璋。

魏璋可太知道高门大户,尤其是曾经权倾朝野的老家伙们什么德性,换成大郸邻国的使臣也许就认了,可这是哪里?这可是飞来医馆!

医护们是自出生以来除了祭祖、就不知道下跪是何物的天之骄子,见到大郢太子、皇帝和皇后都不行礼,绝对不吃大郸老东西这一套。

魏璋想了下,如果赵鸿拎得清,就应该立刻下去和他们说清楚,让他们改变态度;如果赵鸿看不清现在的局势,不能摆出该有的态度,相信邵院长和金老会有很大的改变。

向来“先礼后宾”的飞来医馆,就会显现出强悍的另一面。

魏璋很拎得清,所以借飞来医馆的力量,把风雨飘摇的大郢由衰转盛。

这散发着腐朽衰败气息的大郸,如果连赵鸿都拎不清,这个国家十之八九危矣。

赵鸿左右为难,但还是向魏璋点头,向移动梯走去。

魏璋补了一句:“和他们说清楚,飞来医馆的医护们是不会向他们行礼的。”

赵鸿脚步一顿,顺着移动梯下到方沙城。

魏璋环着双臂冷眼旁观。

陆淳思来想去:“魏璋,某去告诉宁侍郎。”

“不急,等他们确定要上来再说,”魏璋有些期待,老东西们发现赵鸿并不受摆布会有什么样的反应,“更何况,飞来医馆也不是可以随意出入的地方。”

陆淳忽然觉得牙齿有点凉,自己看到魏国公等人的拜贴,吓得腿都软了,偏偏飞来医馆的人无动于衷,他们真的不畏强权吗?

正在这时,对讲机又响了:“魏璋,赵鸿怎么说?”

魏璋一脸看好戏:“邵院长,赵鸿去方沙城了,如果那些老家伙们执意这样,您打算怎么办?”

“走好不送。”邵院长回得干脆利落,在现代不能拒收病人,到大郸还不拒收?

魏璋笑得好大声。

陆淳被魏璋笑得莫名其妙,虽然没听懂,但感受到了他眼神里的不善和蔑视。

过了不短的时间,赵鸿才回到医院西门,望着魏璋欲言又止,把他拉到一旁小声问:“如果他们执意如此,飞来医馆会如何?”

魏璋把邵院长说话的样子和语气模仿十成十:“走好不送。”

赵鸿顿时一梗,刚才的沟通并不愉快,作为大国的大郸重臣,自恃甚高是通病,上了年纪还变得固执和多疑,很难被说服。

最关键的,自己只是十三皇子,以后不论是封王还是取代晋王登基,都只能靠这些人的支持,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魏璋虽然是超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们医院又穿了》 40-50(第3/17页)

级社牛,但看事看人有自己一套原则,对赵鸿点到即止,一个字废话都没有。

赵鸿的视线盯着脚尖,抬头深吸一口气:“某再去方沙城。”

魏璋望着赵鸿离去的背影,轻叹一声,这孩子也不容易,想要称帝就必须靠下面那四位的支持,称帝后没有自己可以倚靠的大臣,必定受他们挟持,可能连政务都插不了手。

对赵鸿来说,现在也是个开始,如果他没法制衡老臣,以后一辈子都逃不出他们的手掌心。

这样想想,相较于赵鸿,大郢太子有父皇母后的支持,还只有锦王和贤妃这组对手,政局上会轻松许多;当然,太子的身体比赵鸿差得太多了。

各有各的难处,但遇到飞来医馆后,赵鸿的难度要大得多。

当然,赵鸿要连眼前的小事都解决不了,趁早死了进国都城的心。

魏璋的脸上泛着冷意,最是无情帝王家,但众人很少想到,这无情也可能是被逼出来的,帝王偏弱就会被群臣觊觎,多方制衡四个字能做到的又有几个?

所以,赵鸿的父皇用了与先帝完全不同的策略,看着皇子们争斗,从皇子斗到封王,留到最后的就是最强,惟有强者才能统治大郸,不被群臣左右。

不知道赵鸿再次去方沙城说了什么或做了什么,反正他回到医院西门时既疲惫又暗藏雀跃,冲着魏璋说:“麻烦转告邵馆长,魏国公等人对之前的倨傲致歉,不会再提任何条件,米面粮油即刻送上来。”

魏璋面上不显,心里给赵鸿点了个赞,然后看向陆淳:“站得靠边些,保科长会开着大铁马来。”

“铁马?”陆淳不明白。

赵鸿也不明白。

一刻钟后,保科长开着黑黄相间的液压叉车,伴随着低沉的轰鸣声,亮着桔黄色的小灯,行驶到医院西门。

紧着跟着液压叉车的,是征集的志愿者们,拖着液压转压车走来。

走在最后的是供应科的其他人,三人各拽一辆推车,车上装着电机、操纵杆、遥控器、皮带、金属履带和挂钩等等物品,三辆车都装得满满当当。

陆淳惊愕地张大了嘴巴,这,这,这……

魏璋有点好奇:“保科长,你们准备改装移动梯?”

保科长笑得神神秘秘:“给大郸人一点小小的震撼,我们飞来医馆人才济济,工程师有三十多位,不用多可惜。”

于是,移动梯经过一小时的改装,成为悬挂式自动转运机。

不仅如此,保科长还在魏璋的同声传译下,教会赵鸿怎么使用这台机器,怎么装货等等事宜。

赵鸿的学习能力有目共睹,学什么都快,用安全绳索降到方沙城,然后指导大郸人怎么利用这个机器。

以防万一,保科长系上安全绳索降到中间段,实时操控机器运转。

眼看着一袋又一袋的米面随着转运机自动送到医院西门,陆淳不得不用手护着自己酸胀的下巴,还腾出一只手来生怕自己震惊得两眼脱眶。

太不可思议了,飞来医馆的物什怎么能如此精妙? !

袋装的米面都被志愿者们放在预设的木架上,一层又一层堆放得整整齐齐,很快就堆成一个大大的正方体,将近一个人。

陆淳忙提醒魏璋:“是准备就地堆放,随用随取吗?粮食可要仔细保存!”

魏璋给了他一个眼神,让他自己体会。

志愿者里有一位是大超市的液压叉车驾驶员,运送这些实在易如反掌。

陆淳眼睁睁地看着这位志愿者,跳上叉车,启动、后退、瞄准,这么大的正方体就轻而易举地举了起来,轰鸣着驶入医院。

太匪夷思议了!

这是怎么办到的? !

魏璋说的大铁马实在太惊人了!

麻袋装好的米面粗粮都堆成垛,被液压叉车铲走。

而油装在罐子里,并不适合堆叠成垛,都被摆到液压人工转运车上,满满一层油罐就被一个人拽走了。

陆淳的下巴越来越酸胀,双眼越瞪越大,这么重的油罐还这么多,怎么可能一个人就运走?而且这人看起来既没有龙卫高大强壮,也没神卫孔武有力,怎么做到的? !

一趟又一趟,魏璋和陆淳共同清点运到飞来医馆的米面粮油。

很快,魏璋拿着纸笔正在沙沙记录,很快就发现陆淳忽然就不说话了,抬头一看,他捧着下巴正惊恐地看着自己,边用帕子捂住嘴角,努力遮掩自嘴角淌下的口水。

“呜呜呜……”陆淳惊恐万分,下巴忽然就动不了了。

魏璋拿出对讲机:“邵院长,礼部官员陆淳下巴好像脱了,让他去急诊?”

“行,让他到急诊内科诊室。”邵院长见多了各种病患,早就处变不惊了。

陆淳听完魏璋的话,还是坚持到清点完成以后,才着急慌忙地向急诊跑去,顾不上君子端方,也顾不上什么方步,能把下巴装回去才最重要!

不是,怎么就会下巴掉了呢?

老有人说“下巴笑掉了”,陆淳敢保证自己只是惊讶到了极点,绝对没笑。

急诊内科诊室里,骨科医生已经在等陆淳,金老在旁边充当翻译,确保他们沟通没有障碍。

陆淳小心翼翼地坐在椅子上,望着陌生的医生,心里七上八下的,这下巴还能接吗?

第43章

与此同时, 第一批米面粮油运送完毕,保科长又去食堂和樊主任核实清点。

按照邵院长的要求,护士时萱推着轮椅把宁侍郎送到食堂的仓库里,有人脖子上挂着Go Pro全程跟拍,不为其他,就是防万一。

因为之前穿越的经验,大郢米面粮油的储存和卫生条件实在不怎么样,所以当时,樊主任和食堂志愿者们接收以后,都会拆掉麻袋或者其他不知道什么的袋子,用真空泵和储物袋重装入库。

为此, 邵院长还特意给食堂仓库添置了更大功率的真空泵和储物袋,这些平时也能用, 也不算浪费。

然而,就在樊主任拆开米袋,当时就惊了:“来,小王,你对着这里拍一下。”

人形跟拍机小王立刻走过来,只一眼就有些愤怒:“这米怎么这么脏?又是灰又是砂子的。他们是故意的吗?”

宁侍郎自己滚着轮椅的轮胎凑过去,惊愕的表情转瞬即逝,整个人都不好了,但碍于自己的身份,只能一言不发。

樊主任连拆了五袋米, 每一袋都这样,拿起对讲机:“邵院长,这次送来的米也太脏了!您来看看?”

很快,邵院长就来了,一起来的还有魏璋、金老和赵鸿,围着米袋看了又看。

赵鸿的脸瞬间涨得通红,拳头握得死紧。

樊主任又当场拆了面袋和杂粮袋,也是一样,灰乎乎脏兮兮,在场每个人的脸色都很难看。

宁侍郎赶紧自己转着轮椅到邵院长面前,特别诚恳地解释:“邵馆长,金老,大郸近些年风沙越来越大,近两年就连俸禄发的官粮也是如此,决非故意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们医院又穿了》 40-50(第4/17页)

怠慢。”

“真的,某家的米袋也是如此。”

邵院长、金老和樊主任一干人等互相张望,这是……错怪了?不是这些老人家故意恶心人?

呃……把病人硬拽过来,偏偏错怪人,这可有点尴尬啊。

魏璋伸手掏了一把米,仔细地摸了摸,又放回袋子里,拍了拍手上的灰,满眼鄙夷:“啧,要不是殷富也收米卖米,我就信了。”

赵鸿也伸手抓了一把又放下,脸色出奇难看。? ? ?

邵院长楞了:“魏璋,你这是什么意思?”

魏璋走到宁温书面前:“宁侍郎,你家的米什么开始变成这样的?”

宁温书想了想:“三年前米还算干净,但确实是各地风沙大了以后,米就越来越脏了。”

魏璋温文尔雅地世家公子再次上身,不紧不慢地说,视线却盯着赵鸿:“想来,宁侍郎出身极好,并非农户之家。”

“此话怎讲?”宁温书一怔。

魏璋的脸上绽出格外灿烂的笑:“你敢听么?”

邵院长、金老和樊主任面面相觑,魏璋这是唱的哪一出?

“有何不敢?”宁温书撑着轮椅扶手。

“你一定会后悔的,但已经来不及了,”魏璋的笑意变大,“晒场的灰极细而易扬,多扬两次总能干净,但这样的灰,是把米淋湿以后裹上去的,装袋以后在转运时不断摩擦挤压,就是现在这样。”

宁温书的脸上露出毫无防备被人捅了一刀的表情,嘴巴张了张,却说不出话来。

魏璋瞥了一眼震惊中的宁温书:“我有一好友是富商,做生意非常精明,把里面的门道摸得特别清楚。”

食堂仓库里静悄悄。

无人在意的赵鸿脸上血色尽失,魏璋这是说给自己听的,大郸有人正把沙尘天灾变成人祸。

整个仓库,除了宁温书,其他人都在琢磨魏璋的话,反应过来以后忽然就佩服起来,他就这么笑眯眯地捅了大郸一个窟窿。

魏璋最后才看向赵鸿,眼神里没半点笑意:“十三皇子,宁侍郎,飞来医馆救治大郸病患一视同仁,竭尽全力,可你们送来的米面粮油却是此等掺沙掺灰的劣等品,是不是该给我们一个解释?”

“若飞来医馆算是外邦,这已经是可以宣战的程度!”

赵鸿的脸色变了又变,脸侧的肌肉小幅颤动,胀红的脸色反而恢复正常:“邵馆长,金老,某会给飞来医馆一个交待。”说完,转身离开,身体前倾,脚步匆匆。

魏璋望着赵鸿离去的背影,有一点可以肯定,教导他的老师另有其人,不是下面的任何一位。

金老叹气,连礼部侍郎领的米粮都是这样,大郸还有救么?

……

医院西门移动梯下方,宁家临时营地的宁家管事和家仆们,在进过飞来医馆后,以为对所有新事物都不会感到惊奇,万万没想到又见到了自动转运机,每个人都楞在原地。

而刚到的四位老人以及随从,包括黑衣护卫在内的所有人,则惊讶得好半天说不出话来,平日要少要整天才能卸完的米面粮油,只用了一个多时辰就运完了?

魏国公双手拄着拐杖,满脸垂着的皱纹已经让人看不出表情,没错,四个人一起来的,但还能站着的只剩自己,交涉的重担也全都压在自己肩上。

本以为凭自己的权势,摆布区区飞来医馆肯定易如反掌,可万万没想到,却因此与十三皇子起了两次冲突,更可悲的是,自己竟然落了下风。

英雄气短,不过如此,更何况自己实在是老了。

等了没多久,魏国公就站不动了,旁边早有随从搬了将军椅过来,只能慢慢坐下,心里纳闷,已经如此服软,飞来医馆怎么还不放移动梯下来?

这要等到什么时候?

终于,在魏国公沉不住气的时候,移动梯慢慢降下来,梯子上站的不是别人,而是十三皇子赵鸿,虽然还是少年郎的模样,但眼神阴沉得吓人。

是的,魏国公怎么也没想到,有一日会被十六岁少年郎的眼神给吓到。

而赵鸿开口的第一句话,温和且有礼,嗓音压得很低:“魏国公,这些米面粮油可是精挑细选?”

魏国公一怔:“十三皇子,此话从何说起?”

赵鸿耐心尽失:“魏国公,米面粮是淋水掺沙的,这三年来分发的官粮也是如此……还需要说什么?”

“魏国公,飞来医馆医术精湛且深不可测,以外的实力仍然卓绝。他们救治大郸百姓尽心尽力,大郸却如此对待,其心可诛。”

“什么?”魏国公是存心给的下马威,但米面粮油却是命人从库中出的,怎么会?

“魏国公,某亲眼所见,亲手触之,”赵鸿怒意不上脸,只偶尔从眼神中透出,“您是真的老了,可曾想过,若是两邦往来,现在已然开战了。”

魏国公的老态仿佛又瞬间增加了十岁,原以为自己掌握各路信息,却万万没想到,官粮和自家仓库里竟然会有掺沙米粮,真是岂有此理? !

赵鸿极平淡地说:“魏国公,请回国都城,这些米面粮油某会按原价给你。”

“不,十三皇子,”魏国公难得的慌了,“某立刻回国都城,另选米面粮油送来,只是梅敬竹、戚修明和晏敦三人实在受不了马车颠簸,能不能请飞来医馆暂且收下?”

赵鸿的眉眼都透着不耐烦:“魏国公,若您是飞来医馆馆长,您会收?某绝对不会去开这个口。”

魏国公一咬牙:“行,某这就回程,只盼着十三皇子念及旧情,能稍稍照看三位病人。”

“魏国公,麻烦您给大长公主带句话,十三皇子赵鸿在飞来医馆。”赵鸿说完,转身就走,眉头拧出疙瘩,大郸从内到外的弊端,比老师预估得还要严重。

“十三皇子且慢,”魏国公追问,“可有何信物?”

赵鸿转过头来,笑得有些凄凉:“大长公主若是问起,您就说飞来医馆救了大郸百姓包括某在内,信物已经作为药费诊费的抵押之物。”

“还有,某不会娶国公府的任何一位女子。”

这下,魏国公连自己的表情都控制不住了,怎么会?

可事已至此,魏国公只能腆着老脸回头,在黑衣马队的护送下,腆着老脸重回国都城,一路上几次气到胸口疼。

马车经西水门进入国都城,魏国公直奔长信宫才知道朝会暂停七日,又转而找到御史台,直接在门口写了一份奏章交给御史,又带人去了城内各大米市和米行。

不仅如此,魏国公就这么沿路串门,仗着自己的身份,用各种方法去了国都城内各级官员家的粮库。

在粮库里,魏国公都随手抓一把,装进小布袋,袋上写明谁家米袋,很快离开,渐渐的,马车上就堆了小山似的布袋。

魏国公就这样走遍国都城,最后重新回到长信宫门口,求见大长公主讨一把米。

大长公主所在的宫殿很大,但她一心修道,布置得与道观无异,自从抚慰过晋王殿下,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们医院又穿了》 40-50(第5/17页)

又深居简出不问世事。

忽然听到有人来报,魏国公求见时,难免有些惊讶,听说来讨一把米,更是令人摸不着头脑。

毕竟是大功臣,哪怕退隐以后,偶尔做点怪事也无妨,大长公主就命人传话,请魏国公一见。

于是,坐在矮几旁看书的大长公主,就看到魏国公拄着拐杖进来,身后两名内侍端着极大的托盘,盘里全是小布袋子。

魏国公乐呵呵的:“小老儿今日心血来潮,想吃百家饭,来讨一把米,不知大长公主可愿意?”

大长公主曾与魏国公拼杀在不同的沙场上,为大郸赴死也再所不辞,一把米而已,刚要命人传话。

魏国公忽然要求:“大长公主,小老儿想跟去库房亲手抓一把米。”

大长公主可不是等闲人物:“那就一起去?”

第44章

大长公主修行的小道观建得有些高,只为了方便她清晨赏日出,傍晚看夕阳,深夜赏星月,建筑的每一处都透着简朴之美,外围一圈竹林,是长信宫独特的存在。

又因为大长公主年轻时受了极重的伤, 好不容易死里逃生,一直气血两亏, 补气补血的药吃了不少, 收效甚微。

之后是太医院的郑津, 建议大长公主静养为主, 但保持血气运行也很重要,所以这座小道观内平路较少, 亭台楼阁很多, 只为了让她平日能在这僻静之处活动一二。

此时已是黄昏,绚丽的晚霞连笔墨都难以描绘,余晖映得整座国都城都显出红黄的颜色,像被火海吞噬。

还是为大了长公主日常走动变成活动,库房都在楼上,这可苦了要亲自抓米的魏国公,行走已然艰难,爬楼登高实在是要老命了,每走三个台阶,就要拄着拐杖喘息。

大长公主是个急性子,平日这些路都走惯了,看魏国公这样实在嫌弃:“当初你伤得还没我严重,现在怎么如此这般?”

魏国公喘得厉害, 还不忘替自己辩解:“小老儿走平地可以,登高实在不行。”

好不容易到了大长公主的小厨房,打开三道门以后就是小库房,里面堆着米粮袋子。

魏国公迫不及待地过去,打开米袋,看完就怔住了:“大长公主,您这儿的米粮从何而来?”这些米真干净。

大长公主不明所以:“自然是封地的农户秋收后送来的,本宫连同女使随从也没多少人,所以收的佃租比规定的少很多。他们感激在心,每隔几日都会送蔬果鲜食山过来,前几日还送了新鲜的野菜。”

魏国公连叹了三口气,大长公主终身未嫁,膝下无儿无女,封地的良田倒有很多,不仅对佃户相对宽容,对身边的亲随也非常体恤。

大长公主平日修身养性,只是不愿意理睬俗事,看着魏国公手里装米的小布袋,想到他进门时随从搬来的两托盘小布袋,极平淡地问:“米出事了?”

魏国公讪讪地笑:“哪有的事?只是……”

大长公主冷哼一声:“换个认真些的谎话。”

“小老儿只是想吃百家饭……”魏国公的话还没说完,再次被打断。

“今日行了不少路,拄着拐杖两条腿还直哆嗦,拼命成这样,就为了吃口百家饭?”大长公主回到花厅的蒲团上坐下,“本宫只是老了,不是死了。”

魏国公被噎得半晌说不出一个字,忽然又改口:“大长公主,小老儿来借米面粮油,写欠条,日后可以折算成任何您允许的钱或物。”

大长公主因为气血两亏,头发早就白了,但女将军的气场一直都在,平日不笑的时候,在旁人眼里都带着杀气,至于有些本来就心虚的,根本不敢与她对视。

魏国公这两日既疲惫又操劳,本就气力不佳,到大长公主这里来更是走完了一年的楼梯,完全没精力与她对视,不是不说实话:

“借了米面粮油,送去方沙城的飞来医馆,是十三皇子赵鸿向小老儿借的。”

大长公主浅浅笑,上扬的嘴角也有了皱纹:“只有赵鸿一人在飞来医馆?”

“是,”紧接着魏国公把去飞来医馆发生的事情倒了个底朝天,“奏章已经递了,能查的都在这里,偏偏晋王殿下暂停朝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水深祸热[男女互换] 妖尊的团宠小师妹[快穿] 捡的四只奶狗团宠我[穿书] 不做替身 纨绔揽细腰 太傅绝不追妻 菀菀 七零之糯米糍美人 和魔头奔现后我跑路了 起飞前说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