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10(2 / 2)
越来越多的建筑材料被马车牛车运送到方沙城,包括此前飞来医馆提供图纸的“下水道大管”。
按照设计规划,城中会建大批廉价屋舍,供病患和家属在飞来医馆求医时居住,同时会有配套的成衣铺、布店、米粮铺和酒肆茶肆等等,走薄利多销的路线。
不仅让看病更便利,同时可以大大减轻医院收治病患的负担。
同时会加强方沙城的绿化部分,而“沙地种植”的经验,由飞来医馆人才库中年龄最大的86岁老人家提供,也就是最早发现窗外沙尘暴的抢救大厅2床病人。
不仅如此,老人家在与郑国公、工部官员交谈时,一针见血地指出,方沙城附近或者顺风路途上一定有荒废的大量沙地和水土流失地。
那里是风沙和沙尘暴的症结所在,建议郑国公带人去认真勘查,禁止乱砍滥伐、植物造林等等预防措施。
毕竟,大郸就这么大,沙地和水土流失会蔓延,迁都肯定不是办法,不趁早治理,整个大郸以后就是荒地。
“飞来医馆人才库”的年轻人贡献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拿出现代治理沙漠和水土流失的视频,让郑国公等人一次又一次目瞪口呆。
环保和绿化的理念种子就这样在大郸埋下了,至于能不能生根发芽,会不会有收获,能坚持多久,完全未知。
但至少,大郸高层官员们的眼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种花家深藏的基因隐隐觉醒。
因为国都城到方沙城的路畅通无阻,方沙城还在重建,魏国公召集国都城车马行的掌柜们商量,开拓一项新业务:“飞来医馆看病接送”。
约定接送地点,满六人就发一辆车,按路程收费。
“接送业务”走薄利多销的路线,所以往返车费,百姓们也能勉强负担得起。
这样一来,拿着退税购买米面粮油的百姓们,就可以租车去方沙城看病。
对寻常百姓来说,家里所有人都是劳动力,有人生病就有损失,不如咬咬牙去飞来医馆求医,毕竟那里的医术甩国都城医师们好几条大街,不,甩他们几座城。
谁也没想到病人来得这么快,刚拆了没几天的移动医院再次搭起来,但是搭在了方沙城外,避免了重建的嘈杂,也缩短了往返距离。
移动医院作为临时门诊大厅,先预检分诊,严重的病患送进医院,不严重的就在移动医院里。
因此,医院门诊大厅的巨幅电子屏,进度条行进得很快。
第104章
两座移动医院里, 全院各科医护们走马灯式地处理各种各样的病患,急诊、手术室和骨科也都有各自的忙碌。
邵院长照常和金老巡视医院,第一站总是抢救大厅和留观室, 月儿像平时一样在长廊慢慢挪,一步又一步, 虽然走得慢却很稳, 充满活力。
住在留观室的慢性汞中毒的鎏金匠人们,经过这段时间的解毒和营养支持治疗, 身体状况有了明显好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们医院又穿了》 100-110(第6/15页)
转——
口腔和鼻腔粘膜出血已经停止,牙龈肿胀正在消退,不再一张嘴就亮出肿胀渗血的牙龈;肺部感染已经痊愈,偶尔会习惯性咳两声。
但,他们的肢体震颤和不可逆的脑功能损失, 并未减轻多少。
对于有完美主义倾向的医护们来说, 慢性汞中毒的后遗症很多, 他们以后的生活有些艰难。
至少,命保住了。
邵院长:“不知道大郸精造局的工匠们有没有什么伤残补助,或是特殊人才津贴?”
金老抬头瞥了一眼,有些无语:“邵院长,大郸是封建社会,你想多了。”
“也是。”邵院长叹气。
两人又去了外科大楼。
脊柱外科医生办公室里,崔主任带着医生们开第二次会,这次的重点讨论病患是大长公主, X光片显示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
证实了崔主任之前的猜测,当初大长公主到康复理疗科送感谢信,从她走路姿势一眼就看出来。
腰椎间盘突出到压迫神经,在这里很常见,之所以围在这里讨论,最主要的原因是大长公主的右肩和左腿的肌肉组织里有小金属片。
大家看到这些的第一反应,大长公主拍片的时候,头上身上首饰没摘?
最大的像绿豆,最小的芝麻粒儿,但都有小小的锐边,也不知道她是怎么受得了的?大家站在X片前面数了一遍,共有七片。
办公室里静悄悄,大长公主怎么这么能忍? !
所以,大家围在一起的讨论重点是,这些金属片取还是不取?手术取出时,怎么才能不伤到周围神经?
这可太伤脑筋了。
邵院长和金老悄无声息地离开,去了麻醉科和骨科。
与穿越大郢不同,拜丧心病狂的晋王秦王之争所赐,外伤病人特别多,又因为病人基本状况都很差,只能先保命再手术,这无疑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并提高了并发症的概率。
所以麻醉科和骨科出乎意料地忙,每天都有紧急手术和择期手术。
而麻醉科复苏室天天满员,比在大郢的时候忙多了。
邵院长和金老巡完整座楼,嘀咕:“让食堂给医护们加个餐,加点什么呢?”
正在这时,金老的手机响,传出王强的声音:“金老,国都城有一个规模很大的车队正往方沙城来,和以前的完全不同。”
按这个行进速度,到达方沙城最快也要一小时。
邵院长诧异地看向金老,以前有什么事,王强都是直接找自己的,今天怎么回事?
“你怎么不打给邵院长?”金老没回答,看向邵院长才问:“怎么说?”
手机里传出王强喊冤:“金老,邵院长的手机无人接听,魏璋的手机占线,我就只能找您了。”
“哎?”邵院长摸遍全身口袋也没拿出手机,“啊,昨晚放办公室抽屉里了。”
“王强,你等着,我们马上过去。”
十分钟后,邵院长拿着手机站在医院东门边,从王强的望远镜里向远处看,这个车队的阵仗和规制实在太大了,怎么回事?
偏偏这时,金老的手机又响了,传出魏璋的声音:“老爸,邵院长的手机没人接听,今天赵鸿登基,赏赐了一大堆东西给飞来医馆,按外交礼,我们要准备份量很足的回礼才是。”
新帝登基? !这么快? !
金老暗暗吃惊。
邵院长立刻点开手机一看,人都麻了,未接电话34通,未读消息21条,示读群消息更多,听魏璋这么一说,立刻有点慌:“魏璋,新帝登基要送什么?”
金老略加思索:“邵院长,你先别慌。大郢太子府设宴相邀,我们没去,送了一个果篮当回礼,赴宴宾客和主人家都很高兴。”
“物以稀为贵,飞来医馆的物品送到国都城去,每一件都价值连城,没事。”
邵院长深吸一口气,收礼时心惊胆颤的,回什么礼也很伤脑筋啊。
金老淡定得很:“邵院长,我们去食堂库房看看?”
……
食堂里,樊主任、大厨、二厨和志愿者们,在准备午饭和晚饭的食材,冷不丁看到邵院长来,立刻起身迎接:“院长,有什么事打个电话就行了,何必亲自走一趟?”
金老想了想:“江山社稷,新帝登基,把库房里不管粗粮细粮都装一份,包得好看一些,就算一份礼物。”
“小花园里凡是开着花的,都剪一枝,找心灵手巧的插个花篮;嗯,再准备一个果篮。”
“我那儿还有一支礼盒装钢笔和配套的本子,有礼袋,也算一份。”
“再把飞来医馆的各种零食装一盒。”
邵院长不假思索地接话:“金老,您再写一幅字?”
金老很爽快:“行啊,好歹六份礼物。”
樊主任听了立刻带人去准备。
……
事实上,这列车队的行进路线和王强预估的不同,直接停在了医院东门下方的方沙城内。
啊这……王强和魏璋看着下面的车队,谁教他们抄近路的?
好在,为了争分夺秒抢救病患,医院西门和东门都安装了悬吊系统,所以,车队停在下面也不影响什么,直到他们看着马车车轿里搬出一堆又一堆盖着纱笼的圆柱形。
杨功翻身下马,向王强和魏璋打招呼,示意把这些圆柱形运上去,并努力表示尽量轻拿轻放。
咦,这是什么?
于是,魏璋又摇来了保科长和志愿者们。
忙活了好一阵,当第一个盖了纱笼的圆柱形放在推车上时,魏璋立刻伸手:“慢,先看一下里面到底是什么?”
“挺沉的,”帮忙搬运的志愿者说出心里话,“像搬实心圆木。”
“以防万一,”魏璋掀开纱笼才发现是又高又深的大蒸笼,“还是热乎的,但是送蒸笼上来干嘛?”
王强掀起蒸笼盖傻在当场:“太……好看了……”
“金银珠宝?”魏璋随便乱猜,“但也不用蒸笼装吧?”
“是吃的!”王强立刻把蒸笼盖好,告诉保科长,“赶紧的,送食堂去,今天中午有大餐。”
“真是吃的?”保科长用湿巾把手擦干净,掀开笼盖倒吸一口凉气,“哎哟娘哎,这么精致?这,这是,这,传说中的失传名菜?!”
志愿者们个个伸长脖子,像好奇的一群大鹅,都想掀盖却被保科长阻止。
“快,下面还有很多,赶紧的,送食堂,小心,别碰坏了!”
两名志愿者一组,把圆柱形向食堂送。
保科长在等第二格的间隙,打电话给食堂樊主任:“老樊啊,中午的食材用量减半,国都城送吃的来了,很多,啊……我还是第一次见到!”
“老樊,你还记得上次太子妃送食单和吃食那次吗?”
“记得!那天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们医院又穿了》 100-110(第7/15页)
可真是大开眼界!”樊主任激动的心,颤抖的手。
“你们和上次一样,把食堂布局改成自助餐厅那样的,东西特别多,而且很占地方!”
“真的?行,马上!”樊主任正把六件回礼往推车上摆,这时间刚刚好。
就这样,一份又一份圆柱形源源不断地送入食堂。
中午,白班的医护们交班后,陆续走进食堂,每个进去的人无一例外:“哇,这也太好看了吧?!”
“好精致啊?!”
“为什么有一种吃博物馆的感觉?!”
食堂面对面摆的四人桌全都排成长龙,桌上摆着大郸的宴会常用吃食——插山。
每张四人桌都放着一个大圆形山水风格的木雕,走近看才知道,只有木雕底座是真木头,上面的山水树木等等都是食材搭建而成。
青、红、橘、翠绿等颜色的各种蔬菜和烹饪方法各不相同的肉类,摆成多彩的山川河流、瀑布、溪水、湖泊……精美得让人舍不得动筷子。
每座木雕由近及远,层次分明,立体感很强,散发着食物的香气。
“谁说我们没有美食奢侈品的?”有位终于从震惊中回神的医生高呼,“不是没有,是我们平常都看不到,这摆盘、这卖相、这些食材,哪个不是顶尖的?”
“别动筷子!先拍照啊喂!”这话提醒了医护们。
一时间,手机的咔嚓拍照声此起彼伏,这绝对不是“手机先吃”,而是“物以稀为贵”,如果没有穿越,谁能想到还有此等美食? !
好不容易照片拍够了,医护们这才拿起筷子和碗碟,边走边从“插山”上挟取自己喜欢的菜色,伴随着各式各样的问题:
“这是牛肉吗?哇,牛肉片做成梯田的地基,真是太有才了!”
“哎,这瀑布流水是白萝卜丝?!哇,这也太像了吧?!”
“这雕工可真好!”
把贺礼安全送出的金老坐着电动轮椅回来,没错过每位医护眼中的惊喜,正式介绍:
“今天是赵鸿登基的日子,他送了插山到飞来医馆表示感谢。”
“什么山?”好多人没听明白。
“还是叉烧?”还有人听岔了。
金老笑着摇头,正色道:
“我这是大郸隆重宴会上才有的插山,本来插山食屏是一起的,考虑到我们的吃饭习惯,只送了插山。”
“大家还楞着干嘛?赶紧吃,凉了就不好吃了!”
一时间,热闹得像菜场的食堂忽然就安静下来,大家都专心品尝美食,不再说话。
第105章
如果说食堂里大家都在拿手机拍照, 那食堂大厨和二厨们就是拿手机当摄像机,把“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山水风景”等主题的插山,全方面360度无死角地拍摄, 生怕哪个角度有遗漏。
厨师们怎么也没想到,在见识过大郢的宫宴菜以后,还能见识到大郸的“插山”菜,太荣幸了有没有? !
去食堂吃午饭的每个人都眉开眼笑。
医院医护是三班倒,中午值班的医护十一点前就吃完午饭上班了, 好不容易忙完一阵拿出手机回复群消息, 就看到刷爆朋友圈的大郸“插山”。
医护们内心山呼海啸, 啊啊啊……我与失传古菜的距离只隔了一个上班, 啊……屏蔽朋友圈可以让上班社畜内心平静。
下午三点,中午值班医护们交完班, 垂头丧气地离开时, 就被护士长或主任叫住:“去食堂。”? ? ?
医护们洗手换衣服,匆匆走去食堂,只看到排列得很整齐、清洗干净的大圆木墩子,什么山水,什么花草树木都没有,眼神瞬间黯了,连片菜渣渣都没留啊? !
食堂大厨和志愿者们把四人桌位恢复原样,招呼着:“快坐呀。”
大家不明所以地坐下,大厨还点了一下人头:“人齐了!”
座位上的医护们, 你看我,我看他,他看她……看了一大圈都是懵的,还有菜?
正在这时,志愿者们推着小车,给每个人都发了正经八百的大郸食盒,食盒有红有黑还有带花纹的,统一都是圆形。
胡图图医生小心翼翼地捧起餐盒,忍不住小声说话:“你们说,博物馆里的古老,还是这个更古老?哪个更值钱?”
大家都努力压住各自的嘴角,直到食堂大厨分发完餐具,问:“快打开啊,趁热吃。”
一个接一个餐盒打开,每个人都发出了惊叹声:“哇……”
胡医生简直不敢相信:“这就是真正的秀色可餐吗?我这是湖景哎!这让人怎么下筷子?”
“我的是秋景……”
“我这盒是春景……”
“哇……”赞叹声中混杂着手机嘁哩咔嚓的拍照声,“太好看了!”
“舍不得吃怎么办?”
大厨听到了,一本正经瞎说大实话:“天热啊,舍不得吃会馊,馊了就只能倒掉。”
那是暴殄天物!
大家立刻开动,边吃边感叹,这才是真正的“色香味意形”俱佳。
胡图图医生问食堂大厨:“你们做这样的菜要多久?”
食堂大厨直挠头:“真没做过,要试了才知道。”
医护们吃完,食堂志愿者们收拾餐具,小心清洗擦干,与大实木墩子一起,用推车送到医院东门,通过悬吊系统还给等候多时的车队。
……
与此同时,国都城长信宫文德殿,走完登基简礼流程的赵鸿端坐在龙椅上,接受百官朝贺。
其实今天说是登基,但因为政局动荡未稳,六部官员不断更叠,但国不可一日无君,所以赵鸿选用了简礼。
百官朝贺完毕,十九岁的赵鸿改年号为“景佑”。
因为年轻,赵鸿行动力满分,立刻宣布:“待国都城时局稳定以后,再举办符合礼部要求的登基仪式,到那时再大赦天下!”
朝贺的官员们心里都咯噔一下,某些对“大赦天下”心存幻想的官员个个面如土色,景佑帝根本不打算放过之前抓进去的官员。
最可怕的是,郑国公和魏国公,阁老们,甚至包括戚修明、晏敦和梅敬竹这一大群重臣,无一人提醒应有“大赦天下”这件事。
连平日里处处较真的礼部官员和御史们都一言不发。
原因嘛也很简单,因为新任官员都是老狐狸戚修明层层筛选提拔出来的,深知民间疾苦,怀才不遇多年,但又因为内心坚定并未丢失本心。
最关键也是最重要的是,他们足够年轻,学习能力极强,做事高效,甩脑满肠肥、声色犬马的老臣们十条街。
虽然陛下暂时不会“大赦天下”,但今日简礼结束,群臣就可以回家,是的,终于可以回家了!
不论年轻或年迈,不论文官还是武将,只要想到最近持续高压的工作状态,都恨不得哭一鼻子。所以这时候,谁敢逆陛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们医院又穿了》 100-110(第8/15页)
下的意,谁跳出来高呼“大赦天下”,谁就是文德殿公敌!
终于,所有程序结束,群臣默默长舒一口气,坚持住!
正在这时,文德殿外的通传声越来越近:“启禀陛下,飞来医馆魏璋携贺礼求见!”
飞来医馆派人来了? !
还送来了贺礼? ! ~
“宣!”景佑帝异常平静地吩咐。
很快,魏璋在新任内侍官的带领下,气宇轩昂大步走入文德殿,先向景佑帝微笑点头,然后看向郑国公和魏国公,随后伸手半转身,六名内侍捧着礼物鱼贯而入。
魏璋朗声开口:“鄙人代表飞来医馆全体,祝贺陛下登基,特送来贺礼。”
“第一份贺礼,是飞来医馆所有的谷物,大米、小米、玉米、乌米、芸豆、黄豆、赤豆……各一瓶,祝大郸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群臣们个个伸长颈项赛大鹅,只见各种谷物都装在全透明带瓶塞的琉璃瓶中,呈彩虹色顺序排列,煞是好看。
“第二份贺礼,是飞来医馆所有的水果,苹果、橙子、柚子、石榴、桔子、香蕉、火龙果、人参果、美人指葡萄、阳光玫瑰、西瓜、樱桃……祝大郸国泰民安。”
没去过的群臣忍不住发出唏嘘声,飞来医馆实在是神仙之所,水果种类繁多、色彩绚丽,盛装的果篮造型简约又精致。
去过的大臣们就格外想念飞来医馆的食堂。
“第三份贺礼,是飞来医馆内所有盛开的鲜花凑做花篮……祝大郸繁荣昌盛。”
“第四份贺礼,是飞来医馆内所有的点心各一,祝大郸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第五份贺礼,是飞来医馆特有的钢笔套装,有笔有墨,书写流利。这份贺礼是飞来医馆邵馆长赠送陛下,愿陛下笔力强劲,入木三分,不枉不纵。”
“第六份贺礼,是飞来医馆金老亲笔字画,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六份贺礼逐一展示后,内侍们将礼物端正地搁在景佑帝的桌案旁,之后悄悄退下。
景佑帝起身吩咐:“众卿辛苦,可回家矣。”
“谢陛下!”刚才还急着走的群臣,见过飞来医馆贺礼以后,又眼巴巴地希望景佑帝再说些什么,或者再做些什么。
事实就是,景佑帝言出必行,让回就回,别耽搁!
群臣潮水般退出文德殿,内侍官也带着内侍和女使退出,转眼间,文德殿内只剩一帝二国公和魏璋。
魏璋拿出手机,先放到郑国公面前,点开小视频,是在做二次手术准备的赵潜,虽然头发都剃光了,颜面部仍然变形严重,但精神和气色明显好转。
即使赵潜不说话,郑国公也能感觉到他的变化。
“阿爷,别担心,医仙们对儿极好。”赵潜说完努力挤出一个变形的笑容。
郑国公先是舒心地笑,紧接着就是心疼,之后就是悲愤,右手控制不住地反复点开这个只有十五秒的视频,直到魏璋把手机拿走。
魏璋乐呵呵地回答:“郑国公,回个视频啊,赵潜也很惦记。”
“啊?”郑国公结结实实地怔住。
魏璋这般那般地细说一遍,开启摄影模式:“来吧,对赵潜说些什么。”
其实有网就能直接视频,但赵潜太容易激动,所以才用录视频的方式传达。
郑国公年轻时曾在文德殿辩倒群臣,面对小小的摄像头颇有些手足无措,一刻钟后终于录了五分钟的问候。
魏璋又把手机给景佑帝:“金老让你有空的时候打个语音。”
景佑帝一直想体验“千里传音”,虽然自己身上有手机,但实在忙得没时间,总是错过。
魏璋向金老发出视频请求,接通后就说:“老爸,礼物已经送上,您有什么话就直接对陛下说。”
景佑帝接过手机,就听到金老不紧不慢的开口:
“陛下,《荀子·王制》中有一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平民百姓是水,水可以送船只顺流而下,也可以逆少而上,也可以一个巨浪打翻它,治理国家也是如此。”
“陛下,这句话被一名君王反复提及,他不仅经常提,并坚定作为自己处理政务和纷争时的第一原则。他开创了繁荣与稳定的统治时期,百姓安居乐业,录进史书里。”
“谨记于心。”景佑帝命人将金老的字画送去装裱,决定以后挂在书房里,时刻提醒自己。
魏璋送礼、送贺词等事务都已经完成:“陛下,请留步,您打算去哪儿?”
“去看赵洑,”景佑帝神色严肃,走出几步又折回,“你要一起去么?”
魏璋平时就好奇心爆棚,虽然见过大郢的监狱,可大郸的没见过,那还等什么?
两人大步离开文德殿,一路被簇拥到宫门外,上了黑骑护卫的马车,向大宗正司狱驶去。
第106章
大郸新帝登基虽然只行简礼, 但消息传遍国都城,并在大郸范围内迅速传播。
国都城各监狱内的囚犯们热切盼望着“大赦天下”的圣旨,偏偏苦等了一天,只等到了稍加改善的两餐吃食,就没了下文。
尤其是此前犯下重罪的官员和待行刑的死囚,都不错眼珠地盯着牢门,从早到晚都没等到狱卒来传消息,黄昏时分,残阳照进大牢的小窗里,把他们照得像一群餐肉饮血的浴火饿鬼。
不仅是囚犯, 连狱卒们都很纳闷, 也在等传说里的“有薪假期”,同样等到晚上, 一样的心中空落落。
大宗正司狱却完全不同, 门外不仅有浩荡车马和君主仪仗, 下马车的还是景佑帝本人。
像一道晴天霹雳!
陛下竟然来了? !不是口谕,而是亲临? !
瞬间,随着内侍官消息的通传,景佑帝所到之处,狱外狱内纷纷跪倒。
更奇怪的是,在黑骑的围护之中,除了景佑帝还有一名奇装异服的男子,看不出年龄,不蓄须,背着一个大包,默默跟在景佑帝身后,在踏入大狱门时,掏出一个口罩戴上。
跪倒之人不能抬头,只看到一双与众不同的棕色鞋履从自己眼前经过。
大宗正司狱内戒备最森严的一排牢房里,赵洑窝在脏污草垫的边缘,被突如其来的火把亮光照得睁不开双眼,蓬头垢面,形容狼狈而脏污。
好一会儿,赵洑才看清景佑帝身上的龙袍,眯着眼睛就这么直直地看,仿佛魂魄已经脱离身体,钻进那身华丽的衣袍里,连时间都静止了。
赵鸿容貌身形本就极好,被华美龙袍衬托得仿佛自带万丈光芒,令人敬畏。
赵洑的眼睛越睁越大,疯魔般盯着赵鸿,手臂伸出围栏,努力想够到龙袍,手臂上有许多青紫伤痕,连指缝里都有细小水疱,与街上的乞丐没有任何差别。
即使是皇室宗亲专属的大狱,气味也好不到哪里去,魏璋戴着口罩都被薰得皱紧眉头,暗想着早知道换个N95戴。
这样无声的对峙,是一场内心的较量,谁先开口就是谁沉不住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们医院又穿了》 100-110(第9/15页)
气,也就是心虚了。
赵洑本来就心虚,现在知道大势已去,只想要个痛快;但赵鸿这个忽然冒出来的弟弟,让他完全捉摸不透,就像现在,此时此刻。
哪个帝王会在登基之日走进大狱?
就算来也会很快离开,毕竟这里不祥又晦气。
可赵鸿不仅来了,还极为淡定在这里耗,到底有什么企图?
有那么一瞬间,赵洑觉得站在眼前俯视自己的是严苛的父皇,而自己又变成内心充满恐惧的孩童,害怕父皇,害怕阿娘,害怕长信宫里所有的一切。
火把照不到的黑暗,伴着扑面而来的窒息感,连日的训问和幽闭让赵洑分不清回忆和现实,终于在一身龙袍的赵鸿面前失控,双眼血红地瞪着,咬牙切齿地低吼,撞得围栏发出声响:
“凭什么你可以离开长信宫啊!!!”
“为什么被送走的不是我?!”
“这是为何啊?!”
“啊……”
赵洑的双手紧握住围栏,发了疯似的捶、砸、撞,骨骼撞上硬物的闷响一声接一声。
“拉开。”景佑帝连眉头都没皱一下。
狱卒们把赵洑压制在地上,大宗正司的囚犯最容易发疯,早就见怪不怪了。
“孤是因为阿娘没了才被送走的!”景佑帝望着赵洑,有些难以理解。
“哈哈哈……”赵洑即使被强摁在地上,还在歇斯底里地大笑,声音又闷又刺耳,还想说什么。
“堵了他的嘴!”郑国公忽然吩咐。
很快,赵洑只能“呜呜”有声,并被强行从地上拖拽起来,面对牢房外。
景佑帝从宽袖里掏出手机,点开视频,放到赵洑眼前,不带一丝情绪地问:“这人是哪国的细作?”
视频里,这人频繁多次出入晋王府邸,与门房管家甚是熟悉,每次两手空空入府又大箱小箱地搬着离开。
赵洑双眼圆睁,瞪得几乎要脱眶的程度。
景佑帝收好手机后补充:“你的回答决定你的死法,给你三个时辰考虑。”说完就转身离开。
魏璋不明就理地跟进又跟出,走出大宗正司狱的大门,都没想明白,景佑帝让自己看这一出是为了什么?
目送景佑帝上了车驾,魏璋打算自己骑马回飞来医馆的时候,却被郑国公邀请上了国公府的马车。
“陛下这是何意?”魏璋不得不承认,在现代轻松愉快地生活了一整年以后,对现在这种需要反复揣摸和猜测的事情,实在静不下心来做,干脆直接问郑国公。
郑国公一声叹气,说出最近掌握的情报。
秦王和晋王为了争夺帝位,与邻国勾结,引了许多细作到大郸。
秦王死后,党羽大多被清算,极少数为景佑帝所用,细作已无利可图也就销声匿迹。
晋王及党羽却大不相同,虽然被一遍又一遍地清洗,但短时间内没法分辨那么多细作,敌国投入甚多,不会擅罢干休。
而昨日获得密报,这些细作将有一次毁灭国都城的行动,却不清楚具体内容。
情急之下,景佑帝才想请魏璋出谋划策。
魏璋听完足足楞了五秒,一时不知道该骂人还是该吐槽,面对郑国公恭敬的眼神,也只是摆了摆手:“某才疏学浅,并不熟悉大郸和国都城的情况,实在想不出应对之策。”
这不是闹吗?
飞来医馆里的许多人事物,确实像神话故事,但魏璋很清楚,这是高科技的加持,无论如何都做不到预言这种事情。
“郑国公,最了解国都城的,必定是生活在此地的人。”
“想毁掉一座城,无非就是天灾人祸,飞来医馆都没力量发动天灾,那就只有人祸。人祸能做的事也只有那几件。”
“时候不早了,我该回飞来医馆了。”
魏璋跳下马车,一声唿哨招来神卫长的大黑马,急驰而去。
郑国公也下了马车,走到景佑帝的马车旁,轻声禀报:“陛下,不谋而合。”
……
魏璋在夜禁关门前五分钟,驰出万胜门,回到方沙城还马,直奔院长办公室。
天已经黑透了,邵院长和金老正在下棋,其实就是等魏璋。
魏璋敲了敲门:“贺礼已经送到,赵鸿很高兴,然后……”
邵院长和金老同时看向魏璋,异口同声:“怎么了?”
魏璋把晋王引狼入室的事情简单说了一遍。
邵院长听完都傻了:“不是,这是他们自己的国家,怎么能做出这种事情?”
金老准确落子:“邵院长,哪朝哪代都有这种事情,平时我们当故事看,现在……偏偏就在故事里,如果被他们得逞,系统任务肯定是完不成了。”? ? ?
邵院长楞住了:“那不行,全医院几千人,我们得回去!”
忽然,金老把刚落的棋子又抠回手中,在指尖来回传递,皱着眉头不说话。
邵院长嘀咕着“毁城”“怎么个毁法?”
大概在医院待久了,大家的想法都差不多,招天灾是不可能的,人祸机会大。
所以,邵院长和金老两人又不约而同想到:“火灾?!”
魏璋摇头:“赵鸿他们应该也想到了火灾,我回来经过三座望火楼,巡防严密,加派了人手和水车。”
自古只有水火无情,就国都城这地方也发不了大水,还能怎么着?
邵院长琢磨一分钟:“投毒?”
魏璋还是摇头:“以国都城现在的防卫,投毒成功的机会很小;给全城投毒,更是别想。”
“不论大郸还是大郢,毒药都价高而难得,毒全城完全不可能。”
邵院长挣扎了一下:“制造多起恶性事件,百姓人心惶惶,搬离国都城?”
金老纠正:“只有我们才是一张身份证走全国,大郸或大郢都有过所之类的物件,除非行商,否则不能轻易离开。”
魏璋的指节叩着桌面,突然手指一顿:“如果是疫病呢?”
邵院长和金老互相看了看,又看向魏璋:“大郢能人为制造疫病?”
魏璋想了想还是摇头:“大郢有过几次大疫病,动辙死亡数千上万人,但都不是蓄意而为。大郸应该也没人有这样的手段。”
得,能想的都想了。
金老嘱咐:“行了,赶路很累,你赶紧休息。”
等魏璋离开以后,金老还在搓棋子:“邵院长,飞来医馆系统一向很抠,完成第五项任务给了电、网、燃油等等。”
“事出反常必有妖,当时我们就开玩笑,这是要整大活。”
“你看,大活好像很快就会对应上。”
邵院长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对金老越来越了解:“你又想到了什么?”
金老停顿一下:“古书上记载,攻城久攻不下,就会有人在水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