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140(2 / 2)
“臣等不敢。”朝臣们当即冷汗淋漓。
“还有你们不敢的?依朕看,你们敢的很!”有了何哲彦打胜仗的好消息,圣上也来了兴致和这些朝臣们慢慢算账。
真以为他是好糊弄的?但凡这些朝臣确实是真心为燕山的危急战事担心和发愁,便也罢了。
可这些人根本就是夹带私心,为的不过是想要争夺何哲彦手中的兵权!
圣上还真就想不通了。这些人抢了兵权有什么用?难不成这些人也想亲身上阵,去燕山打仗?
成啊,只要这些人想,他一个也不留,全部都送去燕山。
此般想着,圣上便也问出了口:“朝上可有哪位大人想要赶往燕山,亲身上阵杀敌,护我开元朝大好河山的?”
圣上此话一出,所有朝臣当即闭上了嘴巴,再无一人出声。
他们谁不知道燕山最是凶险,随时都会发生战事,动辄就会丧命。早先也不是没有别有居心之人想要通过燕山狂刷政绩,想着只要在燕山呆上两三年,稍微有点战功,就能回朝耀武扬威。
可真正去了燕山之后,他们很快就发现,燕山的战事太过频繁,别说两三年了,就是一年半载,都随时需要他们亲身上阵杀敌。
他们哪里是真的想要上战场?光是拿刀拿剑,就很让他们心惊胆战,更别说还要见血了。
于是很快的,这些人就都放弃了,灰溜溜的自己打道回府,几乎是颜面尽失。
而知晓了这些人为何铩羽而归的真相之后,朝中有鄙视瞧不起他们的同僚,更有跟他们惺惺相惜的同道中人。
自那之后,朝中就鲜少有朝臣敢把主意打到燕山去了。哪怕,他们尽数都对燕山的兵权虎视眈眈,眼红的紧。
看着一片鸦雀无声的朝堂,圣上嗤笑出声:“既然没人胆敢前往燕山,就别动不动肖想不该属于你们的东西了。朕的二皇儿接连坐镇燕山好几年,打下无数胜仗,哪里不比你们在站的各位更有资格执掌兵权?你们若是还有异议,只管亲身去燕山跟朕的二皇儿一较高下。朕也想亲眼瞧瞧,到底是你们打仗更厉害,还是朕的二皇儿更加的厉害。”
圣上说的容易,却是更加没人胆敢接话。生怕稍稍一冒头,就被圣上指派去燕山打战了。
明眼人都知道,眼下的燕山最是凶险,又战事连连。他们毫无作战经验,乍然被送过去,跟主动送死有何区别?
比朝臣们更加郁闷的,其实是几位皇子。尤其是自诩胜券在握的八皇子,心下更是烦躁。
这次机会千载难逢,他本是想着怎么也要从何哲彦的手中抢走一部分兵权的。现下看来,怕是又得作罢了。
八皇子倒是也不贪心,没打算一上来就把何哲彦的兵权全都抢走。他心里很清楚,何哲彦身上带着累累军功,不可能轻轻松松就被他拉下来。
他是准备一步一步慢慢来的。并不指望一口吃个大胖子,至少得让何哲彦给出点东西才行。
毕竟何哲彦这次确实是监管不力,竟然放任敌军夜袭燕山,甚至还火烧了一半的粮草。这无疑是重大的决策失误,亦是何哲彦必须承担的责任和损失!
八皇子觉得,趁着这次抓住何哲彦的把柄,怎么也能往前更进一大步。
没成想圣上如此偏心,根本就没打算将何哲彦手里的兵权分出来。
更没想到何哲彦的反应速度如此之快,才不过几日就又打了胜仗。这个时候再提何哲彦先前的过错,怕是很容易就被功过相抵,既往不咎……
越想越不是滋味,八皇子只恨不得豁出去直接前往燕山去拼一拼得了。
可再一想到,如若他不在皇城,皇城发生任何变故,他都没办法及时掌控,更不可能有时间随机应变。但凡真出了什么事情,等到他从燕山赶回皇城,一切都已经晚了,连肉汤都轮不到他喝……
如此一权衡,八皇子就又被困住了手脚,打消了前往燕山去拼战功、抢兵权的念头和打算。
当然,人不能去,心下的惦记却是少不了。简而言之一句话,八皇子很不甘心,十足十的不甘心。
他哪里能想得到,圣上真会放手将兵权交到他们其中一位皇子的手中。若是早先预料到圣上会有此想法,八皇子说什么也会争着前往燕山熬上一熬的。
现下回过头再去看当初何哲彦的选择,八皇子再说不出何哲彦太过愚蠢的话语,只觉得自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穿书后我被亲奶奶读心了》 130-140(第6/13页)
己才是被戏耍愚弄的那一个笨蛋。
只怕早在何哲彦前往燕山之前,圣上就已经透露出了相关口风。只不过,彼时根基太浅的他,一无所知罢了。
圣上没有理睬下面这些人的诸多心思和算计,自顾自退朝走人了。
在别的事情上,他或许还能拿出几分耐心看这些人互相斗来斗去。但是涉及到战事,圣上一丁点看戏的兴致也没有。
除非这些人都争先恐后的想要赶赴燕山参战,那他还愿意多坐会儿,静看这些人还能闹出什么戏码来。
至于说对何哲彦的责罚,很抱歉,没有。
别说何哲彦又接连打了胜仗,哪怕何哲彦这次真的输了,圣上也不会怪罪。
何哲彦又不是外人,是他的亲生儿子。别人哪怕是朝臣,都推脱着不愿前往燕山,何哲彦身为皇子却愿意以身涉险,为他这个父皇保卫江山,他还有什么好不满的?
第135章 第135章更新
不得不说,这世上最难测的就是帝王之心了。
像当今圣上,忌惮怀疑何哲彦的时候有之,心疼庇佑何哲彦的时候也有之。有的时候简直毫无道理而言,只看他自己是否愿意,又是否喜欢。
这次燕山被突袭的事情,圣上其实是可以借机发难的。可偏生他没有。不但没有,还一力护着不准任何人说何哲彦的不是。
如此,着实让一众朝臣不敢继续肆意揣测君心,连本来准备有的小动作一时间都戛然而止了。
皇贵妃娘娘也是颇为疑惑。
她人在后宫,知晓消息的速度难免就慢了一些。等她知道燕山被突袭的时候,前朝已经吵闹成一锅粥了。
彼时皇贵妃娘娘是真的担心有人会借机生事,更担心圣上会顺势为之,严惩何哲彦。
尤其如今文家老太爷已然辞官,朝中虽然还有文家一脉,却远远不够文家老太爷举足轻重的分量,说话也不是那么的有用。
也是以,皇贵妃娘娘着
实担心文家镇不住场子,更担心何哲彦会遭到陷害。
本来皇贵妃娘娘都打定主意去堵圣上了。她是想着,哪怕被圣上斥骂一顿没规矩,也一定得好生跟圣上哭诉哭诉。再怎么说她的二皇儿对开元朝没有功劳,也是有功劳的。
更何况何哲彦的功劳甚是显赫,有目共睹,更加由不得圣上无视。
因着想要堵圣上,皇贵妃娘娘对前朝的动静就特别的关注,派了好几个人时时刻刻的盯着,稍有动静立马前去向她汇报。
皇贵妃娘娘是害怕一不小心会错了圣上的意思,反而会弄巧成拙。也是担心她没能及时掌握圣上的行踪,会堵不到圣上的人。
毫无疑问,皇贵妃娘娘此举是非常不智的。稍稍不留心就会落人话柄,被扣上一顶刺探圣上行踪的大罪名。
然而为了确保何哲彦平安无恙,皇贵妃娘娘已经顾不上其他了。哪怕她心里比谁都更加清楚的知道,自己眼下的举动甚是不该,她却也没办法终止。
皇贵妃娘娘甚至已经做好事后被圣上问罪的心理准备,不成想前朝传回来的动静跟她预想的有着天壤之别。
圣上竟然没有怪罪何哲彦,反而还护着何哲彦?这又是皇贵妃娘娘想不通的。
圣上不是特别忌惮何哲彦手中的兵权,为此还特意给何哲彦赐下了林晚嫣这位一位平民皇子妃,怎么突然又表现的对何哲彦甚是庇护,作出一副父子情深的模样?
若是换了旁人,皇贵妃娘娘少不得要说上一句“惺惺作态”。可这个人是圣上的话,哪怕惺惺作态也是极好的。最起码,何哲彦能安然无恙,那些对何哲彦居心不良的朝臣们也不得不尽数收起他们的算计了。
想到这里,皇贵妃娘娘忍不住就长长的松了口气。看来,她是不需要前去堵着圣上哭诉委屈,大呼冤枉了。
其实仔细想想,这样的场景也挺丢脸的。皇贵妃娘娘从小到大都极其的要强爱面子,若非为了何哲彦这个独子,她是万万不可能做出如此决定的。
好在何哲彦足够的争气,也好在圣上不至于昏庸到连忠奸都不分。总算,为皇贵妃娘娘保住了颜面。
圣上并不知道皇贵妃娘娘前后的巨大心理变化。下了朝堂之后,他也没去别的地方,而是径自来了皇贵妃娘娘的寝宫。为的,正是何哲彦的事情。
不过从圣上嘴里说出来的重点,并不在燕山被突袭一事,而在何哲彦又率领将士们打下了好几场的胜仗。
真心话,有这么一位擅长作战的皇子,身为父皇的圣上是骄傲的,也是得意的。
外人手握兵权,哪里有自己的儿子执掌兵权更加的让他放心?哪怕同样需要提防和戒备,可自己的儿子还能额外带给他满满的虚荣感,和膨胀的骄傲和自信。这又是完全不同的感觉,某些时候亦是让圣上极为自得,颇是享受。
这不,圣上这会儿来找皇贵妃娘娘,就是为了炫耀何哲彦的大作为。当然,他也是来赞许皇贵妃娘娘给他生养了一位好皇儿的。
如此心情,他只能跟皇贵妃娘娘分享。换了后宫其他任何一位嫔妃,都很容易闹出争端来。
听着圣上对何哲彦不加掩饰的赞赏,皇贵妃娘娘总算是彻底安下心来。
她当然也是以何哲彦这个儿子为傲的。只不过她身为母妃,跟圣上的心情并不尽相同。
何哲彦是她唯一的儿子,不管任何时候,她都想把最好的东西全都留给何哲彦。哪怕何哲彦真的犯了错,她肯定也是不问理由的护着何哲彦,不让外人欺负何哲彦分毫的。
但是圣上就不同了。圣上除了何哲彦,还有其他的儿子,且不在少数。没有了何哲彦,圣上完全可以去夸赞其他的儿子,疼爱其他的儿子。
对圣上来说,何哲彦可以是锦上添花的存在,也可以是随时舍弃的存在。
所以哪怕圣上嘴上说的好听,皇贵妃娘娘其实也并没有太过放在心上,更不会去傻傻的相信圣上会从始至终都会何哲彦一如既往的信任。
指不定圣上这会儿不过是想要捧杀何哲彦了?左右圣上做这种事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即便是皇贵妃娘娘,这些年在深宫内院也见得多了,不敢轻易去相信了。
再者说,前朝那么多皇子都对皇位虎视眈眈,自然会把何哲彦这个手握兵权的皇子视为劲敌。哪怕不是现在,之后也肯定会竭力挑拨圣上对何哲彦的信任。待到那个时候,圣上又将如何抉择?
不管怎么想,皇贵妃娘娘对圣上都缺了些信任,也不敢过于迎合圣上的所谓夸赞。
爬得越高,摔得就越惨。固然皇贵妃娘娘自己没有从高处掉下去过,但她在后宫看的多了,早已经习以为常,不会轻易被圣上的好听话哄骗住。
尤其是涉及到何哲彦这个儿子,皇贵妃娘娘就更加的清醒,也更加的冷静了。
“听说二皇子妃也去了燕山?燕山到底危险,还是早些让二皇子妃回来皇城为好。”果不其然,圣上前脚才夸赞完何哲彦,后脚就又惦记上了林晚嫣的去处。
皇贵妃娘娘心下一凛,立马就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小心翼翼的回道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穿书后我被亲奶奶读心了》 130-140(第7/13页)
:“晚嫣去燕山这事儿,是臣妾给支的招。臣妾也是没法子了。二皇儿一直人在燕山不回来,总得给咱们皇家留个后吧!晚嫣身为正儿八经的皇子妃,二皇儿的嫡长子必须得从晚嫣的肚子里生下来,方是正统。”
别看皇贵妃娘娘自己不是中宫正主,实际上皇贵妃娘娘对嫡庶之分格外的看重。但凡能够选择,谁会傻傻的当妾侍?
这也就是后宫嫔妃天然不同,否则皇贵妃娘娘是说什么也要
当个正经大娘子的。
“嗯。贵妃考虑的在理。”没想到皇贵妃娘娘会突然提及子嗣问题,圣上先是噎住,随即就点了点头。
别的不说,圣上自己也是尤为看重子嗣的。尤其还是孙一辈的血脉,圣上就更加上心了。
其他皇子人在皇城,离得近,也无需太过担心。唯独何哲彦远在燕山,确实得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想到这里,圣上也就没再执意立马召回林晚嫣,只是叮嘱道:“那就多派一些人前去燕山保护二皇子妃,可不能让二皇子妃出现任何的意外。到底战事连连,处处危机四伏,不容小觑。”
“臣妾记住了。”皇贵妃娘娘没有说,林晚嫣带着的护卫足够多,也没有说她其实私下里也悄悄给林晚嫣增派了可用的人手。
这样的话说给圣上知道,难免会引起圣上不必要的疑心。
所以,皇贵妃娘娘只是恭恭敬敬的应下了圣上的命令。其他的,就没有了。
圣上还是很满意的。至少他知道了,林晚嫣前往燕山不是何哲彦的擅自自作主张,也不是何哲彦暗地里又起了旁的小心思。
再就是,如若林晚嫣此一去燕山,真能顺利怀上子嗣,圣上这里可操作的空间和余地势必会更加的多,也更加的大。
那么接下来,他只需要安安心心的等着林晚嫣那边传来好消息即可。
届时不管是林晚嫣还是肚子里的孩子,都会即刻被接回皇城。自然而然地,就又回到了圣上的眼皮子底下。
对于圣上的疑心,皇贵妃娘娘是有些在意的。但是一时间,她也做不了其他。
左右就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只希望别再出现其他的变故,一切安好顺利。
燕山这边,何哲彦确实一切顺利。接连打了胜仗的将士们士气越发的高涨,根本不需要何哲彦刻意调动,接下来的战事越发的激烈,也越发的振奋人心。
待到彻底将敌军打败打服气,已然是一个月之后的事情。
这个时候的赤焰军和燕家军,虽然有些折损,但比起收获,远胜于前。全军上下,尤其欢腾。
而之后的论功欣赏,亦是将士们万众瞩目,极其期待的。
不过这一次,何哲彦什么也没得到。
第136章 第136章更新
在初始圣上的一力维护之后,朝中各种的风言风语尽数散去。而圣上本人,则又有了别的想法。最终的结果就是,何哲彦身为燕山主帅,不问罪,也不赏赐,功过相抵。
对此,何哲彦本人其实没有太大反应。他之所以会选择前来燕山,从来不是为了过多的赏赐,更不是为了去争抢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
恰恰相反,因为来了燕山,他反而远离了那些是非争斗,才是何哲彦的心中所想,亦是他的本人意愿。
然而其他人却不这样想。
一众赤焰军将士和燕家军将士们原本还在为自己被论功行赏而感到欢喜雀跃。下一刻却被何哲彦的功过相抵浇了一盆冷水,透心的凉。
他们时时刻刻跟随何哲彦身边,哪里会不知晓,近日能接连胜仗,全都仰仗何哲彦的妙计和谋略。
要不是有这么一位厉害又令人信服的主帅带领他们驰骋沙场,他们还不定会是怎样的结局。
再者就是,何哲彦不单单人厉害,又特别的有担当。
自打何哲彦开始在燕山崭露头角,他们就开始一年接着一年的得到实打实的好处。
这些也都是何哲彦带给他们的,同时亦被所有将士们真心实意的牢牢记住了。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将士们宁愿自己没有得到赏赐,也不愿意何哲彦这个主帅被漏下。哪怕是没有本问责,将士们也忍不住为何哲彦叫屈。
本来还想着何哲彦可是堂堂二皇子殿下,圣上委屈了谁,也不会委屈了自己的亲生儿子。现下瞧来,哪里是这么一回事儿?
诸多对比之下,将士们的满心欢喜都不由跟着锐减,随即而来的是说不出来的愤怒和怅然。
燕君峰也觉得很是不应该。
燕山被夜袭,也不是他们所想的,更不是何哲彦招来的。两军交战,任何意外都有可能发生。怎能因为一次被夜袭,就抹杀了何哲彦接下来更多、也更大的显赫战功?
更何况他们已经将敌军的粮草抢过来了,加倍弥补了自家被烧的粮草,圣上如何还能继续怪罪何哲彦?
退一步讲,哪怕他们没有任何的补救措施,没能成功将敌军的粮草抢过来,他们此次作战也没有靠朝堂后续补送的粮草,不是吗?
他们之所以能坚持到现在,全都是仰仗林晚嫣这位二皇子妃及时帮忙调来了大批的粮食,补足了将士们欠缺的供给。
而且二皇子妃很是大方。在送来粮食的同时,还送来了不少肉食。这又是莫大的惊喜,带给了将士们极大的鼓舞。
燕君峰可以笃定,哪怕之后朝堂那边不愿意补上他们被烧的这一半粮草,也根本不会影响到燕山将士们的作战和生存。
这又跟曾经将士们动辄被克扣粮草的艰难情况完全不同。固然情况再是危急,他们一样有人帮忙托底,完全不带怕的。
也是以在燕君峰看来,圣上是没有理由问责何哲彦的。
可偏偏,问责还是来了。说是功过相抵,根本就是敷衍了之,实在是让人寒心。
连对自己的亲生儿子都能如此凉薄,他们这些外人还敢对当今圣上有何许指望和期待?
反观何哲彦这位二皇子的反应,却是尤为坦然。没有丝毫的自怨自艾,也没有半分怨天尤人。始终冷静自持,不骄不躁,更没有恼羞成怒,亦或者骂人迁怒。
这个时候的燕君峰,就对自家提早另择明君的决定,有了更新的认识。与此同时,对何哲彦这个新君主也更加的信服。
相比之下,朝堂那边的诸多人士就是彻彻底底的高兴了。
看吧,圣上嘴上不说,其实心下也是介意的。这不,明明二皇子打了胜仗回来,却一丁点的嘉奖都没得到。要说圣上不是对二皇子心生忌惮,谁信?
八皇子也是到了这个时候,才终于笑了起来。
这段时日他着实感到憋屈,总觉得圣上对他不公,老天爷对他亦是不公。
好在圣上突然又清醒了过来,没有好日子过的那个人变成了何哲彦,八皇子自然大感痛快。
趁着这个机会,八皇子打算再多做些什么,万万不能让何哲彦再寻到机会爬起来。
于是乎,越来越多的周折同时涌向圣上,皆是上书二皇子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穿书后我被亲奶奶读心了》 130-140(第8/13页)
统领失策,理当交出手中兵权,退位让贤。
八皇子是这样做的,朝中其他势力亦是心有所感,纷纷效仿之。
乍一被诸多奏折淹没,圣上的心情很有些烦躁。就算他确实有心杀杀何哲彦的锐气,却也只是私下里为之,并不打算公之于众,更没想过要昭告天下。
这些人现下是想要闹腾什么?逼着何哲彦交出兵权?还是逼着他下令将兵权转给朝中其他居心叵测之人?
还是那句话,需要打仗的时候,这些人都跑到哪里去了?他先前可是给过这些人机会的,当着他们的面问过,谁有意前往燕山。
可结果呢?没有一个人有胆子上前迎战,一个个就是见不得人的缩头乌龟,别提躲得多快了。
这会儿见战事结束,天下太平,他们倒是又都冒出来了。好似完全忘了之前的他们是如何临阵逃脱,何其的羞于见人!
至于说何哲彦手里的兵权,圣上自然想过早晚有一日是要收回来的。但是,他的收回来,指的是收回他自己的手里,而非再度转交给其他人。
如若还要转交,跟一直放在何哲彦的手里,有何区别?只不过是从防备何哲彦,变成了防备另外一个人罢了。
同样是需要防备人,圣上肯定是优先选择何哲彦的。先不说何哲彦是他颇为信任的皇子,光说何哲彦带兵打仗的本事,就是朝中那些酒囊饭袋远远及不上的。
兵权放
在何哲彦的手里,至少能保证他国土安宁,不被敌军进犯。换到其他人的手里,天知道等着他的将会是何其局面。
圣上可不认为,朝中还有什么骁勇善战的人才被埋没了。但凡如此,当初他也不会一直受制于燕家军,屡屡想要镇压却不得其法。
还不就是因着,除了燕家人,朝中没有其他可以拿得出手的将才?
也就何哲彦这个横空出世的二皇子,方才让圣上满意,也足以让圣上安心。
归根到底,圣上需要能帮他打胜仗的将才,却又不希望这个将才太过出挑,更不希望这个将才威胁到他的地位。
何哲彦身为皇子,当然有他的优势。同时,又时不时的让圣上感到威胁。这又是实打实的劣势了。
不管怎么说,望着书案上的一大堆奏折,圣上的脸色阴晴不定,一会儿恼怒一会儿烦躁,最终也没拿出个定论。
这个时候换将帅肯定是不行的,很容易就会寒了燕山将士们的心。他们才刚奋勇杀敌,打完了胜仗,扭头就被卸磨杀驴,更换了主帅。搁谁人的心里,都不会觉得痛快。他们甚至还会立马联想到自己的身上,担心下一个被更换的就是他们自己……
圣上算不得多么宽容大度之人,但也绝非昏庸无能之辈。有些事情,他比任何人都想的透彻,也比任何人的顾虑都更加的多。
也所以,任凭朝中怨言再多,圣上依旧没有遂了他们的愿,只是悄悄命人将这次的事情传了出去。
只待民间舆论声起,他再依据民怨行事,方才好行推脱之事。
圣上的动作颇为隐蔽,但也不可能完全瞒得了人。最先发现不对劲的,正是已经辞官在家的文家老太爷。
说来文家老太爷是真心不想再搅和进皇家的腥风血雨之中了。可这次圣上的举动实在不厚道,由不得文家老太爷不闻不问。
先不提何哲彦是他们文家的外孙,哪怕何哲彦只是单纯的朝臣,文家老太爷在这个时候也不会坐视不理的。
武将远在燕山奋勇杀敌,君主却在皇城亲手捅刀子离间民心?这般言行不管放在哪个朝代,都极其容易动摇民心,更容易扼杀忠臣们的信仰。
最起码这一次,文家老太爷就很生气。
圣上想要玩弄权术是吧?那就一起奉陪好了。
眼下又不是在皇宫内院搅和风云,民心所向从来都是文家老太爷擅长的主场,哪里还会怕了?
于是乎,很快皇城的大街小巷就开始唱起了谣歌,并不是多么的好听,却是很有内容,讲的正是赤焰军和燕家军如何被夜袭,又如何反击敌军,非但抢走了敌军的所有粮草,还接连打了胜仗,直把敌军逼退数千里的战绩……
百姓们又不是玩弄权术的圣上,哪里会想那么多弯弯绕绕?他们就觉得赤焰军和燕家军很是英勇,有胆有识,还特别的厉害。
明明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被夜袭了,还被烧了一半的粮草,陷入了危急的劣势,连自己人都忍不住担心和着急。
可赤焰军和燕家军非但没有陷入慌乱,反而硬生生的杀出了一条生路,漂漂亮亮的反击了回去。这般反转,可比一路高歌凯旋,还要更加的扣人心弦,也更加的振奋人心。
第137章 第137章更新
再然后,圣上所期许的百姓痛骂完全没有。随之而来的,是满满的称赞和颂扬。百姓赞不绝口的,尽是赤焰军和燕家军何其的骁勇善战,何哲彦这位主帅又是何其的足智多谋……
圣上到底人在皇宫,没法子随时监控民间的风向,也不可能及时左右所有的反转。等到他得知皇城的风向变了之时,已然晚了不止一刻半刻。
不用任何人提醒,圣上也知道,这是有人暗中出手了。
脸色变了变,圣上下意识就开始揣测起跟他作对之人究竟是谁。
其实不难猜,首当其冲被怀疑的肯定是文家老太爷。
只有文家老太爷有这样的手腕,以及这样的魄力。换了其他人,或许也能做到,但肯定没有这么的快。
各居其位,圣上说不得文家老太爷的不是。谁让何哲彦是文家的外孙,亦是文家势必会全力扶持的对象呢?
但要说不生气,肯定也是不可能的。他身为堂堂君主,合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此刻却被文家老太爷给从中搅和了,圣上怎么可能不介意?
咬咬牙,圣上直接就宣召了文家老太爷进宫。
不要以为辞了官,他就拿文家老太爷没法子了。偌大的文氏家族,多的是后辈还在朝中任职,处处都是任他拿捏的把柄,圣上怎么可能轻易放过?
于是接下来的一段时日里,文家一众在朝为官的后辈们尽数被斥责了。就连跟文家相关的姻亲,以及好友同僚,也都没能逃过。
对于圣上的报复,文家老太爷很是稳得住。
事态轻重缓急,只要二皇子没事,他文家一脉就倒不了。至于说圣上现下的所作所为,在文家老太爷看来反而是好事。
真要是圣上把全部的不满都憋在心里不提,文家老太爷反而会担心。毕竟事后被翻旧账,才是更大的隐患。
但是现如今圣上尽数表达出来了他的不喜,就不需要太过在意了。大不了就是文家一脉暂时被压制压制,动不了筋骨。
文家老太爷向来很有威信。他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文家一脉所有人的立场。一直以来,皆是如此。
所以文家老太爷告诫一众人无需惊慌,大家纵然心下忐忑,却也还是在表面上稳住了。
朝中其他人眼观文家一脉被圣上厌弃,自然有看笑话的,更有落井下石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穿书后我被亲奶奶读心了》 130-140(第9/13页)
然,就此而已。更多的,文家一脉又不都是软柿子,哪里会一丁点也不反抗?
一时间,朝中就再度热闹了起来。
圣上当然对文家老太爷生气,但是对文家一脉,该发的火已经发完,便也没再继续。
这个时候再看朝臣们争来斗去,圣上索性冷眼看着,谁也不拦,谁也不管。偶尔看的兴起,还会故意推波助澜一番,巴不得这些朝臣闹得更大一些,权当看戏了。
左右他这个九五至尊的心里不痛快,朝中上下也都得跟着不消停。否则,他岂不是白当这个君主了?
圣上的所作所为,远在燕山的何哲彦和林晚嫣并不知晓。
战事尘埃落定,何哲彦的空闲时间多了起来,林晚嫣也陪着一起战后重建。
只要是有战事,就难免有伤亡。每每这个时候,最是令人痛心和难过。老林家曾经出了一个双腿残废的林向北,林晚嫣对于这些事自然更加的上心。
加之她如今不差银钱,便特意请了附近很是有名的大夫,买了最好的药医治受伤的将士们。
如若不幸牺牲,林晚嫣也会在朝廷发放补偿银子的同时,以何哲彦的名义私下里再补上一份银子。为的,就是确保那些将士们的家人日后能过得更加顺遂。
林晚嫣的这些举动被一众燕山将士们看在眼里,尽数都是感激和感动。
何哲彦这位统帅在他们的心里本就极其有威望。如今又多了位二皇子妃,亦是深受他们拥护和爱戴。
他们就觉得,至少统帅和二皇子妃是将他们的性命和安危放在心上的,而且对他们的家人也颇为看重。只这一点,就足以让他们誓死追随了。
林晚嫣会这么做,并非故意收买人心,而是实打实的想要为这些奋勇杀敌的将士们做些什么。
而她人既然在燕山附近,除了这点小事,也开始尽可能的为将士们和百姓谋福利了。
因着燕山地理位置特殊,这里颇为贫瘠,全然比不上开元朝其他城镇的热闹和富庶,将士们和百姓们的日子难免就过得比较寒酸。
林晚嫣要做的,就是帮着这里的人多赚银钱。那么首当其冲的,还是对外贸易。只有经济流通了,市场才能变得越大越强,百姓们的日子才能越过越好。
随后,林晚嫣率先命人组建了商队,一边朝着开元朝富庶
的城镇运送货物,一边也跟何哲彦商讨起了对关外游牧一族的重视。
开元朝是有游牧族的。只不过游牧一族向来居无定所,且远离战争,跟关内的百姓们鲜少有来往。
林晚嫣看上的,就是游牧一族的新鲜牛羊,以及各种奶制品。
但凡是肉,就没有人不爱吃的。而且游牧一族的奶制品哪怕是放到皇城,也是稀奇物,短期内肯定会很畅销。
至于他们能够提供给游牧一族的,就是实打实的大米和白面,以及布匹和丝绸了。
何哲彦一贯都对林晚嫣尤为信任。但凡是林晚嫣的提议,他都会很认真的考虑。
更别提此次林晚嫣描绘的场景,足以让何哲彦动心。没有任何二话的,何哲彦就带领将士们积极配合林晚嫣的计划,为林晚嫣接下来的举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事实证明,林晚嫣想的没有错。当林晚嫣第一次找到游牧一族提及合作时,游牧一族虽然带有迟疑,却也根本受不了林晚嫣提供的好处。
于是很快的,燕山附近就有了全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货物流通,带来的是更多的银钱。百姓们的日子肉眼可见的,越变越好。
就连林晚嫣所住的镇上,也不再是曾经的贫瘠,变得越发热闹。
燕山的经济变化,同时也带动了周遭的城镇,甚至开始有了人员流动。这又是新的收获,于燕山的日后只会更加的好。
如此接二连三的变动,哪怕是圣上知晓了,也说不出半句不是来。
沉吟片刻,属于何哲彦和林晚嫣的赏赐便源源不断的送去了燕山。
这一次,圣上倒是没有故意压制,也没有多言半句何哲彦的不好。
“父皇当然不会斥责二皇兄的不是。这可是实打实的为燕山百姓谋好处,只怕二皇兄现下最不缺的就是民心所向了。哪怕是父皇,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公然跟民心作对的。”撇撇嘴,八皇子不得不承认,他还是小瞧了林晚嫣这位二皇嫂。
这两年他学着林晚嫣的样子,也买进了不少的田地,大范围的种植了粮食和棉花,为的就是关键时刻可以派的上用场。
因着盯紧了林晚嫣,八皇子甚至连药草都秘密收购了不少,就囤积在自己的庄子上。
可就在八皇子自诩所有的准备都做全了,丝毫没有疏漏之处时,林晚嫣又跑去燕山做了这么一番大动作。
八皇子是想要继续效仿的,却根本没有实际操作的空间和余地。
他不是何哲彦,手下没有赤焰军和燕家军兜底。若是他贸然跑去关外找人合作,只怕他还没开口,就率先被人扣下来当人质了。
再就是,他也没这个底气大批量的拿出银钱,肆无忌惮的去贴补中间的空洞。他的银钱都是有数的,还得养着不少的谋士,以及跟朝臣们利益往来,万万不敢轻举妄动。
最终,就还是那句话,天时地利人和。他样样都缺,处处不尽如人意。
此般想着,八皇子不受控制的再度嫉妒起了何哲彦的好运气。
当年何哲彦就好运气的前往燕山,执掌了赤焰军的兵权。而今又好运气的娶了林晚嫣这样一位不按常理出牌的二皇子妃,虽然不能帮着何哲彦跟皇城诸多女眷打好关系,却能轻轻松松的帮何哲彦赢得圣上的恩宠和赏赐。
比起跟诸多女眷打好关系,八皇子当然更加看重圣上的态度。
这个时候再扭头看看一无是处的林幽幽,八皇子无数次的后悔,他还是出手太迟了。
但凡有机会,他合该早点跟林晚嫣认识,说什么也要把林晚嫣迎娶过门的。要是能有林晚嫣在他左右帮衬,他如今的处境势必会更加的宽敞坦荡。
想着自己直到今时今日仍是免不得的受制于人,八皇子的心下着实不怎么痛快。就连林幽幽再度有喜的消息传来,也没能让八皇子开颜。
八皇子心下不痛快,同时得到消息的八皇子妃的心情也不是很好。她如今已为人母,很可惜的是,她第一胎生下的并非她期待不已的嫡长子,而是稍逊一筹的嫡长女。
这就给了林幽幽更多的机会。同时,也让八皇子妃开始忌惮起了林幽幽的此次怀孕。
第138章 第138章更新
林幽幽上次有喜,八皇子妃确实什么也没做。但林幽幽还是将她会小产的过错,一股脑的推给了八皇子妃。
只不过因为两人的身份不一样,就算林幽幽极其的憎恨八皇子妃,也不能真的将八皇子妃怎么样。
于是乎在林晚嫣和老林家其他人来规劝她之后,林幽幽到底还是变得清醒了,没再继续将自己的憎恨放在明面上,而是悄悄的隐藏了起来。
再之后,林幽幽很努力的养好了自己的身体,又花费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