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节(2 / 2)
一曲高歌,响彻大江南北,一时不知多少客船中纷纷探出头来,静悄悄听着曲中之意,又有多少人独自黯然泪下。
曲音落下,苏昱辰也不由心情低落了瞬息,心意一起,元神自发感应,沟通内外,原本晴朗的江面突然刮起阵阵风气。
苏昱辰元神上琉璃色剑光一闪,斩去杂念,看着微变的天色,不由叹息一声,回到船舱。
………………
行船靠岸之后,原本月朗星稀的天色突然风云变幻,乌云铺天盖地席卷而来。片刻之间,豆大的雨滴‘哗啦啦’从天而落,惹得商旅纷纷咒骂。
不过阵雨来的快,去的也快,不过片刻风停雨消。
苏管家将马车赶下船,看了看天色,道:“公子,只怕等会儿还要有雨,我们不妨先找处人家借宿。”
那船家闻言,不由道:“公子若是想借宿,不妨到我家去。”
随即他又道:“公子刚才在江上高歌,老汉虽不通诗词,但看往来商船反响,就知公子才学非凡,品性高雅。若是能让我孙儿沾染公子一两分才气,却是我家之福呢。”
苏昱辰不由笑了笑,当即点头答应。那船家当即喜笑颜开,匆匆将船拴在岸边,提了一尾江鱼以待客,领着两人急匆匆朝着自家而去。
果然这船家就在江边不远,三间茅草屋毗邻而居,不远处星星点点的茅屋比比皆是,江风一吹,屋顶的茅草随风摇曳,好像随时都会随风而去。
听到脚步声,一位老妇开门出来,待看到老汉也是微微诧异,等听完老汉所说,当即请两人赶紧进去。
不大的茅草屋内,一盏昏黄的油灯只有豆大,一个七八岁的稚子站在油灯下,好奇的看着苏昱辰二人。
许是来了客人,那老妇手忙脚乱的将油灯挑亮了一些,昏暗的茅草屋亮了一些。那老汉请两人坐下,老妇则忙着拿了两只粗瓷碗,仔细的擦了擦,倒了两碗热水。
“家里简陋,怠慢贵客了。”
苏昱辰摇了摇头,笑着道:“夜寒露深,一碗热水足矣。怎么不见老人家儿女?”
那老妇人笑了笑,拿起鱼带着小孩出去收拾去了;老汉沉默片刻,拿起旱烟杆又放下,扯着嘴角强笑道:
“家里两个,老大在城里当学徒,混口饭吃。老二,老二当年顶了他大哥的兵役,这些年,哎,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也不知道还活没活着。”
“家里现在一个孙子,等过几年宽裕了,再生个孩子,好歹给老二留个后,逢年过节,也有人烧个纸啥的。”
听到这话,苏昱辰也不由沉默,世道艰难,生民更难,眼前之景,又是多少小民人家之景。
【张氏二子张全,于战场受伤之后不能人道,其后改名张三宝,卖身宫中,备受欺辱。然其能忍他人所不能忍,终有发达之日】
【十五日内送白银十两,可助其把握机缘,早日得遇贵人】
看到旁白,苏昱辰微微一愣,没想到这老汉的二儿子还有如此机遇,倒是颇有几分狠劲儿。
“老人家可是姓张?”
老汉微微一愣,不由道:“老汉正是姓张,公子是如何得知?”
苏昱辰笑了笑,道:“今日投宿就是有缘,明日我再送一份缘法。”
那老汉一脸茫然无措,若非这一路上一道回来,只怕还以为自己遇到算命的神仙了。
很快那老妇端上一大盆鱼汤和野菜,苏昱辰也不客气,几人一起分吃了,各自去睡下不提。
第474 章 说理
第二天一早,苏昱辰主仆还在屋中打坐,就听见一道高昂的女声从不远处的茅屋内传来:
“哪个缺德戴帽烟,生儿子……的混蛋,把我家下蛋的老母鸡给偷了!!!”
“蛋王!我的蛋王!我可就指望着你给我家孙子交束脩呐!我的钱呐!我咋就这么命苦呐!”
那声音又哭又笑,道不尽的委屈,说不清的苦涩。
苏昱辰二人起身出了门,就看见距离不远处的一家,一个老妇坐在地上又哭又闹,手里还抓着两根鸡毛,一看就知道是家里的鸡被人偷了。
此时这一片的邻居纷纷起身出门,看着那又吵又闹的妇人,一个个唉声叹气,却也没有抱怨,毕竟日子都不容易,一只鸡对常人来说或许不算什么,对他们来说,或许就是全家一半的收入来源。
身后张老汉夫妇也起身走了出来,看见那妇人不由也是叹气不已。随即又强笑道:“让贵客见笑了,吴家嫂子却也不是不讲理的人。”
苏昱辰点点头表示能够理解,那老妇闹了一会儿,怔怔坐在地上愣神,显然知道鸡是回不来了。
【郭靖、黄蓉夜游长江,露宿附近。今早黄蓉为一展身手,偷去吴家养的鸡】
【吴家因为来不及补齐束脩,吴家长孙因此错过两年时光,此后虽用心苦读,终究止步秀才】
看到旁白,苏昱辰不由有些沉默,大概郭靖也没想到这件事对普通人的影响。同时他也有了些怀疑,郭靖能做为国为民的大侠,但现在的他,以后的他,在没有见过生民疾苦之前,真能担起这天下吗?
一念心起,苏昱辰知道自己之前的想法有些太过想当然了。郭靖,更合适一个侠者,至少现在的他,还没有为国为民的概念。
“罢了!我又何必操心这些,事情如何,又与我何干。若是有可能,自然有此界天意去操心。”
心念一起,元神上一道剑光一闪,将种种杂念斩去。
………………
片刻之后,一个老实巴交的男人带着一个小男孩从屋里走了出来,先是对着四邻一顿赔礼道歉,这才训斥道:“丢都丢了,还嫌不够丢人现眼么?赶紧给我家去。”
那老妇一抹眼泪,显然也知道自己这么一闹有些不占理,当即‘咕噜’一声爬了起来,转身从墙角拿出一张破了的渔网出门去了。
那男子叹了口气,转身回屋去了,转身的一瞬间,才看见他瘸着一条腿,难怪半天才从屋里出来。
苏昱辰摇了摇头,这样的人,在这个天下还少了?自己现在能救一个,还能救得了千万个?而且说不定自己随意一插手,反而泄了他们那种拼命不服输的心气儿。
………………
洗漱过后,拒绝了老汉夫妇的挽留,苏昱辰示意了一下,苏管家按照吩咐,从怀中掏出一锭十两的银子,又拿出一两的散碎银子。
“这……这……这不能够,公子快快拿回去,这不能够。”那老汉一见,当即就摆手拒绝道。
那老妇人怀里搂着孙子,一脸的渴望,随即眼神一暗,也是摇了摇头。
苏昱辰点了点头,这样的老夫妇,就教不出太坏的孩子。
他摆了摆手,道:
“老丈且先听我说完。”
“我昨夜吃了你一餐,今日就当送你一份缘法。此是我昨夜已经答应了的。”
“你那小儿子还没有死,现在应该在临安皇宫中做了太监,改名张三宝。你叫你大儿子回来,十五日内,将这十两银子送给他,他会有一桩大机缘,你家日后可因此受益无穷。”
“日后发达之日,我希望老丈还能保持本心,莫因富贵而忘却昔日之苦,好好教导令孙才是。”
说罢,苏昱辰也不管他还在那唯唯诺诺,脸上即迷茫又惊喜,起身出门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