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节(2 / 2)
灵光一闪,燕十三出现在一座大山深处。
举目看去,左侧重峦叠嶂,青山隐隐,有瀑布悬挂,有仙鹤隐现;右侧一片千里沃土,竹林成海,时不时有五彩锦鸡,雪白神雕出没。
脚下则是万道台阶,一直延伸到云海深处,看不见尽头。
时不时就能看见一道御剑飞天的身影穿梭在云层之后,露出一角衣衫,又飞快远去。
燕十三对着守护在挪移阵旁的青城派师叔行礼过后,剑光一起,驾驭百丈剑光,风驰电掣,掠过云海和前山正殿,毫不停留朝着后山一处青色山崖落去。
随着燕十三踏上山崖,山巅丛林之中,跃出一只高约三米,全身雪白,眼眸猩红,又充满了智慧与凶戾,头顶一簇红毛的巨猿身影从珠竹海中探出头来。
看到来人是燕十三,那巨猿一扭头再次钻入林海不见,只有几只火红色的猿猴站在树梢上探头探脑。
燕十三伸手从乾坤袋中掏出几粒灵丹,随手一抛,一只猿猴从树梢上跃起,接过灵丹,分给其他猿猴,对着燕十三叽叽喳喳一阵叫唤,又指了指后山。
“多谢猿兄了!”
燕十三拱手一礼,这才驾驭剑光朝着山崖另一侧而去,绕过一滩深湖,只见不远处的悬崖峭壁上,一道穿着道袍的身影斜躺在山崖上,随着呼吸,丝丝缕缕的灵光在鼻翼间闪烁。
而在身影一旁,无数猿猴忙忙碌碌,时不时就有一只猿猴从山林中钻出,将一株灵草,或是灵果抛进身影身前一只大鼎中。
那大鼎色成紫青,鼎下九股火焰化作蛟龙,张牙舞爪,对着丹鼎喷吐火焰;随着那道人掐诀,鼎身上一股股五彩灵雾蒸腾,又被丹鼎扯回炉中。
燕十三站在一旁也不打扰,等到九条火焰蛟龙被丹炉收回,温养其中的灵丹,燕十三这才落下身形。
“弟子拜见师父,恭喜师父炼丹有成。”
那青袍道人笑了笑,道:
“这一炉天元换骨丹只是初成,还需要蕴养在这丹炉中七七四十九日,去除燥性,降伏丹头,才可一用。”
“你不在南海寻找机缘,怎么回来了?可是有了结果?”
燕十三伸手掏出一部经书,正是小火龙送给他的那册《青城剑经》:“不负师父重望,弟子见过了那位前辈,他却是让弟子带回此经,求见祖师。”
那青袍道人正是青城派掌门‘伏魔真人姜庶’。
闻言他没有接过道经,只是摆了摆手,道:“既然是那位前辈要求,你直接拿给祖师就是,不必经过我手了。”
说着,他看了看燕十三,起身道:“你可知道我为何派你去南海撞机缘?”
燕十三凝视着‘伏魔真人姜庶’,坚定的说道:“可是因为弟子性格?”
‘伏魔真人姜庶’抚了抚须,笑着道:
“我门下弟子中,你的性格最是豪爽大气,诚恳又毫不作假,这种性格最容易交下朋友。”
“如今你既然回来,有些事我也不瞒你。当日那位前辈出世,我青城派祖师也是拿捏不准未来结果如何,这才选中你去看看。”
“一来自然是因为你性格,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你所修是祖师亲传剑经,那位前辈一见你,自然明白你的身份。”
“如今既然有了结果,不论如何,对祖师都算有个交代了。”
燕十三这才知道,原来不知不觉中,两位金仙大能却是已经过了一次手,以至于自己这等小虾米猜测了那么多,离事实还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姜庶岂能不知他心中所想,道:
“你也不必气馁,金仙大能的想法,就是为师也看不透,更何况是你?”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一部分天意。”
“而且,你以为没有祖师庇护,你这点心思,能瞒的过那位前辈?”
“为师之所以让你去,不过是祖师恰好需要这么一个人,而为师又觉得你能捞着一点好处而已。”
燕十三闻言拱手道:“弟子还要多谢师父给我这个机会,否则弟子要跨过元丹境不会这么容易,如今只要闭关一次,就能顺利突破元丹;就是之后的元婴境,弟子也有信心十年内踏入此境;而照神境弟子也已经有所领悟。”
“哦!”姜庶手指一顿,道:“没想到这次机缘竟是来的如此大,只是这机缘太大,只怕你却是要偿还因果才行。最不济也要修千万功德,提高福源,抵消因果。”
燕十三见师父如此说,便将当日洞府所见说了一遍,接着道:“弟子见那茶树如此珍贵,就已经料到所欠因果甚大,这才许下以我青城后山那部经书作为回报。”
至于两位金仙大能谁强谁弱,燕十三知道自己是想当然了,说出来也是徒惹人笑罢了。
第651章 苏昱辰与灵宝天尊的会面
姜庶想了想道:
“后山金鞭崖下那部经书关联甚大,其中因果贫道也不知道,祖师也没有多言。”
“不过按照祖师定下的规矩,凡是我青城派真传弟子,破入元丹之后,都有机会去试一试。”
“如果你真能降伏那书中仙,得了真经传承,怎么处置,祖师也不会过问就是。”
燕十三目光一亮,抓住一点稍纵即逝的念头,问道:“弟子不明白,为何只能元丹境弟子才能去一试?按理来说,应该修为越高能得到那书中仙认可才是。”
姜庶看了他一眼,没想到他竟能抓住其中的要害关键之处:
“这其中有些关隘,涉及到一个大秘密,却不是你能知道的。不过为师可以告诉你,只有元丹最合适。”
“修为太低了那位书仙瞧不上,修为高了想改修那部经书又有些麻烦。”
看姜庶说的隐晦,显然不想明说,燕十三只能点了点头。
姜庶道:“好了,等你日后到了为师的境界,自然就明白其中道理。为师这就联络祖师,请他老人家定夺。”
说着,姜庶右手一翻,手中已经握着一张灵符,他伸手一抖,灵符无火自燃,袅袅青烟在两人面前凝成一轮光轮。
很快,一个十来岁的小童跨步从光轮中走了出来。
………………
“见过祖师!”
姜庶和燕十三行礼道。
那小童挥了挥手,道:“不必客套了,还要麻烦你这小家伙代我跑一趟南海。”
燕十三将经书递了过去,道:“弟子分内之事。”
那道人嘿嘿一笑,也不伸手,随着他打入一道真气,只见那经书上灵光一闪,一道隐藏在混沌中模糊道人从经书上升起,一道灵云自动托举在膝下。
只是一看到那道人身影,燕十三和姜庶脑海中仿佛有无数念头升起,又仿佛空空荡荡,一瞬间呆愣在了原地。
那模糊不清的道人微微一笑,一缕混沌气息散开,此地即在天地内,又在天地外,无法查知,又毫无异状,种种矛盾之处,不足为外人道也。
看到那道人的一瞬间,李静虚脑海深处仿佛一道同样的身影升起,他脱口道:“太上道统!原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