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2 / 2)
武举就在明年举行,同样要在乡野之间找真正的人才。
这般求贤若渴的皇帝,估计能让南正国上下一心。
至于推三阻四的人,此刻交不出好答卷,自然说不出什么。
圣旨颁布之后,由祭酒牵头此事,祭酒大人已经在找合适的人选,去各地督查官学办理情况。
以及看看各地招生情况。
这件事影响深远,国子监尤为重视。
而这一切,跟纪霆息息相关。
不怪大家第一时间把他围住,想知道更多消息。
纪霆哪里有什么更多消息,他昨天就是去皇宫一趟,跟皇子读书吃饭,然后去琼林宴?
万秀才:???
这些事很平常吗!
干嘛说得这么轻松!
田秀才酸溜溜道:“我也想去啊。”
说完之后,自己都笑了:“我会努力的。”
在国子监这几个月里,大家的别扭似乎都少了许多。
别说田秀才了。
整个国子监的监生们,谁不想去琼林宴?
不说活跃的秀才们了,这次落榜的举人们,同样沮丧。
听祭酒那边的意思是,这次前来参加会试的五百多举人里,有一百二十人考中进士。
剩下的三百多人里,前八十名考生却不用原路返回老家,可以留在京城国子监读书。
这代表什么?
代表不管有真正的秀才,顶替之前的纨绔子弟。
连举人都有更优秀的来替换。
这些举人看向纪霆的时候,难免也带了怨气。
纪霆啊纪霆。
都是因为你啊!
不是你的话,会有这么多改变吗。
一个小小的秀才,就让国子监变化堪称翻天覆地。
纪霆摸摸鼻子。
明明是自己被淘汰了,还怪别人吗。
其他的地方也就算了,人人都有读书的权利,这点没错。
但这里是国子监,吃着国家的米粮,吃着朝廷供养,百姓们的付出。
却在这混日子,这合适吗?
类比一下就是。
有的学生靠自己家底读书,读到哪算哪。
有的学生不学无术,却拿着国家税款混日子。
这种情况下,自然是不允许的。
而且举人已经有了官身,算是朝廷官员,本就有供养。
再占一个位子,属实太多了。
不过新进来的举人倒是挺高兴的。
三年之后,他们肯定还要再考,能直接在京城住,自然是极好。
等到六月份,这批举人监生进来。
如今的国子监,已经名副其实,真的是揽天下英才之地了。
听说等国子监派出去的博士,助教,学官等人从各地回来,还会带来更多优秀学子。
这种事情,一时半会或许看不到成效。
但三五年后,必然能见到成果。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本就是要持之以恒的事。
而六月的月考第一是谁,自然不用多讲。
纪霆每次都得第一,大家都快习惯了啊。
而且帮皇上办了那么大的差事之后,不骄不躁,继续读书学习。
每日不是在上课,就是在藏书阁。
其他时间?
其他时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穿越做纨绔(科举)》 70-80(第6/34页)
间练字啊。
以前他的字还有他爹的模样,如今长时间练习下来,显然已经有了自己的风格。
这手字着实不错。
七月初一。
纪霆终于有时间来马行街花鸟集了,还带着大黄一起来的。
林丰宝还道:“也已经两年时间,那幼鹰早就长大了啊。”
之前林丰宝还经常来看,但去了国子监之后,日日读书,倒也没精力过来。
这会再来马行街,还有些不适应。
纪霆何尝不是,他对这里的记忆更是模糊。
不过真的走进来,还是对这里的店铺如数家珍。
但今日回家还有事,纪霆他们直奔花鸟集。
说起来,自己那大黄就是这里买的,分明是个骗子店铺,可依旧能开设至今啊。
不过花鸟集老板看到纪霆第一眼,先是不确定,然后看了看大黄,扭头就要跑。
纪霆气定神闲,直接道:“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大黄还配合得汪汪两声。
那老板眼睛一转:“我是西域人,听不懂你们中原的俗语。”
都来这么多年了,能听不懂吗。
“哦?那金翅猃,总能听懂了吧。”
这老板还是装作没听到,蹲下来检查大黄身体,眼神带了欣赏:“养得极好,毛发好,也健康。”
看完大黄,老板还道:“我听说皇子还想给霆少爷真正的金翅猃,您都没要啊。”
纪霆似笑非笑,不过也懒得计较了。
那时候年纪小,还有人从中哄骗,都是过去的事。
“我的鹰呢?”
提起这个,老板倒是一顿,更心虚了。
不过他喜爱动物,养是肯定养着的,而且养得很不错。
但纪霆看着呆愣愣的鹰,眼神傻乎乎,还歪头看他的。
这?
鹰?
猫头鹰啊!
纪霆拳头都硬了。
有这么欺负小孩的吗?!
林丰宝怎么没提前说啊!
不过他好像以为自己知道?!
傻乎乎的猫头鹰还飞了一圈,停到纪霆肩膀上。
纪霆看了看猫头鹰,再看看大黄。
行吧。
也确实都没错。
老板已经尴尬地喝茶了,剩下的尾款,以及这些年照顾的费用只字不提。
他根本不好意思提啊。
见纪霆大度,他更是不好意思,提了一嘴道:“若是有机会,回头我弄来真正的鹰,训好了再给你。”
这老板每年还会回西域一趟,自然有真正的鹰,而且巡鹰技术很有一手。
如此说,便是真心实意的了。
他们也算不打不相识,这会坐下来,倒是交了这个朋友。
带猫头鹰回家的时候,它也傻乎乎的,不过对纪霆倒是真的很亲近。
走的时候,老板还千叮万嘱,说了许多注意事项,让纪霆有问题就来找他。
身后的青竹青大也都认真记下,保证肯定会养好的。
再来马行街,纪霆跟林丰宝办完事就走,林丰宝还道:“以前总觉得这里很好玩,如今倒是平平了。”
也是这一年来发生的事情太多。
林丰宝单是看着,就知道他们这些世家子弟,不能只会吃喝玩乐。
否则庇护他们的家族,迟早会庇护不住。
反而像纪霆这样,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反而是真男儿所为。
从马行街分开。
纪霆依旧回外祖家中,等吃过晚饭再去国子监。
不过这次,卓家却有人在等他。
正是父亲好友家的长随,看到纪霆的时,这位满面风霜的长随还多看了他两眼,眼里带着欣赏:“纪大人的儿子,果然不一般。”
连长随都这般感慨,看来这位好友跟他爹关系真的不错。
不过他一出现,最激动的肯定是青安青文。
因为这位兵部的官员,正是去年被派到雁门关当差的周大人。
周大人受纪伯章所托,帮忙寻找青安青文两人的家人。
现在也算有结果,回来之后,就让长随过来亲自告知。
青安姓郝
,他跟家人走散的时候十三岁,跟着纪家时为宝泽七年十六岁。
如今已经宝泽九年,他已经十八。
算起来,跟家人分别已经五年时间。
“当时战乱,你家十几口人都冲散了,其中五口人战后重逢,剩下的人都没找到。”
“那五口人分别是你娘,还有两个叔叔一个婶婶,还有你婶子家女儿。”
“他们得知你还活着,很是高兴,这是托人给你写的信,上面有新家的住址。”
“放心,我们走之前,周大人特意让人看望过,送过米粮,日子还过得去。”
郝青安边听边哭。
他家所有东西,在战祸里毁于一旦。
父亲没了,兄弟姊妹都没了,还有母亲还在。
到青文的时候,周长随更加沉默。
青文家姓李,在本地算是大姓,李青文之前还识字,就能看出家底。
但就因为是大家族,所以敌军来的时候,直接盯上他家,把他家百十来口全部屠戮,抢了库房里的银钱器具,扬长而去。
等官府军队赶过去的时候,李家已经被灭门,只有几个走亲戚的孩子,幸免于难。
李青文当时也在外地,故而侥幸活着。
李青文嘴唇颤抖,整个人浑身战栗,根本说不出一个字。
“你亲弟弟如今在庄子里住着,那庄子是你家忠仆的私产,日子不算太好,但也算安稳。”
那边郝青安哭得不行,李青文看着弟弟信件更是泪如雨下。
雁门关还未打仗时,两家日子都算不错。
战事开始,没有一个人能幸免于难。
几辈子的家当就那么没了,父母亲人也保不住,如果让人不哭。
好在现在知道家里的情况,他们心里也有底了。
纪霆倒是问:“你们要回家看看吗,不过只有你们两人肯定不行,路途遥远,要找个能一起的。”
青安青文都有些犹豫。
知道家人尚在,他们肯定想回去看看的。
但现在回去,是否不妥当。
纪霆看了看周大人家的长随,认真询问。
那长随也不客气,直接道:“暂且不要回了,那边匪盗丛生,当地人还好些,你们要是过去,难免有危险。”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穿越做纨绔(科举)》 70-80(第7/34页)
“知道家人平安已经是万幸,以后书信银钱往来,等到那边太平些,你们再过即可。”
长随说得最是实在。
就是你们人过去,其实用处不太大,自己也有危险。
不如送点银子回去,还能改善家人生活。
青安青文点头,纪家跟卓家对他们很是恩厚,他们确实有些积蓄
纪霆则从每个月的月考奖金里拨出一些,找了靠谱的信使送去。
有了这些银子,他们家人的生活,必然能得到改善。
还有周大人离开前的吩咐,当地里长自然不会怠慢。
纪霆带着两人再次谢过周长随,还定好时间,去周大人家做客,再次表达谢意。
周长随点头,让他有空过去即可。
这么一说就知道,他爹跟周大人关系确实非常好。
不过周长随还问了句:“怎么买了只猫头鹰。”
纪霆沉默。
不是他想买的啊!
他要买的鹰,不是这种啊!
好在周长随没有多问,他把话传到,再去拜会卓侍郎便离开了。
纪霆给青安他们平复的时间。
骤然得到消息,必然心绪难平。
还好尚有家人在世,以后也有个奔头。
不过现在听着,雁门关一带,还是有许多麻烦。
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好起来。
那边打理好了,也是富庶之地。
这些事情处理得差不多,纪霆再回到国子监读书。
如今去国子监读书,身边的长随是全都不带的。
他们只留在卓家帮忙跑跑腿,照顾大黄跟小猫。
小猫便是猫头鹰了。
哎,算了,买了买了,养着吧。
回国子监的时候,还碰到新入学的齐三。
今年的童试,齐三肯定是过了的。
不过他并未当上案首,而是另一个书生拿了第一,故而他还有院试关要过。
真的成为秀才,进入国子监,差不多要八月份了。
这大概就是第一跟第二的差别?
不过齐三家里事情也多。
说起来跟纪霆还有点关系。
最近国子监正派人去全国各地官学查看情况。
齐大人就是其中之一。
他之前整理旧书的差事做得好,这次给他分了好几个重要地方。
估计九月份就要出发。
不过这次只带老大跟老二同行,齐夫人,齐三,还有小女儿则留在京城。
纪霆道:“这应该算高升了吧,恭喜恭喜。”
算是肯定算。
如今也是六品的官员了,再加个巡察使的名头,估计回京之后,齐大人还会升官。
大家都是宜孟县出来的,纪霆自然为齐家高兴。
齐三却也郑重地谢了他,然后就去读书了。
他还有考试呢!
不是谁都像纪霆一样,每次都能得第一啊!
说起老家的事,纪霆知道一点,毕竟他跟老家冯长庆,李三枝,还有兄弟姊妹们都有书信往来。
宜孟县还好,六家之中,官运最好的肯定是齐家。
但齐家对纪家又最热络,故而纪家的情况不错。
虽说换了新县令,可对他们的态度,依旧客气。
纪霆在国子监屡次拿第一,还出尽风头的事,那边肯定也知道。
所以纪家情况不会差。
估计也有人反应过来,纪伯章明明是被罢官,还跟首辅有争执,他儿子不仅没被排挤,反而愈发得意,这里面肯定有问题。
反正他们白台州州城是反应过来了。
而白台州州学,因有纪霆的暗示,早在皇上下令之前,就在清查官学里的生员,算是狠狠筛查一番,把滥竽充数都给弄走了。
原本还有人不满。
可皇上的新政越来越明显,不少人还夸他们知州跟学政有远见,想到皇上心坎上,还被皇上屡次夸赞。
不出意外的话,这位刘知州的升迁,是不用愁了的。
因着这桩事,纪家在白台州州城为数不多的生意,还屡次被关照,都能看出这些长官的意思。
纪五叔他们给纪霆写信,都提过这件事。
家里出个有出息的子弟,情况就是不同啊。
但家里最大的变化,大概就是二姐姐纪云的婚事。
时间越久,文家那边越满意,去年年底,婚事就如约成了。
至于悔婚那家如何想,大家就不知道了,反正他家那个什么嫡长子,并未考过乡试,准备下次乡试再试。
纪霆看完之后,只觉得自己还在家中,倒是十分温馨。
等这些事翻篇,纪霆更是沉下心。
别人能不能过乡试,对他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必然要考过才是。
现在已经是宝泽九年七月。
下次乡试为宝泽十一年八月。
算起来,也就两年的时间。
别看现在国子监月考他此次第一。
但考试内容不过是平常所学。
乡试可没那么简单。
他可不能疏忽大意,两年后的乡试他要是考不过,那可他丢人了。
买宠物丢人就算了。
科举上可不行啊。
在国子监同窗已经熟悉纪霆学习进度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他已经在学其他科目了。
这正常吗?
怎么还增加进度啊。
纪霆你不累的吗!
以前的国子监监生瑟瑟发
抖,新一批进来的学生一脸茫然。
这是国子监的规矩吗?
来了这里,就要拼命学习吗。
好吧,那就学吧。
等国子监祭酒反应过来时,此地监生已然自觉学习,颇有些开国时的盛景。
召纪霆前来,以正国子监读书之风气。
果然没错啊。
第73章 第73章学长
第73章
南正国京城。
宝泽十年腊月二十一。
京城国子监监生们长舒口气。
岁考终于结束了!!!
可以放假了!!!
当然了,放假之后,还有很多冬假的课业,必须认真做完。
开学之后,夫子们会认真检查。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穿越做纨绔(科举)》 70-80(第8/34页)
“率性馆的成绩出来了吗。”
“出来了,第一还是霆哥。”
“果然是他,一点也不意外啊。”
“对啊,率性馆人才济济,还能保持第一。”
“听说他宝泽八年来的国子监,每一次考试,都是第一。”
“太强了。”
这些监生口中的率性馆,就是国子监如今的分堂制度。
按照纪霆他们刚来那会,所有监生并未分堂,安排到哪就是哪。
之后南正国教育改革,大家都知道。
国子监自然也在其中。
如今的分堂制度,就是改革的成果之一。
纪霆作为学生,却也参与到里面,还是同大皇子一起做的。
以前说过,国子监共有六个学馆。
现在以各自的成绩划分。
通四书,并未同经者,进入正义,崇志,广业,三馆六堂。
基本就是考过秀才之后,到这里面读书,开始学习五经。
差不多等于一年级。
到这三馆一年半左右时,并且文理通畅,升到修道,诚心,二馆四堂。
差不多是二年级。
接着,便是最后一个率性馆了。
率性馆不分左右二堂,只有一个。
但想进来的话,必须经史兼通,文理具优。
别看只有四个字,但想达到标准,实数艰难。
而且率性馆的考试更加艰难,有人说比乡试题目都要苛刻。
至今国子监共计三百人,六十举人,二百四十秀才。
只有二十人,能在率性馆读书。
想要做这二十人里的第一,到底有多难,不言而喻。
可纪霆自来到国子监,每次考试必是第一。
去了率性馆也不例外。
不怪其他监生听了都觉得心惊。
还在一年级广业馆的林丰宝摇摇头。
大家以前都是纨绔,怎么那么不一样啊。
他去年才考上秀才,纪霆已经要考举人了。
翻过年,便是乡试年了。
纪霆肯定是要参加的。
听说因为他要参加,很多考生都在犹豫,要不要避开这一年。
哎,没办法,谁让纪霆才是真正的天才。
不过天才也是要一起吃饭一起回家的,所以他们还是好友!
纪霆他们穿着厚厚的国子监监生衣服,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去了发监生禀禄的地方。
作为监生里最厉害的学生,纪霆颇有些学生会长的意思。
夫子们忙不过来的时候,就会让他过来发放物资。
纪霆对这些很是熟悉,过来就能上手。
而且监生们都服他,有他在这,比一般的夫子都管用。
这些监生多是外地,领了东西,再跟同乡一起做国子监的马车回老家。
也有些不准备回家的,这要托人把银钱带回去,自己则留在国子监住。
这部分学生,也是纪霆统计之后,再交给夫子所在的研学处。
纪霆嘱托道:“过年期间,食堂就不开放了,给你们留了个小厨房,不过需要自己做饭。”
“最好在年前把东西买齐了,省得麻烦,空出两辆马车,你们出门时用。”
确定自己把事情都交代妥当了,最后又补了句:“若有什么为难的,直接去卓家找我即可,你们也知道地址的。”
这些学生,多半都是“一二”年级的,来国子监的时间比较晚,看纪霆的眼神更加热切,一个劲地点头。
万秀才,袁秀才,田秀才三个人正好过来,点头:“放心,我们三也不回家,会照顾他们的。”
他们三人,自然也在率性馆,他们不回家的原因,就是因为明年要考会试,故而不折腾了。
就是万秀才有些担心家中妻儿,让人多送了银子回去。
林丰宝来的时候,这些事基本处理完了。
这些监生们家境都很一般,甚至是来了这里读书之后,家里条件才好些,所以很多事都要交代清楚。
估计等到明年就好了,明年就适应了。
他们这些学生,就是国子监夫子们这两年多的成果了。
像齐大人他们,到南正国各个地方,寻找有天赋的文武学生。
武学生还好些,谁的力气大,跑得快,更加敏捷,简直一目了然。
文科的天赋则需要齐大人耐心寻找。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来的辛苦找寻,确实找到一大批优秀的学生。
天赋这东西,给点营养就能飞速长大。
那汤仪汤先生,都感慨近些年整个南正国学风极盛,正是读书的好时候。
国子监的事情终于处理完,陈夫子他们还道:“幸好有纪霆在,不然还会更麻烦。”
“现在学生多了,事情也多。”
不过能看到国子监有昔日的风采,他们这些当学官当夫子的,还是极为高兴。
只是陈夫子也有点担忧。
那就是纪霆的名声太盛了。
无论谁都要夸一句。
这固然很好。
但要换个人,心态肯定会出问题。
有人说登高跌重,又或者成绩不如预期,一定会被人指责。
陈夫子也算看着纪霆名声一点点起来。
如今的他,简直站在风口浪尖上,也就是他做事实在无可指摘,否则日子不会过得这般轻松。
想要拉他下水,看他笑话的人,可太多了。
不说别的,只说纪霆的成绩。
倘若他有一次不是第一,还不是远超他人的水平,夺得第一。
必然会有不识趣的人上来嘲笑。
都说好人做一件坏事,就会被无数人指责。
坏人做一件好事,便立刻会被人同情,想来就是这个道理。
这不公平啊。
陈夫子摇摇头。
希望纪霆明年会试一切顺利。
说到底,他翻过年才十七岁。
十七岁的年纪,还是孩子啊。
放在别人身上,能考个秀才,都要夸极有天分。
放在纪霆身上,却只盯着他进步够不够多。
纪霆本身倒是没什么太多想法。
该读书就读书。
这本就是他要做的事。
他跟林丰宝约好冬假去马行街看看,说那花鸟集的老板找他们有事。
这些年大黄跟小猫有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穿越做纨绔(科举)》 70-80(第9/34页)
些小病痛,都是花老板给看的,关系还算不错。
齐三也想过去看看,说是家里小妹生辰,想要提前准备礼物。
等这些事处理完,纪霆终于坐上卓家的马车。
不过他还有话要说:“青安青文,你们寄回老家的物件准备好了吗,明日就有货商去雁门关一带,正好带过去。”
两人连连点头。
他们准备好了,一会儿就能送过去。
自从有了家人的消息,他们逢年过节都会送东西回去。
剩下的还有什么事?
纪霆闭上眼,其他的也没什么了。
他给老家送的东西,也已经快到了。
爹娘这两年把白台州附近几个州府玩了个遍,颇有些乐不思家的感觉,时不时会给他送点好玩的物件过来。
只是爹被罢官,没有皇上许可,不能进京,他一直没见到爹娘。
想来等到乡试结束,他就能回老家一趟了。
家里小五纪风也考上了秀才,十分值得庆贺。
最后一件事。
那就是舅舅舅妈他们要回京述职了。
信里讲
的,也就是这几日的工夫。
纪霆宝泽八年七月来的京城。
现在宝泽十年腊月,算起来,也确实到回京的时间。
舅舅家两子一女,为两个表哥,一个表妹。
他也要提前做准备。
纪霆想得周到,不过卓舅舅一家对纪霆印象其实极好。
或许早些时候有些纨绔。
但这些年来,着实给卓家带来不少便利。
卓舅舅不管在哪治水,哪的银钱发得就最及时。
一次两次或许还是巧合。
那这些年来都是如此呢?
谁也不信啊。
不过大家也不用多猜,只要知道这事是首辅亲自催促的,多半明白原因。
之前科举改革阻力重重。
一个纪霆横空出世后,进展立刻突飞猛进。
这种情况下,纪霆跟他家人受益,不是理所应当吗。
而且细数下来,纪家已经没人做官,好处肯定要落在亲舅舅头上。
虽说舅妈当年还害怕纪榜眼连累她家,可现在完全没有这个忧虑。
所以治水这个难上加难的活,卓舅舅反而做得十分顺手。
毕竟银子到位了,什么都好说。
任期满了之后,更是直接调回京城,不出意外的话,也会在工部做事。
一家子回京,想想都高兴。
毕竟孩子们年纪都大了,也该考虑婚事。
回来之前都送了许多礼物,估计带回来的东西还会更多。
卓侍郎跟卓老夫人肯定更加高兴,日日命人收拾屋子,等卓舅舅回来。
不过没想到,刚从国子监回来的纪霆,还没下马车,就见外祖家忙得厉害。
管家连忙上前:“霆少爷,老爷一家回来了。”
这说的就是卓舅舅了。
纪霆连忙下马车,进门去问候。
还未进花亭,就听里面说:“正好遇到回来述职的王大人,便一起走快了些,提前了一两天呢。”
“想着早点回来,也能见到您二老跟霆哥儿。”
纪霆走出来,向外祖外祖母行礼,再郑重拜见舅舅舅妈等人。
他还穿着国子监的衣裳,看起来文质彬彬,却没普通读书人那般瘦弱,整个人挺拔高挑,面容俊美,一双眼睛坚定有神,看着便让人忍不住叹气。
世上真有这般的少年郎。
卓舅妈盯着纪霆看了一会,忍不住道:“几年未见,孩子真的大变样了。”
哪里看得出来以前的淘气啊。
纪霆笑着应和,卓舅舅连连点头:“确实是好孩子,你如今的名气,连地方上都知道,许多学生都想奉你为师啊。”
学习好,还勤奋,甚至改变很多穷书生的学习环境。
这种好学生,就算不拜师,也是万分敬仰的。
这些年来,纪霆遇到无数这种夸赞。
越是夸,他越要稳得住。
倘若自己都信了这些夸赞,变得飘飘然,那以后出问题的,可不止他自己了。
纪霆笑道:“舅舅过誉了,我如今不过只是秀才,只有考上举人,才能说个一二。”
卓舅舅再次点头。
怎么看自己这个外甥怎么喜欢啊。
长得好,沉稳,学问高。
谁说他们卓家没有优秀子弟?
想到自己两个儿子的成绩,他颇为头疼。
他们两个,一个二十二,一个十九的,都没考上秀才,希望明年的童试努努力吧。
纪霆见过长辈,再跟表哥表妹们见礼。
两个表哥好奇地看着他,不过眼神里多少有些怨气。
以前大家成绩都不好时也就算了。
现在你异军突起,我们这些人怎么办啊。
今年十六的卓表妹则好奇打量纪霆。
以前他们接触不算多,不过这几年在外面,却是月月都听到他的名字。
不是这次得第一,就是那次得第一。
这也太厉害了。
卓舅妈看了看他们两个,忽然想到什么。
不过纪霆已经错开眼,坐在旁边不讲话了,偶尔跟后面随从说些事,其他时候只听长辈们讲话。
卓舅妈收回目光,等私下见了婆母卓老夫人,立刻道:“母亲,霆哥儿的婚事,可有眉目了。”
纪霆吃过饭后就回了院子。
他今年就要考乡试,必须认真备考。
毕竟其他人对考生的要求,多半是考上就行。
但对纪霆的要求,至少考上前三,甚至第一。
不是第一的话,便会有无数话等着。
这在宜孟县的时候,就已经有端倪了。
放在国子监更是如此。
纪霆照例读了几日的书,又出去活动活动,便准备休息了。
不过两位表哥带着表妹却过来了,说是准备的礼物还未送。
纪霆出门迎他们,只见三人已经换了衣衫,看来是专门来拜访的。
但刚刚坐下,纪霆便察觉出什么。
两位表哥明显有事相求。
“是明年的二月童试,我们想问问霆表弟,可有什么考试的诀窍?”
纪霆成绩自不用说,跟他关系不错的林丰宝,齐家三公子齐宜昭全都考上秀才。
想来也有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