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06(2 / 2)
去年在太庙的小半年里,难道就没吃够教训。
为何还敢管皇上的事。
皇上,可不止你一个儿子。
而赶来的太监脸色同样难看。
皇上发了好大的火。
若不是强行扣着张老道,那老道也要被审。
这种情况下,太监也不好走,他需要了解衙门审案的情况,及时汇报给皇上。
所有人都知道。
不管这案子审成什么样。
一定会引起轩然大波。
不处置荣王,百姓们肯定不会同意。
只看街上行人愈发少了,就能看出来大家的态度。
处置了荣王,又让皇上的面子往哪放。
人人都知道,荣王心腹张老道,如今在皇宫里住着。
大皇子也太大胆了。
这简直是在审判他的君父。
他到底哪来的胆子。
大皇子咬牙,心道,本殿下忠心为上。
他是为了防止父皇犯下更大的错!
最后出现的人,则让人并不意外。
纪霆。
纪霆带着更多证据上前。
他从不躲在人后。
而他来的目的也很明确:“当年门北县的拐子案,就是下官审的,如今也能做个人证。”
纪霆的口才自不用说。
其他人或许还有遮掩,但他绝对把事情说个明白。
从朔州门北县拐子跟扬州拐子的联系。
再到组织这个阴谋的唐家郑家。
以及背后的荣王。
这一条线清清楚楚。
那扬州一家听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穿越做纨绔(科举)》 100-106(第6/12页)
的泪流满面。
他们只是过自己的日子,为什么会这样。
他们没招谁没惹谁。
凭什么要受这样罪过。
他们的女儿还在病榻上,现在还是一直发热,就算病好了,回家也很难面对周围的人。
就算这样,被告还在狡辩,找出无数理由推脱。
肯定是把事情都推到唐郑两家身上。
这事一天是审不完的。
只把这些事说清楚,已经引起轩然大波。
与此同时,纪雨亲自带着御医去了郊外酒楼,正是扬州那一家下榻的地方。
那扬州女子的嫂子正在照顾她,看见一个气质华贵的女子,跟一个书香气的女子过来时,还吃了一惊。
直到这是大皇子的侧妃,以及纪霆纪大人的娘子齐夫人后,这才安心。
御医是被皇后指派过来的,哪敢不尽心,定然要把病人医治好。
而这女子也是关键。
终于在四月初九,案件审理的第四天。
被拐的扬州女子终于醒了。
有了她的口供,很多事谁都狡辩不了。
尤其是她能说出荣王府的布置。
甚至说了皇宫的布置,当然,这个被知府直接打断。
案子到这里,基本就可以结束了。
整个京城都在讨论这桩惨案。
经过统计,这伙贼人七八年里,共拐卖貌美少男少女三四百人。
孩童也有上千。
按照品相分类,最好的肯定在京城。
其他则分散到各地。
接着这件事,荣王一家揽财无数。
尤其半年来最为猖狂。
在铁证面前,谁也不能抵赖。
但在病榻上的荣王爷还要垂死挣扎。
“求皇上!”
“去向皇上求情!”
这事实在太大,如果荣
王府全部认下,他们家也就彻底完了。
绝对不行。
一定要有人分担。
皇上不能坐视不理。
一波又一波的人去往皇宫。
皇上脸色难看的要命。
他还有更紧急的事需要办。
看着眼前的皇后,皇上开口道:“皇后一定要这么做?”
“此事于国于民都有利,皇上难看要看着江山不稳?”
江山不稳。
哪里不稳。
在他的治下,明明海清河晏,国泰民安!
这都是他的功绩。
明明是他的国家,他却做不了主。
如今连继承人之事,也要逼着他立太子。
这些人,难道要反了不成!
而皇后一句话,让皇上又坐了回去。
“扬州拐卖大案,天下震惊。”
“也有传言扯到皇上身上。”
“但大皇子在此事里却办的漂亮的,倘若皇上此刻立他为太子,岂不是同天下人讲,此事是皇上授意,故而给此嘉奖。”
这样一来,必然能洗脱您的嫌疑。
至于您喜爱那张老道,那就喜爱吧。
大家也没什么意见。
皇后堪称一击致命。
直接说到皇上心坎上。
他气恼的,确实是这事扯到自己身上了。
可直接答应。
显得他不能做主一般。
“召程首辅进宫。”皇上岔开话题,直接道。
皇后也不拒绝,只是看着皇上。
如今的皇上跟前些年几乎判若两人。
难道人老了,就逃不开这一关。
也不对。
以前的皇上也是独断专行的。
如今权势更稳,也就不必再爱民如子了。
程首辅很快过来。
他头发已然花白,这两年苍老许多。
他对立太子的意见是什么,大家都想知道。
第104章 第104章报复
第104章
程首辅是皇上的太傅。
不管先皇如何犹豫,太后如何不满,都坚定的站在他旁边。
如今在立太子一事上。
皇上急切的想知道程首辅的意思。
因为当年贬纪伯章,延缓彻查边军,程首辅知道不对,却也是站在他这边的。
皇上看着苍老的首辅,此刻又想询问他的意见。
程首辅自然知道皇上想要什么回答。
可他沉默太久了。
此刻再不说话,就显得不对了。
“臣以为,该立太子。”
程首辅苍老的声音传来。
皇上跌坐在龙椅上,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该立太子?
又一个人说,该立太子。
好像立太子是没问题的。
正在此时,纪霆把此案的证据收集起来,递到皇上面前。
尤其说了民间的传言。
都在夸大皇子英明,秉公无私。
对皇上避而不谈。
想要打消这些传言。
只有一个办法。
立大皇子为太子。
这样,连皇上的名声都能保住。
皇上脑子清明一刻。
看向皇后,看向纪霆递上来的文书。
他们什么时候联合起来。
等会。
就是自己怀疑纪霆跟大皇子结党的时候吗?!
既然怀疑我们结党。
那不如就给坐实了。
皇上冷汗津津。
头一次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纨绔心性。
纪霆这种做法,实在太嚣张了。
不对,不是嚣张。
他只是提前看到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担忧。
提前做了准备。
否则也不会有今日的反击。
皇上冷笑几声。
自己自以为聪明,却早就被看透了。
偏偏自己还按照人家认为的方向走。
还被纪霆猜对了。
皇上一时恍惚。
纪霆怎么知道的。
他为什么不劝诫。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穿越做纨绔(科举)》 100-106(第7/12页)
纪霆为什么能聪明到这种地步。
沉默许久。
等大皇子来的时候,皇上眼神更加深沉。
人已经到齐了。
到了他该做决定的时候。
多数人都就认为大事已定。
大皇子却一脸茫然。
他根本不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
见他疑惑,皇上心情反而好了些,问道:“你来做什么。”
大皇子已经习惯父皇这语气,倒也不急不躁,淡定道:“回父皇,扬州案子已经了结,这是结案文书。”
已经了结了。
皇上虽然早就知道,但还是翻开看了下,似乎想拖延时间。
文书内容大家都已经知道。
此事荣王府牵扯甚广,不处置不足平民愤。
而且很多事,还是打着皇上的旗号做的。
连累他的的名声也有问题。
好在文书上并未牵扯到皇上,只有荣王的罪过,甚至连那张老道也放过了。
皇上越看越欣喜。
知道这是儿子出的力,这才满意道:“不错,此事办的妥当。”
只看这文书就明白,这事情其实并未影响他太深。
就连皇后跟纪霆的威胁,也不做数了。
毕竟他不用立太子,来保全自己名声。
想到这,皇上显然放松不少。
皇后跟程首辅却有些惊愕。
大皇子来的,不是时候。
本来以为他也是来逼皇上立太子的。
谁料他却帮了皇上?!
皇后欲言又止,半晌没说出话。
皇上对大皇子的态度却越来越好,只是绝口不提立太子之事。
在场众人,谁都没想到事情的发展竟是这样。
眼看这一关要糊弄过去。
皇后跟程首辅明显带了不赞成。
见众人出了勤政殿。
皇上明显放松不少。
最大的难关解决了。
儿子还这么听话,只等荣王府风波平了,一切就会恢复原样。
至少大皇子党羽那些人,根本不成气候。
毕竟为首的人都如此。
这些外人,何足挂齿。
皇上这边是觉得无所谓了。
荣王府那边一派哭天抢地。
原本神气十足的王府里哀嚎不断。
完了。
全部都完了。
大家都要死了!
一干奴仆家丁小厮,该杀的杀,该卖的卖。
就连荣王的儿子孙子,也逃不开。
毕竟跟官员结党,拐卖良家这种事太过出人意料。
如此草菅人命的做法,不杀他们全家,不足以让百姓怒火熄灭。
原本幽静的荣王主院里,此刻慌乱不堪。
眼看着奴仆当面拿他的花瓶古董,病榻上的荣王也无力阻力,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些人离开。
树倒猢狲散。
不趁这个时候拿东西离开,那什么时候走?
一直到家里主人赶过来,这种情况才好些。
看着家里众人哭成泪人。
荣王心里恨的厉害。
事情是一起做的,福是一起享的。
凭什么遇到事时,自己先跑了。
看着家里的惨状,再知道以后的荣王府也不会有好日子过。
荣王眼中闪过愤怒。
不报此仇,他就不是皇家人!
真当自己坐上皇位,一切就能为所欲为吗?
凭什么所有罪责都在他家!?
皇上甚至还能留个好名声?!
荣王爷的强撑着病体,带了一丝疯狂。
反正他要死了,荣家也要完了。
那不如再来的彻底点。
他就算死,也要拉人陪葬!
“联系张老道,快!”
他要拉着皇上一起去死!
荣王府其他人,哪有不恨的。
反正不是被侮辱,就是被卖出去。
他们王府树敌颇多。
不如报复一把。
荣王府有所动作时,纪家平静如水。
众人都没想到,明明就要立太子了,大皇子却出来横插一脚。
事实上,大皇子出来之后,才知道母后首辅,在跟父皇谈论什么。
他猛地一惊,明显有些后悔。
早知道不说了啊。
只有纪雨站了出来,安慰皇后跟大皇子:“好在皇上对夫君热切了些,如
今直接立为太子,反而不好。”
毕竟荣王府的怒火,总要有个靶子。
皇后下意识看向纪雨,总觉得这个侧妃,有什么在瞒着他们母子两个。
“你三哥哥那边怎么说?”皇后直接道。
纪雨只说在家中读读书,面上一片自然。
皇后看着,只以为自己多心了。
可现在看来,似乎确实不是坏处。
皇上如何想她,那不重要,
毕竟谁都知道,她只有支持自己儿子的份。
倒是程首辅支持立太子,是个意外之喜。
若无今日的事,还看不出来这位的意思。
当然,程首辅那话一开口,就是真的得罪皇上,而且必然要站位大皇子了。
更妙的是,大皇子全然“无辜”,还颇得皇上信赖,这可是最难得的。
最后纪雨说的,现在因为荣王府的事被立为太子,反而不好。
也确实是这样,很容易成为荣王府的靶子。
百足之虫断而不蹶。
若他们平时反抗,确实容易有危险。
这么想着,皇后反而安心了。
纪雨见皇后想明白了,大大松口气。
三哥哥。
你真是神了。
这都能料到。
一切都在他的掌握当中。
扬州牵扯出来的大案落下帷幕。
荣王府几乎被一网打尽。
那京城知府自从知道,程首辅都支持立大皇子为太子后,做事更加卖力。
反正怎么讨大皇子的好,那就怎么做。
案子肯定要办的明明白白。
这让荣王更加气恼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穿越做纨绔(科举)》 100-106(第8/12页)
。
拿他们去讨好大皇子,这算什么。
还有他们倒是父慈子孝。
简直可笑至今。
“张老道那边,已经办妥了吗。”
“爷爷,已经办妥了,他十几个儿子女儿都在我们手中,不怕他不听话。”
荣王眼中闪过狠辣:“去做吧。”
这话说完,又听了外面百姓对荣王府的评价,气的他又吐了血。
他已经不行了,顶多有两三月的活头。
他一定要把这事办妥!
荣王府这场骚乱,在五月左右终于停歇。
主要是有个好消息传来,冲散了这片阴霾。
混乱的宝泽十七年里,终于来了个好消息。
豫州一带的粮食,丰收了!
而且是大丰收!
不仅豫州,像官洲德州收粮早的一带,都传出好消息。
“今年的粮食远比往年产的多,这是大喜事啊。”
“太好了,连年灾荒,终于能充实国库了。”
“这是吉兆啊。”
朝会上,朝臣们都在称赞此事,看着是称赞丰收,其实是夸皇上。
皇上对此自然都笑纳了。
今年终于有个好事。
但是有心人一算,低声道:“这些地方,怎么听着有些耳熟。”
可惜这些话被淹没在夸赞声中。
反而是大皇子想到什么,看了看说话的人道:“确实有些耳熟。”
自从办过扬州一案,大皇子声望极高,就算二皇子参政,也跟他完全没法比。
此刻他问出声,就有人附和道:“他们用的,似乎都是朔州农庄种子。”
朔州农庄这两个词分开来看,或许很是平常。
合在一起,便跟另一个人有了联系。
纪霆。
跟纪霆有联系。
纪霆培育出来的良种,就叫这个名字。
而那些丰收的地方,无一例外,都用的朔州农庄种子。
不过这件事,并未在朝廷引起轰动,多数人还在夸皇上厉害。
但普通百姓的注意力,多数肯定在高产的粮食上。
那可是粮食!
朔州农庄的良种。
纪霆培育的那个啊。
去年就引起轰动,今年更是如此。
毕竟种的地方多了,产量更上一层楼,影响范围更大。
“那我们是不是也能种?”
“今年的良种,能卖到我们这里吗?”
“肯定可以吧。”
“本来以为他们在吹牛,没想到产量真的那样高。”
这是件皆大欢喜的事。
当然也会抽出时间,夸一句皇上英明神武。
越是这样,那荣王的脸色就黑的更厉害。
一直到张老道递来消息,他才能平静的睡一会。
宫里的张老道,如今除了给皇上寻摸好玩的物件丹药之外,也没有其他事情可做。
但没了荣王府那边帮忙,他能给出的有趣物件实在太少了。
看样子,皇上很快就会腻味。
张老道心里也暗骂。
既想享乐,又不保住荣王,哪有那么好的事。
天晓得,难道真有无根之水?
皇上要的可真多。
这么想着,心里不由得怨恨。
再想到自己的儿子们,炼制丹所放的材料就更多了。
干完这一票,他就能带着全家老小一起离开。
待的时间长了,那皇后跟大皇子,肯定不会饶了他。
他进献的美女太多,实在招人烦。
张老道咬咬牙,将一个个物件传递出去。
有些是皇上秽乱不堪的证据。
有的是金银珠宝,方便跑路。
就在南正国丰收的消息越来越多时。
也到最后时刻了。
而这个消息就是。
荣王府的管家,直接放出一个账册!
这个账册无意间被市井之人发现。
因那账册描金画龙的,看着有些不俗,引来不少人围观。
打开一看。
/:.
竟然是皇宫正殿的账目往来。
还是私账。
而那账目所记的,竟都是女子的名字。
之前闹的沸沸扬扬的扬州女子名字,就在上面。
那可怜的女孩,竟然也去过皇宫?!
还上了龙床?!
再看这账目上,几乎有几十个名字。
其中几个,甚至已经是皇上的嫔妃!
这,这是荣王府向皇上献女的名册?!
荣王府的报复,终于来了。
第105章 第105章事了
第105章
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放到皇室上面,更是如此。
不管官府多么明令禁止。
依旧挡不住百姓们的好奇。
太好奇了。
谁都想多问几句。
“那名册是真的吗。”
“这么说,荣王府是给皇上背锅?”
“一切的源头,在皇上那?”
里面的错处自不用说。
不管是皇上,还是荣王府,都脱不开干系。
但之前皇上全部推给王府。
现在王府死了也要拉个垫背的,硬是把皇上做了什么,也说明白。
便有了京城如此热闹的景象。
听说众人忍不住感叹一句。
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没错,这就是大家朴素的结论。
就在这当口。
又一伙人闯入大家的视线。
还记得前些年举行了一次武举吗?
其中几个武进士小聚的时候,正好捉住携带金银细软准备逃跑的张老道。
这张老道其实就是个掮客。
也是荣王府跟皇上输送女子的通道。
这人见势不妙,就要逃跑。
没想到运道不好,被捉了个正着。
把人押送到衙门时,张老道被半个京城的人都看了去。
还有人不时在问:“你真的给皇上送了很多美人?”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穿越做纨绔(科举)》 100-106(第9/12页)
“你还会炼制丹药,真的有用?”
“皇上吃了你送的丹药,所以生龙活虎?”
最后一句引众人哄笑,显然不是什么好话。
这番热闹。
让皇上这桩丑事传播的更远了。
到了这种时候,即使是皇上,也阻止不了民意汹汹。
更阻止不了大家讨论。
就连皇宫里面,都有太监宫女在一起议论。
皇上本就服用张老道给的丹药,还是加了药量的丹药,受不得激。
这么一闹,直接晕死过去。
看那症状,竟然跟荣王爷的症状差不多。
别人听了这消息,倒是也不奇怪,毕竟是他们两个一起干的龌龊事。
听到皇上耳朵里,却更加焦急。
偏偏皇后还道:“荣王爷没了啊。”
“昨日没的。”
“同样的症状吗?!”
御医一听,立刻道:“没有没有,根本没有的事。”
此时说这个,却是一点用也没有了。
皇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最近过的到底是什么日子。
似乎从他贪图享乐的那一刻开始,就没有好日子过。
但这不是他应得的吗?!
皇上指着皇后,怒气冲冲道:“你个妇人!懂什么!”
皇宫的乱象不必再提。
反正皇上一病倒,真正主持大局的人,自然落到大皇子身上。
大皇子忽然发现,不管朝臣还是父皇,似乎对他都极好。
而这一切,都托他的侧妃纪雨所赐。
晚上说话时,大皇子自然对纪雨无限感激。
尤其是最近做的事,自己听她的,竟无半点差错。
纪雨果然聪明。
还有她三哥哥,也是极好的。
被提到的纪霆,依旧只是九品的翰林待诏。
不过他在翰林院时,不管大小官职的人,都围着他。
毕竟他爹,他岳父,他妹夫等等。
如今都得用。
大皇子还极为宠爱侧妃纪雨。
这般情况下,谁都知道,纪霆东山再起,指日可待。
因为所有人都明白。
皇上这次。
是不行了。
跟他的身体关系不大。
主要是他的名声,已经烂到不能再烂。
荣王府多大的案子,多少人遭殃。
身为皇上,犯下如此大错,哪个百姓不骂?
幸好今年是个丰收年,否则各地肯定会有起兵造反的。
事实上,已经有边境叛军听说此事,颇有些跃跃欲试的感觉。
若不是兵部反应迅速,提前跟大皇子通告,说不定又会起祸事。
“不如放权给儿子算了。”
“就算,一般人家里,老子老糊涂了,都会直接放权。”
“大皇子为人清正,又有贤臣辅佐,这再合适不过了。”
“但大家可别忘了,大皇子不是太子啊。”
“不是?我一直以为他就是太子啊。”
百姓们都这么说了,何况朝廷上。
皇后更是早就提及此事,皇后的母族连连上书。
皇上气的要命,却又没有办法。
等他真正冷静下来,一直在想,为什么会走到这种地步。
对比以前那些皇帝,他做的也是差不多的事,凭什么人家不会被千夫所指。
这一步步的,怎么就走到这种境地。
他或许觉得委屈。
纪霆却并不觉得。
而他做的一切,只是让这些事加快进度而已。
反正这个皇上,迟早会走到这一步。
他在大皇子面前,都是这么讲的。
“皇上以前一心为民,年纪上来这才有了别的想法。”
“可见不管为民,为官,为帝王,都要坚守本心,各司其职才是。”
大皇子若有所思。
是啊。
他爹之前不是这样的人,甚至是自己最佩服的。
如今却有这种境地。
谁看了不觉得唏嘘。
倘若他坐到那个位置。
他会不会也变成这样?
纪雨道:“夫君必然不会,夫君是要做名垂千古帝王之人。”
“如今麦子良种等待推广。”
“三哥哥那边还有稻子良种的下落。”
“天下多数百姓,就靠着主粮过活,这才是最要紧的。”
是啊,他要是能找到这些东西,一定能帮他爹稳固朝纲。
这是忠君之人的做法。
纪霆纪雨对视一眼。
这两个纪家下一辈中最聪明的人两个人。
不用多讲,已经有了默契。
说服了大皇子。
剩下的事更是好办。
立太子之事,迫在眉睫。
不管是皇上的身体,还是朝野上下的舆论。
都让立太子提上日程。
就连皇上也知道。
想要了结如今的事情,只有赶紧立太子才行。
放在之前,皇上或许还会不满。
但经历过这么多事,大皇子的心思他还是明白的。
反正比这些大逆不道的臣子好多了。
让他当太子,其实并不算错。
大皇子比下面两个儿子,还要安分些。
萌生这个念头之后,皇上便想立刻立诏书。
只是真的到分权的时候,他又有些舍不得。
毕竟立了太子之后,太子就能名正言顺的组建自己的班子,再无结党营私这种罪名。
这是太子的职责,是他应当做。
眼看外面的消息越来越多。
皇上再不低头,汹涌的民意就要卷到朝堂上。
皇上只好下诏。
立大皇子为太子,在皇上养病期间,暂领政务。
一直到现在,皇上都没有为荣王一事道歉,至今当无事发生。
立太子,便是委婉道歉了。
可这种所谓的道歉。
不管是荣王府,还是纪霆,都是不满的。
故而荣王几个子孙,竟然从京中逃脱,一直跑到海外小岛上。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