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 140-150

140-150(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大理寺卿今天修罗场了吗 妹妹说她喜欢我 海水未蓝时 穿成年代文反派摆烂亲妈 没人告诉我就是女娲啊 轮到仙女美人做女配了 隐衫之欲 当我直播后在异世成神仙 弯腰 鲛皇在星际被当做人鱼繁育

卫长昀抢先道:“又要说我很好?”

姜宁忍俊不禁,摇摇头,“不是这个。”

他声音放轻,“是好喜欢你啊。”

怎么会有这么一个人,越看越喜欢,越相处越合心意,什么相看两生厌,完全不会发生。

卫长昀表情微怔,随后道:“我亦如此,很喜欢你。”

这世上,能有一个两情相悦的人,太难得。

更遑论心意相通、默契无比。

夜里月亮升起前,两个小的已经咬着月饼发困。

朱红看他们熬不住,就领着他们先去睡了,睡前还给姜宁和卫长昀一人发了一个平安结。

她自己缠的,中间有一枚铜钱,是这一阵得空,去镇上庙里烧香祈福,沾染过佛光的铜钱。

再有一两日,他们就要去州府。

路途遥远,一去大半月,家中只愿他们能平安。

姜宁和卫长昀拿着,放到了贴身的内衬里。

院子里的树下,一张不算大的藤椅,他俩窝在里面,披着毯子,等着赏月。

“原来,月亮这么大啊。”

姜宁盯着爬上树梢的月亮,靠在卫长昀肩上,“小时候,大人都不许我们指月亮。”

卫长昀拉了拉披在姜宁身上的披毯,“为什么?”

“因为指月亮很不礼貌,月亮公公在半夜会来割掉你耳朵。”姜宁说完,自己先笑了。

“你信了?”

“为什么不信啊,大人说的话在小孩那里很有威信的。”

所以姜宁从小到大,都不敢指月亮,一直到上初中,才知道这根本就是大人哄小孩的。

卫长昀低头垂着眼看他,“那现在也别指了。”

姜宁抬眼,“为什么?”

卫长昀捏捏他的耳朵,“舍不得你的耳朵被割掉。”

姜宁笑出声,偏过头埋在他肩上笑,整个人都在抖。

卫长昀无奈叹了口气,生怕椅子会翻。

“……月亮公公。”

姜宁顿时笑不出声,抬眼瞪他,“叠词不是在装可爱,是一种口癖。”

卫长昀挑眉,“那我为何没有?”

姜宁撇嘴,挤了挤他,“这谁知道,可能是你们还不兴这个吧。”

“困不困?”

“……有一点。”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140-150(第6/17页)

“那回房,明后两天还要收拾行李。”

“再看会儿。”

“好。”

姜宁伸手抱住卫长昀的腰,盯着天上的月亮,眨了眨眼。

月亮公公,我想和这个人永远在一起。

第144章 赴考乡试。

八月十七,姜宁和卫长昀启程去州府。

食肆暂时关了门,要等过两日才营业,朱红领着小小、小宝送他们去镇口。

和上回不同,这次姜宁和卫长昀是步行去,总不好一直蹭沈明尧的马车。

而且沈明尧比他们要晚出发两日,因为顾苗这几天不太舒服,他放心不下。

“二哥,宁哥哥,你们什么时候回来啊?”

小小抓着姜宁的手,仰头问,“我怕我会想你们,不对,我会想你们。”

姜宁身上背了一个包袱,摸摸小小的头,“你每天写一个数字,写到二十,我们就回来了。”

一到二十,应该是学了的吧。

小宝在一边,惊讶地瞪大眼,“要写到二十啊,那要好久!”

“很快的啦,二哥教我们的时候,很快就写完了!”小小反驳道:“反正写到二十就好了”

小宝噘嘴,“那还是很多啊,你看,我两只手才有十个手指。”

朱红手里还拎着一个包袱,是给他们俩备的干粮,“小宝,不是教过了吗?是十根手指,不是个。”

小宝挠挠头,舍不得地抱住卫长昀,“哦。”

卫长昀肩上背了书箱,放了一些书,还有笔墨,下面则是塞了一个大包袱。

“二哥和宁哥哥不在的时候,你要做什么?”

“保护好妹妹和自己。”小宝扁着嘴,快要哭出来说,“可是妹妹比我还厉害。”

小小瞪他,“什么啊,那我也保护你好了。”

姜宁“噗嗤”笑出声,晃了晃小小的手,然后松开,看向朱红道:“阿娘,家里拜托你了。”

卫长昀拍拍小宝的肩,朝朱红点头,“娘,小小和小宝尚算听话,但该说的得说,他们和我、宁宁是一样的。”

闻言朱红点头,“你们放心去吧,家里有我在,明日秋哥儿也来,有他在也好很多。”

“一路小心,到了州府要是方便,可以托人带个口信,或者写封信回来,我能识得几个字,看到你们名字,便知道是安全到了。”

二十天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却也心里难安,毕竟是出了远门。

卫长昀和姜宁对视一眼,答应会托人捎信回来。

今天还得赶路,尽早感到途中的驿站或者乡镇休息,不然天黑前露宿野外,先不说山匪盗贼,光是野兽就够麻烦。

“阿娘,我们——”

“宁哥儿,长昀等一下!”

“等一等!”

原本正道别的几人回头看去,就见赵秋、王子书和严肆喘着气跑来,手里还拿着东西。

姜宁错愕地瞪大眼,不由愣住,“你们、你们怎么来了?”

卫长昀心绪浮动,忽地释然一笑,心里一松。

“还以为赶不上了,我们一早从村里过来的。”赵秋气喘吁吁道:“这个、这个是给你们路上带着吃的,我娘和子书娘做的。”

“这是私塾里大家写的寄语,希望你能秋闱中举。”严肆把一份册子递给卫长昀,“我也希望你能高中。”

王子书看着他俩,磕巴道:“我、我也没什么好说的,就希望你们平安到州府,平安回来。”

姜宁鼻尖一酸,眼眶立即红了,忍不住道:“你们这是干什么啊,又不是不回来了。”

“再要回来,那也得给你们送行啊,我看人家去考试,可多人送了。”

赵秋把东西塞给姜宁,眨了一下眼,“你上回和我说的是,我考虑过了,既然有这样的机遇,那就试一试,反正大不了回家接着帮我爹娘种地。”

闻言姜宁面上一喜,“你能想明白就好。”

“你们一定要珍重,然后我们等你们的好消息。”王子书站在赵秋身边,看着他俩,“朱婶婶和小小、小宝,我们会帮忙照顾的。”

严肆也在一边点头,说他家在镇上还方便。

卫长昀朝他们拱手,行了一礼,“此行虽远,却有归期,盼各位珍重,再见。”

“长昀,谢过。”

三人见状,忙回了一礼。

此行山高路远,但归期已定,不日就会回来,重逢已定-

姜宁走过最远的山路,就是小河村到永安镇,一个时辰,来回两个时辰。

尽管知道山外有山,但真正踏上去州府的路,才知道漫漫山路无尽头是什么样。

一座山连着一座山,望也望不到头,还看不到人。

“前面有一处平坦阴凉的地方,在那歇会。”卫长昀扶着姜宁胳膊,“别逞强,还要走上两日,要是磨破脚,往后更遭罪。”

姜宁“嗯”了声,倒是半点不嘴硬。

擦了擦脸上的汗,“还好阿娘提前给我们重新纳了鞋底,不然我怕是要体验一番磨破鞋底是什么滋味。”

卫长昀笑道:“山路多是砂石,哪怕是官道亦是这样,因为不易被雨水冲毁,而且容易辨别,但磨脚,鞋底薄的话,碰到尖利的石子,能划破脚。”

“不过休息会儿,我还能走。”姜宁扭头,对卫长昀一笑,“走走就习惯了。”

卫长昀“嗯”了声,却还是不免担心姜宁。

不是怕他吃不了苦,而是这么走三天,脚底会磨坏,本来他身上皮肤就脆弱一些。

姜宁看他微蹙着眉,伸手抚平,“别这么担心我嘛,我心里有数,走不动我们就立即休息。”

“好。”卫长昀点点头,扶着他在树下坐好。

姜宁往树干一靠,两条腿大刺刺地伸出去,要不是还靠着,就跟躺平似的。

瞥眼望不到头的山路,忽地庆幸这几日都是晴天。

要是碰到下雨,更麻烦,原本三日就到,估计得变成四五天。

“喝点水。”卫长昀打开水囊,“这会儿日头正盛,可以多休息会。”

姜宁接过水囊,喝了一口递回去,“我有一点好奇,难道镇上没有去州府的车队吗?”

说出车队的时候,他犹豫了下。

但说公共交通也有一点奇怪,这哪有啊,马车来回跑那也费人费力,还装不了多少人,完全亏本买卖。

卫长昀喝着水,扭头看他,拿开水囊后才道:“车队?”

“就是有人以此盈利呀。”姜宁舒服地乘凉,“专门组建一个牛车、驴车、马车的商队,不送货,就送那些去州府的人,把沿途的村镇算进去,按人头和距离收费。”

卫长昀一怔,想了想,“这算是商队吗?”

“算吧,反正挣钱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140-150(第7/17页)

的事都可以叫商。”姜宁不太明白燕朝有没有,但他记得有这种镖。

只不过镖局出现的时间太晚,所以大概率燕朝是没有。

“闻所未闻。”卫长昀道:“只不过一些人家,要是护送家里人出门,会雇人护送,但这应该和你说的不是一个意思。”

“其实驴车、马车都不大,押送一趟不怎么盈利,尤其是远了。”姜宁点头,“要是可以坐十几个人,那或许还划算一些。”

“如果是有人以此为营生,那必定不能只负责把人送到,沿途若遇到歹人、山匪,还得保证他的安全,以命相搏,否则别人怎么会愿意花钱坐你的车。”

卫长昀想了想,“要是一趟十几个人,那自然得配四个能打的,还有三匹马、四匹马,这些都是要花钱的。”

姜宁失笑,“所以我说这事儿不挣钱。”

不然年年公共交通企业都不盈利,全靠财政补贴,只有小部分才勉强盈利。

“我呀,还是想想到了州府,去打听打听那些酒楼的事。”姜宁枕着胳膊,闭上眼睛。

天下民生大事,他改变不了,只能改变自己。

卫长昀坐在他旁边,看着他肩上掉的小虫子,伸手拂去,任由姜宁歪过来靠在他肩上-

连着赶了三天路,在驿站住了两个晚上,终于在第三天的傍晚赶到州府。

幸好城门尚未关闭,不然还得在城外将就一晚。

姜宁和卫长昀交了过所,待守城士兵看过无误后,交还给他们,而后放他们入城。

才在城门口,姜宁就被眼前的繁华震撼。

人们打扮各异,往来络绎不绝,商户门口热闹、行人摩肩接踵,车马更是喧闹。

酒楼、客栈、食肆挂出的旗帜,什么模样的都有。

“大城市,果然不一样啊。”姜宁抬头打量着四周,“原先还不觉得镇上小,现在一看,州府不愧是州府,一进城就有好些客栈和酒楼,家家生意都这么好。”

卫长昀拉着他胳膊,防止被车马不小心碰到,“先去客栈?”

“差点忘了正事。”姜宁收起面上震惊,“二爷和顾伯父来过州府,都给我们推荐了客栈,咱们去哪家?”

“还是折中选他们俩都提到的?”

卫长昀难得看姜宁这副模样,不由捏捏他的手,道:“折中吧,去订了房,放下东西,在城里逛时也方便些。”

姜宁“哎”了声,“不先去交你的户籍证明,核对参考资格吗?”

“这会儿已经傍晚,贡院怕是已经无人在当值。”卫长昀牵着他往城里走,“休息一晚,明天一早我再过去。”

乡试又称秋闱,参考士子众多。

哪怕是他们这等西南贫土,亦是有二千余人参考,料想得到要排队等上不少时间。

“那我们先去客栈,休息休息,晚饭的时候正好在外面逛。”姜宁兴致很高,“其实,我也是第一次到这么大的地方来。”

姜宁好奇地打量着四周,心想,原来人人都向往繁华、热闹的大城市,是这样的心态。

并非是贪慕虚荣,可谁能不被这盛景迷了眼呢。

卫长昀明白他意思,终于打量起四周,眼神熠熠,“盛世之景,应当如此。”

姜宁赞同地点头,“走了走了,去看看这里的客栈。”

第145章 还有?金齑鲈鱼脍、纯……

“二位客官,住店吗?”

姜宁才进客栈,伙计立即迎上前,热情地问他们是要住店,还是要吃饭。

耳熟能详的一句话,逗得他忍不住笑起来。

卫长昀大概能猜到是因为什么,见伙计一脸疑惑和茫然,道:“我们是来住店,请问客房还有吗?”

“您是赶巧,正好还剩下两间房,不过这两间价格不一样,您看是要贵一些的,还是便宜些的。”

伙计打量他们,“是只要一间房吧?”

姜宁忍住笑意,点点头,“只要一间。”

“这两间房住一天差多少呢?我们是来参加乡试,要住十几天。”

“原来是参加乡试的士子,里边请里边请,我们家掌柜特地交代了,乡试士子住店便宜些。”伙计忙道:“不知两位姓名?”

说话间,引着两人到了柜台前。

卫长昀拿出过所,“永安镇人士,卫长昀。”

“这是我家夫郎,姜宁。”

姜宁跟着把过所给对方看,“亦是永安镇的。”

正埋头理账的掌柜,猛地抬起头来,看着卫长昀,“原来是卫公子。”

姜宁和卫长昀对视一眼,不解道:“怎么了?”

“不是不是,是之前院试放榜后,各县府的第一名早就传遍州府,还有些人开庄,下注这次乡试谁能夺得头名。”

掌柜放下东西,吩咐旁边伙计收起来,“您二位是要住店?”

“嗯。”卫长昀询问道:“这位小哥说店里还有两间房,不知单日价格差多少?”

掌柜看眼卫长昀,又看看姜宁,“差了一百文,一间在二楼当口,吵闹一些,一百六十文,另一间在三楼,离当口远,位置高一层自然是要清净,而且要大一些。”

姜宁一听,飞快在心里算账。

贵了一百文,要住十二天的话,那就是多了一千二百文,都一两银子了。

算下来得三两多银子。

可是大一点的话,他们俩住肯定会舒服一些,最重要的是安静。

“要三楼那间,我们大概要住十二天,先付一半还是多少?”姜宁算完,拍板道:“还是日结?”

掌柜诧异看着姜宁,笑了起来,“先付一半,剩下的待后面几天再付。”

“每日三餐可要在店里订下,送到房里,还是二位有其他打算?”

姜宁摇头,“这个不用,我们在外面吃,要是想在客栈里吃饭,提前告诉伙计就行了吧。”

卫长昀知道姜宁的打算,便道:“乡试期间我多在贡院里,一切事宜问我家夫郎即可。”

“好好好,那姜公子可还有什么要问的?”

“其他的都还好,不过每日打扫的时辰是多久?”姜宁关心问道。

“一般客栈都是每日午时打扫,因为这时间大多客人退房,还有出门,所以会比较方便。”

掌柜答道:“不过也有一些客人,习惯自己收拾,和伙计说一声,我们自然不会去打扰。”

客栈业务这么熟练了啊。

姜宁挠了挠脸,“那我们暂时不用打扫,每日我会把需要清理、扔掉的垃圾都收拾好房门边,你们直接拿走就好。”

“那好,我们会跟伙计交代好。”掌柜看向刚才的伙计,“带他们去楼上客房。”

伙计连声答应,等着姜宁和卫长昀付钱。

姜宁拿出银子交给掌柜,又从掌柜那里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140-150(第8/17页)

接过钥匙,这才和卫长昀一块,跟着伙计上楼。

“二位客官,这里就是你们的房间,要有什么需要的,热水、被子或者茶点,到楼下柜台前吩咐一句便是。”

伙计站在门口,客气道:“热水从早到晚都有供应,不在三餐时间里想点菜,就需要稍微等一下,厨子得重新做。”

“多谢。”卫长昀向伙计点头,“你去忙吧,有事我们再叫你。”

“那行,二位客官先休息,祝您这次乡试有个好成绩,金榜题名!”伙计朗声说完,转身往楼下走。

姜宁推门进了房间,打量起来,第一眼看着挺满意的。

二百六十文,住一个套间,还有单独的沐浴、梳洗隔间,的确是划算。

“长昀,你快进来。”姜宁喊了一声,把包袱放到外间的榻上,“屋子还挺干净,而且也没什么味道,淡淡的,好像是熏香之类的。”

卫长昀反手关上门,看了一圈,“应该是熏香。”

“你的书放这里可以吗?”姜宁走到桌后,“专门准备的一个桌案,旁边还有笔墨,可以当你的书房用了。”

卫长昀卸下书箱,先把包袱拿出来,和姜宁的一起放到木榻,又提到书桌旁,“今日十九,离乡试开始只有三日,后面回来也不过是取换洗的衣物,只待一晚,第二日凌晨又要入贡院。”

“那你的书总要有地方放。”姜宁撑在桌旁,歪着头看他。

卫长昀站起来,手里拿了几本书,“是要放这里。”

姜宁盯着他,“会紧张吗?这样的考试。”

卫长昀一边理书一边道:“……会,不过真正考试的时候反而不紧张。”

他尚不到提笔成文章的地步,却也能沉到试题中。

每写下一字,都是经过深思熟虑。

闻言姜宁笑起来,看他整理东西,便也去把包袱里的东西拿出来,先一一放好。

尤其是日用的,客栈里的东西虽也清洗过,但自己带的更放心。

花了小一炷香的时间收拾,他俩换了身衣服,便打算趁着还未完全天黑,去城里转转-

“瞧一瞧,看一看,刚出锅的肉饼,皮薄馅大,十文钱一个,量大管饱!”

“让一让让一让,马车要过去,都让开。”

“糖葫芦,新鲜的山楂糖葫芦,五文钱一串,走过路过看一看,来一串吗?”

“今日我们东家娶媳妇,大喜之日,欢迎各位来店里吃饭,一律只收八折。”

“上好的扬州锦缎,早上才从运河送来,货量不多,晚了可就没了。”

……

好热闹。

姜宁走在街上,不由感慨。

“长昀长昀,那是什么?”

“像是钟楼。”

“竟然是钟楼吗?和我在电视里看的不大一样,不过原来钟楼和鼓楼哪里都有啊。”

卫长昀牵着他的手,怕他被拥挤的人群挤开,“晨钟暮鼓,成内的钟鼓是用来提醒百姓时辰,县府有,只是会小一些。”

“原来是这样。”姜宁想了想,“我只知道他的意思是可以警醒世人。”

“这原是佛家里的规矩,后来才有了这一层意思。”卫长昀看姜宁一脸兴致盎然,笑起来,“这会儿还不饿吗?”

闻言姜宁点头,又很快摇头,“想不到要吃什么,看什么都好吃,也什么都想吃。”

卫长昀看了两旁街道,食肆、酒楼、茶馆不出几步就有一家,确是难以选出来。

“要不去前面——”

不等他说完话,忽地听见旁边姜宁一声痛呼,被人撞得往他身上一撞。

“小心。”

卫长昀扶住姜宁,低声问:“撞到哪了?”

姜宁肩上一痛,但也仅仅是被撞的这一下疼,并未撞得厉害,遂摇摇头头。

“还好还好,你别担心。”

撞到姜宁的人也吓一跳,连忙道歉,“抱歉,我家孩子在前面跑,我顾着追他,才撞到你们,没事吧?”

姜宁摆摆手,“不要紧,你赶紧去追孩子,别跑丢了。”

卫长昀看姜宁无恙,接着他的话道:“你去追孩子吧。”

“见谅见谅,二位心善,一定好人有好报。”对方不好意思地朝他俩行了一礼,“实在对不住!”

姜宁摇头,示意他赶紧去追人。

待人走了后,姜宁才牵起卫长昀的手,“好了,我真的没事,就是他太急,撞了一下。”

卫长昀并非是小肚鸡肠的人,得理不饶人,只是担心姜宁撞到肩,“没事就好。”

“嗳,你看旁边这家怎么样?生意挺好,看着似乎也不算大,价格适中,不如去看看?”

姜宁一抬头,看见一家开着的饭馆,指了指匾额,“这是……什么字啊。”

“食、味——”

“食之有味。”

卫长昀看了眼,“倒是合你眼缘。”

姜宁扬了扬眉梢,“那是自然,这名字一看就是我会取的。”

“走了,就这家。”

卫长昀笑着跟上,一起进了饭馆。

才进门,伙计才刚给前面的客人指了路,一回头又看到他们俩,立即道:“两位客官,实在不巧,这桌——”

“您是二位是吧?”

姜宁点头,“对,就我们两个。”

“那旁边有一桌,就是位置不大好,您看能接受吗?”伙计解释道:“正逢乡试,来赴考的人太多,城里这几天处处都是人挤人,尤其是吃饭的地方、茶楼、酒楼和客栈。”

“不碍事,有地方坐就行。”

姜宁扫一圈,放轻声音跟卫长昀说,“好像是楼梯边的位置,不打紧吧。”

卫长昀看姜宁一脸感兴趣的表情,自是不扫他的兴,“能坐就行。”

姜宁立即问伙计,“行,你带我们过去吧,对了,你们这儿的招牌菜有什么?”

“哎哟,那您可问对人了,我可是店里跑堂最厉害的。”伙计领着他们上前,“我们店的厨子,可不只会黔菜,会的可多了,还有江南一带的。”

江南一带?

那地方人杰地灵,自古以来都是富饶的鱼米之乡,他还未去过呢。

卫长昀替他拉开凳子,等他坐下后,也跟着坐下,“大厨是江南来的?”

“不是,是年轻时去过,待了十来年又回来。”

伙计给他俩倒茶水,“本地的菜二位怕是都知道,那就说一说我们店大厨的拿手江南菜,美人肝、莼菜银鱼汤、蟹粉狮子头、玉带糕、蓑衣饼、龙井虾、神仙粥,还有?金齑鲈鱼脍、纯羹鲈脍,您看要点什么?”

姜宁、卫长昀:“……”

听着,好难猜到是什么菜的样子。

第146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140-150(第9/17页)

章 恋爱脑怎么了?这是喜……

考虑到他们只有两个人,吃不了那么多菜,姜宁忍痛在一堆菜名里,挑了两个听上去大概能猜到什么口味的菜。

看着伙计离开,姜宁拿着茶杯喝了口,眼睛一亮,“还挺好喝的,这茶应该免费吧。”

卫长昀失笑,“还记着易安楼的那壶茶?”

“太贵了,几十块一壶,跟景区一个价。”姜宁表情里带着促狭,“虽然用的上等茶叶,也很好喝,但换作平时,我肯定舍不得。”

那样的茶,显然不是卖给他们这样习惯“牛饮”的人。

卫长昀把桌上的瓜子盘挪到他面前,动手给他剥壳,“看出这家店有什么不寻常了吗?”

姜宁故作不解地“嗯”了声,打量一圈,慢悠悠道:“暂时还看不出什么,不过我发现了一件事。”

卫长昀好奇看他,等着他往下说。

“刚才伙计报了不少菜名,但我看了下,大堂客人桌上点的却大多还是本地菜,要么是那些菜专门给二楼雅座尝鲜的,要么就是经过本地改良,所以看着大差不差。”

姜宁心想,美食想要横跨南北东西,通常来说都得改良一番,不然大多会失败。

连火锅都能变成鸳鸯,研究出番茄、菌汤、酸汤的搭配,不就是为了开拓市场。

那东北菜和淮扬菜、川菜、湘菜,出了本地去其他地方,多多少少也是改良了的。

“一方水土一方人。”卫长昀摊开手掌放到他面前,“饮食习惯大抵都不一样。”

姜宁若有同感地点了点头,心想话是没错,但穷则变、变则通。

办法是想出来的。

约摸一炷香时间,点的三个菜上齐。

神仙粥、龙井虾还有爆炒回锅肉,外加两碗米饭和店里送的小菜。

姜宁看着面前的神仙粥,面露困惑,喃喃道:“这粥看起来,不大像江南一带的,反而像……”

“粤语区的。”

卫长昀疑惑,“粤语区?”

“就是海边,方位的应该是在华南。”姜宁解释了下,发现没地图,说华南也很难理解,“就是一个地方。”

“海边多以打渔为生,习性与中原相差甚远,倒是说得通。”卫长昀虽未离开过家乡,但从书中能窥知一二。

“你尝尝。”姜宁把粥盛到碗里,递给卫长昀,“这些时日吃清淡、滋补一点,免得影响你考试。”

考前不宜吃太油、太辣的东西,容易引起肠胃不适。

卫长昀接过碗,看着姜宁端着饭,边说边把筷子伸到回锅肉的盘子里,不由笑了。

两个人正吃着东西,忽地听到旁边有人闲聊。

“今年的秋闱可真热闹,听说好几个县的第一名都年纪不大,最大的才二十五岁。”

“竟是这么小的年纪,果然是后生可畏啊。”

“这算什么,最小的那位可是今年才参加科考,尚不足十八。”

“年纪太小也不好,不够稳重,而且少年得志,难免受不得挫折,万一失利,容易一蹶不振。”

“也有道理,小小年纪确实容易一蹶不振。”

姜宁吃着饭,越听越觉得像是在针对卫长昀。

年纪小怎么了?那年纪小还不缺重头再来的时间呢。

怎么就受不得挫折了?他家卫长昀受的挫折,可比那些只会读书,家里事向来不管,到了五六十岁也还是个秀才的强多了。

“别听了。”卫长昀看姜宁听得心不在焉,连饭都不吃,出声道:“无非是些茶余饭后的闲谈,作不得数。”

姜宁撇嘴,“听不惯他们说的。”

卫长昀知道姜宁是想维护自己,往那桌看去,想了想道:“那不是还夸我了么。”

“那叫夸吗?分明是为了说你年纪太小,不能成事的铺垫而已。”姜宁忿忿地扒了两口饭,“算了,不跟他们计较。”

“这道菜叫龙井虾,可是用龙井茶做的?”

“吃着是。”

“还要不要再点一点别的菜?”

“不了。”

姜宁答完,才发现卫长昀在转移话题,目光扫去,见他一脸笑意,遂生出几分不好意思。

拿筷子又夹了虾肉,“不理就不理。”

“不值得你放在心上。”卫长昀把火锅肉的盘子往他面前挪,“待会儿天正好黑了,再去城里逛逛?”

“你不回去看会儿书吗?”姜宁问完,低咳一声。

好像问得有点多余,本来就是他说要在城里逛的。

卫长昀失笑,“不差这一会儿的时间。”

“况且我不是少年心性么,自是该去见识见识。”

姜宁抿唇笑起来,“我还以为你真不记仇,原来还是听到了的。”

卫长昀把盘子里的龙井虾夹到他碗里,“我非圣人,自是有七情六欲。”

姜宁擦了擦嘴,道:“你觉得这家的菜怎么样?”

卫长昀正要开口,余光瞥见靠在栏杆的伙计正竖起耳朵,“色香味俱全。”

姜宁:“?”

什么意思?

卫长昀道:“趁着时辰还早,去外面逛逛,顺道买些东西回客栈。”

姜宁抬眼,对上伙计看来的眼神,瞬间明白卫长昀意思,不由笑起来。

“那我去柜台结账。”

卫长昀跟着起身,伙计立即迎了上来,关心道:“二位客官,吃得可还习惯?”

姜宁一边拿银子一边道:“很合口味,咸淡正好。”

收钱的伙计接过铜板,数了数,无误后道:“欢迎两位客官再来,我们店里好菜可还有不少,吃一个月都不重样。”

姜宁收好钱袋,笑着应声,便拉着卫长昀出了饭馆。

卫长昀任他拉着,走到街上后,便反握住他的手,捏了捏,示意他不用走那么快。

“所以刚才那家店的菜,你觉得怎么样?”

姜宁放慢速度,认真问:“这可事关我接下来要考察的方向。”

卫长昀看他,“刚才那句话也非假的,只是你说的,各地口味都有不同,你若是想在外面开酒楼,除了兼顾当地的口味外,恐怕还得想另一件事。”

姜宁若有所思,“你是说,原本人家来吃你的菜,就是想吃到不一样的味道,结果你弄得大差不差,那时间久了,日子就吸引不到人?”

卫长昀点头,“正是这个意思。”

“既是打出了江南菜的名号,那自然该有江南的味道,否则不过是挂个虚名。”

姜宁恍然,“还得是问你,我心里大致有自己的想法了。”

心里困惑解开,他往四周看去,“走了,去逛逛。”

卫长昀目光落在他侧脸,跟上他脚步,一块挤进热闹的街市-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丞相是朵病娇花 别做梦了快醒来 林深终有路 你是我恰如其分的落脚点 偏执的沈先生 重生之少女玉石缘 我夫郎是娇纵美人花 [原神]纳塔魔神不想成神 七零大院来了个美娇媚 我在曼哈顿开饭馆[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