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 190-200

190-200(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大理寺卿今天修罗场了吗 妹妹说她喜欢我 海水未蓝时 穿成年代文反派摆烂亲妈 没人告诉我就是女娲啊 轮到仙女美人做女配了 隐衫之欲 当我直播后在异世成神仙 弯腰 鲛皇在星际被当做人鱼繁育

拿到的饭碗,就是在这里的立足的根本。

歇了小半个时辰,一帮人又开始在院子、房里进进出出忙起来,把剩下的那点活做完。

姜宁原本安排了晚上大家一起吃饭,好谢过他们。

哪知道个个都有事,只好作罢。约好了等家里人从黔州来了后,再一起吃饭庆祝。

沈明尧走得最晚,他们一起吃了顿饭。

临走前,和卫长昀聊起了国子监和金陵府学每年招生的事,要是王子书不继续在县学读书,来了金陵,便只能考进这两所官学,等到年满后,再回乡参加乡试,或者考职授官。

送走沈明尧,卫长昀返身回屋时,见姜宁坐在树下纳凉,走过去拿起另一把扇子,坐下后给他扇着风。

姜宁睁开眼看他一下,又闭上,像只餍足的猫,“沈大哥和你说了什么?在门口待那么久。”

卫长昀伸手,拨开他嘴角的头发,“子书的事。”

“三叔三婶身边还有子修,但还太小,家里的事帮衬不上,和秋哥儿家情况不同。”

姜宁道:“他要是在县学,不过是和秋哥儿分开一阵,国子监与金陵府学不是每年都有县学举荐吗?”

“如果他来了,那就得考。”卫长昀望着天边的晚霞,“只不过每年想考进国子监的人众多,比起县学推荐也一样不易。”

“事事都有不易之处,不管他怎么选,都得做好准备不是。”姜宁睁眼,望向卫长昀,“他比你小不了多少,连半岁都不到。”

王家在村里虽算得宽裕,可那也是夫夫俩挣来的日子。

不管如何,在经历了前年暴雨的事,王子书也该早早为日后打算。

卫长昀对上他视线,不由轻笑,“分明连住处都给他们安排好了,嘴上却说得很无情。”

姜宁努嘴,“我什么时候安排好了?”

“四间屋子,你是要空出来一间?”卫长昀逗他。

“秋哥儿一个人住不行啊?”姜宁瞪他,“不过他俩一起来,怎么分呢?定亲了也不能住一起啊。”

他们一间,朱红和卫小小一间。

还剩下两间屋子,但有四个人的话,按理来说周庚肯定是和卫小宝一起的。

只是赵秋和王子书住到一起,并不太合适。

确实都是男的,赵秋是哥儿啊。

阿阮反而好安排,原本也是借过来的,等家里人来,就回谢蕴身边去。

“还是跟镇上一样,我们的房间要单独那边,挨着厨房和水井。”姜宁想了想,“阿娘和小小要挨着厅堂的那间,对面一排两间房,大的那个隔成两间好了。”

反正要是能考上国子监或者是府学,在家里住的时间就大半年而已。

卫长昀点头,“依你说的办。”

姜宁眯着眼望向天边,笑起来,“长昀,我好高兴啊。”

卫长昀嗯了声,换了一只手拿扇子,握住他手,“脚踩在实处,是会高兴的。”

“我也一样。”

从进京、会试、殿试到真正的中榜,一直在忙,哪怕入了翰林院,也没得空。

直到此刻,他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190-200(第6/18页)

们一块坐在树下的藤椅里,晚霞绚烂,晚风轻轻吹来,能听到门外的脚步声、说话声和热闹,心才是真正的落定。

不管怎么样,这处会是他们的又一个栖身处。

是他们的家了。

卫长昀摩挲着他手背,“宁宁,我也很高兴。”

仿佛是在怕姜宁不明白自己心意一样,他又重复了一遍。

姜宁一听,眼睛弯了弯,稍微侧过身,笑盈盈看他,“日子就该这样过,越来越好。”

心里想什么,就会来什么。

所以当然得多多想好事,比如中探花,再比如酒楼的生意能大火。

正要再说什么,姜宁忽地睁大眼,惊诧地看向自己肚子。

卫长昀要想问,便被姜宁牵着手放在了他肚子上。

姜宁一脸惊讶,不确定道:“他在动?”

话音刚落,叠在一起的手,就感受到腹部又动了一下。

是第一次胎动。

卫长昀呼吸一促,神色凝住,片刻后才轻轻摸了摸,“他应该也很高兴。”

第194章 “做大做强。”

有了第一次胎动后,姜宁和卫长昀像是发现了什么新大陆,每次感觉到时,都会一喜,跟第一次没什么差别。

神奇。

他们俩只觉得这件事很奇妙,明明还未出生,然而从他长在姜宁身体里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存在了。

现在的胎动,只是让他们感受到了更亲密的连结。

只是随着胎动而来的,是姜宁变得明显的不适反应。

姜宁底子好,又调养了不少日子,比起其他人已经少遭了很多罪。

可孕期就没有不遭罪的,再怎么样,都会有难受的时候。

白日里还好,他不时走动,或者跟谢蕴一块去看酒楼。

到了夜里,便会腿抽筋,或者腰沉,翻来覆去都睡不着。

卫长昀睡得浅,晚上都会留意着他动静。

察觉到之后,眼睛都还未睁开,便会给他托着腰轻轻揉着,或者帮他揉捏小腿,撑开抽筋的疼。

姜宁心疼他,但也没有说自己硬扛着,大多时候都会圈着他肩膀,脸埋在他肩上,缓过来后就亲亲他的脸颊、下巴。

好在频率并不算高,两三天才有一次。

“你眼下的青黑都重了些。”姜宁坐在床边,看着正穿衣服的卫长昀,“翰林院那些同僚,不会以为你夜里还打一份工吧。”

卫长昀系好腰带,边转身边道:“官身不得再行其他工作,有碍朝廷颜面。”

不待姜宁问起,接着说,“写文章、作诗词除外。”

姜宁笑出声,“果然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

卫长昀不解,走到他面前,给他穿鞋时问:“什么?”

姜宁弯着眼睛,“我跟你说起过的,在我原来那个世界里,有一类人跟你们差不多,在官家的各个部门做事,唯一被查到不违规的收入就是稿费。”

“原是这样。”卫长昀站起来,“去看酒楼的路上慢一点,别太急,看不中就再等等。”

尽管家里现在开销不小,但带来的银子其实还剩下不少,不用太急着挣钱。

他月俸不多,可一个月也有八两银子,一年下来近一百两,还有其他的粮食补贴,养活一家人足够了。

开酒楼是姜宁所想,他不会拦着,尽可能地帮他。

但如今身子不便,哪怕是为了顾全自己不出事,也不用像从前在村里那样着急忙慌,每日都那么奔走。

“知道了,我心里有数的。”姜宁勾住他手指,“只不过镇上宅子卖了有些可惜。”

永安镇那处宅子比不了金陵这里大,可也是他们精心选出来的,还改了不少地方,就为了住得舒服。

“卖了便卖了,老屋还在,以后回去也还是有住处的。”姜宁自己又想通了,“阿娘和周庚应该搞得定吧。”

“顾苗知道要一起进京,必定会知道这事,不会袖手旁观的。”卫长昀看眼外面的天色,“今天可能要晚些回来。”

姜宁点头,又啊了声,“千秋节不是还有半月,怎么忙成这样。”

昨夜回来都要亥时了,今天又要熬啊。

他虽然没有上过班,但上过网啊。

网上那些说什么九九六、零零七的,依他看,卫长昀这也好不到哪里去。

月俸算下来八千块,更像赚辛苦钱。

撇开房租,就剩下四千五,得养六口人。

姜宁粗略一算,心都凉了半截,还好他能做点生意,不然真的只能靠卫长昀去卖书稿、写诗词赚些外快了。

“想什么,一脸庆幸的表情。”卫长昀牵着他往外走。

“在想,你的月俸很厉害了。”姜宁转头朝他一笑,“你这样的在我们那儿是才毕业的学生,就能赚这么多。”

不过这个毕业的门槛是有一点高了。

卫长昀好似想起什么,提醒他当心脚下台阶后,便道:“这算升职加薪了吗?”

姜宁愣住,走下台阶才反应过来说的什么,“别的你不记,记住这个就为了打趣我啊?”

不就是当日送傅家小公子回家的事,他回来说了句万一人家给一百两酬金。

亏得卫长昀还记得那日的玩笑话。

卫长昀低头一笑,问:“那算吗?”

姜宁哎了声,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当然算。”

真算起来,都要翻倍了。

“所以我说你厉害嘛。”姜宁哄他道:“当得起一句青年才俊之表率。”

卫长昀无奈摇头,捏他手指,“别闹了。”

“才不是闹。”姜宁笑着抽出手,“是就是,不是就不是,我才不奉承人。”

在他心里,卫长昀当然是青年才俊。

做得好当然要夸,还要大大方方地夸。

卫长昀自知说不过他,便陪着他一起吃了早饭,才往翰林院去-

从四月底跨到五月,天一下变得更热。

一过巳时,站在太阳底下就跟火炉悬挂在头顶烤,热得头上都要冒烟。

白日里天热,故而夜里秦淮河更热闹起来。

街市、夜市几乎都要闹到子时过后,才彻底安静下来。

姜宁和谢蕴从马车下来,身边跟着阿阮和另外一个丫鬟豆蔻,各自撑了一把伞。

“今天这家在秦淮河旁,位置虽有一些偏,可按你说的临河来选,已是最好的位置。”

谢蕴走在最前面,“而且路宽,两辆马车并行都可以过。”

姜宁偏头往水面看去,未受到太多污染的河水清澈,大热天的也并无什么异味。

“原本的东家,怎么会想到在此处修一家酒楼?”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190-200(第7/18页)

尽管是在秦淮河旁,但酒楼主体三层楼,并不像太白楼那样,在水里建了一部分,故而更有雅意。

这家酒楼的老板选了个河边的位置,却只有二三楼的客人能看到河景,其他的跟别处差不多。

分为前院、后院,前院是三层楼主体和两个小园子,后院则是厨房和库房、院子。

“听说是请人看了此处能生财,就仿着太白楼建了栋楼,打算往后再往水上建。”

谢蕴沿着前院的□□往里走,“不成想开了一年,家里便出了变故,无钱扩建,勉强撑了一段时间,就打算卖了。”

姜宁听出些名堂,“算算顶多一年半的时间,如今是倒闭未开业的状态,价格……”

“应该要不了一千两。”

“八百两。”谢蕴自知卖不了关子,便比了个数,“但我又讲了讲价,只要七百五十两。”

比他们之前的预算,少了二百五十两。

姜宁:“……”

真是个好数字。

“省出来的部分,正好可以拿来改造酒楼。”姜宁走上三级木台阶,进了酒店大堂。

站在正中间,环顾一圈,“一楼大堂,二楼雅座,三楼雅间……不过还得另外搭楼梯,从旁边的园子里进。”

谢蕴把伞递给豆蔻,“为什么?这楼梯宽敞,左右都有,客人上下方便的。”

“不是为了上下方便,是为了想要坐雅间,又不想暴露身份的客人。”

姜宁道:“雅间只看预订先后,给得起钱,谁来都可以订。”

谢蕴:“认钱不认人,倒也不失为一种做生意的学问。”

闻言姜宁失笑,“做生意大多数时候可以这样,但做人可就不行了,人和生意分不开,往后什么样的生意能做、不能做,到底还是我们说了算。”

只是先立下规矩,免得先把话柄给了别人。

谢蕴认真听姜宁说话,跟着他一块去了二楼、三楼,又回到一楼,去后院看了一圈。

等逛完,见姜宁连眉头都没皱一下,暗生佩服。

在黔州初见姜宁时,看着就是个招人喜欢的弟弟,谁能想到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气质变得更沉稳了。

看着身量也高了些。

“要改的地方不少,这酒楼规划得太乱。”姜宁拿手帕擦擦连廊靠椅,坐下道:“过两日我把要改的地方在图上标出来,我们再商量如何改。”

谢蕴有样学样,在他旁边坐下,吃惊道:“你记下了?”

“嗯。”姜宁冲她一笑,“可能在这上面有些天赋。”

他也挺后知后觉的,这一阵才意识到自己在作图上,可能真的有些天赋。

“那太好了,我最怕跟人说不清楚,弄出来货不对板。”谢蕴说完一怔,刚拿手扇了两下风,倏然转头看他,“你的意思是,买这个?”

姜宁扬起眉梢,“临河、沿街,还便宜,再看也不会有比这个更好的了。”

尽管不在金陵城门到宫城那条大街上,可也不算太偏。

这价格,还要什么自行车。

“那我过两日就去跟那东家谈,看看什么时候咱们把书契签了。”谢蕴长出一口气,“总算是定下。”

再看下去,金陵所有酒楼都要被她跑个遍。

“书契的事不急,再过两日就是端午,算算苗哥儿和秋哥儿该到了。”

姜宁解释道:“此事若他们有担忧,那就我跟你合伙,我们之间也要拟好一份书契。”

“他们要到了吗?”谢蕴诧异道:“可是出发前递了书信?”

“托人捎了一封信来,脚程更快,前日到的。”姜宁想了想,“应该是想赶在端午前团聚。”

闻言谢蕴嗯了声,“你这么一说,我也有点想爹娘了。”

阿阮在一旁提醒,“老爷和夫人心疼姑娘,肯定会寻一个日子来金陵的,七月时,不还有一批茶要进京吗?”

他一说,豆蔻也跟着附和。

才蔫了点的谢蕴,立即打起精神,“那酒楼得在七月开了,不然爹娘肯定以为我贪玩。”

她斗志满满地抓住姜宁胳膊,“宁哥儿,咱们一起把酒楼做——”

“做大做强。”

姜宁下意识接过话,“再创辉煌?”

谢蕴语塞,而后重重点了下头,“对,一定要做天下第一楼!”

第195章 “欢迎回家。”……

“怎么还没到啊?会不会是路上耽搁了?”姜宁举着一把伞,在城门外的官道旁来回走动,不时往路的尽头看去。

一旁的阿阮看着,连忙道:“嗳,公子,你可别这么走,头上还顶着大太阳呢,走来走去更热了。”

姜宁停下,嘴里还在嘟囔,“我站不住。”

原地又走了两步,“这都要到午时了,怎么还没到。”

昨儿夜里,他们便收到捎来的口信,说是昨晚能赶到城外的桃叶渡,来不及进城,只能今天进。

他收到口信后,高兴得差点睡不着。

还好被卫长昀拉住,加上孕后发困,子时还没到,就已经困得睁不开眼。

闭眼睡着前,不忘叮嘱卫长昀,起床的时候要叫他。

结果今早,卫长昀等到要出门的时候才叫的他,被一顿埋怨。

两口子拌了几句嘴,跟小孩似的,一人一句,等卫长昀出门,才跟他叮嘱,天太热了,不用太早去城门口,算着时辰去就好。

姜宁知道他在翰林院忙,每天到亥时才能回家,便连声答应,让他记得吃午饭。

卫长昀点头答应,看眼天色,轻轻抱了他一下,正欲出门,就被姜宁拉住衣领,飞快在他脸上亲了下。

“明天端午,能早点回来了吧。”

姜宁一脸坦然,“大家说好一起过端午的,很久没这么热闹了。”

“馆阁若是没什么事,几位大人会早点放我们回家。”

卫长昀压低声音,“他们也要回家过节。”

姜宁瞥他一眼,“再不走,你一会儿要迟了。”

卫长昀松开握着的手,“晚上我尽量早些回来。”

姜宁点头,送他到门口后,望向天边露出的朝霞,伸了个懒腰,便忙着里外收拾,生怕哪儿忘了弄。

一忙就忙到了出门前,来城门外接人。

“哎!公子,你快看,那两辆马车是不是?”阿阮激动地指着路尽头出现的马车。

沈明尧身边小厮金三也跟来了,听见后立即望去。

姜宁闻声猛地抬起头来,往那边看去,一眼就认出了那是顾家的马车。

欲开口时,只觉喉咙发紧,一个字都说不出来,脚下却比脑子快,往前迈了几步。

见状,阿阮和金三连忙走到他旁边跟着,怕他脚下绊倒。

姜宁越走越快,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190-200(第8/18页)

却在离马车不到二十丈时,忽地停了下来,举着伞站定。

阿阮跟着太靠近,差点撞上他。

连忙刹住,往旁边歪得踉跄了下,才勉强站稳。

阿阮疑惑道:“公子?”

姜宁眨了眨眼,深吸一口气,刚要再往前走,就见马车一旁的车帘掀开,有人从里探出头。

“宁哥儿!”

赵秋半边身子都要探出来,边喊边挥手,“宁哥儿!”

向来性格内秀的人,难得这般兴奋,硬生生把周围目光都吸引过去。

姜宁听到声音那一瞬,心猛地提起,又重重地落下。

而后,一阵迟来的想念,在这一刻达到了顶峰,好似把这几个月来没察觉到的情绪,都挤压出来。

他鼻尖一酸,眼泪唰得掉下来,眼前视线变得模糊。

“姜宁!”顾苗从一边也钻出头,和赵秋挨在一起,一脸笑意地看他。

马车比人快得多,没多会儿,就在姜宁面前停下。

一前一后两辆,挨着路旁。

姜宁都还来不及擦眼泪,就看到马车的门从里面打开。

赵秋和顾苗挨着下车,跟着是小小。

后一辆马车坐的是几个男生,王子书、周庚和小宝、顾今南。

“宁哥儿,可算是见到你了!”

“宁哥哥,我好想你和二哥啊!”

“宁哥儿!”

……

一群人围到姜宁面前,一句接一句地叫他,生生把姜宁叫得又哭了起来。

不是掉眼泪,是真的哭出声。

姜宁眼圈通红,拿手背擦眼泪,“我就是激动的,太久没见你们了,我还以为——”

人不会这么齐。

一路过来,近三千里路,就因为他们的一句话,就来了。

姜宁吸了吸鼻子,望着他们,“总觉得好久没见,大家都还是之前那样。”

顾苗和赵秋对视一眼,瞥向他已经有些明显的腹部。

“我们是一样,可你好像不太一样啊。”

“就是就是,恭喜啊,双喜临门。”

姜宁:“……”

“很快就是三喜临门。”说完又觉差了点什么,“不对,应该是四喜临门?”

周庚照顾着两个弟弟,问:“还有一喜是什么?”

王子书从旁解释,“亲友团聚,怎么不算得一喜呢。”

这么热的天,城门外不是说话的地方。

说了一小会儿时间,就又回到车上。

姜宁跟着赵秋他们,阿阮和金三便去了他们来时雇的那辆马车,走前还不忘兢兢业业地叮嘱他小心。

一上车,顾苗便好奇地问:“那个小厮,是你们在金陵找的吗?人挺机灵。”

姜宁拿手扶了一下,钻到马车里,“不是,是谢家姐姐——”

话说一半,抬眼便撞上朱红看来的眼神,“阿娘。”

母子俩小半年未见,一句话没说,此刻都红了眼睛。

姜宁抿紧嘴角,愣愣地弯腰站着,眼泪又要忍不住往下掉。

“宁哥儿,快坐下,这么站着你难受。”朱红出声,带着哽咽,眼圈瞧着就是哭过的。

姜宁回过神,哎了声,在她旁边坐下。

赵秋和顾苗看看对方,没出声,给他们俩说话的空间。

倒是姜宁缓过来后,情绪稳定了很多,看了看朱红怀里沈潼潼,“潼潼都长这么大了呀。”

“皮得很,比今年小时候还要闹腾。”顾苗适时插话,“这一路上,多亏了朱婶婶帮忙,不然我一个人可带不过来。”

朱红道:“哪有,潼潼挺乖的,活泼些好。”

赵秋点点头,附和道:“就是,一路上没怎么哭,已经很厉害了。”

顾苗撇嘴,眼里却带着笑意,伸手戳了戳小姑娘的脸颊。

坐在一旁的卫小小,默默地扯了一下姜宁的袖子。

等姜宁低头看她,便立即露出一个乖巧的笑,“宁哥哥,我长高啦。”

闻言姜宁惊喜地冲她一笑,“那很好啊,长高了,说明这段时间有好好地照顾自己哦。”

卫小小嗯了声,心满意足地撒了手。

一车人,聊这聊那,进城时交过所都没停下来,见缝插针地说话。

金陵实在太大,一个人靠脚走,要走遍各个地方,至少得一日。

从城门要去乌衣巷,得先过姜宁他们住的那条街。

姜宁掀起帘子,往外看了眼,放下后道:“忘了和你说,沈大哥如今在太常寺里,正逢下旬是千秋节,太忙才没办法来接你。”

“太常寺啊。”顾苗诧异道:“那确是忙的时候。”

摆摆手不在意道:“来不来接都一样,我又不是自己找不到家门,再说了,我一看你是自己来的,就知道他们肯定忙得脱不开身。”

揶揄看他一眼,“不然卫长昀能让你一个人来?”

姜宁用手肘碰了碰他,瞥他一眼,不接他的话。

“一会儿到了路口,我先送阿娘他们回家里休息,然后再去你们那儿,看看能帮上什么忙。”

“哪用得上你帮忙,我们自己过去就好,不折腾你了,金三一会儿前头领路就行。”顾苗拒绝道:“就算离得再近,这么热的天,你也不嫌累。”

听他这么说,姜宁也不坚持。

主要他这边也一大家子等着安顿,总不能丢给他们自己安排吧。

“你们来就两辆马车,伯父伯母没多差几个人跟着你吗?”姜宁好奇问。

顾苗才生下潼潼没半年,这么长途奔波,哪怕再小心,也有些折腾。

金陵这边能买仆人回来,可要用得顺手,也要好一段时间。按照顾家父母的性子,定舍不得他遭罪的。

“怎么没安排?”提到这事,顾苗就有话说了,“就差把家里都搬过来了,好说歹说,才只要四个人,他们要晚两日到。”

“我们赶路,是想提前来跟你们一起过端午。”

姜宁哦了声,视线看向赵秋,“你呢,秋哥儿。”

赵秋笑起来,“爹和娘自是舍不得,可转念一想,你又不会诓我们,分析一番后,说让我来试试,要真搞砸了,回家也有我的住处。”

摸摸鼻尖,“倒是子书,说服家里花了些时间。”

“他能跟你一起来,必定是下了决心。”姜宁能理解三叔三婶的担心,千里迢迢的,就为了一个不确定的事,何不留在县学,安心等到下一科考试。

“不不不,他们不是觉得你和长昀的提议不靠谱,是担心子书给你们添麻烦,又担心他承受不了压力。”

赵秋低咳一声,“是有前车之鉴嘛。”

前车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190-200(第9/18页)

之鉴?

姜宁愣了愣才反应过来是什么事,不仅失笑,“那天你要是在,肯定更精彩。”

王三叔一家,个个都是天赋型幽默。

“听上去很有意思,我是错过什么了吗?”

顾苗八卦地问,“说来听听。”

姜宁一摇手指,“这可不能说,除非他自己说。”

顾苗不追问,掀起帘子看看外面,把潼潼接到了自己怀里,让朱红歇会。

一路上都这样,潼潼在他俩手里才乖,不闹。

过了一盏茶的时间,马车在路边停下。

赵秋先下了马车,伸手去扶姜宁时,见他一怔,又露出笑来,抬抬手,“怎么?不习惯了啊。”

姜宁摇头,握着他的手,借力稳稳下了马车。

朱红和卫小小也跟在他后面下了车,去了旁边的马车旁等着。

后面马车上的王子书几人也下来,先把顾今南送到了前边车上,又去拿细软和行李。

他们人多,每个人分一点,倒是拿得很快。

东西都放到马车里,坐的地方没剩下多少,先让朱红和兄妹俩上去。

“苗哥儿,要有什么事,你就让金三过来,他知道路。”姜宁怕顾苗一个人带俩孩子忙不过来,“沈大哥倒是趁着前阵朝考间隙,寻了两个嬷嬷,能帮忙带。”

“你且安心,能顾得过来的。”顾苗探身在马车外,“倒是你们一家子,快去安顿,明日再见。”

姜宁不爱唠叨,叮嘱完,听他这么说,便点点头。

目送顾家的马车离开,姜宁才看眼等在旁边的人,“阿阮,牵着车走吧。”

阿阮立即道:“公子,你不上车啊。”

“不用,这里走过去一盏茶都要不了。”姜宁摇头,“大夫说了,多走走有益于健康。”

周庚手里还拎着一个包袱,“表哥,我也一起去牵马。”

赵秋看眼前面的马车,回头问姜宁,“宁哥儿,我和子书有事跟你商量。”

闻言姜宁挑起眉,瞥向赵秋身边的王子书,再看他,“先让我猜猜,你们要说的可是住家里的事。”

赵秋一怔,而后笑道:“真是什么都瞒不过你。”

“那先说好,你们给太多我和长昀不收的。”姜宁猜到了,却不拒绝,“收你们房钱,是为了不让你们觉得寄人篱下,心里不安。”

“可秋哥儿、子书,从前在村里所受帮扶,在我们心里,远比今日留你们住在家中要重。”

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姜宁和卫长昀记得住别人的帮助,却也不是傻乎乎付出,任人讨要的人。

如今处处想着赵家和王家,一是从前两家雪中送炭,二是因为他们有余力帮忙。

当初都在村子里,谁都没余力,只不过够自家温饱,他们都能帮忙。

所以轮到他们日子好过,能帮一把则帮一把。

“……宁哥儿。”

“第一日进京,我可不招你哭。”姜宁连忙道:“一会儿收拾起东西来,就没心情想这些了。”

赵秋嗯了声,看向身边王子书,两人对视一眼,决定更要努力。

从路口到家里没多远,说话间,马车已经停在了大门外。

阿阮把绳子系在门外的桩子上,叩了叩车板,“夫人,两位小公子可以下车了。”

“这位公子,东西给我来卸,你去歇着吧。”

正要卸东西的周庚瞪大眼,左右看看,露出茫然。

刚好过来的姜宁低笑一声,“阿阮,你这般称呼,是要吓到他们,一会儿再给你介绍。”

阿阮疑惑,这么叫有什么不对吗?

那姜宁和卫长昀的家人、朋友,是该这么称呼啊。

姜宁伸手去拿东西,才碰到,身边立即响起几声“放下”和“别碰”,差点松手砸到自己。

“……东西拿得动,倒是差点被你们吓得掉了。”

“你还是别拿了,就几个包袱、几床被子,还有几箱是朱婶婶按照你惯用收来的东西。”

赵秋抱起那几床被子,“你要觉得闲,先把门开了吧。”

姜宁叹了声,把东西递给等着拿的卫小宝,从腰间拿出钥匙,走到门前开了锁。

推开门时,心念一动回头看着其他人。

“欢迎回家。”

第196章 “一路辛苦,都还顺利……

一大家子要安排起来,事是真不少,光是让每个人都听自己的,就要不少力气。

好在姜宁做主惯了,大家都听他的。

姜宁安排完每个人住的屋子,大概说了几句院子里东西的摆放,“家里就这些地方,一眼看到头,你们先把东西收拾了,再歇会儿,离晚饭时辰还早。”

赵秋和王子书立即去拿东西,往屋里搬。

不止他们的,其他人的也一起送过去。

“小小,你和哥哥还记得我说过的话吗?家里有井的话,应该怎么做。”

姜宁看大人都去忙,叫住兄妹俩。

“记得!”

“不要在井边打闹,也不要自己打水,水缸里没有了,就跟大人说。”

“那家里的厨房呢?”姜宁不得不再确认一遍,“还有出门玩。”

卫小小举手,“不能玩火,可以帮忙添柴,但不能拿着玩,还有凑近灶孔。”

卫小宝也点头,“去街上玩不能跑太远,而且别去人少的地方,遇到事一定要大喊,让别人帮忙。”

姜宁点点头,摸了摸他们脑袋,“去一边玩吧,想帮忙也可以,你们二哥夜里就回来了。”

至于多晚,那就不知道了。

翰林院虽没有前朝那么大的实权,可还是天子近臣,自然不轻松。

哄走两个小的,姜宁看了一眼正在忙的众人,瞥见阿阮拎着一篮菜进厨房,便跟了过去。

半个多月来,阿阮一直都是住在厅堂边的小屋子里,从之前的宅子到这儿都是。

姜宁让他住到屋里,他也不愿意,说是后面还得收拾。

想起这事,他心里多少有些过意不去。

毕竟阿阮是谢蕴担心他,才差过来照顾他的,结果却连一个住处都没有。

“公子,这么热的,你怎么不歇着?”阿阮正把菜理好,这样下午做饭时,就方便许多。

一见姜宁来了,立即问:“这边我收拾好,就去帮他们。”

姜宁摇头,“不用,你把厨房收拾好,也去歇会。”

阿阮吃惊道:“公子,我今晚才跟小姐回去,这还剩半天活,我得做完。”

“不是,是这段时间辛苦你了。”姜宁看着他,拿出早就备好的钱袋,“这是一个月的月钱,你拿着。”

“往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别用自己当委托报酬啊! Morning!木头人 纯情土大款,清白很危险 七十年代好运夫妻 A至上主义学院的劣等O 清冷大师姐她应是配美人 触手boss她总让他们孵卵gb 她腰缠万贯 大爸爸感染丧尸病毒后 乱步大人早已看透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