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1 / 2)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笨蛋美人成为宠妃后》 60-70(第1/16页)
第61章 第61章赵伯承微不可查弯了下唇角。……
李妙妙原本就是想钓鱼喝汤,但她没打算请惠宁公主,但现在这种情况,好像不请也不行了。
李妙妙只好道:“那我们去云清殿吧。”
惠宁公主嘟着小嘴不太高兴的跟着李妙妙去了云清殿。因为惠宁公主的衣服都湿了,所以李妙妙赶紧让芸双去拿了一套新衣服给惠宁公主换上。
李妙妙:“这套衣服我没有穿过,公主先换上将就一下吧。”
惠宁公主不想穿李妙妙的衣服,但也没有办法。大冬天的衣服湿着,不换下来保准要生病。
惠宁公主不情不愿地让贴身宫女伺候她去换了衣服。惠宁公主的身材跟李妙妙差不多,换上李妙妙的衣服其实挺合适的。
贴身宫女轻声夸赞了一句:“公主,晋王妃的衣服好漂亮。”
惠宁公主扭头瞪她一眼。
宫女立刻就不敢再说话了。
不过宫女说的没错,李妙妙的衣服是很好看。毕竟赵伯承的权势摆在那里,什么吃的用的自然都是最好的,李妙妙又被赵伯承盛宠,自然在物质方面没的说。
惠宁公主稍微有些羡慕。
从前齐先帝还活着的时候她也是被捧在手心里,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但后来齐先帝驾崩,她的哥哥成王被杀,母妃为了向太后表忠心,把宫里所有的用度都降了好几个标准,而惠宁公主的用度,撑死了也就是个郡主的规格。
惠宁公主垂眸看了眼自己身上的衣服,不是很开心又回了内殿。
李妙妙这会儿已经给惠宁公主倒了一碗姜汤,“快过来趁热喝吧,暖暖身子。”
惠宁公主这回倒是没再别扭,坐过去乖乖把姜汤端起来喝了。
李妙妙问惠宁公主,“你想吃红烧鱼还是清蒸的?”
惠宁公主:“你喜欢吃红烧鱼还是清蒸的?”
李妙妙:“我喜欢吃红烧鱼。”
惠宁公主:“那就清蒸吧。”
李妙妙想笑但忍住了。
她就知道惠宁公主会跟她唱反调,所以,她刚才就故意说了她喜欢吃红烧鱼,但其实李妙妙喜欢吃清蒸的。
李妙妙示意芸双去吩咐后厨做清蒸鱼。
芸双是知道李妙妙的口味,这会儿没忍住偷偷笑了下,然后快步跑开。
惠宁公主后知后觉反应过来有点不太对劲儿,但想再改成红烧鱼已经来不及,因为芸双早就已经跑远了。
惠宁公主:“……”
正是午膳时间,李妙妙即便不想陪惠宁公主用膳但还是多少用了些,毕竟来者是客。
惠宁公主眼神示意贴身宫女去夹鱼,宫女便立刻给惠宁公主夹了一块大的鱼肉。其实惠宁公主还蛮喜欢吃清蒸鱼,这会儿正好又饿了,便吃得尤其香。
惠宁公主问李妙妙,“我听说你总是带着婢女去逛街,京城的小吃街都让你吃遍了是吗?”
李妙妙:“……”
/:.
惠宁公主又道:“哪家店最好吃?”
李妙妙想了想,“殿下说最近东街新开了几家铺子很好,但我还没来得及去尝。之前喜欢吃城北的香酥鸡和城西的油泼面,以及城东的糯米桂花糕,就是不知道这几家铺子现在做的味道变了没有。”
惠宁公主嫌弃翻白眼,“外面做的东西都不干净,像是香酥鸡,肯定不是什么上好的鸡肉,还有油泼面,用的油肯定也不好,至于糯米桂花糕,谁知道用的什么破糯米和桂花。”
李妙妙:“但就是很好吃呀。”
惠宁公主:“……”
“你怎么就知道吃?”
李妙妙:“公主不也很喜欢吃吗?我上次跟芸双逛街的时候看到公主身边的宫女去买糯米桂花糕了。”
惠宁公主:“……”
李妙妙:“明明自己也很喜欢吃,做什么老说别人?”
惠宁公主:“你怎么就确定你看到的那个人是我的宫女?万一你看错了呢?”
李妙妙:“当时你的宫女点名让店老板亲自做,说是给公主买的,本朝还有第二个公主?”
惠宁公主:“……”
两个人都是差不多大的年纪,吵起嘴来谁也不让谁。
芸双偷偷看了眼惠宁公主的贴身宫女,宫女也正好偷偷看向芸双。两个婢女尴尬对视,然后又飞快移开目光。但毕竟是主子吵架,她们做婢女的也不敢插嘴。
赵伯承走到门口的时候就听到内殿里面的拌嘴声,他微微蹙眉问守在门外的仆人,“谁在里面?”
仆人连忙恭敬向赵伯承道:“回禀殿下,是惠宁公主。”
赵伯承不记得惠宁公主和李妙妙的关系能好到一起吃饭的地步,眉头皱得更深。
仆人立刻把前因后果都跟赵伯承说了一遍,“禀殿下,是今天王妃在湖边钓鱼不小心弄湿了惠宁公主的衣服,惠宁公主就让王妃把鱼炖了给她吃。”
赵伯承:“……”
赵伯承继而迈步走进内殿。
芸双和惠宁公主的宫女先看到了赵伯承,连忙同时恭敬行礼,“奴婢拜见晋王殿下!”
赵伯承语气无波:“起。”
芸双和宫女:“谢殿下。”
方才还吵吵闹闹的内殿顿时鸦雀无声,赵伯承第一时间看向李妙妙,后者小脸带着得意,看上去不像是吵架吵输了的样子。
赵伯承微不可查弯了下唇角。
惠宁公主很害怕赵伯承,这会儿赵伯承一进来,她觉得内殿的暖炉都不冒热气了。
惠宁公主规规矩矩起身,“我吃好了,我要回去了。”
赵
伯承没言语。
李妙妙到底心软,也跟着起身,“那我送送你。”
惠宁公主当着赵伯承的面不敢凶李妙妙,只好点头让李妙妙送她。两个人一起并排着走到内殿门外,惠宁公主眼角余光瞥见赵伯承没有跟出来,顿时又支棱起来了。
“不讲武德,还找人给你撑腰。”
李妙妙:“……”
“殿下原本就是这个时辰用午膳。”
惠宁公主嘟了嘟小嘴,但碍于赵伯承就在内殿那边,她超小声哼了下,然后转身走了。
李妙妙站在原地有些哭笑不得。
芸双连忙对李妙妙道:“王妃,您别跟惠宁公主一般见识。”
李妙妙道:“我才懒得理她。”
芸双掩唇笑。
李妙妙继而转身往内殿的方向走去。
这会儿方才的饭菜都已经撤下去了,全部重新换了一桌新的。赵伯承坐在饭桌前拍了拍他旁边的位置对李妙妙道:“过来坐。”
李妙妙眉眼弯弯又巴巴地跑了过去,“殿下,丞相大人走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笨蛋美人成为宠妃后》 60-70(第2/16页)
赵伯承嗯。
他继而给李妙妙夹了一筷子菜,“再吃点。”
李妙妙这会儿是真不饿了,她原本早膳就吃得晚,刚才又陪着惠宁公主一边吵架一边吃了半条鱼,这会儿根本一点东西也不想吃。
李妙妙端起加了奶的茶喝了口,“殿下吃吧,我不饿,我陪着殿下就好。”
赵伯承其实知道李妙妙应该也吃的差不多了,便也没再让她吃,只浅笑说好。
李妙妙问赵伯承,“殿下,我们今年是在行宫过年吗?”
赵伯承看向李妙妙,“你想在行宫过年吗?”
李妙妙有点懵,这还能由着她选吗?
赵伯承言简意赅,“你若想回王府过年,本王就陪你回王府。”
李妙妙心里微甜,不过在哪过年都可以,李妙妙一点也不挑。
李妙妙对赵伯承道:“没关系,我们在行宫过年吧,行宫很漂亮,我还蛮喜欢的。”
赵伯承说好。
李妙妙又喝了口奶茶,“殿下下午都有什么安排?”
赵伯承道:“看奏折。”
李妙妙:“那我在一旁陪殿下。”
赵伯承:“会不会太闷了?”
他看奏折顾不上李妙妙,李妙妙在旁边坐着,都不如跟芸双一起出去在行宫里面逛逛。
李妙妙道:“不会闷的,马上就要过年了,我想剪几张窗花。”
赵伯承顿时有些怀疑,“你要剪窗花?”
就李妙妙那画画水平,能剪出什么样的窗花?
李妙妙:“就剪些简单的,苹果、橘子、香蕉、话梅。”
赵伯承:“……过年有贴这种窗花的吗?”
李妙妙嗯嗯嗯:“苹苹安安、大橘大利、拒绝蕉虑、幸福梅满!”
赵伯承:“……”
好吧。
李妙妙陪着赵伯承用完了午膳,两个人便又一起去了偏殿,赵伯承批奏折,李妙妙剪窗花。
年底总是事情比较多,各地诸侯和地方官都会上折子汇报一年的情况,这些事情小皇帝不会处理,肯定得赵伯承来做。
李妙妙没有打扰赵伯承,就坐在一旁安安静静地剪她的窗花。李妙妙一开始觉得苹果、橘子、香蕉、话梅很简单,但事实证明,简单不了一点。李妙妙剪一个打开是圆形,剪一个打开又是圆形,好不容易剪了个香蕉不是圆的,结果打开之后像极了一根蒜蓉烤肠。
李妙妙:“……”
赵伯承一边批阅奏折一边抽空抬眸扫了一眼李妙妙,后者正一脸怀疑人生的表情望着她那一堆苹果、橘子、香蕉、话梅。
赵伯承也偏头看了眼那堆“成品”,结果不看还好,一看也沉默了。
赵伯承:“哪个是苹果?”
李妙妙拿起一张红红的圆形圈圈。
赵伯承:“橘子呢?”
李妙妙又拿起另外一张红红的圆形圈圈。
赵伯承:“……”
第62章 第62章“学会了教你。”
李妙妙放弃了,“殿下,我可能真的不会剪窗花。”
赵伯承就知道会是这么个结果,他言简意赅,“无妨,回头让芸双给你剪。”
李妙妙嘟嘴,“殿下会剪窗花吗?”
这个赵伯承真不会。
但……
他又拿了一本新的奏折打开,“等我抽空学学。”
李妙妙凑过去凑到赵伯承身边,“殿下要学剪窗花?”
赵伯承嗯,“学会了教你。”
李妙妙嘴善如流,“那要是殿下学不会呢?”
赵伯承:“……”
李妙妙抱住赵伯承的胳膊,“没关系,如果殿下学不会,就证明我也不是很笨。”
赵伯承:“……”
李妙妙又松开赵伯承的胳膊趴到桌案上。
赵伯承:“累了?”
李妙妙摇头,她面前是一摞奏折,李妙妙用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戳着,“殿下,这些奏折是都已经批阅完的吗?”
赵伯承嗯。
李妙妙继而随手拿了一本打开看,“問陛下安,陳州太守許景之。”
李妙妙好奇把奏折拿起来又左右看了看,确定奏折上就这么一句话,有些不解地看向赵伯承,“殿下,这个奏折是不是没写完就送上来了?”
赵伯承说不是,“这是一张问安折子。”
李妙妙:“……”
这不是在给赵伯承增加没用的工作量吗?问安还得特意上道折子?
赵伯承耐着性子跟李妙妙解释,“年底了,各地都会上问安折子,有些地方有政务需要上奏,就把政务写在折子上,如果没有,就直接递一张问安折子。”
李妙妙“哦”了声,“原来是这样。”
她继而又把那本问安折子放回去,随手拿了本新的折子打开去看。
这本折子是赵伯承批复的一本制度文书,上面密密麻麻写了很多字,李妙妙虽然都认识,但连起来根本看不懂是什么意思。
李妙妙手托腮,“殿下,什么叫做废匠籍?”
赵伯承头也没抬直接道:“就是废除木匠、铁匠、泥瓦匠等人的特殊户籍。”
李妙妙还是没听懂。
赵伯承便跟李妙妙科普,“木匠、铁匠、泥瓦匠等都是专门效力于朝廷和官府的人,比如,制作武器、战船等,平日里不能私自做东西拿出去卖,所以是特殊户籍,不需要征税。现在国库没钱,本王便将这些人的特殊户籍全部废除了。这些人可以凭借自己的手艺做东西拿到街市上去卖,但不能私自制作银钱、武器等朝廷不允许的东西,这样他们可以凭借自己的手艺赚钱,又可以向朝廷缴税,一举两得。”
匠人特殊户籍制是大宴王朝时期就存在的政策,后来齐国、梁国、周国建立政权之后,这个政策也一直被延续下来。但其实这个政策根本没什么用处,说白了就是贵族特权的一种表现。就是说这些手艺人只能服务于皇族、贵族、朝廷、以及地方政府,普通百姓们要想找这些手艺人做点什么手工工艺品之类的根本没门儿。
但赵伯承不讲究贵族特权,不摆那些谱儿。他就关心国库有没有钱,军队有没有钱,百姓们有没有钱。所以,在年底户部向赵伯承递了折子汇报国库里面的钱不多的时候,赵伯承就直接下令,先把那个最没用的匠人特殊户籍制给废了。
除此之外,赵伯承还大力扶持商业。自古以来都是重农抑商,但土地有限,一块农田,一百个人种和五百个人种是同样的产量,那既然如此,另外四百个人就应该安排出去做别的事,比如从商。但商人地位低,百姓们轻易不愿意做,这怎么办?赵伯承便从中央朝廷开始颁布政令,减免商人一半的赋税,大力鼓励和支持百姓们从商。
李妙妙似懂非懂点了点头。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笨蛋美人成为宠妃后》 60-70(第3/16页)
这时芸双从外面端着一盘水果走进来,她恭敬向李妙妙和赵伯承行礼,“殿下王妃,这是太后娘娘赏给各宫的水果。”
赵伯承言简意赅,“放着吧。”
芸双恭敬称是,然后把水果放到桌案上,又恭敬退了出去。
李妙妙瞅了眼那些水果,有苹果、冬枣、柿子和荔枝干。
李妙妙伸手拿了个荔枝干,里面的肉是褐色的,皱巴巴的一点水分都没有。
李妙妙嘴善如流:“这个看上去怎么有点像蜜饯。”
赵伯承道:“就是蜜饯。”
冬天水果少,所以很多果盘都
拿蜜饯充数,有的时候还会放葡萄干,也算是一种水果。
李妙妙尝了一小口荔枝干,味道淡淡的,不咸不甜,很不符合她的口味。她嫌弃把剩下半个荔枝干放到一边,有些怀疑地问赵伯承,“殿下,太后娘娘喜欢吃这个吗?”
赵伯承不知道。
他哪知道太后喜欢吃什么?
不过赵伯承想了想又道:“从前先帝有个宠妃姜氏很喜欢吃荔枝干,所以先帝在时,宫里冬天的果盘都会有荔枝干,大概御厨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摆盘,就一直延续下来了。”
李妙妙顿时来了兴趣,“宠妃姜氏?”
赵伯承嗯。
李妙妙认不全后宫的太妃,但她记忆里面好像没有姓姜的太妃。
李妙妙八卦道:“殿下,哪一位太妃是姜氏?”
赵伯承:“她已经过世很久了,最后是以皇后之礼下葬。先帝当时非常伤心,还为了姜氏辍朝三日。”
李妙妙:“!”
但李妙妙想了想又觉得不太对,“既然先帝那么喜欢她,为什么没在她活着的时候封她为皇后呢?”
赵伯承不知道,只跟李妙妙科普历史,“先帝一共有三位皇后,分别活了三年、一年,一天,自最后一位皇后过世,便再没有封过皇后。”
李妙妙:“……”
“先帝是觉得封姜氏为皇后不太吉利吗?”
赵伯承:“……大概。”
李妙妙:“……”
“不过,那个只活了一天的皇后是什么情况?”
赵伯承道:“难产,当时那位皇后生孩子时只是妃位,孩子生下来是位皇子,先帝便直接晋她为皇后,但她没到第二天就去世了,孩子也跟着夭折了。”
李妙妙顿时有些唏嘘。
赵伯承将手里的奏折放到一边,又拿了本新的。
李妙妙重新趴回桌案上继续看赵伯承批阅奏折。
外面下起了雪,起初不大,逐渐鹅毛。李妙妙看到后又巴巴地跑到窗户旁边去看下雪。地面和屋檐都已经被雪染成了银白,一眼望出去很是好看。
李妙妙扭头对赵伯承道:“殿下你在这里批折子吧,我要出去堆雪人了。”
赵伯承抬头望了眼窗外的鹅毛大雪,起身帮李妙妙拿了件大氅裹到身上,“去吧,但别到处乱跑,小心地上滑。”
李妙妙嗯嗯嗯。
她随即便披着大氅转身向外面走去,有几个宫女这会儿正在外面扫雪,李妙妙一走出来,宫女们便立刻恭敬向李妙妙行礼。
“拜见王妃。”
李妙妙甜甜笑让她们都起来。
宫女们这才又恭敬道:“谢王妃。”
李妙妙小步迈下台阶,地面的雪已经很厚了,宫女们只是把路扫出来,但路两侧的院子里并没有扫雪,李妙妙便直接去了院子里面。
芸双原本是在偏殿打扫卫生,但听到李妙妙去了院子里面玩雪便也赶紧到院子里去伺候。
李妙妙这会儿正蹲在地上拍雪球,听到脚步声一抬头,就看到了正在往这边小步跑的芸双。
李妙妙开心向芸双招手,“快过来帮我捧雪。”
芸双笑着称是,然后加快了步伐小步跑到李妙妙身边。
李妙妙的一双小手都冻红了,但她的皮肤白,指尖的红映衬着手背的白,反而显得像玉石上面点了一抹朱色。
芸双忍不住夸道:“王妃,您的手真好看。”
李妙妙眉眼弯弯笑。
芸双继而帮李妙妙团了一个雪球,李妙妙自己也团了一个,不过李妙妙团的那个比芸双的小,正好可以叠在一起当雪人的脑瓜。
李妙妙对芸双道:“去拿些黑豆和胡萝卜来,顺便把小刀也拿过来。”
芸双恭敬称是。
她继而起身跑回殿内,没一会儿功夫便又拿着黑豆、胡萝卜以及小刀跑了出来。
李妙妙这会儿已经又堆了一个小雪人,紧挨着刚才堆的那个。李妙妙伸手接过芸双拿来的黑豆直接按到雪人的脑瓜上当眼睛,又问芸双:“你能把胡萝卜切成弯的吗?”
芸双下意识摇头,她哪有那么好的刀工。
芸双道:“要不奴婢让后厨去切?”
李妙妙想想还是算了。
这是在行宫,又不是在晋王府,后厨的人都是宫里的御厨,她不想去麻烦外人。
李妙妙拿过小刀直接三下五除二把胡萝卜切了个不太规则的三角形和圆形,“算了,就用这个当嘴巴。”
李妙妙随即就把她切的那块三角形胡萝卜和圆形胡萝卜分别按到雪人的脑瓜上,结果一按上去她和芸双就被雪人给逗笑了。
赵伯承刚好就是在这时批完奏折走到殿外,远远瞧见李妙妙和芸双蹲在地上,而在她们旁边有两个二十厘米左右的小雪人,一个长这样:(v),一个长这样:(O)。
赵伯承:“……”
他继而迈步走过去,“这是你堆的雪人?”
李妙妙听到声音连忙起身跑向赵伯承,“殿下!”
赵伯承任由李妙妙抱着,唇角轻牵。
李妙妙一一向赵伯承介绍,“殿下,这个是我,那个是殿下。”
赵伯承:“?”
他压根儿就没想到这两个初具人形的东西居然是他和李妙妙。
赵伯承表情复杂地看向那个“他”的雪人:(O)。
赵伯承:“……”
“这个是我?”
李妙妙嗯嗯嗯。
赵伯承:“……我重新帮你雕一下。”
李妙妙:“?”
赵伯承言简意赅,“小刀给我。”
第63章 第63章“我就是觉得殿下什么都会做……
李妙妙立刻把小刀递给赵伯承。
赵伯承随即便拿着小刀用刀尖轻轻去雕刻那个小雪人的脑瓜,赵伯承雕刻得很认真,不出一会儿的功夫,小雪人便有了一副栩栩如生地五官,仔细一看,还有点像李妙妙。
李妙妙惊喜望着那个小雪人的脑瓜,下意识拍手手,“殿下你好厉害!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笨蛋美人成为宠妃后》 60-70(第4/16页)
”
赵伯承唇角轻牵。
李妙妙又三下五除二把另外一个小雪人的黑豆眼睛和胡萝卜嘴巴都给扣下来,然后“嗖”地一下丢到一边,“殿下,你再给它也雕一下!”
赵伯承:“……”
但他还是乖乖听话去雕了。
李妙妙看着自己的小雪人从粗糙变得精致超级开心,眉眼弯弯仔细看着,“小殿下,小王妃!”
赵伯承偏头看向李妙妙,“还堆吗?我帮你堆个大的?”
李妙妙摇头,“不堆大雪人了,再堆几只小猫小狗好不好?”
赵伯承:“……”
李妙妙眼巴巴望着赵伯承,“殿下你不会吗?”
在李妙妙心中“无所不能”地晋王殿下:“……我试试看。”
李妙妙又开心拍手,“先堆一只小猫,然后再堆一只小狗。”
赵伯承点头,继而蹲下身开始尝试。但这个是真的不好堆,又是耳朵又是四肢又是尾巴,技术含量比较高。
赵伯承堆了半天也只堆了个大概轮廓,最后只能又拿起小刀去雕刻。赵伯承擅长雕刻,而且小猫小狗的五官更加简单,没一会儿功夫,赵伯承就给李妙妙弄了一只小雪猫和小雪狗。
李妙妙真的超级开心,她一会儿看看小雪猫,一会儿又看看小雪狗,然后抱着赵伯承的胳膊不撒手,“殿下你真的好厉害!”
赵伯承唇角轻牵,“开心吗?”
李妙妙嗯嗯嗯。
赵伯承语气带哄,“开心就好。”
他继而握住李妙妙被冻得凉凉的小手暖了暖,又吩咐芸双,“去端两
碗姜汤送到内殿。”
芸双恭敬称是,然后一溜烟儿跑开了。
赵伯承对李妙妙道:“走吧,回屋里暖和暖和。”
李妙妙开心说好。
两个人便又一起走回内殿。
外面冰天雪地,屋里却很温暖。李妙妙一走进内殿就感受到一股儿暖暖的热气迎面扑来。
赵伯承帮李妙妙脱掉外面裹着的大氅,然后随手将大氅交给宫女。
这时芸双正好端着姜汤回来,李妙妙和赵伯承一人一碗,坐在靠窗的软榻上一边喝姜汤,一边看外面的雪落在“小王妃”、“小殿下”以及小雪猫和小雪狗的身上。
李妙妙没来由傻傻笑了一声。
赵伯承好笑顾着她,“傻笑什么?”
李妙妙两只小手捧着姜汤,“我就是觉得殿下什么都会做,真的好厉害。”
赵伯承的唇角轻轻牵了点弧度。
一直以来说他厉害的人有很多,但赵伯承都从未在意过,唯独他的小王妃崇拜他,让他的心里很受用。
两个人坐在软榻上赏了会儿雪就到了晚膳时间,用过晚膳之后,丞相来云清殿找赵伯承议事,李妙妙便跟芸双去了偏殿坐在软榻上下棋聊天。
芸双压低了声音跟李妙妙八卦,“王妃您听说了吗?今天下午太后娘娘在寝殿晕倒了。”
李妙妙略微有些惊讶,“怎么回事?”
芸双摇头,“奴婢也不清楚具体情况,但奴婢听太后娘娘寝殿的宫女姐姐说,太后娘娘最近总是睡不好,前天夜里还梦见了先帝。”
李妙妙一时不知道该怎么接这个话茬儿。
太后身子弱是众所周知的事,但李妙妙没想到居然已经弱到了这种地步。
李妙妙问芸双,“医官怎么说?”
芸双道:“医官只说让太后娘娘好好休养,并未说其他的。”
李妙妙便没再言语。
主仆二人又一边下棋一边聊了些别的,待到戌时末刻,芸双才陪着李妙妙去水房沐浴。
沐浴之后李妙妙就直接回了寝殿,这会儿赵伯承正坐在床上看一张名单。
李妙妙蹦蹦跳跳跑过去,“殿下你在看什么?”
赵伯承道:“年底进京朝贺的诸侯名单。”
李妙妙顿时好奇地瞅了眼,然后就看到名单上写着:「贺州牧秦表,正月初一;袁州牧马骏,正月初一;淮东牧鲁原,正月初二;锦州牧陈博,正月初二。」
李妙妙嘴善如流,“殿下,今年进京朝贺的诸侯就他们四个吗?”
赵伯承嗯。
齐国一共有八大诸侯,分别是晋王赵伯承、太尉韩卓、安淮牧韩江、北川牧李成献、贺州牧秦表、袁州牧马骏、淮东牧鲁原,以及锦州牧陈博。
现在韩卓和韩江已经都死了,剩下的马骏、鲁原、陈博这三个诸侯的地盘很小,势力不足为惧,而贺州牧秦表的地盘虽然大,但秦表的年纪也大了,两个儿子都不成器,所以贺州不可守。换句话说,秦表什么时候死,贺州的军队就什么时候归朝廷所有。唯独北川李成献,狼子野心,且兵强马壮,不太好对付。
这次进京朝贺,李成献倒是学起了当年的太尉韩卓,直接称病不来了。
赵伯承将名单放到一边。
李妙妙已经坐到床上,她刚洗完澡,两只白白嫩嫩地小脚丫露在外面一晃一晃的很是可爱。
赵伯承顾着那双白白嫩嫩地小脚丫对李妙妙道:“后天就是初一了,会有很多朝贡,到时候看看喜欢什么都归你。”
李妙妙:“!”
“朝贡可以让我挑吗?那些不都是献给陛下和太后娘娘的?”
赵伯承言简意赅,“本王也有一份,你挑本王那些。”
赵伯承是辅政大臣,每年年底各地官员朝贡,除了给小皇帝和太后之外,还会单独给赵伯承也准备一份,只不过赵伯承那份的规格略低于小皇帝和太后的那些。
李妙妙超开心,凑近了抱住赵伯承的胳膊,“殿下,一般朝贡都有什么好东西?”
赵伯承道:“很多,有些是奇珍异宝,有些是地方特产。”
李妙妙想了想,那不就是又有吃又有玩?
她眉眼弯弯,“真好!”
赵伯承低头轻轻亲了亲李妙妙的小脸颊,“这么高兴?”
李妙妙嗯嗯嗯。
年底发福利当然高兴,而且还都是些超级贵超级好的福利。
赵伯承浅浅笑。
李妙妙又抬头问赵伯承,“殿下,过年期间是不是不用上早朝了?”
赵伯承嗯。
李妙妙:“那我们一起去马场跑马好不好?”
之前李妙妙就一直好奇行宫的马场,但赵伯承太忙了没空陪她,她也就没敢自己一个人去。
赵伯承点头,“可。”
李妙妙开心拍手。
赵伯承又给李妙妙窝了窝被角,“天冷,别把胳膊伸出来,小心着凉。”
李妙妙哦,然后整个人往被窝里一缩,连并半个小脑瓜都缩进了被窝里。
赵伯承:“……”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笨蛋美人成为宠妃后》 60-70(第5/16页)
李妙妙在被窝里面抱住赵伯承,“殿下身上好暖和。”
赵伯承反客为主把李妙妙抱住,“那就抱着睡。”
李妙妙眉眼弯弯,“好呀。”
她话落便闭上眼睛,但一秒又睁开。
赵伯承:“怎么了?”
李妙妙:“殿下晚安,要做个好梦。”
赵伯承唇角轻牵,“好,我们都做个好梦。”
李妙妙嗯嗯嗯。
外面又下起了雪,依旧是漫天鹅毛,缠绵悱恻,把天地之间都染成了一片雪白。
后半夜,有宫女急匆匆跑到寝殿外面恭敬轻声:“殿下。”
赵伯承睁开眼睛先偏头看了眼熟睡的李妙妙,然后帮她窝了窝被角,才放轻了脚步往寝殿门外走去。
来找赵伯承的宫女是太后身边的大宫女,她一见赵伯承从寝殿里面走出来,连忙“扑通”一声跪到了地上。
她语气里面染着哭腔,“殿下,太后娘娘……娘娘她恐怕是不好……”
赵伯承面色未变,只言简意赅吩咐宫女,“宣胡医官、王医官等御医全部入宫侍疾。”
宫女闻言恭敬称是,然后起身快步向外面跑去。
赵伯承也未做停留,又吩咐几个宫人分别去通知丞相、贺将军等重臣前往正殿议事。
李妙妙一直在睡,并不知道夜里发生了什么,第二天天才刚刚亮,李妙妙是被芸双轻轻摇行的。
刚刚醒来的李妙妙完全没有自主思考的意识,她瞅着窗外还灰蒙蒙的天色,下意识问芸双,“怎么了?”
芸双压低了声音对李妙妙道:“王妃,太后娘娘仙逝了。”
李妙妙微惊,顿时就不困了,“怎么回事?”
芸双也不很清楚,只据实道:“据太后娘娘身边伺候的人说,昨天夜里太后娘娘梦中惊醒,捂着胸口倒在床上后就没了气息。”
李妙妙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
芸双继而伺候李妙妙穿衣,“王妃,殿下刚才派人来递了话,说让您一会儿跟着楚王妃她们一起去正殿拜别太后娘娘。”
李妙妙点头,然后穿好衣服去水房洗漱后便坐着轿子直奔太后的宫殿。
原本是过年的气氛,但一夜之间太后的宫里便换成了一片素白。李妙妙走进内殿最先看到了正在抹眼泪的成王妃。李妙妙原本想跟成王妃寒暄一句,但想想又算了。这个时候,成王妃哪还有心思跟她寒暄?
李妙妙又抬头去寻找赵伯承的身影,在不远处的文武百官那边,赵伯承正不知道跟丞相说着什么。
李妙妙继而将视线收回来。
她重新去看身旁的女眷,哭得最伤心的是成王妃。毕竟太后是成王妃的亲姑姑,不可能没有感情。而且抛开亲情不论,成
王妃也在哭她自己倒了靠山。
其他几位太妃倒是都没哭,只是面露悲伤。
李妙妙一直站在楚王妃和康王妃身边,但彼此都没有说话,毕竟这种场合,实在不适合凑在一起聊天。
整个拜别太后的仪式持续了一个上午,但这并不是丧礼,就是单纯跟所有人说一声太后去世了,让大家都知晓这件事情即可。
拜别太后仪式结束后,赵伯承那边还有事情要忙,所以李妙妙便跟芸双先回了云清殿。
今天是大年三十,原本行宫里面挂满了大红色的灯笼喜气洋洋,但现在全部都换成了白色的灯笼,再无节日气氛。
芸双轻声对李妙妙道:“王妃,您回去之后先补一会儿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