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穿越 >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 第1681章

第1681章(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御兽大融合 教练,我还不想退役啊 异界降临:开局就被系统坑了 我能孕育武道分身 狱帝 提取成亡灵法神 重生09做男神 抗战:开局奖励十架五代战斗机 反派:再世为魔,女主请自重! 首辅娇医有空间

朱由崧摆摆手,两人起身退下,等钱谦益和杨鹗走了之后,朱由崧把孙传庭和兵部尚书张缙彦给叫了进来:“今年新兵征募、老兵退伍做到何种地步了?”

张缙彦回答道:“陛下,今年预计退伍棚长及棚长以下老兵一万一千三百二十七员,征募新兵九千零三十一员,两者之差就是今年预计减少的内镇兵马数量。”

目前边军总数已经缩减到了13万以下,但内镇各道兵马依旧维持在22~23万间,某种程度上还是太多了,所以,朱由崧决定利用老兵退役、新兵入役的机会,逐步加以削减,以便在未来十年内,将内镇兵马缩减至18万以下。

当然,缩减内镇兵马并不意味着军费可以降下来,事实上,朱由崧已经决定,从今年开始,由兵部逐步承当京营军费,最终实现京营军费由内廷和外廷共同分担的结果!

啥?朱由崧不是一直不愿意让文官集团染指京营的指挥权吗?现在他的态度怎么出现变化了?要知道,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拿了文官集团的钱,也就意味着京营不可避免的要接受文官集团的影响力的!

是的,朱由崧很明白拿人手短的道理,但问题是内廷快要没钱了,所以他只能让兵部分摊军费,从而打开一条缝隙,让文官集团产生可能日后控制京营的幻想和冲动;不过,文官集团真想要控制京营,其过程不单单很漫长,还要面临大都督府一脉的新式军官团的阻挠和牵制,所以,朱由崧其实也不怕后世子孙重现皇权受到文官集团威胁的一幕。

没错,到时候只要后世子孙继续维持文武平衡,军队就不会轻易失控,皇权也有足够的保证;即便说到最后,真的出现了军权失落的危机,那也是非常久远的事情了,正所谓“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骨头都成渣了的朱由崧也是阻碍不了时代的进步和轮回的。

“关于老兵安置的事,各道兵备使落实妥当了吗?”

朱由崧曾经颁布过旨意,授予老兵持退伍证明,可以用一两银子的代价向边地各道购买一百亩农用地的特权。

孙传庭答道:“回陛下的话,今年的情况还没有汇总上来,但去年辽宁凭证售地十一万五千五百亩、滇西和滇中凭证售地九万一千二百亩、柳江和南宁凭证售地十万零八百亩、川南凭证售地三万一千二百亩;以去年例,今年边地各道一定能继续妥善安置老兵购地申请。”

之所以没有前年的数量,是因为大规模开始除役老兵是从去年才开始的。

朱由崧算了算,皱眉道:“不对吧,去年除役老兵一万零七百余人,可去边地拓殖的只有三千余人,绝大部分的老兵都不愿意去边地吗?”

张缙彦苦笑道:“去年唐、益、淮、邾四藩从国内雇募了相当数量的老兵,他们的条件更加优厚,所以······”

国内这边只给一百亩地,还要收一两银子,但海外各藩直接给三百、四百、五百亩地的都有,还不要银子、另给土着佃户,所以,一番计较后,至少有五千名退役老兵选择了携带家人移居海外、为各藩当兵到老;而剩下没有出海的老兵中,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去边地屯种的,这些老兵显然都有办法维持在城市的生活,根本不想苦哈哈的当农夫;因此七折八扣下来,能有三千余退伍老兵移居边道已经非常不错了。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寡妃待嫁:媚后戏冷皇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最后一个北洋幕僚 大明:朱元璋:我,朱雄英,让位 大明官场之名落孙山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北宋诡事录 多情女匪有情医 穿越水浒之雄霸天下 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