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今天你直播了吗[历史] > 40-50

40-50(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假绅士 反派会不会攻略我啊 恶毒炮灰不做万人迷[快穿] 雄虫的108种死法 反向奔赴[追妻火葬场] 临安杏花饭馆(美食) 黄油面包[破镜重圆] 可恶!龙傲天宿敌觊觎我 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惹皇叔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今天你直播了吗[历史]》 40-50(第1/14页)

第41章 第十个视频之茶叶与土豆。

【云青青和表嫂的话题从早教转到了护肤、一边聊一边端起已经晾温的茶水喝了一口。

“诶?这是今年的新茶吗?”云青青眼睛一亮,“味道有点不同啊。”

“应该是?”表嫂有点不确定。

正好端着簸箩过来的外婆呵呵一笑,回答:“准确来说,是昨天刚烘干的茶。”

她微微抬了一下手上的簸箩,示意两人看里面那已经杀过青的茶叶,说道:“这是今天早上你妈她们在后山摘的,应该是今年采摘的最后一茬茶叶了,剩下的太老就不要了。”

云青青连忙起身接过外婆手上的簸箩,兴致勃勃地说:“接下来是要炒茶了吗?我要去看看。”

于是云青青跟着外婆去到后头的老屋,在泥砖砌的土灶大锅旁边窜来窜去,跟着打下手。】.

唐玄宗时空。

李隆基看了看云青青杯子里那清澈的茶水与寥寥几片茶叶,有点疑惑。

“既不炙烤碾碎,也不煎煮调味,这只有痷茶才会如此冲泡吧?”

唐明皇陛下表示难以想象这个味道。

大慈恩寺。

在同一时刻,住持也看到了云青青的茶杯,他想了想,取了茶叶直接用热水冲泡,待茶水放温至可入口,便端起来抿了一口。

“初来觉涩,入口回甘,先苦后甜,如何不是一种禅呢?”主持缓缓地道,“苦非苦,乐非乐,皆执念耳。”.

宋高宗时空。

赵构斜倚在塌上,在和美人调笑的同时有一搭没一搭地看着天幕,见此,他随意点了一个美人,懒洋洋地说道:“你去点茶。”

“是。”

立马便有宫人捧着茶具奉上,美人素手纤纤,先将茶饼以净纸秘密裹锤碎,然后熟碾、罗茶,同时烧水侯汤,动作行云流水,实在是赏心悦目。

赵构愉悦地看着美人熁盏调膏、注水点茶,笑道:“这才是喝茶,此等雅事怎能以粗陋之法处之?”

他自觉在这一方面胜过了后世,倍觉脸上有光。

“赏。”.

秦始皇时空。

始皇帝看着天幕上云青青跟着忙前忙后,还叨叨着什么安化黑茶、茶马古道等陌生的名词,开口问。

“朕听闻,巴郡有以荼冲水饮之俗?”

“是。”赵高觑了一眼皇帝的神色,“巴郡女贾名清者,曾向陛下献荼。”

说到这里,不光是始皇帝,众臣也想起来了。

——当年还是秦王的皇帝知晓巴郡这位女贾丧夫后不仅未嫁,还以一介女子之身守住亡夫家业的事迹,曾向巴清赐下赏赐,收到赏赐的巴清如何诚惶诚恐自不必多言,总之她立马奉上了丰厚的贡品,此后更是年年有贡品入咸阳,想来这荼也是贡品之一吧。

“去取些来,泡水给众卿尝尝。”

“呵。”

满殿文武不敢询问皇帝用意为何,只得干坐着等茶水泡好。

——此时就不得不感谢有个天幕可以分散大家的注意力了。

始皇帝没去管臣子们的小心思,他在听到“茶马古道”的时候,脑中瞬间闪过一丝灵光。

——茶与马能有什么关联?巴郡产茶而陇西产马,又是什么把这两个远隔千里且看上去毫不相干的东西联系在一起的?

答案已昭然若揭,是行商,是贸易。

而商人逐利,若能使其经千里之遥也要促成的贸易,必然获利巨大!

乌氏县。

倮看着深绿色的树叶在锅里翻炒,经过烘干,最后变成深色的干叶,而那叶子用水一泡,又在水中舒展开来。

她看得入了迷。

倮是居住在乌氏县的戎族,也是当地有名的大牧主兼商人,她拥有不计其数的牛羊和马匹,通过将这些牲畜贩卖给关中的农民,再收购关中的奇珍异宝、丝绸陶器及各种日常用品贩至关外,她积累了大量的财富,还向大山深处的戎王进献织品,换得戎王赐下的十倍牲畜酬报。

甚至在去年始皇帝巡视陇西、北地郡时,也曾耳闻她的发家史,而赐给她“比封君”的优待。

作为一个外族的牧主和商人,她已经取得了超乎想象的成就与地位。

而今天,她那属于大商的弦被拨动了。

“吾要遣人前往南地换得此物!”若她所料不错,这必然为她带来巨大的利益!.

汉武帝时空。

桑弘羊的呼吸抑制不住地粗重起来。

他意识到了“茶马古道”四个字背后藏着的利益所在,若能从中获利,在大汉对匈奴动兵时,国家财政也可以稍微松一口气。

更何况,如今大汉与匈奴征战败多胜少,他虽未曾上过战场,但也知道其中多为大汉骑兵不足之故。

——秦二世无道以致天下凋敝,秦末各路势力大战,更是使得中原大地赤地千里。甚至昔年高祖皇帝时,举国上下都找不到四匹毛色一样的马为天子驾车,高官贵族也只能乘牛车——是他们不想坐马车吗?当然不是!

中原战马不足,以致大汉与匈奴交战现在仍是受制于此!

虽不知这茶马交易其中关窍,但试一试总能找到门道的,若能寻到这其中的关键,说不得就能扭转大汉缺马的劣势!

“来人,备车!吾欲进宫求见陛下!”.

【云青青跟着翻了会锅铲,只觉得手都抬不起来了,只得陪在外婆身边有一茬没一茬地说话,时不时闭上眼睛,发现还是没有文字出现在看板上。

“难道观众们都不想跟我交流的吗?”云青青几不可闻地嘟囔。但她没能继续疑惑,在用旧报纸盖上翻炒好的茶叶开始烘烤后,她就听到了外面妈妈的呼唤。

她走到外面才发现太阳已经到了西边了,说明这个下午的时间都在灶台间耗完了。

“给。”妈妈递给她一个锄头,“跟我去挖土豆。”

“哈?别了吧,我好累……好好好,快走快走。”云青青的推脱在妈妈平静的凝视下咽回了肚子里,她只能苦哈哈地把锄头架在肩膀上,跟着走到了菜园子里。

“这一块和这一块都是土豆。”妈妈比划了一下,“你先看我怎么挖的,然后你挖这块。”

妈妈熟练地抡起锄头,朝着一株土豆苗就挖了下去,先挖松土再轻轻刨开,很快,她就拎起了一串土豆,大的约摸一个拳头大,小的一个鸡蛋大,云青青数了数,这一株有八个大小不一的土豆。

“哇塞!妈这两块地你用了几个土豆做种啊?”

“五六个吧,一个土豆大概切了三五块,两块地一共是二十四个眼。”妈妈稍微回忆了一下,回答完又瞪了云青青一眼,“你问这个做什么?赶紧干活!”

“好哦。”云青青老老实实开始挖土。“所以今天晚上吃土豆吗?”

“当然,土豆炖排骨、土豆红烧肉、酸辣土豆丝还有一个红烧土豆片吧,还有看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今天你直播了吗[历史]》 40-50(第2/14页)

你姨妈给不给你们炸薯条。”

云青忍不住青咽了咽口水,顿时更加卖力起来。】.

【叮——您收到一条消息。】机械音响起来的的时候,云青青吓得差点把锄头砸到自己脚上。

妈妈的余光看见这一幕,连忙赶她走:“你别挖了,看你挖成什么样子了?去把簸箕里的土豆拿回去。”

云青青:唯唯诺诺,不敢吱声。

她提着土豆摇摇晃晃地回去了。

【系统!我要被你吓死了!】她在脑海中朝着系统怒吼,不待系统回话,她闭了闭眼就看到宿主看板上出现了一长串字。

【观众1:请问小姐,土豆为何物?来自哪里?如何种植?产量如何?可否为我详细解读?越详细越好。】

云青青:???

【系统,你管这叫一个问题?】

【宿主,我跟您说的是的幸运观众将各有一次提问的机会。】

【好嘛你在这给我抠字眼。】云青青无语凝噎。【算了算了,让我去查查资料看看怎么回复人家。】

与系统的交流很快结束,在外人看来云青青只是眨了下眼,她把土豆运到屋子里,招呼了大家来清洗,就随意找了一个房间开始搜索。

“收到这位观众朋友的提问了,你等我一下,我先查查资料再回答你。”

云青青熟练地打开了搜索软件。

第42章 第十个视频之关于土豆的历史。

【云青青用手机搜索“土豆”,划过前面的菜谱和购买链接,点进了百科。

她略过前面一长串的科属和性状,直接滑倒了其种植历史上,同时也贴心地把手机页面同步投屏到了直播界面。

“土豆有很多称呼,像是马铃薯、洋芋等等,既可以当主食也可以当蔬菜,是目前全世界的七种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地位仅次于水稻、玉米和小麦。”云青青一边看一边总结道。

“土豆的人工种植历史大概有一万到八千年左右,主要是在美洲那边,在十六世纪下半叶随着西班牙征服印加帝国带到了欧洲,后来又随着欧洲的冒险者和殖民者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土豆具体是什么时候传入我国的尚不能准确判定,根据目前已有的史实,在十六世纪至十九世纪时已分别由西北和华南通过多重途径传入,大概明朝和清朝,当然有一种说法是明朝万历年间就传入了。”

云青青想了想,翻出纸笔,在纸上大概画了七大洲的轮廓,又大概描了一下中国所在的位置。

“马铃薯是在秘鲁起源,大概是这里。”她在南美洲西边画了个圈,又在中国所在的位置画了个圈,“跨过大洋来到了亚欧大陆,最后传入我国。其实有时候我在想,要是当年郑和在下西洋的时候不要只沿着亚洲南部走,最后抵达非洲,也往北走走去美洲看看,那是不是土豆、玉米、红薯这三种随随便便亩产千斤打底、在封建时代产量高得就像作弊一样的作物是不是能早点传入我国,这样历史上那些‘大饥,人相食’的记录会不会就少很多?这壮举的意义就更加非凡!

尤其是明朝正处于小冰河期,由于气温剧降、北方干旱造成粮食大量减产,就算是后期这三种作物传入,明末人口也锐减了足足一半,这个一半说起来轻巧,具体到数字却是五千多万人!”】.

明成祖时空。

天幕上突然弹出一行字的时候,饶是朱棣有了心理准备也被吓了一跳。

“是谁提问了?”本时空的人看不到开播前的系统提示,他只能根据云青青泄露的只言片语进行猜测,“可惜没有告知是何人有此奇遇……”

扼腕叹息只持续了一刹,朱棣很快收拾心情仔细查看文字,越看他的眼睛瞪得越大,在云青青挖土豆的时候他就注意到了这种作物,看起来——五六个即可栽出二十四棵植株,且每棵植株的产量都很可观!

朱棣粗粗估算了一下,即使是以一个坑里的土豆做种,也起码是二十四倍的收获!这是何等恐怖的产量!

“提问者实在是深得朕心!”

看到云青青画出的简略地图——简略到任何一个学过地理、且还没有还给老师的人看见了都忍不住吐槽的地步——时,他更是激动得自己随手描绘了下来。

“待郑和回来,朕要将此图予他,令他再行出发,向海外诸国昭告我大明威德。”朱棣刚想到这里,就听到云青青提起了郑和下西洋之行,朱棣的目光顿时顺着海岸线一路往北落到了美洲大陆上。

“往北苦寒,只怕难行啊……什么?亩产千金的作物?还是三种?去!必须去!”.

明宣宗时空。

郑和看着云青青随手画出的地图心潮澎湃,听闻云青青提起他下西洋之行更是忍不住热泪盈眶。

“咱一介残缺之身,竟也能青史留名吗?咱值了!……陛下,郑和没有辜负您的期望!您看到了吗?”

此时此刻,郑和心里想到的仍是那个他从年轻时候就侍奉的君王——也是他唯一效忠的君王。他看着他的主君从燕王起兵靖难、到后来登临帝位得掌天下,而主君也给了他莫大的殊荣——走出宫廷建功立业的机会,只可惜雄主已逝,只留他在这京城孤老。

“郑和有此,皆由陛下所赐!”郑和拭了拭眼泪,眼神坚定,“咱要进宫求见当今,请求再出海前往那美洲,为大明寻来土豆玉米和红薯!”.

明太祖时空。

朱元璋拍了拍朱棣的脑瓜,笑道:“好小子,真有你的。”

没错,这次提问就是朱棣代替他的老父亲问出来的。

朱元璋被满屋子吵吵闹闹的文臣武将吵得心里烦闷,一见云青青挖出的土豆产量如此可观,忍不住凑过去小声跟朱棣嘟囔:“老四,要不你直接问一下这土豆怎么来的?……算了算了,让他们继续吵吧。”

老朱还是打算听智囊们的建议,但可惜,朱棣没听见他后面找补的这句话,于是他在自己的天幕上飞快地把问题写了上去。

——这么一长串是他自己补的,他想着反正没有说不可以,那他就先多问几个问题,万一都解答了自然是他赚大了,要是只回答一个他也不亏,要是出了什么情况……

反正我还只是个孩子啊!

八岁的永乐大帝如此想道。

带崽多年、读作大哥写作大爹的朱标年纪轻轻就深深理解到“孩子静悄悄,必定在作妖”这一流传后世的法则,他第一时间察觉到了弟弟的异常,但由于被各路大臣拉着讨论,他没来得及制止。

直到他看到天幕上出现的那一行字,说真的,这一瞬间,朱标已经想好了一百种朱棣挨打时要怎么救人的方法。

果然朱元璋抄起手上的奏疏就要抽朱棣,朱棣熟练地躲到朱标身后,扯开嗓子大喊:“爹,我是听你说了才做的啊!”

顿时,朱元璋陷入了文官们呱呱的汪洋大海中。

直到云青青对着天幕外的他们做出来回应,并给出了足够多的信息,朱元璋才转怒为喜,脸上带着笑容夸了夸他的好小子。

一干人听到云青青输出的一系列信息,皆是惊叹不已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今天你直播了吗[历史]》 40-50(第3/14页)

“后世水稻产量如此之高,这土豆竟然排在第四位?那玉米又是何物?其地位竟仅次于水稻?”

“我只知晓海外尚有国度,只以为皆是倭国那等孤悬海中的弹丸之地,未曾想竟有如此广袤的土地?是我坐井观天了。”

“竟然这等高产作物在大明就传入华夏了?虽不知万历是哪位皇帝的年号,想来距如今并不遥远,这岂不是说明,吾等也能寻到这作物?”

“下西洋!不,下东洋!陛下,开海至关重要!”

“禁海是以防倭寇作乱,不能开!”

“若出海寻宝,必强水师,水师一强,自可剿灭倭寇、荡平倭国!”

“是小小倭寇重要,还是千斤作物重要?诸位可要好好想清楚了。”

朱元璋没去听大臣们在吵什么,反正这不过口舌之争,之后还是要细细讨论的,他现在满脑子都是“明末人口锐减五千万”这个概念。

“大明怎么就亡了呢?五千万人就这么饿死了?那后头的子孙干什么吃的?有这么高产的作物还饿死了这么多人!”朱元璋深知,饿极了的人什么都干得出来,他不就是吗?有一口饭吃的时候他可以做乞丐做和尚,没饭吃的时候他就敢豁出命去造反了。“要是饿死了这么多人,那这末代皇帝被赶下去也不冤……只可惜咱的大明……”

“父亲,上天给出警示,这所谓的‘小冰河期’竟会致北方干旱,我们得早作准备了。”朱标轻声提醒道。

“是了。”朱元璋强打起精神,“这玉米三样必然是要找的,但也得做好做不到的准备,南方必须要发展起来,那稻种就至关重要了!”.

唐太宗时空。

李世民看着天幕上的字很是惊疑不定,他同殿内的其他人再三确认当时天幕说的是“此次仅有一人可提问一次”,他尚未提问,那这问题是谁提的呢?

“臣记得,天音多次提及‘当前时空’,莫不是还有其他时空?这时空又是何意?”长孙无忌疑惑道。

“时者,岁月、时辰、时令,空者,空洞也。”萧瑀摇摇头,也不太理解。“若是结合现状观之,仿佛也有人如吾等一般受到了上苍眷顾,且非本朝之人。”

“非本朝?莫不是前朝?或是后代王朝?”尉迟敬德问道。

“或许是佛家那三千世界之说?”李世民释然道,“就当有其他有缘之人吧,这人一出,吾等不也得益了吗?还是来想想这土豆和出海吧。”

“陛下。”长孙无忌出声道:“臣有一言。”

得到允许后,他铺开手绘的地图,手指从云青青画的中国的位置循着海岸线往上,一直北上至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的最近点——白令海峡的位置,激动地说:“此处两地距离极近,若大唐能有强军北上,或许可沿陆路由此处前往那美洲。”

萧瑀摇摇头,不赞同:“地图方寸之间,实地就是万里之遥,此处看着极近,或许也为天堑。”

“萧相公忘了?北地苦寒,且愈往北去愈寒,黄河尚有冰封之时,或许此地于隆冬时节也是平原万里也未可知呢?”

“这……倒是言之有理。”萧瑀虽不赞同,但也没有再反驳下去。

李世民双眼亮晶晶地看着大舅哥,还得是你啊辅机!

去极北之地要经过哪里?高句丽啊!

第43章 第十个视频之土豆及爱尔兰饥荒。

【云青青不知道她给出的信息引得多少人心神荡漾,她看在能量的份上继续兢兢业业地翻资料。

“刚刚也说过,土豆的原产地在南美洲,哦,跟大家介绍一下,在地图上,美洲大陆分为上北下南两个美洲,1492年也就是明弘治五年的时候,哥伦布在从西班牙出发,经过两个多月的海上漂流,于当年十月到达了美洲。”

云青青又在地图上标出了西班牙的位置,继续说道:“土豆作为战利品被带回了西班牙种植,并很快就传到欧洲各地,这是大航海时代的开端,从此世界被逐渐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大航海时代,世界各国遇到了不同的机遇和挑战,其造成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变化,仍然深深影响着五百多年后的今天。”

云青青叹了口气,继续说道:“但是,这一伟大的发现对美洲的原住民带来了深重的、血腥的、亡国灭种的灾难,这个就暂时不多说了。”

“至于土豆的种植方式,我简单几句说不清楚,给大家看个视频更直观一些吧。”

云青青将百科页面调为视频软件,搜索“农用土豆种植”,在众多搜索选项中挑了一个最长的开始播放。】.

汉武帝时空。

“五千万人啊……”刘彻忍不住心驰神往,片刻后转为痛彻心扉,“就这么饿死了?你养不起给朕啊!”

晚上做梦都在为收税和征兵发愁的汉武帝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呼唤。

“久旱必蝗,若是整个北方都多年干旱,都可以养活五千多万人,这所谓土豆实在是至关重要!”

刘彻看着美洲大陆那广阔的面积,深深地吸了口气,才忍住没让泪水从嘴角流下。

卫青看着皇帝那垂涎的、仿佛一个反派的表情,眼睛闭了又闭,还是忍不住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

“陛下,匈奴之患尚未平定,思虑那美洲不免为时过早。”

“朕就是想想。”刘彻也知道以大汉如今的国力不足以征战海外的大陆,“但派人出海寻找那土、土豆势必成行,前秦时曾有徐福出海寻仙山,想来我大汉也可遣人去那海外寻来良种。”.

秦始皇时空。

始皇帝觉得后背有点生寒,仿佛是被人骂了。

想来是六国余孽在无能狂怒、喋喋咒骂吧。

“今年徐福出海寻仙山瀛洲也不知何时能归,若他此次无功而返,不如先去那美洲一趟?”

始皇帝想起那明末减少的人口就忍不住替他们心疼,“五千万人,要是都拉去修长城和驰道,不知能缩短多少工期!”

咸阳。

许溪观察完水稻生长的情况,目光炯炯地看着天幕展示的土豆种植*方法,一边吩咐弟子将其详细记载下来,一边分神思量。

“想来之后陛下就会遣人出海去寻这土豆,不如看吾儿能否赶上此次机会?”

毕竟,自秦灭六国之后,黔首们想要获得爵位就更难了,他自己虽是秦吏,但儿子多年没能考上小吏,尚且是一介白身,若是能跟着出海建功,归来必然能得获爵位,至少不必年年服役了.

明武宗时空。

瘫在龙椅上无所事事的朱厚照垂死病中惊坐起,连连询问殿内的群臣。

“方才她说的的弘治五年?”

“禀陛下,方才所说的的确是先帝年号。”有臣子回答。

朱厚照忍不住摸摸自己尚未蓄须的下巴,道:“也就是说那西方的国家已经发现了那美洲大陆?我大明也不能落后啊!当年三保太监七下西洋,大明昭昭天威远播四海,如今更是知晓海外有关乎民生国运的珍宝,必不能弃之不顾。”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今天你直播了吗[历史]》 40-50(第4/14页)

天子的话已经很明确了,他想开海禁,或者说,想重开下西洋一事。

但当年禁海是太.祖下的圣旨,以防倭寇扰乱故下令“寸板不许下海”,后永乐帝遣三保太监七下西洋,虽向四海昭告了大明天威,却也给国家财政带来了巨大的负担,甚至造成了国内钱荒,故往后大明再未遣船队出海,更是……

朱厚照看出殿内官员们欲言又止,忍不住开口问:“想说什么?”

英国公往前一步,道:“禀陛下,当年三保太监下西洋留下的海图与宝船制法均已不存。”

“不存?怎么会不存呢?”朱厚照又惊又怒,霍然起身,“这些不都应该都存在玄武湖吗?”

英国公硬着头皮道:“成化年间,时任车驾郎中刘大夏认为三保下西洋废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以万计,纵得奇宝而归,于国无益,故将其付之一炬。”

“鼠目寸光!”朱厚照愤怒地一拍扶手,道:“你们只见到国内负担,未见船队出海,多少周边小国与大明交好往来,更有甚者奉我大明为宗主国,若是日后战事起,这些小国就当为大明御敌于国门外的边防!”

“朕可以不开海,但必须遣宝船出海寻高产作物,大明处在这所谓的小冰河期,若是连年干旱,各地必然灾情四起,若国库无粮,必然人心动荡,国朝不稳!别忘了北方还有鞑靼虎视眈眈呢!”

说罢,朱厚照不欲多言,挥袖离去。

随侍太监尖声唱和“陛下退朝”,朱厚照充耳不闻,怒气汹汹地往养心殿而去。

你们这些人,当朕真的不知民间疾苦?福建道广东道那些地方,私船出海的还少吗?以权谋私朕尚可容忍,若乱我大明国运,哼!.

宋哲宗时空。

赵煦对这亩产千斤的作物也十分心动,但章惇却有不同的看法。

“官家,上次澹澹生烟曾提到元祐三年为一零八八年,此次提及后续那明朝为一四九二年,这数字记年想来是后世历法,这么算来如今为一零九三年,据后世还有四百年,于大宋当务之急当为西夏与辽国,只有先平定陆上边防,国朝才能有余力发展水师。”

章惇建议道:“可传令市舶司,由市舶司向番船番商下令寻找土豆之种,若能送来种子者,可减免其税赋或将禁榷之外的货物市额增加,番商必定趋之若鹜,如此便可不费吹灰之力获得种子。”

赵煦点点头,认可他的建议。

“虽如今以西夏为心腹大患,但水师不可不练,海外还有如此广袤的土地,若有机会,当取之。”

更何况,那澹澹生烟所言的“大航海时代”,是否说明今后会是水师更为重要?.

宋高宗时空。

赵构看着云青青画出的地图,大喜过望。

“海外竟还有如此宝地,亩产千斤的作物,广袤的土地,善!大善!”赵构兴奋地下令,“朕要建水师,造宝船!”

若能训得一支强劲的水师,那完全可以避开金人的锋芒,乘船前往那美洲,如此宋与金划海而治,金人再也无法威胁朕的安危,岂不妙哉?.

【等到视频播放完毕,云青青继续说:“具体操作就是这样,土豆不挑地、产量高、好养活,而且不需要向麦稻一样脱壳,产量是多少就是多少,不会有损失,确实是一种很好的粮食。

但是也因为它没有外壳保护,所以不能像水稻和小麦一样长期存储,必须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最好是地窖,而且土豆一旦发芽就会产生毒素,吃了发芽的土豆轻则呕吐腹泻等,重则丧命。这就是为什么土豆只能作为主粮也就是水稻小麦这种粮食的补充粮。”

云青青一拍脑袋,“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土豆有晚疫病,而且发生的频率还挺高,一旦有植株感染,这种疫病会大规模扩散至其他植株,造成大量减产。”

云青青在地图上爱尔兰的位置又画了一个圈,“这个地方叫做爱尔兰,这里长期种植土豆作为主粮,在1845年到1850年爱尔兰爆发了晚疫病并很快蔓延开来,导致土豆歉收,几百万爱尔兰人民陷入了大饥.荒,而当时英国正统治着爱尔兰地区。

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大英帝国正是殖民全球的日不落帝国,号称‘在朕的领土上,太阳永不落下’,这些英国人面对这史无前例的大饥.荒无动于衷,不仅没有施加援手,甚至仍要求爱尔兰出口土豆,将天灾硬生生变成了人祸。所以在大饥.荒结束之后,爱尔兰就掀起了独立运动,经过七十多年的抗争,将爱尔兰南部从英国独立了出来。

自从爱尔兰大饥.荒发生之后,很多国家就以此为戒,所以,土豆产量再高,也不能做主粮,甚至不能用单一的粮食作为主粮,因为一旦发生疫病,就是席卷全国的巨大灾难。”】.

唐玄宗时空。

“日不落帝国!”李隆基的眼里燃烧着熊熊的野心,“朕亦要让大唐疆域上,太阳永不落下!”

如此,想来在史册上,他的功绩也必然不输太宗陛下!.

唐太宗时空。

“君者,舟也;民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啊。”听完了云青青讲的故事,李世民忍不住感叹道。

“陛下圣明。”众臣皆叹服.

汉文帝时空。

“为君者不仁,焉能不受其苦?”刘恒淡淡地评价道,“不过这所谓的单一主粮一说确实有几分意思。”

虽然他也想要那高产作物,但此时的大汉实在力有不逮。

“只能记录在册,以供后人了,希望大汉后代君王能平匈奴、开航海。”.

清世祖时空。

“一四九二为明弘治五年,那这么算来如今便为一七七八年?也就是在六十多年后,这大饥.荒便会在那西方的国家发生?那大清能否从中撰取利益?”

虽然自认为大清乃天朝上国,但若是能以此为契机,为大清取得某些利益,乾隆也是不介意的。

“后世人屡屡提及西方,想来其中必有干戈,朕还是得遣人去看看。”.

汉惠帝时空。

“什么?后世竟有女王?”刘盈如遭雷击,他不可避免地想,如今一手把控朝政、临朝称制的太后听闻此消息,是否会有效仿之心?

“维多利亚女王?”吕后惊异了一瞬,随后便不可置否地淡淡一笑,如常去处理政务了。

人心将为此浮动,但她知道她要什么.

周武皇时空。

“果然是蛮夷之地,男子为天女子为地,男为阳女为阴,怎能乾坤颠倒、阴阳错乱?”有人在酒肆茶馆中唾骂道,“这岂不是乱了伦理纲常?”

身边喝酒饮茶的人均默默地远离,这人疯了,也不想想如今龙椅上那位究竟是何人,她手底下的酷吏可不是吃素的。

紫微城中,女皇大笑出声。

“虽为异族后人,但同为女主,当浮一大白!”

第44章 第十个视频之第二个问题关于水稻。

【云青青觉得关于土豆她说得差不多了,她毕竟不是专业人员,连地都十几年没下过来,只能凭借着自己的理解来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今天你直播了吗[历史]》 40-50(第5/14页)

解释。

“好了,这个问题就说到这里,还有什么想问的吗?趁着机会跟大家交流完我就下播了。”云青青问道。】

【观众2:请问这位娘子,能否细细解释一番之前提及的双季稻与杂交水稻?】

云青青:……

好家伙,这位的问题比之前那个短,讲起来却更加重量级啊。

【“这位朋友,你这个问题我没法详细讲啊。”云青青一摊手,苦笑道,“以我的知识储备,只能讲一下最浅显最表面的东西,我要是能讲清楚那我就不会苦哈哈地天天打工了,这可是我国最顶尖的农业成果。”】.

唐太宗时空。

李世民不由得有些心焦。

经过他与众臣的讨论,最终决定询问目前他们最关心的——也是同时天下人最关心的——关于水稻的问题,毕竟不管是太子还是人祸,有粮在手,心里才不慌。

所以他提出了这个问题,谁能想到云青青竟然拒绝呢?

若是白白浪费了这个宝贵的提问机会,实在是让人扼腕,但无奈的是他也无从找补了。

“陛下这是关心则乱了。”杜如晦分析道,“澹澹生烟只说自己只能讲述最浅显的那部分,并未拒绝解释,陛下何不再听听?”

李世民眼睛一亮,强自按耐心中焦急,坐在龙椅上翘首以盼。

而云青青的表现也正如杜如晦所说。

【“不过我可以给大家稍稍讲一点我了解到的。”云青青一边低头在手机上搜索,一边说,“首先来说双季稻,其实双季稻不是一种水稻,而是再生稻、混作稻、间作稻、连作稻等各种稻子的总称,双季稻的特点就是一年中种植一季早稻再种植一季晚稻。

早稻于五月中下旬开始插种,七月中下旬收割,然后紧接着就马上翻耕水田、插种晚稻秧苗,要赶在农历立秋前完成插种,然后在十一月时收割,赶在将霜前完成收割。不管叫什么名字,只要能达到一年种两季的稻子就是双季稻。”

云青青看了看搜索结果,总结道:“我国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双季稻就是占城稻,占城稻配合晚稻进行种植,可以使谷物产量大幅度增加。

有一种说法,占城稻是唐末五代传入福建,然后在1011年,也就是大中祥符四年,宋真宗赵恒因江淮、两浙地区遇旱少水,故遣使前往福建取三万斛占城稻,分别在长江、淮河及两浙地区推广,因占城稻‘穗长而无芒,粒差小,不择地而生’,所以逐渐在宋朝尤其是长江流域推广开来。

而占城稻也不是仅仅指的是占城国种植的稻,而是印支各国普遍有的稻种。”

“印支半岛其实就是中南半岛,是亚洲南部三大半岛之一,也是东亚大陆与群岛之间的桥梁。”云青青在简易的地图上估摸着圈出了半岛的位置,“这里气候湿热,植被繁茂,有和我中华‘山同脉、水同源’一说,气候和广西那一带的情况差不多。

而且当地的耕种也特别粗陋,别说什么精耕细作了,那里的人仗着气候好和占城稻耐旱耐涝直接就是放养,在南宋的周去非写的《岭外代答》里面就有一卷写‘其耕也仅取破块不复深易,乃就田点种,更不移秧。既种之后,旱不求水,涝不疏决,既无粪壤,又不耔耘,一任于天。’几乎是把种子往地里一撒,就等着收成。这要是让我国古代那些伺候土地比对待自家孩子还仔细的农民知道了,还不得羡慕嫉妒恨啊。”】.

谁说不是呢?

虽然听不懂那些文绉绉的话,但是听到“放养”、“既种之后,旱不求水,涝不疏决,既无粪壤,又不耔耘”这一串关键词,就足以让这祖祖辈辈地里刨食的农人们羡慕嫉妒得眼睛都要红得滴血了。

“还有这样的地方?怎么就不是咱这里呢?”

“这样也叫种地?这样都能好收成?天理何在啊!”

“要是俺有这样的地,俺肯定能种出更多的粮食,俺大父就不会为了省口粮而饿死自己了呜呜。”.

汉武帝时空。

刘彻目光灼灼地盯着纸上被云青青圈出来的中南半岛,信誓旦旦地立下壮志:

“朕定要让南越国归入大汉疆域!”.

秦始皇时空。

始皇帝的目光久久凝视着地图上的中南半岛,试图从脑海中寻找熟悉的舆图,他低眉沉思之姿犹如蓄势待发的猛兽,殿内众人皆不敢乱动,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皆臣服于这千古第一位帝王的威仪之下。

“如今蒙恬于上郡北击匈奴,主持修筑长城一事。”始皇帝沉吟片刻,点了一人,“屠睢。”

“臣在。”屠睢站起身来,走到大殿中央。

“四年前你领五十万大军南征,虽有建功却未能踏平岭南百越之地,如今你可能为朕取来那占城国之地?”

“臣万死不辞!”屠睢跪地行礼,发誓道,“臣必取来那中南半岛为大秦新郡!”

“善!”.

汉惠帝时空。

吕后看着云青青所圈出来的地方,久久不语。

秦末乱世之时,赵佗借机占据南海郡,及至高祖三年,建南越国;十一年,刘邦遣大夫陆贾出使南越,劝赵佗归汉,赵佗臣服,得授南越王印绶,自此南越国为大汉藩属国。

而三年前高祖崩而吕后临朝,大汉与南越国的关系开始恶化,如今天幕告知那占城稻的位置,几乎就是南越国所在,为求稻种,说不得两国之间得你来我往一番。

“若是遣人潜入南越国,获取稻种呢?”

想了想,吕后又摇摇头否定的这个想法。

“我大汉泱泱大国,不必行这蝇营狗苟之事,自可堂堂正正地派遣使者前往南越国索要稻种……不过,除此之外,还是得遣商人去南越交易,以防南越两面三刀、以次充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仙尊今日又在倒霉 说剑 拯救美强惨女主进行时[快穿] 资助生说她养我 他非要强取豪夺 是的,我失忆了 这该S的看脸的世界 他说未来可期 古代开道观日常 我的翻译官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