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0(2 / 2)
云青青一边读题一边碎碎念。
“考公越来越卷了,以前大家觉得体制内各种掣制,结果这几年经济下行,就业越来越难,所以大家都跑来卷旱涝保收的铁饭碗了。
人口大国就注定了无论干什么都有很多人和你竞争。
一个教师资格证十年翻了66倍,超过一千一百万人报考,公考报名人数也超过两百万,热门岗位完完全全就是万里挑一,难哦。”】.
唐太宗时空。
在云青青慢吞吞起床吃完早餐,再慢悠悠翻出蒙尘的书卷的时候,贞观朝的君臣们已经开完了朝会,诸臣散去而几位心腹们则就各项事宜于两仪殿单独奏报。
所谓小事开大会,大事开小会嘛。
看到云青青掏出那本题库,李世民抬手止住了堂下诸公们关于女子授田究竟是取消还是减免的争论。
“诸位,先来看看此物。”他共享了自己的天幕。
云青青草草翻过的目录与页面,落在贞观君臣眼中却是耳目一新。
且不说目录页面整齐排列显示出的美观与便利,光是其中展示出的各个板块——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资料分析,判断推理和常识判断就蕴含了无数信息。
这些内容严丝合缝、条分缕析,诸位相公皆是饱读诗书、治国理政的一把好手,乍一看便心领神会了这本书的真义——
这是一份包含了成为一名合格的后世官吏所需要掌握的知识的大纲,光从这个目录就可以看出其中是如何的包罗万象、贯通古今,这其中既有律法条文,又有庶务分析,这就要求做题的人既需要生活阅历沉淀,也要逻辑思维清晰,了;既要懂文,又要明理;既要能高屋建瓴地纵观大势,又要能躬身向下抓住细节。
所谓见微知著,在座的诸位都是在朝堂浸润了几十年的顶级人物,自然不会不知道,若是一个人能在这些方面都面面俱到,放在大唐岂止是一个合格的官吏?这等人才只待稍加磨砺,便能成为一个能臣!
——说不得还能在史书上混上一段文墨记载!
“陛下,若能取得此目录所对应的那些条陈文例,那后世取用人才的种种趋向和标准便一目了然了!”
长孙无忌看着李世民,目光灼灼,他没有说的是,若是对此再稍加分析,只怕后世的政策风向、权力结构、国家运转的方式都能逐渐琢磨出来!
“可惜啊。”李世民看着天幕中云青青飞快地翻过一页页印满了内容的书页,低低叹息一声,“这位女郎却不是为我等所驱使之人啊。”
评论区这么多人叫云青青停一停,仔细地、慢慢地翻翻,统统都被她无视了。
“无妨,此中信息已足够多了。”房玄龄放下手中笔——在云青青开始找书的时候,房相公就敏锐地叫人奉上了笔墨,记载下了目录上的内容,他叉手道,“至少我们可以从中得出,后世人取士,不光论经义策论,还有算术律法!言而总之,后世取士皆以实用为上。”
实用为上!
这四个字如同惊雷落在殿内,震得人心神恍恍。
“是极是极!房公所言甚是!如今虽有明算明法等科,但千百年来一直视其为左道,纵有种种迹象表示后世算学重要,但后世之青梅终究不能止当今之干渴。”李世民殷殷看着诸位爱臣,“若想令朝野内外重视这些旁门左道,还当诸位相公同心同德、尽心尽力才是。”
啊这……
相公们面面相觑了几眼,纵然是心中思虑重重,也还是顶着万般压力回应了君王的期盼。
“谨遵陛下令。”
这可是动摇儒学主流地位的大事,一朝行差踏错便是万劫不复,如此轻易应承下来,实在可见诸位相公对于君王的爱重了.
汉文帝时空。
再一次听到云青青随口提起后世的人口,刘恒还是忍不住心里不平衡。
想想如今的大汉,经历过几轮权力更迭,内忧外患从未消停,虽然他致力于让庶民们休养生息,人口却不是那么容易恢复的。
而人口是一切的基石,征兵、服役、耕种、纳税、兴建工程、兴修水利……桩桩件件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在人力不足的情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今天你直播了吗[历史]》 120-130(第6/14页)
况下,干什么都要小心谨慎,生怕一不小心步子迈大了,让这刚刚安稳不久的新生的王朝步上秦之老路.
秦始皇时空。
始皇帝翻看着手中粗糙泛黄的纸张。
在云青青给予的提示与种种典籍记载的助力下,在少府日以继夜的研制与大笔金银的投入下,大秦终于制成了第一批成熟的纸张。
虽然这纸还很粗糙且晕墨,但其远胜于竹简木犊的轻便与远低于绢帛的造价足以让这些不足都无伤大雅。
且不说造纸工艺还能不断改进,就是仅限于此也能用炭笔书写,而以始皇帝的眼光来看,硬笔书写比毛笔可方便太多了,尤其是在旅途或是大军行进途中。
“李斯,你知道朕叫你前来所为何事吗?”
李斯跪伏在地,额际冷汗涔涔。
在十八公子胡亥奉诏出咸阳造林却被六国余孽袭杀,皇帝大索天下揪出许多和余孽勾缠的官吏之后,这位旷古烁今的始皇帝又提起了屠刀,杀得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天可怜见,那些六国余孽怎么会伤害十八公子呢?在知道大秦是在这位公子手下分崩离析,自灭满门之后,六国的遗老遗少们恐怕才是这个世界上最看重?最珍视胡亥的人,他们恨不得保护好十八公子身上的每一根毫毛,就盼着皇帝暴毙、胡亥上位,再复六国宗庙了。
而在这其中,某位中车府令被查出种种触犯秦律而被具五刑的消息,也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这段时间,李斯一直惶惶不可终日,深怕哪一天自己就会走上受赏五匹良马的商君老路,而当今日他被始皇帝召入咸阳宫,他的心中突然安定下来了。
这一刻,他仿佛重新成为了当年那个写下《谏逐客书》的李斯。
“陛下召臣,为的是推行新文字一事。”李斯再一次展现了他高超的揣度圣意的本事。
“陛下为推行书同文一事殚精竭虑,但小篆字形曲折且笔画众多,不易书写普及,后世所通行的简体字却字体精简、横平竖直,不论是执毛笔还是刀笔都便于推广及使用。”李斯的眼中爆发出灼灼精光,伏首在地道,“臣虽有罪,愿为陛下肝脑涂地,臣能再作《仓颉》,简化文字!”
“区区小事,为何非你不可?”始皇帝却并不为老臣的剖心之言所动,一双眼睛沉沉地盯着李斯,直看得李斯汗毛倒竖、讷讷不敢言。
“臣……臣幸得陛下信重,作《仓颉》以规文字,此事未完,臣夙兴夜寐不敢忘却。”李斯没有再表述自己的忠心或是能力,只说大事未竟,心有不甘。
闻言,始皇帝移开了目光,道:“那此事就交给你了。”
“呵!”李斯喜形于色,拜伏之后觑了觑皇帝的脸色,匆匆告退了。
“扶苏,你看出什么了?”
角落里走出两个人,正是代父巡视咸阳周边回来的扶苏、阳滋兄妹俩。
甫一回宫便来匆匆拜见父亲的两人遇上李斯求见,兄妹二人本想退下,却被皇帝叫他们到一边旁听,这才直面了这君臣交锋的一幕。
“陛下仁德昭昭,恩威并重。”
扶苏干巴巴的几个字听得阳滋想翻白眼,大兄啊大兄,怎么你跟别人说话就舌灿莲花,跟父皇说话反而说不出个所以然呢?
“你心无怨念?”始皇帝直视着长子的眼睛,扶苏也迎上了父亲的目光。
“未来之事,臣不予置评,只在心中多加提防,时时警惕便是。如今丞相虽有算计,却仍是一心为大秦,岂可因未生之事误了国之柱石?”
扶苏顿了顿,继续道,“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陛下如今仍旧令李斯居于丞相之位,不正是天下之主的心胸与度量吗?”
始皇帝听完长子的话,没有表露出满意或是不满,只是叫二人退下。
在子女行礼之际,始皇帝反倒多看了宠爱的女儿两眼,不过也并没有多说什么。
阳滋一边敬佩大兄的心胸,一边暗自吐槽他那毫无进益的脑子——我们父皇的做派跟心胸宽广有一丝一毫沾边吗?你要不要去听听那些赵国贵族怎么说?或者听听胡亥赵高之流的意见?他这是打算把人压榨完最后一丝价值之后扔给新君练手呢!
阳滋看了看无知无觉的长兄,暗暗叹了口气。
大兄有光明坦荡的胸怀,只愿走光明正大的坦途,但作为君王,有些阴谋诡事怎么可能避得开呢?
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那些污垢与不祥,是从方方面面渗透的啊!
第125章 第三十一个视频之常识与看书。
【云青青推理得很痛苦。
图形是找不出规律的,文字是理不顺关系的,脑子是盘不了逻辑的。
从开始到放弃,云青青只用了一道题。
“啊,好烦。”云青青摔了笔,“跳过跳过。”
她熟练地将书页翻到了后五分之一,也就是常识那一部分。
“先来看看法律法规。”】.
宋太祖时空。
赵匡胤看着思维导图上那一连串的某某法,几乎都要不认识法字了。
“后世立法竟严密至此?这与秦法暴政有何异?”他的第一感觉就是如果方方面面都规定死,百姓记得住那么多律法条文吗?那对于官吏来说,他们若想欺凌百姓,只要拿着条文逐条核对,就足以闹得一地民不聊生。
但一转念,他又觉得严格立法似乎确实有施行的道理。
“天宝以后,李唐之纪纲寝坏,不能自振,以至于失天下。自朕践祚以来,先后重定《刑统》三十卷、《编救》四卷,诏刊板模印颁天下。”
赵匡胤自觉自己对于律法这一块做得可圈可点,但这惊鸿一瞥后世律法之森严,才觉得自己乃井底之蛙,以一方井口为天。
“朕乃大宋开国之君,日后大宋的祖宗之法皆由我朝始,此事万万不可轻忽!”在决定完善法律的同时,赵匡胤也注意到了书页上写着的“道德文明”云云。
这几个字倒是很好理解。
“李氏破国以来,各地干戈不休,连年征伐令南北风气大有损伤,不若大力宣扬忠君爱国之思想,以正风气。”
这么一想,武城王庙供奉的文武并长、德功兼备的忠义能臣就很有垂范作用嘛.
明孝宗时空。
两个书生头并头地看着云青青在埋头苦思,二人百思不得其解。
“为何后世人为官还需知晓天文地理、数算工巧这些旁门左道?圣人之言呢?儒家典籍呢?”
“既不考策论又不考八股,后世考官如何辨别此人能力?”
“奇哉怪哉,唯有圣人之言方为正道,这些左道学来无用!”
“这女子心思浮动,岂是埋头苦读之相?一看就是庸碌女流,无非哗众取宠尔。”
两人啧啧一番点评,旁边听了一耳朵的商人怒而拍桌。
“这位小姐若是哗众取宠,尔等受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今天你直播了吗[历史]》 120-130(第7/14页)
其益损其名的鼠辈又算是什么?你们的学识、心胸、见地哪一个比得上人家?如今这大好时间,你们这埋头苦读的秀才老爷又为何不在书房手不释卷,反而和我等粗鄙轻浮之人在这酒馆作乐?”
商人这番话在围观群众之中激起阵阵讥笑,两个书生本欲同他理论,却见商人同桌的是几个虎背熊腰的大汉,忙丢下一句“不与尔等匹夫争这口舌”匆匆掩面离开了。
王守仁在一片哄堂大笑中看着两人狼狈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
“汉唐儒生犹有上古遗风,如今却不存也。”在翻过许多史书,见识过那些前辈们的惊人事迹之后,王守仁想要习武知兵的念头越发坚定了.
【做了一圈题目,除了认识到自己其实并没有常识以外,云青青悲哀地发现,她与“静心学习”之间已经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果然,沉迷手机带来的碎片化信息太久,根本不能沉下心来看书学习了。”
云青青无奈地放下不自觉摸到手里的手机,又翻了翻这本八成新的题库,苦笑道:“但凡我有当年高考的那股劲头,有什么技能和知识学不会学不好的呢?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啊。”
她所幸不再强迫自己做这骗人骗己的事情,走到书架面前对着琳琅满目的书籍,挑了挑,“还是来看看小说吧。”
云青青靠坐在小沙发上,翻开了《基督山伯爵》。】.
清圣祖时空。
跟着云青青一章,康熙的思绪回到了最开始提及的一八一五年。
“今人敢写今事吗?”他意识到这是一篇后人写的话本故事,而这个时间也在如今的大清之后。
“行文不离时况,或许可以从中窥见当时的西欧某些信息。”
在这场多世界全民直播中,大清最大的劣势就是时代靠后,无法获悉太多有用的信息——毕竟很多时空,尤其是清朝的时空由于不可说的原因导致连接失败。但这也是最大的优势,大清已经有了足够的积累,能够朝着云青青反复提及的“科学”这条路上摸索前行。
康熙也是有可能在有生之年看到成果的皇帝之一,比如那位黄履庄继自行车之后又研制出了不少颇具巧思的机械,其中有些可以用于民生或是军事。
再加上康熙个人的兴趣爱好,这些使得他成为了诸多皇帝当中唯一一个开私库做赞助的人。
“梁九功,你着人抄录这话本,回头递上来。”康熙表示不想追连载,直接叫人提供完结小说。
梁九功恭敬领命.
明武宗时空。
朱厚照也被小说情节吸引了,且不说他自幼读的都是儒家典籍,就算是他偷摸着看的那些民间话本,也大多是些才子佳人,哪有这来得有趣?
“虽然这洋人名字读起来怪怪的,但瑕不掩瑜啊。”朱厚照几乎是一目十行先略过每一页的情节,然后急不可耐地用目光催促云青青翻页,自然,云青青是接收不到这个信息的,于是他只能悻悻地又回到第一行开始细细品读。
“虽然见得多,但这左右排列还真是不习惯……”朱厚照低声抱怨。
“皇爷?皇爷?”贴身伺候的小太监轻轻呼唤。“您该去经筵了,几位先生已在文华殿等着了。”
“就说朕突感不适,今日的讲学就免了吧。”朱厚照不耐地摆摆手,觑见他的面色,小太监只得硬着头皮退下,去通知久等的先生们“圣躬违和”了。
自从朱厚照表露出要学习外邦语言以来,朝中那帮古板老臣炸了锅,痛心疾首君王踏上了歧路,每到经筵之时便变着法地进谏,意图*用种种圣人之言规劝天子,令其回心转意。
朱厚照不是不能强行学习洋文,甚至找上几个洋人来面对面交流也未尝不可,但他不愿意。
“朕的这些先生,给朕讲了几日课,就忘了什么叫君臣有别了。”朱厚照阴着脸挥退了伺候的人,“朕年岁渐长,又是大明的皇帝,不是昔日那个年幼无知的孩童了!”
这一次,他要让朝堂上下意识到,他是皇帝!是至高无上的天子!
他要这帮老臣亲自为他寻来洋文先生!.
明成祖时空。
情节开展到男主人公被陷害入狱之后遇到神甫吐露宝藏的秘密,这个时候朱棣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此文通行天下,岂不是会激起民间下海之风?”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面对可能存在的金银宝藏,谁能忍受得住诱惑?
就算是有人耳提面命,此事为杜撰,万不可信,也总会有人抱着一丝幻想:若不是真有此事,哪能如此真实?就算不是故事里这个,茫茫大海之上这么多岛屿,说不得那个荒岛之上就藏了金银珠宝、古董珍奇呢?
“这些时日商讨海禁重开一事,又要横生波澜了。”朱棣叹了口气,“海禁可以开,但决不允许私船下海!”
私船下海不仅会让税收受到影响,长远来看,还可能带来人口流失的后患。
所以,海上航行与商路开辟,只能由大明官方认证的船只进行!.
汉武帝时空。
此时公羊儒的大复仇思想犹为盛行,看到主人公收到的一系列陷害与折磨,许多儒生们气得拔剑而起。
“杀父之仇、夺妻之恨,此獠不诛,枉为人矣!”
“诸君只见阴损小人伤一家一户,不见匈奴贼子伤千家万户乎?”
“匈奴恶行累累犹甚百倍,七十余载厉兵秣马,不就是为今日一雪前耻吗?”
“都说匈奴人凶狠,长平侯领军杀敌不也杀鸡屠狗一般?足以见得匈奴人未必比我汉人强,两军交战胜负还未可知呢!”
“我们有长平侯,自然是大胜一方!”
儒生们的群情激愤被某平阳侯尽收眼底。
“公孙弘做得不错。”刘彻很满意如今长安城内的舆论氛围,哦,舆论战也是他从后世学的。
“御史大夫张欧年迈多病,精力不济了,公孙弘倒是可以接任御史大夫。”
霍去病听着刘彻轻描淡写地给予了公孙弘三公之位,心下暗暗道:当咱们这位县官看重一个人时,给出的封赏实在是让人无法拒绝啊。
第126章 第三十二个视频之上班过七夕。
在沉下心来看完这部长篇小说之后,云青青的假期也到了尾声,她的伤口已经恢复了七七八八,甚至可以避开伤口洗澡。
于是她在周一准时回到了公司上班。
——没办法,社畜毫无人权.
【云青青发现了公司里躁动的气氛,比如数量明显增多的外卖、门卫室堆满的花束和同事们攀谈过程中透露出的下班后的各种安排。
云青青掏出手机一看——
“果然,是七夕啊,怪不得这么躁动。”
在下了这个结论之后,云青青的第一反应却是:“大意了,早知道应该提前在多多上从云南买花快递过来,今天晚上五块二一朵卖出去的。”】.
汉成帝时空。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今天你直播了吗[历史]》 120-130(第8/14页)
某后宅之中,有年轻的女郎面露不解,询问母亲:“七月初七不是七姐诞?这不是女郎们穿七孔针以求七姐赐巧之节吗?”
母亲一眼就看出了后世的七夕不再是单纯的女儿节,又觉得这话难以向女儿说出口,只得敷衍道:“大抵是后世风俗迥异罢。”
转而又询问起女儿的功课:“这些日子叫你协理家中中馈,可有所得?”
女儿便将那些疑问抛诸脑后,专心回答母亲的考校,将近日处理的事务挑拣了几样一一回禀,又补充了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
母亲点点头,颇为满意。
“甚好,诗书不可放松,数算也要学习,至于那些弹琴画画什么的,能了解皮毛,不会被别人糊弄即可。”母亲谆谆教诲,“那些终究是小道,咱们女儿家嫁人之后,尤其是作为宗妇,自然是打理家中庶务为第一等要务。”
“女儿明白。”.
宋哲宗时空。
年幼的李清照正随着母亲在乞巧市中闲逛,听到云青青的同事们谈论什么过情人节之类的话语,李清照轻轻哼了一声。
她的母亲王氏便问她:“怎么了?可是累了?”
“七夕明明是女儿们乞巧玩乐的节日,干这些情人什么事?”李清照不满地吐槽,“怎么什么都要来掺上一脚?”
后面这句话声调含混,王氏听得不甚清晰,她只莞尔道:“时移世易,后世人怎么过节,咱们看个乐就好,何必如此计较?”
“我……我……”李清照也说不清楚为什么自己心中不愤,只得悻悻地指着街边一个小陶盆道:“母亲,我想要这个作今年的五生盆。”
“好,我们去看看。”王氏牵着李清照往卖家那里走去.
宋宁宗时空。
朝堂上的诸公因着北方的强敌寝食难安,民间的百姓们却还是过着一样的日子。
瓦舍里,某个杂剧班子正在排练《目连经救母》以备中元节,班主一边盯着排练,一边看着天幕,脑中灵光一闪。
“七夕,情人节?……啊呀!我有了!”他猛地一击掌,顾不得看是不是有人偷懒,忙不迭去翻出了一本薄册子。
“这是讲的仙女下凡与凡人结为夫妻,不正好对着牵牛织女?好极了好极了!”
班主脑子里已经有了一连串的点子,就等着将它们化为现实。
“看着吧,今年七夕,我们定能拔得头筹。”.
汉高祖时空。
“妙啊,后世人真会赚钱!”刘邦看到云青青下班回家的一路上浓厚的节日氛围,不由得叹为观止。
“真是想尽一切办法把人兜里的钱往外掏啊,乃公自叹弗如。”他思考着能不能在大汉也来上这么一遭,思来想去最后遗憾作罢。
“比起来大汉是真穷酸啊。”刘邦嘟嘟囔囔,“吃都吃不饱呢,哪来的心思过节呢?”
这么说着,他又吃了一口肉。
“不过可以在年末之际,赏赐天下每户一斛粮食?总要天下人知道刘家当家比他嬴秦要好。”
“不成不成,一斛太多了,要不一斗?……回头叫萧何陈平他们算算?……嗯,叫他们算算吧。”刘邦喝着酒吃着肉轻描淡写地为下属布置了新任务,自觉自己是一个非常合格的号领导了。
“毕竟,领导就是派任务叫人干活的嘛。”.
【满大街都是恋爱的酸臭味,云青青这只单身狗也没打算去那些商业活动区域添一个人头,她照常上班下班,慢悠悠地走到了小区里的烧烤店前。
“吃了这么久的清汤寡水了……伤口也开始结痂,吃口烧烤不过分吧!……应该不过分?”云青青咽着口水陷入了天人交战。
最后,口腹之欲还是占了上风,她以“今天过节吃顿好的”为借口,自欺欺人地点了些不加辣的烧烤。
“多加孜然啊老板!”这是她最后的倔强。】.
唐太宗时空。
李家三个小郎君和小女郎皱着脸坐在饭桌前,看着满桌子的青菜炖汤,齐刷刷地看向了自家阿耶。
李世民咳了咳,道:“后世人不是说了?高油高糖的饭食吃多了不好,咱们偶尔还是得吃得清淡一些。”
觑了一眼自家观音婢的脸色,李世民连忙改了口,“不是偶尔,宫中以后膳食都要往清淡适口了做,少吃那些炸物,还要多多运动,尤其是你,青雀。”
李泰的脸色就和面前这盘青菜差不多了。
李家一家子上到太上皇李渊,下到几个小郎君小女郎都是一水儿的重口味爱好者,一想到日后饮食水平都是今天这个水准,顿时觉得前途灰暗无光。
李承乾还未有所表示,李泰和李丽质就把求救的目光落到了母亲身上,长孙皇后温柔一笑,朝着儿女悄悄眨了眨眼。
自以为跟母亲达成战线一致的兄妹俩心满意足,只觉得这顿也不是那么难以下咽,浑然不知谁才是掌管家中内务大权的幕后黑手。
李世民看着烧烤店老板往烤肉上洒孜然,虽然还不知道孜然是什么味道,但他基于对后世饮食文化的信心,已经口舌生津。
“也不知这辣椒和孜然等香料何时能传入大唐?西域各国与天竺的商贾怎么就这么慢呢?不若还是大唐多派几支使团出去?”李世民在心底暗自琢磨,“自然,自然是不能说为了香料,否则以魏玄成为首的那些人还不得拼了老命上谏?”
李世民又想到了如今的天灾与人祸,暗暗叹了口气,把这个念头压了下去。
“大唐如今内忧外患,这些东西既非必须,还是暂且按下不表吧。”
百姓尚不能饱腹,何谈追求味美?.
隋炀帝时空。
李世民尚能压制住自己的口腹之欲,杨广就毫无此想法了。
“传旨,令西域各国上供珍奇香料及种子。”杨广也正在用晚膳,各色山珍海味如同流水一般奉上,却只有寥寥几道有幸得到天子的垂青。
杨广被天幕里的烧烤勾起了食欲,吃到口中的食物却不能让他满意,下了这道圣旨之后,他稍稍收敛了怒气,轻描淡写地命人处置了今天的厨子.
【云青青回到宿舍,放下东西就开始在平板上搜索着什么。
“不是说要给大家看看一场盛大的赛事能带来多少正面影响嘛,虽然运动会暂时还没有结束,但是在网上应该已经有了一些官方公布的信息,我来找找。”
云青青一边吃晚餐一边看起了官媒的报道。
“好家伙,这些外国选手哪是来比赛的啊,这是来旅游加进货的吧?”云青青目瞪口呆地看着视频里那些疯狂扫货的选手们。】.
宋徽宗时空。
自从看了一场足球比赛就对云青青的运动会直播暂时失去兴趣的赵佶听着官方通报的数据,根本无法维持自己的表情。
“这一个比赛竟能带来如此多的财政收入?”赵佶虽然不知道后世的税收来源,但他会最直观的比较,这短短一段时间的收入远远超过了前期的投入不说,营建的那些建筑场馆、公共设施还能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今天你直播了吗[历史]》 120-130(第9/14页)
源源不断地产出收益或是造福民生。
“这简直是一本万利啊!”赵佶再自认为富有四海,也承受不住这赤.裸.裸的金钱攻势。
“朕也要办这比赛!就在东京办!就办蹴鞠赛!”
“赛得好朕重重有赏!谁若是敢赛出那可笑的模样,哼!”
赵佶:我还就不信了,从两千年前开始培养,后世还能水出那种水平!.
明代宗时空。
朱祁钰在心里盘算着举办这么一场盛事的背后代表着什么。
“首先是百姓不愁温饱,甚至是许多人能够吃得上肉。”只有吃喝不愁才能养出健壮的身体,才有余力去发展这些“旁门左道”的东西。
“国库充盈。”国家有钱才能这么造,就算后期会盈利,但前期的投入都是明晃晃的真金白银。
“道路通达。”发达的交通才能连通四海,这也让中央对于地方的掌控能力大大加强,这些路和时是商贾往来的商道,战时就是军马转运的依据。
“与各国邦交和睦,至少是明面上和睦。”不然没人带你玩。
“……”
一项项数过来,朱祁钰感慨道:“这何止是一场盛事啊,这就是一场盛世啊。”
只有昂扬的国度,才能有这包容开放的心胸吧。
“也只有如此盛世才能孕育出如此自信飞扬的子民了。”朱祁钰叹了口气,想起了自土木堡一役后,朝堂乡野间消沉、惶惶不安的气氛。
“古有大唐万国来朝,后有盛世振兴中华,不知大明能否有幸跻身其中呢?”
第127章 第三十三个视频之中元节祭祖。
每天的生活琐碎而单调,不知道是不是长期单向输出情绪、却不能接受到太多情绪输入的原因,云青青最近对于直播有点提不起劲了。
“总感觉我一个人对着别人看不见的观众们絮絮自语,有点神经病哦。”云青青盯着账户里可观的数字,又去翻了翻视频软件中自己的账户发布的那些视频内容。
“要不是这些我从来没有做过的视频作证,我都要怀疑自己是不是有了幻想症了。”
“好烦,不知道干什么,生活也太没意思了吧。”云青面无表情地喃喃自语。
这段时间无意识之下在直播间里过多且夸张地表露自己清绪的后果就是,云青青在没有开直播的时候更不愿意多说话做表情了。
有时候云青青觉得自己像是一个犯了癔症的人在自言自语。
“上班嘛,哪有人上班不疯的呢?”
在这股子说不清道不明的倦怠情绪推动下,云青青一连停播了一个星期,狠狠过了一番没有人窥伺的生活,才又一次打开了直播.
【“晚上好啊朋友们。”云青青照例跟观众们打了个招呼,看到有弹幕也在跟她问好,顿时脸上的笑容深了几分。
“没错,我又回家了。为什么回家?想回就回咯。开玩笑的啦,今天是七月半,当然要回家祭祖了。”
云青青三言两语回复了一下,就没有再多做解释,只看了看天色说:“虽然不信,但是心中还是要有敬畏,也存着一份慰藉。好了我要去点灯了,害怕的朋友自觉退出直播间哦。”】.
秦始皇时空。
看到云青青跟着家中长辈往山中走,鱼连忙穿上了她最好的衣裳,又将自己的女儿烟拾掇了一下。
烟懵懂地看向神色庄重的母亲:“妈妈,你不是说好衣裳穿多了会坏吗?”——她也学会了更顺口的称呼。
“祭祀先人,怎可轻浮?”鱼摸了摸女儿的脸,“更何况是神女的先人?烟,神女救了你,虽然她不在乎,但是你要记得她的恩情,日后要像侍奉母亲一样供奉神女。明白了吗?”
烟听话地点头。
鱼细细盯着云青青的长辈们在坟前点亮了蜡烛,她的爷爷喊着含糊不清的调子,依稀可以听出是要先人跟着灯光走,回家享受香火的意思。
“点灯?是了是了,夜里这么黑,怎么看得清路?是我们怠慢大父大母了。”恍然大悟之后,鱼看着家徒四壁犯了难,“油……回头去里长处榨一点菽油吧。”.
梁武帝时空。
萧衍若有所思。
“道有九十六种,唯佛一道,是于正道,其余九十五种皆为邪道[1]。《盂兰盆经》中有“目连救母”,佛法实含孝道,或许盂兰盆节能与这祭祖节结合?”
既然要供奉先祖,那为何不能供奉佛祖?
“佛法玄妙,为黑夜之明月,儒、道不过拱月之星,唯有皈依方为正道。”.
【云青青跟在长辈们身后,举着手电筒照亮前路,她的爷爷捧着燃烧的白烛走在最前方。
一路从山里走回了家中,爷爷慎之又慎地用烛火引燃供桌上早已备好的香烛,然后开始一边烧纸钱一边喃喃念叨,由于语速过快,云青青几乎听不明白他在讲些什么,只能模模糊糊地理解到大概是请父母长辈们回家享用饭菜的意思。
随后爷爷拿着香烛纸钱和一碗肉一杯酒去了家门口的路口,在那里摆好酒肉、点燃香烛纸钱。
“这是供奉给过路的、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让它们不至于抢劫祖先的贡品。”云青青的瞳孔中倒映着一豆烛火,“中元节,本来就是一个亡魂归家,看望亲人的节日啊。”】.
唐太宗时空。
李世民看着老人家庄重的神情,脸上渐渐露出了伤怀与追思。
“七月十五,中元之日,地官校勾,搜选人间,分别善恶,诸天圣众,普诣宫中,简定劫数,人鬼传录,饿鬼囚徒,一时皆集。[2]”
“也不知母亲与三姐是否会在这中元之日,回到人间来看看我们。”
转念,李世民却又想到如今的局面,长长叹了一口气。
“若是回来要看到如今这场面,母亲还是不要回来为好,免得她伤怀。”
许是被对母亲的思念勾起了已经淡泊的父子之情,李世民决定明天去看看太上皇。
——虽然不知道李渊愿不愿意看他,但不愿意又如何呢?反正他李世民才是天子,他想去就去。
哼.
唐肃宗时空。
想起战死的颜杲卿与侄儿颜季明,颜真卿的双眼饱含热泪。
“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天不悔祸,谁为荼毒。念尔遘残,百身何赎。[3]”
回忆起当年只寻找到侄儿头颅之时的悲痛欲绝,颜真卿仍然心神大恸,原来时间竟不能将这悲痛冲淡分毫。
“所幸……所幸,彼世兄长与贤侄俱在……只盼圣人莫要重蹈覆辙,只盼兄长与贤侄能够……能够活下来。”
但他知道,若是再来一次,兄长与贤侄仍然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颜家满门忠烈,不惧死战,只求为国尽忠。
“又到七月十五了啊……”.
【吃过饭后,云青青蹲在火堆旁,按照爷爷的吩咐撕开紧贴的纸钱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