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170(1 / 2)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今天你直播了吗[历史]》 160-170(第1/16页)
第161章 第四十四个视频之观后感。
【夜已深,云青青出了剧院,在温柔的暖光下沿着人行道行走。
“终于有点秋天的感觉了。”云青青缩了缩脖子,“寒潮要到了,开始降温了。”
回味了一会方才的表演,云青青叹了口气。
“大唐盛世,最让人心驰神往的还是当时开放包容的心态吧。
大唐人自信、开放、无所畏惧,因为大唐战无不胜、当世无人可争锋。
与大宋不同,大唐就是毫无半分掺假的盛世王朝。
可残酷的是,在竞争上岗的皇帝带领下,大唐的上下实在限波动太大了,骤起骤落的高峰低谷无缝衔接,纵观两千年史书也鲜有能与之争锋者。
辽阔幅员的‘安西万里疆’固然足以傲视群雄,但是也能在瞬息之间便沦落到‘边防在凤翔’的境地。
前一刻还是‘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几年后便是‘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盛世之景被打碎一地,仅仅需要一次安史之乱。”
云青青的脸上流露出些微惆怅。
“只是作为一个千年后的普通人,有时候我也在想,若是没有那一次让大唐骤然衰落的动乱,没有紧随而来的‘国都六陷’、‘天子九迁’,虽然最终大唐还是跳不出朝代周期律的轮回,但也应该能有一段较为平缓的下坡路吧?
——‘由是祸乱继起,兵革不息,民坠涂炭,无所控诉,凡二百余年’。
两百年的乱世啊,其中百姓经历的重重苦难、流出的道道血泪又岂是史书上这寥寥几笔可以道尽的呢?
当我站在历史长河的这一头往前回溯,总不由心生幻想,如果大唐的衰亡能稍加委婉和体面一些,没有遭受当头棒喝的华夏文明应当也不会由包容开放迅速变得保守封闭,最终误入了那样一条遗憾满满、血泪斑斑的歧途?
可惜历史已经盖棺定论,不论后人如何嗟叹也无从更改了。”】.
宋仁宗时空。
“凭什么你说什么都要拉大宋出来反衬?”赵祯先是愤愤了一下,记起史书中记载的蒙古崛起史,又觉得有些心虚.
唐高宗时空。
若说在云青青的前一段话——尤其是那句“安西万里疆”——之时,李治脸上尚且浮现出骄矜的笑意,而这丝微薄的笑意在紧随而来的那句“边防在凤翔”说出口之时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天幕贴心地在右下角标注了凤翔在当前时空的所在地名称,那“歧州雍县”四个字刺得他的双眼生疼。
“雍县、雍县!”
雍县是什么地方?
这里居四山之交,当五水之会,西阻陇关,南扼益门,自古以来被视为“关中之心膂”,“长安之右辅”,可以说雍县便是长安西方之门户,若有朝一日雍县沦为边境,那大唐也已到了危亡前夕了!
“造成这等局面的到底是何其昏庸无能的忘八端?”.
唐玄宗时空。
李隆基心神俱震,自脚底板冒起的凉气几乎是在须臾之间窜到了天灵盖上,带起了脑中嗡嗡的杂音。
他狼狈地抬手摁住额角,大脑迟钝地开始运转。
“忆昔开元全盛日……为何要忆昔开元?”自然是大唐的国力在开元一朝达到了顶峰,李隆基甚至来不及为这一肯定而欢欣鼓舞,云青青下一句话背后的深意便让他眼前一黑。
“难道,大唐竟是在朕手中盛极而衰不成?……不不不,也有可能是下一代君王……”李隆基几乎是有些惶然地连连摇头,“饶是前隋炀帝那样无德无能的天子,也花了十余年才败光了文帝留下的江山社稷……
是了,定是朕为子孙留下的盛世被那不孝子败亡了!”
“太子呢?把太子给朕叫过来!”.
唐高祖时空。
李渊原本还在为云青青的溢美之词而沾沾自喜,谁料转眼之间情势急转直下,接连几个大雷将他劈得两眼发直。
“什么叫国都六陷?”长安六次陷于敌手吗?
“什么又叫天子九迁?”堂堂天子竟然九次仓皇逃亡吗?
李渊嘴唇哆嗦着想,这个“六”和“九”是虚数还是实数来着?
“朕以为,大唐即使最终亡国,最糟也是不过下一个大汉而已。”
在天幕的影响下,李渊早早做好了大唐国祚不过几百年的心理准备,可在他心里大唐最差也不过沦落到汉末那种境况——朝廷权力失衡、中枢四下流离、天子权威尽丧,奸臣篡逆最终取而代之,反正只要篡位的不是司马家那种货色,李渊也捏着鼻子认了。
他自以为再差也不过于此了,谁料“国都六陷、天子九迁”这一套连环巴掌狠狠地抽得李渊两眼发直,嘴里讷讷不知如何言语.
唐太宗时空。
立政殿内寂然无声,这世间最尊贵的一家人聚在一处享受天伦之乐,可此时即使是李丽质也说不出任何嘻笑之言了。
“二郎……”长孙皇后担忧地看向牙关紧咬、面容紧绷的李世民,后者这才回过神来,想要朝妻子露出一个安抚的笑容,却发现嘴角的肌肉怎么都牵扯不动。
“我无事。”李世民咬牙道,他的面上一片平静,心底却在抓狂地大喊——
这群天杀的后世子孙究竟在干什么?!!难道我的后代里面也出了如徽钦二帝那般好似敌国细作一般的人物吗?
李世民忍了又忍,保持着风度与威仪将子女送走,又将宫人遣下去,待到内殿只剩下夫妻二人,李世民终于按耐不住情绪抱住妻子哭出声来。
“观音婢,我恨啊!”
在感受到长孙皇后温柔回抱的动作之后,李世民哭得更大声了。
“朕恨后世子孙不肖,辜负历代先祖心血,葬送了祖宗留下的基业!
但朕更恨其身为君父,一不能拒敌于外,二不能护住子民!
两百年的乱世啊!中原一乱,周边夷狄岂能不生异心?魏晋以降种种惨像犹在眼前,他们怎敢不时时以此为鉴呢?”
长孙皇后没有说话,只是轻拍着李世民的后背静静陪着他,等到李世民一时的情绪过去,擦干眼泪重新坐正了身子,对弄脏了长孙皇后的衣裳表示歉意之时,长孙皇后才温言问他:“二郎是否有些想法了?”
“渔阳鼙鼓……渔阳乃是蓟州治所,河北之地素来不稳,当初我命魏徵安抚河北,想来在那时空的史册上我也做出了一样的选择,只怕是收效甚微……”
至于为什么非要安抚河北,除开那些河北士族与关陇集团争权而搅弄风雨的历史遗留因素,恐怕就要追溯到某些太上皇冤杀窦建德、逼反河北士民的光辉往事了,当然,还有一些关乎隐太子的往事,这些就更不可为人道了。
“当初神迹初降,就有河北之高怀远询问李唐国祚几何,未曾想那方世界最后竟然真的是自河北生乱……”李世民自语道,“看来我还得尽力弥合河北人心才是。轻徭减赋?还是招揽河北士人入朝?”
李世民脑筋飞转,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今天你直播了吗[历史]》 160-170(第2/16页)
恨不得立马招来心腹们商讨,宣人入宫的话到了喉头,突然想起如今夜色已深,还是让诸公好好休息一夜吧。
——虽然不知道他们能不能睡得着.
【“如果说用一个人的一生来比拟一个文明,那么原始社会时期,文明是尚在母亲腹中的胚胎,到了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孩子就正式呱呱落地,而在夏商周便是蒙昧的孩童逐渐吸收天地间的养分而长大,春秋与战国则见证他躁动地发育成长。
秦汉时期,华夏文明开始抽条发育,直到孝武皇帝掌权以后的大汉,他进入了身强体壮、锋芒毕露的青年时期,所以陈汤能够说出‘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样无所忌惮的豪言,所以史书上也能留下‘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这样的壮语。”
云青青在灯光下吐出了一口白气,继续说道。
“大唐也是豪情万丈的,但同样是大一统的盛世王朝,盛唐的豪情与强汉又有所不同。
强汉意气风发、一往无前,即使是匈奴也不过在边境骚扰掳掠,所以他是鲜衣怒马、未遭催折的青年人,而到大唐建立之时,中原已经经历了汉末三国不休的战火、饱受魏晋之后胡人的磋磨,曾经热血昂扬的青年人是否会因这一段漫长又黑暗的干戈寥落与疆土分裂一蹶不振呢?已经饱经风霜的中年人还能否东山再起?
那个时候谁也不知道,谁也不敢想。”
“毕竟,在华夏史书之外,也有许多曾经缔造了重重辉煌的文明一步一步、不可逆转地走向了衰败与消散,先生者先盛,先盛者先衰,这些曾经青春的文明最终也只留下了一点残痕朽迹以供后人凭吊。
我们常说四大文明古国,但是四大古国到如今也只余华夏。
古埃及没能长久,三千年的帝国泯灭在了阿拉伯人的手里,只留下黄沙中的金字塔供人瞻仰;古罗马也没能永恒,昔年横跨亚非欧、称霸地中海的帝国在日耳曼和匈人等蛮族的屠刀下一步步走向分裂和凋零;古印度更是在经历了外族长久的统治之后,原生文明已经尘封于史书残卷难以考证;还有古巴比伦、古波斯、古希腊等等,在地球online的版本更迭下,这一串名单可以拉得很长很长,这些文明都曾光芒万丈,却最后都终结于日落西山。
唯有中国,有横空出世的大唐以强横的、不可一世地姿态宣告世界——
东山再起不是空想,再造盛世不是虚妄。
太阳既然会落下,自然也能重新升起!大汉之后自有大唐来统御万疆。
而当华夏文明的太阳再一次冉冉升起之时,笼罩在东亚大地上的一切阴翳与迷乱自当如冰雪消融。
所以此后千年,我等后人仰望汉末以降长达四百年的这条复兴之路,也会因此而生出莫大的勇气与毫不动摇的信心:
千年前的祖先可以做到,那我们自然也可以做到;曾被摧折的肩膀可以重铸,那我们自然也能挺直脊梁。
我们的文明能够复兴,我们的文明也必将复兴!
这是下一个千年的后人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
云青青心底暗自想:这一个千年的复兴之路,就是由我们来走了。】.
秦始皇时空。
始皇帝轻轻敲击着手边的案几,沉默良久,才不得不承认:“大秦,不过一孩童尔。”
即使大秦国祚能有百年千年,但放到整个文明的漫长生命之中,也不过占据小小的一段罢了。
这个认知让始皇帝很挫败,但也让他更加振奋。
“大秦乃后世万朝之首,自当由朕来为后人匡天下而定一统。
一家一姓之江山,亦是千秋万代传承之起源。”.
汉文帝时空。
“古埃及、古罗马、古印度……”刘恒重复着这些国度的名号,唇角露出一丝真切的笑意,“唯我华夏,不曾冠以古字啊!”.
魏明帝时空。
与刘恒不同的是,曹叡的脸色格外阴冷,眼神亦是冰寒至极。
“晋室、胡人……哼!”
“即便中原未定,哪轮得到胡人来耀武扬威?晋室,废物也!”.
宋太祖时空。
赵匡胤怔怔地听着这段话。
“如果盛唐是中年,那大宋是什么呢?大宋又该走什么道路?”
赵匡胤在只言片语中拼凑出那个大宋的未来。
“大宋,承担起其应有的历史使命了吗?”
想来是没有的。
历代中原王朝至关重要的使命之一便是要源源不断地弹压草*原,遏制其发展壮大,以免酿成五胡乱华一般的惨重后果,可终宋一朝,却是坐视北方草原不断发展膨胀,最后孕育出了蒙古那样的怪物,最终中原故地尽数沦于异族之手,让那蛮夷缔造了一个大一统的王朝!
可恨可叹,宋朝几百年国祚、南北两朝十数位皇帝,竟比不上一个乞丐!.
【“所以盛唐才显得尤为珍贵,因为这是日薄西山之后的朝阳,是星火黯淡之后的涅槃,是漫长低谷之后更胜往昔的盛世。
举个小例子,我们都说汉朝的使者纵横西域,其举止是史书盖棺的‘骄横’,但汉初的九世之仇尚且要蛰伏七十余载,须得四代明君的励精图治才能在孝武皇帝一朝得以一雪前耻,让傅介子、班超等得以如鱼得水纵横西域。
而在大唐,武德九年的颉利可汗尚能挥师南下直抵渭水河畔,逼得太宗皇帝与其立下渭水之盟,等到贞观四年,颉利就只能顶着大唐第一舞王的称号在未央宫为太上皇献舞了。
当然,我并不是拉踩,但是忍一时越想越气,退一步越退越亏,大唐人报仇主打的就是一个快狠准,你说是吧,王玄策?”】.
汉武帝时空。
“忍一时越想越气,退一步越退越亏!哈哈哈哈,好!”刘彻觉得这句话非常对自己的胃口。
身为帝王虽然有不得不妥协之处,但刘彻从来不说一个委屈自己的人,主打的就是与其内耗自己,不如发疯折磨别人,我不爽也让你爽不了.
唐高祖时空。
李渊先是为突厥挥兵南下直指长安的形式悚然一惊,听得渭水之盟才稍稍放下心来,但随即,另一个词汇就挑动了他敏感的神经——
“太上皇?为何是太上皇?”
李渊坐在龙椅上,突然打了一个寒噤。
秦王府。
此时,秦王李世民仍在书房,他紧紧攥着手中原本把玩着的玉佩,出神地想:
“这便是我要承载的天命吗?弥合四百年乱世离散的人心,抚平南北兵戈带来的伤痕,驱夷狄而定边疆,重铸华夏文明的辉煌盛世……”一桩桩一件件地数下来,李世民只觉得肩头那无形的担子越来越沉重。
“突厥南下,大唐绝不可败!”李世民的眼中迸出锋锐的战意。
大唐不能败,也败不起!
一旦战败,那紧随而来的必然是河北的反叛与江南的动荡,届时新生的王朝便是内忧外患并起,轻则群雄并起、重回割据的形势,重则……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今天你直播了吗[历史]》 160-170(第3/16页)
“若是突厥南下,只怕五胡乱华之景要重现中原!”
李世民长长地吐了一口气。
“小子德薄,却不敢负上天所托。”
至于这个太宗皇帝是不是他?
开玩笑,不是他难道还是李建成、李元吉那种货色?
“不过,这王玄策又是何等人物?”
王玄策:谢邀,人在家中,受宠若惊,只怕明天家里门槛保不住,我还是先溜为敬!.
【“而在大唐之后,这样生机勃勃的盛世就再难重现了。
不管是两宋还是明清,华夏文明愈来愈趋于保守,像是逐渐开始步入暮年,最后更是……算了不说了。”
云青青笑了笑,“一百多年前,华夏文明病入膏肓,再一次走到了衰老消亡的关头,那些或盘踞在侧、或隔海遥望的鬣狗们环绕在这条垂死巨龙面前,窥伺着她的身躯、窃喜着她的衰弱,想要用华夏的血肉充盈它们的饥肠,它们窃窃私语:
几千年了,华夏终于要颓废、溃败,最终退下历史的牌桌了吧?
但是不好意思啊,历史的牌桌上,牌友们已经换了好几轮,但华夏仍旧手握筹码、笑对风云。
一千年前的大唐能够让五胡乱华之后的枯木逢春,一千年以后的新天地自然也能让岌岌陆沉的死灰复燃。于是这一簇薪火再一次熊熊燃烧起来了。谁也不能阻挡,烈火再次燎原。”】
第162章 第四十五个视频之四大文明。
【“各位晚上好!”
上班行尸走肉,下班生龙活虎说的就是云青青。
而星期五的下班快乐加倍。
云青青照例买了些吃的喝的带回房间,准备好好犒劳一下自己。
“昨天晚上整理我的电脑,嘿!翻出来个好东西……”云青青说着打开了笔记本电脑,熟练地打开层层的文件夹,翻到了命名为“夕阳西下”的文件夹,点击打开,里面分门别类地排列着许多文件夹和压缩包,什么“作业合集”、“课本电子档”、“学习心得”云云,全是大学四年攒下的家底。
“昨晚一翻到这个盘,那些苦哈哈赶作业的时光历历在目,一晃我已经毕业这么多年了啊。”云青青感叹一声,点进“作业合集”之中翻找。“前几天不是看完表演聊到了大唐嘛,看大家对历史挺感兴趣的,我正好以前做了一份实践课的大作业,带大家一起来看看。
思路打开,不要局限于国内嘛,让我们放眼看世界。”】.
云青青这话一出,原本不甚在意的观众们纷纷不由自主地端正了姿态,心中有想法的自然无比在意,心中无杂念的则是纯纯抱着看个新奇,长长见识的念头。
“世界……是什么样的?”
“只知中国之大,尚不知世界究竟多广呢。”
“知道了又如何?一国尚且纷乱不休,知道得再多也不过徒增烦恼。”
“且听听她怎么说。”.
【云青青打开了尘封已久的PPT,因为内容过大速度甚至有点慢,于是她抓紧时间吃完了最后几口烧烤。
“好了,让我们从文明的最开始讲起。”云青青喝了口饮料,擦擦嘴正式开始播放PPT。
“据我当年查的资料显示,最开始的城市曾在世界上的六个地方出现,而其中的四个因其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巨大的影响而被合称为‘四大文明’。
人类最古早的文明出现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两河流域,在这个被称为‘新月沃土’的地方,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孕育出了以乌鲁克为代表的大大小小的城市文明,我们更习惯称之为‘古巴比伦’。
目前我国可考的、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是商朝的甲骨文,而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约比甲骨文早了将近两千年。”
随着云青青的讲述,PPT上的图片和动图也在不断切换,“而与其息息相关的则是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相较于两河流域而言,古埃及三面为沙漠,一面靠海,更加封闭也更加安全。
公元前3150年左右,美尼斯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统一的国家,而这个古老的国度在这片土地上延续了三千年之久,直到罗马将其灭亡,而其文明则断绝于阿拉伯人手中——那一年,在中国正是大唐的贞观十三年。”】.
秦始皇时空。
始皇帝的眼角不自觉地抽搐了一下。
“朕以为中国之外,皆为蛮夷,却不想……”即使是被原五国——楚国除外——看不起的老秦人,在面对西戎时也是以文明人自居的,在时人眼中,四方蛮夷皆是野蛮无知、不通教化,靠近中原者尚且如此,更遑论那些更遥远的地方?
就算是天幕透露了异域也有国度存在,但毕竟耳听为虚,即使是始皇帝心中也仍是存在着四夷皆贱的念头。
——直到听到云青青这番话透露出的信息,直到看到那些即使是残迹也能看出文明存在的图片与影像。
“比商更早两千年……”两千年啊,这个时光太漫长了,往后两千年是云青青所在的后世,往前两千年又是怎样的光景呢?
一人之生死、一朝之更迭,在两千年的时光面前竟如此渺小。
而听到后面那存在了三千年的王朝,始皇帝心中更是百味杂陈。
他欲求大秦万世而不得,可在世界的另一端,有王朝绵延了三千年之久.
唐太宗时空。
若说始皇帝心中更多的是苦涩,那李世民心中则是万分的震惊了。
“贞观十三年!”李世民有一瞬间的坐立难安,“灭亡三千年之国者,该是何等精兵强将?”
转而他看着阿拉伯帝国扩张的动图,脑中不可遏制地想到了一个可能——
“若其国内无大动乱,按如此态势扩张,有朝一日与大唐定有一战!”
届时,大唐可有能力面对这远方而来的敌人?若是不幸在那场国运转折的动乱之后,大唐可还有余力?
李世民的眼神陡然锐利了起来.
唐高宗时空。
李治和武后对视一眼。
“该派些人西行出使,好生打听一番。”
武后点点头,低声道:“我朝对于这些国家知之甚少,若真有强邻在侧,只怕兵戈难免。”
“至少,我们的消息不能只来源于那些行商。”李治按了按额角,“不论是否有兵戈起,也不论是否为你我所在之时,当为后人留下警示才是。”
“陛下所言甚是。”.
【“而在南亚,印度河流域则孕育了一个独特的文明——古印度文明。嗯,这个文明比较特别,特别的点在于其可考的文本资料几乎没有流传下来,它是因为1922年在哈拉巴地区发掘出了遗迹才进入世人眼中。
从遗迹中得到的信息是哈拉巴文化大约在公元前两千年左右,在哈拉巴文化衰落后,雅利安人越过了喜马拉雅山的天堑入侵南亚地区,在当地建立起统一的国家,更建立了万恶的种姓制度,从此古印度地区进入了‘吠陀’时代。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今天你直播了吗[历史]》 160-170(第4/16页)
后来笈多建立了孔雀王朝,他的孙子阿育王将王朝版图扩张到了最大,而在阿育王过世后的第六年,在遥远的东亚,秦王政接受了赵王迁的投降,秦灭六国的征程取得了第一个标志性的成果。”】.
秦二世时空。
扶苏狠狠地一握拳,心中激荡万分。
“虽然世界广大,大秦亦能在世界史书上留下一笔!”听到这里,扶苏忍不住想起了秦灭六国的那些年,意气风发的父亲与生机勃勃的大秦。
“虽然……”扶苏的眼底黯了黯,又很快振奋起来。虽然在云青青所在的那个世界,大秦没能延续下去,但他相信在当前之世,旧事不会再重演,大秦的未来必将有更多的华章!.
普通百姓在云青青介绍前面三大古文明的时候并没有多大的热情,对于他们来说,这些东西距离他们的生活太遥远了,远到已经突破了他们所能想象的最遥远的边界,更不用说那些外国名字听起来还别扭又拗口。
直到终于轮到了中国,所有人的精神都是一振!
“好奇怪,为何我如此激动?”
“甚至觉得秦始皇那个暴君也分外威严?心底还有些高兴?”
“这是为什么?我怎么有点鼻酸?”.
【“相较于其他三个古文明而言中国年轻很多,因为在我国的史书上,夏开始于4100年前左右,但国际认可的是从有实证的商开始,而商大概开始于3600年前。
嗯,后面良渚遗址和越挖越离谱的三星堆把时间线往前拉了,这个暂时就不说了。
要是算上神话时代的话,中国历史大概可以从盘古开天地、女娲抟土造人开始讲起,后面三皇五帝就从神话传奇转入了历史传说了,都略过略过。”
云青青马不停蹄地跳过那几张图片,继续介绍道:“在这张各地遗迹分布图上我们可以看出,公元前3000年左右中华文明已经有了后来我们所见到的基本雏形,北抵辽河,南至江南,东临大海,西到西南。
而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世界旧貌换新颜,各个文明都在稳步发育当中。两河流域已经点亮了很多个世界首创的成就,后来萨尔贡开创了阿卡德帝国,统一了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后世尊称其为萨尔贡大帝。
埃及地区也在繁荣发展,同时也建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观之一的金字塔,‘人怕时间,时间怕金字塔’,但有句话说的得好:‘陛下,奇观误国啊!’在宏伟的跨世纪流传的奇观背后是大量人力物力的消耗,这大大激化了社会矛盾,直接导致中央集权被严重削弱,到了第六王朝末期,古埃及的统一已经在地方割据的现实中名存实亡。
插个题外话,要不说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呢,这个强支弱干的局势在中国古代也出现了很多次,你说是吧?周赧王?”
云青青喝了口水,将PPT翻到下一页。
“而在这个时期,三皇五帝开始交替,黄帝开启了华夏文明的五帝时代,而禹带领文明挺过了大洪水时代,因此禹成为了天子,分天下为九州,铸九鼎而定天下,启继承了禹的天子之为宣告着家天下时代的来临。
嗯,至于古印度,不好意思,暂不可考哦。
总之,在文明的第一个千年里,虽然有冲突与争斗,但各个文明都是一片欣欣向荣,但与此同时,另一股被世界忽视已久的力量终于要向世界宣告他们的降临。”
云青青适时地表现出了沉凝的神色。】.
隋炀帝时空。
“奇观误国?哼,无能之君才会因奇观误国。”杨广斩钉截铁地下了论断,“而大隋在朕的手中建造的奇观,只会成为后世子孙千秋万代瞻仰的伟迹!”.
唐太宗时空。
“另一股力量?大哥,是什么力量?”李泰蹲在东宫,一边看天幕一边蹭李承乾的点心。
“应当是,草原吧?”
第163章 第四十五个视频之游牧民族。
【“一万多年前,智人经过分流形成了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在以四大文明为代表的农耕民族专心种田发育的同时,人类的另一支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走上了另一条与农耕渐行渐远的道路——游牧。
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游牧民族开始大规模驯养并使用一种动物,马匹。”
云青青的脸上露出了回忆的神色。
“我记得小时候有一篇课文就说过‘人类所曾做到的最高贵的征服,就是征服了这豪迈而剽悍的动物’,但其实换一个角度来看,如果不是遇上了人类,马这种吃得多但是能量转化率很低的生物,在野外估计是争不过偶蹄目生物的。
这大概是人与马命中注定的缘分吧。
游牧民族获得了马匹,战斗力极速上升,农耕与游牧两个民族之间的平衡开始逆转。
游牧民族有三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分支,分别是蒙古-突厥系、印欧系和我们前面提到过的闪米特人,而在这个时期最活跃的就是发源于里海地区的印欧系和起源于阿拉伯半岛沙漠的闪米特人。
游牧民族入侵的第一个高光就是在这一个时期,印欧游牧民族闯入了南亚的印度半岛,令曾经辉煌的古国只闻牧歌,而闪米特人的一支抵达两河流域,开创了我们之前提到过的古巴比伦。
没错,我读书的时候一直以为古巴比伦是农耕民族的城市,没想到人家是游牧出身,不过这也不妨碍汉谟拉比法典的辉煌光耀千年。
而另一支直接闯到了古埃及,将古埃及分裂承南北两半,并在北方建立埃及十五、十六王朝,并要求南方的埃及十三、十四王朝向自己称臣纳贡。
嗯,又是很强的既视感啊,你说是吧?东晋和南宋。”】.
晋元帝时空。
司马睿气得当了一回桌面清理大师,将案几连带着上面的简牍都掀翻在地。
“小小庶民,竟敢妄议天子!”
近来王家主导的本土化版“圆桌会议”搞得有声有色,司马睿在朝堂上越来越束手束脚,四处碰壁、到处受气,没想到看天幕找个乐子竟然也会被扫射到。
“可恨!可恨!”
——也不知他在骂谁可恨.
宋真宗时空。
赵恒也涨红了脸。
“澶渊一战,大宋为胜者,与辽结为兄弟之盟,宋为兄辽为弟,兄弟之间的银钱往来,怎么能叫称臣纳贡?”
赵恒深感被云青青羞辱到了,不停喃喃道,“朕不愿两国黎民百姓沉沦战事,以至骨肉生离、夫妻死别,明明是仁君之心,后人怎可如此恶意揣测?”.
宋高宗时空。
赵构却是眼前一亮。
“如今宗泽虽说屡有捷报,但天子行在在南方,谁知道他是不是谎报军情?”赵构被金兵吓破了胆子,对于能收复北方失地是真没信心。
他开始认真地考量宋金划江而治的可行性。
“若能保得赵宋宗庙社稷,便是向金人称臣纳贡又如何?”
至于东晋这前车之鉴,没关系,反正他不至于沦为亡国之君就行,后人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今天你直播了吗[历史]》 160-170(第5/16页)
福祸自有后人处理嘛.
【“而在其他文明遭受游牧民族致命打击的时候,位于欧亚大陆的最东边的华夏文明凭借着地势之利夺过了游牧民族世界入侵的第一波攻势,得以平稳发育。
一直到公元前1600左右,赫梯人带着铁器攻入古巴比伦,古印度进入了‘吠陀’时代,古埃及在抗争中一步步变成了尼罗河畔的侵略者,可以说是整个大陆西边乱成了一锅粥。
而在东方,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夏朝错过的机会被商朝抓住,商朝的崛起伴随着经济与科技地飞跃式发展,几百年后商朝的青铜业已经远超西方,鼎盛时期更是成为了当时世界上疆域最为辽阔的国家。自此,华夏文明开始了领先世界三千年的进程。”】.
秦始皇时空。
淳于越眯起眼睛看着那些图片,每一个箭头代表的都是一次行军和一场大战的发生,每一次轻描淡写的交替背后都是无数人沉默的血泪。
“由此纵观人类发展,竟是兵戈多而安宁少,战争旷日持久而与民休息时短。”
淳于越想起东周以降、列国伐交频频的历史记载与亲身经历,不由得对自己一直以来的坚持产生了一丝怀疑。
“分封,真的就好吗?”
纵然后世的历史已经肯定了郡县制的正确性,但分封制的正统性一直存在于淳于越的心中,虽然屡受动摇,却不曾坍塌。
直到这一刻他突然的明悟.
汉武帝时空。
“一千多年前,所谓赫梯人就能以铁器武装军队了吗?那经过一千年,他们的武器岂不是更精良了?”
刘彻心下一动,在心底极大地提升了对于西方那些人的危险性评估等级。
“如今少府灌钢之法已颇有成效,铁器当普及至军中才是。”
听到刘彻的自言自语,霍去病眉毛一扬,朗声道:“臣请先武装边军。”
刘彻一眼就看出他的小九九,笑道:“放心,少了谁都不会少了仲卿的。”
他故意顿了顿,才在霍去病欲言又止、止言又欲的表情下继续说道:“羽林骑也不会少。”
霍去病面露喜色,刘彻心底却在暗暗发愁:
又要钉马掌,又要做武器,国库钱不太够啊!还有哪里来这么多矿呢?
嗯,明天找一下桑弘羊吧。
你问内帑?那是皇帝的私库,自然是要供养天子的了.
【“当然,在西边的各方势力打出狗脑子的时候,东方也出现了一些小小游牧民族分支,诸如土方、龙方、羌方、鬼方等等,虽然没有到伤筋动骨的地步,但是不断滋扰边境实在让人恼火,于是,成汤王朝第二十三人君王武丁灭躬方、土方,亡西羌、荆襄,《诗经》中《商颂玄鸟》篇就曾描绘道: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说的就是殷商的国都邑周边千里的土地都是商朝民众的居住地,由此可见当时商朝武德还是非常充沛的。”
云青青想了想,还是插了个题外话,“说到了武丁,我就不可避免地想到了一个人,妇好,她是武丁的妻子之一,但是她另一个更让人瞩目的身份则是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在商王武丁对周边方国、部族的一系列战争之中,妇好多次受命代商王征兵并屡任军将征战沙场。
有一种说法是,当时的印欧系游牧民族的分支雅利安人在向东迁徙的过程中于中亚草原分流,一支向南进入了南亚半岛,而另一支继续向东抵达了华夏,然后一头撞上了妇好。
当然,这个说法不保真,但是我们仍然可以联想,在游牧民族入侵世界的脚步下东方真的不是他们的目标吗?而我们的祖先是否真的曾经对入侵者进行过反击?
这些过往都湮灭在时间长河之中,只有不断地溯源才能窥得当年只麟半爪的掠影,或许这就是考古的意义和魅力吧。”】.
唐高祖时空。
身体逐渐好转李三娘倚靠在软榻上,有懂医理的侍女正在为她疏通筋骨。
“妇好。”李三娘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对千年前的这位女将军升起了一股惺惺相惜之情。“如此功绩,史书竟不曾为你留名。”
李三娘轻轻叹了一口气,几不可闻地道:“若是我早逝,是否我在史册上也不过凭帝女之尊留名?”
甚至,她是否能留名?
后人或许知道平阳昭公主,又有谁知道李三娘叫什么呢?
可能只能等到她的陵墓被人掘开,她的姓名才能为天下人知晓吧.
汉武帝时空。
司马谈心下大为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