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190(2 / 2)
“如此军民……如此军民!”
刘彻心中一酸,喃喃道:“是这赵宋的君王辜负了他们啊!”
此念一起,刘彻心中的酸涩更是止不住地往外冒:“为何不是朕之子民呢?朕定爱尔等甚!”
他唤来小黄门:“令司马相如为崖山一战之军民作赋,传告各世!朕要让世间皆知其忠烈!”.
宋神宗时空。
赵顼怔怔地坐在龙椅上,嘴唇翕动却久久不能言语。
“钓鱼城坚守三十六年,崖山十万军民为大宋殉。”他仰头,眼角流下两行清泪,眼神却变得坚定。“变法一事,势必可成!”
谁敢阻挠他变法强国……
赵顼阖上眼帘,却仍泄出了一丝杀机.
宋太祖时空。
知晓了大宋因何而亡,赵匡胤反而冷静了下来。
他静静盯着趴伏在地上哀嚎的赵光义,直看得后者毛骨悚然,这才声音嘶哑地开口道:“到最后,你这一脉的歹竹倒是出了几颗好笋。”
明明赵匡胤的神色并无异常,赵光义却觉得这样的赵匡胤比先去暴怒打得他半死的模样更加可怕,他只敢唯唯诺诺地应承着前者的言语,不敢多发一言。
“好!好啊!”赵匡胤突然大笑出声,看到赵光义震惊而迷茫的神情,他嘲讽道,“就你这个脑子也敢想当皇帝?”
赵光义:一怒之下怒了一下。
“若说此前所谓北宋种种,会让天下人心动摇的话,那这蒙元一出,天下人心尽归我赵宋皇室尔!”
靖康之耻又如何?这固然让天子和皇室颜面扫地,但这更会让世人看清楚若是胡人南下,汉人将会处在如何水深火热的境地。
而他这时只要颁一道诏书,再佐以几条政令,就能让这些陷入对胡人无穷恐惧的百姓尽数归附!因为只有他赵匡胤能够完成统一天下的伟业,也只有他能够带着大宋走上与原来截然不同的道路!
“看来,朕的那些老兄弟,暂时还不能清闲下来啊……”赵匡胤的目光落在了惦念已久的燕云十六州之上。
更改历史的原定轨迹,就从今日开始吧!
第184章 第四十五个视频之十三至十四世纪。
【“十三世纪无疑是蒙古人的世纪,这股发源于世界上最辽阔草原的飓风从东亚刮到了中亚、南亚再到西亚,触及东欧和中欧,席卷亚欧大陆的同时,甚至剑指非洲,所向披靡的蒙古大军可以说是改变了亚欧大陆大部分地区的政治版图和文明进程。
蒙古帝国由元帝国本部加上四大汗国构成,这个版图超过3300万平方公里的庞大帝国,人口总计也超过了1亿。
即使是后来退出了中原,蒙古帝国在中、西亚,东、南欧等地区仍然保持着强悍的力量,并且持续了很长的时间,后来的帖木儿帝国、莫卧儿王朝,都是蒙古帝国政治和军事的延续。
可以说蒙古帝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是要远远超过我们引以为傲的汉唐盛世的”】.
宋宁宗时空。
“怎么就退出中原了?你倒是多说些啊?”年纪较小的托雷沉不住气,恨不得钻进去提着云青青的脚摇上几下,好叫她吐出更多的东西。
“没关系,托雷,知道了这些已经很足够了!”
铁木真哈哈大笑,洒脱道,“长生天眷顾,我们已经知道了关于未来的许多事,难道现在的我们竟不能创造比原来的历史中更伟大的成就吗?”
“上帝之鞭……就让世人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上帝之鞭吧!”
铁木真意气风发,挥鞭直指西方.
明太祖时空。
朱元璋狠狠地皱眉:“这女娃子说的什么话?那蒙古人残暴无德,怎么能和汉唐相提并论?”
“但若是看这世界格局,正如娘子所说,都因蒙古人而改变。”马皇后伸手在天幕上虚虚描摹出那条已经了熟于心的路线,“泊*于成吉思汗四海为家,声教渐被,无此疆彼界。朔南名利之相往来,适千里者,如在户庭;之万里者,如出邻家。
重八你看这丝路,就是在蒙古疆域之内,自此以后东西交通畅通无阻,亚欧两端互通有无。
世界也的确因其而相连。”
朱元璋张了张嘴,想要理直气壮地反驳,却只能底气不足地道:“对于咱汉人来说,蒙古人就是灾祸!
山河奄有中华在,咱的大明就如日月重开汉唐天!”
——至于为什么不是大宋天?
嗨,这不是老朱听了宋朝的历史之后,觉得还是汉唐比较有排面嘛.
【而在本世纪,另一个强国应该算是埃及的马穆鲁克苏丹国,‘马穆鲁克’在阿拉伯语中意为‘被占有的人’,即奴隶,这个伊克塔制封建制的国家不但挫败了蒙古人的两次入侵,而且攻灭耶路撒冷王国、彻底消灭了十字军东征所留下的残余力量,重整了西亚的政治格局,逐渐将埃及推上鼎盛。
欧洲,法兰西王国也进入了黄金时代,卡佩王室在强化自身力量的同时,也通过不断削弱地方封建主的势力而逐步完成了统一的进程,法兰西的权威更是在圣路易的时代达到了高峰。
地中海沿岸的诸城邦之中,意大利的名为热那亚的城邦在当时也正处在鼎盛时期,因此意大利压倒了包括威尼斯在内的其它商业城邦,从而获得了在地中海和黑海沿岸的特权,顺利成为这一时期东西方贸易的重要媒介。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今天你直播了吗[历史]》 180-190(第6/15页)
在伊比利亚半岛上,从718年的科瓦东加战役开始,西班牙人反对阿拉伯人占领的收复失地运动,或者说再征服运动已经持续了七个世纪。
1212年,卡斯蒂利亚的国王阿方索八世率领五万西班牙联军,与以阿尔摩哈德王朝埃米尔穆罕默德纳西尔为首的十二万外族军队,在西班牙的托洛萨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激战,这场战役的结果是阿尔摩哈德王朝损兵六万多,在伊比利亚的势力被大大削弱。
两年后卡斯蒂利亚围攻塞维利亚,攻克塞城后,卡斯蒂利亚军继续大举南侵,至1251年已触及直布罗陀海峡一带。至此,除了西班牙的奈斯尔王朝外,伊比利亚半岛的外族势力几乎已经退却。”
云青青的手指在地图上划拉过来。
“再来看我们熟悉到东罗马拜占庭帝国。
由教皇英诺森三世发动、法兰西王国提奥波德三世率领的十字军开始了第四次东征。
原本这次东征的目的是要通过进攻阿尤布王朝,来解救被□□控制的耶路撒冷。结果因为拜占庭王子小阿列克修斯朝十字军借兵,企图以此夺取王位,十字军最终攻陷了君士坦丁堡。
拜占庭帝国包括爱琴海、亚得里亚海沿岸许多港口和克里特岛在内的近乎一半的领土被威尼斯夺取,而十字军则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建立了拉丁帝国和雅典公国、亚该亚侯国这两个附庸于君士坦丁堡的国家。
即使1261年拜占庭帝国成功复国,但在拉丁帝国统治期间,十字军已将君士坦丁堡内世代累积的财富掠夺殆尽,而十字军推行的某些政策也导致拜占庭帝国的政治、经济基础被彻底摧毁。
自此以后,别说是恢复罗马的荣光,拜占庭甚至只能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打击下苟延残喘,这个延续了千年的帝国,终于一步步走到了穷途末路。”
她讲述的声音很平淡,但脸上却还是不由自主地流露出了哀惋和叹息。】.
明武宗时空。
“一场持续了七百年的收复失地运动!”朱厚照惊叹道,他的目光中不由带上了一丝敬意,“驱除入侵者,乃本土民族每一个人应当承担的责任!”
“更何况鞑靼曾予大明耻辱,大明自当以血偿之!”.
清世祖时空。
听闻拜占庭的王子企图借十字军来为自己谋得王位,皇太后嗤笑出声:“有前三次东征前车之鉴,这拜占庭的王子怎么还没有认清楚这十字军的本质?”
“或许是他看得清楚,只是他以为自己能够掌控局面,抑或是他并不在意其后果,只是想要登上王位而已。”苏麻喇姑低眉回答。
“若为前者,是为无自知之明的愚蠢;若为后者,则是无家国之心的狠毒。”摇了摇头,皇太后下了定论,“皆不堪为君也。”
苏麻喇姑附和道:“只可惜那拜占庭帝国,原为罗马之正统后裔,却再也不能复现祖上荣光。”.
汉明帝时空。
刘庄亦为拜占庭的衰落而叹息不已,这叹息无关于国家之分、种族之别,只是一个强盛王朝的掌权人对于另一个辉煌帝国的日薄西山,而产生的那一丝微渺的“物伤其类”。
“忆及女郎曾言及的神圣罗马帝国,这打着罗马旗号的所谓后来人,不过是致使其衰落的元凶粉饰罪行的招牌罢了。”
刘庄悲哀地想到:云青青怀着调笑的语气说那出身匈奴的所谓后汉,又何尝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神圣罗马帝国”呢?.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由奥斯曼于1299年在小亚细亚建立,其立国也是享受了蒙古帝国的余泽,因为蒙古灭了阿拉伯帝国,让属于罗姆苏丹国的奥斯曼部落获得了猥琐发育的时间。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成立开启了下一个百年的故事。
他开始反噬自己原来的宗主国,并朝着拜占庭帝国举起了屠刀。
在这一百年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向欧洲东南不断扩张,攻占巴尔干半岛,连连挫败拜占庭、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匈牙利等国,欧洲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奥斯曼土耳其来去纵横,直到本世纪末,中亚的帖木儿帝国开始强大,向小亚细亚扩张,并盯上了奥斯曼土耳其。
而自从1370年帖木儿篡夺西察合台汗国开始,帖木儿帝国先后征服了花剌子模、今阿富汗地区,降服东察合、波斯、钦察汗国、印度,充分展现了蒙古骑兵的战斗力还是可以横扫欧洲,做回自己。”
云青青没忍住又说了一个现代的梗。
“欧洲日益发展,文艺复兴在意大利萌芽,但丁的《神曲》影响了彼得拉克,后者成为了文艺复兴的发起者,反对教会神权地位与禁欲主义,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文化主张。
而1348年,黑死病第一次袭击了英国伦敦,但当时的人们绝对想不到,这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的三百年间,欧洲将笼罩在黑死病的阴云之下,欧洲三分之一的人口将因此丧生!
黑死病促使薄伽丘写出了《十日谈》,而这本巨著的诞生令文艺复兴在意大利成为了大势所趋。”】.
明太祖时空。
“又来了一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朱元璋提笔记下了这个国家,他算了算时间,自言自语道,“应该差不多到咱大明了?”
“唉,这欧洲地方不大,各种势力倒是不少!一丛丛地生,一片片地灭,实在人让咱眼花缭乱!也不知道来日咱大明的使者到访欧洲之时,这些国家又有几多生灭?”.
唐宪宗时空。
韩愈觉得这“文艺复兴”颇有一番熟悉的既视感。
“借倡古文之名,扬治国治学理念,这不就是我如今在做之事?”
韩愈想起六朝以来那些一味追求排偶、音律,讲究辞藻、典故,但实际上形式僵化、内容虚无的骈文就头痛不已。
“骈文华而不实,不适于用,行文当质朴自然,文以载道!
吾等原学古道而欲兼通其辞;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
唐高宗时空。
李治细细叮嘱武后:“明日当召太医令觐见,令其面陈疫病防治之事。”
武后应喏,简要讲了讲目前已成定例的异国他邦入大唐之时边关对于防疫的要求,又保证择日将会布告天下,令百姓知之。
李治满意地点点头:“你做事,我素来是放心的。
只是瘟疫可怖,再如何小心谨慎也不为过。”.
明成祖时空。
“倒是没有想过,残元早已剿灭,而蒙古还有如此强大的势力残留在中亚、西亚等地区。”朱棣皱了皱眉,片刻后又尽数舒展,“罢了,总归暂时祸害不到大明,且令其在西边发展着吧。
遣人照着汉宣、隋文经略西域一般,去其中运作一番,去打那些异族总比掉头来霍霍大明百姓的好。”
第185章 第四十五个视频之洪武皇帝。
【“在奥斯曼土耳其发展壮大之际,东边的元朝逐渐摇摇欲坠。元朝的疆域东起日本海、南抵南海、西至天山,北边的贝加尔湖更是成为了元朝的内湖,可以说‘东尽辽左西极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今天你直播了吗[历史]》 180-190(第7/15页)
流沙,北逾阴山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时不及也’。
虽然拥有了广袤的领土,但是元朝并没有于之相匹配的健全机制,王朝中期就已经出现了皇位继承混乱、政变频繁的状况,到后期更是政治腐败、权臣干政,再加上蒙古汉化的进度迟滞,为维护蒙古贵族的利益,元朝推行民族隔离和歧视的政策;统治者又实行苛政杂税,不仅是民族矛盾日益加剧,就是底层的蒙古人也过得极为艰难。
1351年,黄河泛滥,元惠宗令贾鲁治黄河,动用十五万民夫与两万士兵,欲令黄河复归旧道,贾鲁确实有治河之能,使黄河南流合淮入海。但其麾下官吏敲诈勒索、极尽压榨,民众甚怨之,白莲教趁机率教众起事,以红巾为标志,称‘红巾军’,红巾一出,天下影从。
‘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红巾军起义正式拉开了元末农民起义的序幕,敲响了‘壮哉乾元’的丧钟。”
怀揣着小心思,云青青匆匆略过了这段时间的风云跌宕,直接将时间线拉到了明初。
“洪武皇帝从各路义军之中脱颖而出,在击败了南方的其他竞争对手之后,于1367年开始北伐,并在次年攻破元大都,至此,中原丢失了四百年的燕云十六州终于得以收回!
而元惠宗北遁上都,隔年又至应昌,仍旧使用‘大元’国号,盘踞一方,与明朝对峙了十几年。洪武皇帝为此发动了多次北伐北元的军事行动,一直到1388年明军于捕鱼儿海击溃北元残部,才算正式抹除了‘大元’这个国号;1042年北元内乱,但是天元帝脱古思帖木儿的旧部阿鲁台与瓦剌决裂,拥立窝阔台后裔鬼力赤为大汗,仍然活动在明朝边境,这就是后来所称的‘鞑靼’。”】.
元顺帝时空。
脱脱脸色狰狞,神色恐怖得仿佛要杀人,
“大元的基业,竟亡于吾等之手吗?!!”脱脱目眦欲裂,转而又鼻头一酸,忍不住嚎啕出声。
滁州。
去岁冬天,彭早住自称鲁怀王,赵均用自称永义王,而郭子兴等仍是元帅,朱重八见郭子兴有在濠州安稳下来的势头,就带着自己的心腹徐达、汤和等二十四人离开了濠州,一路南下招兵买马,先略定远,又克滁州,结果等他刚攻下滁州不久,郭子兴因受到赵均用、孙德崖等人的排挤又来投奔他了。投奔不说,朱重八仍自居为郭大帅麾下之将,但在朱重八交出兵权之后,郭子兴在其子郭天叙的挑唆下对朱重八有了芥蒂,这就让他很难受了。
故而这段时间朱重八很是怏怏不乐,于是今夜叫上了新投效的幕府书记李善长并徐达、汤和等几个兄弟来府上喝酒,佐着云青青的讲述下酒,一面对那些前朝旧事、外邦风云指指点点。
“也不知这能驱逐蒙古鞑子的洪武皇帝究竟是何方英雄?恢复中华、再造一统!这是何等的伟业!”朱重八吞了一口酒业,目露神往,“不知我朱重八能否跟着郭大帅为其一卒?”
徐达、汤和几人七嘴八舌地表达着对于洪武皇帝的向往,当然,最重要的是不忘籍此表达一番“虽然很向往但还是大哥第一位”的忠心,只有李善长静静小嘬了几口,幽幽地道:“为什么朱将军就不能是洪武皇帝呢?”
“那咱定然……嘎?”朱重八傻了。
“噗——”徐达等人喷了。
只有李善长继续声音轻飘飘地说起了这段时间他通过深扒评论区明朝人的发言得出的严密推导过程,最后得出结论——
“由此可见,这洪武皇帝极有可能就是朱将军!”
说完,却没听见有人提问或是附和,李善长一看,好家伙,全都是一脸梦幻地不知道在想啥。
李善长深思:这家伙也能当开国皇帝?莫非是我的推断有误?.
明太祖时空。
听到云青青的后半段话,朱元璋脸上的五官都要皱成一团了。
今年徐达、常遇春奉命北伐,顺利攻克元朝大都,迫使元帝妥懽帖木儿仓皇北遁,虽然朱元璋对徐达令其得以遁逃不满,但说实话,朱元璋内心也已将北元残部视为秋后的蚂蚱,觉得他们已经蹦哒不了几天了。
谁能想到这蚂蚱居然还真能蹦哒呢?
“北宋末年,燕山一带曾在两年之内得而复失,朕深以此为鉴,大明切不可步宋之后尘,当一鼓作气,彻底击溃残元部众!”
朱元璋心想:这可不能再打出什么几征了,要的就是做足准备、一次抄底,永绝后患!.
宋孝宗时空。
赵昚的注意力却在另一个地方。
“白莲教?”赵昚回忆了一下,民间似乎有一个叫做“白莲宗”的教派,好像是净土宗系的新教门,在当地流传甚广以致朝廷也有所耳闻,据说是其创始宗师慈照仰慕东晋名僧慧远莲社遗风所创。
赵昚熟练地调出阅览区搜索“慈照”,果然搜索到了一些相关的信息。
果然,此白莲宗就是彼白莲教,而白莲宗曾因‘愚夫愚妇转相证诱,聚落田里,皆乐其妄’而遭朝廷禁止,慈照更是以“食菜事魔”的罪名被流放至江州,一直到三十年前,也就是太上皇绍兴三年,慈照才遇赦还京。
等等……
“慈照大师正在京师?”赵昚思及后来是白莲教的教众起兵反元,更是打出了“复宋”的旗号,对白莲宗及慈照也心生一丝好感,“不若来日召见慈照大师,听其演说净土法门?”
若于国有益,不妨将这禁令稍稍松上一松?
——尚不具悉白莲教千年来反宋复唐、反元复宋、反明复元、反清复明这一系列光辉奋斗历程的赵昚如是想道.
【“明朝建立之后,洪武皇帝励精图治,轻徭薄赋,奖励垦荒、大搞屯田、提倡种植棉花等经济作物,又徙富民、抑豪强,清查户口等,国内民力得以迅速恢复,开创‘洪武之治’,又先后征服云南、辽东等,剪除元朝的羽翼,收回河西走廊,一统天下,其功绩自然是彪炳史册,但他也有自身的缺陷与局限性,这些先不聊,光是说说他在位的后期,经历了丧孙、丧子、丧妻之后的洪武皇帝再无桎梏,又为了能让建文帝顺利即位,在朝堂开启了‘洪武大逃杀’,将朝堂几乎清理一空,还有他重启殉葬、明令禁海、滥发纸钞、定制八股等政策也确实贻害千年。
但正如管理员所说的‘其为农民起义领袖,是应该肯定的’。”】.
明成祖时空。
朱棣想起当年老爷子宁愿让朱允炆那个小崽子继承皇位也不愿意考虑几个儿子,心中就仍有积怨,纵然他知道老爷子素来偏爱大哥,但太子人都死了,他还执意要太子一系一个毫无建树的小崽子继承他的一切,这让他们这些为大明镇守边疆的儿子如何想?
更何况,那小崽子看起来仁善,杀起叔叔们来可是毫不手软!
“可惜啊可惜,这大明江山最后还是落到了我手中!”朱棣楠楠自语,也不知这话是要说给谁听,“朕还要将大明推上一个堪比汉唐的盛世,好叫世人知晓,朕!才应该是这社稷的主人!”.
清圣祖时空。
“明太祖授天智勇,崛起布衣,纬武经文,统一方夏,凡其制度,准古酌今,咸极周详,非独后代莫能越其范围,及汉唐宋诸君诚有所未及也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今天你直播了吗[历史]》 180-190(第8/15页)
!”康熙对于朱元璋倒是极为肯定,“其为英武伟烈之主,非寻常帝王可比也!”.
明太祖时空。
朱元璋如遭雷击!
他一把抓过马皇后的手,声音颤抖地问:“大妹子,咱听到了啥?咱是不是听错了?”
不等马皇后回答,他又连连点头自语道:“没错,一定是咱听错了!标儿的身体这么好!你的身子骨也素来健朗!怎么会走在咱的前头呢?
咱戎马一生,战场上受的伤不知道有多少,肯定是我走在前头,标儿好好继位,你安安心心当了皇太后啊!”
马皇后看着这个在朝堂上作风冷硬的的男人眼眶泛红,不由得反手回握住朱元璋的手,轻柔地安慰道:“不管她怎么说的,咱们从今天开始好生调养身子,一定能顺顺利利白头到老,标儿也能顺利继位的!”
朱元璋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叠声儿地应了:“明日开始,每日都要太医为你们母子俩请平安脉!不!今夜就要!来人!来人!宣太医!”
马皇后看着朱元璋大声呼和着命人宣太医,没有出声阻止,心中想着的反而是云青青所说的那些“贻害无穷”的政令,下定决心不能叫他走上老路。
“我和标儿在时,尚能劝一劝,若是我俩都走了,他一人留在世上,该是如何地伤心难过呢?”马皇后想着,“我自甘囿于后宫,原因之一不就是想着即是朱元璋登上了高处不胜寒的至尊之位,也还能有一个知冷识热、夫妻一体的战友携手前行吗?”
皇城之中的天子在忧心爱妻爱子的身体寿数,皇城之外的文武百官则在担忧自己的前程性命。
有人想要提问:不知这“大逃杀”是如何之大?又是怎么样“杀”?
思维敏捷者已经联想到,若是太子薨逝以后皇帝又要令太孙继位的话,那这些开国重臣应该都免不了一轮清洗。
而所有人的想法竟出奇一致:不管怎么说,一定要劝皇后和太子好好保重身体!
如果说洪武皇帝是一匹烈马的话,皇后和太子就是拉住他的缰绳,而一旦这两根缰绳不在,这匹马怕是就此成了一匹疯马!
到时候谁能拉得住他啊!!!
——官员们窒息地想。
第186章 第四十五个视频之十四末十五初。
【“在蒙元走向崩溃之际,英法两国正打得火热——物理意义上的火热,从1337年英王爱德华三世率军进军法兰西开始,英法两国之间先后爆发了以斯鲁伊斯海战、克雷西会展为代表的战役,一路攻克至法兰西的加来,直到黑死病横扫欧洲,两国不得不休战。
十年后,英格兰再度进军,于普瓦捷大败法军,俘虏法王约翰二世,籍此向法兰西索取巨额赎金,无休止的战争、苛捐杂税和崩溃的经济最后导致了法兰西人民的起义。
在内忧外患下登基的法兰西新王查理五世厉兵秣马,决心夺回失地,两国直接或间接地几番交手,最后西班牙-法兰西联合舰队在拉罗谢尔大破英格兰海军,并陆续攻陷阿基坦境内的大部分堡垒,英王担心会失去全部领地,最后两国缔结二十年停战协定。
这一份协定也的确保证了两国二十年的和平,直到英格兰再度重启战端,此后将近一百五十年,英法两国你来我往,交锋不断,最后以法军攻陷加来,英格兰失去在欧陆上的最后一个城市为止,这场漫长的战争终于结束。”
云青青眯了眯眼,点评道:“发现没有,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和自由,是不能靠别人施舍得到的。”】.
宋仁宗时空。
赵祯以袖掩面,感觉自己羞得无颜见人。
“此百年战争实为法兰西抗击外敌之战。”听了云青青只言片语的赵祯对于百年不屈的法兰西有了些许好感——或许是因为他把自己代入到了法兰西一方的缘故——由此更加羞愧于大宋日后的怯战之风。
“朕当谨记今日所言,大宋可与他国和平相处,但决不能是以大宋步步后退换来!
大宋诸军,绝对不能怯战!”.
明成祖时空。
朱棣没理会云青青的点评,他在思考一个问题。
“那英格兰虽是岛国,却也有些疆域,也算得上富庶,他们都如此富有攻击性,那倭国岂不更加垂涎大陆的富饶?怪不得……”
转而又想到:“英格兰入侵法兰西,以海战为先锋,而法兰西驱逐英格兰,亦是因海战获胜而得益,如此看来,对于欧洲诸国——或者说沿海诸国,一支强大的海军的震慑力或许比陆军更甚!”.
【“在法王‘西狩’之际,神圣罗马帝国正在逐渐走向衰落,此时垄断了帝国皇冠流传途径、执掌帝国三百余年的正是著名的哈布斯堡家族,也就是那个因为内部通婚使得后代逐渐畸形、罹患各种先天性疾病,或是早亡或是绝嗣最后凋零的家族。
1356年,神圣罗马帝国颁布了《金玺诏书》,从法律层面确定皇帝只能从七大选帝侯中产生,选帝侯由三名教会大主教和七名世俗君王组成,而因为西欧各国王室之间复杂且混乱的姻亲关系,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那种‘我管你叫哥,你管我叫爸,咱俩各论各的’的奇葩关系。”
云青青放出了一张在网上搜罗到的欧洲王室谱系图,其混乱程度就让人乍一看看不明白,仔细一看还是不能理解。
“前面说到,奥斯曼土耳其的膨胀被帖木儿汗国打断,在蒙古骑兵一路高歌再度走向西欧的时候,历史再一次重现了——首领帖木儿在1405年突然没了,于是不管是奥斯曼还是拜占庭,又一次存活了下来。
咦,怎么感觉蒙古人西征这么猛,靠的是献祭首领啊?”】.
汉高祖时空。
“前有四帝共治,后有均分国土,怎么现在还有皇帝轮流做?”刘邦纳闷地扣脑壳,“乃公怎么感觉这欧洲人把皇帝当儿戏一样?”
张良淡淡回答:“或许是因为欧洲那特殊的地理与国情。”顿了顿,又补充一句,“还有那凌驾皇权之上的宗教。”
刘邦认同地点了点头,突然问起一件心中存在已久的事:“若非当年秦始皇灭六国而一天下,我华夏中国是否也会沦落到那欧洲一般的地步?”不是刘邦多想,实在是既视感太强了——祖上同出一脉、王室彼此联姻、诸国打打和和,这谁看了不说一句欧洲小春秋啊?
张良沉吟片刻,认真思索了一番,点头道:“或许。”
当年满心愤懑与仇恨的青年历经半生风云跌宕,再回过头去看当年那些忿忿不平的种种,竟有一种豁然开朗的心态。
“暴秦无德,但于华夏来说,秦始皇大抵也是身负天命,注定由他一统天下。”毕竟,就当年六国那些君王那种货色,也不能指望他们能够和千古未有的始皇帝媲美,更别说阻挡赢秦东出了。
“既如此,始皇帝倒是值得立一座宗庙,让他也受一受后人的祭祀。”刘邦咂摸了一下,美美畅想,“也不知他收到大汉子民的祭祀,会不会在地下气得活过来嘿嘿。”.
清世祖时空。
在听闻云青青一句话简介的哈布斯堡家族史之时,皇太后主仆二人的神色就是一变,而在评论区看见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今天你直播了吗[历史]》 180-190(第9/15页)
各时空曾听云青青提起过近亲结婚害处的网友们轮番科普之后,皇太后的脸色就更加不好了。
“近亲通婚,竟是三代以内血亲吗?”皇太后神色捉摸不定,她自然是有自己的小心思的,虽然如今的皇帝是她的亲生儿子,但是她还想博尔济吉特氏再出一个皇后,甚至她已经跟卓礼克图亲王通过气,兄长也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成为大清国的皇后,加深科尔沁草原与爱新觉罗氏的联系,如今云青青这一说,实在是大大地打乱了她和兄长的打算……
“不若请卓礼克图亲王送博尔济吉特氏三代以外的贵女入宫?”也就是苏麻喇姑这样陪伴皇太后已久的心腹老人敢在立后这样过的大事上为说上几句。
“可三代外的贵女……罢了。”皇太后思索片刻,最后放松了神情,“哥哥既然也能见到此景,定然心有成算,届时让他自行决定吧,不论是谁入宫,只要是我博尔济吉特氏的女儿,我都会尽力扶持的。”.
【“欧洲黑死病、文艺复兴、英法百年战争等各种大事接连登场之时,时间也来到了十五世纪。
十五世纪初,燕王通过靖难之役从侄子手里夺来了江山,借助死了好几年的亲爹蹦出来写的传位诏书而登基践阼,改元永乐。
对内,他延续洪武帝鼓励开垦荒田、迁民宽乡等政策,打造了‘永乐盛世’,又迁都北京,以天子之身镇守国门。
对外,北上亲征漠北、南下克复安南,自唐末以来华夏中原王朝再一次掌控了中南半岛。
而更重要的是,他开启了东方的‘大航海时代’,也就是我提到过很多次的‘郑和下西洋’。
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规模最大、船只最多的、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船队曾远航至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最远到达东非和红海,是在欧洲的地理大发现的航行以前,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险。”
PPT上展现了郑和数次下西洋的路线。
“可惜的是在永乐帝过世之后,人死政息,明朝收回了探索世界的脚步,此后几百年,华夏也再没有主动迈向世界。
而病逝途中的郑和也没能越过近在咫尺的好望角。”】.
明成祖时空。
“人亡政息?”朱棣的死亡视线射向了额头冷汗直冒的大胖儿子,看得后者冷汗连连,朱高炽一边擦冷汗一边嘟嘟囔囔。
“父皇,您想以海师扬大明国威儿臣没意见,但您有算过这两次郑和出海给国库带来的压力么?”
“混账!你身为一国储君、大明未来的天子,怎能只看到这眼前的钱粮?”
朱高炽动了动嘴,没敢继续说下去,只能默默腹诽:又是打鞑靼又是打安南,还要花大笔银子去出海,您这又当皇帝又当将军的开心了,可苦了我每天到处扣扣搜搜,发愁国库空虚。
一看朱高炽这敢怒不敢言的样子朱棣就气笑了,恨铁不成钢地骂道:“鼠目寸光!”
“郑和出海一则是为了扬我国威,二则是为了探明海外是否有强敌,这都是为了大明能够安宁!再看后世种种血泪教训,你还敢松弛海事吗?”
“不敢了不敢了!儿臣万万不敢!”朱高炽惶恐地行礼,心中却还在嘀咕:那不是之前不知道吗?现在知道了远洋有恶邻,谁还敢掉以轻心呢?.
明宣宗时空。
郑和坐在书房中,手边是厚厚一摞资料——都是他历次航海所记录的内容,有航海路线图、沿途诸国风俗等等,自从他从评论区知道自己的心血在后来被人所焚之后,他就将这些内容细细地上传了一份至天幕,在最开始他还担心此物泄露某些机密,后来发现除了他之外本时空谁都不能在书海之中搜索到这些东西之后才放下心来。
“我竟是病死在途中的吗?”郑和的左手拇指不断摩挲着书册边缘,片刻的怅惘之后他露出一个坦然的笑容,“也好!也好!如此才算不负陛下所托!”
陛下崩于榆木川,他郑和的战场是在海上,能够死在航行之中,也算是跟随陛下的脚步!.
明太祖时空。
“好哇!好哇!就知道是朱棣那个王八崽子!敢抢他侄儿的皇位!”朱元璋怒气勃发,气得在原地打转,“来人啊!来人!去给老子把朱棣那小王八蛋提过来!”
马皇后强忍笑意地看着他无能狂怒的样子,暗道:“这句王八崽子也不知道骂了谁!”
朱元璋回头一见马皇后似笑非笑的脸,心底一酸:说到底,还是标儿没能健康长寿才让这王八崽子捡了漏!还算他干的不错,也没丢了老朱的脸!但是该打的还是要打!
传令的宫人出门之际,在自己殿内看着天幕的朱棣只感觉寒毛一竖,浑身一个激灵,突然福至心灵:“坏了!老爷子要打我了!这下我不得脱层皮?
来人!
快去东宫请大哥,就说十万火急!
弟弟等着他救命!!”
第187章 第四十五个视频之大航海开启。
【“在郑和率领着船队在深海上远洋之时,亚欧大陆的另一边,英法之间的百年战争仍在持续,虽然法兰西这次□□得很,但到了十五世纪20年代左右,法兰西事实上已经岌岌可危,在1420年,法兰西甚至被迫签署了《特鲁瓦条约》,这个条约几乎昭示着法兰西将要亡国——因为该条约的内容包括让英王成为法兰西的摄政王,英王亨利五世有权在法王查理六世死后继承法兰西的王位,而这份条约也并没有带来和平,次年,博热之战爆发,1422年,两位旧王同年去世,新王登基之后的两国就法兰西王位开始了新一轮的交锋。
法兰西节节败退,英军一路高歌挺近了法兰西的南方要塞——奥尔良城,发生在这一座城市的奥尔良战役涌现出了法兰西的民族英雄——贞德,这个十九岁的少女亲率三千余人救援被困半年已久的奥尔良,并率领士气高涨的法军连下三座要塞,不仅解救了奥尔良,还一举扭转了法兰西的不利局*势!自此以后,英法之间攻守易形了!”
云青青用手机投屏出来一张油画的照片,上面是因为身披甲胄、腰悬宝剑、手持大旗的将军,她眼神坚毅,身躯挺拔,像是一杆标枪高高伫立在那里。
“在1453年,法军终于收复了加来以外的全部领土,在同年,奥斯曼土耳其也攻克了君士坦丁堡,并将其改名为伊斯坦布尔,东罗马拜占庭正式灭亡!到此,罗马的太阳终究还是不可避免地永远落下了。”】.
唐高祖时空。
“善!”李三娘看着那英姿勃发的女将军,忍不住喝彩。
柴令武看了看贞德的画像,又偏过头看了眼一身利落打扮,手持长枪的母亲,点评道:“不如阿娘远矣!”这些日子他从母亲、二叔还有许多长辈口中知晓了母亲当年起兵的往事,正是心怀激荡、与有荣焉的时候,自然看谁都比不上自家天下第一好的母亲。
李三娘捏了捏儿子的脸颊,笑骂道:“油嘴滑舌!你说好话也没用!该扎的马步还是得扎!”
“把屁股沉下去!把手举好了!”
柴令武:……一时之间,心如死灰.
汉高祖时空。
刘邦朝着西方遥遥举杯:“敬大汉那未曾谋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