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0(1 / 2)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惹皇叔》 25-30(第1/20页)
第25章 第25章宫宴,无人处,他牢牢地……
一男子缓步行来,他穿着一袭碧城色的道袍,高冠束发,广袖低垂,身形高硕无双,容颜昳丽异常,望之宛若天上人。
他是云麓观中的玄衍道人……不,他就是淮王赵上钧。
乐师拨动箜篌,隔着帘子,听不真切,音色渺渺,如从天外来。
春夜温煦,蓬莱殿中点起龙涎脂膏,紫金的兽炉中烧着白檀香,暖意融融,傅棠梨却觉
得手脚冰冷,她低下了头,装作什么也没看见,紧紧握住了手中的酒盏,才能止住指尖的颤抖。
赵上钧一幅道家装扮,素衣宽袍,眉目清冷,显得与周遭的奢华盛宴格格不入,他上前去,对着冯太后跪下,礼数周全地磕了三个头。
“儿来迟,请太后恕罪,儿出家多年,身无长物,无以贺太后寿辰,唯有在神明前奉三柱香,祈愿太后娘娘福寿安康,百岁千岁。”
冯太后方才拿捏着姿态,这会儿看见赵上钧,脸上却是掩饰不住的激动,红了眼眶,道:“前次话都说不到两句,你就走了,哀家心里难受,气了好几天,哀家不求别的,只求你时常回来,让哀家多看看你,旁的什么礼物都不要的。”
赵上钧沉默了一下,一板一眼地回道:“太后是儿的母亲,儿自然是惦记母亲的。”
冯太后听了这话,忍不住要落泪,她抬起袖子,按了按眼角:“你终究记得哀家是你的母亲,好,这就好。”
还是元延帝劝慰道:“今日太后寿辰,五郎又回来了,合该欢喜才是。”
冯太后这才收了泪,复又露出慈爱的笑容。
少顷,赵上钧落座,居于元延帝下首。
元延帝确实如传闻所说,十分疼爱这个弟弟,不停地侧过头来和他说话,面上含笑,言语温煦。
赵上钧略微答了两句,神色不过平常,他的目光环顾大殿,淡淡地问了一句:“今日家宴,却有生人,不知为谁?”
傅棠梨心里抖了一下,假借喝酒的姿势,举袖掩面,将头埋了下去。
那边李怀恩闻言,捧了酒盏过来,朝赵上钧一躬身,语气恭敬:“仆李怀恩,乃临川夫婿,家父李颜,为范阳节度使,久仰淮王殿下威名,今日得见,幸甚,仆敬殿下一杯。”
案上放着白玉盏,赵上钧的手指在旁边敲了两下,元延帝身后的大内总管宋太监会意,急忙唤了宫人,端了一壶茶,亲自过去,给赵上钧斟了满盏。
赵上钧并不起身,他的姿态甚至带着一点慵懒,举了举白玉盏而已。
李怀恩眼神很好,他看了看赵上钧手中的白玉盏,语气别有深意:“殿下,今夜乃太后千秋,不喝酒、却饮茶,怎能尽兴?”
赵上钧把玩着手中的茶盏,平平地道:“我乃出家修道之人,不沾荤酒。”
李怀恩的眼中浮现出一种讥讽的神色,他迅速看了元延帝一眼。
元延帝微不可察点了点头。
李怀恩笑了起来,他方才温驯和善,但此时却如同一匹狼,咧嘴露出了雪白的牙齿:“在我们草原上,骑得了快马,喝得了烈酒,才算是男人,我原以为淮王殿下和我们一样,没曾想,您却如此文雅。”
周遭谈笑的声音再次低了下来,一众王公互相看了看,皆露惊异之色,没料到这胡蛮子如此大胆,竟当面出言挑衅淮王。
临川公主紧张地站了起来。
赵上钧神色不动,甚至没有看李怀恩一眼,他抿了一口茶,简单地吐出两个字:“下去。”
李怀恩不退反进,踏前一步,咄咄逼人:“我曾听闻殿下神武无双,心向往之,此次进京,本打算向殿下讨教一二,如今看来,殿下是斯文人,不好唐突。”
赵上钧霍然抬眼,与李怀恩目光相对。
煞气如剑刃,直刺面门,李怀恩心中一震,但他根本来不及反应,只在一刹那,赵上钧已然起身、探手,迅若疾风,掐住了他的颈项。
李怀恩酒盏落地,张大嘴巴,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赵上钧手背青筋凸起,猛地发力,向下一掼,“砰”的一声巨响,将李怀恩砸到了地上,身前的食案四分五裂,散落一地。
李怀恩面孔发青,双腿抽搐般地乱蹬,他的眼睛瞪得几乎要突出来,抓住了赵上钧的手腕,拼命试图掰开,但那只手却如同铁铸一般,纹丝不动。
赵上钧压制在李怀恩的上方,他俯身看着李怀恩,肃杀的气势席卷而来,大殿上辉煌的灯火也为之一暗。
“五郎!”元延帝倏然一声断喝。
“皇叔!”临川公主踉跄着扑过来,跪倒在赵上钧面前,用颤抖的声音祈求着,“怀恩喝醉了,并未有意冒犯,求皇叔开恩,饶他这一次。”
赵上钧眼眸中的血色一掠而过,他看了临川公主一眼,缓缓地放开了手,站起身来,带着一种高傲的漠然,扫过四周。
殿上诸人皆噤口,面面相觑而已。
临川公主急忙去扶李怀恩,李怀恩推开了她,自己挣扎着爬了起来,捂住喉咙,粗粗地喘气。
冯太后勃然色变,埋怨道:“这是怎么着,好端端的,你们闹什么?”
赵上钧拂了拂衣襟上并不存在的灰尘:“胡蛮小儿,狂妄无状,若非太后寿宴,吾必杀之。”
他的语气很平静,李怀恩却打了个冷战。
元延帝的眉头皱了一下,看着临川公主,露出不悦之色,斥道:“还不退下。”
临川公主低声谢了罪,含泪扶着李怀恩下去了。
元延帝复又转过来,摇头叹气,对赵上钧道:“你出家修道多年,脾气怎么反倒增长了,一个后生晚辈罢了,纵然无礼,也不需这般打打杀杀,今日家宴,太后也在上面看着,岂不扫兴?”
虽是责备的话语,但元延帝说得随意,还拍了拍赵上钧的肩膀,俨然是一个仁厚友爱的兄长。
在元延帝面前,赵上钧作为一个臣子或者是弟弟,并无僭越之态,他褪去了一身煞气,略一躬身:“是,臣失礼了。”
稍后,宫人们收拾了残局,席间笙歌再起。
赵上钧四平八稳地坐在那里,重新举起白玉盏,漫不经心地道了一句:“此间,似乎还有一个生人?”
沈皇后闻言,唤了一声:“太子。”
赵元嘉当即起身,朝傅棠梨抬手示意。
傅棠梨腿脚发软,站了几次才站起来,她咬紧牙关,长长地吸了一口气,跟随赵永嘉走上前去,对赵上钧款款拜下:“儿见过淮王殿下,殿下万福。”
殿中灯火灼灼,照若明昼,她眉目婉丽,仪态端方,面上的神情也恰到好处,一点浅笑,温良娴雅。
元延帝对傅棠梨大抵还是满意的,指着她,对赵上钧道:“此傅氏,其祖为尚书令,其父为国子监祭酒,家世清白,德容兼备,是朕和皇后为永嘉聘下的太子妃。”
赵元嘉虽然并不中意这门婚约,但此时却须顺着元延帝的话,接口笑道:“礼部和宗正寺已拟定,越明年,元月大婚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惹皇叔》 25-30(第2/20页)
,皇叔届时须得过来喝一杯喜酒,切勿推脱。”
宋太监命宫人奉茶水给傅棠梨。
傅棠梨接过茶盏:“儿敬淮王殿下。”
赵上钧缓缓地站起身来,他的身量极高大,在通明的灯火中形成一片浓郁的阴影,压了下来。
汗水顺着后脊流下,令人颤栗,傅棠梨连一眼都不敢多看,她垂下眼帘,挺直腰肢,保持着得体的姿态,举杯欲饮。
茶盏被人拿走了。
傅棠梨微微错愕,抬起眼来。
正正地撞入赵上钧的眼底。
他的眼睛颜色有点浅,像是极深的夜,覆盖了一重雪,冰冷而深邃,看着傅棠梨的时候,没有任何情绪,“酒以成礼,傅娘子知礼否?”
傅棠梨一窒。
这下,连元延帝都免不了道了一句:“不要酒的是你,要酒的也是你,岂不是叫人无所适从?”
赵上钧的语气似乎平常:“元嘉和临川不同,他的新妇,我自然要格外看重几分。”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他最后几个字说得特别慢,好像是一个字一个字从舌尖吐出来。
傅棠梨立即低下头去:“儿无状,是儿之过。”
宋太监机灵,麻溜地换了酒,给傅棠梨奉上。
傅棠梨举杯再拜,一饮而尽。
今日宫宴,奉的是玉薤春,这酒烈而浓醇,香气彻骨,一口下去,火辣辣的酒水从喉咙滑过,烧得傅棠梨的胸口都难受起来,心跳得越发急促了。
而赵上钧不言亦不语,只是那么看着,目
光冷淡,带着一种尘世外的疏离,让人琢磨不出他的意味。
赵元嘉试图解围,讪讪地叫了一声:“皇叔。”
傅棠梨沉默着,又斟了一杯酒,再拜再饮,如是而三。
赵上钧终于笑了一下,很浅的笑,如同冰冷的刀锋掠过,他拂了拂衣袖,只说了一个字:“好。”
什么好呢?无人可以分辨。
礼毕,傅棠梨维持着优雅的姿态,告退而下。
赵元嘉陪在她身边,难得体贴,低声安慰了一句:“皇叔生性冷肃,不苟言笑,并非对你不喜,无需忧虑。”
傅棠梨心虚,不敢应声,她缓缓回到自己位上,待坐定,才发现汗水已经湿透了后背,一片冰凉凉的。
沈皇后和一旁的安王妃正低声闲语,抽空看了看傅棠梨,声音带上了几分笑意:“被吓到了吧,淮王素来如此,生人勿近,初见面难免生疏,往后你同太子一道,以诚礼事之,日子久了,熟稔起来,与一般长辈也并无不同。”
傅棠梨心乱如麻,无暇顾及沈皇后在说什么,只含含糊糊地应了一声。
大殿里立着四尊半人高的紫金兽炉,焚着翠云龙翔,香韵浓郁,或如云龙之态,渐渐愈堆愈浓,还有宫人发鬓间的脂香气,馥郁旖旎,压得人胸口沉甸甸的。
玉薤春酿入了腹,酒意渐渐上来,似一滩春水,困住了四肢百骸,傅棠梨觉得周遭的一切都变得迷离起来,她试图恢复清醒,想要喝一口热茶,但手伸出去,不知是醉了,还是心慌,半天都摸不到茶盏。
“傅娘子怎么了?”旁边不知何时过来一个宫廷女官,关切地问道,“您喝醉了吗?可要到偏殿小憩片刻?”
沈皇后闻声,转过头来瞥了一眼,却见是高宫正。
高宫正原是先帝身边的旧宫人,年岁颇长,又掌戒令纠禁之职,在宫中很受敬重,沈皇后对她也客气三分,便顺口道:“二娘怎这般浅量,惹人笑话,既如此,高姑姑带她下去暂歇,且醒醒酒。”
高宫正应喏,很快,两个宫人上前,扶起傅棠梨。
傅棠梨昏昏沉沉的,正欲逃离这迷乱之地,告了一声罪,匆匆起身,随宫人去了偏殿。
说是偏殿,不过是用十六扇紫檀琉璃螭龙纹屏风在蓬莱殿的西侧隔了一方静室,又有满绣金丝牡丹的绢纱从屏风上垂落,层层叠叠,光影交错,自成空间。
没了旁人的眼光,傅棠梨松了一口气,不再端着姿态,软软地坐在地榻上,斜靠着案几。
高宫正温和地道:“傅娘子稍坐,我叫人给你端醒酒汤来。”
傅棠梨以手支着额头,半闭着眼睛,“嗯”了一声。
隔着屏风,笙歌犹可闻,稍远处,宴上嘈嘈切切,谈笑声、私语声、又或劝酒声,不一而足。
她的脑袋一涨一涨的,心跳得难受,眉头皱了起来。
外面不知谁说了什么趣事,众人皆笑了起来。
就在这一片隐约的喧杂中,那个男人的声音在傅棠梨的耳畔突兀地响起,显得格外低沉。
“傅娘子喝醉了吗?”
傅棠梨吓得一激灵,脱口惊叫了半声,紧张地用手捂住了嘴。
男人低低地笑了起来,他不知是什么时候走进来的,此时从傅棠梨的后面俯下身来,道袍的袖子长而宽大,垂落下来,遮住了水晶灯罩,周遭的光线越发昏暗,让人如坠云雾中,什么都看不真切。
他靠得太近了,傅棠梨能感觉到他身体的温度,灼热得叫人心悸,而他身上的味道,却是白雪覆盖山野,信者焚起乌木香,混合着白梅花的气息,苦而清冷。
宫人早已不知去向,此间唯有他和她,和歌舞盛宴只隔了一层半透的屏风。
“嗯?”他的语调挑高起来,带着上位者浓烈的压迫感,“你在怕我吗?”
方才喝下的酒水都化作冷汗,从额头冒了出来,傅棠梨一瞬间吓醒了,她不敢回头,甚至不敢动弹一下,气息微弱地道:“淮王威武,儿胆小,此刻心中犹颤颤。”
赵上钧好像笑了一下:“哦,是因为我威武,还是……因为你做贼心虚?”
傅棠梨头皮发麻,拼命吸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殿下何出此言,叫人费解。”
赵上钧从鼻子里发出一点声音,象是笑了一下,那冰冷的意味却如同刀锋。他突然伸手,扳过傅棠梨的肩膀。
他的力度太大了,只是一只手而已,傅棠梨已经无法承受,被他压制着,腰肢向后弯折,几乎仰面倒在案几上。
金簪从发间滑落,掉了下来,发出轻微的“叮当”声,她的头发是黑色的丝缎,垂满他的臂弯,她的眼睛睁得圆圆的,朦胧的醉意尚未完全散去,幽暗的光影下,如同春日潋滟的水波,那是一种不自觉的、纯真的妩媚。
赵上钧的心绪似乎愉悦了一些,又似乎更恼怒了一些,他居高临下地望着她:“来,看着我,说,你是谁?我又是谁?”
这个问题是致命的。
事到如今,骑虎难下,傅棠梨硬着头皮道:“儿乃傅家二娘子,圣上钦定的太子妃,您是淮王殿下,太子的皇叔,亦是儿的长辈。”
“哦?”赵上钧的语气淡淡的,听过去相当平静:“那却奇怪了,我既见傅娘子,颇觉眼熟,敢问傅娘子,是何缘故?”
傅棠梨的脑子“嗡嗡”作响,心脏“怦怦”乱跳,她恨不得眼睛一闭,晕过去算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惹皇叔》 25-30(第3/20页)
但是她不能,她还得竭力露出一个微笑的神情,用最柔软的声音试图哄他:“殿下大抵是眼花了,或者记错了,儿久闻殿下威名,今日方得见,幸甚。”
“我眼花了?记错了?”赵上钧发出了一声长长的、好似叹气的声音,“原来是这样,你喝醉的时候就是爱撒谎。”
她上回喝醉的时候,对他说了些什么呢?
傅棠梨回忆了一下,打了个哆嗦,果断地保持了沉默,汗水控制不住,从额头滑到发鬓,有些痒痒的,她忍得难受,不自觉地咬了咬嘴唇。
她方才喝了酒,嘴唇湿漉漉的,这样咬了一下,好像要滴出汁水,光线太过幽沉,那种粉嫩的颜色几乎要溶化了。
赵上钧的眸色更深,抓着她肩膀的手倏然收紧。
“嘶”,傅棠梨吃疼,心中慌乱起来,“殿下此番情态,实在与礼不合,若儿有不周之处,容后赔罪,还请殿下快快放手。”
当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傅棠梨这句话还未说完,便听见有脚步声朝着这边过来了。
而后听见高宫正的声音,恭敬地问候:“太子殿下怎么来了?”
“吾等须向皇祖母祝颂敬辞,母后命我来唤傅娘子。”赵元嘉的声音听过去带着惯有的矜持。
傅棠梨惊恐地瞪大了眼睛,脑子出现了一霎那的空白。
赵上钧意味不明地“哼”了一声,直到此际,他还能慢条斯理地问道:“容后赔罪?说说看,你要如何赔罪?”
他的声音很轻、很低,在黑暗中听起来有一种沙哑的错觉。他俯视着傅棠梨,仿佛一只凶猛的野兽,在打量着他的猎物。
傅棠梨手指轻颤,不知道是怕外头的赵元嘉多一点,还是怕眼前的赵上钧多一点。
高宫正在外头笑语款款,拦住了赵元嘉:“太子稍后,娘子酒后仪容不整,请容她收拾一二。”
赵元嘉似有不悦:“不过小饮,怎如此娇气,孤亲自来请她,居然还需等候?”
傅棠梨急得满头大汗,一心只想把眼前这个煞神赶紧打发走,她低了眉眼,忍气吞声:“殿下要我如何,我便如何,此刻只请殿□□恤,速速离去,免得旁人撞见,生出误会。”
高宫正拦不住赵元嘉,只得稍微提高了一点声音:“傅娘子,太子殿下来了。”
赵元嘉的脚步声移了过来。
“明日巳时,城外少陵原长风亭,我等你向我赔罪。”赵上钧的语气向来威
严,虽然轻声,却不容违逆。
“好。”傅棠梨心脏都快跳出嗓子眼了,她不假思索,立即应下。
赵上钧深深地看了傅棠梨一眼,终于抽身后退。
“好什么?”赵元嘉转过屏风,恰好听见,问了一句。
水晶灯罩中的烛火复又大放光明,傅棠梨瞥见赵上钧的衣角隐没在金柱后,长长地呼出一口气,她闭了闭眼睛,很快睁开,狂乱的心跳还未平复,至少她的神态已经恢复了从容,对着赵元嘉,她柔声应了一句:“没有什么好,殿下大约是听错了。”
她方才姿势狼狈,此刻迅速起身,拂了拂衣袖,掠了掠发鬓,依旧优雅。
赵元嘉仿佛和傅棠梨已经熟稔了起来,不再如初见那般客套,说话的时候,随意中透着一丝不耐:“你歇够了吗?莫耽搁,以免失礼于皇祖母。”
:
傅棠梨只是笑了一下,没有再说什么。她拾起掉在案上的金簪,单手挽起长发,盘了个简单的髻子,将金簪插了上去,寥寥几个动作,由她做来,无端端地带着闲云流水的韵味。
她不若林婉卿那般婉转娇柔,日常总是摆着温良恭俭的姿态,叫人无从亲近,但此时,她莫约还带着三分醉意,眼波朦胧,眼角微红,当她挽起头发的时候,衣袖滑落,露出一截雪白的手臂。
赵元嘉多看了一眼,觉得有些口干舌燥,或许是在宴上喝多了,此刻心中生出了一点异样,他降尊纡贵,向她伸出了手:“快点随孤来吧。”
就在这时,傅棠梨觉得似乎有一道锐利的目光从背后的角落处投来,如同寒冷的刀刃,几乎要割开人的肌肤,凛凛生疼。
烛光摇曳了一下。
傅棠梨遍体生寒。
“不敢有劳太子。”年轻的女郎是温顺的,她垂下眉眼,顺势叉手为礼,腰肢微折,退后了半步,复又抬头,莞尔一笑,“嗯,好了,我们走吧。”
她说“我们”,这个词从她的口中吐出来,似乎带着某种柔软而温煦的味道。
赵元嘉其实是不太满意的,但他被莫名的情绪迷惑住了,“哼”了一声,别扭地转头走了。
傅棠梨低头跟上,踏出偏殿时,她回眸望了一眼。
高耸的、辉煌的金柱旁边,有一道长长的阴影,沉默而危险地伫立着。
——————————
傅棠梨一夜辗转反侧,三更天的梆子声从外面传来时,她仿佛被梦魇惊到一般,情不自禁地翻身坐起,捂着胸口,急促地喘着气。
守夜的胭脂听得动静,掌着灯进来,担忧地问道:“娘子,可是哪里不舒服?”
傅棠梨摇了摇头,发呆了一会儿,又颓然倒下,把头埋进被窝中,试图把自己装成一只乌龟。
如此这般,久久无眠。
好不容易熬到天色微亮,傅棠梨睡意全无,披衣起身,问道:“什么时辰了?”
婢女们点了灯烛,拢起床幔,捧来巾帕、水盆、梳篦等物,服侍二娘子洗漱梳妆。
胭脂动作最利索,她半跪在地上,一边给傅棠梨穿上罗袜,一边心疼地道:“卯时才过半,早着呢,我看娘子昨晚没睡好呢,这会儿瞧着不太精神,横竖今儿闲的,怎不多躺会儿?”
傅棠梨想起那长风亭之约,还如何躺得住?
她幽幽地叹了一口气,吩咐道:“叫人备马车,我稍后需出去一趟。”
少顷,朝食毕,黛螺进来道:“门下的备好马车在外头候着了,敢问娘子,几时要动身?”
傅棠梨又犹豫了,她坐在那里,沉默良久,好似自语一般,低声道:“罢了,不去。”
黛螺应下:“是,那我叫他下去。”
“不、不。”傅棠梨马上反悔了,她脱口叫住黛螺,“先候着,容我再斟酌。”
黛螺疑惑地退到一边。
傅棠梨看了看窗外,天色阴沉,乌云压在那里,光影明晦不辨,空气中微微有些湿意,黏黏腻腻,叫人很不舒服。明明昨儿还是好晴天,一不过一夜工夫,就变了光景,所谓天意难测吧。
她踌躇不定,随手拿出一卷书,翻了两页,脑子里乱纷纷的,浑不知书上写了什么,不到片刻,抬头问道:“什么时辰了?”
黛螺出去看了更漏,回话道:“辰时一刻。”
傅棠梨放下书卷,在屋子里来回踱了两圈,又停下来,继续叹气,半天后,再问:“什么时辰了?”
如是这般,她反反复复地问了又问,挣扎着想要出门,临到末了又退缩,来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惹皇叔》 25-30(第4/20页)
来回回七八趟,最远的一次,已经走到垂花门外了,又逃似也地折回来了,把身边的婢女看得一头雾水。
就当傅棠梨鼓足勇气,再一次踏出房门时,恰好遇到杨氏带着傅芍药一起过来,把傅棠梨叫住了。
“正好,雀娘,找你呢,快来,随我一同出去,你姑母回来了。”
傅棠梨顿住脚步,微微一怔:“姑母到了?不是说还要过上两三天吗?”
傅方绪有女,嫁河东许氏,许家姑父为蜀州刺史,傅姑母随夫长居蜀州,只因其子参加今科春闱,傅姑母不久前托人传了信来,要一道进京。
杨氏看过去眉飞色舞,仿佛这是一件天大的喜事:“是呢,他们坐船来的,一路顺风顺水,比早先说的快了两天,这会儿要到了,好了,我们快走吧,别怠慢了你姑母。”
这当口,傅棠梨推脱不得,只得勉强按捺心绪,作出若无其事的神情,跟着杨氏一同出去了。
到了前院花厅时,傅姑母还未到,杨氏一叠声地吩咐着奴仆们,拂尘、燃香、奉茶、摆上时鲜瓜果,又叫人点起高脚兽面火盆,烧了白霜炭,熏得屋子里暖烘烘的。
过不多时,大夫人严氏也过来了,见到杨氏这番做派,忍不住和傅棠梨咬起耳朵来:“可知道你母亲为何如此殷切?”
傅棠梨心不在焉:“大伯母赐教。”
严氏是个多话的,尤爱在背后编排杨氏:“听说这个许家表兄,家世好,学问好,听说样貌和脾气也都好,这么好一个表兄,还未定亲,你母亲心痒了,要招来做女婿呢,你且看着吧。”
傅棠梨听到此话,顺便瞟了傅芍药一眼,这才发现,从方才起,傅芍药就板着脸、撅着嘴、坐在那里,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
严氏压低了声音,但那嘲讽的意味却愈发明显:“可惜燕娘好像不乐意,嫌弃许表兄不够显赫。她在想什么,想和你比,做梦呢,雀娘你的福气是独一无二的,别说我们家,这天底下就没人能越得过你去。”
傅棠梨干巴巴地笑了一下,连答话的兴致都没了,心绪愈发沉重。
过不多时,傅家众人都聚齐,傅姑母的马车也终于到了,杨氏亲自出去把她迎了进来,许家的表兄鲜衣轻裘,带着一干随从,扛着大箱小箱的礼物跟在后面,排面做到了十足。
二十年未见,一朝归宁,傅姑母对着家里人又是哭又是笑,自不消说,连一向不苟言笑的傅方绪也露出了明显的欢喜。
许家表兄名连宜,果然如严氏先前所言,生得一副好样貌,身量高挑,眉目俊朗,他与母家的长辈和兄妹们逐一见过,礼数周全,仪态温雅。
傅芍药板着的脸悄悄地松了下来。
傅姑母是个八面玲珑的人,待傅家几个侄儿、侄女都差不多和蔼,独和傅棠梨相见时,格外激动,拉着傅棠梨的手久久不放。
“我在蜀州的时候,就听说我们家二娘子被钦定为太子妃,真是祖宗庇佑,皇恩浩荡,我喜得连夜去拜了佛,今日见了这孩子,果然,这气派、这容貌,就和天上的神妃仙子似的,我们傅家真是有福气。”
这沉甸甸的福气压得傅棠梨胸闷气短,但对着傅姑母,她还是露出恰到好处的笑容,循规蹈矩地问安、应答。
傅芍药的脸又绿了。
严氏看得要笑,刻意提高了声音:“却也是巧了,妹妹知
道吗,如今雀娘住的地方正是妹妹昔日在闺中的旧居,可见那院子是有些运道在里面的,妹妹和雀娘都是有缘人。”
其实当年傅方绪颇有些重男轻女,上佳的屋宅都分给三个儿子,至于女儿,迟早要嫁出去的,不过草草指了处偏院给她,待到傅棠梨从渭州归来,也只剩这一处地方,便住下了。
傅姑母不明内里,听得很是惊喜:“果真如此?雀娘,能不能让姑母去你房里坐坐、看看,这么久了,也不知和当年是否一般。”
傅棠梨心急如焚,恨不得要捂住严氏的嘴,但也来不及了,面对傅姑母热切的目光,她只能垂下眉眼,温柔地笑着:“姑母说哪里话呢,什么能不能的,姑母原是旧主人,如今回来了,我也要退让一射之地,姑母若想,过会儿我陪姑母去我那里,和您一道喝茶。”
傅姑母自然无有不从,大夫人严氏和二夫人张氏带着四娘子傅玉兰一起凑热闹,杨氏无奈,只能拉了傅芍药跟着,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又往傅棠梨的院子去了。
半道上,傅棠梨偷偷地问了身边的胭脂:“这会儿什么时辰了?”
胭脂跑去看了,回来应道:“巳时刚过。”
傅棠梨听了心肝一颤,腿脚都有些发软。
——————————
长风亭中,红泥小炉中的炭木燃烧着,发出“噼啪”的声响,上面放着白陶茶釜,水烧开了,“咕噜咕噜”地冒着气泡,看过去一切都显得那么安静。
赵上钧一人独坐,斟茶自饮,阳羡雪芽的味道抵在舌尖,清冽微苦,大抵如同这沉寂的春日。
天色不太好,莫约着是要下雨的,少陵原空旷寂寥,唯有道边柳杨柳可堪一提,柳枝青绿,间或有风拂过,柳絮因风起,恰似烟幕笼罩穹庐。
赵上钧抿了一口茶,他的神色平静,始终没有什么波动,在这个时候,他似乎如同过去许多年在道观中一样,持守清规,不动喜怒,或者说,旁人皆不能辨出他的喜怒。
一匹高大神骏的黑马在杨柳树下吃草,它大约等得久了,百无聊赖,嚼两口就要抬起头来,喷一个响鼻。两个道士侍立在长风亭外,他们的腿脚已经麻木,但依旧站得直直的,垂着手,保持恭肃。
就这样,一直等着。
直到将到晌午的时候,从长安城的方向有一骑朝长风亭飞奔而来,打破了这种凝固。
临到近处,马上的骑士勒马,翻身而下,疾步跑来,又不敢径直上前,和玄安、玄度说了两句。
玄安犹豫了一下,走了过来,立在阶下,向赵上钧禀道:“师兄,庄将军求见。”
赵上钧眉目低垂,神情冷淡,依旧沉默地喝茶。
玄安退出去,和庄将军说了两句,急得庄将军不停作揖,玄安不肯,只得换了玄度上去。
“师兄,庄将军有要事,关乎重大,求师兄容他一见。”玄度胆子稍微大点,多说了两句。
半晌不见回声。
天开始下起雨来,不太大,不过沾衣欲湿,杨柳重了几分,低低地垂在那里,春寒料峭,带着侵入心脾的凉意。
“殿下!”庄将军忍不住,在那里远远地叫了一声。
“咯”的一声轻响,赵上钧放下了白玉茶盏,终于吐出一个字:“传。”
玄度下去传话,庄敬立即小跑着过来,苦着脸,又叫了声“殿下”。
庄敬官拜镇军大将军,为淮王左膀右臂,善战能谋,不过其人精明,惯会在外人面前示弱,譬如此时,看那形态,恨不得要给赵上钧磕两个头再说话。
“末将到处找您,去了一趟云麓观,才知道您在这,耽搁了不少时辰,可算见到您了。”
赵上钧神色漠然,看了庄敬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惹皇叔》 25-30(第5/20页)
一眼。
庄敬一激灵,立即察觉到赵上钧的情绪,他的额头上“刷”地冒出了汗,不敢再啰嗦,收敛了神情,把事情择要说了一下。
“圣上封了李怀恩为左金吾卫大将军,这厮早上就领着人去了卫署,要孙澄将京城巡查之职交至他手,孙澄经不起挑衅,和李怀恩起了争执,两方各叫了人马,我拉不住,只怕要在京中打起来。”
金吾卫掌禁庭及京城各处巡警、烽候、道路之宜,孙澄为右金吾卫大将军,经营多年,岂容他人染指,但不奉圣旨,在京城擅动兵戈,乃是重罪,孙澄为人素来缜密,对其中利害不会不知,今日局面,必有蹊跷。
“圣上近来对李颜父子多有倚重,那胡蛮子得势,十分张狂,却奇怪,为何挑上孙澄?”庄敬似有所指。
赵上钧的手指在桌案上敲了两下,淡淡地说了一句:“孙澄乃我旧部,圣上大约想换他下来吧,遵从圣意就是,有何妨?”
他提起元延帝,并没有不满的语气,甚至是温和的。朝堂上下皆知,元延帝宽厚仁和,与淮王兄友弟恭,赵上钧这般言语,似乎只是寻常。
淮王的表态令庄敬迷惑,但他不敢揣摩主公的心思,于是转了话锋,急切地道:“左右金吾卫陈兵朱雀门外,若交手,等同谋逆,孙澄危矣。京兆尹刘大人和韩国公正设法遮掩,尚未惊动圣上,请殿下速速前往主持大局,眼下也只有您能镇住场面了。”
赵上钧起身,慢慢地踱了两步,负着双手,在长风亭中眺望远方。
少陵原上一片寂寥,偶有行人,不过匆匆来去,皆不是她。
起风了,雨丝拂过他的面颊和头发,那么轻,如同情人温存的摩挲。他勾起嘴角,笑了一下,眼神冰冷。
“殿下!”庄敬心中焦急,硬着头皮,催促了一声。
“走吧。”赵上钧拂了拂衣袖,大步走了出去,不再有任何留恋。
玄安牵来了淮王的战马。
此为大宛天马,行千里,疾如风,今日在此等候多时,早已不耐,主人一跃上马背,它立即一声嘶鸣,扬起四蹄,飞驰而去,转瞬只留一道尘烟。
庄敬和两个小道士当即跟上。
……
马蹄的尘烟刚刚散去,官道的另一边就驰来了一辆马车,朝着长风亭的方向直直地过来。
第26章 第26章你要把我关多久?
马车还未停稳,傅棠梨已经掀开帘子,跳了下来,她的动作过于仓促,一个站立不稳,还踉跄了一下。
后面的胭脂吓了一跳,直呼“娘子小心!”
傅棠梨恍若未闻,她走得很急,撩起裙裾,几乎小碎步跑了起来,但才跑了几步,她突然又停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