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重生在90年代身披国旗[乒乓] > 60-70

60-70(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度今宵 婚前请勿私联雌君 顶配联姻,但雄主失忆 心机美人翻车了 反派养崽又养我 啊!我们的国王是超可爱的小龙崽! 清冷受装乖钓豪门顶A后 白马哥哥是咒术警察 万人迷炮灰总被觊觎[快穿] 登顶:从女扮男装干团播开始

阿水犹如荆轲上身,飞出去的球又快又有速度,每一个都质量极高。

分数又开始拉锯到10分以上。

两个人每打完一个球,就站在原地伸手擦擦汗,深吸口气调整**力。

阿水的头发全部湿透了,粘在额角、耳旁、后颈处。

整个人真像水洗似的,球服全部湿透,只有衣摆最下面还有一点干的地方。

这俩人都把自己所有看家本事亮出来。

常红霞也没想到阿水能跟隔壁男队主力打到这种程度,对阿水今天的表现十分满意。

可是高晓峰不满意。

他的身份从国家队球员、男队队长交棒给大熊之后,转型成为教练后其实第一个挑中的就是秦小八。

虽然宋临州这次打全乒赛成绩不错,可是左手对右手是天生劣势、再加上宋临州是直板。

宋临州在队里的定位也很清楚,会定型在双打里面。

但是秦小八是右手横板,又跟着他姐转型练弧圈球,是高晓峰拿来准备当单打接班人培养的。

前面有大熊和宋临州顶着,秦小八想超过这两个哥哥可不容易。

眼看着第三局,秦小八又落后四分。高晓峰一着急没忍住喊了一声:“别想着再打什么‘断交大斜角’了!中线摆一下、切一下、削一下都行!打球你动动脑子!”

“喂!老高!说好了教练不参与的!”常红霞跳了起来,维护爱徒。“阿水,别给他机会!继续打他正手!”

“我就喊一声,你咋还急眼了呢?”

“你没有竞技精神!”

“你说谁没有竞技精神呢!”

“你啊!还能是我啊!”

男队、女队的球员战争扩张到了教练层。

球桌上打得针锋相对、球桌下也吵得不可开交。

一时之间全乱套了。

记者们目瞪口呆,心想:这国家队平时都这么练啊?这么……狂野?

第三局阿水拿下、第四局秦小八拿下,第五局在开始的时候俩人都坐在地上起不来。

从下午两点打到现在,阿水和秦小八都打了两场,属实没劲儿了。

老爷子原本看得聚精会神,忽然晃了晃手里的折扇,挡着嘴对旁边的任心华小声说了几句。

任心华点点头,跟着站起来:“这场比赛打平。”

“打平?”阿水和秦小八累得直喘,嚷嚷着。

“我还能继续打!”

“我也是!一定要决一胜负!”

“11点20分了,还有十分钟查寝,还打什么打?”石革走过去,戳了下秦小八的脑袋。“这场打平!今天男队就赢了一场、一平。输比赛的都回去写五千字赛后总结,明天交给我!”

男队小孩们又被骂了一顿,个个唉声叹气地拎着自己的球拍回去了。

阿水最后一局扬眉吐气,和第一排的朱淇、猫猫、常红霞、徐冬击完掌之后,在所有女孩们的夸奖声中摇头晃脑。

“教训他,手拿把掐!”阿水往朱淇旁边一座,开始往外散热气,气喘吁吁道。“怎么样?我?”

她拍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重生在90年代身披国旗[乒乓]》 60-70(第6/32页)

了拍自己胸口,等夸奖。

猫猫乐道:“不错,有绝对主力的样儿了。”

“就是没打完,真可惜。不然我一定让他爬着出去!”

阿水越说越高兴,但第二天就没那么高兴了。

任心华张贴了这次出战全乒混团赛的名单。

女队:祖天骄、朱淇、方淼。

男队:吕耀汉、宋临州、秦晌。

混双不可能一直都让朱淇和宋临州上。

猫猫状态只恢复了七成、所以必须要准备一个混双候选组。

任心华站在阿水和秦小八面前,宣布道:“你俩要好好搭……”

“……”阿水和秦小八两人眼前黑了又一黑。

完了。

还真让暴暴猜对了。

队里想让他们搭混双,接麒麟的班。

/

CCTV5的工作人员们把录像带拿回去,分了三期、一周一期在体育频道里播放的时候,收视率暴增。

就连新闻联播也提到了这次国乒队的性别大战。

CCTV5见收视率效果这么好,又跟任心华申请再多拍一周,还给乒乓球队赞助了三万的衣物用品费。

任心华为了这三万块钱,同意了。

第二天,全队人都换上了新球鞋、以及围巾、棉袜、棉手套、棉帽等一系列过冬用品。

球迷们往体育总局寄的信也是络绎不绝。

总局工作人员送过来的时候,居然有三大纸箱。

里面密密麻麻什么样的邮票都有。

“哇,这都是从全国各地寄过来的吗?这也太多了。”阿水站在纸箱前,旁边的佐佐、佑佑按照收信人开始分信。

朱淇和猫猫两个人的信最多,像小山一样堆在球桌上。

阿水就四封,看完自己的闹着要看朱淇和猫猫的。

朱淇只能抽出中午休息的时间,一封封地拆开看。

这种感觉有点熟悉……

很像二十年后点开微博后台的粉丝私信。

但这年头会寄信的、有寄信条件的,一般都是有知识基础的群众。

信上的内容都是极尽鼓励和褒奖,偶尔能看到几个……新奇的。

“哈哈哈哈,这个阿姨在信里问你有没有男朋友哈哈哈哈……”阿水捧着一张信哈哈大笑。“还把她儿子的照片寄过来了。我看看,呦!挺清秀的嘛!阿姨信里说还是北大生呢!哎怎么才一米七啊?不行不行,个儿太矮了,不符合我们的审美标准,怎么也得一米八起步吧?”

朱淇好笑地把信拿过来,重新塞了回去:“小心别笑过去了。”

“哎这还有小学生寄过来的呢!说是他们班里布置的作业,要给自己心中的偶像寄一封信,她就给你寄了。”

“还有一个重渝省队的小伙,说明年他就要去国青集训营,希望能成功进入国二队想要跟你合影。猫猫,这是你师弟……”阿水越看越起劲,津津有味地品读着。

这年代的人都比较含蓄。

大部分都是褒奖,充其量更多的还有一些“倾心思慕、悠悠子衿”之类较为隐晦的“表白”语句。

毕竟现在大家还都崇尚文化人。

没有二十年后那么直白,直截了当就是“我老婆,太爱了,想睡觉”、“每天晚上大馋丫头们的做梦素材,”“永远会反复爱上打球女”、“姐姐别打球了来打我,我很好打还会叫”……

但有一封信,让朱淇反复观看。

是一位退伍军人,老先生寄过来的。

里面有一张前辈的军装全家福合照,最中间的老先生看年纪已经是古稀之年,身上的军装在茶褐色的照片里依旧挺拔整洁,胸前的勋略章足足有五排,看肩章也是将级。

信里面只有两句话,还用毛笔书写。

【立志当怀虎胆,求知莫畏羊肠。】

【祝小友赛途坦荡,一片康庄大道。】

信里面除了那张全家福,还有一枚代表了军龄50年的勋略章。

勋略章只有军人和军人之间可以互赠,但收到的人不能佩戴不符合自己军龄的勋略章,只能留作收藏。

朱淇才进八一队不到半年。

别说军龄了,连军衔都没有。

拿到这枚代表勋略章,朱淇左看右看,非常喜欢。

虽然没见过这位先生。

但也是获得了前辈的肯定。

她把这封信折叠放回到球包里,其他看完了的信就送到后勤部继续封存。

纸质书就这点不好。

太占地方。

但手写出来的内容确实也不是电子版能比的,每个人写得都很用心。即使有一些可爱的乐子阿姨叔叔开玩笑,但看着也挺逗乐的。

秦小八看到朱淇这个人气,十分羡慕:“我姐现在是上到90岁的老军人、下到8岁小学生都喜欢了。”

朱淇把箱子扔给他:“给我搬过去。”

有弟弟不使唤是大笨蛋。

秦小八去了。

秦小八回来了。

“我怎么看后勤部的那群叔叔们在搬东西啊?”秦小八顺了一块面包,在嘴巴里嚼来嚼去。“搬来了一堆木头。”

“什么木头?”阿水好奇。

“不知道,总不至于是让我们用来打拳的吧?”

全乒赛的混团名单一出来。

朱淇知道自己今年春节又没假期了。

任心华在操场南边的沙坑里埋了七八排木桩,每一根都有半米高,大概一百多根、每一根直径约15厘米左右。

密密麻麻地插在沙坑里,让所有路过的球员们升起一种大事不妙的心情。

这……这是要干啥啊?

【作者有话说】

二十年后球迷考古弹幕:

【前排承包幼年时期六芒星军团,小凤凰小贪狼星猫队熊队弱水三千左直贵公子】

【初代魔女也会对弟弟妹妹束手无策呢[垂耳兔头]】

【我们魔女攻娇猫受、可是年下开山鼻祖呢!哼!】

【国乒不养闲人.jpg】

【[狗头]国乒赘婿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是谁家的小贪狼星17.5岁了还被18.9岁的姐姐骂哭呀?哦,是我家的。】

【这国乒队的混双领奖台啊,哪对男女上了都得出点事儿,月老加持了吗是?】

【我要是皇帝我就给他们赐婚!赐婚!统统赐婚!】

【麒麟麒麟麒麟麒麟麒麟麒麟麒麟麒麟麒麟麒麟麒麟麒麟麒麟】

【方琴方琴方琴方琴方琴方琴方琴方琴方琴方琴方琴方琴方琴】

【双部双部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重生在90年代身披国旗[乒乓]》 60-70(第7/32页)

双部双部双部双部双部双部双部双部双部双部双部】

【八一兄妹八一兄妹八一兄妹八一兄妹八一兄妹八一兄妹八一兄妹八一兄妹】

【八一姐弟八一姐弟八一姐弟八一姐弟八一姐弟八一姐弟八一姐弟八一姐弟】

【文武曲星文武曲星文武曲星文武曲星文武曲星文武曲星文武曲星文武曲星】

暂时不打算配平哈,猫猫和大熊没线纯战友

63跳桩训练

◎要不怎么说体育生都很能吃苦呢。◎

这是老爷子给任心华出的招。

练跳桩。

这次男女性别大战,让老爷子看出来男乒的一些问题,就是核心力量不够稳。

而且有的小男生往中台一站就不动了,跑动能力跟不上就没办法救球。

“当年大何指导是不是就这么练的啊?”阿水走过去,蹲在旁边抚摸木桩,露出了“好可怕”的表情。

朱淇点头:“嗯,这就是舞狮团的木桩。我和秦晌小时候跟着路哥连过一段时间,反正挺难的。咱主席这次要动真格了。”

球员们全体倒吸一口气。

虽说朱淇练过,但那也是自己刚进江淮省队的事儿了,到了国家队就没再练过。

而且当时何千路找来的木桩很宽也很低,离地只有二十多厘米。

难度远没有眼前这个高。

半米高啊!

都到人膝盖了!

阿水往上面站了一下,木桩还有点儿晃悠。她本来就有点胆怯,低头看着地面先吓出一身汗,嗷嗷大叫:“不行不行,太高了!快接我下去!”

猫猫伸手搀了一下,阿水站在地上双腿还在打颤。

她们都是平地战士,从小到大练球也没站在那么高的桩子上过。

实在是适应不了。

“这么高怎么练啊?”胖虎也开始打怵。他这两年增肥了不少,比三年前还要胖。一站上去就开始身形晃荡,木头还来回摇摆,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

孩子们议论纷纷的时候,任心华带着男队教练们走了过来。

所有球员全部自觉站成两队,男左女右。

任心华站在最中间,宣布道:“从今天开始,进入全乒混团封闭集训!每天早上7点至8点的晨跑取消改成核心训练!”

小孩们面面相觑。

一个小时的晨跑取消?都拿来练这个木桩?

“给你们三天的时间熟悉上桩,三天后要能在桩上打球。”

任心华指着旁边一个正在加工的“加高乒乓球桌”,轻描淡写的这一句,让所有人瞪大了眼睛。

小孩们几乎异口同声。

“不行啊!主席!”

“这太难了,站都站不住……”

“把木桩钉结实点啊,刚上去还晃呢!”

“真不行这个,根本没法站……”

猫猫也露出难色,侧首小声询问旁边的朱淇:“你搞得起不?”

朱淇摇头:“够呛,太久没练了。”

“暴暴。”任心华突然喊道朱淇的名字。

“到!”朱淇应了一声。

“你去做个示范。”任心华朝着木桩努嘴。

朱淇深吸一口气,在所有人的注目礼中走到木桩旁边。

虽说有快四年没练了,但好在当年跳桩的童子功打得深,肌肉记忆已经刻入了DNA里。

再加上朱淇平时打球用的也是小碎步“跳桩步”,在桩上站了一会儿还能找到一点底子,不至于像其*他人那样两眼一抹黑。

她先后退一步,然后助跑、跳、上桩、睬桩、虚步落定。

木桩晃动一下,朱淇跟着身体微斜。

所有人屏住呼吸看着她,生怕她掉下来。

朱淇迅速调整好身位,先用一只脚站稳身形控制好平衡,然后才让另一只脚同样站在桩上。

任心华很满意,拍了拍手:“暴暴做得很好。跳桩之前要先站桩、站桩之前要先上桩。很多人觉得刚站上去很晃,就开始两只脚找平衡。但实际上并不是,要先用一只脚稳住然后再让另一只脚下脚。”

每一个桩之间隔了20厘米的位置,这已经是简易版本的木桩了。

正式的舞狮团每个木桩只有掌心那么粗、木桩和木桩之间间隔都一米左右,而且还高低都不一样。

朱淇10岁那年跟着何千路去过一次舞狮团,最低的木桩就要2米以上。

也就是因为这样,舞狮人的弹跳能力出奇的好。

如果能运用在乒乓球比赛当中,一定战无不胜。

徐冬看得有点担心,小声问:“主席,这么练会不会摔下来摔伤啊?小孩还得打比赛,万一扭着脚、磕着碰着了怎么办?”

“是啊是啊……”寸指导也跟着问。他有点儿担心猫猫。

任心华看了他俩一眼,说道:“有教练在旁边看着,下面还是沙子。这么高的距离连立定跳远的高度都比不上,不可能摔着的。就算摔着了,人也没那么脆弱,别跟日本队学得那么娇气。”

徐冬和寸指导不说话了,前者只能紧张兮兮地看着桩上的朱淇。

佛爷给朱淇递了一个渔网杆,然后站在加长球桌旁边,拿着球拍摆架势准备发球。

“拿渔网捞球。每个人每天捞十个球,七个球及格、九个球优秀、十个球满分。不及格的罚跑五千米,优秀的奖励十元、满分的二十元,当天结算。”

秦小八嘟囔:“不是不让赌球了吗?”

高晓峰砸了一下他的脑袋:“这是奖励机制!又没罚你钱!只罚你跑步!”

佛爷站在球桌旁边,给朱淇使眼色,朱淇看了一眼手里一米多长的渔网兜,双手抓住支撑杆点点头表示自己准备好了。

佛爷发了一个质量不高的球,连旋转都没有。

朱淇往后撤了一步,差点踩空。

但她平衡能力很强,虚晃一下另一只脚稳稳抓地,没有从桩上掉下去。眼角余光瞥到右后方的木桩,一边踩准木桩一边顶胯、伸手迅速一捞。

球进了网。

旁边球员们鼓起了掌,看着好像还……挺轻松?

朱淇知道,这并不轻松!

这些木桩是被特殊钉过的,结实但又不那么结实。

桩周边没有打钉子,所以第一时间踩上去会稍微晃一下,只有核心力量很强的人才能踩得稳。

佛爷又打过来一个球。

朱淇接空了。

第三个球、第四个球、第五个球……

朱淇好歹还有点跳桩的底子,脚步扎实、会条件反射地用脚尖蹬地、抓地。腰部控制下盘、每一步都能结结实实踩在木桩上,就是速度慢了一点……

CCTV5的记者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重生在90年代身披国旗[乒乓]》 60-70(第8/32页)

们刚进来就看到这一幕,觉得非常新奇,迅速围了上来用摄影机对准木桩上的朱淇。

和第一次出现在荧幕内的十五岁的幼年时期相比,现在的她已经褪去了大部分的稚气,脸部轮廓也更加清晰,身体纤长又结实。

每一脚步都稳如磐石,却又像蜻蜓点水。

她不像是在木桩上捞球,而像是一位体态轻盈的花滑选手,一个个间隙镂空的木桩在她脚下如履平地。

CCTV5的记者们也见过很多体育职业选手,但很少能见到这种适应能力极强的运动员。

用一句话来形容。

就是这个女孩身体里每一块骨头都非常听话。

十个球里面算是接住了七个,勉强及格。

朱淇跳下来的时候,徐冬才松了口气。

四周爆发出对朱淇的掌声,记者们也站在旁边把摄影机对准了这位虽然年轻、但已经一身荣誉的小将。

她才18.9岁,距离19岁生日还有一个月。

时间过得真快。

很多球迷感觉第一次看到朱淇比赛,92年年底的世冠杯好像还是昨天。

其中也包括多次采访朱淇的森记者。

他等在旁边,举着话筒朝着朱淇走,想要做一个简短的采访。

“刚才站在木桩上是什么心情?害不害怕啊?”他笑着问。

镜头里的女孩额角流淌汗珠,沿着白嫩而又被晒得微微泛红的脸颊下滑,对着镜头摆手:“不怕。”

“为什么不怕啊?”

“因为旁边都是沙子,摔了也不疼。”

“但是我看那些小男孩站在上面,他们都有些发抖。”森记者笑着问。

朱淇也笑了:“那……那可能他们胆子比较小吧。”

几个记者哈哈大笑。

任心华背着手宣布:“这个强度才符合国球梦之队对运动员的要求,之后就照这么练,给你们三天的时间适应。周四早上九点一个一个过……”

这句话说得特别像以前上学的时候,班主任布置背诵作业,然后告诉学生们周几一个个来找我背书。

队员们苦哈哈地应了一声,别说拿优秀线了,能及格不被罚跑就很好。

女生们都还好,有朱淇在旁边引导。

一个个先站在上面,稳当了再考虑挪步的事情。

但男生就比较悲催,平时在平地上跑得比兔子还快。站在木桩上感觉束手束脚,走也不会、跳也不会。

“哎哎哎!别挤我啊!快让开我要下去了!”

“胖虎啊你真该减肥了,你看你胖的,肚子上的肉都快和日本‘小钢炮’一样了,你俩到底谁是练相扑的啊?”

“净瞎说,我称体重的时候没涨!这都是虚胖!”

阿水试了几次都站不稳,看着朱淇在教猫猫的样子,自己坐在旁边先蹲会儿的时候看到秦小八居然在木桩上跳来跳去,应付自如。

她忽然有些羡慕秦小八,肯定是小的时候有练过的底子才这么轻松。

秦小八瞅她一眼,“哎”了一声:“别看了,来,哥教你。”

这种跳桩步非常锻炼核心力量。

能让身体迅速掌握平衡。

对于乒乓球选手来说,跑动当中很多时候都会遇到反应不过来、下肢跑出去但上肢还没跟上的情况。

这种时候别说是把球打过去了,能控制住自己平衡都已经很不容易。

其实很多球迷觉得打乒乓球最重要的是练挥拍、练接发球、练打质量。

但实际上步伐是建立这一切的基础。

现在的球员基本上练得都是螃蟹步。

因为简单、好学,而且移动的时候很容易能保持平衡。

但和跳桩步比起来,螃蟹步没有那么灵活,跑动能力一般。

记者们在旁边支起了摄像机,看着这群小孩练着练着,一个个还真像模像样地在桩子上跑了起来。

别看嘴上喊着“太晃了”“站不稳”“要掉了”,但很快就适应了站在桩子上的感觉。

犹如一群灵巧的飞燕,稳稳当当地按照顺序一排排跑过去。

有几个八一队的男生,剃的头都还没长出来,乍看之下还有点儿像少林寺的苦行僧。

要不怎么说体育生都很能吃苦呢。

更何况是这些从小练体育的职业选手。

第三天开始“考试”。

绝对主力全都通过了。

剩下的几个主力层也大部分都摸到了及格线。

有几个从桩子上掉下来的,就膝盖上蹭花了点皮、或者摔了一个屁股蹲,乖乖自己去罚跑。

第二周的难度升级。

渔网兜缩短,只有第一周一半长。

除了绝对主力,没人能及格。

第三周的难度继续升级。

直接就给一个盆,自己用盆去接。

绝对主力里又淘汰了一半。

第四周的地狱难度出现。

拿着球拍站在桩上把球打回来,教练不会给太高质量的球,要求十个球里面有七个必须上台……

任心华在旁边看着,几个人轮番练了一通。

只有朱淇能上台八九个,秦晌勉强及格。

其他人还是接球有些吃力。

能上台四五个就算不错了。

即使如此,佛爷和石革也很满意了。

跳桩毕竟是童子功,现在大家年纪都这么大,从小开始练的就是螃蟹步已经根深蒂固,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改的。

任心华让他们练跳桩,无非也是想练一练他们的核心力量。

每天在桩子上站一个小时,跳到地面上的时候觉得非常亲切,在地面上打球觉得更加轻松了。

一个月后。

阿水恨不得趴在地上亲吻大地,高呼:“我从来没那么喜欢过我们训练馆的地胶。”

朱淇也觉得自己在地面上奔跑的速度快了很多,很多之前觉得接起来有些吃力的怪角度球,也很轻松能追上了。

国家队去年发的短裤都变得紧绷,朱淇晚上洗澡的时候发现腿根儿被短裤勒出了痕迹。

“得换大一号的了。”猫猫看到了,把朱淇的旧裤子拿出去,放在客厅桌子上顺便拿出一个笔记本在上面写写画画。

现在猫猫是女队队长,要负责队内球服的上报和领取。

“你们俩赶紧休息吧,我去查寝。”猫猫说完,拿着点名册出了门。

“我觉得我大腿根儿的肌肉也硬多了,你摸摸!你摸摸!”阿水撅着屁股,朝着朱淇的位置一顶。

朱淇好笑地拍了一下:“这‘瓜’没熟。”

“哎呦~你好坏!”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重生在90年代身披国旗[乒乓]》 60-70(第9/32页)

时间一天天过去。

转眼又到了新春。

教练们看着小孩们在木桩上跳得越来越熟练,也很欣慰。

旁边的羽毛球队总教练路过的时候,还停下来看了一会儿,看到那群打乒乓球的小孩们在桩子顶上蹿下跳的样子觉得十分有趣。他找到任心华,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我觉得你们这个办法好,让你们队那个朱淇也教教我们呗。”

任心华也很爽快:“行啊,聘请我们的球员按小时收费,场地给你便宜点,200一个月。”

“老任!就咱俩这个交情……”

“先谈钱再谈交情……”

俩国家队领导有说有笑的,互开一会儿玩笑之后,国羽队总教练语气沉重了一些:“美国那边在组建乒乓球队这事儿你知道吗?”

任心华点头:“知道啊,怎么了?”

“我可要给你提个醒,我这边得到了个消息。老美队里有个人从10岁的时候就开始培养了,在欧洲那边打得挺好的。”

任心华有这个心理准备,不明白国羽队的为什么这么紧张,就点了头:“美国在组建乒乓球队这事儿我知道,但是你说的这个人我就不清楚了。”

“这个人有点儿特殊。”国羽队又说道。

“哪里特殊?”

“从头到脚、从里到外。”

“……”任心华端起茶喝了一口。“你就不能直接说吗?咋的?非得让我们家球员去教你们跳桩,你才跟我说?”

“哪儿能啊,这不跟你开个玩笑嘛?不过我也是听说的,具体是不是的还得你们碰上了才知道。”国羽队也跟着喝了口茶,一字一句说道。“听说那是个小男孩,但后来变成了小女孩,参加的也都是女子项目。”

任心华差点儿站起来,瞪大了眼睛:“什么?!”

【作者有话说】

二十年后球迷考古弹幕:

【暂停看我老婆马甲线,斯哈斯哈!】

【(特大字)挡住!不给你们看啊啊不许看是我的我的![爆哭]】

【暴暴我命中注定的老公姐!你太会跳了,跳到了我的心趴上[爆哭]】

【朱淇朱淇真小气,不给我亲真可惜】

【[黄心]一群黄心大馋丫头[黄心]】

【五虎将时代来考古六芒星,摆什么姿势看晚上做梦能梦到我们的小凤凰】

【姐姐的腰,追魂的药,只吃姐的嘴巴不吃苦。】

【不对不对!球不是这样打的!应该是你发球,我捡球、我发球、你捡球……】

一个好消息,我过去七天居然更了将近17万,我太猛了!

一个坏消息,存稿全没了[爆哭]明天浅浅休息一下,九点更个六千,爱你们哦!

64队内早恋

◎这个女孩跟你很像◎

任心华针对国羽队教练提供的这个信息,迅速开始想办法套听到真实情况。

什么叫之前是男生、后来变成了女生?

现在的信息化还不够完善,很多消息都十分闭环。

任心华只能询问一些认识的记者,看看他们有没有听说过什么美国的球员打得还不错。

CCTV5的记者们和任心华的关系一直不错,虽说他们那边也没这方面的信息。但看任心华这么着急就知道这事儿可能有点严重,跟着说会帮任心华问问。

总教练女士突然怀揣着心事,手底下的教练们也察觉到了问题。

咋回事儿啊?

这群小孩练跳桩不是练得挺好的吗?

老任又愁啥呢?

难道是担心混团全乒赛?

混团全乒赛的地点确定在明斯克,白罗斯的首都。

参加的国家有32个。

但很奇怪的是美国不参与。

任心华觉得这就是美国在憋大招。

唯一能获得美国所谓“秘密球员”的途径也没有了。

然而,任心华也没想到,自己这边还一筹莫展呢手底下的球员们居然得到消息的速度这么快。

先是常红霞和徐冬吃饭的时候讨论了一下总教练最近在烦心的事是什么。

后来被球员们传成了国际乒联又进行了改动让总教练很头疼。

最后传到朱淇耳朵里的时候就变成了,国际乒联除了改动混团出赛人数之外,还针对中华队进行了一个非常可怕的变动。

三个女孩坐在食堂,面对面吃饭的时候还在讨论。

阿水问:“国际乒联又改啥了?这次又是改球的材质还是胶皮大小啊?”

猫猫摇头:“不知道,教练们也没跟我说。”

“听说60年代的时候,国际乒联要求乒乓球员统一只能用一个牌子的胶水粘海绵。而且这个胶水只有英国才有的卖,而且对我们设置的关税还非常高,不会又是类似的事情吧?”阿水喝了一口汤,又吃了口豆腐,吃了一会儿自己没想明白就回头问朱淇。“暴暴,你知道因为啥不?”

阿水觉得她的暴暴什么都懂。

但这还真问到朱淇的知识盲区了。

随着这辈子的时间越来越久,上辈子的记忆也越来越久远。

再加上很多事都和以前发生了变化,朱淇也有些摸不清楚,但也不代表毫无头绪。

她想了想,提议道:“教练们既然是因为国际乒联的新规发愁,我们直接去看看新规有什么改动不就知道了?”

阿水一拍脑袋:“对哎!”

说干就干。

三个女孩吃完饭去了一趟教练室。

教练们都在午休,室内只有佛爷一个人。

猫猫身为队长,过去找佛爷要了最新版本的赛事细则,说要复习一下防止违规,三个女孩蹲在教练室门口一页页翻看。

“没有啊……”阿水托着腮,脑袋挨着猫猫的肩膀。“和以前一样啊……”

猫猫也跟着翻书,一条条看过来,发现并没有和之前有什么不一样。

除了混团赛事从男女队各四人缩减到三人之外,就没有别的地方不同了。

“等下!”最右边的朱淇突然说了一声。

翻书的猫猫立刻停止。

第85页的参赛标准体检报告认则,最底下有一个去年前新增的条令,引起了三个女孩的注意。

因为这个规则太小众了,对于90年代的人来说太颠覆认知,所以也一直都没有受到教练组们的关注。

但朱淇毕竟芯子来自二十年后,见过各式各样发展变动,瞬间就明白了这个条令的意义。

“……女跨性别者提供参赛前至少12个月内,个人血清中的睾酮总水平低于10纳摩尔/升的证明,即可参与女子赛事……”猫猫轻声念出上面的内容,非常疑惑。“什么意思啊?女跨性别者是什么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综漫:我创建了基金会 废太子的格格日常(清穿) 我用术式玩坏时间线 满朝文武都想做我娇夫? [崩铁]第四天灾造神计划 重组家庭的随军日常[六零] 明月渡剑 他失忆了 被弹幕养大的翔阳 你知道的太多了